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摘要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0
/ois/uploadfile/com_content/133041473904570500.pdf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DDD值制定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 新编药物学 • 中国国家处方集 • 药品说明书(4张)
11
31
分级管理、限制使用
•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整治活动方案(重点内容)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 调查2011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特殊使
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妇外科
100
骨科
33
呼吸内科
110
基本外科
55
急救医学科
110
介入治疗科
45
康复科
9
老年病科与全科医学科
56
泌尿外科72内分泌科源自10脑外科90
皮肤科
75
青光眼科
3
神经内科
9
肾病内科
30
消化内科
55
小儿科
60
斜视与小儿眼科
6
心血管内科
12
心血管外科
110
胸外科
110
血液内科
43
眼底病1科
10
眼底病2科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程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累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
累计DDDs(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 = n1DDDs+n2DDDs+……+nnDDDs • 某抗菌药物的DDDs(n1DDDs)=该抗菌药物消耗量/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抽查的患者中,通常仅有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对分子有贡献。 被抽查的所有患者都要计算患者人天数,对分母都有贡献。
1
DDD概念及其它
1
DDD Defined Daily Dose :约定每日剂量
是指当一种药物用于它的主要适应症时, 假定的成人每天平 均维持治疗剂量。
DDD 通常不考虑起始剂量和预防剂量,实际上是不同使用剂量的折 中。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虽不同剂型,或不同的盐但只有同一的DDD 如果不同的给药途径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或用于不同的适应症 时,有不同的DDD。 不同的异构体有不同的DDD
1 6
关于DDD
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100人天)
研 使用强度是群体样本的统计研究 究 和 不是个体样本的研究, 衡 量 是显示群体的在一定计量单位内的消耗量 的 对 它只反映药品消耗情况,不能真实反映治 象
疗质量
1 7
关于DDD
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100人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1 (难点和重点)
2011年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抗感染药物的 临床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卫生部设定了一系列指标,考核医 院的医疗质量。
卫生部对约定每日剂量(DDD)数作出了限制,抗菌药物使用 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2
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表
年度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64家 174家 182家
中位值 DDD/100
人天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最新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最新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最新在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治疗感染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过度或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制定和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延缓耐药菌株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背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为了合理地利用抗菌药物,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始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以指导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的决策。

2.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制定根据当地疫情状况、患者病情和药物供应情况等因素,二级医院制定了最新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

这一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菌药物使用范围: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以及每种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规定了不同感染病情下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避免过度使用或不足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明确了在感染症状出现后多长时间内应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以尽早控制感染。

•抗菌药物的调整原则:规定了在患者病情好转或恶化时如何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

3.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执行与监测为了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有效执行,二级医院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机制。

医院将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进行指导和培训。

同时,医院还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合作,监测耐药菌株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4. 结语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实施对于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守最新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医生和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利用抗菌药物,提高感染病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带来的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的最新内容,希望通过这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为医院感染科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这对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药性细菌的产生,各国纷纷推出了抗菌药物相关的政策和指南,其中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监控和评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的衡量指标。

它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医疗机构或个体来评估,帮助揭示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策略提供依据。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或地区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它可以反映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抗菌药物使用总量:抗菌药物使用总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

可以通过统计医疗机构、社区或个体的抗菌药物销售和处方数据来评估。

3.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是指某个特定抗菌药物在所有抗菌药物中的使用占比。

通过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可以评估抗菌药物的选择合理性。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可以揭示不同地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性。

这有助于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并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监控和评估是制定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基础。

它可以帮助监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为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推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实施。

对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评估,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数据源和数据质量: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需要可靠的数据支持。

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数据采集和报告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评估指标的选择:评估指标应准确反映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具有可比性和操作性。

不同的评估指标可以综合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最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PPT课件

最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PPT课件
阴道用药,而使用栓剂;不局部使用注射液外洗,使用洗 液外洗;剂型不对使用本身不合理,再者,局部用药暂时 不计入DDD数统计中)
27
• 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只是规范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的一个指标之一。
11
• 所有抗菌药物的DDD数=所有抗菌药物累计 DDD数。
12
• 二:意义 • 1、 限定日剂量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
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 标准单位。
13
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统计 (量)
金额统计:单位价格 不一致,变化大
数量统计:剂量包 装不一样,每日用量
不一致。
DDD数:比值,不受 价格和剂量的影响
DDD数
23 1 1.8 4 12 21 3 1 1.5
累积DDD数
68.3
此三天总床日
147
使用强度:68.3÷147×100=45.5DDD
26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1、能用小剂量,不用大剂量
• 2、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的不使用抗菌药物 • 3、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 4、增加不使用抗菌药物的人天数 • 5、不随意联合适应抗菌药物 • 6、不局部使用全身给药的抗菌药物剂型(如不使用片剂
14
• DDD数是一个比值
• 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数可以进行 数值上的比较
• 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 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15
• 三、 DDD值的确定方法 • 1、 DDD值对应的是药物唯一的解剖-治疗-
化学的药物分类体系(The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ATC分类体系)编码和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时,ATC编码可以不同)

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卫生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提出了严格的规定,旨在有效遏制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加。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但过度使用或不恰当使用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卫生部规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强度标准,以保障公众健康。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明确适应症才能使用:医生在准确诊断为细菌感染并确定抗生素是必要治疗的情况下,才能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遵循使用指南:医生应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按照药物种类、用量和使用周期等要求进行使用。

3.避免滥用和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不适用于病毒感染,因此医生应在确定为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恰当使用。

4.合理使用联合用药: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联合抗菌药物,但应遵循相应的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标准如下:1.限制级别:指令医生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使用,包括特殊疾病或耐药性较强的疾病。

2.严格限制级别:限制医生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一般不得轻易开具处方,需要经过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后方可使用。

3.谨慎使用级别:医生在慎重考虑后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是否使用,一般为常规的抗菌药物使用级别。

4.普通使用级别:医生在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并经过评估后可使用的抗菌药物级别。

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实施以下措施:1.处方监控:医院设置处方监控系统,对抗菌药物的开具进行实时监测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培训和教育:针对医生、药师和病患等不同人群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认识。

3.耐药性监测: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情况,为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规定和监管措施,卫生部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发生,为公众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卫生部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的发生。

这项政策的实施将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社会公众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并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严格的使用指南和审核程序等。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药师团队,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监督,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降低抗生素滥用的风险。

其次,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

医疗机构需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才能有效降低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问题。

最后,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使用情况。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监测每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临床疗效,及时调整使用方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通过监测和评估工作,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总之,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这对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开展使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工作,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众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持。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表
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医院数
83家 116家 121家 164家 174家 182家
中位值 DDD/100
人天
使用抗菌药 物品种数
平均使用抗 菌药物品种

86.0
153
62.7
72.1
(3) 根据指南和当地病原菌情况选择正确的 经验性治疗药物,保证合理抗菌药物疗程
• 以HAP为例,教学医院前三位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50%
鲍曼 不动杆 菌
铜绿
假单胞 菌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17.6
29.3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 80.3
22.0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78.9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00
➢抗菌药物消耗量包括两个部分: 出院病历:所有抗菌药物的DDD数之和。 运行病历:所有抗菌药物的DDD数之和。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也包括两个部分: 出院病历:100位患者的住院日天数之和。 运行病历:50位患者的住院天数之和。
如果MDR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为中敏或耐药,仅阿米 卡星敏感。那么首先应该考虑控制感染,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联合 用药;如果首先考虑减少DDD,选择阿米卡星单药治疗,无疑不 能控制感染,必需联合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
(3) 根据指南和当地病原菌情况选择正确的 经验性治疗药物,保证合理抗菌药物疗程
研 使用强度是群体样本的统计研究 究 和 不是个体样本的研究, 衡 量 是显示群体的在一定计量单位内的消耗量 的 对 它只反映药品消耗情况,不能真实反映治 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