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优选)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优选)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罗马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分裂和衰亡。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文明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属于海洋文明。

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罗马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难点: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分裂的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罗马的兴起有哪些原因?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罗马城邦1、地理位置: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山地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这里,形成许多城邦。

罗马的传说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

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

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

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

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

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

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

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古文明具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具体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但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擅长记忆,有的则更善于理解和探究。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罗马历史过程中,学生可能对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法律体系的特点及罗马扩张的背景等方面感到困惑。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分析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和影响,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古文献的解读和史料的实证分析也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挑战。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包括讨论的质量、创新性和表达清晰度。对展示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小组提供具体建议和指导。
3.随堂测试:设计随堂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罗马历史小论文或制作罗马文明发展时间线,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创造性进行肯定。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进行指出并提供改进建议。通过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3.实验器材:虽然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但若有条件,可准备一些仿古钱币、模型等教学辅助物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深入地感受古罗马文化。
4.教室布置:
-分组讨论区:将教室座位布置成小组形式,每组配备白板或海报纸,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展示区:在教室一角设置展板或墙面,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评价与思考能力。通过学习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使学生能够:

2.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

2.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学习目标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建议完成时间:5分钟)(一)知识导学1.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年建立)(1)国家机构:a. :由 300名贵族组成,掌握;b. :主持日常政务;c.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 :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的决议。

(2)《十二铜表法》a.颁布:公元前 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被称为《》。

b.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c.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d.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来3.罗马帝国(1)建立:屋大维:首创“”,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2)辉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版图地跨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3)衰亡:a.4世纪末,罗马帝国为东西两个帝国。

b.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

(二)当堂巩固()1.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可是在另一个国家的特定时代,就形同虚设,另一个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曲解习惯法,罗马颁布了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3.在历史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罗马帝国的文明,老师让小明扮演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那小明扮演的是A.伯里克利 B.凯撒C.屋大维 D.亚历山大大帝()4.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图“?”处应是A.颁布了《十二铜表法》B.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C.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三、课后作业(建议完成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1.右图为欧洲某足球队队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经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地点,地形特色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盛行;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成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充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败。

2.经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认识罗马帝国的兴隆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灭的原由和西罗马帝国的消亡史实。

3.经过研究说出罗马帝国衰灭的原由,那些拥有现实意义?要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难点:罗马帝国衰败的原由.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或许是此中最为平易,最为长久的征服。

”罗马法之因此有这样强盛的生命力,其根来源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

今日 ,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如何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讲解新课一、罗马城邦(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 页找出以下问题:1.罗马的地理地点,地形特色对农业的影响;2.谈谈罗马城的盛行;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成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4.说出罗马的扩充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败。

(二)老师一边发问一边点拨: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对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串半岛地形特色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益于畜牧业的发展。

西部地域河流纵横,土地肥饶,适合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公元前 1000 年,罗马城邦在乎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边盛行。

3.罗马共和国(1)成即刻间:公元前 509 年,罗马成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利相等的执政官主持平时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

b.建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反对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老百姓不利的决策。

c.罗马公布了《十二铜表法》。

4.《十二铜表法》( 1)时间:公元前450 左右( 2)名称来历: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因此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那些具有现实意义?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怎样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讲授新课一、罗马城邦(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页找出下列问题:1.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2.说说罗马城的兴起;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4.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c.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4.《十二铜表法》(1)时间:公元前450左右(2)名称来历: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学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学案新人教版(1)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学习目标1.知道古希腊文学和雕塑的代表成就分别是《荷马史诗》和宙斯像、《掷铁饼者》。

2.知道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成就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帕特农神庙和罗马大竞技场。

(重点)3.知道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知道《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了解公历的起源。

(重点)4.通过本课学习,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探究科学真理,感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代表人物的精神魅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2.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4.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是典型代表。

5.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和宏大的宗教场所。

6.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他还主张人应该,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7.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他还创立了等新的学科。

8.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的渊源。

9.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

10.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e.罗马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罗马文明在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
a.罗马法的发展和影响:罗马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其对现代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
-例如,罗马法中的契约法、财产法、继承法等概念和制度,如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
b.罗马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何理解和把握罗马文明对后世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Leabharlann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书籍:《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法史》等,深入探讨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b.纪录片:《罗马帝国》、《罗马城邦》等,通过影像资料,生动展示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b.实验操作台: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确保实验操作台的设置合理,实验器材齐全,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工具,确保教学多媒体资源的正常播放和展示。
6.学习指导资料: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学习指导资料,如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基本概念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最后,我布置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短文或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期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我注意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写作,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1.罗马城邦的兴起和发展
2.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状况
3.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班级:姓名:【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 ,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课前预习】◆罗马城邦1.罗马城邦:公元前____ 年 ,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__ _年 ,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1〕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手里 , 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罗马设立了两名,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年左右 ,罗马公布了成文法 ,这部法被称为? ?。

〔2〕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地区;公元前2世纪 ,罗马又征服〔3〕危机:公元前73年, 发动奴隶起义 ,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4〕衰落:前49年 , 夺权 ,不久被谋杀;前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年 ,罗马帝国建立 ,建立者是。

2.黄金时期:世纪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幅员地跨欧、亚、非三洲 ,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罗马帝国的衰亡4世纪末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年 ,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课堂学习】材料一: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 ,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 ,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 ,相反 ,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展起来 ,海路畅通无阻 ,陆路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 ,促进了贸易开展 ,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一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举一例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中国化〞。

〔2〕材料二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答复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哪国人?〔4〕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 ,盛极一时 ,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识记罗马城邦的诞生地、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斯巴达克起义的时间、罗马帝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2.简述罗马共和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并比较古代罗马与古代希腊政体的异同。

3.搜集材料,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认识其地位与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意大利半岛位于,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的发展。

自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兴起。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

这部法律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

随后,罗马灭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4.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5.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

公元前31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7.375年,被称为“蛮族”的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方案】活动一知道古罗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罗马的兴起和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了解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

1.仔细阅读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2.预习课文,根据下面时间轴整理罗马文明的发展线索。

活动二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根据课本P22,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2.简述《十二铜表法》内容并结合内容进行评价。

活动三结合布匿战争与课本《古代罗马的扩张》图,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分析其衰亡的原因。

1.罗马是怎样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的?2.指出罗马帝国的疆域及其特点。

3.结合课文“罗马帝国的衰亡”一目,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三、课堂练习1.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罗马文明D.古中国文明2.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A.执政官B.保民官C.元老院D.公民大会3.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B.国王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C.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D.罗马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4.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

屋大维是( )A.罗马城的建立者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D.拉丁字母的发明者5.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

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四、达标检测1.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A.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的决议B.元老院主持日常事务C.地中海成为其“内湖”D.公民大会掌握决策权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

以下哪一时间段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A.①B.②C.③D.④3.自从《十二铜表法》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一直保留下来,甚至到罗马帝国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学系统的形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4.在罗马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发生。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凯撒发动的起义B.斯巴达克发动的起义C.屋大维发动的起义D.亚历山大发动的起义5.制作大事年表,能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

小明同学整理了罗马国家的大事年表,其中出错的是( )6.“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

”在材料中的“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过程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是( )A.罗慕路斯B.凯撒C.屋大维D.查士丁尼7.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假如张骞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

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①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③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④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1)完成上面的填空。

材料二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增加。

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

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终被罗马帝国代替。

(2)根据材料二可知,古罗马的政体是如何变化的?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3)材料三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材料四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

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

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4)结合材料四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地中海中部畜牧业台伯河畔2.共和国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官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文字依据3.意大利半岛迦太基4.东地中海地区斯巴达克起义5.凯撒元老院屋大维“元首制”罗马帝国6.黄金时期“内湖”7.日耳曼人 4 日耳曼人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1.地理环境: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山地众多,畜牧业发达;西部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2.活动二1.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元老院——实际上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执政官——国家的最高官职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权利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评价: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活动三1.与迦太基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2.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内因: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

三、课堂练习1.C2.C3.B4.C5.C四、达标检测1.A2.B3.D4.B5.C6.C7.D8.(1)共和国地中海屋大维(2)由共和制演变为帝制。

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

2世纪。

(4)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蛮族”侵袭。

课后活动读材料,想问题。

(教材P25)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

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

想一想:这会对罗马帝国造成什么后果?[答案]节庆娱乐日的增多严重干扰和影响了罗马帝国的生产和生活。

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一方面使奴隶生命受到更多威胁,激起奴隶的反抗,另一方面使奴隶主的生活更加腐化,增加了国家财政开支,使罗马财政陷入危机,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败。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