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PPT演示课件

肌肉系统与运动
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是人体运动和内脏器官 功能的主要执行者。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 衡性。
运动中肌肉系统的变化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受到一定的刺激和负荷,促使肌肉纤维的增 粗和变长,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力。
大众健身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个性化健身计划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运 动目的和时间安排,制定 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体检和问卷调查等方 式评估个人的健康风险, 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 议。
健身效果评估
对个人的健身效果进行评 估,及时调整健身计划和 目标,提高健身效果。
特殊人群的运动指导与实践
老年人运动指导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常见健康问题,提供合适的运动方案和注 意事项。
残疾人运动康复
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慢性病患者运动处方
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提供合适的运动 方式和强度,促进身体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和强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03
运动营养与健康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素与能量需求
介绍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 食纤维,以及不同年龄和活动水平下的能量需求。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详细解释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代谢反应等。
综合性、应用性、跨学科性。
研究领域与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的定义

运动人体科学的定义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运动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对心肺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影响,以及运动对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运动心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运动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动机、运动兴趣、运动自信、运动焦虑、运动表现等方面,以及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生物力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技术的优化。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力学分析、运动技术的评估和优化、运动器材的设计和改进等方面。
运动训练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应用学科之一,它研究运动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训练的目标、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训练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运动医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临床学科之一,它研究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运动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的影响,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总之,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旨在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可以提高运动表现,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涉及体育运动与人体机能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促进大众身体健康。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运动对人体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训练和营养补充来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体育科研机构、教学单位、运动训练基地、医院、福利院、疗养院和健康俱乐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训练、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从事教练员、康复师、营养师等工作,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和营养指导,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也可以为大众提供科学的健身和健康指导,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此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总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涉及体育运动与人体机能的交叉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通过学习该专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
3. 具备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分析运动现象和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包括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功能与调节。
3.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1.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复杂的生理机制和运动训练原理的掌握。
2.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运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法通过系统地讲解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探究法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实际的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瓶、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运动比赛视瓶或展示一些运动员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运动人体科学。
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标题: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正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人类身体运动、运动训练、运动损伤、运动生理、运动营养、运动竞赛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体运动的规律,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基础。
需要学习人体各个部位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运动前后的骨骼、肌肉、关节等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2.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核心。
需要学习人体的能量代谢、神经-肌肉调节、肌肉收缩与放松等基本原理,以及人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和生理指标。
3.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学习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和训练技巧等,以及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调整训练方案。
4. 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需要学习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营养代谢和营养平衡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运动训练中合理应用营养物质,提高运动成绩和减少运动损伤。
5. 运动竞赛学:运动竞赛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与竞技体育相关的一门学科。
需要学习运动竞赛的规则、裁判法、比赛策略和竞争心理等,以及如何在竞技比赛中取得胜利和避免竞技损伤。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需要学习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实验室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等。
拓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对于现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满足竞技体育的需要。
同时,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运动来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就业前景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逐渐受到关注。
那么,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呢?1. 健康管理机构: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管理行业逐渐兴起。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健康管理机构从事健康评估、健康咨询、运动处方等工作,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2. 运动教育机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意识,传授正确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发展。
3. 体育科研机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体育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开展运动相关的实验研究,提高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为运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4. 运动康复机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体育产业机构:随着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体育俱乐部、运动器材公司、运动医院等机构从事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工作,参与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中。
6. 健康媒体机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在健康杂志、健康网站等媒体机构从事科普撰稿、健康咨询、专栏写作等工作,通过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7. 学术研究机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在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为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也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
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对运动科学的持续学习和研究的热情,都是就业前景的重要因素。
总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具备广泛的就业岗位选择。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一、专业介绍1、概述: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
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及康复指导的专门高级人才。
2、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运动解剖学,02运动生理学,03体育保健学,04运动生物化学,05运动生物力学,06体育统计与测量。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电生理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健康心理学、细胞生物学、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
公共基础知识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概述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概述》一、基本概念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运动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点,为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提供人体形态学基础。
通过对骨骼、关节、肌肉等运动器官的研究,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生理学则关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
包括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人体在运动中的能量供应、疲劳产生与恢复等问题。
运动生物力学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运动,分析人体运动中的力学因素,如力、力矩、速度、加速度等,以及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技术的改进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运动时机体的化学组成和代谢变化,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激素调节等方面,揭示运动对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
运动医学主要涉及运动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以及运动员的医学监督和保健等方面。
运动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包括运动动机、运动情绪、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心理过程等。
二、发展历程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关注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当时的哲学家和医生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逐渐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开始形成。
20 世纪以来,运动人体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如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生物力学测试技术等,为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竞技体育领域逐渐扩展到大众健身、康复医学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指导
题目:发展肌肉力量与伸展性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性学习和实践,设计发展肌肉力量伸展性的主要练习方法,巩固和掌握发展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各种方法以及动作要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结合教学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运用人体解剖学原理分析讨论的方法进行讲解和实践,同时制定力量训练的方案和创编伸展性练习的实例。
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
人体骨架、全身肌肉模型、健身器材、毛巾、水等。
四.实验程序:
1.内容:常规的教学实验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
操作、综合分析讨论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重复前人的工作是科学实验入门的基础训练。
当我们经过一定数量的基础实验训练之后,有必要进行综合设计实验的训练,其基本程序大体包括题目、制定方案、实验过程、综合分析讨论和撰写实验报告。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在查找资料并充分酝酿之后,选择其中一个体育动作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不要超过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以及自行推正的有关理论基础。
(2)确定实验方法,选择配套的仪器设备,设计好实验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然后,把以上实验过程书面形式表达清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实际操作。
(3)完成综合设计实验操作后,对照基础理论进行相应的讨论,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2、实验步骤:
(1)学生4~6人一组,查阅资料。
(2)各小组讨论各自的实验计划与内容,确定锻炼的肌肉和周期。
(3)各小组明确分工,进行实验。
(4)得出结论,以小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并制定利用器材进行力量练习或练习的方案。
训练方案
2 .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 1 )胸大肌:扇形扁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与第 1~6 肋软骨、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屈、内收、旋内和水平屈。
远固定: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
练习方法:持哑铃仰卧“飞鸟”、仰卧推举等。
( 2 )喙肱肌:长梭形肌肩胛骨的喙突——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屈、内收和水平屈。
( 3 )背阔肌:最大阔肌
起点:下位 6 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中嵴、髂嵴后部和第 10~12 肋骨外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
练习方法:单杠引体向上等。
( 4 )三角肌: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肱骨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前部使肩关节屈、旋内及水平屈。
中部使肩关节外展。
后部使肩关节伸、旋外和水平伸。
练习方法:负重直臂侧平举等。
( 5 )冈上肌:长三角肌冈上窝内侧 2/3 处——肱骨大结节嵴上部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外展
( 6 )冈下肌:三角形多羽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嵴中部。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旋外、内收、伸和水平伸。
( 7 )小圆肌:圆柱形小肌肩胛骨外侧缘背侧面——肱骨大结节嵴下部。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旋外、内收、伸和水平伸。
( 8 )大圆肌:柱形羽状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 9 )肩胛下肌:三角形扁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内收、旋内和伸。
3 .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
( 1 )肱二头肌:梭形肌
肩胛骨盂上结节、肩胛骨的喙突——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屈;使前臂屈和旋后;远固定: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负重弯举、引体向上等。
( 2 )肱肌:羽状肌肱骨下半段的前面——尺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使肘关节屈;远固定: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 3 )肱桡肌:长梭形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使肘关节屈;远固定: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 4 )肱三头肌:羽肌
肩胛骨盂下结节;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下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上臂伸、水平伸;肘关节伸;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练习方法:负重上举、仰卧推举等。
( 5 )肘肌:三角形小肌肱骨外上髁后方——尺骨上部背面及肘关节囊。
功能:近固定:使肘关节伸;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 6 )旋前圆肌:圆锥形长肌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桡骨外侧面中部功能:近固定:使前臂旋前,助屈肘;远固定:助上臂向前臂靠拢。
( 7 )旋后肌:扁肌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端——桡骨上 1/3 的前面。
功能:近固定:使前臂旋外。
( 8 )旋前方肌尺骨下 1/4 前面——桡骨下 1/4 前面
功能:近固定:使前臂旋前。
4 .运动手关节的主要肌群
( 1 )运动桡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
( 2 )运动手指的主要肌群:指屈、伸、外展、内收、对掌运动肌。
(三)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和腱性标志
(四)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1 .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的练习举例
单杠引体向上、前臂负重弯举、卧推杠铃、俯卧撑。
2 .发展上肢主要肌肉伸展性练习举例
双人压肩、臂上举后振、三角支撑、手臂外展运动、挺胸夹背、两臂上举翻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