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句子赏析
散步句子赏析

散步句子赏析散步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活动,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还可以让人们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散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美丽的句子,这些句子或许是来自一首诗歌,或许是来自一篇散文,又或许是来自一部小说。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深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些关于散步的句子,感受文字的力量。
“散步是一种与大自然对话的方式,每一步都是一次心灵的放飞。
”这句话出自于一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它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散步的意义。
散步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当我们漫步在郊野小道上,聆听鸟鸣虫鸣,感受微风拂面,我们就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每一步都是一次心灵的放飞,让我们的思绪随着脚步飘荡,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宁静和滋养。
“散步的路上,总会遇见一些意外的美好。
”这是一位诗人在一首诗歌中写下的句子。
散步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美好。
也许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也许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也许是一段悠扬的乐曲。
这些意外的美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丰富。
它们让我们在平淡的日常中找到了一丝惊喜和温暖,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散步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每一步都是一次对内心的沉淀。
”这句话出自一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散步对内心的影响。
散步可以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琐碎的烦恼,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净化和沉淀。
每一步都是一次对内心的沉淀,让我们的思绪得到了整理,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在散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释放内心的压力,放飞内心的梦想,让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和美好。
“散步的意义不在于走得多远,而在于看得更远。
”这句话出自一部小说中的描写,它告诉我们散步的真正意义。
散步并不在于走得多远,而在于看得更远。
在散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散步,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向往,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种种可能和希望。
莫怀戚《散步》教学+赏析

三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 伤了。本来我可以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 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 立刻紧急刹车把车头偏向一边。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的跨前一步, 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的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 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孩 子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的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 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 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老者的冲动。可是,我一直没 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两头担子,再艰苦 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边的。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地点、 第二部分(第2-5 人物 段): 一家人散步的原因及情景 第三部分(第6-7 散步时发生分歧 段): 分歧解决后的结果 第四部分(8段):
初春 ① 散步的时间: ② 散步的地点: 田野 ③ 散步的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④ 散步中发生了什 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 么: 我 小路有意思。
文章结构
总起:交代事件、地 点、人物 散步原因 散步 叙述 田野春色及散步 乐趣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结尾:深化主题 解决分歧
衰老的 生命
尊 爱 敬 护 使 责 命 任
幼小的 生命
成熟的 生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写作特点
1. 借景抒情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 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西——生命。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有声 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的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 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随着人物的视角,画面栩栩如生,渲染了一种美好 希望的氛围。
《散步》里环境描写句子赏析

《散步》里环境描写句子赏析摘要:一、引言二、文本《散步》环境描写的特点1.细腻的观察2.丰富的想象力3.生动的语言三、具体句子赏析1.春天的景象2.夏天的景象3.秋天的景象4.冬天的景象四、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1.渲染氛围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故事情节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散步》这篇文本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环境描写在文本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散步》中的环境描写句子进行赏析,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二、文本《散步》环境描写的特点1.细腻的观察在文本中,作者对四季的描绘都表现出了细腻的观察力。
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话通过对春天清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2.丰富的想象力作者在描绘四季景象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使得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夏天的夜晚,满天星斗,仿佛是小孩子眼中的糖果。
”这句话通过对夏天夜晚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星空的美丽和夏夜的宁静。
3.生动的语言作者在文本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使得环境描写更具画面感。
例如:“秋天的落叶,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起舞。
”这句话通过对秋天落叶的描绘,让人仿佛看到了落叶飘舞的场景。
三、具体句子赏析1.春天的景象文本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些句子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2.夏天的景象关于夏天的描写如下:“夏天的夜晚,满天星斗,仿佛是小孩子眼中的糖果。
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妈妈的眼睛。
”这些句子通过对夏天星空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的宁静和母爱的伟大。
3.秋天的景象文本中关于秋天的描写如下:“秋天的落叶,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起舞。
它们纷纷扬扬地飘落,铺成一条金色的地毯。
”这些句子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落叶的壮观。
4.冬天的景象关于冬天的描写如下:“冬天的雪花,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飘落在地上。
散步句子赏析

散步句子赏析
以下是 7 条关于“散步”句子赏析:
1. “散步就像是在时光的小道上悠然漫步。
”想想看,你一个人在傍晚的小路上慢悠悠地走着,是不是感觉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就如同在时光的专属小道上闲庭信步呀!就像我那次在湖边散步,那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2. “每一次散步都是对生活的一次温柔触摸。
”难道不是吗?当你走在小巷子里,轻抚着墙壁,感受着生活的纹理,这不就是在温柔地触摸生活吗?上次我和朋友一起在老街散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3. “散步是心灵的放逐,让思绪在脚步间自由飞翔。
”哎呀呀,当你迈开腿散步时,脑子是不是也开始天马行空起来啦?就好像我的那次林中散步,思绪飘得老远老远!
4. “散步,是和世界的一场悄无声息的对话。
”你没感觉到吗?走在路上,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在和世界交流呢!记得有次我深夜散步,真的感觉在和夜晚的世界说着心里话。
5. “散步像一首舒缓的旋律,安抚着我们疲惫的身心。
”可不是嘛!那慢悠悠的节奏,就像动听的音乐一样。
我上次工作累了一天后去散步,哇,顿时觉得身心都被安抚了呢!
6. “散步是生活赠予我们的小小惊喜。
”你想想呀,不经意间的一次散步,可能就会收获别样的风景和心情,多像个惊喜呀!就像我那次随便走走,居然看到了特别美的日落!
7. “散步,是在平淡日子里寻找诗意的旅程。
”真的呀,普普通通的散步,却能让你发现很多诗意的瞬间。
就如同我那次在郊外散步,那画面,简直太有诗意啦!
我的观点就是:散步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活动,更是我们感受生活、体验美好、放松自我的一种绝佳方式。
【推荐】散步句子赏析-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散步句子赏析篇一:《散步》赏析一个“听”字满含爱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褚亚婷读着莫怀戚的《散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被深深打动,一家人的尊老爱幼温馨氛围浓浓地弥漫在课堂里。
此时,我问:“同学们,我们都被文章中爱的美好情感打动了,你能发现文中最能体现这些美好情感的一个词吗?”短暂的沉静后,一个同学问:“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摸摸’吗?”另一个声音已迫不及待:“这只是母亲单方面的对孙儿的一种喜爱之情,不是最有代表性的。
”“那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的‘信服’吗?”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哦,这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也只是她单方面的的一种情感。
”??一只手坚定地举起:“我觉得最能体现文中这种美好情感的词应该是‘爱’。
”可是文章中没有一个‘爱’字出现啊?“如果非要我找出这个‘爱’的情感的根源,我觉得是‘听’字。
”他继续说。
“哦,你能说说理由吗?”“我先来看看文中出现‘听’字最多的那句吧。
”在他的提示下,我们都把注意力都投向了这一句: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我觉得这三个‘听’字,很好地解释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根源。
”“能说得更详细吗?”“第一个‘听’字,是母亲的‘听’,母亲的年纪大了,她的孩子渐渐成熟强壮起来了,她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这‘听’里,有一种放心和信任,还有一种母亲的骄傲。
”更多的同学被带进了思考中。
“我来说说儿子的‘听’吧,他还是一个孩子,所以高大的父亲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听’,是孩子对父亲的天性依赖和爱的崇拜。
”一个女生抢着说。
“第三个‘听’字,我还没有想好。
‘听’字前还有一个‘总’字,读起来感觉有些怪怪的。
”“老师我想来说说,这里的‘怪’,其实恰恰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的反映,这里妻子的‘听’似乎是有特定场合,就是在“外面’。
《散步》句子赏析

《散步》句子赏析哇塞,说到散步,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一样,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和感受。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这句话,简单吧?但你想想,这不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种秩序嘛!我和母亲在前头引领,妻子和儿子在后面跟随,多温馨的画面啊!就好像一支小小的队伍,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例子嘛,就像一家人出去旅游,爸爸妈妈在前面探路,孩子在后面开心地跟着,多棒呀!“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哈哈,这孩子多机灵呀!这句话一下子就让整个场景鲜活起来了。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突然发现的那些小惊喜,让我们忍不住会心一笑。
比如说,你某天突然发现,走在街上,前后都有穿着同样颜色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瞧瞧,这多真实的情感啊!母亲因为年纪大了而依赖儿子,儿子因为还小而依赖父亲,这不就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写照吗?就好像大树和幼苗,大树为幼苗遮风挡雨,幼苗在大树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哇哦,这画面简直太美了!这是多么深厚的亲情体现呀!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会为家人付出一切,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责任。
比如,当家人累了,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怀。
散步,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故事。
这些句子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对生活的感悟。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次和他们一起散步的时光。
我觉得,散步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呀!。
《散步》里环境描写句子赏析

《散步》里环境描写句子赏析
《散步》是一篇描写环境的文章,以下是一些环境描写句子的
赏析:
1. "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的光芒穿透树叶的缝隙,投下斑驳
的影子。
" 这句话通过描绘阳光的洒落和穿透,展现了一个温暖明
亮的日子,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
2.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清新的花香,空气中弥漫着花朵的
馥郁气息。
" 这句话通过描写微风和花香的交织,给人一种芬芳宜
人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3. "小溪潺潺流过,水流清澈见底,沿岸的青草随风摇曳,映
衬着碧绿的水面。
" 这句话通过描绘小溪的流动和水的清澈,展现
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4.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这句话通过描绘山峦和云雾,展现了一个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面,给人一种恢弘和神秘的感觉。
5.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如同天籁般美妙动听。
" 这句话通过描绘鸟儿的歌唱,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给人一种愉悦和欢乐的感觉。
这些环境描写句子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绘
了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从而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中
所描述的场景的美丽和魅力。
海底两万里在海底平原散步句子赏析

海底两万里在海底平原散步句子赏析
1. “在这无边无际的深渊中,我的努力仿佛成了一种幼稚的游戏,而我在孤独中奋力前行。
”
2. “每一步都是如此艰难,但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步。
”
3. “海底平原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仿佛一个孩子在其中探险。
”
4. “水下的光线笼罩着我,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
5. “我凝视着这座巨山,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洋面。
”
6. “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我觉得自己仿佛被黏在了一个漆黑的牢笼里。
”
7. “我感受到海水的压力,它仿佛在告诉我我的微不足道。
”
8. “每一次突破,都是那样的艰难,但却让我更加勇敢。
”
9. “在海底平原走着,仿佛我已经融入了这片大海的灵魂。
”
10. “水下的世界让我感觉仿佛是一个探险家,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发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散步》赏析一个“听”字满含爱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褚亚婷读着莫怀戚的《散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被深深打动,一家人的尊老爱幼温馨氛围浓浓地弥漫在课堂里。
此时,我问:“同学们,我们都被文章中爱的美好情感打动了,你能发现文中最能体现这些美好情感的一个词吗?”短暂的沉静后,一个同学问:“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摸摸’吗?”另一个声音已迫不及待:“这只是母亲单方面的对孙儿的一种喜爱之情,不是最有代表性的。
”“那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的‘信服’吗?”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哦,这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也只是她单方面的的一种情感。
”??一只手坚定地举起:“我觉得最能体现文中这种美好情感的词应该是‘爱’。
”可是文章中没有一个‘爱’字出现啊?“如果非要我找出这个‘爱’的情感的根源,我觉得是‘听’字。
”他继续说。
“哦,你能说说理由吗?”“我先来看看文中出现‘听’字最多的那句吧。
”在他的提示下,我们都把注意力都投向了这一句: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我觉得这三个‘听’字,很好地解释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根源。
”“能说得更详细吗?”“第一个‘听’字,是母亲的‘听’,母亲的年纪大了,她的孩子渐渐成熟强壮起来了,她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这‘听’里,有一种放心和信任,还有一种母亲的骄傲。
”更多的同学被带进了思考中。
“我来说说儿子的‘听’吧,他还是一个孩子,所以高大的父亲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听’,是孩子对父亲的天性依赖和爱的崇拜。
”一个女生抢着说。
“第三个‘听’字,我还没有想好。
‘听’字前还有一个‘总’字,读起来感觉有些怪怪的。
”“老师我想来说说,这里的‘怪’,其实恰恰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的反映,这里妻子的‘听’似乎是有特定场合,就是在“外面’。
我想起了自己家,在家里我爸爸都听我妈的,可是在外人面前,我爸爸特要面子,这就是男人的自尊心吧。
”下面笑声一片,回答又在继续。
“作者在家里可能也是听妻子的,但是到了外面,懂事的妻子给了作者一种男子汉的自尊,这种‘听’就难能可贵了,这是一种真实的爱的情感,是对丈夫的尊重与喜爱,所以有了这个‘总’字,才体现出‘听’字的难得。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还有其他的‘听’吗?”我感动着问。
“老师,文章里其实还有隐含的‘听’。
前面提到的‘信服’,刚才同学说这只是母亲对儿子的单方面的信任,其实母亲信服地点点头,我认为也是一种‘听’,一种‘爱’,一种长辈对子女的爱。
”这番话很有深度。
这么一提醒,又有同学举起了手。
“老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个‘摸摸’,更是一种‘听’,是祖母疼爱孙儿,决定听孙儿的提议的表现。
这个‘听’字虽然也没有在文中出现,也将慈爱隐含在里面。
”“老师,看这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作者看似没有听从儿子,听从了母亲,但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哪怕自己长得再大,再有本事,自己还是母亲的孩子,还是要听母亲的话,尊重自己的父母。
这其实是一种尊老爱幼的表现,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听’了。
而后面,‘全家人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也体现出了对孩子对老人的充分尊重,全家人一致听从,全文洋溢着一种理解,一种爱与温暖。
”??对“听”的理解、“听”的发现越来越多了。
望着同学们认真的眼睛,我说:“一个‘听’字折射出文章中的隐含的一个‘爱’字,全家人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无不透露着在爱的基础上的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
谢谢大家,我们没有错过与‘听’字的近距离接触。
”从两个“背”字品起安徽省五河县临北中学夏玉桥一品文意:师:请同学们推选出一个课堂热词,并说明理由。
生:“背”字,课文中多次出现它。
师:课文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词性不同,读音有异,你会选哪一个呢?生:我选的是动词的“背”,文章多次写到了“背”。
作品中的我提及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还有“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些句子为“背”母亲做了铺垫。
然后就有了下文“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样一个细节,一个“背”字就把全文情节紧串一起。
生:我也赞同动词的“背”。
“背着”和“背起”,我觉得那“背”字的语调有重量,沉甸甸的,特别有感情。
师:说得都很好,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认为该选名词的“背”。
由“背着”“背起”到在我和妻子的“背上”,文章情感才最后升温。
而且,名词“背”字是第四声,语调显得更重,更能突出我对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二品文趣:师:可以说,名词的“背”是动词的“背”在线索上的延伸,在情感上的深化。
现在要为文章配一幅插图,我们该画些什么内容,能让作者满意,让自己满意?生:当然是我背母亲,妻子背孩子的画面喽。
生:选择那刚离地的瞬间做为画面。
师:这个画面把两个“背”字统一了起来。
看来,两个背字不仅是作者心中的热词,也是心中同学们的热词了,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只是老师不明白,大家为何都看重这两个“背”字?我们一起读读相关句子。
生:这两个“背”字是全文思想感情的凝结点。
母亲为疼爱小孙子,而选择让我去背着走那不平的小路。
而我呢,又因背母亲而赢得了一次孝敬母亲的机会。
生:是文章最精彩的瞬间。
如果没有背的镜头,只是叙述一些全家人散步的场景,那么就平淡了,尊老爱幼的亲情也表现不出来。
生:一个是儿子背着母亲,一个是母亲背着儿子,画面上有三代人的爱,很生动,富有情趣。
师:对,这就是大家看重这两个“背”字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来表现生活的用意。
其实,这两个“背”字后面藏有许多深意。
只要我们把它与全文的内容联系起来,与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联系起来,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
三品文理:师:好,先听老师读课文最后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听老师再读一遍,注意与第一遍在重音及停顿上的区别: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你们认为那一种读法好,为什么?生:第一种读法好。
“背上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
把他们说成是整个世界,就进一步突出了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理据之所在。
生:第二种读法好。
把“背”与“上的”分开,其实,就是把我和妻子加了进去。
因为前一个是我的背,后一个是妻子的背。
这样更符合文章的原意,因为那“整个世界”应指的是我们家的三辈人。
生:我也赞同第二种读法,表现了我和妻子每个人都承载着一个生命,又表现了母亲与儿子对我们的依赖,这样就共同表现了人生的责任意识。
生:联系全文看,第二种读法更能表现那强烈的呵护生命意识。
我们在开头读到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还读到年幼生命的稚嫩。
现在这两个生命都是在我们的背上的,与我们紧密关联,一刻也离不开我们的关爱呵护。
篇二:散步赏析导视:四口之家的一次平常出走,走出阵阵浓浓亲情;三代同行的一次普通散步,散出一片天伦之乐。
朴素的表达,深刻的含义。
明天,让我们品读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演播室】今天,我们不妨来说说散步这个话题。
一说到“散步”这两个字,大家也许会说,散步还能够成为话题?是的,从人们生活的习惯来讲,它是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事啦;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谈,的确也谈不出什么新意。
但是,我们今天来谈“散步”,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诙谐地)嗨!你可不要认为我在这里卖“关子”啊?这样,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诵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演播室】这是莫怀戚散文《散步》的开篇。
和许多散文的开篇一样,它读起来明白晓畅,看起来简明扼要。
但是,这看似简明扼要的开篇,却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技巧和高度的概括力。
短短100来字,就为读者交待出“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的关系和母亲已跨入年迈的现实。
【字幕】莫怀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作家,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以小说见长,相继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白沙码头》、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陪都旧事》、《花样年月》、《六弦的大圣堂》、《诗礼人家》、《隐身代理》等问世,有评论认为“莫怀戚关注时代现实,善于开掘人性,是一位写人性的高手”,因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演播室】一看作者的介绍,再对照文章的开篇,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家写的散文,自然有别于其散文。
它们还有些什么区别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诵读】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演播室】你看啊,母孝,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和社会关注的现实,就这样被作者巧妙而自然引入其中。
难怪人们评论家称莫怀戚为“关注时代现实,善于开掘人性”的高手,寥寥数语,就表达出对母亲的关心、对年老生命的格外关爱。
其温馨之情,溢于言表,自然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诵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演播室】有句歌唱得好:“母亲暖暖的怀抱无法忘怀,母亲甜甜的乳汁怎不感慨!”是啊,母爱,是一切文艺作品永远取之不竭创作源泉;母亲,也是我们讴歌不尽的主要对象。
但是,高明的作者却没有停留在一种空泛的赞叹上,他充分调动了小说的技巧,并借孩子的天真话语,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类是由伟大的母亲诞生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母亲繁衍的。
【诵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演播室】前面,我们说到了小说家写散文自然会有别于其它。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段,不到60个字,不仅让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景象跃然于纸上,而且让两对母子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这是一对由“年迈的母亲”和“中年的我”构成的母子关系;“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又是一对由“中年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构成的母子关系。
最精彩的莫过于儿子的那句话:“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它既符合孩子的口吻,同时也让读者领略到了“两对母子”行走在乡间田野的天然风趣。
【诵读】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