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基于宽带中频的窄带FM信号检测和解调技术研究

基于宽带中频的窄带FM信号检测和解调技术研究
郭贵虎;涂国防;胡新生
【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
【年(卷),期】2003(33)4
【摘要】文章论述了基于宽带中频的窄带F M信号检测和解调的原理,给出了对应的软件化接收机实现方法,对其中的高速宽带A/D、多速率信号处理和解调等关键技术作了深入阐述.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郭贵虎;涂国防;胡新生
【作者单位】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6
【相关文献】
1.基于超窄带宽激光器的光纤光栅多通道强度解调技术研究 [J], 刘珂鑫;张滦;熊雯雯;张群;卜凡萍
2.基于中频数字化处理平台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J], 周玲芸
3.基于FPGA的零中频DPSK信号解调技术研究与实现 [J], 李雷;严玉国;杨宾峰
4.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信道接收机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J], 冯海亮;李国政
5.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信道接收机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J], 冯海亮;李国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通信技术正日益成为通信行业的主流技术。
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信号的接收、解调和解码,对数字化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技术的关键问题,包括数字直接频率合成技术、数字前端滤波器设计、同步与解调技术等方面。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数字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研究、数字前端滤波器设计的研究、同步与解调技术的研究、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等。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数字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和数字前端滤波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其次,通过实验验证,验证同步与解调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际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进一步验证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研究预期成果与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数字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数字前端滤波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同步与解调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数字化宽带中频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结果等。
其应用前景为:推动数字宽带中频接收机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和可靠性,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基于sdr的宽带中频中fm信号自动检测与解调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论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SDR)在信号侦察叶I的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讨论了基于SDR的宽带中频中信l≥检测和中频信l÷解调技术,包括:高速A/D采集技术、频域中信号·陋虚警检洲技术、基,:多抽十t牢的t十,频调频(FM)信号解调技术。
本文首先根据带通采样定理,提出将宽带中频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鬟,垓方案不仅可以将原信号搬移到较低的中频,而且降低了数据量。
然后根据超短波信道中信号的特点,提出了Neyman—pearson准则li的频域恒虚警(F-CFAR)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背景噪声特性。
自适心地调整判决fj限,在确保恒虚警率的条件下,使得信号检测二簪最大,并能准确检测信号的中心频率。
在确定信号中心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抽样率技术和边带调制技术的信号解调方案。
利用该方法对中频调频信号进行解调,能精确地恢复旧话带信号。
陔方案既降低了运算量,又达到满意的解调效果。
最后,将信号检测模块和信号解调模块嵌入到高速OSP平台中,形成一个宽带中频信号接收系统。
本研究创造性地将信号采集、谱估计、信号检测领域的有关珲沦和乃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宽带中频中信号检测和解调的数学模型,给出相应的实现算法,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进行了验证。
本文所述的信号检测和解调算法己在基于SDR的宽带接收机中实现,该接收机己成功应用到实际中,整个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定目标,整体技术水平在改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SDR:A/I):DSP:软件无线电;抽取:恒虚警;检测;解喇Abstract7rhlsdisgertationdiscussesthetheorv、application。
Lndkeytechniquesofsoftwareradio(SDR)1nsignal”cllnnaissance.Atidalso,thedissortat]ondescribesthetechnol0,4lt·s(】J1dolt,(。
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的中频处理设计

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的中频处理设计一、引言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高频信号的测试仪器。
它可以对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能提供功率谱、频谱分析、频率合成等功能。
其中,中频处理是矢量信号分析仪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中频解调、频率变换、滤波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中频处理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中频解调中频解调是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的过程。
在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中,通常采用超外差法进行中频解调。
超外差法是利用两个高频混频器将射频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混频得到中频信号,然后通过滤波和放大得到所需的中频信号。
在超外差法中,由于射频信号的频率很高,因此需要采用高频混频器。
鉴于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的要求,采用宽频带的高频混频器是必要的。
在选择高频混频器时,需要考虑其带宽、线性度、噪声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进行射频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的匹配,以确保混频过程的有效性。
中频解调后的信号还需要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
滤波器的设计需要满足信号的带宽要求,并具有较好的通带衰减和阻带衰减特性。
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增益、噪声系数、线性度等因素,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三、频率变换频率变换是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通常采用数字频率合成器进行频率变换。
数字频率合成器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频率的精确合成,并能提供宽频率范围和高分辨率的输出。
在设计数字频率合成器时,需要考虑频率范围、分辨率、相位噪声等因素。
为了实现高分辨率的频率输出,可以采用DDS(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并通过数字滤波、插值等方法提高频率合成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滤波滤波是对频率变换后的基带信号进行去除无用频带和抑制杂散分量的处理。
在大带宽矢量信号分析仪中,常用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用于去除高频信号的杂散分量。
设计低通滤波器时,需要考虑滤波器的带宽和截止频率,以保证有效地去除高频噪声,并满足信号的传输要求。
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软件无线电技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无线电信号的解调、编码和解码等过程,代替了传统的硬件电路实现方式。
因此,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其中,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是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频带通采样技术基于混频的原理,将高频信号转换到中频范围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采样复杂度。
多通道技术则是利用多个接收通道同时接收来自信号源的不同载波进行处理,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信噪比。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以期提高软件无线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二、研究目的本文拟研究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探究中频带通采样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分析其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2. 研究多通道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分析其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3. 针对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应用进行算法分析和性能评估。
4. 构建基于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软件无线电系统,测试其性能表现及实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算法的建模分析,模拟不同信号输入下的采样效果和信噪比表现。
2. 基于USRP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构建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软件无线电系统,测试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3. 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对,评估算法和系统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文拟通过研究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应用,探索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潜力。
预期成果如下:1. 研究软件无线电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场景,为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 建立中频带通采样和多通道技术的MATLAB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系统性能表现。
接收机的中频处理技术

接收机的中频处理技术摘要:本文对数字中频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AD+FPGA”的中频信号处理技术,在频谱分析仪及信号分析仪等接收机中应用广泛。
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接收机的设计越来越多地采用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的思想,以开放性、可扩展、结构精简的硬件为通用平台,把尽量多的功能用可重构、可升级的构件化软件来实现。
从实际设计来说,射频模块尽量简化,将信号通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提高接收机的稳定性、通用性并降低实现成本。
在接收机中,最常用的是频谱分析和信号分析功能,本文以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设计基础,简述频谱分析和信号分析的中频处理。
1 方案输入的射频信号经过变频模块生成153.6MHz的中频信号,通过ADC进行122.88MHz频率采样,数字信号送入FPGA进行数字下变频(DDC)、CIC抽取、RBW滤波、求模、视频滤波、检波后存入RAM 后送CPU进行频谱分析;经过DDC、半带滤波及CIC后存入DDR2后送CPU进行信号分析,包括矢量信号解调,GSM、TD-SCDMA、WCDMA、TD-LTE及FDD-LTE分析等通信制式的非信令解调。
具体中频处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具体实现2.1 模数转换(AD)ADC是整个中频处理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其选用主要参考二个指示,即信噪比和采样频率。
由于信噪比与ADC的有效位数有直接关系:SNR=(6.02N+1.76)dB,其中N 为ADC的位数,所以尽量选用高位数ADC;同时,由于中频的宽带化需求,需要高采样时钟的ADC,如要满足40MHz的分析带宽,理论上要求采样时钟大于80MHz,本设计的采样时钟为122.88MHz。
综合两方面考虑,ADC我们选用了LINERA公司的LTM9001。
2.2 数字下变频数字下变频(DDC)是数字接收机中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声纳和无线电接收机中,主要将中频信号混频到基带,便于后续处理。
WOLA滤波器组在宽带数字中频处理中的应用

WOLA滤波器组在宽带数字中频处理中的应用郭连平;田书林;王志刚;罗浚溢【摘要】信道化技术是一种宽带数字中频系统中常用于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技术.多相DFT滤波器组是实现信道化的一种高效结构,但其参数设计的灵活性受到了信道数目与抽取倍数必须相等的限制.利用WOLA滤波器组实现宽带数字中频的信道化设计,可实现与多相DFT滤波器组相同的功能,同时解除了信道数目与抽取倍数的约束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WOLA滤波器组实现宽带信号信道化的有效性.【期刊名称】《计量学报》【年(卷),期】2013(034)005【总页数】5页(P486-490)【关键词】计量学;信道化设计;数字中频处理;多相DFT滤波器组;WOLA滤波器组【作者】郭连平;田书林;王志刚;罗浚溢【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973宽带数字中频处理中,信号经过ADC采样后,若直接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鉴于较高的采样率及分析带宽,一般无法得到足够的频率分辨率。
同时,这种具有极高采样率的数据流,使得后端处理器件(如FPGA)无法达到可匹配的数据处理速度。
因此,一般采用带通或低通滤波器组分别取出相应频带内的信号,分段整合的数字经过变频、数字抽取等操作,降低数据处理速率,进而获得整个模块的频率分辨率提升。
然而,该方法缺点为计算量大,硬件实现效率较低,目前已逐渐被高效率的多相DFT滤波器组结构代替[1]。
多相DFT滤波器组中,采样数据的抽取倍数与信道划分数目必须相等,严格约束了各信道的数据输出率与信道带宽,限制了参数设计的灵活性。
加权叠接相加(weighted overlap-add,WOLA)结构是一种高效率、低功耗且设计灵活的滤波器组,起初应用于短时傅里叶变换,近年来在子带编码(subband coding)、OFDM和语音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5]。
中频数字接收机MSK信号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频数字接收机MSK信号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频数字接收机MSK信号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频数字接收机(Intermediate Frequency Digital Receiver)是一种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信号直接数字处理的一类接收机。
其主要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SK(Minimum Shift Keying)是一种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二进制数据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用不同的相位表示不同的数字,然后通过信道进行传输,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再通过解调器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数据。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频数字接收机中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通过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为接下来的相关工作提供工作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任务1. MSK信号的调制技术研究,包括二进制数据的编码方式、相位调制方式等。
2. MSK信号的解调技术研究,包括移相解调技术、鉴相解调技术、相关解调技术等。
3. 频率估计技术研究,包括周期图谱法、卡尔曼滤波法、瞬时频率法等。
4. 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中频数字接收机中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5.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对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及优化,提高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进行理论推导和分析,通过MATLAB等仿真工具进行仿真验证,最终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测试及优化。
四、预期成果1. 中频数字接收机中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技术方案设计。
2. 仿真验证结果及相关性能曲线图。
3. 中频数字接收机中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及频率估计算法实现代码及文档。
4. 优化后的算法性能测试结果及论文。
五、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了解中频数字接收机及MSK信号的相关原理和应用场景,研究数据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级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完成日期:2014年1月15日目录摘要、关键词 (3)第一章绪论 (4)引言 (5)本文研究的课题背景 (5)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第二章宽带中频信号采样方法研究 (7).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介绍 (7).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设计原理 (7)模拟正交采样 (9)带通采样 (10)第三章宽带中频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12)宽带中频信号接收机 (12)频带分割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15)致谢 (20)参考文献............................................................摘要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大量实时信号的传输需求对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高速率的要求,宽带采集技术是解决高速率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需要对中频信号乃至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发展到目前,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满足需求。
宽带中频信号采集系统采集的对象为速度较高的中频信号,则要求采集系统有足够宽的带宽以容纳高速信号,而宽带宽会带来噪声谐波等影响,给设计带来困难。
本文针对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中的问题,首先从采样原理出发,分析采样原理在带通信号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方式,结合ADC分类具体分析常用ADC—连续逼近型((SAR) ADC, FLASH型(也叫并联比)ADC、流水线型(Pipeline) ADC及E一△型ADC—特性,选取peline型AD9640作为模数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
通过研究模拟前端输入匹配条件,选取变压器为输入信号由单端信号转为差分信号的转换器;综合考虑电路时钟需求,分析时钟误差影响,计算时钟抖动范围;隔离电源、地噪声;以及考虑在PCB板上器件位置布局、相互影响和考虑高速信号布线规则分析及模数混合设计注意事项;尤其注意对保证宽带信号采集系统质量上起重要作用的抗混迭滤波器,并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最后对设计中的不足给出了关键技术的优化分析设计。
关键字:宽带;中频;数据采集;抗混叠滤波;模数转换器第1章绪论.引言在通信、雷达、电子战接收机等现代通信系统中,要求传输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一般信息处理器的容量,如在通信系统中,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技术由原来的2GHz或为核心的技术正在向以3 GHz或4GHz为核心的技术演变;而在雷达通信系统中,工作频率则更是提高到了2GHz到1 OOGHz范围内,常用的雷达信号频率也达到了2GHz到18GHz高频率范围内。
这样宽的带宽对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处理速度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带中频信号采集技术的出现,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需求,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
宽带为瞬间捕获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缩短了响应时间。
随着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拓宽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带宽,另一方面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直接中频数据采集(即中频A/D变换),采集的数据在数字部分实现下变频、通道选择、滤波、调制解调等功能的设计,使信号处理灵活性提高,因为信号的大部分处理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可以通过更新模块的软件设计很容易的改进和增加所需功能,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结构,硬件可以随着发展需要复制型的更新扩展,避免了模拟设计所需的大量硬件设备耗材。
且基于软件无线电设计思想的用数字设计克服了模拟中频处理器件,如混频器、模拟滤波器和放大器等,带来的温飘和非线性失真等问题,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简化了制板、调试等过程。
信号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模拟数字转换器(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发展到现在工艺己发展的非常成熟,性能每年都有提升。
其发展到现在,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片上系统集成电路过程。
发展到片上系统后,使得ADC大批量的生产成为可能。
大批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现在ADC的采样速率可达到GHz以上,达到16位分辨率,在采样速率和精度上较原来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为宽带中频信号采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而对于高速高精度ADC器件要想使高转换速度、高转换精度、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低功耗等性能指标在实际使用中达到最佳状态,信号采集电路的射频模拟前端、供电电源、接地、时钟及电路板的布局布线设计成了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一,ADC的信噪比及射频模拟前端的增益决定了接收的动态范围。
当ADC 的信噪比一定时,如果射频模拟前端的增益增大,则接收的瞬时动态范围减小; 当射频模拟前端增益一定时,ADC的信噪比增大,会使接收的瞬时动态范围增大。
其二,电源、地噪声在今天的高速设计中通常占据30%以上的噪声预算。
电源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才能使各个器件正常工作,如果电源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器件能否工作或者使产生误差。
其三,时钟抖动带来的误差。
理想的时钟是没有抖动的,但实际电路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必然会带来时钟的抖动,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在低速时不会带来很大影响的时钟抖动,对于高速信号则会产生很大影响,采集得到的信号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其四,高速ADC电路中合理布局布线,使敏感器件和噪声源分开布局,对敏感信号进行保护。
另外,布局布线时对器件工作功率也要考虑,对产生热量多的部分,要考虑散热。
否则会导致系统崩溃。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转接口的选择也很重要的,系统设计也需进一步简化。
.本文研究的课题背景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背景,从设计尽可能使模数转换单元靠近射频前端着手,尽早进行数字化以用数字设计实现更多通信功能。
本文基于对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信号采集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ADC特征并比较,选取符合系统要求的ADI公司的AD9640芯片进行模数转化设计,进一步对设计高速中频电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包括模拟前端变压器的设计选取、抗混叠滤波器设计、时钟电路设计及噪声分析、电源和地优化设计、高速电路器件布局、布线考虑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 宽带中频信号的采样方法。
2宽带中频信号的处理技术。
第二章宽带中频信号采样方法研究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介绍1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理论思想的高速高精度信号采集与处理的新型技术,通信或雷达等宽带信号接收后,经模拟前端放大滤波处理后,直接对所得中频信号采样,即进行A/D变换,在数字部分完成包括下变频、调制解调、抽取、插值等处理过程,由接口电路送到DAC处理部分,进行适当后续处理操作。
宽带中频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数据采集技术虽然在采集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很大提高,但采样过程都遵循采样定理。
如下所示。
采样理论所谓采样(sampling)就是采集的。
采样是将时间上、上都连续的模拟信号,在采样的作用,转换成时间上离散(时间上有固定间隔)、但幅值上仍连续的离散模拟信号。
所以采样又称为的过程。
X(t)Y(t)典型ADC转换系统框图模拟正交采样模拟正交采样将带通信号经过模拟正交解调转化为基带信号,然后进行采 样,采样速率很低,只需大于等于信号带宽即可。
模拟正交采样原理在雷达、声纳和通信系统中,常常要将接收到的带通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基带 信号,并分离出同相分量I 和正交分量Q,这称为正交解调。
通过正交解调可以 直接获得带通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传统的正交采样方法是由模拟正交混频器作正交解调,得到模拟的I, Q 分量,再用两路A/D 分别采集,经过低通滤波后得到正交的I (n) , Q(n)分量。
这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cos(2t ωI(n) 模拟正交采样原理图对模拟正交解调而言,信号的同相分量I 和正交分量U 之间的幅度一致性和 相位正交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实现正交解调关键在于本振的产 生,实际中对木振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求本振和信号载波同频同相,否则 正交解调后的信号会产生频差和相差,不利于信号的恢复;其次要求两个本振信号cos 0ωt 和sin 0ωt 完全正交,否则由1, Q 两路信号恢复原信号时会产生虚假信号。
带通信号可表示为3:(实信号表示)其中)(cos )()(t t r t I φ=和)(sin )()(t t r t Q φ=分别为x(t)的同相和正交分量,r(t)为信号幅度函数,002f πω=为信号载频,)(t φ为相位函数。
对于理想的正交采样系统,有同相通道:正交通道:两通道经过两个A/D 转换器以同一采样频率s f 采样后得到数字的同相信号I(n)和信号正交Q (n)。
由于模拟正交解调,原带通信号为基带信号,因此采样率可以取得很低。
只需B f s ≥即可满足Nyquist 采样定理。
带通采样4带通采样又叫IF 采样、调和采样、下奈奎斯特采样和下采样等。
实际中遇到的许多信号是带通型信号,这种信号的带宽往往远小于信号中心频率。
假设被采样信号为带限信号,其上限频率为H f ,下限频率为L f 。
通常,根 据H f 和 L f 之间的关系,把采样分为低通信号和带通信号。
当H f /2 > L f 时,此信号被称为低通信号;当 H f /2< L f ,则此信号被称为带通信号。
为了便于研究,将频域以s f /2为单位(s f 为采样时钟频率)划分为不同区域,并分别称为第一奈奎斯特区[0,s f /2],第二奈奎斯特区[s f /2,s f ],第三奈奎斯特区[s f ,3s f /2],...... 为了从样本信号中能够无失真的恢复出原模拟信号,避免出现频谱混迭现象,选 择采样时钟频率fs,时,必须保证被采样模拟信号的频段位于某个单一的奈奎斯 特区内,即n s f /2< L f <H f <(n+1)s f /2 n=0,1,2...式中,当n=0时的采样被称为低通采样,而n ≥1时的采样被称为带通采样。
显 然,对低通信号的采样只能采用低通采样;而对带通信号信号的采样即可以采用 低通采样,也可以采用带通采样。
不过,为了降低采样速率,带通信号一般都采 用带通采样,对高速信号的采样尤其如此。
带通采样方法是一种欠采样方法。
欠采样的好处很明显,首先,我们可以 采用较低的采样率实现对较高中频信号的采样;其次,由于采样率低,可以大大 减少后级的运算量,这极大的方便了系统的实现,并减小了成本。
带通采样定理5: 对中心频率为0f ,带宽为B 的带通信号定义其上截止频率为 2/0B f f H +=,下截止颇率为 2/0B f f L -=。
根据采样值不失真的原则,能够重 建信号的充要条件是采样率s f 满足:)1/(2/2-≤≤n f f n f L s H 其中n 是n=1,2,...m ax n ,⎣⎦B f n H /max =第三章 宽带中频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宽带中频信号接收机6现代通讯、电子侦察要求接收机具有宽输入带宽,高分辨率、灵敏度,大动 态范围,同时到达多信号接收,低响应时间,目标信息存储完整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