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在线C语言作业

华师在线C语言作业
华师在线C语言作业

华师在线C语言作业

1.完成一个大小写字母自动转换的程序,输入大写字母,程序可以输出小写字

母,输入小写字母,可以输出大写字母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har temp[3];

cout << "请输入代转化字符串"<

cin >> temp;

for(int i=0;i<3;i++)

{if(temp[i]<='Z'&&temp[i]>='A')

temp[i]+=32;

else

temp[i]-=32;

cout <

}

return 0;

}

2.用三种循环方式实现1-100的和计算(提示:do...while, while,for)

(1).

int sum=0;

for(int i=1;i<=100;i++)

sum+=i;

(2).

int sum=0;

int i=0;

while(i<=100)

sum+=i;

(3).

int i=0;

int sum=0;

do

{sum+=i;

i++;

} while(i<=100)

}

3.说说数组和指针的区别

数组 T temp[i],数组的元素数固定的为i,指针 T*temp[i], 指针是内存地址的抽象表示,一个指针代表一个内存地址,&为取地址操

作符。

数组也可以用指针的方式读取,如 int a[10] 可以写成 *(a+i),0<=i<=10

4. 用指针实现一个字符串输入,然后把输入字符串倒序输出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main()

{char *p1,*p2;

char a[20]="I am" ;

char b[20]=" studen";

p1 =a;

p2 =b;

while(*p1!='\0')

p1++;

while(*p2!='\0') *p1++=*p2++;

*p1='\0';

printf("%s",a); }

15春华师《英语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英语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Some Southern learners of English in China tend to say “night” as “light”.This shows: __. A. They cannot pronounce/n/ B. Interlangue interference because there is notthe sound /n/in their mother tongue C. Th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good teaching method D. They do not like to pronounce nasal sounds 正确答案:B 2. The sentence that has a NP and a VP can be shown in a _______ formula “S→NP VP”. A. hierarchical B. linear C. tree diagram D. vertical 正确答案:B 3. It is the _______ on Case assignment that states that a Case assignor and a Case recipient should stay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 Case Condition B. Case Parameter C. Adjacent Condition D. Adjacent Parameter 正确答案:C 4. The way in which people address each other depends on their age, sex, social group,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English system of address forms frequently used includes first name, last name, title+last name, _______, and kin term. A. title+first name B. title+title C. title alone D. first name+last name+title 正确答案:C 5. All mono-morphemic words are constituted by free morphemes, and those poly-morphemic words which consist wholly of free morphemes are called_________. A. hyponyms B. compounds C. blends D. allomorphs 正确答案:B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兰大18秋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C(满分)

单选题 ()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 A: 进步的变迁 B: 倒退的变迁 C: 进化的社会变迁 D: 革命的社会变迁 单选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 工业化 B: 经济发展 C: 农业发展 D: 服务性发展 单选题 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A: 描述性 B: 解释性 C: 预测性 D: 规性 单选题 ()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的职业地位的升降变化。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一生中的流动 D: 代际流动 单选题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 克朗 B: 西蒙 C: 贝塔朗菲 D: 戴维·伊斯顿 单选题 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这种社会学的功能是( ) A: 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预测性功能 D: 规性功能 单选题 ()认为诸如思想感情和象征体系这样一些文化上的变项,对于都市的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从而为区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A: 古典区位理论 B: 现代区位理论 C: 社会文化区位理论 D: 新正统区位理论 单选题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 工业化水平高 B: 精神生活丰富 C: 集中度高 D: 全面的有机组合 单选题 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他主要运用了() A: 区位探究法 B: 社会体系探究法 C: 社会冲突探究法 D: 社区行动探究法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 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 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 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 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单选题 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是() A: 婚姻制度 B: 生育制度 C: 亲子制度 D: 家庭财产继承制度 单选题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 D: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 单选题 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A: 偶发群体 B: 社会类属 C: 次属群体 D: 首属群体 单选题 ()是指没有实际界限,只是为了分析和研究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假定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 A: 假设群体 B: 实际群体 C: 所属群体 D: 参照群体 单选题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以及怎样作。 A: 角色不清 B: 角色中断 C: 角色冲突 D: 角色失败 判断 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社会教化,另一个是个体化。 判断 一般说来,政策的创新最容易受到僵化的民间机构和低效的运作机制的阻碍() 判断 定性分析方法缺乏准确的量的分析和计算() 判断 博奕是指利害关系相反的各方按照一定的规则行动,每方都为使自己能在斗争中获胜,根据他方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来决定和选择自己的最佳应对方法() 判断 以期限为标准,可以把一个组织的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判断 智囊分析法主要是指依靠专家团体的智慧进行政策问题认定。一般适用于很难搜集到准确的数据资料特别是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认定() 判断 在对逆境的应对中,可能会只是采取一些形式上的主要为了表现政府正在积极行动的措施() 判断 政治协助调决策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判断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调整自己,适应新的情况;另一种是强制再

2017《语言学概论》离线作业答案

精心整理一简答(60分)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种 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努力的结 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多是个人现 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 用语言的权利,但仍然使用的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 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其实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类特 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 料的选择和应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一个社会 成员在应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越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常常可以成为语 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 是个人现象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答:.“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 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 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 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精心整理 二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 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社会的组织和成 员都要求语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 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言纠察”的作用,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一定 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由此 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 一。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没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 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下载”,“连接”,“点击”,“聊天室”,?“宽带”,“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 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 范的用法。

兰大网院17春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C

2017 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 --- 单选题 对群体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 ( ) A: 19 世纪初 B: 19 世纪末 C: 20 世纪初 D: 20 世纪末 单选题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称为 A: 社会关系 B: 经济关系 C: 宗教关系 D: 政治关系 单选题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 利益表达 B: 利益综合 C: 政策制定 D: 政策执行 单选题 ()是指群体成员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 系时的 社会位置。 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 社会关系 社会结果 单选题 ()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 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 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A: 个案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单选题 ()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场面, 让一个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站在不同的立场处理事 物,以期了解别人的需求与感受,从而改善角色的扮演。 )。 或者说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关

A: 角色学习角色换位 B: C: D:角色转移角色教育 单选题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单选题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A: 实证主义 B: 非实证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题 意大利政治学家()是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长期统治之后第一个进行自由思考并用世俗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现实的人。 A: 马基雅弗利 B: 圣西门 C: 黑格尔 D: 孔德 单选题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 美国国防部 B: 麦克纳马拉 C: 贝塔朗菲 D: 兰德公司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2.语言学的任务 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传统的语文学。在我国,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发

华师语言学概论100分

100分答案在(括号里)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第1题(2.0) 分“他读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B)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线性关系 D、语义关系 第2题(2.0) 分汉语“坦克”中的“坦”是(D) A、词 B、词根 C、词缀 D、音节 第3题(2.0) 分[i]是一个(A) A、舌面元音 B、舌尖元音 C、卷舌元音 D、舌根元音 第4题(2.0) 分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C)

A、玻、家 B、济、好. C、闻、汗 D、美、机 第5题(2.0) 分汉语中“枯萎”和“干巴”这对同义词具有不同的(B) A、感情色彩 B、语体色彩 C、理性意义 D、形象色彩 第6题(2.0) 分[u是一个(B)元音。 A、前、高、圆唇元音 B、后、高、圆唇元音 C、前、高、圆唇元音 D、后、低、圆唇元音 第7题(2.0) 分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C) A、重位 B、时位 C、调位

D、音质音位 第8题(2.0) 分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B) A、多样性 B、层次性 C、必然性 D、封闭性 第9题(2.0) 分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C) A、菠 B、猩 C、的 D、槟 第10题(2.0) 分下列属于常见语义角色的是(A) A、施事 B、主语 C、宾语 D、介词短语 第11题(2.0) 分壮语属于(B)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含语系 第12题(2.0) 分[b]是一个(A)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轻唇擦音 第13题(2.0) 分下列词中属于支配式的复合词是(D) A、解放 B、自杀 C、明显 D、司令 第14题(2.0) 分下面与汉语同属一个语系的是(A ) A、苗语 B、日语 C、英语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填空题 和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考研]【答案】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解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结构中能够替换的成分构成的类,称为“聚合关系”。语言符号(词和语素)、音位、意义等都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二、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考研] 答: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属于聚合关系。例如“红花”这个符号的结构,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蓝、白、紫、大、小、好、香……”,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脸蛋、眼睛、房子……”,这两组词各自构成一个聚合。 2.语流音变[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考研] 答: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语流音变。

3.词的象征意义[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考研] 答:词的象征意义是指通过艺术家对事物本体特征的突出描绘,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与词的本体意义没有必然联系的词的联想意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0分)[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考研] 答:语言系统中的符号与符号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但这些复杂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 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如“小莉喜欢看电视”这个句子由四个较小的语言单位——词组成,其中每个词都是这个句子的构成成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就是结构类。例如通常所说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就是组合关系,也是结构类型。 (2)聚合关系 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如“老刘买菜;小王穿鞋;陈兵喝酒”三个句子中,“老刘、小王、陈兵”三个语言单位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主语;“买、穿、喝”也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述语;“菜、鞋、酒”也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宾语。那么,“老刘、小王、陈兵”之间,“买、穿、喝”之间,“菜、

华师在线作业语言学概论

作业 1.第1题 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 A.电话 B.逻辑 C.西芹 D.面包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 A.多样性 B.层次性 C.必然性 D.封闭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i]是一个() A.舌面元音 B.舌尖元音 C.卷舌元音 D.舌根元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不同的民族语言,语音系统是有差别的,这说明语音具有() A.生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个人属性 D.自然属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汉语“坦克”中的“坦”是() A.词 B.词根 C.词缀 D.音节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下列词中属于支配式的复合词是() A.解放 B.自杀 C.明显 D.司令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菠

B.猩 C.的 D.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多义词时,分析对象应该是() A.整个词 B.这个词的全部意义 C.这个词的某一义项 D.这个词的某些义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壮语属于()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含语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1题 [b]是一个()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轻唇擦音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8春兰大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B

------------------------------------------------------------------------------------------------------------------------------ 单选题 ()指社会学通过对事实资料的研究,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其解释过程具有因果分析、理解分析等特征。 A: 描述功能 B: 解释功能 C: 预测功能 D: 识别功能 单选题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 A: 个人 B: 正式群体成 C: 非正式群体成 D: 组织 单选题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单选题 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 文化元素 B: 文化集丛 C: 文化模式 D: 礼仪 单选题 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为() A: 社会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结合关系 D: 人际关系 单选题 ()是调查研究者让熟悉一地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给成员分层归类。 A: 主观法 B: 声誉法 C: 客观法 D: 计量法 单选题 社会分化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但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分化是社会()内的分化。A: 政治领域 B: 经济领域

------------------------------------------------------------------------------------------------------------------------------ C: 文化领域 D: 军事领域 单选题 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社会整合功能 B: 反向功能 C: 混合功能 D: 社会导进功能 单选题 ()时期的理论中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制定计划、设计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金钱激励来达到这一目标。 A: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B: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 现代管理理论 D: 目标管理理论 单选题 费孝通教授将人们求偶、结婚、生育、教养、独立、谋生这样一个台程序的过程称()A: 自然继承 B: 创造发展 C: 世代绵续 D: 新陈代谢 单选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 A: 文化区 B: 文化区域 C: 文化圈 D: 边际文化 单选题 ()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该指数反应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 A: 五等份法 B: 不平等指数 C: 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D: 七等份法 单选题 但与其它社会关系不同的是,家庭关系是以()为联系纽带。 A: 婚姻血缘 B: 亲属关系 C: 抚养关系 D: 婚姻关系 单选题 ()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A:聚合关系 2:[单选题]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D:谱系分类3:[单选题]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 4:[单选题]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C:上下义关系参考答案:C 5:[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考答案:D 6:[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 7:[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参考答案:ACD 8:[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参考答案:BCE 9:[判断题]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 4:[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 5:[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 7:[单选题]4、"洋泾浜”()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8:[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 9:[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正确 2:[判断题]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考答案:BDE 5:[多选题]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考答案:AD 6:[单选题]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7:[单选题]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兰大15年-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B

兰大15年-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B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组织环境 经济关系 群体利益 群体凝聚力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群体凝聚力 2. 连结城乡的中介环节是( ) 中等城市 大城市 小城镇 村庄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小城镇 3.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 文化区 文化区域 文化圈

边际文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边际文化 4.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戴维.伊斯顿 拉斯韦尔 西蒙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西蒙 5. 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6. ()认为诸如思想感情和象征体系这样一些文化上的变项,对于都市的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从而为区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古典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 社会文化区位理论 新正统区位理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社会文化区位理论 7. ()认为,社会并不仅仅是个名称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由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是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先于个人而存在,虽然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并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个人相加起来的整体已不是个人所能代表的,其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马克思对社会的解释 恩格斯对社会的解释 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单位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二层性 4.开放性 5.传授性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答案要点:

华师在线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1.第1题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菠 B.猩 C.的 D.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 A.多样性 B.层次性 C.必然性 D.封闭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 A.双语

B.洋泾浜 C.共同语 D.借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应该是() A.形态 B.词汇意义 C.语法意义 D.语法功能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壮语属于()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含语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b]是一个()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轻唇擦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 A.玻、家 B.济、好. C.闻、汗 D.美、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词根语素保持不变,用增加或替换词尾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叫() A.附加 B.异根 C.内部屈折 D.语序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汉语中“枯萎”和“干巴”这对同义词具有不同的 () A.感情色彩 B.语体色彩 C.理性意义 D.形象色彩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0题

[u是一个()元音。 A.前、高、圆唇元音 B.后、高、圆唇元音 C.前、高、圆唇元音 D.后、低、圆唇元音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1.第19题 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 A.电话 B.逻辑 C.西芹 D.面包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2.第20题 下列汉字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A.病、波 B.破、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