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战争与和平”“人物描写方法”
《《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描写》

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描写《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巨著,以其宏大叙事、深刻的思考和细致描写而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聚焦于小说中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人物形象进行的描写。
1. 历史事件1.1 拿破仑战争《战争与和平》围绕着拿破仑时代展开,其中对拿破仑战争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作者通过对沙特朗战役、卡普尔纳战役等重要战役的再现,清晰地展示了当时欧洲多个国家间关系紧张、冲突不断的局势。
1.2 1812年俄国战役1812年俄国战役是《战争与和平》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之一。
该战役标志着拿破仑失败的开始,书中生动地描绘了法军入侵俄国后遭遇到的艰难和痛苦,以及俄军的奋勇抵抗。
1.3 卡病除了战争事件,书中还描述了一种名为卡病的流行病。
这种传染病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使人们面临生命威胁,也深刻影响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与描写。
2. 人物描写2.1 安德烈·博尔庞索夫安德烈·博尔庞索夫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优秀、理性和忠诚的军官,通过他的视角可以看到拿破仑战争对个体心灵造成的巨大影响。
作者透过安德烈展现了对生活意义和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
2.2 坦娜·别兹露科娃坦娜是故事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她代表着纯真与美好。
她反映了普通人在战争阴影下如何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并展现出对家庭和爱情的坚守。
2.3 尼古拉·鲍里索维奇尼古拉是一位矛盾复杂的人物。
他代表了封建制度的传统观念与精神冲突,他的命运也受到拿破仑战争和卡病的影响。
结语通过对《战争与和平》中历史事件和人物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战争、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类命运、个体选择以及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反思。
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

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这本书啊,先说说它的“块头”吧。
它就像一个知识的大宝库,又厚又重,但你可别被它的外表吓到。
因为一旦你打开它,就像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里面有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人物关系。
比如说,这里面的人物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蜘蛛网里的小昆虫,大家都相互关联着。
有贵族,有士兵,有普通的老百姓。
这些人物一个个都特别鲜活,就像在你身边一样。
先讲讲那些贵族吧。
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参加各种豪华的舞会。
那舞会的场景描写得,就好像你自己也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或者笔挺的燕尾服,在那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跳舞呢。
但是呢,他们可不是光会玩乐的绣花枕头。
他们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
有的贵族勇敢地走上战场,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和家族争光;有的呢,却在战争中还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财富和地位,那种纠结和矛盾,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在做选择题一样。
再说说那些士兵们。
作者描写他们的时候,真的是特别细腻。
你能感觉到他们在战场上的恐惧、勇敢和对家乡的思念。
他们不是一群没有感情的打仗机器,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在枪林弹雨里,他们可能前一秒还在想着家里的老母亲,下一秒就为了身边的战友奋勇杀敌。
这些描写啊,让你觉得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让你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还有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战争中就像大海里的小船,随风飘摇。
战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坚韧和希望。
有的老百姓在战争中努力保护自己的家人,有的则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受伤的士兵。
书里的战争场面更是震撼得不得了。
你能想象那种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厮杀的场景吗?马蹄声、喊杀声、枪炮声,就像在你耳边响起来一样。
作者把战争描写得特别真实,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一场大战下来,尸横遍野,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
这时候你就会想,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但是呢,这本书又不只是在讲战争。
它还在讲和平。
在战争的缝隙里,你能看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当战争结束的时候,那些幸存者们重新开始生活,那种对新生活的期待,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以《战争与和平》为案例,学习历史小说的研究与书写技巧

以《战争与和平》为案例,学习历史小说的研究与书写技巧概述《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通过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初俄罗斯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命运与情感纠葛。
本文将以《战争与和平》作为案例,探讨历史小说的研究与书写技巧。
历史背景的准确性历史小说必须建立在严谨准确的历史背景之上,否则将无法体现其价值。
在研究与书写过程中,作者需要进行深入的历史调研,并尽可能还原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人物塑造的细腻性在历史小说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作者需要通过对每个角色生活细节、言行举止和内心感受等方面的刻画来使人物栩栩如生。
沉浸式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情感。
历史事件与故事线的结合历史小说除了要还原历史背景外,也需要有一个精心构建的故事线索。
通过将主要人物的命运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作者能够吸引读者,并在其中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
描述与对话的平衡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和对话是重要的描写方式。
作者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以生动地展现场景和人物。
同时,对话可以用于推动情节发展、展示角色之间关系等方面。
多角度叙事的运用为了更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可以采用多角度的叙事方式。
通过切换不同视角和时间线,读者可以获得一个更深入、立体的观察。
总结学习《战争与和平》这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小说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研究与书写技巧。
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塑造细腻的人物形象、将历史事件与故事线索相结合、平衡描述与对话、运用多角度叙事等技巧都是历史小说创作的关键要素。
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历史,并以生动的方式将历史故事讲述给读者。
《战争与和平》描写人物的句子

《战争与和平》描写人物的句子
1. 安德烈·伯尔庞索夫是一位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他的坚定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备受人们的尊敬。
2. 娜塔莎·罗斯托娃是一位美丽、活力四溢的年轻女子,她的善良和无邪让她成为众人眼中的天使。
3. 皮埃尔·贝兹霍夫是一个富有的贵族继承人,他内心矛盾而不安,渴望追寻真正的意义和幸福。
4. 安娜·谢尔盖耶芙娜·谢尔盖耶芙娜是一位聪明、善良的贵族女子,她对家庭和爱情充满热情。
5. 尼古拉·鲍尔庞索夫是安德烈的弟弟,他是一个温和而有责任心的人,对家庭和军队都充满忠诚。
6. 玛丽亚·卡拉金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坚强和智慧。
7. 瓦西里·库图佐夫是一位勇敢而坚毅的军事领导者,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无畏的精神。
8. 多洛霍夫将军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军人,他深思熟虑、稳重可靠,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9. 安娜·帕夫洛芙娜是一位温柔、善良的贵族女子,她的痴情和牺牲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 安德烈·伯尔庞索夫之妻玛丽亚·卡拉金是一位聪明、勇敢的女性,她在丈夫战争期间的表现让人敬佩不已。
以上是《战争与和平》中描写人物的句子,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他们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出了不同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和发展。
这些人物形象的丰富和细腻描写,使《战争与和平》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战争与和平作文怎么写(通用10篇)

战争与和平作文怎么写(通用10篇)战争与和平作文怎么写篇1名著是闪闪发光、耀眼夺目的璀璨明珠;名著是境界高远、令人回味的天籁之音;名著是经久不衰、薪火相传的岁月经典。
而《战争与和平》就是这三句话的诠释。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俄法战争的背景下,一个个青年人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祖国而拼搏奋斗的故事。
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令人回味无穷、啧啧称赞。
愚蠢之徒——罗斯托夫尼古拉·罗斯托夫本来每年会有一万卢布的收入,生活也很富足。
但由于受了多洛霍夫的迷惑而错入赌局,仅仅一个半小时后,这位赌徒便输掉了整整四万三千卢布。
这笔钱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罗斯托夫的遭遇让我明白:有些事情,走错了一步,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我们要擦亮眼睛,拒绝诱惑。
罗斯托夫的愚蠢令世人唾弃。
勇敢之人——彼埃尔在波罗金诺会战中,彼埃尔所在的一个团负责牵制敌人,为掩护其他部队调整战略部署争取时间。
突然,一名杀红了眼的法国士兵挥舞着战刀向彼埃尔冲了过来。
在这生死关头,彼埃尔奋力反击。
一场殊死搏斗后,彼埃尔胜利了。
彼埃尔的事迹让我明白:在危险与困难面前,只有勇敢能战胜一切。
彼埃尔的勇敢令世人钦佩。
顽强之人——安德烈安德烈所在的部队是后备部队。
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死亡和悲伤一直笼罩着这支部队。
突然,一颗流弹在安德烈身旁炸响,他一下子跌倒在地,医生赶忙过来给他治疗。
当他醒来的时候,部队已经走了,而他的伤口也发炎了,但他强打精神,强撑着到达了一个村子。
安德烈的顽强让我明白: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是让他来支配我们,我们要同命运搏斗。
安德烈的顽强令世人折服。
朋友们,快拿起书读一读吧,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吧!战争与和平作文怎么写篇2《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无疑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
整个世界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人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宁静地鼓动着并震慑着狂风暴雨。
人性的复杂性:《战争与和平》的人物塑造

人性的复杂性:《战争与和平》的人物塑造《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描绘俄国十九世纪社会底层与上层阶级生活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军事战争的残酷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探讨《战争与和平》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这种复杂性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通过个体人物的塑造,呈现出了人性的多样性。
首先,他刻画了一群不同性格、背景和境遇的人物。
例如,皮埃尔、安德烈和尼古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人生经历。
他们的内心独白和行为描写,展示了他们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托尔斯泰并没有将人物简单划分为正面和负面,而是以人性的复杂性为出发点,塑造了真实饱满的角色形象。
其次,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示了人性的矛盾和纷争。
他不仅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斗争,也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比如,皮埃尔是一个追求真理和精神满足的哲学家,同时却又被贪婪和享乐所困扰。
安德烈是一个理智冷静、充满责任心的将军,但他也经历了对于尼娜情感的冲突和迷茫。
这些矛盾的情感和思想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也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外部环境和个体选择对人性的影响。
在战争和和平的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被无数复杂的因素所驱使。
皮埃尔在法国被俘期间的经历和观察,使他深刻认识到人类的阶级差距和社会不公。
而在和平时期,人们又受到种种约束和压力,使得他们面临着各种选择和抉择。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的选择对人性产生了巨大的塑造力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可信。
最后,通过人物的复杂性塑造,托尔斯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人性冲突和复杂性的世界。
读者可以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思考和反思人性的本质和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结,而这些矛盾和纠结也构成了我们个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战争与和平”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4篇)

“战争与和平”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4篇)“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
因为我已包孕在人类之中。
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战争,一直与人类的历史相随而行,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
无论是非正义战争还是正义战争,都免不了死亡,而作为个体的“人”,在世上活着的时间毕竟很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
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丧失家园乃至生命,值得吗?显然,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
和平是广大百姓所希望和期待的。
可写成记叙类文章,虚构战争中某个家庭的变故来透射战争的罪恶。
可写成议论文,必要的史料是少不了的。
巴以冲突多年,炮火不断、生灵涂炭,世界瞩目。
XX年9月11日,“恐怖组织”轰炸了美国的世贸大楼,6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这一天全世界一切战争停火,让人们过上一天和平的生活。
刘玮我家楼上住着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她只有两岁,生在美国。
可能是她太小,所以她弄不清楚“美国”到底是她吃的巧克力糖还是妈妈住的大城堡;可能是她太活泼太可爱了,所以在那天晚上她哭着喊着问姥姥为什么不带她下楼玩。
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恐怖,不知道为什么姥姥忽然对爸爸、妈妈和哥哥担心起来。
不过她是幸运的,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之后,她又可以跟姥姥高高兴兴地下楼去玩,坐在姥姥的三轮车上逛大街。
不知在那一刻有多少家庭,多少“姥姥”或是小孩子也在经历着这些,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伴随着更大的痛苦和沉重的悲伤。
飞机上,有的人可能在整理着思绪,准备几小时后在会议上发言;有的人可能在边吃着机上提供的早餐边看着杂志,享受美妙的旅行;或许有一对老夫妇正要去看望他们的子女,见见可爱的小孙子;或许有一群年轻人正计划着一会儿到世贸大厦去参观。
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400字

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400字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400字篇1是战争,还是和平?走在世纪边缘,我们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选择。
人们多么希望:橄榄树在大地上自由地生长。
任由和平之舟搁浅在荒滩上!在这个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古老星球上,战争,终会被划上句号,彻底的结束,而和平则能永远继续!迎接他们的是人类朝思暮想的两个字——和平!回眸,这是个充满屠杀战乱的百年,残酷的世界大战,数以百计的'局部战争,一次又一次将人们扔进了灾难的地狱。
无数渴望和平的人们,仰着头向天空呼喊:“和平,你究竟在哪里?”、“和平的曙光究竟在何方?”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曾经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
但中国却以他奠基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雄壮地喊出了他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口号。
也正是中国,代表着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也正是中国,背负五十亿个生灵奋斗的目标,高呼着“和平万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留给宇宙的只有一次辉煌灿烂的生命。
我们与时代同脉搏,我们与地球共呼吸,我们要维护我们的地球,不能留给后代一个破烂不堪的地球。
也不能留给历史一个充满硝烟的一页。
在未来的世界我们只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要昂首阔步开辟一条通往和平的光明大道!太阳选择在黎明前升起,流星选择在黑夜中闪亮,而我们选择在和平中成长!我们热爱和平,勇于维护和平。
愿和平鸽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让绿色的橄榄枝“铺”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作文400字篇2【推荐一本书《战争与和平》】你们好,我叫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棒的书,它就是《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他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哦!《战争与和平》是他写的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805年到1820年,讲述了拿破仑入侵俄国时的战争场景,同时也讲了很多俄罗斯贵族家庭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与和平话题作文指导[审题指要]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放眼全球,不少地方的武装冲突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战火连绵不断。
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
战火、冲突,始终是人类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地球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
世界人民期盼着解决战乱和冲突,但和平需要创造,和平需要保卫。
真正崇尚和平,切实停止冲突,人民才能安宁,新世纪才能成为和平世纪。
本题写作时应注意选好切入点,善于“小中见大”。
[思路发散]思路一: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战火中一个大人和他的小孩的对话,或者描述一位妻子对已死丈夫的一番倾诉。
思路二:多方搜集材料,记写一位为和平而四处奔走的志士。
参考拟题:烽火频起,呼唤和平。
思路三:转换作文角度,从外星人的视角看地球上的不和平。
参考拟题:历史只留血痕。
思路四:用比喻手法写一首散文诗——有朵艳丽的花儿叫“和平”,需要全球共同来珍惜……范文:佳作一给安南先生的一封信尊敬的安南先生:您好!我是中国的一名中学生,能给您写这封信,我深感荣幸与骄傲。
我主要想和您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一点看法。
今天,我看到了一组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图片。
许许多多本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的伊拉克儿童,在和平夜,点燃手中的蜡烛,用他们稚嫩而虔诚的心,祈祷和平。
从他们饱含忧虑和悲伤的脸上,,我揪心地感觉到,战争已给这些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戕害。
我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忘不了3月20日上午10点30分,美英悍然发动了对伊战争。
这个曾是人类文明发源之地的两河流域,在轰鸣的炮火中变成了“人间炼狱”。
纵观人类历史,血与火的战争屡屡发生,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早就有“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诗句,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让我们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吧。
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
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又3个半月。
参加战争的有6个大洲的33个国家,卷入人口达15亿多人,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6000多万人,其中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达1000万人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时至今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1994年,在卢旺达的部族屠杀中,有50多万人被杀;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调集了1100多架战机,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致使2000多万平民丧生!海湾战争,使1614203人丧生。
其中667773名是5岁以下的儿童!战争使繁荣成为一片废墟,使安定幸福化为泡影,代之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留给人们心灵深处难以愈合的伤痛。
无数的事实说明: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
我身为一名中学生,已经深深的体验到生命是弥足珍贵的了。
我们在安享和平幸福,但依然还有一些人饱受战争之灾。
我真诚地希望联合国能够担负起维护人类和平的重任,让蓝天,碧云,白鸽,回到伊拉克小朋友的身边,让和平永驻人间!此致敬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生:张跃2008.8.8评析:这篇文章由一幅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画面入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情感,然后用一组数据来展示战争的危害之大,亮处自己的观点。
主旨明确,思路清晰,前后衔接紧密。
旁批:1用孩子对和平祈祷的画面,振聋发聩。
2罗列数据,鲜明地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之多。
3情真意切,强烈呼吁,表达心声。
『佳作2』我渴望和平我渴望和平。
于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我放飞了一只白鸽。
它衔着橄榄枝向着和平飞去了。
可是,世界会和平吗?“轰”——美国世贸大楼倒塌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啸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打破了称雄于世的美国的宁静。
失去亲人的人们望着一片废墟,痛不欲生;而一小部分侥幸逃生的人正大口大口喘气,不敢相信好莱坞片式的惨景竟真的发生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直呼唤:和平,你在哪儿?“9.11”后,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反恐策略,阿富汗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和平的乐章划上了休止符,战争的喧嚣在这里骤响。
难民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远在万里之遥的我,是多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们啊。
我渴望和平,渴望一没有流血与眼泪的世界,渴望一个安祥、温馨的世界!在我渴望的和平天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肤色,人们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互相携手,和平就是友谊的桥梁。
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核武器的魔影,不再有巨额的军费,不再有贫富的差距;有的是清清的小河水,绿绿的芳草地;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原野尽情狂奔;和平从绿色的地球延伸,向着未来,向着宇宙......噢,和平像看不完的画,是写不尽的诗!我渴望有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骤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着一只和平鸽,“哗”——亿万只白鸽一齐展翅高飞,向着美好的明天,向着和平飞翔,飞翔......评析:这篇以少年儿童对和平的理解,写出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表达了纯真的思想感情。
文章思路开阔,想象丰富,结构衔接自然,文笔流畅,值得推介。
旁批:1开篇点明主旨,中心明确。
2生动地表现世贸大楼倒塌的一幕惨剧。
3形象地展现了理想的和平世界,连用“我渴望”,写出自己的对和平的期待与憧憬。
【佳作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当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谨的衣襟:当曹孟德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时:当刘备与诸葛亮稳坐荆州,遥望江畔人马厮杀时,众人不禁赞叹“千古风流人物”、“乱石豪杰”辈出。
一夜大火烧毁了几十里营寨,八十三万人马存活者有几?失败的固是曹操,可是遭罪的不仅仅是曹操,而是无数的生灵!在三国“英雄”们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块块奠基石。
君不见,董卓率众“出征”无辜的草民,“男丁斩首,妇女充当官妓”,君不见徐州城里冲天的火光,而其目的仅为一座城池;君不见,战争起时,动辄“火烧连营”,“水淹七军”:君不见敌人追来,留下饥民殿后,而敌将军无一不是“趁势掩杀”一番。
可是,那些为人主者,或者说渴望为人主者,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能够“卷土重来”,有道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可这些才俊不是用来建设国家,发展生产的,而是那些“人主们”踏上帝王宝座的一块块垫脚石。
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风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所谓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之后还不是年年征杀?坐拥天下后,还不是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而民众,不过是由战时的炮灰,演变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继续发出“苛政猛于虎”的喟叹罢了。
帝王的利剑在鞍上不停地抽响,兵士们箭在弦上。
东方熹明,枕戈待旦的双方的士卒混战一片,还美名曰:捐躯疆场。
其中又有多少人再见明日的朝阳,能再孝奉年迈的高堂,能抚慰孤苦的发妻与儿郎?陈尸遍野的土地何时能再长出稻粮?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时再唱出欢乐的歌谣?人们多么想弃剑从犁,多么想铸剑为犁,再造田园美丽的风光。
可贪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战争,背弃了和平。
当“一战”的硝烟未落,“二战”的硝烟又起。
当“二战”的战犯审判还未结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敲起了战鼓。
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未在人们的记忆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飞机又再度飞临中东的上空。
而今“二河流域”硝烟再起,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古巴比伦的上空。
生灵涂炭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海晏河清,人们世世代代的追求。
可是,何时才能够海不扬波?合时才能够海水清流?何时世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不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那些拨动国家机器的穷兵黩武者,放下你们手中的屠刀,让和平鸽飞遍世界,让橄榄枝插遍世界,染绿世界!让我们铸剑为犁,让世界洒满和平的阳光,让人间充满爱意!【简评】难能可贵的是,本文揭示了战争的结果是以无辜民众的牺牲来成就“英雄”的功名。
历史事件烂熟在心,从古到今,从南到北,可谓是“海阔天空”,“纵横捭阖”,“从容自如”。
句式工整,感情真挚而强烈,读罢热血沸腾,余音回荡。
旁批:1、用三国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乱时期说起,并用事例和数字来震撼人心。
2、用整齐的句式,生动的语言道出千百年来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3、用近年来发生的战争,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现实:战争依然离我们太近了。
4、整齐的句式、质问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期盼。
5、强烈地呼吁,收束全文。
两个感叹号发出最强音,感情达到高潮。
人物描写方法指导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这是因为,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
怎样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呢?第一、静态外貌描写:就是像描写一幅画、一张照片那样,去描写整个人物的外表,包括描写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身材(高矮胖瘦)、服饰(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
在具体描写静态外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不同,人物的外貌也定会有所不同。
静态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刻画,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
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具体方法:①注意抓住容貌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在这方面,又要特别重视“画眼睛——写内心”。
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
”如: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这段外貌描写仅两句话,便把穆老师善解人意的特点写出来了。
②注意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风俗、爱好、性情不同,人物的服饰往往也就不同。
因此,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是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特点的又一重要方法。
如: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少年闰土》)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了当时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真实、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就能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就能有效地避免外貌描写“千人一面”(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俩酒窝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