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保护技术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评定技术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l200209012.aspx
降解率 3 ! 4 (515’ 4 *’ 6 7’) 8 9’ 其中: *’ 为通过十二指肠的微生物氮的数 量; 7’ 为通过十二指肠的内源含氮物质的数量; 515’ 为通过十二指肠的非氨态氮的数量; 9’ 为 。 动物的氮进食量 (单位: : 8 ;) 体内法是用真胃瘘管或十二指肠瘘管结合微 生物的天然标记物或其他标记物测定以下三项内 容: 测定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 测定通过十二 !) ,) 指肠的内源含氮物质数量; 测定通过十二指肠 <) 的微生物氮的数量。通过测定得到日粮非降解蛋 白质的数量, 计算蛋白质的降解率。体内法测定 结果可靠, 能准确反应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 但是 这种方法既花费大量的时间, 又消耗大量的人力、 物力, 对设备要求高, 非常繁琐, 不易推广。 ( !"<.) 应用圆柱状天然丝 ,2, 尼龙袋法 =>?@ 袋研 究 饲 料 在 羊 瘤 胃 中 的 消 化。 ABC%DEF@ 等 (!"#,) 应用尼龙袋法评定甲醛处理饲料对蛋白质 在瘤胃中降解的影响; (!"#") =GHI%J 和 *+’%@FK; 提出尼龙袋法估测蛋白质消失率的数学模型。近 年来, 尼龙袋法越来越多地用于测定饲料蛋白质 的降解率。我国已制定了尼龙袋法的试行方案。 该法是将待测饲料装入尼龙袋内, 通过瘤胃 瘘管放入瘤胃内培养, 按不同的时间取出尼龙袋, 测定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不同停留时间的消失 率, 再结合外流速度计算饲料蛋白质的有效降解 率。该法在活体内进行, 成本低, 简便易行, 能够 较实际的反映出瘤胃内环境条件, 可以进行大量 测定, 并且与体内法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该法 已在世界广泛应用。但是, 许多因素影响尼龙袋 法的测定结果, 如尼龙袋的规格、 样品量、 待测样 品颗粒大小、 培养时间、 冲洗方法及时间、 日粮及 饲养水平、 动物品种及其生理状况等。 ,2< 溶解度法 溶解度法是根据饲料在缓冲液 中的溶解度评定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方法。 ;D
过瘤胃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过瘤胃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1. 什么是过瘤胃技术?过瘤胃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瘤胃中微生物群落的方法,来提高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的技术。
通过改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过瘤胃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动物的生产性能。
2. 过瘤胃技术的原理过瘤胃技术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2.1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瘤胃内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原虫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降解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有机酸、气体和微生物蛋白等可被反刍动物利用的物质。
瘤胃内微生物群落中的竞争关系和协同作用对纤维素降解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2.2 改善瘤胃微生物生存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饲喂方式,可以改变瘤胃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提高纤维素降解和利用的效率。
例如,通过合理配制饲料、控制饲喂频次和添加膳食添加剂等方式,可以改善瘤胃微生物生存环境,促进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3. 过瘤胃技术的应用过瘤胃技术已经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过瘤胃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3.1 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过瘤胃技术可以改善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利用效率,增加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体重增长速度和肉、奶、鸡蛋等产品的产量。
通过优化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过瘤胃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反刍动物的消化功能,实现高效的饲养管理。
3.2 减少环境污染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机酸和微生物蛋白等物质通常会成为环境污染的来源。
过瘤胃技术可以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施过瘤胃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畜牧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3.3 改善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物质,是反刍动物饲料中的主要成分。
通过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过瘤胃技术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粮食等资源的需求,降低饲养成本。
肉牛蛋白质饲料种类及过瘤胃蛋白技术

肉牛蛋白质饲料种类及过瘤胃蛋白技术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已把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攻关计划,其中肉牛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是解决肉牛规模化饲养的关键。
能量和蛋白质是肉牛生长发育的两大营养,传统的肉牛饲养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解决有牛饲料蛋白质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肉牛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和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1、合理利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肉牛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为饼类饲料,主要有豆饼(粕)、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等。
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优质的氨基酸,其粗蛋白质(CP)含量为42%~47%。
生大豆饼(粕)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必须加热处理,通过加热可使抗营养因子破坏,还可使饼中蛋白质三级结构开张,疏水基团更多地暴露于蛋白质分子表面,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从而使其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降低。
花生饼目前猪、禽用量较小,可大量用于肉牛饲养。
对于污染的花生饼,必须进行加工处理(如焙烤、浸泡等)后方可应用。
棉籽饼由于有毒物质的存在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低,猪、鸡、草食动物(如肉牛)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对游离棉酚的耐受性较强,特别在饲喂青绿或青贮饲料时补饲棉籽饼(粕),一般不会造成中毒,因此可用棉籽饼(粕)作肉牛育肥的主要蛋白质补充饲料。
与棉籽饼(粕)一样,菜籽饼(粕)是饲喂肉牛良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
此外糟渣类如酒糟、醋糟、豆腐渣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粗纤维含量也较高,不宜饲喂禽类,是饲喂肉牛的好饲料。
2、充分利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畜产品加工副产物如肉骨粉、血粉、鱼粉、羽毛粉等都可作肉牛蛋白质饲料。
如肉骨粉含CP54%,其中50%可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血粉含CP87%,其中大约20%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禽类羽毛经过高温高压蒸煮后,烘干粉碎,也通过酶解或碱水解处理,使羽毛分解成易消化的蛋白质,含CP85%,其中30%被瘤胃微生物降解。
反刍动物过瘤胃保护技术

反刍动物过瘤胃保护技术作者:马晨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06期由于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殊性,饲料中添加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非蛋白氮、脂肪、淀粉、维生素类等)进入瘤胃后会被瘤胃微生物所降解,不能完全被小肠等后消化道所吸收和利用,降低其生物学效价,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等工艺手段来处理这些营养物质,保护其有效组分活性,降低其在瘤胃内的降解效率,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1 过瘤胃保护技术1.1 物理加压加热方法研究报道,通过加压或加热等物理手段对淀粉、蛋白质等常规饲料养分进行加工,以增加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减少瘤胃微生物的降解程度。
一般淀粉饲料主要通过加压方式处理,降低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提高小肠对淀粉的可消化利用率。
蛋白质饲料主要通过加热烘干方式处理,通过热处理后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自由氨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羰基相结合,以此抵抗酶的水解,使饲料蛋白质受到保护,更多的通过瘤胃进入后消化道被有效利用。
1.2 化学保护方法化学保护方法所采用的化学试剂主要有甲醛、单宁、乙醇、戊二醛、锌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等。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类营养物质,通过这些化学试剂与蛋白质分子间的交叉反应,以及酸性环境中可逆的特性,来达到保护瘤胃中蛋白质的目的。
例如甲醛能使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羧基和硫氢基发生烷基化反应,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甲醛与蛋白质反应可逆,以此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改变蛋白质的消化部位。
1.3 物理包被方法物理包被方法是用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原料(全血或脂肪酸)对营养物质进行包被,这些包被材料通常是C12~C22的脂肪酸,其特点是在瘤胃这样的中性环境中不易被降解,而在真胃等酸性环境中分解,并在真胃中消化利用。
而全血、血粉、干血浆、骨粉、鱼粉等血液制品及其他动物性饲料由于其易传播疾病等原因已禁止用于反刍动物饲料中。
1.4 微包被技术微包被技术是反刍动物营养中使用较为广泛、生产方式较为先进且过瘤胃保护效果较好的一类过瘤胃技术,这种方法常用于营养物质单体,如胆碱、维生素、氨基酸和尿素等。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二)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过瘤胃蛋白 RBPP 蛋白质 瘤胃降解蛋白 RDP
蛋白质降解率(%)=RDP/食入CP 微生物蛋白经过二次合成、分解,导致能源消耗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瘤胃的氮素循环 唾液腺 口腔 瘤胃NH3 血液 肝脏 尿素 尿 意义:提高了CP利用率,改善了CP的品质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二)
一、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与代谢
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胃微生 物消化,其余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消化过程(P24 图1-4)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Βιβλιοθήκη 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降解, 其次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吸收在小肠。可大 量利用氨化物。 对NPN的利用过程 尿素→氨+CO2 碳水化合物→酮酸+挥发性脂肪酸 氨+酮酸→谷氨酸→其他AA→微生物蛋白 瘤胃NH3达到5mM(mM=1mmol/L 毫摩尔每升) (9mg/100ml),微生物蛋白达到最大合成水平,超过 此浓度NH3被吸收入血合成尿素。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尿素的给量、喂法及注意事项 1、用量:牛体重的0.02%~0.05% 日粮干物质1% CP的20%~30% 2、喂法:用精饲料拌尿素后再与粗饲料拌匀 青贮 制成添砖 3、注意事项:适应期5~7天 不能加入水中饲喂 禁止同含脲酶多的饲料混喂 禁止空腹饲喂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三、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需要特点
50%~100%的EAA来自于MCP 对维持需要和中等生产水平的动物,不需要补 充EAA 对高产反刍动物,蛋氨酸是最主要的LAA
四、过瘤胃蛋白质的保护技术
过瘤胃技术(RPT)在反刍动物饲料业的应用前景

过瘤胃技术(RPT)在反刍动物饲料业的应用前景过瘤胃技术(RPT)在反刍动物饲料业的应用前景过瘤胃技术(Rumen Protected Techniques)就是将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淀粉等)经过一些技术处理,使其保护起来,减少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发酵、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后再被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
使用过瘤胃技术降低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增加了其在小肠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1、过瘤胃技术的应用现状过瘤胃技术的目的,是既要保护足够比例的营养物质,不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进入小肠,同时又要保护过瘤胃后的营养物质进入小肠后,能在小肠内被有效地消化和利用。
1.1保护蛋白质过瘤胃一般来说,进入瘤胃的蛋白质约有60%被分解,分解的产物是氨、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和其它含氮物质,其余未被消化的部分则随前胃食糜的运动进入瘤胃后消化,被皱胃和小肠的蛋白酶进一步消化,这部分未被瘤胃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称为“过瘤胃蛋白质”。
2001年3月1日我国农业部下发了《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性饲料的通知》,动物性饲料尤其是肉骨粉、鱼粉、血粉是反刍动物饲料中最常用的过瘤胃蛋白来源,因此肉骨粉、鱼粉、血粉等动物性饲料的禁用提高了反刍动物饲料配方技术的难度,于是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研究者们设法寻求技术上的替代措施。
1.2 保护胆碱过瘤胃奶牛需要胆碱形成体内某些磷脂,胆碱是乙酰胆碱的前体物质。
胆碱作为甲基的供给体在肝脏合成脂肪,然后又从肝脏输出用作能量源。
因而可减少形成脂肪肝的威胁。
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胆碱,能够促进奶牛泌乳,提高产奶量,并有可能提高乳脂率。
研究者们(Bonomi et a1,1996)已经证实:饲喂三个不同水平的RPC (Rumen-Protected Choline )(2克、6克、10克)或饲喂10克未进行保护处理的胆碱(氯化胆碱)能影响乳产量和其组成。
过瘤胃保护技术

过瘤胃蛋白质饲料保护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过瘤胃蛋白[1]是反刍动物吸收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降低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氮的利用,增加氮的沉积,从而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
国内外对过瘤胃蛋白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各种化学方法、处理方法和物理包被,以及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戊糖加热复合保护处理法。
关键词过瘤胃蛋白、保护技术、奶牛养殖随着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肉牛和奶牛的饲养规模逐渐由农户散养向工厂规模化养殖转轨。
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和种质资源的限制,我国肉牛和奶牛的生理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普遍低于国外同期水平。
其中,就饲养管理水平而言,日粮的蛋白质营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肉牛和奶牛的最高生产性能的发挥。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生产性能较好的反刍动物和幼龄及青年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受日粮中的过瘤胃蛋白含量水平限制最为明显。
1 过瘤胃蛋白的概述过瘤胃蛋白的模糊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直到1989年NRC首次明确提出过瘤胃蛋白质的概念,将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分为可降解摄入蛋白(DIP,degraded intake protein)和非降解摄入蛋白(UIP,undegraded i ntake protein)。
在英国的新蛋白质中将蛋白质分为降解蛋白质(RDP)和非降解蛋白质(RUP或UDP)。
瘤胃降解蛋白质(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是饲料粗蛋白中两个功能截然不同的组分。
饲料粗蛋白质在瘤胃中可降解部分即瘤胃降解蛋白质(RDP),为微生物的生长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所需的肽、游离氨基酸和氨。
饲料粗蛋白中瘤胃非降解部分可直接进入小肠被吸收。
1.1 过瘤胃蛋白的定义所谓过瘤胃蛋白(Rumen escape protein)也称为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Ruminally undegraded protein)是指蛋白质饲料中在瘤胃中未被微生物降解而直接进入肠道后消化道的部分。
过瘤胃蛋白质调控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提高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和质量。
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率的技术措施

白比例能增加产乳量”1。所以日粮优质蛋白质瘤胃
中降解是一种低效的营养过程,但优质蛋白质饲料 在瘤胃内的降解率>40%,粗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 70%m81。为了提高蛋白质过瘤胃率,国内外对过
瘤胃蛋白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热处理、化学处 理和物理包被等方法。
饲料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处理均可改变蛋白质在瘤胃 的降解率。 2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的方法 Kung等研究发现,提高奶牛日粮中非降解蛋
是降低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提高小肠内氨基 酸质量和数量,避免部分优质动物性蛋白被降解为 低品质的菌体蛋白,同时可满足高产动物对蛋白质
的需要量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1.2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意义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Improve the Rate of Rumen Bypass Protein in Feed
WANG
Ling,YANG Luling,LV Yongyan,SUN Guoqia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Shandong China)
2.2-3单宁
单宁是多羟基化合物,有较强的极性,在自 然界中有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种类型,可以分 别与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或缩合反应。在瘤胃中 单宁可与胶体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 使蛋白质从分散体系中沉降出来,进而降低植物 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率n”。当此化合物流经真胃和 小肠时,蛋白质与单宁立即分离,经胃蛋白酶和 胰蛋白酶分解,形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 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过瘤胃蛋白保护作用。牛菊兰 用单宁含量较高的红豆草饲喂绵羊,结果表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保护技术
研究与综述
名称的标记,37~C培养24小时为一代.每代培养后, 均用原抗菌药敏纸片作药
敏试验,直至细菌对已耐药的中草药药物敏感性最大程度的恢复,即可停止继代培养,并记录试验结果.敏感性恢复结果见表5. 表5敏感性恢复结果
注:判定标准.纸片抑菌直径小于1O毫米为低敏,纸片抑菌直径大于等于1O毫米而小于15毫米为中度敏感,纸片抑菌直径大于等于15毫米为高度敏感.
3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方剂由于抗菌成份复杂,大肠杆菌很难对其适应,不产生耐药性,单味中草药抗菌成分少于复方,能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中草药产生耐药性后,停药一段时间后能较快的恢复敏感性.
在抑菌试验中可以看出,复方中草药比单剂中草药用量小,筛选出的大多数复
方中草药药液抑菌浓度在l0原药液浓度,单味方药的抗菌浓度为l0. 原药液浓度,根据禽的消化生理特点,以口服吸收率 50%计,折算为复方制剂口服量至少为0.2/
千克,单味方药口服量至少为2克/千克.
中草药的副作用和残留作用小,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抗菌效果稳定,能综合性
调节动物机体内环境,适于在养禽中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
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保护技术
姜成赵小彦母立华迟玉东2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161005,2.黑龙江省克山农场161621)
摘要反刍动物所需营养中蛋白质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合成的茵体
蛋
白,一是过瘤胃蛋
白,而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浪费掉了,只有过瘤胃蛋白能够在
小
肠内被充分地消
化吸收.因此,为了增加过瘤胃蛋白比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就目前饲料蛋白的
各
种保护技术和效
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反刍动物;饲料蛋白;瘤胃
1加热处理保护饲料蛋白
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使疏水基团更多的暴露于蛋白质分子表面,使蛋白质
溶解度降低,从而降低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试验表明,大豆饼经过 144~C热
处理后,其溶解度由70%降至40%,用以饲喂幼牛,增重提高达50%,其他饼粕亦有同
样的效果.国外有人用全脂膨化大豆饲喂泌乳初期高产奶牛,发现饲喂处理组奶牛产奶量比不处理组的高,产奶高峰期出现却比不处理组迟,饲喂处理大豆奶牛的产奶量优势随试验进行而增加,并且处理组可明显提高乳脂率.有人干热处理豆饼发现,干热处理豆饼的瘤胃非降解氮量与处理温度呈直线相关(P< 0.05),处理温
度越高其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越少.与不处理豆饼相比,当处理温度为
ll5?,130? 和145?时,其蛋白质在瘤胃中非降解氮分别提高 14.7%,29.7%利47.3%.
加热处理是保护饼j
作者简介:姜成(1964一),男f面
养殖技术顾问2007.10
质过瘤胃很有
高级兽医师,本科.
效的方法,但随处理温度,湿度,时间,压力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如果处理的温度,时间,压力控制不当常伴有副作用,如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率下降, 一些氨基酸遭到破坏等.
2化学处理保护饲料蛋白
2.1甲醛保护饲料蛋白
甲醛还原性强,可使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羧基, 巯基发生烷基化反应,使其溶解度降低,并在酸性条件甲醛与蛋白质反应可逆,从而使被保护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率下降在瘤胃后消化道中由于pH值降低而与甲醛分开,被蛋白酶所消化.国外有人报道用甲醛处理酪蛋白能增加产毛量和氮沉积;用甲醛处理的含硫氨基酸能增加体重和产毛量;用甲醛处理大豆粉时发现,当甲醛用量为粗蛋白的0.4%,瘤胃蛋白质降解率明显降低,而用量从0.4%增加到0.8%时, 降解率下降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甲醛对生豆饼的处理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甲醛水平为
研究与综述
0.6%能提高进入十二指肠食糜非氨态氮,过瘤胃蛋白氮产量及氮的沉积率,而对微生物氮产量及氮在瘤胃的消化率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浓度越大对蛋白质在瘤胃中免于降解的保护性越高,但过高浓度的甲醛对蛋白质会产生过度保护以致影响蛋白质在后段消化道的消化.据报道,有人发现用2 克,千克DM甲醛处理可大幅度降低豆饼干物质和
粗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而基本上不影响其在真胃和小肠中的消化,如果甲醛用量超过2克,千克 DM可能会造成过保护.
2.2单宁保护饲料蛋白
国外有人研究认为,单宁与蛋白质的反应有两类,一类是水解反应,在真胃酸性条件下可逆,易被家畜消化利用;另一类是不可逆的缩合反应,其降低了饲料适口性,抑制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与蛋白质形成不良的复合物,消化率降低.但对反刍动
物无不良后果,反而有利于预防膨胀.有人发现,饲喂含单宁的日粮,蛋白质的消化率随日粮中单宁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将单宁作为过瘤胃蛋白保护剂添加到不含单宁的饲料中时,加入剂量以3%为宜,单宁有酸涩味,过多的加入会降低饲草的适口性.
2.3氢氧化钠保护饲料蛋白
有人用氢氧化钠处理豆饼和菜籽饼,发现3%的处理水平效果最佳,使蛋白质的降解率减少了2.11, 2.37倍,并且对氨基酸的组成没有不利影响.还发现氢氧化钠处理的大豆饼使犊牛的氮沉积改善,奶牛泌乳初期产奶量显着增加,饲料效率和蛋白质利用率提高.用氢氧化钠处理豆饼饲喂公犊和泌乳母牛, 发现豆饼含氮化合物消化率提高,犊牛氮沉积增加, 泌乳母牛的产奶量,校正乳固形物产量及蛋白质利用率比喂未处理豆饼日粮的母牛高.
2.4其他物质保护蛋白
国外有人提出两种保护蛋白质方法:一是用锌处理豆饼,随着锌浓度的提高,处理效果也提高,但到1.5%时为最佳,继续增加锌浓度会产生副作用;另一种是非酶促褐化技术,有试验表明用此技术处理豆粕时,发现过瘤胃蛋白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2.5 倍.有人研究表明,用70%的乙醇处理豆饼,其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显着低于未处理豆饼.70%的乙醇80?处理豆饼或70%乙醇热压处理豆饼比单一乙醇处理要降低6.6%.70%丙醇80?处理豆饼和70% 乙醇80?处理豆饼其蛋白质的溶解度比不处理豆饼,70%乙醇23?处理豆饼及80?热处理豆饼要低
(P<0.05).结果表明,丙醇和乙醇类似,对蛋白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丙醇比乙醇处理效果好. 3物理包被保护饲料蛋白
3.1白蛋白包被保护饲料蛋白
全血,乳清蛋白,卵清蛋白等富含白蛋白的物质能对蛋白质起到保护作用,白蛋白在饲料颗粒外能形成一层保护壳,防止易溶蛋白在瘤胃内的扩散溶解,从而降低
了被保护的蛋白质饲料在瘤胃内的降解.国外有人用全血撒到蛋白质补充料上在100?下干燥,发现其在瘤胃内氮的消失率显着下降,随着全血用量的增加氮的消失率显着降低.有人用全血处理豆饼发现其最佳处理为每千克干物质1.5升,氮进食量和氮沉积显着增加.据报道,简单鲜血处理对大豆粉瘤胃消失率无显着影响,但当与0.6%甲醛混合使用时,可明显提高甲醛的保护效果,其中30%的鲜血与0.6%甲
醛复合处理是较理想的保护措施. 3.2化合物,聚合物包被保护饲料蛋白依据瘤胃与皱胃液pH值差别,把饲料用一些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而
在强酸条件下能溶解或崩解的材料包裹起来.最近据欧美等国试验,用蛋氨酸涂以牛脂硬化油并掺合分解剂脱乙酰甲壳质制
剂,给奶牛每头每日在饲料中添加50克,可提高产奶量4.9%,并能诱发不发情
的奶牛发情,提高繁殖力.
4生物学调控保护饲料蛋白
利用生物学技术选择性的控制瘤胃代谢,可使饲料蛋白得以保护.国外研究人
员认为,抗生素能够降低微生物分解蛋白质的活性.瘤胃素可以改变瘤胃微生物群体组成和关键酶活性而影响瘤胃发酵过
,减少甲烷产生,抑制蛋白质降解,改善程,增加丙酸
饲料利用率.国外有人用瘤胃素添加剂饲喂小公牛表明,瘤胃素的添加显着降
低细菌氮的流量,增加小肠饲料氮量,可能是瘤胃解朊作用降低而节省饲料蛋白质..
5调控瘤胃外流速度保护饲料蛋白
瘤胃外流速度影响着降解率,瘤胃外流速度加快,日粮在瘤胃内停留时间短,其蛋白质降解率下降.影响外流速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日粮结构和饲养水平影响较大,尤其是日粮的精粗比,随着精粗比的升高,外流速度加快,蛋白质的降解率下降.同时家畜生理因素如
粒的大小和密
J科削『,'搋述J曼,叫科也有影响.
丽
养殖技术顾问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