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酸洗与钝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黄铜钝化Word 文档

黄铜钝化Word 文档

1 前言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仪器仪表、医疗设备、轻工制品、小五金及电子等领域。

由于外环境的影响,黄铜件极易变色,为此,黄铜制品必须经过表面防腐处理方可使用。

对黄铜件而言,比较有效的表面防腐处理方法是重铬酸盐钝化处理。

为了丰富钝化膜的外观色泽,获取抗变色性能更好的钝化膜,我们探讨了钝化工艺对外观色泽及抗变色性能的影响。

2 实验2.1 原料浓硫酸(CP)、浓硝酸(CP)、浓盐酸(CP)、碳酸钠(CP)、磷酸钠(CP)、硅酸钠(CP)、OP乳化剂(工业级)、重铬酸钾(CP)、氯化钠(CP)、黄铜(含Cu 60%)2.2 钝化工艺一步钝化工艺:化学除油→水洗→预酸洗液→水洗→混酸浸蚀→水洗→钝化(钝化液1号)→水洗→干燥二步钝化工艺:化学除油→水洗→预酸洗液→水洗→混酸浸蚀→水洗→钝化(钝化液1号)→钝化(钝化液2号)→水洗→干燥2.3 配方及工艺条件化学除油:碳酸钠10~20 g/L,磷酸钠10~20 g/L,硅酸钠10~20 g/L,OP乳化剂2~3 g/L,温度70~80℃。

预酸洗液:硫酸100~150 ml/L,盐酸30~50 ml/L,温度20~30℃,时间30~60 s。

混酸浸蚀液:硫酸25%~30%,硝酸12%~15%,盐酸0.5%~1.0%,食盐5%,余量为水,温度为20~30℃。

注意:如盐酸不足,浸蚀后的基体泛白,钝化膜色泽不均匀,有彩虹:如盐酸过量,浸蚀后的基体呈紫红色,钝化膜发黑。

加入食盐的目的是消除基体表面的纤维状条纹。

钝化液1号:硫酸(25%)1000 g,重铬酸钾65 g,温度20~30℃。

钝化液2号:硫酸(10%)1000 g,重铬酸钾65 g,温度20~30℃。

3 结果与分析3.1 黄铜件钝化前的酸蚀处理金属基体的表面性质对钝化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在活性高的表面上才能得到性能优异的钝化膜。

混酸浸蚀的目的是均匀地溶掉一层金属,以使基体露出新鲜的、活性更高的表面,有利于后续的钝化处理。

黄铜的酸洗与钝化工艺

黄铜的酸洗与钝化工艺

黄铜的酸洗与钝化工艺
黄铜的酸洗与钝化工艺主要是为了去除黄铜表面的氧化物、污垢和杂质,提高黄铜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酸洗:将黄铜制品浸泡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使用的酸有硫酸、盐酸等。

酸洗能够溶解黄铜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使表面重现光洁和亮度。

酸洗时间一般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黄铜表面的污染程度。

2. 清洗:酸洗后,将黄铜制品从酸液中取出,用清水彻底清洗,以去除残留的酸液。

3. 钝化:将清洗后的黄铜制品浸泡在钝化剂中,可以使用含有酸化剂和钝化剂的溶液。

钝化能够在黄铜表面形成一层无机化合物的钝化膜,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钝化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钝化剂的性质和工艺要求。

4. 再次清洗:钝化后的黄铜制品需要用清水再次彻底清洗,以去除残留的钝化剂和杂质。

5. 干燥和保护:将清洗后的黄铜制品晾干或使用烘干设备进行干燥,然后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例如涂覆保护剂或进行氧化处理,以防止黄铜再次氧化和腐蚀。

以上是黄铜的酸洗与钝化工艺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关于铜表面钝化处理技术知识

关于铜表面钝化处理技术知识

关于铜表面钝化处理技术知识目前,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色,给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带来了影响,因此对铜表面钝化处理已成为其加工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铜材合金表面钝化、防变色处理1.钝化处理:凯盟牌铜材钝化剂是传统酸洗工艺的高新技术,无论油垢、氧化物的厚薄,都能彻底钝化,形成镜面效果,操作起来极为方便,浸泡或超声波均可,去氧化物一次性完成而不残留,水基环保配方,符合SGS 环保要求,适合所有的黄铜、紫铜、白铜等铜合金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的钝化。

钝化后的铜件,恢复到铜件原来的本色,且光亮如新。

2.铜材钝化防变色处理:目前,很多铜材及铜材合金本身呈碱性,极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特别是铜材合金本身各种元素间存在电位差异,因而在湿热环境中极易腐蚀变色,因此铜材钝化后防止变色是表面钝化的一个重要工序。

凯盟牌铜材钝化液适用于所有铜、铜合金(黄铜、紫铜、磷铜、白铜、红铜等)、电镀铜等各种铜产品表面的防变色处理,适用于工序间或最终产品钝化处理。

使您的铜产品易变色,防氧化难的大难题得到解决,钝化处理后的铜产品在外观、颜色、光泽、尺寸、不影响导电和焊接上面不会改变这些性能,铜处理后的性能提高5-30倍,完全裸露在空气中能保持6个月至3年,根据材料不同,会有一些差异。

(中性盐雾测试标准,但因为它的材料特性不同,防蚀效果或许会有差异,)增强工件的使用寿命,配套凯盟牌铜材化学抛光液产品使用效果更佳。

二、铜及铜合金钝化技术发展当前铜材及铜材合金钝化技术的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1.退火,钝化连续化生产技术;2.高表面质量、无污染、高效率钝化技术;3.高精度钝化后处理清刷、磨洗控制技术;4.防变色钝化技术;5.高效烘干、冷却技术;以上就是“关于铜合金与铜表面处理技术知识”的·内容,该版权最终归东莞凯盟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铜的钝化处理

铜的钝化处理

铜在生活中的钝化处理方法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制作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时经常会用到。

然而,由于铜易被氧化,经常接触空气和水会产生氧化层,影响
美观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进行钝化处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铜的
钝化处理方法:
1. 涂覆保护剂
将铜零件涂上一层保护剂,如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等,可以有效
防止氧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较大的铜零件,如铜管、铜板等。

2. 酸洗处理
将铜零件先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水溶液清洗,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污垢,再浸泡在磷酸溶液中进行钝化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较小的
铜零件,如铜螺丝、铜钉等。

3. 化学浸渍
将铜零件浸泡在含有铬酸钾或铬酸钠的浸渍溶液中,可形成一层
厚薄均匀的氧化铬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氧化性能。

这种方法
适用于铜合金等较高质量的零件。

总的来说,铜的钝化处理方法因零件大小、质量不同而有所区别,设计师和使用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合适的钝化处理,不
仅可以防止铜零件氧化生锈,也可以提高其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铜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见问题

铜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见问题

铜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见问题
通常,铜酸洗钝化处理后,往往也会出现种种问题,那么气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一、酸洗钝化表面不一致:只对焊缝进行酸洗钝化,也造成表面不均匀,影响美观。

二、划痕不易除去:整体酸洗钝化,也不能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划痕去掉,并且也不能去除,这是由于划伤、焊接飞溅而粘附在铜表面的碳钢、飞溅等杂质,导致在腐蚀介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三、打磨抛光钝化不均匀:手工打磨抛光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对面积较大的工件,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处理效果,不能得理想的均匀表面。

并且工时费用,辅料费用也较高。

四、酸洗能力有限:酸洗钝化膏并不是万能的,对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而产和黑色氧化皮,较难除去。

五、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比较严重:在吊装、运输和结构加工过程中,磕碰、拖拉、锤击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比较严重,使得表面处理难度加大,而且也是处理后产生锈蚀的主要原因。

六、设备因素:在型材、板材卷弯、折弯过程中,造成的划伤和折痕也是处理后产生锈蚀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铜原材料在采购、储存过程中,由于吊装、运输过程产生的磕碰和划伤也比较严重,也是产生锈蚀的原因之一。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
→酸洗→ 冲洗→ 钝化(池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

铜及铜板带清洗及钝化技术及装备

铜及铜板带清洗及钝化技术及装备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表面清洗技术及装备发表日期:2009-7-15 现代高精铜及铜合金带材必须具备光亮、平整、无污染、耐大气腐蚀的优良表面质量,以满足后续电镀、焊接、冲压等二次加工对铜带表面日益严格的技术要求。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表面质量控制涉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其中带材中间及成品清洗是提高带材表面质量最重要的生产工序。

现代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线中,带材的清洗是在高度现代化、自动化、连续化的清洗机列上完成的,涉及脱脂、酸洗、研磨、钝化、烘干等多个环节,正确运用相关的清洗技术、选择工艺结构合理的装备是提高带材表面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我国以高性能、高精度、高表面质量为代表的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铜及铜合金带材表面清洗技术1.1 脱脂表面脱脂是改善表面质量、提高抗蚀能力的重要工序,在板带材生产中常用作退火前带材的清洗和硬态加工材成品表面清洗,既可单独与烘干装置组成脱脂清洗线,又可与酸洗、研磨、钝化、烘干组合成脱脂-酸洗表面处理线,提高酸洗、研磨等表面处理效果。

脱脂的目的是去除铜带表面残留的轧制工艺润滑液及各种油污,目前常用润滑油如表1所示,实验表明由于不同油品碳氢链长短类型差异很大,导致残留物数量、挥发温度范围各不相同,同时由于添加剂类型、数量各不相同,退火残留物形态、颜色也不相同,不同退火温度下残留物形态及数量见表2。

在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中,脱脂工序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工艺环节,特别是纯铜、高铜类合金,带卷间如果残留润滑液,如果脱脂效果不好,即使采用带低温抽吸的真空高氢光亮退火也很难彻底消除润滑剂分解对带材表面的污染及退火膜,在金属表面形成云状的污迹不仅降低表面质量,也会加剧表面腐蚀影响二次加工性能;另外酸洗无法清除带材表面附着的残油及各种污物,没有脱脂清洗会严重影响带材的酸洗质量,因此脱脂效果的好坏决定了铜带退火、酸洗质量的高低。

目前铜及铜合金脱脂清洗方法及比较如表3所示。

铜酸洗不良会对铜本身造成哪些缺陷

铜酸洗不良会对铜本身造成哪些缺陷

铜酸洗不良会对铜本身造成哪些缺陷
通常铜在经过焊接后或表面有氧化皮的情况下,都需要用到酸洗钝化来清洗,那么,大家也许不了解酸洗钝化不良会对铜造成哪些缺陷呢?本文主要介绍相关铜酸洗钝化常识:
一、会对铜表面产生氢脆现象
传统配方的酸洗液不仅在操作时会产生刺鼻的酸雾,还会有黄烟产生,稍不注意就是造成过腐蚀现象,而且钝化处理还需要经酸洗后再进行完成,这样不仅生产环境不好,而且也无形中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生产成本也相应增高。

二、酸洗不干净
酸洗后的钢坯表面上仍存在尚未除净的氧化铁皮,也叫欠酸洗,欠酸洗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全部欠酸洗和局部欠酸洗。

造成全部欠酸洗的原因是酸洗时间短、酸液浓度低或温度低;造成局部欠酸洗的原因是下料时未加垫铁或钢坯表面局部有油污等。

欠酸洗可用继续将工件浸入铜酸洗钝化液中酸洗的办法进行挽救。

三、酸洗过头也称过酸洗
不銹钢过酸洗时,表面呈灰色并且极其粗糙,严重者有一定深度的圆形孔洞:针孔。

产生过酸洗的原因是铜酸洗钝化液温度过高、酸洗时间过长或酸液浓度过高。

这种缺陷一旦发生无法挽救,对钢的性能产生有害影响。

过酸洗钢在轧制过程中狠容易粘辊或破碎。

铜钝化原理

铜钝化原理

铜钝化原理
铜是一种有色金属,其特性是有光泽、易腐蚀、延展性强、导电性能好。

但在一些特殊的使用条件下,铜的光泽和导电性能可能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铜的钝化处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铜钝化是一种为了提高铜在高温、高压、腐蚀性和其他环境的抗腐蚀能力的一种化学处理。

铜钝化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铜表面形成氧化层,实现铜的钝化,从而达到对铜的一种保护作用。

铜钝化有两个主要步骤,即铜表面处理和氧化处理。

在铜表面处理过程中,将铜进行清洗,磷酸清洗和铜精制,去除铜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熔铸渣,以便更好地提高表面光泽度。

氧化处理是铜钝化的核心阶段,主要是为铜表面形成一个致密的氧化层,以改善铜的抗腐蚀和耐腐蚀性。

氧化处理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是在热水中放入一定的渗透剂,如硫酸、硝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使其在铜表面形成一层厚实的氧化物,以保护铜表面。

电化学氧化是在带电电极表面对铜进行涂覆,使铜表面的氧化物变得更厚,以改善铜的抗腐蚀能力。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铜表面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激光处理等其他方法进行钝化,以增强铜表面的抗腐蚀能力。

综上所述,铜钝化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在铜表面形成氧化层,实现铜的钝化,从而达到对铜的保护和提高抗腐蚀能力的作用。

铜钝化作为一种实用性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工程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酸洗与钝化的关系
铜酸洗最主要的目的是去除铜表面的氧化薄膜,而产生氧化薄膜的条件是没有用保护气体保护下的热处理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氧化薄膜,因此,铜不一定非要酸洗,只有在表面有氧化薄膜的情况下才需要。

酸洗往往是和钝化联系在一起的,一般需要酸洗的铜肯定要钝化,因为酸洗后表面没有形成钝化膜或者形成钝化膜的厚度很薄,起不到什么作用,必须增加后续的钝化工艺,在铜表面形成和完善钝化膜。

铜酸洗钝化的过程是完全的化学反应,会在铜的表面生成完整的,致密的,不易破坏的钝化膜。

酸洗钝化后铜工件的耐蚀能力可提高到10倍以上,最长可通过500小时的标准盐雾测试。

凯盟牌铜酸洗钝化液使用简单,常温浸泡即可,节约成本。

东莞市凯盟表面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铜酸洗,铜抛光,铜酸洗液,铜酸洗钝化,铜抛光液,铜钝化处理,铜表面钝化处理等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