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痈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痈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痈
病机
肺痈的病机为热壅血瘀,酿液成脓。 病理性质主要是热毒瘀结,阴伤气耗 。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肺脓肿、脓胸等疾病相鉴别。
02
分类与表现
急性肺痈
01
初期
发热微恶寒,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痰量逐渐增多,胸部疼痛,
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
避免外邪
注意保暖和健康,避免接 触污染的环境和病原体。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肺部感染,应尽 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有 害气体。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 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活
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饮食调理
案例三:肺痈患者的康复护理
患者情况
一位肺痈康复期的患者,需要在 家中进行康复护理。
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饮食调 理、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护理。同 时,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总结
肺痈患者的康复护理应以促进康 复、预防复发为主。通过呼吸锻 炼、饮食调理、心理调适等方面 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并预防复发。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
最早提出肺痈的病名及主要症状, 并阐述了其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
详细描述了肺痈的脉象、证候及治 疗方剂。
《中医内科学》
系统介绍了肺痈的病因病机、辨证 论治及预防调护等方面的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患者情况
一位年轻男性,因感冒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诊断为急性肺痈。

《中医内科学肺痈》课件

《中医内科学肺痈》课件

肺痈病பைடு நூலகம்病机
风热客肺
外感风热入侵肺部, 导致肺组织炎症和感 染。
湿热困肺
湿热聚集于肺部,滋 生细菌并诱发肺炎。
痰湿阻肺
体内湿气积聚,阻碍 正常肺部功能,使肺 炎易发。
阴虚火旺
阴虚体质导致肺部热 毒积聚,引发肺脓肿。
肺痈临床表现
1
轻型
轻微咳嗽、低烧和乏力是轻型肺痈的典型症状。
2
中重型
高烧、咳嗽带黄痰和胸痛是中重型肺痈常见的症状。
二妙散加减
根据病情调整二妙散的配方,以祛痰化湿。
苍术附子细辛汤
使用苍术附子细辛汤的中药方剂,滋阴降火。
人参五味子汤
将人参和五味子等药物煎煮,气阴双补。
肺痈并发症
呼吸功能障碍
肺痈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和 呼吸困难。
化脓性并发症
肺痈可导致感染扩散和化脓, 进一步损害肺组织。
心脏功能不全
重型肺痈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并可能引发心脏疾病。
肺痈治疗原则
1 清热解毒
通过中药治疗来清除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并 缓解炎症反应。
2 祛痰化湿
中药可以催化痰湿的排出,阻止痰湿对肺组 织的侵害。
3 滋阴降火
使用具有滋阴作用的药物来治疗阴虚火旺导 致的肺痈。
4 气阴双补
中药可以同时调节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抗感染。
肺痈药方
麻杏石甘汤
用药材麻杏石甘汤煎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3
重型
呼吸困难、高热、咳嗽带血痰和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是重型肺痈的临 床表现。
肺痈诊断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可能的暴露风险,以辅助诊断肺痈。
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肺部叩诊和其他体征,以确定肺痈的存在。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痈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痈

2.成痈期
中医内科学
证候: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口干咽燥,咳 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黄绿色浊痰,自觉喉间有腥味, 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病机: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方药: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
前方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重在降火解毒,清肺消痈。 肺热壅盛,壮热,心烦,口渴,汗多,尿赤,脉洪数有力,苔黄腻, 配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火泄热;热壅络瘀,胸痛,加乳香、 没药、郁金、赤芍以通瘀和络;痰热郁肺,咳痰黄稠,配桑白皮、 瓜蒌、射干、海蛤壳以清化痰热;痰浊阻肺,咳而喘满,咳痰脓浊 量多,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大黄泻肺通腑泄浊;热毒瘀结,咳脓 浊痰,有腥臭味,可合用犀黄丸,以解毒化瘀。
【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中医内科学
1.鲜鱼腥草250g,略捣绞汁,每日分3次服用,连服3天即可排脓止 血。适用于肺痈咳吐脓血者。(《东方药膳》)
2.白及50g,生蛤壳75g,怀山药50g,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3〜 6g,开水送下,常服。适用于肺痈恢复期。
3.复方鱼桔汤:鱼腥草30g,桔梗15g,黄连5g,金银花30g,甘草5g, 象贝母10g,黄芩10g,冬瓜仁30g,桃仁10g。本方清热解毒、祛痰 排脓,适用于肺痈溃脓期。(《中国当代名医名方录》)
2.饮食疗法沙参粥:沙参30g,煎汤取汁,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适 量,每日2次,可作正餐。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痈恢复期。(《粥 谱》)
【转归预后】
中医内科学
本病的转归预后与热毒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诊治是否及时或得当 等因素有关。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截断病势的发 展不致酿成肺痈;若在成痈初期得到有力的清解消散,则病情较轻, 疗程较短;凡老人、儿童、体弱和饮酒成癖者患本病,因正气虚弱 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证。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三节肺痈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三节肺痈

(三)、分证论治
1.初期
审证要点: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 咳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呼吸不利,口 干鼻燥
舌脉象: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病机:风邪犯肺,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加减(疏散风热,轻宣肺气)
五、辨证论治
2.成痈期
审证要点: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 汗出烦躁,口干咽燥,咳嗽气急,胸满作痛, 转侧不利,咯黄绿色浊痰,自觉喉间有腥味, 舌脉象: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胸痛,呼吸气粗,咳吐黏浊痰,10余天后 咳吐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随后身 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好转,经数周逐 渐恢复。如脓毒不净,可转成慢性 2.病史:多有外感史,或素体热盛
3.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听诊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痰培养:可见致病菌 胸部X线:肺野大片浓密阴影,其中有脓腔
2.辨病期 初期:恶寒、发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成痈期: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
咳黄稠痰或黄绿色浊痰、喉中腥臭味 溃脓期:排出大量脓血腥臭痰 恢复期: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痰由脓变稀
四、辨证论治
(二)论治要点
肺痈属实证热证,总以清热解毒,化瘀 排脓为总则,针对不同病期,分别采取相 应治法。
1.初期:清肺散邪; 2.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3.溃脓期:排脓解毒; 4.恢复期:益气养阴,
, 中成药
1.肺痈初期:羚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 2. 肺 痈 成 痈 期 、 溃 脓 期 : 穿 心 莲 片 、 鱼 腥
草注射液 3.溃脓期见咯血:花蕊石止血散 4.恢复期;生脉饮
, 简易治疗技术
1.肺痈成痈期、溃脓期:雾化疗法 2.肺痈:药膳疗法(鲜鱼腥草60g,鸡蛋1个。先将

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之肺痈

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之肺痈

1. 初期: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银翘散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
2. 成痈期: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千金苇茎汤芦根10~20g冬瓜仁9~12g 桃仁3~9g 生苡仁9~15g
如金解毒散桔梗,甘草,黄芪,黄芩,黄柏,山栀,黄连
3. 溃脓期:热毒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泻-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加味桔梗汤桔梗甘草贝母桔红银花薏仁葶苈子白芨
4. 恢复期: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加减
沙参清肺汤北沙参白芨生黄芪太子参桔梗甘草苡仁冬瓜子合欢皮
桔梗杏仁煎百合麦冬阿胶桔梗甘草杏仁、贝母、枳壳金银花、红藤、连翘、夏枯草。

《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肺痈

《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肺痈

③溃脓期
[临床表现]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 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 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 面赤,烦渴喜饮,苔黄腻,质红, 脉滑数或数实。
[治法] 排脓解毒。 [方药]加味桔梗汤加减。
排脓-----桔梗 化痰散结排脓-----苡仁、贝母、
橘红 清热解毒-----银花、甘草 凉血止血-----白芨
[治法]清养补肺。 [方药]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
减。 滋阴润肺-----沙参、麦冬、百合 益气生肌-----太子参、黄芪 清肺化痰-----象贝母、冬瓜子 养阴止血-----阿胶、白芨 清热解毒排脓-----桔梗、甘草
转归及预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 痈;成痈期能得到部分消散,则病 情较轻,疗程较短。老人、儿童和 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气虚弱,或 肺有郁热,须防病情迁延生变。溃 脓期是病情顺和逆的转折点。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别病期:根据病程的先后不
同阶段和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初 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以作 为分证的依据。
2)恢复期辨脓毒渐去与脓毒不 净。
3)辨正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治疗要点 1)根据病程,分期施治 2)脓毒为邪气盘踞之根,应重视有 脓必排 3)化瘀谨防咯血,补肺重在清养。
④恢复期
[临床表现]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咳吐脓 痰渐少,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精神 渐振,食纳好转,或见胸胁隐痛,难以久 卧,气短自汗,盗汗,午后潮热,心烦, 口干咽燥,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精神萎 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 力。或咳嗽,咳吐脓血日久不净,或痰液 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 延不愈。
本病病理演变,分为4个阶段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痈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痈

对于有肺部疾病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等高危 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肺痈等相关疾病。
05
肺痈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45岁,长期 吸烟史,因咳嗽、咯吐腥臭痰
、高热持续不退就诊。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 检查,诊断为肺痈。
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中 药治疗,同时辅以抗生素控制 感染。
03
肺痈的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作用的方剂,如苇茎汤、桔梗汤等 。
中药外敷
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外敷于患处,如金黄散、玉 露散等。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针刺肺俞、合谷、尺泽等穴位,以调和气血、舒经通络 。
艾灸疗法
用艾条或艾炷在患处或相关穴位进行艾灸,以温经通络、散 寒止痛。
动,以增强体质。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 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感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戒烟限酒
定期检查
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肺部造成损伤,应戒烟 限酒。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咳嗽、胸痛等症状消失,复查肺部影 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缩小。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诊断 治疗 转归
患者张某,男性,62岁,因咳嗽、咯吐腥臭痰、高热持续不退 就诊。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肺痈。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课件
演变与预后 预防与调护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病例讨论
陈 X X 女 19岁学生 因发热胸痛四天而入院。二个多月来,经常咳嗽,痰白色或青色。四天来发热,痰转黄色,右侧胸痛,于咳嗽呼吸时疼痛明显,1965年3月12日入院检查:
二诊(3月13目),体温39.5℃,咳嗽胸痛,咯 痰灰褐色而腥臭,口痛。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拟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金银花一两 连翘六钱 生苡仁一两 桃仁泥三钱 生山栀三钱 鱼腥草一两 三剂
四诊(3月26日):痰量大减,已无腥臭。纳谷 已香,体重增加。胸透见空腔已变小,炎症 在吸收中。苔薄,脉细。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余邪未尽,正气不足,治拟兼顾。 生黄芪三钱 鲜沙参三钱 炒白术三钱 冬瓜子五钱 光杏仁三钱 生苡仁四钱 鱼腥草一两 桔梗一钱半 鲜芦根一两 三剂 上方服完后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4、辨清顺逆: 溃脓期是病情顺逆转折点: 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臭味
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 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 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 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 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 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 5、知晓特异征候:舌下生细粒、验痰、验指螺
《诸病源候论·肺痈候》:“肺痈者,由风寒伤于肺, 其气结聚所成也。肺主气,候皮毛,劳伤血气, 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虚者,寒乘虚伤肺, 寒持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 败为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痰热素盛 • 因饮食不节或宿痰而致痰热蕴结,蒸灼于肺,形成痈疡。 因饮食不节或宿痰而致痰热蕴结,蒸灼于肺,形成痈疡。 • 1.饮食不节 平素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炙煿厚味,酿湿 1.饮食不节 平素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炙煿厚味, 蒸痰化热,薰灼于肺。 医学纲目·卷十九》即指出:“ :“肺痈 蒸痰化热,薰灼于肺。《医学纲目·卷十九》即指出:“肺痈 由食啖辛热炙煿,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 者,由食啖辛热炙煿,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治之宜 早。” • 2.原有宿痰 肺脏宿有痰热,或他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上 2.原有宿痰 肺脏宿有痰热,或他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 干于肺, 张氏医通·肺痈》 或夹湿热痰涎垢腻, 干于肺,如《张氏医通·肺痈》说:“或夹湿热痰涎垢腻, 蒸淫肺窍,皆能致此” 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 蒸淫肺窍,皆能致此”。《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明确指 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 出:“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 肺受火热薰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即痰为之裹,遂成小痈。 肺受火热薰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即痰为之裹,遂成小痈。” • 西医学所称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素。 西医学所称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概说】 概说】 概念 肺痈是指肺叶生疮,形成痈疡,以发热,咳嗽, 肺痈是指肺叶生疮,形成痈疡,以发热,咳嗽, 胸痛,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特征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胸痛,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特征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这里明确指出: 发生的部位在肺, 这里明确指出:“痈”发生的部位在肺,那么它 的这些症状也是围绕“ 的这些症状也是围绕“肺”和“痈”的病变而表现出 来的。但是,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肺痈所特有症状。 来的。但是,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肺痈所特有症状。 首先谈一下中医对“ 的认识。 首先谈一下中医对“痈”的认识。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灼热疼痛,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灼热疼痛,周围界限清 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破溃, 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破溃, 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收敛者。都称为“ 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收敛者。都称为“痈”。
二、病机 • 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属实、属热(痰热、 (一)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属实、属热(痰热、瘀血 郁结,血败肉腐,或痈化为脓) 郁结,血败肉腐,或痈化为脓) • 本病病位在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 本病病位在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 而致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 瘀,而致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 脓疡溃破外泄。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湿热证候, 伤,脓疡溃破外泄。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湿热证候,脓疡 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 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 •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血瘀则生热,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血瘀则生热,血败 肉腐而成脓。正如《灵枢·痈疽篇》所说: 肉腐而成脓。正如《灵枢·痈疽篇》所说:“荣卫稽留于经脉 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 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医门法 肺痿肺痈门》亦谓: 肺痈属在有形之血” 律·肺痿肺痈门》亦谓:“肺痈属在有形之血”,《柳选四家 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明确指出“瘀热”的病理概念: 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明确指出“瘀热”的病理概念:“肺痈 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 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 病理演变过程有初期 成痈期、 有初期、 (二)病理演变过程有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及恢复期等 不同阶段

清代医家,亦多有见地。 医门法律· 清代医家,亦多有见地。《医门法律·肺 痿肺痈门》认为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 痿肺痈门》认为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 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 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认识到他脏及肺的 发病机理。治疗上主张以“清肺热,救肺气” 发病机理。治疗上主张以“清肺热,救肺气” 为要著。 张氏医通·肺痈》强调“肺痈危证, 为要著。《张氏医通·肺痈》强调“肺痈危证, 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 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柳选四 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论治本病: 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论治本病:“初用疏 瘀散邪泻热……继用通络托脓…… ……继用通络托脓……再用排脓泻 瘀散邪泻热……继用通络托脓……再用排脓泻 热解毒……终用清养补肺, 切合临床实际。 ……终用清养补肺 热解毒……终用清养补肺,”切合临床实际。 解放以后, (一)解放以后,中医药治疗肺痈取得了新 经验,多数主张按病和演变分期论治, 经验,多数主张按病和演变分期论治,在有效 古方的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消痈之力, 古方的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消痈之力,研求 专方专药,使疗效有所提高。 专方专药,使疗效有所提高。

(三)迄至明清,对本病的认识更趋深入、全面。 迄至明清,对本病的认识更趋深入、全面。 医学纲目·卷十九》 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煿伤肺所致。 明《医学纲目·卷十九》有“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煿伤肺所致。” 的记载,认为饮食不节为病因之一。 的记载,认为饮食不节为病因之一。 李梃《医学入门·卷五》载验痰之法, 咳唾脓血腥臭, 李梃《医学入门·卷五》载验痰之法,如“咳唾脓血腥臭,置之水 中则沉”为肺痈,对诊断本病颇有帮助。 中则沉”为肺痈,对诊断本病颇有帮助。 病机演变分阶段论治见于《外科正宗·肺痈论》 初起“ 病机演变分阶段论治见于《外科正宗·肺痈论》,初起“宜解散风 继则“降火抑阴” 而后“平肺排脓” 终用“补肺健脾, 邪”,继则“降火抑阴”,而后“平肺排脓”,终用“补肺健脾,”对 后世分期论治影响甚大。在预后顺逆的判断方面,论述亦精, 后世分期论治影响甚大。在预后顺逆的判断方面,论述亦精,认为凡 呼吸调匀者顺” 形色鲜明,语声清朗者吉” 饮食知味者顺” “呼吸调匀者顺”、“形色鲜明,语声清朗者吉”、“饮食知味者顺”, 已成咯吐脓痰,气味腥臭,黄痰如胶粘固,唇反终亡。 而“已成咯吐脓痰,气味腥臭,黄痰如胶粘固,唇反终亡。咯吐再兼白 血(白血(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谓:“咳出浅红色血, 白血(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 王冰谓: 咳出浅红色血, 似肉似肺”),气急多烦 指甲紫而带弯,终归冥路,手掌反如枯树, 气急多烦, 似肉似肺”),气急多烦,指甲紫而带弯,终归冥路,手掌反如枯树, 面艳颧红,咽痛,音如鸭声,鼻掀终死。 面艳颧红,咽痛,音如鸭声,鼻掀终死。” 景岳全书》载如金解毒散,倡用“降火解毒”之剂, 《景岳全书》载如金解毒散,倡用“降火解毒”之剂,于热甚成痈时 用之甚为合拍。 本草经疏·卷二·肺实》有治疗六忌、八宜, 用之甚为合拍。《本草经疏·卷二·肺实》有治疗六忌、八宜,曰: 忌敛涩、补气、 宜清热、消痰、降火、解毒、 “忌敛涩、补气、升、燥、热、咸”,“宜清热、消痰、降火、解毒、 散结、甘寒、苦寒、辛寒” 临床上应用可资为法。 散结、甘寒、苦寒、辛寒”,临床上应用可资为法。
“痈”又有“外痈”和“内痈”之分。 又有“外痈” 内痈”之分。 外痈——多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 ——多发于躯干 外痈——多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 如颈痈、腋痈、乳痈等。 如颈痈、腋痈、乳痈等。 内痈——多发于脏腑,如肺痈、肠痈、 ——多发于脏腑 内痈——多发于脏腑,如肺痈、肠痈、肝 痈等。今天我们讨论的肺痈属于内痈。 痈等。今天我们讨论的肺痈属于内痈。 释名》 痈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 《释名》痈,“痈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 说文》 肿也“ 尤在泾《 《说文》:痈,“肿也“。尤在泾《金匮要略 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痈者 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溃也。 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溃也。” 肺叶生疮: 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 肺叶生疮:《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 卫中之风,得荣中之热, “卫中之风,得荣中之热,留恋固结于肺叶之 乃致血为凝滞,以渐结为痈脓。 间,乃致血为凝滞,以渐结为痈脓。”

• • •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病因 (一)感受风热 风热病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 风热病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 风寒袭肺,蕴结不解,郁而化热, 风寒袭肺,蕴结不解,郁而化热,肺受 邪热薰灼所致, 类证治裁· 邪热薰灼所致,如《类证治裁·肺痿肺 肺痈者,咽干吐脓, 痈》:“肺痈者,咽干吐脓,因风热克 蕴毒成痈” 张氏医通·肺痈》 肺,蕴毒成痈”。《张氏医通·肺痈》: 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 “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 留胸中,蕴发为热。 留胸中,蕴发为热。 西医学所称吸入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素。 西医学所称吸入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素。
• •
二、沿革 张仲景首创“肺痈”病名, (一)汉·张仲景首创“肺痈”病名,用桔梗汤 治疗。 治疗。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脉证并治》篇对本病论述甚为精要,认为病因是: 脉证并治》篇对本病论述甚为精要,认为病因是: 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 “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 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 ……热之所过 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 结痈脓” 提示病起于风热伤肺,成痈化脓, 结痈脓”,提示病起于风热伤肺,成痈化脓,发病 机理在于热壅血瘀。临床表现,“咳而胸满,振寒, 机理在于热壅血瘀。临床表现, 咳而胸满,振寒, 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 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 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粥”。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 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 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 “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强调早期诊 治的重要性。 治的重要性。
• 三,讨论范围 • 本节主要是讨论因热毒之邪蕴肺,而致血 本节主要是讨论因热毒之邪蕴肺, 败肉腐形成痈疡的病变。 败肉腐形成痈疡的病变。 • 据其病理演变及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 据其病理演变及临床表现, 肺脓肿基本相同,他如化脓性肺炎、 肺脓肿基本相同,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 疽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 疽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 洞等伴化脓性感染而表现肺痈症状者, 洞等伴化脓性感染而表现肺痈症状者,亦 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