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作业 卤醇脱卤酶的研究综述1
安琪卤醇脱卤酶

安琪卤醇脱卤酶卤醇脱卤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水解酶,能够可逆性作用于邻羟基卤化物(邻卤醇)形成环氧化物及环氧化物的开环。
环氧化物被公认为有机合成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合成中间体之一,环氧化物手性合成和开环对于手性药物的合成非常重要。
安琪卤醇脱卤酶为安琪公司新开发的一种工业级酶制剂产品, 在医药中间体手性合成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作用于脂肪族和芳香族邻卤醇化合物及环氧化物。
一、外观形态及主要技术指标酶活力定义:30℃恒温条件下,在含有5mmol/l底物(2-溴乙醇)的50Mm Tris/SO4缓冲液(pH 8.0)中每分钟降解底物生成1μmol溴离子的酶量定义为一个单位(U)。
二、脱卤酶作用范围可以催化碳-卤键的断裂进行脱卤反应,而且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接受除了卤离子以外的一系列非自然亲核试剂,如N3—、NO2—、CN—、OCN—和SCN—等所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用于生成一系列光学纯的β-取代醇。
对于环氧化物手性合成和开环以及手性药物的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脱卤酶的使用方法1、脱卤酶的用量脱卤酶应用于阿托伐他汀钙A5的合成中,用量为每克原料18-20万单位,其他用量视原料和具体的工艺条件而定。
参考用量为20万u/g。
2、用法固体酶在使用之前,先用少量的水充分搅拌溶解在进行使用,液体酶可直接使用。
加入方法可视工艺而定,可分批加入,也可一次性加入。
四、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时,固体酶在溶解时,必须观察其溶液的pH值,使之保持在7左右,若偏酸或偏碱可用稀硫酸或者稀氢氧化钠溶液缓慢调节。
2、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反应液的pH和温度,控制在脱卤酶作用范围之内,避免其失活。
3、在制药行业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量和使用方法。
五、包装、运输、贮存固体剂型:塑料桶包装,净重5kg/袋或10kg/袋。
液体剂型:塑料桶包装,净重200L/桶。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防雨、防日光暴晒,储存于阴凉避光处,有冷库的应放在冷库。
卤醇脱卤酶研究进展

卤醇脱卤酶
来源
亚型
文献 编号
HheA
Corynebacterium sp. N-1074
A
HheAAD2
Arthrobacter sp. AD2
A
HheB HheBGP1
Corynebacterium sp. N-1074 Mycobacterium sp. GP1
B
B [10]
HalB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由红色变成黄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的变
的认识,对其他卤醇脱卤酶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还未明
化,进而找到最优突变体,但是该方法容易筛选出假 确,因此该策略在其他卤醇脱卤酶的改造上存在较大
基于已有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借助于计算机同源建模分了解酶结 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快速找出与酶特性相关
0. 01%的苯酚红的2 mmol/L HEPES缓冲液作为反
的残基进行定点突变来提高其特性,但是到目前为
应缓冲液,随着反应的进行释放氢离子,体系的颜色 止,人们只对卤醇脱卤酶HheC的结构和功能有明确
Abstract: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is the key biocatalyst to produce chiral epoxides and chiral and ^-substituted alcohol.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can catalyze the dehalogenation of o-halo alcohol toproducechiralepoxidesfolowingtheintramolecularnucleophilicsubstitution mechanism It also can catalyze the opening ring reaction of halogenated epoxy compounds to synthesis chiral #substituted alcohol. The products , chiral epoxides and ^-substituted alcohol are key chiral building blocks for chiral pharmaceuticals and other chiral fine chemicals; The molecular evolutionandimmobilizationofthehalohydrindehalogenase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enzyme activity stereo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application;In this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source molecularevolution and immob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is highlighted;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abouthalohydrindehalogenaseisalsopointedout;
卤醇脱卤酶hhec高效表达和纯化及其酶活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组合设计策略提高卤醇脱卤酶hhec降解2,3-dcp的活性

摘要摘要1,2,3-三氯丙烷(TCP)作为表氯醇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已经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地下水污染物,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性,急需建立一种廉价高效的技术将TCP 从污染源中清除。
相比传统的手段,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方法更加环保高效,同时也能节约成本带来更多的效益。
卤醇脱卤酶(HHDHs)是一种能够催化卤代醇的碳-卤键断裂的裂解酶,因此可以降解环境中的TCP。
同时,它们也可以在亲核试剂存在的情况下催化逆向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可以用来制备多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手性卤代醇、环氧化物和β-取代醇。
改造卤醇脱卤酶的脱卤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是本论文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
最新研究显示,在生物降解1,2,3-三氯丙烷(TCP)的多酶体系中,HheC酶催化中间产物2,3-二氯-1-丙醇(2,3-DCP)发生脱卤反应的活性极低,严重制约了TCP 的生物转化。
为此,本论文借助组合式改造策略来提高HheC酶对2,3-DCP的催化活性。
首先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HheC在对2,3-DCP进行脱卤时相关的氨基酸残基信息,预测筛选出得到可能发挥作用的10个关键位点;然后借助半理性设计的策略,将这10个位点进行合理组合构建了6个饱和突变文库;筛选约8200个克隆子后,最终获得了30个针对底物2,3-DCP脱卤活性提高的突变体,其中突变体P84A活性提高了21.8倍,F86I提高16.7倍,F12Q/F186L和W249P分别提高17.4倍和16.9倍。
筛选得到对映体选择性提高的突变体F86S/L142Y(由E R=7.6提高到E R=200),W139A(由野生态的E R=7.6提高到E R=184),P84A也从E R=7.6提高到E R=72。
通过分子对接和MD分析进一步探究上述突变体催化特性大幅改进的结构基础。
结果表明:P84、F86、F12、F186和W249这些位点对提高HheC降解2,3-DCP 的活性至关重要,且这些位点突变为小侧链氨基酸时活性更高;氨基酸P84,F86,L142,T134,N176和W139在调控HheC酶对底物的立体选择性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P84,F86和W139突变成小侧链氨基酸时,卤醇脱卤酶HheC对(R)-2,3-DCP 有很强的偏好性,而当T134和N176发生突变时,HheC酶对(R)-2,3-DCP的偏好性全部丧失,有逆转HheC偏好性的趋势。
一种新型微生物卤醇脱卤酶的研究进展

C e g u 6 0 5 ,C ia h nd 1 04 hn
[ b t c ] H lg n t o o n sc n tue o e o t o ti p r n ru s o n i n na p l t t E z — A s at r ao e ae c mp u d o s tt n f h m s m ot tg p fe v o me t o ua s ny d i e a o r l l n .
应用 等 方 面介 绍 了 卤醇 脱 卤酶 的 最 新研 究进 展 , 时对 卤醇 脱 卤酶 改造 的新 方 法 进 行 了阐述 与展 望 。 同 [ 键 词 ] 卤醇脱 卤酶 ; 关 有机 卤化 物 ; 物 降解 途 径 ; 生 生物 催 化
[ 图分 类 号 ] Q 5 ;Q 3 中 55 9 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0 一 0 22 1)10 2 — 5 文 0 9 O 0 (0 00 — 1 10
Cu r n s a c v n e n Ba t ra l h d i h l g n s s r e t Re e r h Ad a c s i ce i l Hao y rn De a 0 e a e
Z HENG K以 T ANG - a LiXi
S h o f Lf ce c n e h oo y c o lo i S in e a d T c n lg ,Un v r i f E e t i ce c n e h oo f Chn , e i e s y o l cmn C S in e a d T c n lg o i a t y
生
L Tr E ERS I 1 EC N B 0T HN0L Y Vo.1 0G 1 No1J n,2 1 2 . a. 00
多功能生物催化剂——卤醇脱卤酶的研究进展

h l g n t d c mp u d , n n i s l c i e y c t l z h u lo h l i p a e e to ao e y a v cn l a o e a e o o n s e a t e e tv l a ay e t e n ce p i c d s l c m n fa h l g n b ii a o i
用 前 景 。 卤醇 脱 卤酶 是 一 类 通 过 分 子 内 亲核 取 代 机 制 催 化 邻 卤 醇 转 化 为 环 氧 化 物 的 脱 卤 酶 ,可 以高 效 高 选 择 地 催 化环 氧化 物 和邻 卤醇 之 间 的转 化 ,因 而可 以用 来 合 成 具 有 光 学 纯 的环 氧 化 物 及 卢 取 代 醇 等 化 合 物 。本 文 着 重 一
hy r x o n h l yd i o y ed e ox de n t e e s e c i n. d o ylgr up i a oh rnst il p i s a d is r v r er a to The e z me s a e r a e n y sdiply a r ma k bl c t l tc r m ic t by c e i br a r n n n— a u a n l o ie a a y i p o s uiy a c ptng a o d a ge of o n t r l uce ph l s, i l di g z d nc u n a i e, n t ie irt , c a i e a v n c a t nd io y n t . us, i p o i s a us f lt lf r t r uc i fe a ipu e y n d nd e e y na ea s c a a e Th t r v de e u oo o he p od ton o n nto r
固定化卤醇脱卤酶的制备及催化合成ATS-5的稳定性考察
固定化卤醇脱卤酶的制备及催化合成ATS-5的稳定性考察梁国斌;翟良创;汪斌;姚佳;周全法【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2【摘要】研究了海藻酸钠固定化卤醇脱卤酶(HHDH)的制备条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5%,HHDH给酶量2.4×10.4U/mL,戊二醛浓度1.00%,氯化钙浓度1.5%和固化时间2h.在此条件下,HHDH包埋率为52.1%,活力回收率为75.2%.固定化HHDH间歇催化合成(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ATS-5),经5批次反应后,相对活力为51.2%;固定化HHDH连续催化合成ATS-5,在10d后底物转化率为90.6%,ATS-5精馏提纯收率为98.2%,纯度达到99.3%,光学纯度达到99.1%.固定化HHDH在4℃下储存80d后无明显酶活力损失.【总页数】7页(P26-32)【作者】梁国斌;翟良创;汪斌;姚佳;周全法【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4.2【相关文献】1.固定化卤醇脱卤酶的制备及催化合成ATS-5的稳定性考察 [J], 梁国斌;翟良创;汪斌;姚佳;周全法;2.新型生物催化剂——卤醇脱卤酶 [J], 余华顺;姚娟;付坤林;邹林汉3.迭代饱和突变提高卤醇脱卤酶HheAAM催化制备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酶活 [J], 王露;徐刚;杨立荣;吴坚平4.卤醇脱卤酶催化合成(R)-1-氯-3-苯氧基-2-丙醇的工艺优化 [J], 亚香菊;王于齐;朱鑫海;经玉洁;林茜;薛锋;高健5.卤醇脱卤酶催化合成(S)-2-溴-1-苯基乙醇的工艺优化 [J], 童琦; 吴少玉; 杨晶晶; 经玉洁; 林茜; 薛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迭代饱和突变提高卤醇脱卤酶HheAAM催化制备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酶活
第32卷第5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No.5 V ol.32 2018 年10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ct. 2018文章编号:1003-9015(2018)05-1127-07迭代饱和突变提高卤醇脱卤酶HheA AM催化制备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酶活王露, 徐刚, 杨立荣, 吴坚平(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7)摘要:(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 (A7) 是合成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关键手性中间体,利用卤醇脱卤酶催化(3R,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 (D3) 的脱卤氰化反应制备A7是很有潜力的合成方法。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卤醇脱卤酶种类少,对底物D3的催化活性很低,且鲜见有关脱卤酶分子改造提高其对D3催化活性的报道。
本研究利用基因挖掘技术获得了一个对D3表现出较高催化活力的卤醇脱卤酶HheA AM (来源于Agromyces mediolanus sp.),运用定向进化和半理性设计方法确定了4个影响酶活的关键位点(84、88、136、144位),然后使用迭代饱和突变(ISM)策略对这4个位点进行组合突变,突变株M4-HheA AM(84S-88L-136T-144C)的比酶活为0.89 U·mg-1,是野生型HheA AM(Wt-HheA AM)的13倍,对D3的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卤醇脱卤酶;脱卤氰化反应;酶活;迭代饱和突变;(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中图分类号:TQ465.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9015.2018.05.018Enhancement of HheA AM Activity via Iterative Saturation Mutagenesis for tert-Butyl6-Cyano-3,5-Dihydroxyhexanoate SynthesisWANG Lu, XU Gang, YANG Li-rong, WU Jian-ping(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Abstract: tert-butyl (3R,5R)-6-cyano-3,5-dihydroxyhexanoate (A7) is a key chiral synthon of the cholesterol- lowering drug atorvastatin. Application of halohydrin dehalogenases for dehalogenation and cyanogenation of tert-butyl (3R,5S)-6-chloro-3,5-dihydroxyhexanoate (D3) to prepare A7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However, the main problems are lack of halohydrin dehalogenases, low catalytic activity and not enough research on improving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D3. In this study, a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from Agromyces mediolanus sp. was obtained by gene mining, which showed relatively high activity to D3. Four key sites affecting enzyme activity are found (site 84, 88, 136 and 144) using directed evolution and semi-rational design methods. M4-HheA AM (84S-88L-136T-144C) is obtained (specific activity of M4-HheA AM is 0.89 U·mg-1) with 13-fold activity enhancement to wild type (Wt-HheA AM) after applying iterative saturation mutagenesis at these four sites.Key words: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dehalo-cyanogenation; enzyme activity; iterative saturation mutagenesis; tert-butyl (3R,5R)-6-cyano-3,5-dihydroxyhexanoate1前言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疗效[1],其中的代表性品种阿托伐他汀钙是唯一一个全球年销售额连续多年过百亿美元的药物[2-3]。
卤醇脱卤酶
卤醇脱卤酶
卤醇脱卤酶是一种酶,能够催化卤醇分子中的卤素原子被去除的反应。
这种反应被称为脱卤作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
卤醇脱卤酶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等生物体中,参与了许多生物合成和分解过程。
例如,在植物中,卤醇脱卤酶参与了苯丙烷类化合物的代谢,如酪氨酸的降解和香叶醛的合成。
在细菌中,卤醇脱卤酶则参与了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
卤醇脱卤酶的催化机制通常是通过亲核攻击来去除卤素原子。
具体来说,酶中的亲核基团会与卤醇分子中的卤素原子发生反应,形成中间体,然后通过水解或其他方式释放出产物。
由于卤素原子具有强烈的电负性,因此这种反应需要较高的能量输入。
近年来,卤醇脱卤酶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药物靶点;另一方面,由于其独特的催化机制,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催化剂,可以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卤醇脱卤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卤醇脱卤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焦安浩;张松;刘新利
【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光学纯的环氧化物和β-取代醇是一类高价值的医药中间体,在精细化工和手性药物方面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卤醇脱卤酶是一类能够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的脱卤酶,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
卤醇脱卤酶能够高效的选择催化环氧化物和邻卤醇之间的转化,所以可以用来制备光学纯的环氧化物和β-取代醇等化合物。
此外,卤醇脱卤酶是降解环境中有机卤化物的关键酶之一,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4页(P51-53,64)
【作者】焦安浩;张松;刘新利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6
【相关文献】
1.重组大肠杆菌E.coli P84A/ MC1061发酵生产卤醇脱卤酶的研究 [J], 潘冬瑞;李啸;张瑶;李建华;谈亚丽
2.卤醇脱卤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焦安浩;张松;刘新利;
3.迭代饱和突变提高卤醇脱卤酶HheAAM催化制备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酶活 [J], 王露;徐刚;杨立荣;吴坚平
4.卤醇脱卤酶研究进展 [J], 丁俊辉;袁林;喻晨;侯亚利;杨忠华;全灿
5.卤醇脱卤酶的研究进展 [J], 王龙兴;贾红华;韦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生物催化剂――卤醇脱卤酶的研究综述摘要:光学纯的环氧化物及β-取代醇是一类高价值中间体,在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工合成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卤醇脱卤酶是一类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机制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的脱卤酶,可以高效高选择地催化环氧化物和邻卤醇之间的转化,因而可以用来合成具有光学纯的环氧化物及β-取代醇等化合物。
本文着重介绍了卤醇脱卤酶的催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卤醇脱卤酶; 生物催化; 亲核试剂; 光学纯环氧化物与β-取代醇1 .卤醇脱卤酶研究概述及发展现状有机卤化合物已成为当今重要环境污染物之一,主要是由于工业排废以及人工合成卤化物在化工合成以及农业上的广泛应用造成的。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异生质卤化物自降解能力很差,同时许多化合物被疑是致癌或高诱变物质。
因此,应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卤化物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从1968年Castro等[1]首次发现以2,3-二溴丙醇作为唯一碳源而生存的黄杆菌(Flavobateriumsp。
) 菌株至今,人们相继筛选到多种可以降解邻卤醇的微生物[2-8]。
其中包括从淡水沉淀物中分离的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adiobacter)菌株AD1和节杆菌(Arthrobactersp?)菌株AD2以及从土壤中获得的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
) 菌株N-1074等。
它们降解有机卤化物的途径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卤醇脱卤酶作为关键酶之一, 催化碳卤键的断裂存在于所有的代谢途径中。
卤醇脱卤酶也叫卤醇-卤化氢裂解酶,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机制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和卤化氢,是微生物降解此类化合物的关键酶之一。
大部分已知的卤醇脱卤酶都已经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并根据其序列同源性分为HheA、HheB、HheC3类。
相关的研究表明,卤醇脱卤酶与依赖NAD(P)H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SDR)具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同时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卤醇脱卤酶与SDR 家族成员有一定的进化相关性[9]。
SDR是一类依赖于NAD(H)或NADP(H)并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一组酶类,主要催化醇、糖类、类固醇和一些异生质的氧化还原反应[10-11]。
由于辅酶结合位点在卤醇脱卤酶中被卤离子结合位点取代,因而卤醇脱卤酶是一类不需要辅酶参与的脱卤酶。
同SDR家族一样,在卤醇脱卤酶中严格保守的丝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在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催化机制(图1)为:保守的丝氨酸通过与底物羟基氧原子之间形成氢键,稳定了底物的结合;精氨酸可用以降低酪氨酸的pKa值;酪氨酸从底物的羟基中夺取一个质子,然后以底物上的氧原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邻位卤素取代的碳原子,进而释放卤离子,形成环氧化物[9,12]。
卤醇脱卤酶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在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可以用来合成具有光学纯的高价值中间体。
这些化合物在手性药物、手性农药以及各类手性合成的合成领域中具有传统化学合成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其中光学纯的环氧化物以及用来合成该类化合物的前体邻卤醇在有机合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为环氧化物环具有非常活泼的化学特性,易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一类重要的手性合成单元―――不对称醇类。
因此,多种合成光学纯环氧化物的生物学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脂肪酶、环氧化物水解酶等。
卤醇脱卤酶催化邻卤醇生成环氧化物将成为高效合成光学纯的环氧化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卤醇脱卤酶在催化合成环氧化物、短链β-取代醇以及叔醇类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2 .卤醇脱卤酶的应用研究及发展特点技术优势卤醇脱卤酶的催化特性显示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多功能生物催化剂。
主要体现在催化邻卤醇与环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反应不依赖于辅助因子;卤醇脱卤酶不但可以催化碳-卤键的断裂进行脱卤反应,而且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接受除了卤离子以外的一系列非自然亲核试剂,如N-3、NO-2、CN-等所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用以生成一系列光学纯的β-取代醇[13-14]。
尤其在催化CN-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中,不但可以合成一类具有光学纯的高价值中间体β-羟基腈,而且生成了新的C―C键。
因此,除了已知的转醛酶、转酮酶和羟基腈裂解酶外,卤醇脱卤酶也可以作为化学合成中的一种工具酶用于C―C键的合成中。
2.1 高选择催化邻卤醇的脱卤反应卤醇脱卤酶在催化由邻卤醇合成环氧化物方面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因而通过动力学拆分可以直接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环氧化物和卤代醇类。
其中光学纯的邻卤代醇是合成光学纯的环氧化物的前体,环氧化物环具有极其活跃的反应特性,易于和卤素、碳、氮、氧或硫等亲核试剂反应,因此可以制备很多相关的衍生物。
尤其是具有光学活性的C3环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如表氯醇、缩水甘油2,3-二氯-1-丙醇和3-氯-1,2-丙二醇等,由于它们都具有甘油的骨架,因而在手性化合物合成方面极具潜力。
例如缩水甘油衍生物与胺的转化是制备多种β-阻断剂中非常重要的一步[15]。
目前,应用单加氧酶和环氧化物水解酶来合成光学纯的环氧化物也有相关报道。
来源于放射形土壤杆菌(A?radiobacter)菌株AD1的卤醇脱卤酶HheC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不同的芳香族邻卤醇的转化,生成相应的R型环氧化物和S型邻卤醇。
动力学分析显示HheC的高对映体选择性主要取决于酶对不同对映体的绑定和化学反应步骤。
卤醇脱卤酶的这一催化特性也在相关的X射线的晶体学研究中得到了解释[16]。
三级结构数据显示,对映体(R/S-pNSO)在活性位点的空间结合位置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环氧化物环上的氧原子及β碳原子的位置不同。
其中S对映体以非产物形式结合于其上,即环氧化物上的氧原子取向错误,以至于无法与催化氨基酸残基酪氨酸Tyr145形成氢键,亲核试剂无法对β碳原子进行亲核攻击。
因此,只有R构型的对映体才能转化为相应的β取代的醇。
自由能的计算显示二者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同R构型结合有两个氢键而S构型的结合只有一个氢键相一致。
上述研究结果为该酶的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可以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对酶的底物结合口袋进行改造,来调控HheC的对映体选择性[17]。
通过将该区域的139位酪氨酸突变为较小残基,突变体HheC完全失去了野生态酶对(R)型对映体的高选择性。
稳态动力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突变体对(S)型底物的亲和力大大提高,而对(R 型底物的亲和力有所降低的缘故。
另外,通过对酶催化反应的限速步进行改造可以大大提高酶的催化活性。
突变体HheC如Y187F和W249F在催化对-硝基-2-溴-1-苯基乙醇(p-nitro-2-bromo-1- phenyl-ethanol)和1,3-二氯丙醇的转化过程中其活性得以提高。
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卤离子的释放速度,该步骤为这些底物转化的限速步骤[18]。
这些研究表明定点突变在调控卤醇脱卤酶的活性与对映体选择性方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卤醇脱卤酶在选择性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反应中,由于反应热动力学平衡的存在,使得反应难以完全进行。
闭环反应是否完全进行,主要取决于底物中卤素取代的类型。
对于氯取代的邻卤醇,平衡更倾向于形成卤醇,并遵循以下顺序Cl->Br->I-。
为了避免由此而造成较低的对映体过剩值(e?e?),Lutje等[19]通过加入过量的环氧化物水解酶来提高产物的光学纯度,并获得光学纯S型2,3-二氯-1-丙醇和2-氯-1,3-苯基乙醇(e?e?值均大于99%),且E 值分别为>100 和73。
2.2 亲核试剂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卤醇脱卤酶的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亲核试剂所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中。
Lutje等[14]以对硝基苯乙烯氧化物为底物的反应中测验了卤醇脱卤酶与一系列的离子和非离子亲核试剂参与反应的能力, 发现酶可以接受Br-、Cl-、N3-、NO-2和CN- 等阴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并且具有较高的区域与对映体选择性。
新近研究表明,除了上述亲核试剂, 卤醇脱卤酶还可以接受其余4种阴离子亲核试剂, I-、SCN-、OCN-和HCOO-[20-21]。
在环氧化物开环反应中,卤醇脱卤酶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9种不同的亲核试剂所介导的反应。
因此,可以通过动力学拆分手段制备多种具有光学纯的β-取代醇和环氧化物,充分显示出卤醇脱卤酶的广阔应用前景。
2.2.1 环氧化物的叠氮化最早生物法催化环氧化物叠氮化反应是由红球菌Rhodococcussp.的酶粗提液参与完成的[22],其终产物叠氮化醇具有很低的e?e?值,并且人们对粗提液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了解甚少。
此外,可以接受N-3作为亲核试剂的生物酶种类也很少。
卤醇脱卤酶可以接受N-3 作为亲核试剂,而且反应表现出极高的立体选择性[13]。
如HheC在催化对-硝基氧化苯乙烯(p- nitro-styreneoxide,pNSO)进行叠氮化反应,其终产物(R)-1-对-硝基苯基-2-叠氮化乙醇的e?e? 值为96%,同时没有反应的(S)型环氧化物的e?e?值高于99%。
除了对-硝基氧化苯乙烯外, HheC对对-氯环氧苯乙烯也显示出极高的立体选择性(E>200)。
对氧化苯乙烯的选择性却一般, 主要是由于后者化学性环氧化物叠氮化反应很快。
通常,化学性环氧化物叠氮化反应是α位的区域选择,而酶催化的反应显示出了很高的β区域选择性。
因此,化学性环氧化物叠氮化反应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该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上述动力学拆分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其最高产量只能达到50%,而动态动力学拆分则利用了非偏好对映体可以发生外消旋反应这一特性,可以使最终产量高达100%。
Lutje等[23]正是利用这一特性, 以表溴醇为底物对其叠氮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溴离子,表溴醇除了可以发生叠氮化反应外还可以生成1,3-二溴丙醇。
由于HheC对1,3-二溴丙醇闭环反应具有较低的对映体选择性,而对表溴醇的叠氮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对应体选择性,因此,表溴醇可以通过该反应进行外消旋化。
在一定条件下,以表溴醇为底物,通过动态动力学拆分可以使得e?e?值大于99%的(S)-1- 叠氮基-3-溴-2-丙醇的产量提高到77%。
总之,环氧化物的叠氮化开环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具光学活性的叠氮醇,该产物是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胺醇的直接前体。
2.2.2 环氧化物的亚硝酸化HheC催化的以NO-2作为亲核试剂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较上述的叠氮化反应复杂,主要是由于NO-2的兼性离子特性,即氧原子和氮原子都可以对环氧化物环上的C原子进行亲核攻击。
虽然NO2介导的环氧化物开环反应同叠氮化反应一样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β位进攻为主),仍然可以产生两种取决于亲核试剂的N/O选择性攻击而得到的异构体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