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_计算机个人总结范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_计算机个人总结范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_计算机个人总结范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非常实用和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的组
装和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这门课程中,我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安
装和维护,掌握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组装方面,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并了解了各个硬件的功能和
性能参数。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安装和连接各个硬件,掌握了组装计算机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仔细和细致的重要性,一丝不苟的态度能有效避免一些常
见的错误和故障。

在组装实践中,我还学会了合理利用和安排计算机内部的布线和线缆,
以提高整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学习计算机维护方面,我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故障和问题,并学会了一些排除故障的
方法。

我学会了如何检查计算机硬件的工作状态,如CPU、内存、硬盘等,并学会了运用
一些工具和软件来对计算机进行诊断和修复。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逐渐提高了自己
的维护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计算机维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
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散热设备的良好状态;注意电脑的使用环境,避免进水和高温等不良
环境对计算机的损坏;及时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等。

这些维护技巧和注意事项
对我今后的计算机使用和维护都非常有帮助。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计算机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我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许多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实践。

通过这些经历,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是要充分了解硬件知识。

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是一个非常技术性强的工作,所以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硬件知识。

对于每个硬件组件,了解它们的功能、参数和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如果要组装一个新的主机,我们需要了解处理器、主板、内存、硬盘等。

只有对硬件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组件,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点是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

当我们了解了硬件的基本知识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了。

选择恰当的硬件组件非常重要,它们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一台用于游戏的高性能电脑,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一款强大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和高速的显卡。

而如果我们只是用电脑上网办公,那么选择一款性能中等的硬件就足够了。

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第三点是注意硬件的兼容性。

在选择硬件组件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它们的兼容性。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硬件基本上都是兼容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我们选择了一款处理器,但是发现它和我们选择的主板不兼容,这时就需要重新选择处理器或者主板。

所以,在购买硬件之前,我们应该先查看硬件的兼容性列表,或者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以避免出现兼容性问题。

第四点是正确安装硬件。

在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正确安装硬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确保关闭电源,并将插座拔掉,以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其次,我们要仔细地阅读相关的安装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每种硬件组件都有自己的安装方法,我们应该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安装。

例如,安装处理器时需要注意正确插入,安装内存时要注意对齐插槽。

如果不慎操作不当,有可能会损坏硬件或者导致组装失败。

所以,要确保仔细阅读相关的安装指南,并按照要求操作。

第五点是及时更新和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心得体会精选(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时,我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其组装与维护的重要性。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安全第一在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要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排除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其次,要将电源拔掉,确保不会有电流冲击。

最后,要注意静电的防护,使用静电垫或者手套,以免造成损坏。

二、仔细阅读说明书在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每个零部件都有对应的说明书,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关于连接方式和安装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百度或者询问老师来解决。

三、安装系统和软件前备份数据在安装系统和软件之前,一定要先备份好你的数据。

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你的数据不会受到影响。

备份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使用移动硬盘、U盘或者云盘等。

四、定期清理维护定期清理和维护计算机,可以保证其长期的高效运行。

清理的操作包括:清理内部灰尘、清理风扇、更换散热胶等。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电脑过热、电源线松动、CPU散热器松动等导致的故障。

五、学习技术知识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要想保持自己的实力,就必须不断学习技术知识,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

通过参加线上线下学习、交流等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技能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技术知识,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任务。

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5篇

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5篇

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5篇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1一、实习实训目的:计算机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在计划中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以计算机硬件学习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计算机主板及硬件的识别与运用、计算机组装与主板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CM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备驱动程序安装、微机的维护与优化,使学生具备基本组装和维修能力。

通过本实训课充分落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实战能力。

在实训课中把微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工艺要求、CM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备驱动程序安装与微机的维护与优化全部结合在一起,按步骤穿插实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

二、实习实训内容:实训1:微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实训2:CMOS参数的设置实训3:计算机系统安装实训4:微机的维护与优化三、实训要求:1、认真完成每次实训,仔细记录实训过程。

2、总结实训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积极主动地完成实训所规定的全部任务。

6、应严格按照进度进行设计,不得无故拖延。

7、要遵守学院的作息时间,严格遵守设计纪律,原则上不得请假,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者,一律由系领导批准。

8、按规定时间完成个人需要撰写的实训成果内容。

9、抄袭他人成果内容、不按要求或未完成全部内容、无故旷课四次及以上、缺勤时间达三分之一及以上者实训成绩定为不及格。

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2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视机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原理。

2、学习电视机的组件的组装、调试和简单的维修的方法。

二、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视接受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

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维护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计算机爱好者和业余拆机玩家,我有幸拥有了很多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经验。

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组装维护的重要性,并且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组装维护前的准备工作在组装一台计算机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拥有所需的各种零件和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购买一个符合我们需求的电脑配件清单,包括主板、处理器、内存、显卡、硬盘、电源等。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如螺丝刀、钳子、镊子、静电手环等。

确保我们有这些工具和零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组装过程中要细心谨慎在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细心谨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仔细阅读配件和主板的说明书,了解每个配件的正确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要注意零部件的正负极性,插槽的位置和方向,并确保所有的插槽和接头都牢固连接。

在组装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要弄丢或损坏零件,特别是容易引起短路的小零件。

三、注意细节,保持清洁组装计算机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并保持工作空间的清洁。

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灰尘和杂物可能堵塞风扇或散热器,导致计算机过热。

为了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定期清洁内部和外部的灰尘。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组装过程中小心处理电子元件,不沾污手指或其他可能导致损坏的物品。

四、测试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在组装计算机后,我们应该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首先,我们可以启动计算机并检查各个配件是否被正确识别。

然后,我们可以运行一些压力测试或软件来测试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我们应该及时解决,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五、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技术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组装和维护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阅读专业书籍和在线论坛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总结起来,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有趣的工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我们这学期最后的课程,已经上了四天我们有对计算机各方面应用硬/软件有了较深的认识,从最开始的拆机装机到程序的安装与优化,我们学到很多有关计算机的内容。

第一节课,老师很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组装需要的硬件,以及这些硬件的作用,第二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拆装机,在拆装机之前我们认识的组装计算机硬件课发挥了很好很大的作用,在第一次实践拆装中,不说顺利,就硬件机箱电源接主板线,主板老化,可悲的看不清文字,导致接线我都不知道接对木有,当然这不全是主板的错,如果我在组装之前有去了解接线方法的话,我想会好很多。

组装电脑我把它大概分了几个步骤:1.我们先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知道了结构就要开始动手拆机,记住每个硬件有什么用,应该放在哪要怎么才能反装回去,我一般先把硬盘,光驱放在装它们的位置上,因为先放主板的话,这些东西可能塞不进去。

3.将机子拆开然后再把硬件装回,实践中,有些粗手粗脚,以后有新电脑装的话,一定得小心翼翼。

4.开机检查,组装回去的电脑要装好外壳以防漏电,在连接电源后确定能否开机。

当然,我们组装的电脑已经老化到一定程度了,就连CPU针都歪斜的不成样子了,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上我想都不能开机了,所以我都没找到机会知道我的接线有没出现错误5.装完机后就是装系统了,结合硬件的好坏,然后决定装啥系统,系统现在常用的有XP,win7,装完系统后我们就要装一些常用软件,当然,因为机不行,我们学习就没在这方面深入...拆装机后我们又开新的旅程,我们一开始接触硬件后现再接触软件方面的内容,就是用VM虚拟机来装系统,虚拟机这东西很强大,可以在里面安装程序达到熟手的程度,在BIOS中,设置了进入BIOS 密码,还有设置启动盘,在了解了BIOS的内容后我们终于开始安装程序了,在设置好驱动盘后,我们进入安装页面,对电脑进行分区,一块硬盘可分成若干区,新硬盘经分区、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

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

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第一篇: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我对计算机的硬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知道的23条让硬件长寿的基本技巧:1.在连接IDE设备时,应遵循红红相对的原则,让电源线和数据线红色的边缘线相对,这样才不会因插反而烧坏硬件。

2.在安装硬件设备时,如果接口一直插不进,应检查连接的接口有无方向插反,插错,因错误的连接是无法插入接口的。

3.根据PC99规范,主板厂家在各接口中都标注了相应的颜色,这些颜色分别和鼠标,键盘、音箱线接头的颜色相对应,这样方便用户拔插。

4.当你想打开机箱面板对主机内硬件进行维护维修时。

应首先切断电源,并将手放在墙壁或水管上一会儿,以放掉自身静电。

5.硬件中断冲突会导致黑屏,当更换了显卡、内存后仍无法点亮机器时,可考虑更换插槽位置。

6.在重新安装显卡驱动或重新拔插显卡后,应重新设置显示器的刷新率,否则刷新率可能因显卡出错而自动设定为“优化”(对眼睛有害的50MHz)。

7.在安装CPU风扇时,最后动用钳子等工具进行辅助安装,这样可控制力度和方向。

8.面对超频过度带来的黑屏故障,我们可以更改主板中的CMOS 跳线,让BIOS恢复到出厂状态。

9.安装各硬件时,应充分避免PCB板上金属毛刺带来的伤害,注意手拿方向。

B设备不要在站起来后才进行拔插,这样容易损害USB的接口,发生物理变形。

11.对于由灰尘引起的显卡、内存金手指氧化层故障,大家应用橡皮或棉花沾上酒精清洗,这样就不会黑屏了。

12.当主机面板上的硬盘灯在闪烁时,千万不要重新启动电脑,这样容易让硬盘产生坏道或导致分区表出错。

13.光驱、硬盘、软驱、刻录机等硬件设备在安装时一定要上足螺丝,上稳螺丝,以避免读盘或其他振动对硬件的不良影响。

14.当只需要安装一根内存时,应首选和CPU插座接近的内存插座,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内存被CPU风扇带出的灰尘污染后可以清洁,而插座被污染后却极不易清洁。

组装与维护心得体会6篇

组装与维护心得体会6篇

组装与维护心得体会6篇组装与维护心得体会篇1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又接近了尾声。

回顾一学期下来的收获,倒是觉得比起上学期来说有了些许不同。

可以说,无论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实践本领方面,本学期我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言归正传,在此,我浅谈一下本学期我对选修课学习的一些心得。

首先,很荣幸的是,我在极其激烈的选修竞争中终于争取到了修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修理这门我个人较为爱好的课程的机会。

其次,更荣幸的是,我们的任课老师是王老师。

风趣而不失大体,经典而不钻牛角,应用而不带牵强,干练而不忘全局。

风趣的课堂,经典的讲课方式,应用的理论知识,干练的判别技巧,着实留给我极深的印象。

然后,浅谈本学期我在选修课上学到的东西,我觉得应当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理论知识方面。

在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在理论课上,着实学到了好多应用的关于计算机硬件的识别选购的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

如今,我们已经不再以只是单纯的知道计算机的三大件为荣了,就拿最核心的部件cpu来说,我开始懂得了当前的cpu产品紧要有奔驰系列,赛扬系列、凌动系列及当前主流的酷睿系列(corei7)等几种类型。

经过了从4位到8位、16位、32位到64位的发展历程。

知道这些,或许还单单只是学习上的`,但是除此之外,老师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老师怀大才而不骄不操的作风,更是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认为获得的最大收获。

老师广博的知识本已让我高山仰止,但是老师对专业的执着努力探求,对学生的悉心引导,更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二,实践技能方面。

在老师的精心布置下,像我一样个别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能够亲舒适试验室里,接触到计算机,而且亲手将计算机依照规定程序拆卸成基本组件,最终在安装还原至原来的样子,这不但让我们在奇怪心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紧要的是,我们能够在亲自拆装计算机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一些操作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大作业题目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专业姓名学号日期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学习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对计算机进行商务、学习、工作等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品之一。

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同时希望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技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个课程学了8周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觉得受益颇多。

下面来谈谈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认识。

理论课: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发展史:主要从大小、速度、内存、使用的元器件等方面简单学习了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及各自的特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物理实体)和软件系统(程序和数据资料)组成。

硬件系统又由主机和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设备)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即用手能摸得着的计算机实物),如机箱、主板、内存。

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1.CPU:CPU(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大脑,进行各种信息处理、指挥整个系统运行。

当前的CPU产品主要有奔腾系列、赛扬系列、凌动系列及当前主流的酷睿系列(Core i2/i3/i5/i7)等几种类型。

历经了从4位到8位、16位、32位到64位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处理器都是64位的。

CPU的性能高低主要表现为CPU的速度,有两种衡量方法:1、计算每秒钟可执行的指令数目(单位:MIPS、MFLOPS),通常巨型计算机速度为几十万亿~几百万亿次/秒,个人计算机为几千万~几亿次/秒;2、PC大多使用常用软件(办公软件、数字媒体处理软件和3D游戏等)的运行速度来测试CPU的性能。

影响CPU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字长、指令系统、逻辑结构、高速缓存(cache)的容量与结构、主频(CPU内部时钟频率)和CPU总线速率。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1改进CPU结构; 2 提高IC速度(主频);3 增加CPU(核)的数目三大措施来提高CPU性能。

下面再谈一下内部高速缓存,即Cache,它为CPU和内存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提供一个高速的数据缓冲区。

它的读写速度比普通内存要快,高速缓存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L1(一级)高速缓存内置在CPU中,暂存部分指令和数据,以便CPU能迅速地得到所需要数据。

L1 Cache一般为32-64KB 之间,少数可达128KB。

L2(二级)高速缓存早期集成在主板上,后期也集成在CPU内部。

它是为了协调CPU运行速度与内存存取速度之间的差异。

容量要配置在L1的4-8倍左右,一般在128-512KB之间,甚至在1MB以上。

2. 主板:(1)插槽Cpu插槽有插卡式的Slot类型和针脚式的Socket类型。

Slot插槽是Intel 公司为取代Socket 7而开发的CPU接口,它是一个狭长插槽,242个引脚。

一般主板有2-4个内存插槽。

主要有单面存储模块插槽(SIMM)槽(486及其较早的PC机用。

30pin和72针,单面接触。

采用斜插式来安装)、双面存储模块插槽(DIMM)(这种插槽两面都有数据接口触片,用于586以上的主板)、存储器总线式存储模块(RIMM)槽(数据传输方式为串行,中间部分有两个靠的很近的卡口,价格较高,市场少见)、双倍数据速率DDR插槽(大小和DIMM一样,但DIMM接口的SDRAM 有2个小缺口,而DDR DIMM只有1个小缺口)以及DDR2内存插槽(有两倍于DDR内存预读取能力,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能)等几种插槽。

(2)软、硬盘接口: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光驱)接口、SATA(串行ATA)硬盘接口(3)主板电源插座(4)跳线、跳线开关、排线插针跳线是电流小开关,改变跳线位置,使主板支持不同的CPU、CPU的工作电压、CPU的频率,清除CMOS口令等。

(5)外设接口插座:键盘接口、鼠标接口插座、串行接口插座、并行接口插座、USB接口插座、机箱开关按钮及指示灯插针。

(6)主板芯片组。

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

复杂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的集成。

一般2-4片集成电路组成。

如果把CPU比喻系统心脏,那么主板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

有Intel系列芯片组、VIA芯片组、AMD芯片组、SIS (矽统科技)芯片组、nForce芯片组。

(7)南北桥芯片北桥芯片:存储器控制;连接CPU、存储器、显卡、南桥芯片的枢纽南桥芯片:多种I/O设备的控制;I/O总线(PCI总线) ;提供了各种I/O 接口3. 内存条: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

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

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

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

4.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

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

特点是储存量大。

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

5. 显卡: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

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

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

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 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

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

6. 网卡: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

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

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

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

7. 声卡: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的硬件。

声卡的选购同网卡、显卡的选购有些相似,都要选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还要注意接口类型是否与自己的主板相匹配。

显卡的音质是判定一块显卡好坏的标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总谐波失真等指标。

目前声卡的信噪比大多达到了96db,采样位数为16bit以上,采样频率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

理论上44.1kHZ就可达到CD音质。

8. 电源: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

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电源的选购要注意品牌、电源的输出功率、认证、包装等。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总体。

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共同构成实用的计算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

软件系统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1、操作系统:计算机能完成许多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他却“听不懂”人类的语言,要想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工作,必须有一个翻译官把人类的语言翻译给计算机。

操作系统软件就是这里的翻译官。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统,以及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

2、BIOS与CMOS是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ROM)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具有诊断计算机故障、启动计算机工作、控制基本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键盘、鼠标、磁盘读写、屏幕显示等)等功能。

而 CMOS芯片是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电池的作用就是在主机断电后保证CMOS中的信息不丢失、时钟正常运行。

3、程序设计软件:程序设计软件是由专门的软件公司编制,用来进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编程语言(C++、Java等)。

4、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为了普通人能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会根据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提前编写好人们常用的工作程序,在用户使用时,只需单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即可(如复制、拖动等任务)。

常用的应用软件有MS Office办公软件、WPS 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游戏软件和杀毒软件等。

有了良好的配置当然就少不了安装了。

下面以兼容机为例,简述下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

(关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心得:)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从外形、名称、发展史、特点到功能。

自此,看到实物图,我已经能够叫出每个部件的名称,并且也能够大致对号入座每个部件的作用和特点了。

课后通过反复学习ppt,概念逐渐清晰了。

但到了下面的实验课(计算机的拆装中),模糊性还是暴露了出来,比如南北桥芯片的位置忘了等等。

经过实物操作,对计算机的结构有了加深记忆。

二、计算机组装与基本设置:该部分的学习主要配合着实验课完成三、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部分的学习也是配合着实验完成的。

1、了解了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包括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的特性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2、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文件与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常用操作系统(MS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XP版本、UNIX和Linux操作系统)。

另外,学习了 Windows xp系统的安装。

后面也有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

四、网络基础—因特网的组成学习了网络分层结构与TCP/IP协议、IP协议与路由器、因特网的发展及其结构、因特网的接入四个方面。

这部分知识老师讲的太快,由于专业问题,学习起来也有难度。

实验课:一、台式计算机的拆装这次实验分为了两节课完成,一节课拆,一节课装。

拆的过程还是很简单的,但如果要顾及第二节课的装机的话,拆的时候还是要有条理的,最好要记清楚每根线和对应的接口的连接。

这里主要谈谈装机。

1.安装机箱: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 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