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生殖系统生理学

生殖系统生理学生殖系统是人体中负责繁殖和生殖的重要系统,它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和相关的激素调节机制。
本文将探讨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性腺、性激素和生殖周期等方面的生理学知识。
一、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等组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生产精子和睾酮等激素。
而精子则由输精管带动,经过精囊和前列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最后通过尿道排出。
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和储存精子、产生激素、维持性欲和完成性交等。
睾丸是精子的产生地,它们会在睾丸内逐渐成熟,并通过输精管进入精囊。
精液的产生则受到精囊和前列腺的分泌物的调节影响。
二、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组成。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它们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卵子则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如果受精则会在子宫内着床发育成为胎儿。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卵子的产生和释放、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对受精卵的嵌入和胚胎发育的支持等。
雌激素和孕激素在月经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对子宫内膜的生长、排卵和子宫收缩等过程起着调节作用。
三、性腺和性激素性腺是负责生产性细胞和激素的器官。
在男性中,睾丸是主要的性腺,它们产生精子和睾酮等激素。
在女性中,卵巢是主要的性腺,它们产生卵子和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
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雄激素主要作用于男性特征的发展,如声音的变低、体毛的生长和肌肉的发育等。
雌激素则主要作用于女性特征的发展,如乳房的发育、盆腔结构的发育和月经周期的调节等。
四、生殖周期生殖周期指的是女性经历的月经周期,从月经开始到下一次月经开始之间的时间段。
一个完整的生殖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生殖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月经期是指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子宫内膜剥落并排出体外。
卵泡期是卵巢中卵泡的发育阶段,卵泡会释放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
生殖系统与生殖生理

生殖系统与生殖生理生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繁衍后代和维持种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殖生理则涉及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繁殖有关的生理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涉及到的生理过程。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雌性两个部分。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阴茎、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而雌性生殖系统则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等器官。
1. 雄性生殖系统(1)睾丸:睾丸是雄性的主要生殖腺,位于阴囊内,负责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
(2)阴茎:阴茎是男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包括龟头、包皮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排尿和射精。
(3)输精管:输精管是连接睾丸和射精管的管道,负责运输和储存精子。
(4)前列腺: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个腺体,分泌液体帮助精子在射精过程中的活动。
2. 雌性生殖系统(1)卵巢:卵巢是雌性的主要生殖腺,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2)子宫:子宫位于盆腔内,是胚胎着床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3)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卵子在卵巢释放后会被输卵管采集,并在这里与精子结合。
(4)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也是生殖道的一部分。
二、生殖系统的功能生殖系统不仅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输送,还涉及到性激素的分泌、繁殖行为及性的满足。
以下将详细介绍生殖系统的功能。
1. 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输送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
在雄性,睾丸负责产生和储存精子;而在雌性,卵巢则产生卵子。
受到激素的调节,这些生殖细胞会通过输精管或输卵管进入生殖道,以等待受精或排出体外。
2. 激素的分泌生殖系统还分泌多种性激素,其中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
在雄性,睾丸分泌睾丸激素,如睾酮,它们对发育、性欲和性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雌性,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对月经周期、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的生长起着调节作用。
3. 繁殖行为生殖系统与繁殖行为密切相关。
男性通过勃起、射精等生理反应实现性行为;女性则通过性欲、阴道分泌物的增多等生理反应来表达性的需求。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生殖调节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生殖调节生殖系统是指在动物或人体内完成生殖功能的一组器官和组织。
包括男性的睾丸、尿道、前列腺等器官和女性的卵巢、子宫、阴道等器官。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和生殖调节是指对生殖功能的调控机制和生理过程的研究。
下面将从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角度进行讨论。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主要包括睾丸功能的维持和精子生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的主要器官,其中的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等雄性激素,对男性的性功能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睾丸内的精子生成过程也是男性生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调节主要由下丘脑和垂体激素控制。
下丘脑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控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FSH主要作用于睾丸中的间质细胞,促进雄激素的生成。
LH则刺激睾丸中的睾丸激素细胞,使其分泌睾酮。
睾酮在生殖功能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正常的精子生成和维持性欲。
此外,睾丸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反馈调节作用。
当血浆中的睾酮浓度过高时,可以抑制GnRH和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负反馈调节的目的。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主要包括卵巢的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子的主要器官,同时也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功能发育以及性征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指月经周期的发生和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调节主要由下丘脑和垂体激素控制。
下丘脑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控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垂体前叶主要合成和释放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主要促进卵泡发育和雌激素的合成。
LH则在排卵时释放,促进卵子的释放和促黄体形成。
促黄体生成素主要刺激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调节还受到性激素的反馈调节。
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体内浓度升高时,可以抑制GnRH和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其功能是进行生殖,保证物种的延续。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部分,分别负责不同的生理过程。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附睾、前列腺、尿道、阴茎等组成。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完成精子的产生和传输。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生产精子和男性激素睾酮。
睾丸内部有大量小管腔,称为精子形成管。
在这些管腔中,睾丸细胞经历了数个阶段,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精子的头部包含遗传物质,尾部则负责推动精子前进。
成熟的精子从睾丸中进入输精管,在这里与其他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
精液中的其他分泌物主要来自前列腺和附睾。
前列腺分泌物为精子提供营养和能量,帮助精子在生殖道中存活。
附睾则负责贮存和输送精子。
在性行为过程中,精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射精。
男性阴茎是射精的外部器官,它在勃起时插入女性生殖道,完成精子的输送。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器官。
这些器官共同协作,完成卵子的产生、受精和妊娠等过程。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其中含有卵泡。
卵泡内发育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期释放,进入输卵管。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它具有纤毛和平滑肌层,帮助卵子从卵巢运输到子宫。
当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相遇并受精,受精卵形成。
受精卵继续沿着输卵管移动,最终进入子宫。
子宫是一个肌肉袋状器官,具有内含层和外肌层。
如果受精卵着床在子宫内含层,妊娠就开始了。
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子宫内含层的黏膜会剥落,形成月经。
月经周期的开始标志着新的生殖循环开始。
生殖激素的调控生殖系统的功能主要依赖于生殖激素的调控。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受睾酮的影响,而女性生殖系统则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
男性体内睾酮的分泌由下丘脑和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再经由垂体释放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睾丸,刺激睾丸细胞分泌睾酮。
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中的两个激素控制: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
男性生殖器的正常生理变化

男性生殖器的正常生理变化男性生理变化是指在不同阶段或特定条件下,男性生殖系统会发生的正常变化。
这些变化涵盖了男性生殖器的外观、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等方面。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正常生理变化对于维持男性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男性生殖器在不同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的正常变化。
第一部分:生殖器发育阶段在男性发育过程中,生殖器会经历明显的变化。
一般而言,男孩的生殖器在出生后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全。
然而,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男性生殖器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在青春期,男性睾丸开始增大,并逐渐开始生产和释放睾酮等性激素。
此外,阴茎和睾丸袋的大小也会增加。
这些变化是男性生殖器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第二部分:性激素的影响性激素对男性生殖器的正常生理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睾酮是最主要的男性性激素,它对生殖器的发育、性欲和性功能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睾酮水平在青春期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这个过程通常在20多岁到30多岁达到平稳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睾酮水平可能会逐渐降低,但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第三部分:勃起和射精的变化勃起和射精是男性生殖器的重要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生殖器的勃起和射精的表现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勃起的硬度可能会有所下降,时间也可能变短。
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但并不代表勃起功能完全丧失。
对于大多数男性而言,尽管勃起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维持满意的性生活。
此外,射精的量和强度也可能会有所减少。
第四部分:前列腺的变化前列腺是与男性生殖器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的大小可能会增加。
这是由于前列腺细胞的增生和组织变化所致。
这种生理变化在大多数男性中都是正常的,但有时会伴随着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如尿频、尿急等。
第五部分:性生活和生殖力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性生活和生殖力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虽然这些变化在个体之间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存在一些共同的趋势。
男性的性欲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人体生殖系统是保持人类种群繁衍的重要器官系统,它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对于了解人类生殖功能、性别特征以及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男性和女性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尿道等组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最重要器官,其内部包括许多细小的管腔,称为精子生长的场所。
睾丸还产生睾酮等雄性激素,调控男性性征的发育。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生成、精子储存和射精。
在精子生成过程中,睾丸内的精原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精子随后通过输精管进入射精管,在前列腺中得到液体营养,并形成精浆。
当性兴奋达到一定程度时,射精中枢受到刺激,射精过程开始,精子和精浆通过尿道被排出体外。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组成。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核心部位,内部包含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一个卵细胞。
卵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排卵,每月一个卵泡最终会释放出一个卵细胞,进入输卵管。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月经周期、受孕和妊娠。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标志,每月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下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造成月经的来潮。
受孕则是指精子在输卵管中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进入子宫着床并发育成胚胎,最终形成妊娠。
三、生殖系统的调节和疾病生殖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激素的联合调控,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卵巢-子宫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进而调控睾丸和卵巢的功能。
卵巢-子宫轴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起到重要作用。
生殖系统也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比如性传播疾病、月经紊乱、不孕症等。
性传播疾病不仅会对生殖器官产生损害,还容易导致不育或不良的妊娠结局。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讲解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讲解一、介绍生殖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在保证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其相关生理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二、男性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男性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等。
其中,睾丸是男性主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可以产生雄激素如睾丸酮,还可以产生精子。
附睾则负责保存成熟但未排出体外的精子。
输精管将从附睾释放出来的成熟精子输送到前列腺和尿道。
2. 睾丸的功能与调节睾丸是男性内分泌和生殖功能产生的关键器官之一。
它通过分泌雄激素来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并维持正常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此外,睾丸还负责产生成熟精子,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控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前列腺的作用与功能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附属腺体。
它主要负责产生和储存液体,并使精子具备适宜的酸碱度、营养物质和浓度。
前列腺液中所含有的物质能够增加精子几率达到卵子并提供保护,从而有助于受孕。
三、女性生殖系统1. 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女性内部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其中,卵巢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地,也是卵子形成和储存的地方。
输卵管将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子宫则承载受精卵发育为胎儿,并在月经周期中定期脱落排出体外。
2. 卵巢功能与调节卵巢起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可以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维持生殖系统功能。
雌激素主要影响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而孕激素则在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子宫内膜的变化随着月经周期的进展,子宫内膜会有相应的变化。
在月经初期,失去支撑物质后,子宫内膜开始剥落,并排出体外。
随后,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新的内膜开始生成并增厚,为受精卵提供适宜的环境。
四、生理过程1. 睾丸中精子的产生与发育精子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睾丸内。
通过精原细胞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成熟、活跃的雄性配子-精子。
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与生理变化

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与生理变化男性生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阴茎等。
这些器官在男性的生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男性生殖器还经历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本文将对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和生理变化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睾丸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
睾丸内部有许多小管道,称为睾丸小管。
在睾丸小管中,原始的生精细胞会经历一系列的分裂和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这些精子会经由附睾和输精管到达尿道,并在射精过程中被排出体外。
除了产生精子,睾丸还会分泌雄激素,包括睾酮。
睾酮是男性的主要性激素,对于维持男性特征和性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附睾和输精管附睾是一种附属于睾丸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成熟精子。
在射精之前,精子会经由输精管从附睾进入到尿道。
输精管起到将精子从睾丸运输到尿道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还会与其他生殖器官分泌的液体混合,形成精液。
三、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液体来帮助精子在射精过程中存活和移动。
前列腺分泌的液体是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够提供营养和保护精子,帮助它们在女性生殖道内生存。
四、阴茎阴茎是男性的外生殖器,也是尿道的一部分。
在性刺激下,阴茎会充血勃起,使阴茎增大和硬度增加,从而能够进行性交。
阴茎的尖端有一小孔,称为尿道口,用于排尿和射精。
男性生理变化是指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男性生殖系统会发生的一些变化。
比如,在青春期男性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睾丸和附睾会增长和发育,生精细胞开始产生精子。
此外,男性的性欲也会增加,性特征如声音变低、体毛增长等也会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生殖系统会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精子的生成和质量可能会下降,性欲也可能会减弱。
此外,前列腺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大,可能会导致尿流较弱、尿频等症状。
综上所述,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阴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主要包括睾丸的生理、附睾的生理及附属性腺的生理。
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附睾具有贮存和促进精子成熟和排放的功能,而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是组成精液的主要成分,对精子获能和维持精子正常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睾丸的生理
青春期的睾丸主要有两大生理功能:精子的发生和雄性激素的合成,前者在生精小管中完成,后者由间质中的Leydig细胞合成和分泌。
生精小管中的生精上皮是精子发生的基地,生精上皮由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生精小管壁和支持细胞间的复合连接是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对保证精子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1.睾丸的发育历程
睾丸的发育历程一般分为胎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老年期。
胎儿期:第6周的胎儿有原始性腺,但没有两性的差异;第7周髓质层显著发育;第8周出现间质细胞,有合成睾酮的功能,同时中肾管(即沃尔夫管)开始发育成男性副性器官——附睾、输精管、精囊等。
而向女性发育的中肾旁管(米勒管)开始退化。
胎儿的原始性腺是分化为睾丸还是卵巢,主要决定于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腺嵴细胞膜上有无组织相容性Y抗原(即H-Y抗原),产生H-Y抗原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短臂上。
如果个体具有Y染色体,其原始性腺分化为睾丸,其间的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促使中肾管发育,而支持细胞分泌抗中肾旁管激素,抑制米勒管发育,使其退化。
青春前期:睾丸在8岁以前基本上无变化,其后生精小管管径逐渐增大,至10岁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青春前期的生精小管中已可见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
青春期:青春期的性成熟经历3个阶段。
第1 阶段:9~12岁,第2阶段:12~15岁,第3阶段:15~17岁。
此期睾丸的结构基本上与成人相同。
老年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雄激素合成锐减,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增加。
个别90岁的老年人的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仍与青年人一样。
2.各级生精细胞
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精原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发育发展为精子,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级生精细胞其胞质未完合分开,细胞之间有胞质桥相连。
3.支持细胞
支持细胞又称Sertoli细胞,分布于生精小管的各级生精细胞之间。
相邻支持细胞在侧面近基部细胞膜处形成紧密连接,它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
成年男性睾丸的支持细胞是不分裂的,其数量增加只在出生前和出生后早期进行,这个发育阶段决定了成年男性支持细胞拥有量。
支持细胞除了参与血—睾屏障外,还有如下功能:
(1)为生精细胞的分化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保护和营养生精细胞。
(2)促使生精上皮中生精细胞位置的移动和精子的释放。
(3)有多种形态的溶酶体,可以吞噬、清化生精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小体和发育中退化的生精细胞以及死亡的精子。
(4)具有内分泌功能,保证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5)分泌的液体是组成睾网液的一部分,可帮助精子排向附睾。
4.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约占睾丸总体积的1/3,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淋巴管。
5.血-睾屏障
青春期时,精子发生过程一开始,血—睾屏障迅速形成,最早约11岁就可出现。
血—睾屏障亦称血—生精小管屏障,其主要结构是生
精小管壁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生精小管壁中的管周平滑肌细胞(PSM细胞)起主要屏障作用。
对通过的物质有辨别能力,可使生精细胞的内环境有别于体内其他细胞的内环境。
其功能如下:(1)血—睾屏障形成和维持生精上皮分裂和分化的特定内环境,是精子发生的必要条件。
(2)可阻止血浆内不适合物质如药物、毒素、免疫因子等进入生精小管。
(3)可阻止精子相关抗原的逸出。
6.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控和睾丸内调控两方面。
它们相互协调作用,从而保证睾丸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附睾的生理
附睾上皮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基底细胞、主细胞、亮细胞和晕细胞(halo细胞)。
有三大功能:分泌功能,吸收功能,浓缩功能。
其使附睾液内的成分不断变化,从而为精子的成熟和贮存提供了特定的内环境,保障了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附属性腺的生理
1、前列腺的生理
当进入青春发育期(12~17岁)时,前列腺随血浆睾酮浓度上升而增大。
前列腺上皮在雄激素刺激下分泌功能不断增强。
青春期时,前列腺分泌物为稀薄的白色液体,呈弱酸性,PH6.5左右。
含有多种水解蛋白酶、电解质及多胺等。
随着年龄增长或前列腺感染,PH可呈碱性。
前列腺液约占射出精液的30%,正常量约为0.5mL,在精液的前1/3段射出。
前列腺分泌物中主要包括:
(1)纤维蛋白溶酶及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因子,它们与精液的液化密切相关,慢性前列腺炎时易出现分泌异常,可引起精液不液化,从而影响精子运动和受精能力。
(2)酸性磷酸酶(ACP),为一种糖蛋白,可水解精液中的磷酸
胆碱、磷酸甘油及核苷酸等物质,与精子运动和代谢有关。
可作为反映前列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柠檬酸,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对维持精液的渗透压平衡及适宜的PH有重要作用。
可能与精子运动有关。
(4)锌可抗细菌感染,作为酶的辅基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抑制核染色质的聚集并起抗生物氧化作用,对精子活力的维持十分重要。
(5)钙参与精子运动的调节,精液钙与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有关。
(6)多胺精液的特殊气味就是精胺在二胺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可挥发的醛类所致。
慢性前列腺炎,泌物中锌浓度明显降低,前列腺肥大,分泌物中锌的含量增多,前列腺癌时锌浓度下降,而ACP升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显著升高,为前列腺肿瘤的敏感指标之一。
2、精囊腺的生理
精囊腺亦为一分泌器官,为黏稠的碱性淡黄色液体,常含有少数精子。
精囊腺分泌物约占精液的46~80%,平均含量2.5mL,对阴道和子宫中的酸性物质起中和作用,以维持精子在阴道和子宫内活动。
性欲的强度可能与精囊腺的膨胀有关。
精囊腺分泌物中主要包括:
(1)前列腺素(PG),对男性生殖系统起主要作用的是PGE和PGF2a。
前者使精子活力增强,后者则可抑制精子活动。
(2)果糖,为精囊分泌的特征性产物,是精子活动的主要能源,也直接参与精子获能与受精。
无精子症因先天性输精管精囊腺缺如所致,则果糖含量极低,若因原发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所致,则含量保持正常。
(3)黄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出现荧光,法医学上常利用这一原理来证实是否为精液。
(4)蛋白质的酶簇可使则射出的精液呈半凝因状态,若不呈半凝固状态,且伴有果糖含量降低,则可能为双侧输精管精囊腺发育不
全。
(5) 去能因子,抑制顶体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精囊腺对精子获得正常活动能力很重要,精囊腺正常功能的维持与雄激素密不可分。
3.尿道球腺和尿道腺的生理
尿道球腺分泌物的液体清亮而黏稠,亦称尿道黏液,其PH6.2~6.8。
具有润滑尿道的作用,是构成最初射出的精液的一部分。
尿道腺(Littre腺)分布于前尿道,尿道腺上皮分泌无色水样液体,内含黏蛋白,是射精时的前导分泌物,可能也是尿道黏液的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