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心主义(课堂PPT)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20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20张)

》 》


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 “燃灯校长”张桂梅:“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 “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 “非凡医者”张定宇:“我必须跑得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3)怎么样(坚持执政理念)
①践行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 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 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②就是要坚持人民立 场和人民主体地位
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 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 切依靠人民。
必须坚持党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 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2
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21世纪 中叶
3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4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 福安康的生活
5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小结一: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坚持党的性质、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
没有特殊利益
党的性质和宗旨 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 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没有任何自 己特殊的利益,从来 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 任何权势团体、任何 特权阶层的利益。
在任何时候,党 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 第一位,保持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与 人民同甘共苦,坚持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 群众,更不允许任何 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中华文化 征
集 中 表 现
源远流长 历程: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原因
包容性: 内容、意义
原因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民 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族精神
为什么: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要 求







“环顾世界的沉思”
探究1:结合课本81页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易误易混辨析
1.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 学典籍的延续。
2. 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3. 认为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共同之处。 4. 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
族主义。 5. 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6.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练习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 神的全新面貌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3张PPT)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3张PPT)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 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 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 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 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 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T优质课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T优质课件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 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03
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 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 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中国梦的特点: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 华儿女的梦。
(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①国家为个人追梦提供“四个机会” : 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 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②怎么办:个人应把“小我融入大我” 具体要求: 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 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 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提高斗争本领和精神) 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党的自身建设:先进性、主心骨) 伟大事业是路径,开辟前进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自信) 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A【解析】①②: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团 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①②正确。③: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 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人中华儿女的梦,③ 错误。④: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④说法错误。故 本题选A。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 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 人民心中。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94)
①经济方面: 3、促进民族地区民生事业发展
这体现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民族平等这一基本原则。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旅游业和种植业,建立各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多种销售模式,促进当地经济的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自主学习P90-P96,思考问题: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民族大家庭
1. 我国的民族概况及分布特点?(P91)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新型关系?(P91) 3. 民族平等的表现?(P91) 4.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P92、P96) 5.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94)
人均GDP最少的三个省分别是:甘肃2.
刘三姐歌谣入选国家级非遗
3、具体阐述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1)我国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探究与分享,回答以下问题:
(2)共同的精神追求都是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本册教材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国情国策教育专册。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单元导语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7.1 促进民族团结
8.1 我们的梦想
7.2 维护祖国统一
8.2 共圆中国梦
思考并回答:谈谈你对和谐与梦想的初步认识?(参见单元导语)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2《走向民族复兴的新起点》课件(共24张PPT)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2《走向民族复兴的新起点》课件(共24张PPT)

观看视频结合材料谈谈战争带来的影响?
回顾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当今世界
铸剑为犁
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法国巴黎 2018年5月12日晚发生持刀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包括 袭击者在内的2人死亡、4人受伤。法国总统马克龙当 晚在社交媒体上向此次袭击事件受害者表示慰问和哀 悼,并向击毙歹徒的警察致敬。他说,法国不会向极 端分子低头,“法国再次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丝毫不 会向自由之敌退让”。自2015年1月巴黎发生《查理周 刊》恐怖袭击事件后,法国一直面临严峻的反恐形势。
自主探究
探究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自主探究
探究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含义 2、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原因
3、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奥秘
4、正确理解新时代 5、新时代如何发展
自主探究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 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 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位。
自主探究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 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 (3)今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 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 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 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 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 (共21张PPT)
关系?
分析: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
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是根,中华民族精神是魂)
中华民族文化 根
中 华 民
魂 中华民族精神

深深植根于
“惟有民魂是值 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 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自强不息
(1)形成 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2)作用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 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 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2)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爆买!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中国国庆假日日本各地挤满了来自中国的游客, 在京都主要景点,中国游客数已经占了60%以上。而银座街头行人 中,到处可以听到普通话。从中国各地飞往东京和关西国际机场的 客机,基本上都处于满座。上海往返东京的机票,已经由平时的 4000元,上升到8000元至1万元。约40万游客前往日本,消费达 1000亿日元。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17:39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民族中心主义(课堂PPT)

民族中心主义(课堂PPT)
5
• "Dutch courage"(荷兰人的勇 气)指的是喝醉以后的匹夫之 勇;被称作"Dutch uncle"(荷 兰大叔)人总是严格地批评他 人;"Dutch Nightingale"(荷兰 的夜莺)则根本不是夜莺,而 是聒噪的蛙鸣;最极端的例子 是"Dutchman",它被用来诅咒 对方“非人类”、“不是人”。
17
18
19
•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 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 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 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 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 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 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它 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 优越论。
2
• 所有这些称呼都是民族中心主义“群内偏 袒”的特征体现。
• 与此同时,当语言指代其他族裔时,人们 往往表现出相反的倾向。
• 众所周知,美国黑人有 "Negro/Nigger/Niggra" 等蔑称,在很多情 况下,这些词语都作为侮辱他们的称谓出 现。在美国,华裔美国人被称为"Yellow Peril"(黄祸),"peril"一词是及其不友好的 歧视语言。
7
•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民 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 民族情感和文化的深刻内涵都 可以充分体现在语言上。
•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词语含义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警惕 带有民族中心主义和民族偏见的语言表达, 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障 碍和误解。
8
• 走进《阿凡达》,发现它 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轮 轮视觉冲击,影片中所表 达的众生平等和对民族中 心主义的不屑与唾弃更是 心灵强烈震撼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Finland is the devil's country."(芬兰是 魔鬼的国度。)
• 这句话是源于芬兰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 爱斯基摩人居住在北极附近,他们比其他 种族更迷信,相信人死后会轮回,还相信 自然界有魔鬼,于是随身携带护身符。尤 其在冬天,人们会认为魔鬼在这个季节尤 其活跃,于是感到惊恐。爱斯基摩人长期 生活在寒冷、漫长、黑暗、阴郁的冬天, 这很容易使其他国家的人们感到不自在。 所以外国人将芬兰称作是一个“有敌意的 土地”也是多少可以理解的。
9
• 《阿凡达》中不断的文化碰撞 和冲突,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 是阻碍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 主要障碍。影片采用对比手法 展现的是人类高度文明和纳美 人几近原始社会的强烈反差。
10
• 在这种反差下,人类与生俱来
的优越感更是加倍膨胀,他们
藐视其他物种,把自己利益看
成无比重要,不惜牺牲他人来
满足一己私利。影片看似高级
• 相同之处在于使收礼人开心,不同之处在 于中国人重面子,追求礼物的经济价值, 西方人更追求礼物的心思所在。。。
12
13
• 在请客方面,无论东西方存有多大差异, 关键是在这种加深友谊、礼尚往来的过程 中,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请”则约 见。也就是说,可能在中国他(她)就邀请你 去他(她)家玩,但又不说明具体的时间和地 点,这时你不由得可能就问了问什么时候 去,这很正常。
14
• 但是,在西方,只有主人跟你事先约定了 时间和地点时,才表示他们真正把你当成 了贵客。否则十有八九是随便说说的客套 话而已,千万不可当真,避免脱口而出造 成尴尬。另外,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无 论双方是谁请客都一定要守时,不要早到, 也不要太晚到,比约定的时间晚一点点最 好,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礼貌。掌握了以上 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在西方不同国家“主” 与“宾”的待客之道。
2
• 所有这些称呼都是民族中心主义“群内偏 袒”的特征体现。
• 与此同时,当语言指代其他族裔时,人们 往往表现出相反的倾向。
• 众所周知,美国黑人有 "Negro/Nigger/Niggra" 等蔑称,在很多情 况下,这些词语都作为侮辱他们的称谓出 现。在美国,华裔美国人被称为"Yellow Peril"(黄祸),"peril"一词是及其不友好的 歧视语言。
15
• 一般来说,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 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 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在家中 他们的待客之道主张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 泥形式。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 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 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并且美国 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 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但是在吃 完饭后,客人千万不要忘记对主人尤其是女主人 盛情款待表示特别感谢。
7
•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民 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 民族情感和文化的深刻内涵都 可以充分体现在语言上。
•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词语含义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警惕 带有民族中心主义和民族偏见的语言表达, 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障 碍和误解。
8
• 走进《阿凡达》,发现它 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轮 轮视觉冲击,影片中所表 达的众生平等和对民族中 心主义的不屑与唾弃更是 心灵强烈震撼的根源。
• 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 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 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 中 的一切,包括人们的
行为举止、交际方、社 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 值观念等。
1
国名与种族称谓
• 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为“America”, 这一词本意指美洲。美国人将整个美 洲大陆作为自己的名字,这是很傲慢 的做法。
• 英国也曾自称“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日不落帝国), 暗示其国力强大;直到现在英国还自 称“Great Britain”。
社会形式和低级社会形式之间
的冲突,实则是人们对待其他
文化时经常犯的“民族中心主
义”错误。
11
西方人请客、送礼与中国人的 不同
• 首先来说一说送礼,在西方人眼里平常他 们一般不大喜欢相互赠送礼物,除非是在 生日或重大节日的喜庆场合,而且这种馈 赠也仅限于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因此, 来访者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绝不会因 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
17
18
19
•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 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 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 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 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 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 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它 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 优越论。
5
• "Dutch courage"(荷兰人的勇 气)指的是喝醉以后的匹夫之 勇;被称作"Dutch uncle"(荷 兰大叔)人总是严格地批评他 人;"Dutch Nightingale"(荷兰 的夜莺)则根本不是夜莺,而 是聒噪的蛙鸣;最极端的例子 是"Dutchman",它被用来诅咒 对方“非人类”、“不是人”。
16
• 中国人马拉松式的宴会,菜是上了一道又一道, 似乎人的胃口成了无底洞。这使在席的外国人感 到可怕而绝望,而与中国人那句伤感的名言“天 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形成及大的反差。最使西方 人感到厌烦的还有,就是中国人在进行纯粹的社 交性拜访时,毫无时间概念。在西方,这种拜访 是有时间局限的,长活短说,待得时间太长会不 受欢迎。但在中国,是没有时间限制,客人不停 地聊天,尽管他们自己也被毫无意义的谈话弄得 疲惫不堪,也没有主动离开的打算。
3
歧视性短语
• Indian hand——干涉,插手 • Spanish athlete——吹牛大王 • Iris Bull——荒谬的说法 • French post-card——色情照片 • Mexican breakfast——持续饥
饿
4
• 当谈到荷兰,英国人就有一大堆故 事可讲。英国英语中有太多提及荷 兰的短语,却极少是正面的、积极 的含义。尽管现在人们对"Go Dutch"(AA 制)的说法很熟悉, 但是"Dutch treat" 等说法本来是讽 刺荷兰人的吝啬,请客吃饭的时候, 客人要自己付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