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

6、语句训练。蒲公英娃随风出发,风把他们带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家。出示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他们的家!
7、朗读提升,读情感。蒲公英娃娃离开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呢?
(1)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郎读。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1、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3、师相机点拨“蹦着跳着”“啪的一声”,体会豆荚离开妈妈时的心情。
4、指导朗读:边做动作边读。
5、大自然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我们怎样才能发现他们呢?
6、师小结
过渡: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
三、指导书写“知、识”二字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二年级上册第一章<<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读起来亲切、有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8、指导背诵第二小节。
(1)出示诗文填空,读一读。
(2)出示图片,边看图边背诵。
学法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在学习这一小节时,用了什么方法?
读一读,先自由朗读这一小节,思考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想一想,边读边想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
品一品,这一小节哪个词用得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4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2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的课文,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
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把自然知识蕴含文字当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
全诗共有五小节,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
课文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科学道理蕴含其中,孩子们很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二课时)

1.蒲公英靠( 风 )传播种子。 2.苍耳靠( 太阳 )传播种子。 3.豌豆靠( 动物 )传播种子。
二、按课文原文填空。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 四海。为家 牛马有 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 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降落伞 ,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 就 乘着风 纷纷 出发。
凤仙花、芝麻,太阳一晒,它们就会炸开, 蹦着跳着离开它们的妈妈。
葡萄、松树靠动物传播种子。
杨絮、柳絮乘着风纷纷出发。
本课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以下几个要求会写的字吧!
学写字
tā máo ɡènɡ zhī shí
她 毛更知识
ɡènɡ
学写字
部首:一 结构:独体字 组词:更加 更好 造句:只要好好努力,一定能 取得更好的成绩!
植物妈 妈有办 法
蒲公英——靠风吹 苍耳——靠动物带 豌豆——靠太阳晒 其他植物——办法多
仔细观察
课文主要讲了__3_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法。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 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只要 能够_仔__细__观__察___,就一定能发现更多大自然 的知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课后第二题)
?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
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孩子准备了铠甲。豌豆妈 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介绍豌豆妈妈靠太阳晒 传播种子。
比较句子: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
离开了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细心的小朋友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4.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苍耳的实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书写“知识”一词。
2.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蒲公英、苍耳、豌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指名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
3.它们是靠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研读课文,学习语言1.品读感悟。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的含义。
(板书:四海为家)(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
请大家读一读。
(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呢?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的种子与降落伞的相似之处。
①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请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我认真制定了这份教案,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深入解读和拓展。
教材的章节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段落大意、课文翻译和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和书写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中国地图、植物图片、PPT等教具,以及课本、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各种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课题。
2.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然后分段朗读,体会课文韵律。
3.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4.句子理解(10分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课文翻译(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课后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物妈妈有办法1. 生命力强2. 传播种子3. 适应环境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所学生字词造句。
答案:(1)妈妈有办法让我健康成长。
(2)植物妈妈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种子。
(3)植物妈妈适应各种环境,让我们茁壮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认真进行了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良好,但对部分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讲了__4_种植物传播种子 的方法。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 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 方法,只要能够_仔__细__观__察___,就一定能 发现更多有关大自然中的知识。
课堂演练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太阳 风 动物 小鸟
1.蒲公英靠( 风 )传播种子。 2.苍耳靠( 动物 )传播种子。 3.豌豆靠( 太阳 )传播种子。 4.石榴靠( 小鸟 )传播种子。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石榴妈妈靠鸟传播种子。
读第五小节,看看豌豆妈妈是 怎么传播种子的。
?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蒲公英妈妈给孩 子准备了降落伞,苍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耳铠妈甲妈。给豌孩豆子妈准妈备给了孩
子准备了什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比较句子
请你想着文章的内容,然后练习背诵吧。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更多植物传 播种子的办法呢?一起来读一读 第六小节吧!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细心的小朋友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才能得到它。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观察不光是看,还可以是摸 一摸、闻一闻,这都叫观察。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词语运用
例: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 乘着风纷纷出发。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优秀版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部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全诗共五节,将科普知识融入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语言中,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以秋天为主题,但又不限于秋天的景色,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学习这篇课文,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识字认字、体会朗读能力的强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学会“纷纷、粗心”等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并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比较陌生,但课文采用了拟人手法,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注意力有限,因此,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而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齐读课题。
师:先来读词语,你们读的又准确又连贯!师:快请出我们的三位植物妈妈!之前同学们都想知道,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宝宝要旅行,妈妈们有什么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找答案吧!师:读课文2—4小节,想想:植物妈妈怎样让自己的娃娃去旅行?横线画出来。
同桌互相说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聪明的蒲公英妈妈有什么好办法?谁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

三、想象创编,拓展迁移
1.其实,植物妈妈们的办法很多很多,[引读第5小节]不信你就——那里有——粗心的小朋友——
咱们班的小朋友才不要粗心哪,咱们需要“细心”!
2.请你“仔细观察”下,想想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
(指导看图,提供词语,练习创编)
能像课文中的小诗的语言一样,来说说她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教学设计
课题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篇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读来童趣盎然,能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能美观、正确笔顺书写“毛、更、知、识”4个汉字;能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的准确用词。了解蒲公英、豌豆、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结合生活理解“铠甲、山洼、豆荚、炸开”等词语的意思,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1.这节课,咱们将继续走进植物的世界,去仔细观察植物妈妈们旅行的好办法。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小朋友们还会读吗?
蒲公英降落伞乘着纷纷出发
苍耳铠甲挂住山洼
豌豆豆荚炸开蹦着歌,向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们为她的孩子们准备的旅行好办法。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蒲公英娃娃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在蓝蓝的天空里乘着风自由地飞呀飞,他们是那么的自豪。一起来做做自豪的蒲公英娃娃吧!
学生一起边读边填,检查背诵。
二、细读想象,学词仿句
1.小诗中还介绍了两位聪明的妈妈呢!捧起课本,请默读课文第3、4小节,边读边想,你觉得哪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更聪明,想想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2.从课文中用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 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师点拨:柳树妈妈准备了小翅膀,把它送给自己的 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随着柳絮飞扬。
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音节。
de děi wéi wèi
因为 wèi 孩子长大了就得 děi 告别妈妈,四
海为 wéi 家,所以蒲公英的种子飞得 de
附录 书法家故事一则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 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
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 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
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 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 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 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 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从这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孩子”指植物的种子。“长大”指成熟。 “四海为家”指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诗歌通 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 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 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
2.从课文中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了
带刺的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挂住动物皮毛
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柳公权的大无畏精神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 一次,他到京城办公事,当时的皇帝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见你了。" 为了嘉奖柳公权,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问柳公权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 ,才可以叫做书法。" 唐穆宗马上变了脸色,以为柳公权是用笔法来向他提意见。 在古时,下属一句话说不好是会容易被杀头的,柳公权敢于这样说,表现了他敢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谜语】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 把根生。(打一植物)
(谜底:蒲公英 )
这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 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拟人的 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 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要留心观察 身边的大自然。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 索,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
察,才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蒲公英、苍耳、豌豆。
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息而 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 又鲜艳。
植物的果实也会互相闹别扭。一艘混装了谷子和水果的货轮,经 过长途运输后,谷子烂了,水果干缩了。原来,谷子堆在一起容易散 发热量,而水果受热就蒸发出水分,变干瘪了。反过来,谷子吸收了 水果蒸发的水分就会霉烂。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 格等。
作用:文中把植物种子都当成了娃娃来写,很亲切。 效果:使所写事物更生动、形象。 效果: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1题。
2.“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本文介绍植物告别妈妈,为什么要提牛马鸟? 文中提牛马鸟是为了激发小朋友思考:难道植 物也有脚和翅膀吗?
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 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
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 “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 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 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推荐阅读
蒲公英的由来 相传,从前村里有户人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唤作公英。一 家人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打破了这个美 满的家庭。原来,女儿得了一种疾病。在旧社会里,一个未婚女子得 了这种疾病,的确是莫大的打击!家长也十分气愤,将公英逐出家门。 公英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河自杀。却说天不该亡公英,河的下 游住着一个一打鱼为生的老人,公英被老人救起。得知公英的不幸后, 老人就到田野里找来一种开黄花的药草,内服外敷,没过几天,公英 的病就好了。公英非常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遂拜老人为义父,因老 人姓蒲,故自称蒲公英。后来传于乡里,乡亲门用这种药治疗疮痈肿 毒,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亲切地称之蒲公英或公英。
三步之才
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 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 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 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 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课文结构
(植 传物 播妈 种妈 子有 )办
法
蒲公英 苍耳
—风吹 —挂动物皮毛
豌豆
—太阳晒
……—办法多
发仔 现细 更观 多察
课文主旨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 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 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 观察。
4.“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 甲。” “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 “带刺的铠甲”用了比喻,是指苍耳种子外面 带刺的硬皮。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 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最后一小节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小节是诗歌的总结,告诉小朋友平时要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 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 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很
远。
二、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脚 知 月+却=
( 脚步 ) 矢+口=
( 知识 )
娃 如 女+圭=
( 娃娃 ) 女+口=
( 如果 )
三、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海___为___家___ ___蹦___着___跳___着
____纷____纷____出发 许许____多____多____
柳公权学书法
三朝侍书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 “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 口不说话。 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 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 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 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 壮。 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 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权为谏 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诏书。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 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 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 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他们吸收了 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国学诵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从“纷纷”你体会出了什么?
“纷纷”写出种子们欢快出发的样子。蒲公英的 种子藏在伞一样的绒球里,风一吹,就飞到其他地方, 是借助风的力量。
拓展: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好多,你能仿照本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