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精品资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精品资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精品资料

二上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统一单位

班 姓名

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 )个那么长。

绳子大约有( )根那么长。

二、我会用 作标准。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

长。

三、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 )个高。 山羊大约有 ( )个高。 公鸡大约有( )个高。

3条绳子绕在3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

( )最长,( )最短。

学小

博士

A

B C

(2) 厘米和用厘米量

年 班 姓名

一、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

2. ( )厘米

3. ( )厘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

四条边共( )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 )

( ) ( ) ( )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

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0 1

2

3

11

10

9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数学小博士

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3)米和用米量

年班姓名

桌子高约80( ) 床长2( ) 牙刷长约15( )

汽车长约3( ) 茄子长约20( ) 小红高130()

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米=( )厘米800厘米=( )米

4. 9厘米比( )少4厘米。

5. 18厘米-9厘米=( ) 厘米60米+7米=()米

三、我会比较。

1.在里填上“>”、“<”或“=”。

33厘米23厘米100厘米1米

40厘米4米1米30厘米+70厘米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0厘米6米66厘米60米

四、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枝粉笔长12米。 ( )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 )

3.一根黄瓜长18米。 ( )

4.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 ) 五、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六、森林运动会。

终点 起点

60m 50m 40m 30m 20m 10m 0m

③ ①

1.正在进行的是( )米短跑比赛。

2.( )号是冠军。

3.①号比②号运动员慢( )米。

4.②号比④号运动员( )米。

把1、4、5、7、8、9六个数字填入下面 中,每个 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

1米

30厘米 70厘米

我比它高一些。

我高80厘米。

数学小博士

-=

班 姓名

一、我会判断。(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画“√”)

( ) ( ) ( )

( ) ( ) ( ) 二、我会数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 )条 ( )条 ( )条 ( )条

( )条 ( )条 ( )条 ( )条 三、心灵手巧。 1.小小机器人。

⑴数一数,机器人身上共有( ) 条线段。 ⑵用彩笔把这些线段描一描。 ⑶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作为机器 人的嘴。

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3.画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4.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四、小猴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

走第( )条路最近。

五、量一量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比一比,再计算。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第三条: ( )厘米 1.第二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长多少厘米?

2.第三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短多少厘米?

3.三条线段一共长多少厘米?

六、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共有( )条线段。

共有( )条线段。 共有( )条线段。 ③

数学

博士

共有( )条线段。

(1)两位数加两位数

年 班 姓名

一、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 ) 2. +( ) ( ) 二、笔算练功房。

26+43= 52+28= 26+35=

28+64= 59+22= 31+69=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三、数学门诊。

四、我会填“>”、“<”或“=”。

60 62 54+42 53 32+18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22+30 50 37+25 80 26+28 40+14 五、我能帮小熊找到自己的气球。(连一连)

21+31 25+38 24+47 16+47

25+27

30+33 39+13 43+28

52 71 63 六、

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七、购物天地。

27元 15元 38元

1.买一个布娃娃和一辆电动玩具车一共要花多少钱?

2.强强有60元钱,买一辆电动玩具车和一艘玩具轮船,够吗?

猜一猜后面是数字几?试着填一填吧!相信你能行!

6 5 4

+ 3 + 7 + 5

我拔了28个萝卜。

我拔了16个萝卜。

数学

小博

8 9 7 3 1 0 0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年 班 姓名 一、我会摆,我会算。

( ) ( ) - ( ) - ( ) ( ) ( )

二、笔算练功房。

87-23= 48-18= 66-12= 84-40=

三、数学门诊。

病例1: 病例2: 4 6 5 5 - 2 4 + 3 5

7 0 3 0

四、帮小动物回家。

64 36 25 61

17+8

67-42 78-17

十 个

36+28 69-33

五、动脑筋,我会填。 六、我会解决实际问题。 1.

松鼠弟弟摘了多少个松果? 2.

还可以上多少人?

3.二年级同学去植树,二(1)班植了38棵树,二(2)班植了49棵树。 ①二(2)班比二(1)班多植了多少棵?

②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小马虎做减法时,错把减数17写成了14,结果被减数 78 66 38 97 减数 28 36 6 7 23 差

18

24

25

我摘了45个松果。

我比你少摘12个。

一共可以坐46人,车

上已经有32人。

数学

博士

得12。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正确的差是几吗?

(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年 班 姓名 一、笔算练功房。

61-38 = 70-24 = 53-29 =

82-24 = 75-49 = 100-36 =

二、数学门诊。

病例1: 病例2: 8 3 6 8

- 2 8 - 3 2

6 5 2 6 三、小蜜蜂采蜜。

四、接力赛。

→ → → → → 15

37

28

69

64-36

91-22

44-29 85-48

+24 -19 +17 -27 +71 -48

五、我会填( )里的数。

17+( )=60 90-( )=42 ( )-29=31 ( )+37=82 ( )-54=16 26+( )=73 六、快乐加油站。 1.

2.啄木鸟比青蛙多捉了多少条虫?

3.晶晶今年8岁,妈妈今年33岁。10年后,晶晶比妈妈小几岁?

分别代表什么数?

⑴ 5 ⑵ - - 6 7 2 9 =( )

=( )

=( )

=( )

(4)用数学

我捉了63条虫。

我捉了28条虫。

我们一共摘了42个桃子,已经吃了17个,还

剩下多少个桃子?

数学小博士

年 班 姓名 一、我是笔算小能手。

二、我会填花瓣。

三、我会画,我会算。 1.画△,比○少3个。

○○○○○○○○○○ △有( )个,列式为( )。 2.画○,比△多3个。

△△△△△△△△ ○有( )个,列式为( )。 四、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

2、

4 2 - 2 7

9 5 - 4 6

6 0 - 1 2

85- 8 57

41 79

56

25 36+ 12

48

38

24 ?只

53只

多20只

56条

少15条

五、快乐加油站。

1.

2.

我们班笛子小组有多少人?

3.池塘里有34只鹅,鸭比鹅多18只。鸭有多少只?

4.农场里有羊75只,兔比羊少27只。兔有多少只?

把11、22、33、44、55、66、77、88这八个数

填入下面的括号内,每个数只许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 )-( )=11 ( )-( )=33 ( )-( )=22 ( )-

( )=44

(5)连加、连减

年 班 姓名

?条 男生26人,女生比男生少7人。

我们班美术小组有34人,比笛子

小组多9人。 数

学小博

一、笔算练功房。

28+35+17= 32+26+29= 23+41+32= 81-27-36= 65-39-23= 83-26-42= 二、我一定算得准。

)( )

()()()

三、我会填“>”“<”或“=”。

18+9+12 9+8+12 80-20-8 0-30-8

60-10-6 40+20+4 90-40-5 0+20+6 四、我能帮小猫钓鱼。

五、快乐加油站。

1.小朋友们正在踢毽子。

三个人一共踢了多少下?

2.水果店进80箱苹果,第一天卖出22箱,第二天卖出25箱,还剩多少箱?

3.购物天地。

(1) 买这三种玩具一共要花多少元?

(2)小明有60元钱,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还剩多少钱?

找规律填数。

2819

17

27

32

85

3018

70

(6)加减混合

年 班 姓名

中国民航

我踢了36下。

我踢了29下。

我踢了32下。

28元 19元

36元

数学

小博

一、笔算练功房。

38+42-26= 49-23+27= 89-35+37=

72+28-34= 80-43+25= 76-29+53=

二、数学门诊。

三、我会填“>”、“<”或“=”。

18+13-7 22-6+15 60-20+2+8-10 40+16-6 63-20+8 72-8+1+8-12 四、我能行!我一定能先得到

五、快乐加油站。

1.树上原来有38只小鸟。

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

2.摘桃子。

(1)丁丁摘了多少个桃子? (2)三只猴子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红红

红红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7)加减法的估算

丁丁

我摘了32个。 我摘了16个。

我摘的比皮

皮和奇奇的总数少9个。

如果我送给你6个,我们俩就同样多了。

我有23个苹果。 林林

飞来19只。

飞走14只。

数学

小博士

年 班 姓名 一、 我会估,我会数。 1.数纸鹤。

大约( )只 大约(

)只 2.

( )粒 50粒 ( )粒 二、花落谁家。(连一连)

三、

1. 大约有多少个

80-22

31+42

估算结果小于60

估算结果

大于60

89-9-12

22+78-49

90-30+22

32+26+20

85-17

53+16-20

28个 33个

2.

大约有多少只鹅?

3.盒子里有60块糖。

盒子里现在大约有多少块糖?

4.

小朋友们去参观,二(1)班和二(2)班合乘一辆车合适吗?

在6个8之间填上“+”或“-”使下面等式成立。

8 8 8 8 8 8 = 0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人数

二(1)班 31 二(2)班 33 二(3)班 28 4s4

岸上有21只。

河里有17只。 我吃了12块。

限乘60人 数学小博士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 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一填。 1、笔算两位数加法,个位满十,要向()位进1。 2、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15,这两个数的和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3、小红带100元到商店,买一件运动服用去59元,买一双运动鞋用去34元。小红的钱()。(填“够”或“不够”)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0+()=2842=25+()34=()-7()+77=8545=81-() 5、比55多17的数是(),()比28少12。 二、在○里填上“>”“<”或“=”。 87-34○4025+55○7081○53+38100○37+6319○62-5319+63○62-5398○62+15+1562+26○26+6278-39○4025+15○25-1532-7○2658+4○54 三、口算。 25+30=53+22=51-21=32+18=86-(46-20)= 75-45=67-56=65-6=48+14=25+55+13=56-9==85+14= 9+78=32+47=60-(13+17)= 56-24=89-7=76-71=83-69=48-28+10= 73-40=36-24=51-48=43-26=62-8-8=45+33=7+36=30-21=37- 20=40+25+20= 四、笔算。 63+36=74-29=27+36=35+26-24=79-8-25=

83-34+42=68+15=80-58=81-49=100-63= 五、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48,结果是多少? 2、46与17的差,再加上20,结果是多少? 3、比53少18的数是多少? 4、减数是19,被减数是52,差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青青做了33面小红旗,筝筝做了28面小红旗。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面小红旗? 2、车上原来有32人,到明珠广场站时,有19人下车,又上来12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3、小柔带了100元钱,准备到商店购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鞋子32元一双,书包49元一个。 (1)、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共需要多少钱? (2)、营业员应找回小柔多少钱? 4、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小组少6人,美术小组有24人,音乐小组有多少人? 5、三个同学跳绳的下数如下表: (1)小芳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

二年级数学下练习题(一)

二年级数学下练习题(一) 1、下面是某地区某月份天气情况。请根据统计情况把表格填完整,并回答问题。 (1)这个地区这个月份()天最多。 (2)晴天比雪天多()天。 (3)这个地区这个月最可能是什么季节? 2、二(1)班同学喜欢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如下: (1)完成统计表。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喜欢拍球和喜欢跳绳的相差()人。 (4)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3、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 (1)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2) 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个。 (4)看图填空。 一共有()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5、有()朵花,平均插入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朵。 6、将24根分一分,填一填。

(1)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 )根。 (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 )根。 (3)平均分成8份,每份分( )根。 7、有12颗五角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 ☆ ☆ ☆ ☆ ☆ ☆ ☆ ☆ ☆ ☆ ☆ 8、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12 ÷ 2 = 6 读作:( ) 8 ÷ 4= 2 读作:( ) 6 ÷ 2 = 3 读作:( ) 9、看图写算式。 (1) ○ ○ ○ ○ ○ ○ ○ ○ ○ ( )÷( )=( )(份) (2)△△ △△ △△ △△ △△ △△ △△ △△ ( )÷( )=( )(份) 10、连一连。 8 ÷ 4 5个3的和 16 ÷ 4 把18平均分成3份 3 × 5 4个6的和 6 × 4 16除以4 18 ÷ 3 被除数是8,除数是 11、填一填。 5 ×( )= 20 2 ×( )= 4 4 ×( )= 1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①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③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84156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共9题) 1.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个? 2.下面的题你会算吗? 3.1,1,2,3,5, 4.2只小鸭=4只小鸡 3只小鸭=6只小鹅 1只小鹅只小鸡 5.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呢? 6.找出下面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1,2,3,5,8,13,,,55,89 7.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 说说,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8.在里填数字,使下面的两位数都是双数 9.10、20、11、19、12、18、、、 二、计算题。( 共29题) 1.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 答 2.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答

3.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小明带了3元-1元7角=1元3角小亮带了3元-1元3角=1元7角 答: 4.小明出去玩的时候,看了一下钟,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向6,他回来的时候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6,小明一共外出了几小时? 答: 5.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答: 6.学校开运动会,一年级同学站成一排,昊昊往左数了数,自己左面有10个人;往右数了数,自己右面有8个人。老师问昊昊这排有多少人?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答: 7.在一个箱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放着4只红色袜子和4只白色袜子。现在小红把手伸进去摸,请问至少摸几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 答: 8.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角? 答: 9.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答: 10.0、3、6、9、12、( )、( ) 答: 11.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答: 12.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小结】初步认识奇偶数的概念。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 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⑦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⑧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⑨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千。 2、1km=()m ,1分=()秒,4000cm=()dm。 3、选合适的单位填在()里; 一个小朋友高150()桌子高7() 一节课时间是40()一条铁路长1000() 4、3084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6、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7、在○里填>或<。1003○9993968○4001900克○2千克 8、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8=724+()=4264-()=46 12、在20-63×9中,先算()法,再算()法。 二、1、口算

【北京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练习题(打印版)

1.在你的学生直尺上,从刻度15到刻度20之间的长度是(),刻度0到5是()。 38米+7米=()米19厘米-7厘米=()厘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1米=()厘米2.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3.把下面各长度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40厘米3米28米1米 ()()()() 4. 一把直尺两头都断了,那么,这支铅笔长()厘米。 5.下图是( )条线段围成的。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明明的身高是102米。( ) 2. 床的长度是2米。() 3. 100厘米就等于1米。() 4. 一座楼房高100厘米。() 5. 小红家的文具盒长是20厘米。() 1.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小红家 新华书店 汽车站 文化宫 49米 50米 48米 3.画一条比右面线段长3厘米的线段。 4. 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三、选一选 1.测量钥匙的长度,( )方法正确。 2.( A B C 3. 一个鱼缸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 ( )。 一根国旗杆的长度大约7( )。 一个跷跷板的长大约是3( )。 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 )。 1.如右图,小红要去新华书店买书,有两种走法,哪条最近,近多少米? 2..游乐园规定,身高1米的孩子买全票。小亮的身高是95厘米。他再长几厘米 就需要买全票了? 3. 一根彩带长19米,第一次用去4米,第二次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4. 小亮参加6 0米赛跑,已经跑了4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跑? 40米

5. 一块三角地,第一条边长7米,第二条边长6米,第三条边长10米,三条边一共长多少米? 1. 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最多可以画条线,画出来。 最长的线段大约是厘米,·· 最短的线段大约是厘米, 相差厘米。··2.两根绳子长为45厘米的绳子接为一条,每根接 头处用去5厘米,接后绳子长多少厘米? 1. 里最大能填几. 63>78- 38>62- 12>56- 62>81- 2. 3. 4. 我大猴摘了46个,比 小猴你多摘了18 个。小猴摘了多少个? 我跑了 82米 我跑了 76米 我们俩谁跑得多? 多了多少米? 80米 我已经爬了42米,还剩多少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全册)

一、认识图形(二) 第1课时 1、连一连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1)个有(有(有()个。 (2)()最多,()最少,()和()同样多。 (3比多()个,比少()个。 3、数一数,填一填。 (1)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2),右边是()。从左往右数,最后一个图形是();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图形是()

图形的拼组 第2课时 1、数一数 2、图一图。 (1)把下图中的正方形图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图上黄色。 3、数一数。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4、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图形中剪下来的?连一连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或()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1课时 十几减9 1、比一比,算一算。 9+( )=13 13-9=( ) 9+( )=17 17-9=( ) 9+( )=12 12-9=( ) 9+( )=16 16 -9=( ) 9+( )=15 15-9=( ) 9+( )=18 18-9=( ) 2、圈一圈,算一算。 14-9 = 11-9= 18-9= 3 、比一比,再 里填上“>” “<”或“=”。 15-9 7 8 17-9 12-9 4 18-9 5 14-9 5 16-9 9 4、填表。 5、 6、快帮小猫来钓鱼,用线连一连。 原来 15个 18个 12盏 卖出 9个 9个 9盏 还剩 ( )个 ( )个 ( )盏

十几减几 1、算一算,把结果等于花蕊里的数的算式打上“√”。 2、看图写算式。 □□□□□□□★★★★★★□□□□□□□★★★★★★★ 14 -= 13-= 14-= 13-=3、看谁先到家,把得数写在上面的里。 18-8 16-7 12-5 14-6 4、比一比,哪辆车跑得快。 5、小动物们的信在哪?快连一连。 6、小冬和亮亮共买了15个气球。 7、 11 16 13 15 14 1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一、口算。 33 + 3= 51 + 3= 64 + 5= 32 + 7= 12 + 5= 25 + 2= 87 + 1= 14 + 3= 22 + 2= 27 + 1= 23 + 5= 54 + 2= 63 + 3=72 + 4=43 + 6=34 + 3= 二、量一量。 1.课桌的长边大约有( ) 厘米长,短边大约有()厘米长。 2.橡皮大约有()厘米长,铅笔大约有()厘米长。 3.数学课本的长边大约有()厘米长,短边大约有()厘米 4.()厘米=1米300厘米=()米 三、填空。 1.量一量,填一填 大客车大约有()个厘米长。 飞机大约有()个厘米长。 自行车大约有()个厘米长。 小汽车大约有()个厘米长。2.用格尺和铅笔分别量一量。 大约()个长1米大约()个长1米 四、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数学书宽18米。() 2.大树高11厘米。() 3.小明身高158米。() 4.课桌长1米。() 5.教室长10厘米。() 6.字典厚6米。() 五、圈出适合的答案。 比1米高比1米高比1米高 比1米矮比1米矮比1米矮 六、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3岁,妈妈比小兰大25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2.工人叔叔修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0米,第一天修30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3.一个茶杯8元,一个暖水瓶比茶杯贵20元,一个暖水瓶多少元? 4.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9页,第二天看了7页,第三天从第几页看起?

5.小明家有38只鸡,卖了8只,还剩多少只? 七、能力提高。 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数学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道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一、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100厘米=()米。 3.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可以用()作单位。 4. 的长大约是2()。 5. 我的大拇指宽是()厘米。 6.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长是()厘米。 7.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10个人,小明排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 8. 1米31厘米+8厘米=()米()厘米。 9.小明、小红和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下。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刀的长是10()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一个墨水瓶高约7() 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80() 二、在○填上“<”、“>”、“=”。 1米○1厘米100厘米○98米8米○80厘米92厘米○90厘米100厘米○1米100厘米○10米 三、计算。 70米+8米=()米46厘米+3厘米=()厘米30米+4米=()米5厘米+32厘米=()厘米66米+2米=()米22厘米+6厘米=()厘米28米+1米=()米34厘米+3厘米=()厘米53米+5米=()米36厘米+2厘米= ()厘米四、连一连。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看下表: 季节春夏秋冬 人数 17 12 3 6 (1)本班一共有()人,喜欢()季节的人数最多。 (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季节。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 人数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第2课时 一、口算。 5×8= 6×4= 7×7= 9×5= 2×3= 9×2= 8×9= 7×8= 5×5= 4×3= 5+8= 6×6= 3×7= 4×8= 9×3= 1×2= 9×9= 6×8= 8×0= 4×7= 二、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1)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试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四、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一) 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2、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1)() (2)() (3)() 3、根据要求圈一圈。 (1)把所有平均分成5份 (2)把所有平均分成2份 4、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 把()个梨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2)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笔算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笔算练习题 51-15+62= 34+49-65= 98-79+25= 43-1 8+57= 58+18 ﹦63-29= 84-57= 3 5+49= 80-27 ﹦77+16= 98-29= 47+29= 85-58= 27+38= 40+58-63= 72-27+39= 67+25-49= 63-58+36= 37+27-19= 90-4 4+38= 51-15+62= 34+49-65= 98-79+25= 43-1 8+57= 89-37= 51-39= 52-27= 63+37= 62+19= 47+19= 63-27= 61-26= 48+23= 57-48= 42-17= 86-54= 54+28= 27+36= 48+23= 57-48= 54+29= 42-17= 86-54= 54+28= 27+36= 65-36= 54-45= 35+27= 84-48= 40-29= 48+48= 60+25= 72-45= 46-38= 56-28= 78-69= 72-37= 53+28= 96-59= 75+17= 54+37= 59+19= 55-47= 73+29= 56-27= 92-59=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72-54+12= 35+12-28= 62-18+24= 53-29+19= 12+79-62= 75-24+26= 58+18 ﹦63-29= 84-57= 3 5+49= 80-27 ﹦77+16= 98-29= 47+29= 85-58= 27+38= 40+58-63=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集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 答:一共72人。 2.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 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 50-24=26 (元) 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笔书尺子 3元/支5元/本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 2×4=8(人) 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3×2=6(人) 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 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 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 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12-6=6(岁) 30+6=36 (岁) 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 16+30=46(人) 答:一共能坐46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全册)

班级姓名 一、看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16+30= 15-8= 45+40= 50+6+3= 8+8+50= 23+6= 65+30= 23+5= 5+61+2= 40+20+32=37+50= 80-40= 5+32= 20+60+13= 63―3+26=二、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53+20(十多) 8+81(十多) 34+30(十多)45+2(十多) 40+34(十多) 3+73(十多)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4+24○40+24 30+45○30+25 34+2○2+34 67―7○67―60 56+1○56+2 43+4○45+4 四、在()里把正确的得数圈出来。 35+40(39 75) 8+40(48 84) 74+5(79 89)24+20(44 46) 52+3(82 55) 72+1(82 73)四、在方框里填数。 = 30+= 2、 一共有多少件?柳树再种几棵就和松树同样多?□○□=□□○□=□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 65-20= 先算( )减( )得( ) , 再算( )加( )得( )。 2、 先算( )减( )得( ), 再算( )加( )得( )。 3、 二、在○里填上“<”“>”或“=”。 8―3○80―30 69―5○69―50 48―20○38―10 78―20○68―20 35―2○35―5 64―30○23+1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76本故事书。 □○□=□( ) 2、 还有几个空座位?□○□=□(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3 班级 姓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课课练 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单位 年级班姓名 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个那么长。 绳子大约有()根那么长。 二、我会用作标准。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三、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个高。 山羊大约有( )个高。 公鸡大约有()个高。 3条绳子绕在3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 数 学 小 A B C 博 士

( )最长,( )最短。 (2) 厘米和用厘米量 年级 班 姓名 一、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 2.( )厘米 3. ( )厘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 四条边共( )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 (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 ) ( ) ( )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 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3)米和用米量 年级 班 姓名 一、我会选“米”和“厘米”来填空。 桌子高约80( ) 床长2( ) 牙刷长约15( ) 汽车长约3( ) 茄子长约20( ) 小红高130( ) 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米=( )厘米 800厘米=( )米 4. 9厘米比( )少4厘米。 1 2 3 0 1 2 3 0 数学小博士

5. 18厘米-9厘米=( ) 厘米 60米+7米=( )米 三、我会比较。 1.在 里填上“>” 、“<”或“ =”。 33厘米 23厘米 100厘米 1米 40厘米 4米 1米 30厘米+70厘米 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 60厘米 6米 66厘米 60米 四、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枝粉笔长12米。 ( )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 ) 3.一根黄瓜长18米。 ( ) 4.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 ) 五、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六、森林运动会。 终点 起点 60m 50m 40m 30m 20m 10m 0m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2页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基本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的从形状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物体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猜我是谁! 出示小熊的背面图,问:这是一个小动物的背面,猜猜它是谁? 出示小熊的右侧面,师:再来看看它的右侧面,它是谁呢? 再出示小熊的前面,师:看看它的正面,现在我们能肯定它是? 师: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不能单看一面,我们还得要全面地观察。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出示教室照片: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请仔细观察,拍的是什么地方?(我们的教室) 2、问:同一个教室,拍得照片一样吗?为什么拍到的照片会不一样? 追问: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教室的前面拍能拍到教室后面的场景。 问: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为什么呢? 3、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同一个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看,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4、练习 下面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的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的里面拍摄的? 学生判断。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在学校的外面拍摄能看到学校里面的场景)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面。猴在小鸡的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面。.小狗在第二层的最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面有书,桌子面有书包。.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排,5名同学站在排。.小方站在第排,从数第一个。 3.小明的边有3名同学,边有1名同学。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 桐桐住在宁宁楼—卜。玲玲家住在第层,桐桐家住在第层,宁宁家住在第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前、,左、来确定位置。 说说你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 小青的右边有小方,他的左边有小红、小明。 2.照样子说话,用到“上”或“下”这样的词。 电视机,上面有花瓶??.看图提问。 4.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向。 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 D、我不是最后一个。 第二单元 一、口算 6+7=12-7=7+8= 14-8=+6= 16-8=5+6= 12-8=+5=13-7=11-4=14-6= 二、在里填数 三、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13-6=5.15-7=9.11-2=9.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 1、们我过学的间单时有(位)、()和(),其中() 是最小的时间位。单针走秒小格的一间时是(。) 2、面钟有上()个格,大一每格大有()小个格时针。走大一格 是1(,)针走分大格是一()分钟秒,走一大格针(是)秒。 3、分从3针到走5走(了)分钟,到8走走(了)分。钟 4、钟上面细又长的又叫(针)针, 针秒1圈是(走)秒。 5、1=(时)分1分= ()秒120时分(=)分80 分(=时()) 分2分5秒1=(秒) 60=秒()分60=(分时)180秒= )(分 24分=0()时1时2分=0(分)90秒= (分)()秒 6、写填适的单合。位 1)小明大每天睡约( 9 ) 2)小明衣穿大约服需2要0 ( ) 3)烧一壶大约要2水5( ) 4)小跑50米华用了9 );( 5)爸每天工作爸8 ()。)6放播集一动片画用2约0 () 7)一电影放映部了(2 )10 (8)跳)2绳0要下15用()

9)做次深呼吸一用42 (1))0华小2跑0米045用() 7、规律,按出最后一个钟画上的时面间。 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小强跑100米需要13 ()。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7()。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 12. 爷爷每天晨练1()。 二、填空 13.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14.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15.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6.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17.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8. 8:30:25是()时()分()秒。 19.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20.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21. 3:15:28是()时()分()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