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案例与经验
韩国汉城市清溪川河道环境生态恢复工程简介

韩国汉城市清溪川河道环境生态恢复工程简介——曹征齐、郭军,2004年6月清溪川(Cheonggyecheon)是一条自东向西穿越韩国汉城市中心的一条古老的河道。
自朝鲜王朝(1392—1910年)于1394年由开城迁都汉城起,伴随着该城市600余年的发展,这条古老的河道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欢乐、繁荣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辛酸与痛苦。
在长达600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清溪川经历过多次改造,每次改造的目的均不同。
今日的汉城人民正以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巨大的投资彻底改造和建设清溪川,还她以真面貌,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清溪川。
通过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2届年会展览会上的展板介绍对该工程有了初步了解,在与有关人员了解后知道还有一个介绍该工程的展览馆,便引起了我们参观的欲望。
借5月20日晚韩国大坝委员会主席、第72届国际大坝委员会组委会主席宴请我水利部索丽生副部长之即,我们提出了参观的要求,并得到了精心的安排。
次日恰为国际大坝委员会执行会议,只需各国家委员会主席或秘书长的官员参会,我们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该工程的展览馆,收集到了一些关于该工程的资料,借此向国内同行介绍,也是参加国际大坝会议年会中的一个意外收获。
清溪川的历史在汉城成为朝鲜时代(1392-1910年)初期,清溪川在洪水季节经常泛滥,而在枯水期由于缺水造成河道污染,因此将河道填平就一直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但是Taejong 国王反对这种违背自然的做法,在他继任的11年后(1411年)倡导修建跨河桥梁,Gwang石桥就是那时建设的一座具有时代影响的桥。
在Sejong 王时代,经常对清溪川进行清淤,又建起了Supyo 桥,在河中心建有一个水尺。
从那时起,人们能够观测到这条河水位的变化,并由此能够进行必18世纪的汉城水系图 汉江 清溪川水尺要的防洪准备。
在第36任国王Yeongio(1790年)期间,征募了20万人参与了该河的治理,包括拓宽河道、修建砌石护坡、将河道裁弯曲直等。
韩国汉江治理案例分析报告 2200字

三一文库()〔韩国汉江治理案例分析报告 2200字〕韩国汉江治理案例分析报告环境——09小组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3环境科学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一.韩国汉江简介韩国汉江朝鲜半岛著名河流,发源于太白山脉西坡五台山,大体向西流经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317公里)汇合,穿韩国首都首尔市,于河口处与临津江(254公里)、礼成江(174公里)相汇,注入黄海的江华湾。
全长514公里汉江流过首尔,其中320公里通航,自古视为运输要道,流域面积26,000平方公里(一说3.4万平方公里)。
生产各种农作物。
下游有岛屿。
沿岸各城市民用及工业用水均取自此江。
上游用于水力发电。
20世纪70年代又兴修了三座多用途水坝。
沿岸河港和渡口众多。
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中下游平原广阔,是重要农业区。
航运和灌溉价值大,航程330公里。
20世纪70年代后围绕汉江韩国经济腾飞,出现汉江奇迹。
二.案例背景韩国首都首尔就沿汉江而建。
50年前的首尔工业并不发达,人们可以随意去汉江洗澡、玩耍。
汉江当时就是首尔人的大游乐场。
为防水患,20世纪50、60年代,韩国政府将汉江流经城市河段全部硬化,并加固河堤;除满足通航外,还在河堤上开辟公路以疏导交通。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汉江两岸工厂林立,水质开始污染。
随着经济发展,首尔人开始有更多的休闲时间,这时候发现,汉江距离首尔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古老的汉江流域孕育着各种生灵,是无数动植物物种的家园。
汉江两岸分布有580种高等植物,数百种昆虫在这里生活,每年冬天还有35种候鸟会来到汉江安家落户,其中包括绿头鸭、斑嘴鸭、白尾雕等珍贵稀有鸟类。
然而,由于河道被硬化,水生植被无法生存,许多生物失去了家园。
20世纪末,有识之士呼吁整治汉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留住自然。
三. 韩国汉江管理的解决方案四.韩国政府的具体措施自20xx年起到20xx年结束,首尔市计划投资5431亿韩元(约489亿美元)治理汉江首尔段,重点目标是增加生物多样性。
城市发展历史长河的美丽浪花_韩国首尔清溪川景观复原工程

2012年第1期52>城市发展历史长河的美丽浪花韩国首尔清溪川景观复原工程是城市河道整治的成功典范,本文在对清溪川污染状况及复原措施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清溪川复原工程的综合效益,并从理念、建设、管理、文化和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摘 要清溪川的“死”和“生”一条承载过朝鲜王国500年发展历史的河流;一条曾被污泥和垃圾所覆盖、堪比老北京“龙须沟”的河流;一条被钢筋混凝土覆盖后失去河流生命达45年的河流;这就是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在2003年前的历史。
死亡几十年的河流又重获新生,她的得救得益于清溪川景观复原工程,首尔并因此范例在城市复兴这个全球范围课题内声誉鹊起。
清溪川是位于首尔最繁华的中心地带、长5.8公里的小河,河水清澈宜人。
河道经过疏浚美化、精心设计为复式断面,一般设2~3个台阶,人行道贴近水面,以达到亲水的目的。
从设计分析其竖向:上下游高程差约15米,由多道跌水衔接起来,形成瀑布、小溪、激流、跌水等多种形式的模拟自然河道景观。
从设计分析其纵向:沿着河道形成了空间序列,虽然河道很长,但通过水景的衔接、桥梁的跨越、植被的配置,形成处处有景的效果,让人漫步其中仰视可见高楼霓虹,俯瞰可见水清鱼欢;耳听溪水潺潺,拂面清风阵阵,使都市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清溪川的历史 清溪川的历史如其河道一般源远流长,其命运也如河道高差一样跌宕多舛。
她是一条自西向东穿越首尔的古老河道,最早的清溪川是女人们洗衣、孩子嬉戏的场所。
朝鲜战争时期河畔成为避难处,河流变成了露天排水沟。
战后随着经济腾飞,急于建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韩国政府于1958年开始大规模的清溪川覆盖工程,在大干快上的激昂情绪中填埋了已经污染的溪水,并且花了20年的时间将一段清溪川覆盖填埋,并顺着这条小溪修建了一条长达6公里、宽50~80米的混凝土路面。
后又建起了长5.8公里、宽16米,日行车量达17万辆的双线四车道高架路,成为贯穿市区的交通大动脉,沿线也迅速变成了商业旺地。
清溪川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案例简介

案例总结: 清溪川是首尔重组城市形象的起点,为城市发展带来契机,在人文、历史、生 态等各方面意义重大。 清溪川改造折射出韩国政府和人民在城市发展观念方面的改变,在提升城市经 济活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友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地域文化及传统的传 承。
对我们的启示:
1. 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提升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价值,带动产业转型,提高经 济活力。 2. 于交通改善的意义:促进多元化交通模式发展,提高公共交通、慢行交通 出行比例。 3. 于城市文化的意义:彰显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串联沿途文化 节点,回顾城市发展历史,提升城市品位。 4. 于生态环境的意义:减少热岛效应,开辟水边低温风路,改善城市文循环, 提高空气质量,营造生物栖息空间。
4. 项目具体实施方式
河道整治
1、建立了一个水文模型,利用河道的上 游与下游有20公尺的落差控制水流的速 度。 2、污水管线和行洪渠道也分开来,确保 清溪川一定是一条洁净的河流。
枯水季水源供应 1、抽取处理汉江水 2、汲取地下水、雨水 3、紧急条件下利用中水
三段式景观设计 1、西部城市金融中心,现代化设计 2、中部城市商贸区,打造滨水休闲带 3、东部城市商住混合区,自然生来自特点5. 逆城市化的新时代
清溪川的复归带给首尔人的不仅仅是一川碧水。 它的重建,使昔日的城市排污河道变成了城市景观河道,不 但给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对整个首尔市的环境 都产生了良好影响。媒体的相关报道显示,清溪川复原后, 首尔城市中心空气中的粉尘减少了,噪音降低了;有了清溪 川这条通风道后,空气的湿度也得到保持,城市中心地带的 温度也下降了。 首尔市民充分享受到了这条复归的河川带给他们的福祉,连 过去反对重建清溪川的清溪高架路周边的商铺业主也都认识 到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清溪川的水主要来自汉江和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完全达到 环保要求,对儿童戏水等亲水活动绝对安全。整个河道建有 单独的污水管线和行洪渠道,5.8公里的河道沿途没有其他 水道进入,避免了人为的污染。 据相关部门大气污染监测结果显示,清溪川复原后,首尔地 区的一般性大气污染物质浓度全部显示出减少趋势。由于拆 除了清溪高架路,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2.3%,巴士及地 铁的利用率则大幅增加,对大气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良性影响。 清溪川复原工程开工之前,清溪川一带的平均气温比首尔整 个地区的平均气温高出5℃以上。而自清溪高架路拆除之后, 风路打通了,汽车运行数量减少了,气温下降了。据清溪川 复原前后有关风路变化的分析,与复原前相比,整个清溪川 风速明显加快。在过去曾是高架道路或地面公路的地方,随 着清溪川的开通,现在已形成了冷空气移动的水边风路。
韩国首尔汉江河道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韩国首尔汉江河道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全球各地都在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和保护河道生态。
作为韩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首尔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汉江河道环境整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汉江河道环境整治的背景、政府的积极行动以及成果的显著性三个方面来探讨首尔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背景首尔作为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发展壮大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其中之一便是汉江河道的污染和环境恶化。
过度的城市发展导致了大量产生的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严重威胁到了汉江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因此,汉江河道环境整治成为了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政府的积极行动为了解决汉江河道环境问题,首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和行动。
首先,他们加强了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及时了解河道的水质状况,并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和治理。
其次,政府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市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政府还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整治项目的顺利推进。
成果的显著性通过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全民参与,韩国首尔汉江河道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水质改善方面,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汉江河道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监测数据显示,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浓度明显下降,水中的氧含量和透明度也有所增加。
其次,在河道整治方面,通过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底泥,恢复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和景观,使汉江河道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通过建设沿岸公园和绿地,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并且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韩国首尔汉江河道环境整治在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全民的共同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监测和治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水质得到了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滨水公园案例分析

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 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位于清溪川广桥与三一桥之间。所 谓陵行班图是指以过去朝廷文武百官共同举行大型国家 庆典为素材的一种绘画形式。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便描 述了正祖大王陪同母亲献敬王后洪氏前往华城参拜其父 亲庄祖之墓的场面。此壁画堪称世界之最,壁画长达192 米,共由4960块瓷砖拼贴而成,壁画人物多达1700余人。
• 生境 由雨水、地下水和抽取的汉江水形成的清溪川水系统则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复兴 改造工程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建设沼泽地、鸟类和鱼类栖息地、浅水滩和池塘等, 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重新营造的清溪川自然生态系统中已经有了包括鱼类在内的多 种水生物及鸟类栖息。最令人惊叹的是自然生态恢复。复原前,清溪川下游地区的动 植物仅有98种,许多物种早已绝迹,但在复原后,物种迅速上升为314种。其中清溪 川水中和两岸能观察到的鸟类即达32种,还有鱼类15种、植物156种,形成了新的自 然生态系统。
清溪川发展历史
•1958年--1978年间,覆盖工程完成,清溪川在没有经过治理的情况下被水泥板所覆盖 •7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首尔政府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又修建了高架桥,桥长5.8km,宽16m,是一条 4车道双向专用汽车道 •由于交通便利,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清溪川周边地区很快就成为以电子、机械工具、印刷及服装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及服务业中心 2003年,在提升首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品位和吸引力的目标引导下,首尔市政府开始实施清溪川内河的生态恢复以及周边环境 的改造工程。整个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拆除了5.8km的清溪川路和覆盖在上面已经年久失修的高架桥,修 建了滨水生态景观及休闲游憩空间,耗资3 800亿韩元(折合约3.6亿美元)
供水量: 11万吨/天 (汉江水9万吨, 另外2吨来自地下) 中浪川污 水处理厂 汉江水净化厂
韩国清溪川复原工程

韩国清溪川复原工程1.清溪川背景介绍1.1地理位置清溪川发源于韩国首尔西北部的仁王山、北岳的南边山脚、南山的北部山脚,在土城中央汇合,由西到东贯穿首尔市中心并与中浪川汇合后流往韩国最大的河流汉江。
清溪川全长10. 92km,流域总面积达50. 92km2 ,最大宽度80m,被复兴改造的部分为5.84km。
1.2历史沿革其历史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生活河川阶段(公元15 世纪~20 世纪初) :主要担负城市排污能。
衰败阶段(20 世纪30 年代~50 年代) :由于战乱的影响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清溪川河道遭受严重污染,使得其一度被废弃。
被覆盖阶段(20 世纪50 年代~2002 年) :韩政府采用“覆盖”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并于1967 年在覆盖物上修建高架道路。
重生阶段(2003 年至今) : 拆除高架道路,恢复原有自然河流,重建城市生态环境。
1.3清溪川水资源染污的背景及恶化的环境20世纪50年代中期,战后为了维持生计而流窜的难民,开始聚集在清溪川周边并定居下来。
居民在清溪川周边也开始搭建许多脏乱简陋的木板房,排放的生活污水使清溪川迅速被污染。
清溪川已成为经历过殖民统治和战争后代表一个国家穷困及肮脏的贫民区的象征。
无论从卫生还是城市景观方面,如果把清溪川放置不管的话,就不可能期待首尔市更好的发展。
在韩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下,解决清溪川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覆盖”工程。
以1955 年覆盖光通桥上流约136m为开始,1958年清溪川正式开始被全面覆盖( 1958年5月-1961年12月,从光桥到清溪6 家东大门运动场; 1965年-1967年,从清溪6家到清溪8家新建栋; 1970年-1977年,从清溪8家到新答铁桥被覆盖。
1967 年8月15日到1971年8月15日,利用整4年的时间,建成了从光桥到马场栋的总长度达5.6km、宽达16m的清溪高架道路。
清溪川被覆盖之后约过了40 年后,也就是清溪高架道路建成后约过了30 年的2002 年,清溪川已成为城市产业的中心地,道路两侧密集了工具商、照明店、鞋商会、服装店、旧书店、小摊市场等大大小小的商家。
韩国首尔市清溪川水质恢复的经验与启示

测试项目 河流上游 河流中游 河流下游
pH DO/ mg/ L BOD/ m g/ L SS/ mg/ L T N / mg/ L T P/ mg/ L
8. 31 8. 24 8. 04
9. 23 8. 27 7. 92
2. 60 1. 10 1. 80 ∃ 1
1. 6 3. 2 1. 2 ∃ 25
给水排水动态 2007. 12
9
JISH U
表1
生Hale Waihona Puke 种类技 术篇昆虫类 26 111 85 植物类 62 156 94 合计 98 314 216
清溪川恢复前后水生生物数量对比
鸟类 6 32 26
鱼类 4 15 11
技 术 交 流
恢复前 恢复后 增加数量
良好水质的保证还依赖于严密的水质监测。清 溪川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 , 对突发的污染、 异味、 泡沫等问题进行预警并及时处理。 通过上述手段 , 切实保证了清溪川水质 , 将往日 的城市下水道变为重要的生态景观。表 2 给出了清 溪川治理后的水质情况。虽然清溪川水源符合韩国 地表水的二级标准 , 但经过两年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除了 BOD 和总氮两项, 清溪川的各项水质指标都能 达到韩国地表水的一级标准。
2. 76 3. 12 3. 48 ∃ 0. 2
0. 014 0. 010 0. 005 ∃ 0. 02
一级标准 6. 8- 8. 5 # 7. 5
破坏了城镇的生态与环境。清溪川恢复工程证明拆 除封盖并进行彻底治理才是河流发展的方向[6] 。 ( 3) 必须恢复河流生 态, 恢复 河流自净 功能。 河流生态系统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稳定和健康状态 [ 7] 。人类对城镇河流的大规模改 造破坏了这种平衡, 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河流应 该是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景观 , 而不能成为污水的 输送明渠 [ 8] 。应对河流生态系统恢复, 拆除渠化的 堤坝 , 恢复河流的自然风貌, 使其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景观。强化和充分利用健康河流的自净功能 也是保证河流水质的基础。 ( 4) 对于城镇河流的恢复, 保证水量是一个基 本问题。为此应坚持多渠道开源的原则。可以使 用上游城市的再生水 ( 可以重力流过来 ) 、 雨水、 附 近河流水、 客水等。各城镇应因地制宜选择, 不必 追求千篇一律。 ( 5) 解决好污水向城市河流排放的问题。应充 分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 不应全面禁止污水直接排 入, 允许适当的, 可接受的污水排入。应注意初期 雨水对河流的污染。从这个角度考虑, 截留式合流 制可能是比分流制更好的排水体制。 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资 源 保 护 %&’() )(*+,)-(* .)+’(-’/+0
1234 !" 024 " 0254 !#$#
!"#: $# 4 67"7 8 9 4 :;;< 4 $##= "766 4 !#$# 4 #" 4 #!$ !
韩国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案例与经验
。第
一河段的建设主题是 “开放的博物馆” , 景观设计上 要求处处体现现代化特点。包括建成可以举办各种 文化活动的露天广场, 布置假山瀑布等。第二河段 设计上强调反映城市生活和滨水空间的休闲特性。 与其他河段不同的是, 这里要在确保可以安全抗洪 的同时, 保留现有的下水管道; 另外, 河体明显变窄 变深, 一条天然河流从一侧流过, 而一座双层的人行 道在江的另一侧, 这样设计给人空间缩小的感觉, 让 ・ ’& ・
! ,BC$$ $ iDE6$ nFG!$ H ($ 4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天津 员会, 天津 6##6>$)
x! $ I
皅!
6###O$;6 4 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
天津 6##=NO;! 4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通过介绍和分析韩国清溪川与光州川生态恢复的案例, 在河流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 技术方法等方面 提出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借鉴。认为只有把城市河流生态恢复作为系统工程, 对城市河流进行多目标的 恢复治理、 将河流治理列入城市规划、 分区域规划和建设、 多学科开展研究和基础调查、 营造动物栖息地、 恢 复河流自然功能才是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归宿。 关键词: 韩国; 城市河流; 生态恢复; 清溪川; 光州川 中图分类号: P$O$ 文献标识码: Q 文章编号: (!#$#) $##= "766 #" ##76 #= ! ! !
图!
["] 光州川按区间特性设定主题
迹的文化区间。基于此, 人们将作为景观不良因素 的半覆盖构造物改造成良好的景观优势因素, 并将 区间的下段部分作为休闲空间。 下游区间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建设主题是 “生态中的河流” , 使得人类与生态环境进行交流。 为了保护荣山江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荣山江汇流处 至市政府附近约!"# $% 区间内, 限制放置人工设施, 积极保留沙洲。为了强调高水位地与生态的联系, 没有设置低水护岸, 使其形成自然草地。 此外, 为了增强日渐干枯的光州川的河流功能, 计划将上游水的排放量从原来的 &"’ 万 ( ) * 扩大到 维 持 良 好 的 水 质, 以保证河流的生态 +&"’ 万 ( ) *, 功能。 !#$#% 河流的维护管理 河流恢复工程完成后, 对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 评价。并且陆续开展了后期的维护管理, 包括对竞 争植物进行抑制性管理、 建造动物栖息地、 禁止放 牧、 亲水空间的维护等措施。
$%&’()*) &%+ *%),*-&.*/% /0 1-2&% -*34- -4)./-&.*/% 5&)4) *% 6/-4&
! ,<=>8 ?*&/;@1*6 ,7# =/%A;(1&%! ,=$" <1*! ,<$# BC4! 7#$89 :&/;(1&%$, ( $ ! "#$%&#% ’($)*+, -. /%0#1-+*%2$3 4(#*%(* , "#$%&#% 6##=NO, 56#%$ ;! ! 5-33*7* -. /%0#1-%+*%2$3 4(#*%(* $%) /%7#%**1#%7 ,8$%9$# :%#0*1;#2, , "#$%&#% 6###O$, 56#%$ ;6 ! "#$%&#% <$%$7*+*%2 5-++#22** -. =$%);($>* , "#$%&#% 6##6>$,56#%$ )
Hale Waihona Puke $2).-&5.:QF CJD<; 2R :<ST2KGL:<E D<K D<D3FU:<E JL232E:LD3 LD;J; :< -MJ2<EEFJLMJ2< D<K -MGD<UGLMJ2< :< V2TJD,;2CJ TJRJTJ<LJ D<K :<;W:TDS:2< R2T SMJ KJ;:E< L2<LJWS D<K SJLM<232EF 2R T:5JT JL232E:LD3 TJ;S2TDS:2< R2T GTXD< T:5JT CD<DEJCJ<S :< -M:<D DTJ WT2W2;JK 4 QF L2<;:KJT:<E GTXD< T:5JT TJ;S2TDS:2< D; ;F;SJC J<E:<JJT:<E, SMJ L2<KGLS:<E CG3S:B2X9JLS JL232E:LD3 TJL25JTF,:<SJETDS:2< 2R GTXD< CD<DEJCJ<S :<S2 L:SF W3D<<:<E,U2<:<E W3D<<:<E D<K L2<;STGLS:2<,LDTTF:<E 2GS 2R CG3S:K:;L:W3:<DTF TJ;JDTLM D<K XD;:L ;GT5JF:<E,XG:3K:<E 2R D<:CD3 MDX:SDS;,D<K TJL25JTF 2R SMJ <DSGTD3 RG<LS:2< 2R T:5JT; LD< XJ SMJ J<K TJ;G3S; R2T GTXD< T:5JT; 4 64( D/-+):V2TJD;GTXD< T:5JT;JL232E:LD3 TJ;S2TDS:2<;-MJ2<EEFJLMJ2<;-MGD<UGLMJ2< 河流是城市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 对城市的 发展、 风格和城市环境有着积极影响。然而, 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河流遭到日益严重 的污染。如何对城市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使河流恢复到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复兴的 焦点问题之一。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水环境建设和城市滨水区开 以污染治理为主 发的历程, 从 !# 世纪 N# 年代开始, 的水质恢复逐步向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河流生态恢 复转变
・ 76 ・
! 韩国两个河流生态恢复案例分析
!!! 清溪川复原和再发展项目 第 # 个成功 "# 世纪首尔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 [&] 项目是 "$$% 年完成的清溪川复原和再发展项目 。 清溪川项目展示了一个城市河流改造项目如何能极 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并在城市中心提供一个有吸 引力的公共空间。 ! ! ! ! ! 简介 清溪川是一条自西向东穿越首尔的古老河道。 随着 "$ 世纪下半叶经济腾飞, 韩国政府于 #’%( 年 开始大规模建设清溪川覆盖工程, 填埋了已经污染 的河流, 并且花了 "$ 年的时间顺着清溪川建造了一 座高速公路桥, 日行车量达 #" 万辆, 一直是城市繁 华的象征之一。伴随生态的破坏、 生活质量的下降, 韩国人重 新 意 识 到 恢 复 自 然 环 境 的 重 要 性。 "$$) 年 * 月起, 为了将首尔建设成低公害清洁城市, 首尔 市政府开始拆除高架路重建清溪川。 ! ! ! ! " 前期准备 自 "$$" 年 * 月 # 日起耗费 # 年多的时间, 进行 了清溪川恢复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由专家和 普通市民组成市民委员会进行政策指导, 收集和反 馈公众意见, 召开听证会并提供咨询服务; 项目研究 组负责预先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规划设计; 工程 总部则负责项目执行。该项目还与有关政府机构紧 密合作, 建立了若干临时办公室, 以利于加强与地方 及公共部门的联系, 同时还有 "% 个独立团体参加与 市民的联系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 ! ! ! # 施工过程 施工区域全长 %+( ,-, 规划建成一条从东到西 的绿色水轴线与从南到北的绿色轴线相呼应。"$$) 年 * 月开始了高架公路的拆除和清溪川河道的清 理。此外, 为了保证清溪川一年四季流水不断, 最终 采用 ) 种方式向清溪川提供水源, 即从汉江引流一 部分河水、 在地铁沿线的周边区域钻井取水、 循环使 用经过污水处理的废水。 施工区域分为三段, 在自然与实用原则相结合 的基础上, 对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设计理念
[$]
治理, 开展以恢复河流自然属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
[!] 。 恢复工程成为国际趋势
我国对河流生态建设的研究较晚, !# 世纪 7# 年代后期, 城市河流生态化改造及景观设计日益受
[6] , 多个城市开展了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恢 到关注
复工程, 但与河流治理和生态恢复先进的国家相比, 在河流生态恢复的理论研究、 规划设计理念、 工程技 术以及后期管理措施等方面, 均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笔者通过介绍韩国清溪川、 光州川两个河流生态恢 复案例, 试图为我国的城市河流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 世纪 7# 年代以后, 对河流进行综合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A##!##) 作者简介: 梁耀元 ($7>= —) , 女, 吉林敦化人, 助理工程师, 从事植被恢复与绿地景观设计。 (BCD:3: 3:D<EFD2FGD<H CD:3 4 <D<ID: 4 JKG 4 L< 通讯作者: 李洪远, 教授。 (BCD:3: M2<EFGD<H <D<ID: 4 JKG 4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