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过瘤胃氨基酸概述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分为 5 组,每组 5 头。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 个试验组 组分别在基 M15、L30、M15+L30、LCP
础饲粮中添加 RPMet15 g /d、RPLys30 g /d、RPMet15 g /d+RPLys30 g /d、RPMet15 g /d+RPLys
30 g /d(同时降低饲粮粗蛋白质 2.20%)。 预试期 10 d,正试期 150 d。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
动物营养学报 2016,28(2):418-425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6.02.015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 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韩云胜 曲永利* 袁 雪 王志博 殷溪瀚 李 伟 潘琪琪 王 冠 高 岩
曲永利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通信作者: , ,
,E-mail: Ylqu007@
428
动物营养学报
卷 28
高其吸收利用率。 近几年,国内外对蛋氨酸和赖
氨酸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添 加 过 瘤 胃 蛋 氨 酸
( 和过 RPMet) 瘤胃赖氨酸( RPLys) 以提高奶牛产
奶量、乳蛋白率[3] 和肉牛生长性能[4] ,降低饲粮蛋
白质水平等方面[5]。 丁洪涛等[4] 研究表明,在夏
洛来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RPMet30 g /d、RPLys
的复合物 平 30 g /d、RPLys30 g /d+RPMet30 g /d
,
均日增重(AD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 9%、6%、9%,
说明 和 RPMet 在 RPLys 肉牛上有较好的应用效
奶牛营养中过瘤胃蛋白的几个问题

答:是的。每一种饲料、原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粗蛋白,其中的粗蛋白有过瘤胃者,也有不过瘤胃者,差异性甚大。请见附表比较。
常用饲料原料中,过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
粗蛋白,%
(以干物质为基准)
过瘤胃蛋白,%
苜蓿干草
17 – 18
28
苜蓿草,脱水干燥
本文链接:/kxyn_tmr/2013-11-12/102727.chtml
血粉:使用量若超过0.45 kg,则降低采食量。不要与水混合否则产生不佳的色泽。
肉骨粉:慎防Salmonella的污染问题。
鱼粉:慢慢增加使用量,否则降低采食量。
《特别说明:依中国大陆的饲料法规,动物蛋白不能用于反刍动物饲料中。》
羽毛粉:质量的控制(水解的程度)及嗜口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热处理的全脂黄豆:熟化过程可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比例,但含油量过高,不可过量使用,加热过度,破坏蛋白质。
换句话说,就是先把瘤胃微生物喂饱了,使瘤胃中的纤维消化正常之后,再将过剩的粗蛋白过瘤胃。
假使过剩的粗蛋白不过瘤胃,而继续在瘤胃中被分解,则产生过多的氨气,不只使粗蛋白的利用率降低,况且过多的氨气被吸收进入血液中,易使血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过高,导致对繁殖性能之不良影响,而使配种之受孕率降低。总之,瘤胃微生物喂饱了,发酵作用正常了,则过剩的粗蛋白势必要过瘤胃。更且过瘤胃的粗蛋白必须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
5.问:粗蛋白在瘤胃中被分解的量不足时,有何不良后果?
答:若日粮中提供的粗蛋白不足以满足瘤胃微生物发酵作用的基本需求以发挥应有功能,则终致微生物蛋白(MCP)产生量不足,致使产奶量下降,以及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ZHANG Kaixiang;XING Defang;GAO Xulei;TENG Lebang;LYU Yongyan;SUN Guoqiang【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且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25、30和35 g/(d·头)的RPLys.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瘤胃MCP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P<0.05)、14.76%(P<0.01)、10.06%(P<0.01).2)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P<0.05)、9.30%(P<0.01)、6.69%(P<0.05);在乳蛋白率方面,试验2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氮总排出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70%(P<0.01)、9.98%(P<0.01)、7.87%(P<0.01).由此可知,奶牛饲粮中添加RPLys可以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降低奶牛氮总排出量,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RPLys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d·头).【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8(030)012【总页数】9页(P4971-4979)【关键词】过瘤胃赖氨酸;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奶性能;氮排泄【作者】ZHANG Kaixiang;XING Defang;GAO Xulei;TENG Lebang;LYU Yongyan;SUN Guoqi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大豆等蛋白质饲料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下,大量未被利用的氮元素经奶牛的粪尿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既造成了蛋白质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环境的污染,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成为制约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过瘤胃氨基酸

反刍动物的过瘤胃保护性氨基酸营养添加剂价值评估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
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
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 —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过瘤胃氨基酸应用的必要性许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最终生物学价值决定于小肠内出现的供吸收的氨基酸数量和种类。
为此,英、法、美、德、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北欧及我国学者提出了反刍物蛋白质营养新体系,虽然各国新体系所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完全一致,但其共同特点是以小肠蛋白质,即小肠氨基酸平衡为基础。
小肠内可吸收氨基酸主要受制于微生物蛋白质和未降解日粮蛋白质构成的数量和质量。
微生物蛋白质有一个优秀的氨基酸组成,但是研究表明,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最大程度,还是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进人小肠,从而不能实现现代高产反刍动物潜在的生产量,因此必须增加进人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数量。
过去,营养学家们常给反刍动物补充瘤胃非降解蛋白质。
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去毒大豆粉和玉米面筋粉等含有较多的过瘤胃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饲料常用的非降解蛋白质源。
但是,单靠提高过瘤胃蛋白质数量并不一定保证反刍动物增产。
许多学者提出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1)使通向小肠的细菌蛋白减少;(2)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可能不容易消化;(3)过瘤胃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易平衡,在满足某些必需氨基酸的同时也会导致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过量,反刍动物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不但造成环境染,也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状况;(4)不同来源的过瘤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营养价值;(5)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6)不同包被方法处理的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的释放速度也可能有一定差异,因此出现各种氨基酸利用的时间差问题。
奶牛过瘤胃氨基酸简介

一.奶牛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求和来源1.蛋白质是奶牛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经微生物作用,大部分被降解成氨,生成的氨除用于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外,其余的氨被吸收随血液进入肝脏合成尿素,一部分返回瘤胃再利用,另一部分从尿液排出.小肠的代谢蛋白质(MP)是指被瘤胃以后消化的真蛋白质和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部分,主要有3部分组成,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UCP),少量的内源蛋白质(ECP)研究表明,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最大程度,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仍难以满足高产奶牛产奶的需求,而大量增加日粮蛋白质饲喂量,随之会增加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量,造成蛋白质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曾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日粮中UCP(非降解蛋白质)的量,弥补微生物蛋白质的不足,最常用的是在日粮中添加含UCP 的鱼粉、血粉、羽毛粉、玉米面筋等对蛋白质进行保护处理,但日粮中过多的UCP代替RDP(瘤胃降解蛋白质)会出现以下问题:①在日粮中用非降解蛋白质代替降解蛋白质,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下降。
②可代谢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会影响牛奶的产量。
就氨基酸含量和瘤胃发酵能力来说,鱼粉是蛋氨酸的良好来源.羽毛粉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血粉含较多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玉米面筋粉是亮氨酸的良好来源.但赖氨酸含量低。
结果饲喂某种氨基酸含量低的过瘤胃蛋白质,就会加重该种氨基酸的缺乏。
③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也可能不容易消化。
④不同来源的过瘤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营养价值。
⑤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台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
⑥另外,用喂过瘤胃蛋白质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状况这是困为奶牛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从而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由于过瘤胃蛋白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过瘤胃氨基酸上。
_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过瘤胃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

动物营养学报2016,28(9):2936-2942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3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过瘤胃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高岩1吴健豪2曲永利1*潘琪琪1张士博1韩天龙1王志博1殷溪瀚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2.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上海202177)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 )、过瘤胃赖氨酸(RPLys )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25头12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牧场实用饲粮);其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g /d (RPM 组)、RPLys 30g /d (RPL 组)、RPLys 30g /d +RPMet 15g /d (RPL +M 组)和RPLys 30g /d +RPMet 15g /d (同时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71%)[RPL +M (L )组]。
预试期10d ,正试期150d 。
结果表明:1)RPL +M 组和RPL +M (L )组试验牛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RPL +M (L )组养殖效益最高,为7.67元/(d ·头),且高出RPL +M 组0.32元/(d ·头)。
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RPMet 、RPLys 对荷斯坦奶公牛净肉率无显著影响(P >0.05);RPM 组、RPL 组、RPL +M 组和RPL +M (L )组宰前活重显著增加(P <0.05),且以RPL +M 组最高,但RPL +M 组与RPL +M (L )组无显著差异(P >0.05);RPL 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 <0.05);各试验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显著增加(P <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
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王剑飞【摘要】文章通过对乳品质的提高途径、奶牛的限制性氨基酸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过瘤胃蛋氨酸的定义、分类以及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过瘤胃蛋氨酸;乳蛋白率;奶牛生产【作者】王剑飞【作者单位】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8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23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乳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牛奶是目前最主要的乳产品,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牛奶的价值。
不同国家生鲜乳标准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含量见附表。
我国目前乳品质低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一个泌乳周期的产奶量均低于其他国家。
1.1 营养调控乳蛋白的合成需要氨基酸和能源[ 1 ]。
奶牛乳腺组织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与乳蛋白率有关,摄取的必需氨基酸越多,乳蛋白率就越高,但是氨基酸只有在充足且均衡的条件下才能被反刍动物有效地吸收和利用。
目前已经证实,某些氨基酸可以限制乳蛋白的合成。
氨基酸不平衡会限制奶牛乳蛋白的合成,从而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乳蛋白基因的表达需要每种必需氨基酸都处在最适浓度,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浓度过低都会影响乳蛋白基因的表达,这是改善牛奶乳蛋白含量的有效手段[ 2 ]。
其原理是氨基酸营养的木桶效应,即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在动物中的营养作用,犹如由二十多块木板条围成的木桶,每块木板条代表一种氨基酸,蛋白质的生产效果犹如木桶里的容水量,见附图。
如果饲料缺乏某种氨基酸,即木桶上的某块木板短缺,其他木板条再长盛水量也不能增加,生产水平只停留在最短的一条木板的水平上,这种氨基酸限制了蛋白质的利用率,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1.2 其他增加优质粗饲料的饲喂量、品种改良(周期漫长)、降低乳房炎的发生率、降低应激反应等方法都是在本质上改善乳蛋白。
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把反刍动物蛋白质的研究重点转向过瘤胃氨基酸,使小肠中氨基酸的数量明显增加并接近理想水平来达到节省蛋白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不过氨基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和利用比在猪、鸡生产中应用氨基酸困难得多,因为牛和羊的瘤胃具有发酵降解功能,使添加的氨基酸降解,而最终到达小肠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过瘤胃氨基酸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过瘤胃蛋白质的局限性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在日粮中用非降解蛋白质代替降解蛋白质,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下降。
②可代谢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会影响牛奶的产量。
就氨基酸含量和瘤胃发酵能力来说,鱼粉是蛋氨酸的良好来源;羽毛粉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血粉含较多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玉米面筋粉是亮氨酸的良好来源,但赖氨酸含量低。
结果饲喂某种氨基酸含量低的过瘤胃蛋白质,就会加重该种氨基酸的缺乏。
③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也可能不容易消化。
④不同来源的过瘤胃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营养价值。
⑤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
另外,饲喂过瘤胃蛋白质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状况。
这是因为奶牛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从而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2 过瘤胃氨基酸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过瘤胃氨基酸(RPAA),又称瘤胃保护氨基酸、瘤胃旁路氨基酸,大致可分为二大类。
第一类包括氨基酸类似物、衍生物、金属螯合物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基于完成从类似物到氨基酸的转化,从而达到过瘤胃保护的效果;第二类为包被氨基酸,其保护原理是选择对pH值敏感的材料(如脂肪酸及其钙盐,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与共聚物)包埋氨基酸,在瘤胃(pH值6.5~6.8)内稳定,在真胃(pH 值2.4)内被分解,使氨基酸游离出来被小肠吸收,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瘤胃氨基酸
1.保护方法
③使用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及矿物质混合物包被
种类:脂肪或饱和脂肪酸 过瘤胃原理: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的瘤胃保护特性,可保护氨基酸通过 瘤胃,同时在小肠中释放。 代表产品:德国德固赛公司生产的Mepron M85 。 注意:但使用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包被氨基酸存在过度保护问题。用脂 肪和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包被氨基酸的效果低于用脂肪酸和pH敏感聚 合体进行包被的氨基酸。
⑥成本过高
奶牛的氨基酸需求
NRC: 7.2% NRC: 2.4%
乳蛋白合 成
赖氨酸
第一第二 限制性氨 基酸
蛋氨酸
乳脂合成
玉米作为蛋白 原时,赖氨酸 为第一限制性 氨基酸
豆粕作为蛋白 原时,蛋氨酸 为第一限制性 氨基酸
过瘤胃氨基酸
1.保护方法
①氨基酸类似物、衍生物、聚合物
种类: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N-羟甲基蛋氨酸钙盐、1,2-N-羟甲 基赖氨酸钙盐、N-硬脂酸-蛋氨酸、DL-2-羟-4-甲硫丁酸(HMB)等。 应用最多:HMB。 过瘤胃原理:这类化合物在瘤胃中不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从而避开 了瘤胃内的脱氨和转氨作用,而进入真胃小肠中被吸收利用。 代表产品:诺伟司生产的 Alimet。
奶牛的过瘤胃氨基酸概述
一.奶牛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求和来源
瘤胃
瘤胃非降 解饲料蛋 白质
30%
小肠
小肠可代 谢蛋白质
饲料蛋 白质
菌体蛋白
70%
氨
尿素
体外
一.奶牛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求和来源
菌体蛋白
1.蛋白质来源相对稳定, 饲粮水平变化时菌体蛋 白变化不明显。
2.属优质蛋白,氨基酸 平衡,能很好满足奶牛 的需求
瘤胃非降 解饲料蛋 白质
30%
小肠
小肠可代 谢蛋白质
饲料蛋 白质
菌体蛋白
70%
氨
尿素
体外
瘤胃非降 在日粮中添加含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鱼粉、血粉、羽毛粉、 解饲料蛋 玉米面筋等对蛋白质进行保护处理,但会出现以下问题: 白质 ①在日粮中用非降解蛋白质代替降解蛋白质,会影响微生物 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下降。 ②可代谢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会影响牛奶的产量。 ③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也可能不容易消化。 ④不同来源的过瘤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 营养价值。 ⑤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 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
过瘤胃氨基酸
5.氨基酸保护效果的检测
①保护性氨基酸在瘤胃的降解率和小肠的释放率 通过测定氨基酸在瘤胃的降解率和小肠的释放率来检测氨基酸的保护 效果 主要检测方法:体内法、半体内法和体外法。 体内法和半体内法需要试验动物,成本高。不适于做大规模筛选氨基 酸保护效果的检测。体外法与体内法相比更为简单、快速。
谢谢!
过瘤胃氨基酸
5.氨基酸保护效果的检测
②血清游离氨基酸测定法 该法既可反应出样品的抗瘤胃降解功能,又可反应出样品在小肠中释 放氨基酸的能力。 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与到达小肠的氨基酸量有正相关性,通过测定血 清游离氨基酸可了解氨基酸吸收情况。
过瘤胃氨基酸
①包被技术的更新:运输,保质,瘤胃降解率,小肠降解率(小肠过 度保护) ②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单一的过瘤胃氨基酸,缺乏对几种过瘤胃氨基 酸的实验 ③添加的时机 ④添加量 ⑤综合评定奶牛的品种,年龄,生理状况,营养需求,饲料供给量, 瘤胃内环境等,从而提供更加合理的过瘤胃氨基酸,达到投入产出比 的最优化。
建议添加量: 蛋氨酸 5-30克/头/天 赖氨酸 10-50克/头/天
过瘤胃氨基酸
4.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④添加时期 奶牛在不同的生理阶段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其效果也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给泌乳初期奶牛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要比中后期的效果明 显。可能是由于泌乳初期奶牛所需氨基酸的缺乏所造成的。 建议添加时机:分娩前2~3周开始至泌乳后大约150d。
过瘤胃氨基酸
4.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①过瘤胃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可能对过瘤胃产品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 制粒、膨化、混合和其他常用的加工过程中包膜被破坏。 过度保护问题。 因此,必须注意氨基酸包被材料及包被方法的选择,同时兼顾氨基酸 的生物利用率,在生产过瘤胃氨基酸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加工工 艺、合适的包被材料,尽可能地减少产品的损失。
过瘤胃氨基酸
4.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③添加量 过瘤胃氨基酸的添加量不仅由日粮中该种氨基酸缺乏程度和反刍动物 十二指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相对限制程度和次序来 确定,而且还要兼顾其成本和其他蛋白质资源的可利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高水平的添加会降低饲料适口性,从而影响动物的采 食,还会引起氨基酸中毒(尤其是蛋氨酸),造成氨基酸的浪费。
过瘤胃氨基酸
2.保护材料的选择
耐热、无毒、无异味,吸湿性好 包膜不易破坏 不能与包被物发生反应 防止发生氨基酸的过度保护
过瘤胃氨基酸
3.效果
过瘤胃蛋氨酸: ①经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饲喂过瘤胃蛋氨酸的奶牛血浆中蛋氨酸 平均含量提高24%。有效预防奶牛氨基酸缺乏症; ②提高基础日粮的营养效果,提高产奶量。奶牛饲用过瘤胃蛋氨酸后, 平均日产奶量可以提高1.0-2.5公斤; ③提高奶的乳脂率。因基础日粮的原因不能产出高品质奶的情况下, 奶牛饲用过瘤胃蛋氨酸,乳脂率在原基础上可以增加0.22-0.33个百 分点,效果十分明显; ④提高乳蛋白率。奶牛饲用过瘤胃蛋氨酸,乳蛋白率在原基础上可以 增加0.16-0.21个百分点,从而大大提升奶的品质。
过瘤胃氨基酸
4.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②基础日粮水平 蛋白水平 Socha等报道,在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6%时,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乳中 蛋白和脂肪含量没有影响;而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8.5%时,添加过 瘤胃蛋氨酸,乳中蛋白和脂肪可以分别提高0.2l%和0.14%。 PH 在以青贮料为基础的混合日粮中,青贮料的pH过低(<3.6)会使过瘤胃 氨基酸的稳定性下降,而在瘤胃内就被降解,氨基酸的需求和来源
菌体蛋白
1.蛋白质来源相对稳定, 饲粮水平变化时菌体蛋 白变化不明显。
2.属优质蛋白,氨基酸 平衡,能很好满足奶牛 的需求
3.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 成达到最大程度,进入 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仍 难以满足高产奶牛产奶 的需求
一.奶牛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求和来源
瘤胃
过瘤胃氨基酸
1.保护方法
④微胶囊技术
种类:明胶、阿拉伯胶、桃胶、海藻酸钠、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 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酰胺等,目前包 被氨基酸的材料有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脂肪酸钙、氢化脂肪酸、 乙基纤维素、pH敏感聚合体 过瘤胃原理: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 或液体活性物质包裹成直径1~500 μm的微小胶囊,可保护和控制营 养物质释放,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比较多,近年在饲料中开始应用。 制备方法有物理方法(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挤压工艺等)、化 学方法和物理机械法。
过瘤胃氨基酸
3.效果
过瘤胃赖氨酸 ①可增加赖氨酸在真胃、小肠内吸收,促进乳蛋白合成,从而提高奶 中蛋白质的含量; ②实验证明,饲喂过瘤胃赖氨酸 的奶牛血浆中赖氨酸平均含量提高75%,有效防止奶牛氨基酸缺乏; ③提高产奶量。平均每头奶牛日产奶量提高1.0-1.5公斤; ④提高乳蛋白率。提高0.16-0.21个百分点。
过瘤胃氨基酸
1.保护方法
② pH敏感的包被材料包被
种类:苯乙烯和2-甲基-5-乙烯基吡啶共聚物等。 过瘤胃原理:用pH敏感的多聚物包被氨基酸主要依据瘤胃液与皱胃液 pH 的差别,选择包被物质不仅耐受瘤胃内的pH,而且不会被微生物 分解,并在比瘤胃pH低的真胃内被分解,将氨基酸释放出来,进入小 肠被吸收,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代表产品:法国安迪苏公司生产的斯特敏。 注意:由于保护层的破裂依赖于pH,因此其保护效果易受饲料pH的影 响,如果和青贮饲料等pH低的饲料混在一起,有可能破坏其保护层, 降低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