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大学生旷课情况调查报告
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下降,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越发普遍,甚至有人觉得大学生不逃课才奇怪。
大学生逃课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校风建设,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质量,对于培养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是有极不利的。
为此,我们以问卷的形式采访了100名大学生(主要是大一的学生),其中有效问卷75份。
调查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通过平面媒体进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IT市场各环节厂商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
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报告。
调查样本特征:一、调查时间:2016年4月23日——2016年4月28日二、样本数据:共有100位用户参与本次调查,共收到调查有效问卷75份。
三、样本分布1.样本年级构成情况93.33%4%1.33%1.33%2.样本性别构成情况46.67%53.33% 3.样本对专业满意度构成情况56%41.33%2.67%4.样本旷课频率分布情况32%34.67%24%6.67%2.67% 5.样本旷课课程分布情况73.33%9.33%0%17.33% 6.样本旷课原因(客观方面)分布情况36%36%32%40%22.67% 7.样本旷课原因(主观方面)分布情况22.67%60%48%40%10.67%8.旷课后一般做什么?[单选题]28%24%8%33.33%6.67%9.自己上课状态如何[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紧跟老师进行思考3141.33%游离、恍惚、想睡觉2229.33%低头玩手机1013.33%自己学习1216%与同学打趣00% 10.什么因素能约束你不旷课[单选题]48%1.33%42.67%8%11.旷课之后如何弥补[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找同学学习或借笔记1520%自己看书5370.67%问老师00%不弥补79.33% 12.认为所旷课程自主学习,效率更高吗[单选题]30.67%25.33%28%16% 13.上大学以来对旷课情况的一些自我认知[单选题]44%40%8%8% 14.你如何看待目前我校的课堂讲学[多选题]62.67%32%66.67%41.33%50.67%34.67%12%40%44%57.33%52%24%8%特点及分析:。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课堂教学是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然而,我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学生逃课已成为我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我组针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进行了抽样调查,一、调查目的及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为我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调查背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我校校园中极为流传。
时下大学生逃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个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当然我校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正常的教学秩序会促进校风的建设,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经过黑色的六月,在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殷切希望的大学生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然而,他们为什么要逃课呢。
逃课后有在做些什么呢?逃课是否影响到学习呢?这些问题成为时下我校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全面准确的了解我校学生上课动态,逃课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调查人员王艾吴俊何宇樊欣星五、调查手段及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共75名同学进行调查。
2、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从大一、大二、大三每个年级随机调查25名学生,而女生相对逃课较少,因此调查男女比例为2:1。
六、得出调查结论七、找到解决对策与建议八、进行总结。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也给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研。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逃课的频率、原因、影响和控制方式等。
调研结果:1. 大学生逃课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逃课了一次以上,其中有近30%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逃课。
2.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缺乏兴趣(51%)、无聊(25%)、不重要(15%)和个人原因(9%)。
3. 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逃课会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8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影响就业前景(12%),而有少数学生认为逃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3%)。
4. 大学生逃课的控制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逃课现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45%)、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0%)、增加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1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逃课行为需要个体自律(10%)。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逃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兴趣和无聊,而逃课行为对学习成绩和就业前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逃课现象,我们应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采取一定的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学生逃课的情况,并针对其原因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学校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借鉴这些调研结果,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减少逃课现象的出现,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自律,认识到逃课的不良影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只有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报告1. 引言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背景逃课是指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内不到课或旷课的行为。
虽然大学生逃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学习动力,但其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3. 调查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某大学随机选择了3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并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问题的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逃课频率、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4. 调查结果根据对300份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4.1 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80%的大学生承认曾经逃过课。
其中,30%的学生表示每周逃课1-2次,25%的学生逃课频率为3-4次,剩下的25%学生逃课频率大于等于5次。
4.2 逃课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逃课原因,并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经验的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最常见的逃课原因包括:•缺乏兴趣和动力(45%)•课程内容不具有吸引力(30%)•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20%)•学生抱有对自主学习的错误观念(15%)•其他原因(10%)4.3 逃课影响大学生逃课不仅对个人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了以下逃课可能带来的影响:•学业成绩下降(70%的学生认同)•错过重要的学习内容和讨论(55%的学生认同)•影响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40%的学生认同)•影响班级氛围和学习氛围(30%的学生认同)•影响个人责任感和纪律性(25%的学生认同)4.4 解决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增加互动和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逃课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教育的实施和学生自身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本调查报告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对策措施。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本调查以在线问卷形式发放给本校500名大学生,其中包括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2.深度访谈:选择了5名主动逃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逃课的原因和动机。
三、调查结果1.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有60%的受访大学生承认曾经逃过一次或多次课程,其中有20%的学生表示经常逃课。
2.逃课原因多样: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无聊枯燥的教学内容:约40%的受访学生表示,部分课程的内容不具有吸引力,导致了他们对上课产生了抵触情绪,选择逃课。
b.重复内容的讲解:有30%的学生认为,一些课程中教授将内容过多地重复,与他们自己的学习进度不符,因此选择逃课来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c.心理压力和焦虑:约20%的学生表示,他们逃课是因为面临着学习压力和其他个人压力,需要通过逃课来缓解。
d.其他原因:剩余10%的学生逃课原因包括与同学约会、没有对上课的重视等。
3.逃课行为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逃课行为会给大学生的学业和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a.学习成绩下降:约一半的受访学生逃课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被迫进行额外的学习弥补知识。
b.缺乏交流和合作机会:逃课使得学生错过了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c.职业规划受影响: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可能影响他们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和未来职业规划。
四、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得课程内容更为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大学生旷课调查报告

大学生旷课情况调查报告专业班级:12级风景园林专业一班学生姓名:康晨宁20122830320009赖倩倩20122830320010李歌20122830320012李光佳20122830320013李民天20122830320014刘美玲20122830320017指导教师:叶霞关于大学生旷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引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旷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中极为流传。
时下大学生旷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正常的教学秩序会促进校风的建设,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经过黑色的六月,在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殷切希望的大学生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然而,他们为什么要旷课呢。
旷课后有在做些什么呢?旷课是否影响到学习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制定了调查问卷并以问卷的形式采访了150名大学生。
本次的调查只要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三。
调查主要以显性旷课为主题,共发了150份问卷,收回113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109份。
一、调查情况统计:1、你如何看待大学生经常旷课问题:A极其反对(25.6%)B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大(42.4%)C无所谓(4.6%)D很正常(17.9%)E 只要不被抓就行(9.9%) 2、自己的旷课情况: A 从来不旷课,有事就请假(37.4%) B 只旷过少数几次(24.0%) C 偶尔,有选择的旷课(26.7%) D 习惯性的旷课(1.5%) E 心动但未行动(8.8%)3、自己的迟到情况:A 从不迟到(38.2%)B 偶尔迟到(45.4%)C 经常迟到(6.5%)D 有事才迟到(9.9%)4、自己的早退情况:A 从不早退(71.8%)B 偶尔早退(16.8%)C 经常早退(1.5%)D 有事才早退(13.4%)5、旷课的原因:A 身体状况(39.8%)B 私事(17.6%)C 厌学情绪高,缺乏学习动力(13.0%)D 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17.6%)E 学生会、社团、兼职工作(6.5%) 37.40%24.00%26.70% 1.50%8.8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不旷课几乎不旷课偶尔旷课经常旷课心动但未行动旷课情况统计结果百分比F 上网(0.4%)6、旷课后心理:A 很内疚(31.7%)B 比较自责,但还是原谅了自己(37.8%)C 无所谓(21.8%)D 认为自己的行为完全正确(3.8%)E 继续逃课(1.1%)7、对老师考勤的态度:A 觉得老师很负责(60.3%)B 认为在浪费时间(14.1%)C 反感(7.3%)D 无所谓(18.7%)8、你觉得现在大学生旷课现象多吗?A 多(42.3%)B 不是很多(34.0%)C 较少(7.2%)D 分时间段(18.5%)9、逃课对你的影响:A 无影响(29.0%)B 非常大的影响(10.7%)C 导致挂课(5.0%)D 有一定的影响(54.3%)10、学校明文规定,旷课会影响你的平时成绩和年终的评奖评优,你会在乎吗?A 不在乎(15.6%)39.80%17.60%13.00%17.60%6.50%0.4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身体状况私事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方式学生组织等工作上网旷课原因统计结果百分比B在乎(84.4%)11、如果你逃课被相关部门查到就会被通告,你会羞愧吗?A会(63.4%)B不会(14.1%)C不在乎(4.2%)D有一点(21.4%)12、你对所学专业:A特别感兴趣(32.5%)B有点兴趣(48.5%)C没兴趣(7.3%)D无所谓(11.7%)13、你认为我校目前的学风状况如何?A很好(25.2%)B较好(46.6%)C较差(13.0%)D很差(4.6%)14、你常因为睡得太晚,经常不去上课吗?A完全符合(4.6%)B基本符合(9.2%)C基本不符合(29.8%)D完全不符合(50.0%)15、同寝室的同学不去上课了,你也不去了?A完全符合(5.3%)B基本符合(10.7%)C基本不符合(32.1%)D完全不符合(42.7%)16、多节课连上的困乏也是我们旷课的原因:A完全符合(16.1%)B基本符合(34.7%)C 基本不符合(23.3%)D 完全不符合(25.9%)17、上课内容与考试无关,上课的积极性就降低了:A 完全符合(14.9%)B 基本符合(33.6%)C 基本不符合(29.4%)D 完全不符合(17.2%)18、你认为一周中旷课最多是哪几天?A 周一(16.1%)B 周二(11.5%)C 周三(12.9%)D 周四(8.4%)E 周五(9.2%)F 周末(57.3%)19、 对以上题目你是如何作答的?A 认真考虑后答的(48.9%)B 凭感觉答的(16.1%)C 随便答的(3.1%)二、调查情况分析调查表明,旷课与不旷课考试都很容易过,旷课的考试认为容易过的占66%,不容易过的占34%。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10年11月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基本情况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目标。
然而,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着一种极为严重的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慢慢的,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否会有遗憾?调查目的:初步了解同学的逃课情况及逃课原因等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2月调查对象:四川理工学院部分学生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分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二、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与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男生女生人数分别为78人,122人。
其中大一50份、大二80份、大三40份、大四30份,有效问卷为196份,根据学校的性别比例、年级比例等标准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表1.大学生逃课情况从性别层次分析,有过逃课经历的男生81. 13%,其中经常逃课的10. 06%;有过逃课经历的女生66. 67%,其中经常逃课的2. 47%。
由此可见男生更容易出现逃课行为。
从年级层次分析,有过逃课经历的的大一学生60. 93%,其中经常逃课的1. 99%;有过逃课经历的大二学生83. 03%,其中经常逃课的6. 06%;有过逃课经历的大三学生82. 58%,其中经常逃课的19. 35%;有过逃课经历的大四学生88. 89%,其中经常逃课的33. 33%。
由此可见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逃课行为,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也升高。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时间五调查地点六调查方法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九调查结论与分析十调查建议十一调查问题一调查背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努力学习,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自身本领,以使自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但是,我们遗憾的发现在大学生脱离高考的重重压力刚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会无比兴奋投入到大学的新生活中,享受着高考之后难得的惬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越发的懒散,思想意识越来越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细节也越来越不注重,最后演变成上课迟到甚至逃课。
鉴于此,我们对大学生上课迟到以及逃课情况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中的黄金阶段,我们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此次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找出大学生上课吃到以及逃课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三调查对象........学院12级学生四调查时间2013年5月20日五调查地点常熟理工学院东南和东湖校区,以自习教室和图书馆为主。
六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不记名发放问卷的形式,以问卷为载体,采用随机抽样法。
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2份无效,1份弃权。
九调查结果分析(1)大学生迟到和旷课情况比较普遍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在宽松,安逸,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从前良好的习惯已然发生变化。
根据图1可知,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迟到或旷课的情况发生。
图1(2)大学生对迟到或旷课的认识明显不足图2 图3图4 图5上面四个图分别根据第2,5,6,7题绘制而来。
从图2和图5我们可得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上课迟到及旷课的问题的认识程度明显太浅,对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不强。
对自身的自我约束力不强。
懒散,随意的心态这种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准则。
分析图3和图5,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行为还是有一定的正确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旷课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致引起学生的不满,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此次对大学生逃课问题进行调查,试图找出大学生逃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学校、老师、学生各个方面进行改善逃课情况。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大学生群体,采用网上调查的形式,将问卷发到了相关问卷网站上进行调查,一共收回了50份问卷,有效填答率百分之百。
三、研究假设
根据调查目的列出以下几个假设,在下面的分析中验证是否正确
1.性别、年级、管理制度等对逃课次数是否有影响?
2.认真上课是否真的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3.自学真的可以成功吗?
4.增加学校的管理是否是改善逃课现象的重要途径?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频数分析
首先对本次调查男女生性别分布进行分析,有男生17人,女生33人,女生人数较多于男生。
其次对本次调查的学生年级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有大一学生5人,二学生18人,大三学生13人,大四学生14人。
第三是文理科分布状况,有理科生20人,文科生29人,艺体类1人。
第四是逃课几率的分析,在调查的50人中,仅有8个人从来没逃过课,有3人基本不去上课,5人大多数都逃,19人偶尔逃课,15人很少逃课。
偶尔逃课和很少逃课的比例占到了68%,说明大多数人还是不经常逃课的。
(二)影响逃课次数的因素分析
由上表可得Pearson Chi-Square为3.662 其显著性sig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设,性别与逃课几率是无关的。
也就是说男生女生逃课次数相差不多。
由上表可得Pearson Chi-Square为6.663 其显著性sig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设,年级与逃课几率是无关的。
大一到大四的学生都会有逃课现象发生,而且从数据上看,很少逃课、偶尔逃课和大多数逃课各个年级的比例都差不多,
假设3:教师对出勤率的要求不影响逃课次数
,所以拒绝原假设,老师上课是否经常点名或者老师对逃课的惩罚制度严重影响学生的逃课次数。
如果老师考勤不严格那么逃课的人数就会增多。
假设4:个人兴趣爱好对逃课次数没有影响
由上表可得Pearson Chi-Square为55.530 其显著性sig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老师上课是否经常点名或者老师对逃课的惩罚制度严重影响学生的逃课次数。
如果老师考勤不严格那么逃课的人数就会增多。
假设5:请假是否方便对逃课的影响
由上表可得Pearson Chi-Square为55.530 其显著性sig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请假程序繁琐,事情发生突然来不及请假也导致大学生逃课,所以这一点上也希望老师可以对学生偶尔发生的逃课行为予以理解。
(三)大学生认真上课是否真的对学习有帮助?自学成才真的可行吗?
首先通过问卷分析大学生上课的时候都在做什么,由下表可得选择了认真上课这一选项的有34人,选择玩手机这一选项的有27人,人数仅此与认真听课的人数,除了这两项选择人数较多的选项以外,聊天、看小说、睡觉也是大学生上课主要做的事情,相比较而言学习其他课程和无所事事的人比较少。
由下表可得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大学是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只有36%的学生认为大学是通过课堂认真听课获取知识的。
那么我由此做出假设:逃课次数越多的同学平时自学的时间越多,下面针对这个假设做检验:
由上表发现基本不去上课的同学每周除上课以外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小时,而从来没逃过课的同学每周平均自习的时间为10.63小时,没有逃过课的同学的自习时间反而比逃课的同学的自习时间多5个多小时。
下图为方差分析,来具体的分析逃课次数是否和自习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从来没逃过课的学生的自习时间和基本不去上课,偶尔逃课和很少逃课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没逃过课的同学平时的自习时间远多
1.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
由上图可得现有的班级制度对逃课的约束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大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较松散,并没有对逃课现象形成实质性的作用。
2.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减少逃课次数的占29.4%,认为将出勤率作为评测标准的占15.9%,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占13.5%,加强检查力度占13.7%,这四个选择是选择人数最多的。
五、总结与建议
由此次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大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也是非常不认真的,玩手机的人数和认真听讲的人数相差无几,这说明大
学生的课堂质量以及听课效率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大学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可是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除了上课以外的自习时间并不多,平均每周除了上课之外的自习时间只有6.8小时,而且都是不经常逃课的学生自习时间比较多,经常逃课的学生反而自习时间少,那么不禁让人引起思考,这一部分学生既没有通过课堂获得知识也没有自己学习知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他们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真的获取到知识了吗?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逃课是去做兼职,有一部分同学逃课是因为临时有事没能来的及请假,针对这一部分同学我觉得这种偶然的逃课现象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毕竟在做兼职或者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有收获,但是针对那些经常逃课自我克制力差的学生,我认为还是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来保证他们的大学是有意义的。
对此,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来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1.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逃课次数并不多,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有自我约束的能力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沟通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状况,比如有些学生真的有事情但是因为老师不通情达理所以不愿意请假,还有些学生因为临时没拿到假条而被误会为旷课等等。
学生也可以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2、改善教学方式。
问卷中也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教课方式是影响他们是否选择逃课的重要因素。
如果老师授课的内容单一、陈旧,授课方式过于死板,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老师授课的目标、范围和程度,提高老师授课水平。
3、合理设计课程,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很多学生由于兼职和一些活动耽误了课程,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学校课程数量设计要合理,学校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要做的事情。
当然,学校也要有自己的方针和管理,既要做到符合学生的需要又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
4.加强学校和班级的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对考勤的要求严重影响学生
逃课的几率,所以这一条主要是针对那些经常逃课没有自我约束力的学生,他们需要班级和学校制定更严格的惩罚制度来约束他们,而且我认为应该从班级做起就建立完善的逃课管理制度,这样那些经常逃课不学习的学生就会受到约束从而减少逃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