流感疫苗

合集下载

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

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

百日咳疫苗的接种时间应与流 感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至少1个 月。
脊灰疫苗的接种时间
脊灰疫苗通常在婴儿2、3、4月 龄时分别接种一剂。
如果在幼儿期未完成接种,则在 4-6岁期间应补种一剂加强针。
脊灰疫苗的接种时间应与流感疫 苗的接种时间间隔至少1个月。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
04
项与建议
疫苗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流感疫苗的接种年龄段
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主要针对6个月至65岁的人群。然而,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 统尚未完全发育,6个月以下的婴儿无法接种流感疫苗。
老年人(65岁及以上)由于免疫系统衰退,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因此也是重点接 种人群。此外,孕妇、儿童、青少年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非 常重要的。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
02
间安排
流感疫苗的接种季节
流感疫苗的接种季节通常为每年的9月至11月,以及来年的2 月至4月。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在冬季较为活跃,而疫苗接种后 大约需要2-3个月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在某些地区,由于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可能出现在其他时间 ,因此当地卫生部门可能会推荐在特定时间接种流感疫苗。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疫苗接种的监管,确保疫苗 质量和接种安全。
流感疫苗与其他疫
05
苗的比较分析
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效果比较
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流感相 关并发症的风险,如肺炎、心脏
疾病等。
其他疫苗
预防其他传染病,如肺炎球菌病 、脑膜炎、百日咳等。
比较结果
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在预防特定 传染病方面各有优势,但流感疫 苗对于流感的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THANKS.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控制传染病传播

流感疫苗的作用及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的作用及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的作用及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是一种预防流感的有效工具,常用于控制和预防流感病毒的传播。

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流感季节来临时,我们应该加强对流感疫苗的认识和接种,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一、流感疫苗的作用流感疫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疫苗使用的是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流感病毒,接种后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当接种者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攻击病毒,从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2. 减轻疾病症状:即使接种流感疫苗后仍然感染了流感病毒,因为接种疫苗后机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体,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后的感染者通常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并且容易恢复。

3. 防止流感的传播:流感疫苗有效减少了患者在免疫期间流感病毒的排泄。

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人免受感染,也有助于控制整个社群的流感传播。

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孩子、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意义更加重大。

二、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包括疫苗的效力、接种比例和流行病学特征等多个因素。

虽然流感疫苗不能100%防止流感的发生,但其仍然具有重要的预防效果:1. 降低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

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人群与未接种者相比,患流感的概率较低。

2. 减轻症状:即使接种后仍然感染流感病毒,接种者通常病情较轻且病程较短。

流感疫苗能够有效减缓疾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3. 预防严重并发症: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流感病毒往往会对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造成更大的威胁,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的效果因流感病毒的流行程度和变异性而有所差异,每年流感疫苗的配方都可能需要调整。

因此,及时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非常重要。

流感疫苗效果

流感疫苗效果

流感疫苗效果在每年的秋冬季节,流感总是如同一个不期而至的“捣乱分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而流感疫苗,就像是我们抵御这个“捣乱分子”的一件有力武器。

那么,流感疫苗的效果究竟如何呢?要了解流感疫苗的效果,首先得明白流感病毒的特性。

流感病毒就像一个狡猾多变的“敌人”,它总是不断地变异和进化。

这使得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应对它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流感疫苗的作用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提前给我们的免疫系统“通风报信”。

疫苗中含有经过处理的流感病毒成分,这些成分不会让我们生病,但能够让免疫系统认识并记住流感病毒的特征。

当真正的流感病毒来袭时,免疫系统就能迅速做出反应,将其消灭。

流感疫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种的时机和人群。

一般来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的一到两个月接种疫苗,效果是最好的。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尤为重要。

因为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一旦感染流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对于健康成年人,接种疫苗后,感染流感的几率可以降低 50%至 60%。

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虽然效果可能不如健康成年人那么显著,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感的症状,降低住院和死亡的风险。

然而,流感疫苗的效果并不是百分之百的。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较快,疫苗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的病毒株。

但即便如此,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另外,流感疫苗的效果还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比较强烈,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病毒;而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可能反应较弱,疫苗的效果就相对不那么理想。

但总体来说,大多数人接种流感疫苗后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

除了直接预防感染流感,接种流感疫苗还能带来间接的好处。

当一定比例的人群接种了疫苗,就会在社区中形成一种“群体免疫”效应。

这意味着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会受到限制,即使是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流感的风险也会降低。

流感疫苗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流感疫苗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流感病毒基因片段插入到另 一种病毒中,构建重组病毒载体,刺激机体产生免 疫应答。
接种对象与推荐接种时间
推荐接种对象
6个月以上人群,特别是老年人、 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 人群。
接种时间
建议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接种, 以充分产生免疫力。
疫苗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上市后监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疫苗接种后的不良事 件报告,及时发现并评估潜在的并发 症和副作用。
减少并发症和副作用的策略
优化疫苗成分
通过改进疫苗生产工艺和优化疫 苗成分,降低疫苗引起的不良反
应。
提高接种技术
对接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正 确的接种技术和操作规范,减少因 接种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加强健康教育
保接种安全。
改进疫苗
03
通过对并发症和副作用的研究,可以不断改进疫苗成分和接种
策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并发症机制
进一步探讨流感疫苗接种后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加强副作用监测
建立完善的副作用监测体系, 实时监测和分析疫苗接种后的 不良反应,确保公众安全。
严重03
高热
体温持续超过39℃,需密 切关注并及时就医。
过敏反应
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 肿、呼吸急促等严重过敏 反应,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急救电话。
神经系统症状
如持续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等,应立即就医进行 详细检查。
需要就医的情况
持续高热不退
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
向公众普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提 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减少因误解或恐惧而出现的心理 反应。

流感疫苗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流感,这个常常在秋冬季节“兴风作浪”的家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有效抵御它的“攻击”,接种流感疫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最合适呢?这可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会因地区、季节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我国,流感流行的高峰通常出现在 11 月到次年 2 月,但由于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大约 2 到 4 周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提供有效的保护,所以比较推荐的接种时间是在每年的 9 月到 10 月。

对于 6 月龄至 5 岁的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为了让孩子们在流感高发期来临前获得足够的保护,最好在 9 月就完成接种。

而且,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时,需要接种两剂,间隔 4 周以上,所以更要提前规划好时间。

老年人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抵御病毒的能力较弱。

对于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同样建议在 9 月到 10 月进行接种。

这能帮助他们在冬季到来时,有足够的免疫力来对抗流感病毒。

孕妇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在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孕妇自身,还能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为宝宝出生后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孕妇在孕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虑,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在怀孕的中期或晚期,也就是怀孕 14 周后。

除了以上这些特定人群,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9 月到 10 月也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时间。

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这个时间段,也不必过于担心。

只要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接种,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甚至在流感流行期间,接种疫苗也是有益的,虽然不能立即产生保护效果,但总比不接种要好。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新的流感疫苗。

而且,接种疫苗后也不是 100%不会得流感,但即便感染了,症状通常也会比较轻,恢复得也会更快,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流感疫苗哪些人不能打

流感疫苗哪些人不能打

流感疫苗哪些人不能打流感疫苗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预防病毒性流行感冒的,属于自费疫苗,接种的大多为老年人、儿童以及身体虚弱者。

那么,流感疫苗哪些人不能打,接种流感疫苗要多少钱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流感疫苗哪些人不能打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接种者患上流感。

但是流感疫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种的,也存在一些禁忌人群。

1、人们在接种了流感疫苗之后,并不代表不会患上感冒,因为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的,对细菌、支原体所导致的感冒是不具备预防能力的。

通俗一些说,就是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普通感冒。

而且每年的流感疫苗的毒株不同的,要想获得疫苗的长期保护,就需要每年都进行疫苗的接种。

2、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所以需要优先进行接种,不过有些人是不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的。

比如对于鸡蛋和疫苗成分过敏的人,就不能够接种流感疫苗。

3、在患上了感冒、发热、急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发作期的患者,都是不能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在疾病被治愈后,再进行接种。

此外,曾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过敏的人,都是不能接种流感疫苗的。

流感疫苗并不是多有人都能够接种的,以上所介绍的几类人群,就不适宜就流感疫苗,在疫苗接种前,可以询问医生接种疫苗的禁忌。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打大家在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间,才能够发挥疫苗在预防流感上的最佳效果。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别很大,所以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也不一样。

在我国北方,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十至十二月份。

而南方地区则是十月至转年的二月。

2、接种流感疫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疾病的出现,大家最好在流感流行期到来的前十五天接种,接种疫苗后,通常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形成抗体。

3、儿童的抵抗力通常都比较弱,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但是给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是有年龄限制的。

半岁以前的婴儿,是不建议为其接种流感疫苗的。

半岁至三岁的孩子建议将疫苗分为两次接种。

三岁以上的儿童,就可以正常的接种疫苗了。

流感疫苗发展史

流感疫苗发展史

流感疫苗发展史1. 介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即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探讨流感疫苗的发展史,从最早的疫苗形态到现代的疫苗技术。

2. 传统流感疫苗2.1 第一代流感疫苗最早的流感疫苗是由灭活的病毒制成,通常通过鸡胚中培养和灭活病毒的方法制备。

这种疫苗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但由于制备疫苗所需时间长且效果不稳定,使用范围有限。

2.2 第二代流感疫苗为了提高流感疫苗的效果,科学家开始研究使用活病毒制备的疫苗。

1950年代末,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病毒培养在鸡胚中,制备了活病毒疫苗。

这种疫苗引起免疫效果更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因为活病毒可能会导致感染。

2.3 第三代流感疫苗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流感病毒中的表面蛋白能够诱导免疫反应。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疫苗。

研究人员提取出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并制备成疫苗。

这种疫苗相对安全,但由于糖蛋白易变异,所以需要每年制备新的疫苗以适应流感病毒的变化。

3. 现代流感疫苗技术3.1 引入DNA技术随着DNA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进流感疫苗的制备方法。

他们将流感病毒的基因插入真核细胞中,并利用真核细胞来表达蛋白,从而制备流感疫苗。

这种疫苗制备方法更快捷、安全,并且能够容易地调整疫苗配方以适应流感病毒的变化。

3.2 制备全病毒疫苗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制备全病毒流感疫苗。

通过改造流感病毒基因,使其无法变异,同时保留对免疫系统的有效刺激。

这种全病毒疫苗可以提供广谱的保护,不仅能预防流感病毒的季节性变化,还能应对新型病毒的威胁。

3.3 结合腺病毒和DNA技术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结合腺病毒和DNA技术的新方法,用于制备流感疫苗。

这种方法将流感病毒的基因导入腺病毒中,然后利用腺病毒来传递基因进入宿主细胞。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和持久的免疫保护效果。

4. 流感疫苗的应用和挑战4.1 流感疫苗的应用范围流感疫苗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

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流感疫苗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医学水平越来越高,防治各种疾病的药物也越来越多。

而流感疫苗就是其中一种预防疾病的药物。

本文将从流感疫苗的定义、作用、接种人群等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一、流感疫苗的定义流感疫苗,是指接种后能够预防流感病毒侵袭的预防性药物。

流感疫苗是通过加强机体免疫力,让机体能够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流感疫苗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三类:季节性流感疫苗、大流感疫苗和禽流感疫苗。

二、流感疫苗的作用流感疫苗接种后能够预防流感病毒侵袭,有效降低流感患病率和死亡率。

同时流感疫苗还能够减轻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医疗资源的压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群: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流感病毒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疾病,因此老年人是非常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弱,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基础疾病多,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心脏病、慢性肺病、糖尿病等,这些人的免疫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并且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会下降,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而且孕妇在患上流感后,容易引起胎儿畸形、早产等问题。

4. 儿童流感病毒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种危险的疾病。

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容易受到感染并出现并发症。

四、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1. 孕妇不要接种含有活疫苗的流感疫苗。

2. 对流感疫苗过敏的人群不能进行接种。

3. 患有发热或急性病的人群需要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接种。

4. 接种后需要观察30分钟以上,以防万一出现过敏反应。

五、总结流感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预防所有的流感病毒,但是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流感疫苗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药物。

现在疫苗接种工作越来越方便,我们可以在医院、社区接种点等处进行接种。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流感疫情,保护自己并且带头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做到早预防、早接种,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根据NP蛋白和M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种类型;根据HA和NA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其中HA可分为15个亚型,NA可分为9个亚型。

同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流感的防治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接种流感疫苗被认为是预防流感发生与传播的最佳方法。

从1933年Smith等首次从雪貂体内分离到流感病毒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进行流感疫苗的研究。

下面就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正在应用的流感疫苗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目前注册的唯一人用流感疫亩,目前用于免疫人群的疫苗主要是针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

H3N3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的三联灭活疫苗。

包括括以下几种。

l.l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流感病毒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l-2 d后冷胚收获尿囊液,用福尔马林处理,灭活试验和无菌试验合格后,采用超速离心或柱层析方法对尿囊液进行浓缩和纯化,得到病毒原液,各项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包装,获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

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但是在接种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同时不得应用于6岁以下儿童。

这些都限制了流感全病毒疫苗的应用。

1.2裂解型流感灭活疫苗:裂解型流感灭恬疫苗是建立在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当的裂解剂和裂解条件裂解流感病毒,去除病毒核酸和大分子蛋白,保留抗原有效成分HA和NA以及部分M蛋白和NP蛋白,经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去除裂解剂和纯化有效抗原成分制备而成。

目前使用的裂解剂主要包括如:乙醚、3-N-丁基磷酸盐(Tri-N-butyl phosphate)、聚山梨酸酯 80(Polysothat 80)、脱氧胆酸钠( Sodium deoxyholate)及三硝基甲苯 XI00(TritoX100)等,裂解型流感疫苗可降低全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副反应,并保持相对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扩大疫苗的使用范围,但在制备过程中须添加和去除裂解剂。

l.3亚单位型流感灭活疫苗:20世纪70和80年代,在裂解疫苗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毒粒亚单位和表面抗原(HA和NA)疫苗。

通过选择合适的裂解剂和裂解条件,将流感病毒膜蛋白HA和NA裂解下来,选用适当的纯化方法得到纯化的HA和NA蛋白。

亚单位型流感疫苗具有很纯的抗原组分。

英国在临床疫苗试用中,证实了免疫效果与裂解疫苗相同,并可用于儿童。

1980年英国首次批准使用,而后扩展到其它国家。

多年的临床应用表明流感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和临床安全性,接种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哪抗体,但是不能刺激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这是灭活疫苗共有的缺点。

此外,制备流感灭活疫苗必须使用特殊的无茵鸡胚,并且新流行的抗原变异株必须能在鸡胚中高效复制,才有可能生产大量流感病毒制备疫苗。

随着制备疫苗所用的野生型病毒在鸡蛋中生长,其免疫原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或降低。

流感灭活疫苗接种途径均为皮下接种,对同型病毒感染有效,对异型病毒感染效果较差。

2.研制中的流感疫苗目前正在研制的流感疫苗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通用疫苗等类型。

2.l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由于保留了病毒原有的部分活性,可以通过自然途径感染机体并在体内复制,激发机体产生长期而有效的免疫应答。

该疫苗可包含HA基因、NA基因,以及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其它RNA片段的减毒基因。

减毒活疫苗可以通过鼻腔免疫,和灭活疫苗相比,其诱导持续时间较长并有交叉保护性兔疫,再受到病毒感染时危害性明显降低。

由于流感病毒RNA分节段,可利用生物重组技术获得基因重配的减毒活疫苗株。

最常见的冷适应型减毒活疫苗是用冷适应的供体毒株基因和当前流行的野生型毒株的其它基因重配制备的,通过在低温下连续传代使流感病毒的毒力下降。

Parkin等人用定点突变和反向遗传学的方法,对野生型流感病寨的某因进行不连续突变.来达到减毒目的。

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从问世以来,已有5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处于研制阶段。

因疫苗效果严重受人群免疫状态的制约,有的疫苗株在成年人群中效果很好,但在儿童引起发烧等不良反应。

有的对儿童效果很好,而对成人无效。

同时重配的疫苗株的基因常不稳定,易出现返祖。

2.2基因工程疫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在分子水平对流感病毒进行研究。

目前正在研究的流感病毒基固工程疫苗主要有基固工程活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2.2.1 基因工程活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可分为基因缺失疫苗和载体疫苗两类。

前者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删除与毒力有关的基因;后者是将保护性抗原基因连接到相关载体上使之表达。

基因缺失疫苗是在流感病毒CM水平上使毒力相关基因缺失,病毒虽可形成假性病毒颗粒,具有有效抗原结构,但不能重新获得毒力进一步复制繁殖。

载体疫苗是将编码流感病毒相关抗原如HA和 NA基因插人到一种合适的载体中,目的抗原随载体的复制得以表达,刺檄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用作载体的可以是病毒:痘病毒、腺病毒等,也可以是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2.2.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利用酵母或哺乳动物的表达系统表达流感病毒保护性抗原蛋白,如HA、NA、M2等蛋白,产物纯化后可用来兔疫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流感。

HA基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基因工程疫苗,用重组技术克隆HA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A蛋白,纯化后既可用作亚单位疫苗成份。

HA具有很强的抗原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NA特异性抗体可抵抗病毒的感染、减少病毒复制、阻断病毒传播,而正常的流感病毒中NA蛋白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疫苗用NA蛋白。

2.3核酸疫苗:20世纪8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小鼠肌肉细胞可摄取裸DNA,并可表达相应的蛋白产物,由此引发核酸疫苗的研究。

核酸疫苗是使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一种免疫原基因的的核酸克隆人表达载体,该载体在细菌中扩增,质粒DNA纯化后直接接种于待免疫动物,在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引起机体的兔疫应答。

目前流感核酸疫苗的目的基因主要针对NP蛋白和HA。

把HA DNA和NA DNA 混合在一起免疫小鼠,小鼠不但能在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下存活,而且病毒感染3 d后小鼠肺中几乎不存在病毒。

影响核酸疫苗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抗原的细胞生物学特性、表达水平和毒性大小;宿主的基因型和年龄;DNA的接种量;接种的方法(基因枪还是肌注)。

核酸疫苗对保护动物抵御流感病毒的感染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但因研究时间短,对人的安全性还需长期周密的观察、研究和评估。

2.4通用疫苗:目前应用的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在60%-85%之间,其主要抗原成份为流感病毒膜蛋白HA和NA。

而由于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其变异率为10-5-10-3之间,这导致流感疫苗病毒株每年都需更换,为流感疫苗的制备带来不便。

M2蛋白和NP蛋白在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中高度保守,M2蛋白较小,含有97个氨基酸,从1933年首次分离到甲型流感病毒以来,M2蛋白的基因序列就没有发生变化。

而近来的研究表明,将流感病毒 A/Ann/Arbor/6/60的M2蛋白通过杆状病毒载体在sf9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死亡比例、两次免疫保护效应、体重等指标均表明以M2位成分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小鼠兔受同型或异型甲型流感病毒的致死攻击。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用M2蛋白和NP蛋白作为疫苗成份可预防所有甲型流感病毒。

3.其它3.1 反基因工程疫苗:反基因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为:编码一个流感病毒节段的DNA质粒转录成负链的RNA,RNA与流感毒粒PB1,PB2,PA和NP一起孵育形成RNP复合物,RNP转染人流感病毒(helper virus)预先感染的细胞,采用适当的方法分离出带有转染节段的病毒,即转染子。

这种转染子能在组织细胞培养和鸡胚中生长,同时证实在小鼠中是减毒的。

Maria等人用反基因技术将毫元相关的外源基因插入A/WSN/33 (H1N1)病毒NA基因上,分离出其NA基因含有外源基因的转染子FL79,小鼠试验证实FL79是减毒的。

上述结果指出,有可能利用反基因操作技术使流感病毒快速减毒,应用于疫苗生产。

3.2 佐剂疫苗:目前最常见的人用疫苗佐剂虽然仍是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但近年未,着眼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人用疫苗佐剂的设计、研制和开发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流感佐剂疫苗的研究可提高流感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并可改变目前流感疫苗接种途径单一的缺点。

正在研究中的佐剂有MF59、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粘膜佐剂等。

粘膜免疫具有一些优点,如可避免针剂的疼痛、减少注射局部的炎症反应、易于重复接种、模拟病原体感染途径及可诱导局部IgA的生成及各种系统性B和T细胞效应等,这使得粘膜疫苗将成为疫苗发展的新趋势。

但由于绝大多数非复制抗原只是在大量和反复接种后才可引起免疫应答,而且这些应答持续时问较短,即便是自然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力持续时问也短于全身性感染,故粘膜佐剂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3.3 微毒粒疫苗(virosome):被日本人称为新的流感病毒疫苗的 virosome vaccine,也可称之为MDP-virosom vaccine。

实际上是利用佐剂来提高免疫效果。

他们应用B30-MDP[6-0-(2-14烷基“2-tetradecylhexadecanoyl”)-N-乙酚胞壁酰-L-丙胺酞-D-异谷氨酞]和纯化的流感病毒HA和NA,胆固醇及去污剂(辛基苷-Octylglucoside)相混,通过超声波使之分混合、溶解,然后经纤维素柱去除去污剂。

这样就能使流感病毒HA和NA亚单位内部和外表面相互附着成微脂粒的薄片状结构,其直径约为100mm,类似于完整的流感病毒颗粒,称之为微毒粒。

这种疫苗在动物实验中能引起较理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Virosome疫苗,除日本报道外,其他国家未见有公开报道,其效果仍需经实践加以验证。

4.小结流感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是抗病毒药物和灭活疫苗。

新的预防制品正在研制,尤其是冷温减毒疫苗,在美国有上百万人使用,FDA 已批准进入Ⅲ期临床实验,流感DNA疫苗经FDA批准进入临床实验。

但仍需大量研究工作,如冷温减毒活疫苗毒力回复的可能性,DNA疫苗安全性的研究,黏膜免疫时间短等问题。

我国作为流感高发国和世界流感中心,每年因流感造成大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夫,并造成大量的超额死亡率。

禽流感在亚洲的爆发和对人感染性的增强,使人们认识到流感病毒在自然选择压力和人为选择压力下,变异速度在加快,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危害也在增大。

因此加快流感疫苗的研究,提高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