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大学美术学院648艺术设计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贵州大学美术学院648艺术设计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试述“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答案】(1)“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这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涉及十几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2)从它的产生背景来看,与1860年到1890年左右在英国和美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①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②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③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④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⑤它们也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3)两个运动之间比较不同的地方是:①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②这场运动从1895年左右的法国开始发展起来,之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这场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9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然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而代之。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地改革设计的企图。但是这场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等,则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2.试述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在艺术风格上“新艺术运动”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承袭了“工艺美术运动中”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后期受印象派艺术和东方艺术影响比较大。二者都希望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新艺术运动”反对任何学院派和复古主义的装饰,主张向自然寻找艺术灵感。这与“工艺美术运动”倡导的哥特式复兴有明显的区别。

“新艺术运动”也漠视机器生产,因而与工艺美术同样都无法真正构造起工业文明条件下技术与艺术,手工艺与机器生产之间联系的桥梁。

“新艺术运动”的实质是探索产品设计之装饰风格的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做产品表面的文章。停留在形式革新上,最终走向追求几何风格的装饰艺术运动。

(2)在艺术内涵上与“工艺美术运动”大相径庭。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家们注重探索新兴材料和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可能性。新艺术运动从一开始就以抛弃所有传统艺术的姿态出现。从亨利·凡·德·威尔德到格拉斯哥学派都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风格,从而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扫除了任何形式上的障碍。这与“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返回中世纪的复古主义回归是不同的。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大量采用新的材料。在设汁中追求抽象的设计风格。因此“新艺术运动”比“工艺美术运动”更加接近工业时代的物质文明。

(3)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但又有实质的区别。

威廉·莫里斯所主张的是要回归中世纪那种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自然状态。以排除生产条件下产品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隔阂。

“新艺术运动”则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动植物纹样装饰于实用产品之上。因而一些产品显得过于纤细。因而,在处理设计的形式与功能,技术与艺术关系上,比不上“工艺美术运动”做得深入。实质上新艺术运动还是为艺术而艺术,只不过其艺术载体延伸到实用的产品上。

(4)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新艺术运动”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但此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如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则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答案】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因而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和风格层出不穷,软高技设计、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曼菲斯风格等成为这一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思潮。我们把这些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统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和关注环境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为人设计”和“环保设计”成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引发了众多的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出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成为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此外,属于平面设计范畴的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成为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在企业竞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4.试述装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主义之异同。

【答案】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兴起的一次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这次装饰运动首先表现在法国的奢侈品上,随后波及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陶瓷、玻璃、家具、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等领域。主要目的是追求产品的华美。“装饰”是这次设汁运动的性质,也是一场形式

主义的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①几何风格;②追求华美;③主张机械形式美;④带有装饰性。

(1)发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

(2)地点:首先发生在欧美日,随后传遍世界各地。

(3)“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在西班牙作家翁尼斯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一书中出现。

(4)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它涉及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诸多领域。

(5)后现代主义在设计中的表现特征为:

①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②反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③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和历史折中风格;

④隐喻;

⑤关注环境。

二者的区别: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主要用于手工艺和工业化下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由于它主要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使得它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

“装饰艺术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

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后现代主义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历史上的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呈现出烦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5.试述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教育的影响。

【答案】(1)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包豪斯学院,开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也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

(2)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各种类型的设计院系都拥有包豪斯教学体系不同程度的内容,特别是其所首创的“基础课”教学,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互相作用的形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使视觉设计教育摆脱了艺术家个人化、自由化、非科学化的主观倾向,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起源。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则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