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合集下载

上海临港开发区方案

上海临港开发区方案

上海临港开发区方案一、产业规划方面:临港开发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规划。

在金融领域,临港开发区将发展国际金融、金融服务外包、国际金融管理、金融科技和再保险等领域的产业。

在航运领域,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世界级的航运中心和港口物流中心。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临港开发区将集聚总部经济、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和高技术服务等产业。

二、科技创新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创新体系。

首先,临港开发区将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团队和科技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孵化平台。

其次,临港开发区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临港开发区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三、高端制造业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端制造业。

临港开发区将引进国内外高端制造业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制造业园区。

同时,临港开发区将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示范工程,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现代农业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

临港开发区将以高品质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家乐等领域。

临港开发区将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金融扶持,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临港开发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临港开发区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商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

临港开发区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区。

临港开发区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临港开发区将加强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各地纷纷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上海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就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进行探讨。

产业定位与布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金融中心,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产业的定位与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上海将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文化娱乐等产业作为集聚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聚焦特定领域,上海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升级和创新。

政策支持与优惠政策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获得了政府的高度支持。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减免租金、人才引进等方面。

这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并鼓励企业在集聚区投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集聚区内的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优化城市规划和布局,使得集聚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这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上海市政府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创新资源。

此外,上海还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人才,促进了集聚区的人才聚集效应,加快了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

创新体系建设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创新体系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了创新孵化器、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等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环境。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落户集聚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成果与影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集聚区内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经验也对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资料汇编

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资料汇编

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资料汇编一、引言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城市之一,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描述和分析。

二、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述1. 产业结构的演变•1990年代以前:上海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如纺织、机械、电子等。

•21世纪初:上海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近年来:上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2. 主要产业集聚区•浦东新区:以金融、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为主要产业集聚区。

•杨浦区: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要产业集聚区。

•徐汇区:以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产业集聚区。

•青浦区:以汽车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产业集聚区。

三、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1. 人才资源•上海拥有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为现代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到上海。

•上海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2. 创新体系•上海鼓励创新创业,建立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客空间,提供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上海设立了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技研究和创新项目。

•上海举办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峰会,促进创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3. 金融支持•上海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股票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机构等,为现代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上海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者,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上海还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四、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1. 国内龙头地位•上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较强的产业引领能力。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2. 国际竞争力•上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额持续增长。

上海国家级开发区(10个)

上海国家级开发区(10个)

上海国家级开发区(10个)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3年,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198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闵行开发区在临港成功扩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工业和先进制造业。

已形成了以机电产业(轨道交通、电站设备)为主导,以医药医疗产业(血制品、常用药物)和轻工产业(食品、饮料)为辅的三大产业。

目前,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常生产的企业中,曾经和现在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占企业总数的40%以上。

2007年,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上缴税金亿元。

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1983年开发建设, 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全国唯一以商贸中心为特征,兼具旅游居住和外事活动功能的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现有的12幢经济楼宇中,共有1400家企业或机构入驻,其中,服务业企业或机构有817家,占总数的58%;制造企业的总部或代表处583家,占总数的42%。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新建浦江高科技园。

目前已形成信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移动通信)、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网络运行、金融数据和服务贸易五大功能中心。

目前,园区正在积极推进,创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在2006年商务部关于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中,漕河泾开发区总指数列第五,发展与效率指标列第一,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列第二,是全国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最好、经济拉动力最强、示范效应最明显的开发区之一。

2007年,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上缴税金亿元。

上海市产业及开发区分布情况

上海市产业及开发区分布情况

上海市产业及开发区分布情况
上海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多条经济发达的
经济走廊。

在上海所有行政区中,先后建成了14个省级开发区、经济技
术开发区,并设立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布局覆盖全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服务全球发展。

1、上海黄浦江边经济开发区:上海黄浦江边经济开发区是上海市最
早建立的经济开发区,也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它包括黄浦江全线、外滩、浦东新区、港汇中心、临港新城、老西门和外滩金融地带,这
些区域连接着上海市的重要产业、金融和商业活动,目前已形成以新兴服
务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综合产业结构,对上海市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开放30多年来最重大的发展成果,也是国家探索实施新型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期涵盖浦
东新区,其建设思路是以创新为核心,通过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管理、税
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力资源调整、社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
改善和激发投资环境,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以上海市为例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以上海市为例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 之下 , 无论是城市 自身发展 的内在需 要 ,还是 产业融 合 和产 业升级 的驱 使 , 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 力的支 均
务业相 比, 更突出 了高科技知识 与技 术 密集 的特点。
从世 界范 围看 ,现 代服 务 业的
兴起 与一 个地 区经济 总量水 平 、产
Key w or ds:M ode n ser i ndu r r vce i sty Clser T t y n usr u t , eri ar id t y
定意 义上 ,现代 服务 业是 一个地
1 现代服务业 与现 代服务业 集聚
区的概念
现代服 务业 , 指在 工业化比较 是 发达的阶段产 生的 , 主要依托信息技
— —
f a pe o an a 0r ex m l f Sh gh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 念、 代服 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服 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 原因进行 了分析 , 现 并 以我 国的经济 中心城 市上 海为例对此进行 了研 究。
Abs r ct Chna’Sd el m e td en s ta : i ev op n ep d
维普资讯
上海城市褪 卅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以上 海市为例
何 骏 【 摘要】在 全球化和知识经 济的时代 背景之下 ,中国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现代服 务业强有 力的支撑 , 加快发展 现代服 务业是我 国 目前的 当务之急 , 而现代服 务
收入 国家达 4 %。服 务业吸收就业 比重也 呈不断增长 的 3
趋 势 ,西方发达 国家服务 业就业 比重普遍达 7 % 左右 , 0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
挥导向性作用。
目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增设类。对已经国家、
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
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
务业园区(基地、中心)
,增设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
定规模后,设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五、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
经认定设立的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享受如下扶持
政策:
(一)区内服务业企业享受开发区工业企业相关的税费
优惠;
(二)区内服务业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享受市重点投资项
目有关土地政策;
(三)区内服务业企业的水、气价格按开发区工业企业
价格标准执行;
能的区域。
(七)大型专业市场:是指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
对某一
类产品销售和该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拉动当地经济
的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
基本原则
1.
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
坚持规划先行,
增强规划的严
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
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
2.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
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
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
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三、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五、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案例分析六、结论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逐渐细分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促进科技创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国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和相关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区。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以高科技、知识密集和服务外向型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一种重要的区域产业集聚方式,具有资源共享、创新协同和规模效应等优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以浦东新区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领域。

在科技创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之一。

三、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一)发展优势1、政策优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享受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优惠。

例如,税收优惠、财税支持、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