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产业的行业定义与模式

健康服务产业的行业定义与模式
健康服务产业的行业定义与模式

健康服务产业的行业定义与模式
养生养老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推动旅游业质变式发展的驱动器。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健康服 务业是主要的切入点。为此,我与团队专门编写了该系列文章。本篇文章,我将向大将展示健康服务业的 行业定义与分类、行业基本模式
一、行业定义
根据国际产业划分惯例,凡属为人类社会身体健康而建立的服务产业均属于健康照护业范畴。以美国 的划分方面为例,健康照护产业分为制药与药品(Pharmaceuticals and drugs)、医疗仪器与设备 (Medical devices & equipment)以及健康服务(Health services)三大部分。由于翻译不准确, 长期以来国内媒体一直宣称的“美国第一大产业”并不是“健康服务业”而是“健康照护业”。但健康服 务一直是健康照护业中最大宗的部分也是不争的事实。b5E2RGbCAP
可以这样界定,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产业即健康服务业。 就具体的产业载体而言,健康服务产业范围涵盖医疗机构(Hospitals)、养老院(Nursing homes)、 居家照护 (Home healthcare services) 、 远距医疗照护 (Telemedicine) 与健康保险 (Health insurance) 等五部分。p1EanqFDPw 我国目前对健康服务产业理解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偏差,主要表现于外涵的随意扩大与具体内廷的不明 确如很多媒体将医疗机构、药品制造、医疗仪器生产纳入健康服务产业,另一方面就健康服务产业到底包 括哪些具体子产业语焉不详。DXDiTa9E3d 在国家正式明确健康服务产业界定之前,可以按如下定义理解。健康服务业即指包括健康检查、健康 咨询、身体养护、健身规划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综合服务产业。RTCrpUDGiT
二、行业分类 健康服务产业按服务内容一般分为: a) 健康检查 b) 美容护理(含口腔护理) c) 健康咨询(运动、营养、心理咨询及寻医问药指导) d) 保健服务(针对个人的目标性诊断、定制服务、专家汇诊、贵宾服务) e) 陪诊护理(针对病患客户的非医疗服务) f) 健康服务产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分为 g) 儿童健康服务 1 / 46

h) 中老年健康服务 i) 女性健康服务 j) 生殖健康服务 k) 亚健康健康服务 l) 高收入(金领)健康服务 m) 职业白领(外企)健康服务 n) 社区健康服务
此外根据产业关联程度、部分相关产业也可函括在广义健康服务产业范畴,一般包括以下产业: a) 医疗 b) 保险 c) 健身运动(健身馆、体育馆、高尔夫、保龄、桑拿、体操武术) d) 保健器材(体检仪器、运动计量仪器、健身器) e) 健康饮食服务 f) 医药用品 g) 健康体检专用设备 h) 健康服务系统(软、硬件) i) 健康信息提供(媒体、网络咨询)
健康管理服务首先要面向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身体健康检查、体质状态分析、心理测评等健康状况 评定,其次,还要制订健康促进计划方案、预测健康走向,制定并实施健康监测与健康追踪等服务内 容。5PCzVD7HxA 从业务流程来看,健康管理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 1、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需要收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得一般情况,目前健康状况 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和血、尿等实验室检查。jLBHrnAILg 2、健康评价,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患病危险性的评价,也被称为疾病预测。这一步 是整个健康管理的核心部分。健康评价是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性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 况或疾病的可能。xHAQX74J0X
2 / 46

3、健康改善,即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帮助个人通过行为纠正,改善健康。与一般健康教育不同的 是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改善是个体化的,即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指导, 并追踪效果。LDAYtRyKfE 三、行业基本模式 目前国内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分四种经营模式 1、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独立拓展健康服务机构 这种模式一般由大型医院独立科室或依托大型医院合作开展的独立部门。其经营特点是依托大型 医院品牌与潜在客户流,业务机构以承揽健康服务客户为主要任务。前者如北京同仁医院体检科,后 者代表是科瑞集团与北医三院合办的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Zzz6ZB2Ltk 2、新诞生的专职体检诊治院 经营方投资范围包括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及医疗场所。其经营特点是自有品牌、软硬件建设基础, 由于投资实力限制,该类模式一般为专科健康服务。如北京当代女子医院、北京爱康医院等。dvzfvkwMI1 3、健康管理公司模式 以体检为核心业务,通过上门体检等营销手段拓展市场。其特点是以健康服务为核心,明显区别 于医院模式与医疗模式。这类健康服务公司是当前健康服务产业最为主流的模式,由于经营力量差别 较大,经营表现也鱼龙混杂。较好的经营者已具有相当基础设施诊疗设施投入与品牌营造,如北京慈 济医院体检中心。较差的经营公司实际上就是利用各方资源打造的中介公司。rqyn14ZNXI 4、综合信息平台模式 以健康资讯、健康咨询、寻医问药指南等健康资讯为市场切入点,通过信息服务锁定潜在服务客 户目标,进而以纵深服务获得收益。由于依托信息平台,其经营特点是关注网络建设与客户开发,其 客户目标为一般收入消费者。其代表机构如爱康网、上海汉胤健康咨询中心等。EmxvxOtOco
健康服务业特性分析
(2013-05-03 08:08:26)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人群已占总人口的 70%左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高血 压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国内类似调查表明, 30—40 岁人间体检无异常人数不足 10%, 据北京有关机构调查,目前北京市经常参与各类体检的人群不足总人口的 1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无论国内 还是国际亚健康状态人群和健康服务市场空间都是十分巨大的。SixE2yXPq5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 病通过早期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沟通而提高治疗效果。6ewMyirQFL 通过简单判断,我们可以认为健康服务市场的三个主要领域:专业的健康资讯服务市场;医疗机构(包 括医药企业等)之间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市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这三个市场都是潜力巨大的 市场。kavU42VRUs 以北京市为例,一家体检医院一年体检数量一般在两万到三万人,满足北京一千五百万人口体检需要 至少要 500 家规模化健康体检中心,考虑到部分消费者对于健康体检及衍生服务的认识和需求还有待提高, 这样的估算可能存在高估成份,但目前专业化体检服务市场仍在快速扩大却是不争的事实。y6v3ALoS89
国内媒体曾有资料显示,我国健康体检市场每年大约在 120 个亿。意图公司采用类比估算法测算,认 为国内体检市场最少在 350 亿左右,其衍生的健康服务市场也呈快速增长态势。M2ub6vSTnP 3 / 46

我估计未来 3—5 年内国内体检市场年增长额在 20—30%左右。 从已知市场动态分析,目前国内以体检服务为主要载体的健康服务企业正呈现利润与市场规模同步增 长阶段,由于体检机构的不断增长,其利润空间在未来可能会有所降低。由此可以判断,以体检为代表的 国内健康服务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并在可见的未来向成熟期转型。0YujCfmUCw
值得注意分析的是,本产品生命周期描述图只是对体检服务为重点进行的定性描述,对于以体检为载 体而开展的其它综合健康服务,其发展状态还远远滞后于体检产品本身,意图公司认为就整体而言,国内 健康服务产业还处于引进期与成长期之间。eUts8ZQVRd
可以类似说明的是,西方健康服务产业的产品远比国内要丰富得多。如总部位于啊肯色州的 HealthSCOPEBenefits.(HSB),作为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它的服务包括疾病管理、病例管理、健康风险 预警等服务, 其收益主要来自 14 万名成员缴纳的综合服务费用, 其年收入超过 4 亿美元, 也就是说每人 3000 美元的服务费用中体检支出只占其一小部分,更多的费用来自综合服务。对于这类综合服务产品,意图公 司认为国内还处于引进期。sQsAEJkW5T
行业盈利性分析 体检行业前期固定成本与沉没成本较高, 但实现规模化服务后, 期利益空间仍然较大, 以营业面积 1500 平方米,包括 CT 等检测项目在内的全面体检服务,日均体检 100 人的体检中心估算,按目前市场一般标 准,其收益率至少可达 20%。GMsIasNXkA 成本估算: 一、固定成本包括:(以北京市场估算) 成本计算按照比较放大的数字进行计算,在计算月均成本时,考虑到休息因素,按照全年实际为 10 个 月的有效工作日进行计算,即全年营业 300 天。TIrRGchYzg 1、房租:使用面积为 1500 平方米(可包括消毒区域),租金按照月租金 100 元/平米进行计算,全年 房租为:1500*100*12 月=180 万 7EqZcWLZNX 2、水电:按照每小时耗费为 250KW,全天工作 8 小时,电费 1 元/度计算:250KW*8 小时*30 天*12 月=72 万 lzq7IGf02E 3、工资:人员编制 50 人,按人平月工资 2000 元计算:50*2000*12=120 万 4、广告费:按每天的宣传促销费用为 5000 元计算:为 5000*300=150 万 5、其它不可预见费用:按照平均每月 5 万计算,为 12*5=60 万
6、设备:约 2130 万,其中 1)进口设备: A、 放射科: 包括 CT、 数字 X 光机、 乳腺 X 光机、 曲面全景 X 光机、 干式打印机等, 如果是采购 SIEMENS 设备,约 1400 万 zvpgeqJ1hk B、实验室: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酶标仪等,采购美国 BECKMAN 产品, 约 150 万 NrpoJac3v1 C、其它:如超声骨密度机、非接触眼压计、听力计等,均为国际知名品牌,约 50 万
4 / 46

2)国产设备/国内采购设备:包括黑白 B 超、牙科椅(带口腔内窥镜系统)等,约 400 万 3)网络:包括软件(PACS、体检排序管理、人事系统、简单的网站服务)和硬件(约 28 台 PC、专用 服务器、磁盘阵列、宽带接入、高清晰放射诊断专用显示器等),约 130 万 1nowfTG4KI 7、装修:按照平均每平方装修费为 800 元计算,装修费用为 1500*800=120 万 假定过定成本中的第 6、7 项的投资回收期为 5 年,则它们的年回收额为:(2130+120)/5=450 万 则可以计算出年度的总支出成本费用为:180+72+120+150+60+450=1032 万 平均每个工作月的支出为:1032/12=86 万 平均每个工作日的支出为:86/30=2.87 万 平均每人支出为 1032 万/30000=344
二、变动成本支出 变动成本主要是平均每名体检顾客的耗费,主要包括试剂成本、接待支出、报告打印支出、顾客的小 礼品等,不超过 80 元/人。fjnFLDa5Zo
投资回收计算 按照所有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和装修支出在五年内收回计算。 如果每天只接受 100 人体检(低估),体检收费 500 元/人(低估),成本 432 元/人(高估),则可以 平均从每名顾客身上获利 68 元,年投资收益率达 20%。tfnNhnE6e5 通过逆向计算,实际撇开每天接待 80 人即可实现收支平衡。 如果体检中心经营良好,达到体检服务上限每日 200 人,则经营效益呈边际递增可大幅度提高,假设 其它支出基本不变,则投资收益率可达 60%以上。HbmVN777sL 事实上本估算均采用保守估测,如设备采用国际二线品牌产品,其采购价格还可再下降 30%左右。此 外变动成本也按进口试剂及高标准产品估算,如采用国产试剂则价格可下降 50%以上。V7l4jRB8Hs 目前北京市场也有一部分定价在 300—400 元左右的普及型体检套餐,经意图公司认真比较计算,其投 资收益率均在 20%以上,其或得益于规模服务的边际成本下降,或在设备投入方面较较低于上文估测设备 档次与数量。83lcPA59W9
总体分析,只要实现初步规模化体检服务,体检中心投资收益率是十分有保障与可观的。 据了解体检本身就是医疗机构三大收益之一,由于民营医院与体检机构分流,目前各大医院体检量有 所下降,但体检收益依然是医院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mZkklkzaaP
行业壁垒分析 按照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体检机构必须是专业的医疗机构:从事健康体检的人员 必须具有职业医师资格和行医证,其目的在于规范体检中的医疗行为,确保体检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受 检者的利益。AVktR43bpw
5 / 46

事实上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体检机构的规定并不准确,其具体执行也缺乏相应标准,这在一 定持久上使管理规定形同虚设,随着体检及健康服务机构的大量涌现,国内部分城市已制定更为严格的准 入条件。如北京市提出合格体检机构使用总面积不得低于 400 平方米,专业设置必须包括内科、外科、耳 鼻喉科、眼科、妇科、口腔科、体检咨询、放射影像、心电图、B 超等科室:每个体检专业至少有一名从 事本专业五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医师与受检人数之比为 1:10,设总主检 1 人等具体要求。但总体而言,其 进入壁垒仍相对宽松。ORjBnOwcEd 目前从市场反馈分析,从事体检及健康服务的主要行业壁垒还主要集中于资金壁垒,一般而言一个系 统完备的健康体检机构要先期投入 2000 万元。2MiJTy0dTT 总体分析国内体检及健康服务产业进入门槛较低。 由于目前国内媒体对于体检机构良莠不齐、体检质量缺乏保证及体检机构管理缺乏相应规定明细等问 题质疑强烈,而随着体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体检质量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卫生管理机构完全可能进 一步提高行业进入门槛与管理强度。gIiSpiue7A 意图公司认为,进一步提高的进入门槛仍将集中于营业面积、设备标准与执业医师数量。这将成为市 场成熟时期加快行业洗牌的重要催化因素。uEh0U1Yfmh
地域性特征 健康服务产业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意图公司认为,国内健康服务产业主要应分为四类市场,其市场划分与基本特点如下:
图表 2 健康服务区域特征描述表 市场分 市场描述 市场外部特征 类 一类市 北京、上海、 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外来人口比 场 广州、深圳 重较大,城市文化明显,易接受新文 化与新服务 二类市 场 三类市 场 其它省会城 市及部分沿 海发达城市 人口 50 万以 上城市(不包 含一二类市 场) 人口 50 万以 下城镇及农 村地区 经济相对发达,人均收入较高,具有 城市文化,具有较大的健康服务需求 经济发展平稳、有城市文化传统,有 健康服务需求
产业特征 体检需求快速增长,其它健康服务产品具 有较大增长空间,高、中、低端健康服务 均具有持续发展空间 体检市场呈发展状态,但衍生服务需求不 大,健康服务需求相对单一化,高中端健 康服务市场狭小 具有体检市场发展潜力,其它健康服务缺 乏应有市场,无高端健康服务市场,中端 服务发展困难 体检市场狭小,第三方健康服务机构难以 在医疗机构竞争下发展
四类市 场
经济发展不足,城市文化不足,健康 需求主要表现为医疗需求
世界健康服务产业简介
健康服务产业的发轫首先源于健康服务理念的提出。1861 年英国著名医学专家 Dr.Horace.Dobell 首先提出:定期的检查可以预防罹患疾病及死亡,同时强调,对于没有明显病症的市民,如果能够有 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们来进行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调查,对身体器官的状
6 / 46

态、机能及体液、分泌物做显微镜检查等,将检查结果以非口头的报告书来通知,并给予必需的建议 的话,对于民众的健康是有益的。IAg9qLsgBX 具体的健康检查服务则发源于 1908 年美国士兵体检;1914 年,美国保险公司全面引入推行健康检 查。此后,1920 年明确提出了通过专用固定设施服务健康体检。1949 年,美国出现 Multiphasi 健检; 1953 年,美国 Kaiser.Foundation 开展了中老年健检服务;1954 年,Kaiser.Permanente 首创自动化 健检;1970 年国际健诊学会 International.Health.Evaluation.Association(IHEA)于美国成立。 国际健诊学会(IHEA)分为三个区域: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一个区域,欧洲非洲、中东为一个区域;亚 洲和澳洲为一个区域; 健康体检与健康服务在全球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推动了产业发展。 从 1960 年到 1997 年的 37 年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29(现为 30)个会员国平均保健医疗费用占 GDP 的比例,从 3.9%上升到 7.6%,成长了将近一倍;其中以美国的比例最高。2004 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健康服务业占整 体健康照护产业产值达 65%。WwghWvVhPE 目前全球健康服务产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强烈的药物需求。根据 WHO 的报告,超过 65 岁以上的全球老年族群,将对全球的处方药市场,带来较年轻病患多出三倍的处 方药消费额。推测全球 2025 年会有近 6.9 亿的老年族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健康照护不论 在药品、医材或是照护服务相关产业的消费量碎随之增加,预估健康照护产业将因二次大战婴儿潮之 老年人口增加,促使产业显著的成长。因此专家认为国际健康照护产业将是未来十年的最有发展潜力 的产业。asfpsfpi4k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健康服务产业商也将中国大陆市场纳入发展目标,据了解英国 BUPA 与日本 PL 都在酝酿进入中国市场。ooeyYZTjj1 美国健康服务业 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架构分为:基金、购买者、医疗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四个层面(见下图)。在 医疗相关资金来源看,以 2000 年为例,总投入 123239 亿美元,其中政府投入占 42.4%;个人占 21.7%; 雇主占 35.8%。 未来趋势是政府投入比重会下降。 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 政府占 36.4%; 个人占 19.2%; 雇主占 14.3%,赔偿计划(属于保险)占 8.6%;管理式医疗(属于保险)占 16.1%;医疗服务提供者占 5.4%。未来趋势是涉及保险部分的风险比重会加大,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风险比重会降低。BkeGuInkxI 美国的健康服务机构分为公私立两种,大部分是由私人企业来提供相关服务。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 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是政府的健康服务机构, 由国会提供 4290 亿美元作为全民照护服务的支出。联邦政府的老人医疗保险(medicare),是针对 65 岁以上的老人所 提供的健康保险服务,而政府医疗保险(Medicaid),则是提供穷人医疗健康的服务。美国的义务性 保险制度涵盖人数已占全国人数的 85.4%,政府的政策促进了健康照护产业的发展。PgdO0sRlMo 美国管理式医疗的形式包括:赔偿保险(FFS)、管理式赔偿保险、优先服务提供者组织(PPO)、 混合产品的服务计划(POS)、健康维护组织(HMO)。其网络架构表如下表。3cdXwckm15 图表 4 美国管理式医疗中健康维护组织的网络架构表
网络 引导
赔偿保险 (FFS) 开放式 自由选择
覆盖
一般 80/20
优先服务提供者 组织(PPO) 大型 倾向使用网络内 内务提供者,不 鼓励使用网络外 的医疗服务提供 者 网络内 90-100% 非网络 80/20
7 / 46
健康维护组织 (HMO) 核心网络 仅是在网络内的 服务提供者
网络内 100%

非网络 0%
从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医疗信息、更高的透明度、更多的针对性很强的服务以及更多 的参与决策,所以患者会被更多的卷入到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决策与信息需求中。这将导致医疗卫生的 受益责任转移:健康服务机构面临着明显的医疗成本压力,所以会寻求将医疗成本的一部分转给雇员, 所以雇员需要对医疗支出有更多的控制。h8c52WOngM 美国人们对健康检查的重视程度相当高。在美国超过 30 岁的公民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身体 健康检查,美国政府更是规定年龄超过 50 岁的男性和女性每年必须接受一次规定项目的检查。目前美 国已有八百余家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服务内容涵括健康服务各领域。v4bdyGious 健康服务产值与服务规模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每年约有几百万人参加健康管理公司的疾病管理服 务。 在过去 10 年的发展中, 健康管理产业的收入占全美医疗保健业总收入的份额已经由 10%上升到 20%。 目前美国的经济构成有七分之一来自健康服务产业,健康服务产业已成为美国排在信息产业之前的第 一产业。J0bm4qMpJ9 目前美国健康服务产业仍保持快速发展,据美国劳动部的预测:在 1998 年到 2008 年之间增长迅速 最快的行业是: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服务业(117%,健康服务业(67%),居民看护(57%),管理及公 关(45%),人民供应服务业(43%)。XVauA9grYP Kaiser Permanente 是美国地区性的健康服务机构,该公司 1964 年将计算机导入健检流程,引发 自动化健检风潮。Swedish Covenant Hospital 是教会主持的慈善性健康服务机构,以服务经济条 件较差的民众为主,在美国享有很高知名度。bR9C6TJscw 日本健康服务产业 日本健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16 年制定的工厂法,后来 1926 年制定了防治工厂危害和卫生规则, 1947 年制定的劳动基准法,结核预防法和尘肺法。当时体检手段主要采用胸部 X 线透视。1956 年以后, 结核开始减少;1965 年,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职业病患者。现在被称为生活习惯病。1979 年, 日本开始提倡中老年劳动者健康运动;1988 年劳动省提倡全年健康计划,包括:健康测定、运动指导、 心理健康咨询知道、营养指导、保健指导;2000 年,制定了 21 世纪国民健康运动;2002 年制定健康 促进法。pN9LBDdtrd 日本健康诊断的发展经历了治疗医学时代、预防医学时代、健康管理时代、健康促进时代,而对象 也由集体转向个人、继而是社会全体。DJ8T7nHuGT 移动体检首先在日本出现,综合体检车的特点包括:所有检查全部在车内完成;一次更衣;短时间 内完成体检;不需要房间;可保证个人隐私;只要有停车场就可进行体检;不需要外部电源;设备的 装卸很少。(日本体检车内部构造见下图)。体检业务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为了确 保无错误发生,不用手写也不用转记,全部数字化。同时,体检过程实现一对一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QF81D7bvUA
日本较为知名的健康服务公司包括: 日本 PL 东京 健康管理中心:成立于 1970 年,为日本自动化健检的先驱。会员制管理, 年服务量约三万人。 日本圣路加医院预防医疗中心:1902 年创设,两天一夜式健检的创始者,附属于沈路加医院。2004 年导入新的健检系统,扩充检查项目。4B7a9QFw9h 日本赤十字社熊本 强调预防医学。 英国健康服务产业 健康管理中心:1978 年成立,1998 年扩建。有两日体检和一日体检。
8 / 46

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 NHS)体系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最追求 的部分之一。英国所有的纳税人和在英国有居住权的人都有免费享受该体系服务的权利。NHS 的服务原 则是:不论个人收入如何,只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免费医疗服务。ix6iFA8xoX 由工党政府建立起来的 NHS, 对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 此前,人们去医院看病要付昂贵的费用,虽然收入较低的工人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医疗服务,但 其家人则不在此列,许多人因而无法得到适当的治疗。wt6qbkCyDE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是 NHS 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方面医学科学有了很大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的 医疗服务框架逐步形成,如建立护士长制度、医院内部的分科制度等。家庭诊所的理念被首次引入, 大量医疗康复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所有的避孕药都可以在医院里免费领取,这更受到民众的欢迎。
Kp5zH46zRk
现在英国的 NHS 实行分级保健制:一级保健称为基础保健,是 NHS 的主体,由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 等构成,NHS 资金的 75%用于这部分;二级保健是指医院,负责重病和手术治疗,以及统筹调配医疗资 源等。看病就医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果是急诊,病人可以不预约直接到医院的急诊部就 诊;如果只是头痛发热、感冒发烧之类不太急的病症,一般向自己社区内的家庭诊所预约看病,医生 给病人诊断之后开药,病人回家吃药、休息;若是其他疾病但又不属于急诊,家庭医生会代替病人与 医院里有关的专科医生联系安排,做进一步诊断治疗。Yl4HdOAA61 NHS 的最大受益者是收入不高的广大平民,解除了他们健康方面的后顾之忧。因果《泰晤士报》在 世纪之交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回答“你认为政府在 20 世纪影响英国人生活的最大业绩是什么”时,46% 的人认为是 NHS,18%的人认为是福利制度的建立,第三位才是赢得二战的胜利,占 15%。可见 NHS 对 英国人的影响之深。 ch4PJx4BlI 尽管 NHS 建立 50 多年来,其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对健康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 服务远远供不应求。1975 年 NHS 的开支占 GDP 的 3.8%,2003 年达到 7.7%。2000 年,全国公立医院有 约 50 万张病床,每千人拥有约 9 张病床,8 名医生。目前仅英格兰的 NHS 系统内就有约 100 万工作人 员,年耗资 500 亿英镑,号称英国最庞大的机构。 qd3YfhxCzo 2000 年 7 月,布莱尔发布了 NHS 现代化改革的五年计划,承诺要使 NHS 成为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体 系、真正有效率的 21 世纪医疗服务,要“再次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一方面扩大投资,从那时到 2008 年, 政府计划用于 NHS 的资金年递增近 10%。 如 2003 年是 681 亿英镑, 2004 年为 749 亿英镑, 2008 年将增加到 1094 亿英镑,占 GDP 的 9.4%。但工党政府连续两年增加国民保险税的做法已引起反对党的 职责和纳税人的不满。 E836L11DO5 英国健康服务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的全面深入。1999 年 12 月全国卫生服务指南网站正式启动。到 目前已覆盖全英格兰。经过网站的指点,人们充满自信地进行自我医疗。目前英国正持续增加公共健 康照护基金(public healthcare funding)的规模,以达到欧盟平均水平。该国政府预计整体英国 健康照护支出 (包括公共与私人) 每年将有 7.5%的实质成长, 计划在 2008 年达到 GDP 的 9.4%。 S42ehLvE3M 英国主要健康服务机构包括: 英国 BUPA 健检中心:由教会主持的国际性机构,服务范围广,包括个人健康、公司健康医疗、长期 照顾、护理之家、电话医疗咨询、体能俱乐部等;分支机构遍布 100 多个国家;在英国拥有健检中心 32 家,最大的中心年服务量 3 万人。501nNvZFis 英国 Nuffield 医疗集团:医院成立于 1975 年,1991 年开始全国性健康检查服务,属于慈善性的医 疗集团。全英国有 40 个中心,受检者可以就近选择。jW1viftGw9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简述
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从建国到九十年代初期,健康体检还是医院的服务范畴。而且体检更 多表示于疾病检查而不是健康预防。xS0DOYWHLP 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等地开始出现相对独立的体检服务机构,当时主要表现为三类。一类是医院将 体检科相对独立并面向社会提供全面系列化的体检服务。如同仁医院体检就是国内医院体检业务开展 9 / 46

较早的机构。二是一部分利用医院体检设备利用率不高,组织团体体检的中介式机构,这也是最早的 第三方体检机构的雏形。第三类表现于依附特定机构提供体检服务,进而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如九 华山庄及一部分疗养院干休所等。LOZMkIqI0w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西方健康服务理念的进入及国内需求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内以体检为重点 的健康服务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来,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速度职能以爆炸式来形容。
ZKZUQsUJed
据了解,目前仅北京就有健康服务机构七百余家,其中专职体检及健康服务公司五百余家。 随着健康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健康服务机构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侧重于经营模式,涌现了如 慈济健康、爱康网等一批知名公司。但就市场格局而言,意图公司认为目前国内健康服务产业还基本 停留在体检服务阶段,服务机构总体来说还行当偏小偏散,市场格局在快速发展中还没有应有的定位 于成熟。dGY2mcoKtT 由于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充分到位,市场竞争初期往往停留在价格与营销竞争,体检服务 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体检机构鱼龙混杂、体检质量缺乏保证、体检结果缺乏统一标准、体检跟踪 服务不到位等问题。rCYbSWRLIA 中西方健康产业差异比较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产业成就斐然。2004 年,美国的医疗保健事业所创造的 GDP 占全国 GDP 的 14%,达到 1.4 万亿美元,已经接近我国 2004 年的 GDP 总量,这是由于医疗保健事业的 发展带动了很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制药工业、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制药设备、物流行业、包装行 业、辅料工业、医院、保健品产业、保险行业、银行业等。健康消费已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消费。与 中国发展初期的医疗保健产业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差异:FyXjoFlMWh 1、医疗保健内容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工作量的 70%是用于对患者进行健康史调查,和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 提供健康建议,而检查和治疗只占工作量的 30%。TuWrUpPObX 我国目前的公立医疗机构,往往是在用 100%的力量作那 30%的检查和治疗工作。而 70%健康咨询和 保健等服务工作,已经成巨大的市场空缺。将公立医疗机构的先进医疗技术和设施,与优质的保健咨 询服务相结合,必然涉及到大量的资源整合,同时也将提供无限的商机。7qWAq9jPqE 2、医疗保健机构数量的差异: 美国的医院数比中国少, 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9 年美国国内注册医院有 5890 家, 其中社区医院 4956 家,联邦政府医院 264 家,非联邦慢性病医院 649 家;行政单位医院 21 家。医生总数为 65 万人,医 院总床位数 993866 张。llVIWTNQFk 建国 60 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医院总数达到了 18000 余家,医务人员超过 400 万人,其中各类医生达到 180 万人以上,中外合资医院、私人医院和诊所已经开始成长,在中国加入 WTO,允许外资进入医疗领域后,这个市场获得了很快的发展。yhUQsDgRT1 我国医生人数虽然是美国的 1.5 倍以上,但素质、医疗条件等都步入美国,而且不论大病小病都要 看专家门诊,无法合理地利用资源。我国医生的分布仍然不尽合理,医生的业务素质提高的不到保证, 也有碍资源的合理配置。近年医疗事故有所增加,一方面说明法制不健全,一方面也说明医生的能力 有待提高。MdUZYnKS8I 3、医疗保健机构服务层次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不同的消费顾客群,提供差异性的服务。 我国早期的医疗保健产业并未形成明显的消费层次,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的保 健产业细分市场正在形成:我国目前至少有 5%的人口可以承受外资医院的优质高价服务,相当于 6500 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虽然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医疗消费的主要支出不在治疗上。我国 有 10%人口家庭年收入在 3 万元以上,这部分人的医疗服务需要中等的服务,目前城市的医疗中,他们 倾向于找专家看病,只要质量好,愿意承担费用,也愿意加入医疗保险。对 80%的人而言,可能只能获 得初步的医疗服务。我国可能会有 10%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人,在今后一段时间依然缺医少药,需要扶贫
10 / 46

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

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引言 在80年代,跟随西方工业发展的脚步,中国喊出了“管理出效益”的口号。从此,中国企业管理开始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90年代,一些高科技公司提出了“管理出技术”的理念,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由此身价百倍,技术创新走出了神秘的“黑匣子”首度和管理联姻。21世纪伊始,一个新的声音从美国破空而来,“管理出健康!”于是,健康管理的理念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始了漫漫的探索之路。 美国的研究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对诱发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那么得病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根据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它的内涵可以表达为10个字,那就是健康、个性、过程、科学、管理。 健康是对服务领域界定;个性化是指根据客户个人特殊的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它一般有量身定制的内涵;过程是指管理的重点在健康演变的过程,揭示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在疾病产生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期待的结果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一旦患病,其结果就属于医疗的范畴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服务的连贯性,有些健康管理机构也提供医疗等延伸服务;科学是指健康管理利用疾病预防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IT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所谓管理,它提供的就不是某个单一的服务项目,而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管理服务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可分解可量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入中国后,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看好这个新兴的市场,一时风起云涌,在短短数年间迅速使健康管理成为发展一个产业。仅以杭州为例,三年间就冒出十五家健康管理机构,这还不包括那些三甲医院、疗养院正在筹建很多健康管但奇怪的是经过五年的发展以后,的国际保健中心和衍生服务机构。. 理机构开始进入调整期,目前杭州的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先后有三家倒闭,四家调整了业务方向,还有三家业务基本属于停顿状态。据了解,这一地方性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那么为什么一个朝阳产业在短短五年间,会出现这么惊心动魄的潮起潮落呢?这里面,应该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经验教训。 本文试图对健康管理业的营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就健康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 健康管理公司的主要营利模式 要了解健康管理业的现状,就有必要对健康管理公司的营利模式和业务构架进行分类。目前国内的健康管理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体检主导型 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营利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由于其客户基数大,利润率高、现金流稳定,各地体检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部分体检中心开始介入健康管理服务。但是由于体检中心的初始团队架构设置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体检中心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具有最合适的服务切入点,只要操作得当,在体检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康管理公司将将垄断健康管理行业的半壁江山。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修订版) 附:《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详细内容可访问百研资讯(https://www.360docs.net/doc/6f8106541.html,)网站 课题说明 一、本研究课题资讯均源于《健康报》、《健康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中外妇儿健康》、《医学美容健康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当代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保健》、《大众卫生报》、《健康》、《保健文汇》、《卫生政策》、《Provider》、《Family Medicinal Online》、《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American Medical N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等国内外公开报刊出版物。部分资讯源自政府资助专项课题研究,课题已证实无保密限制。 二、本课题数据主要源自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健康网、American Health Care Association等机构,无准确出处数据文中将予说明。部分数据不吻合处百研资讯根据自身理解给予相应调整解释。为保证数据原始真实性,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部分存在偏差数据未作调整。 三、在分析构架上,本课题对于体检服务与其它健康美容服务纳入同一需求供给框架内综合分析,为便于结构完整与理解清晰,部分分析论述观点在课题中有重复出现。 四、本课题整体分析框架基于SCP模式,企业未来发展竞争格局基本采用SWOT分析法与迈克尔.波特五大因素分析法,营销分析以4P组合营销分析模型展开,相关产业结构对应的产业关联分析采用动静态结合供给需求分析。 五、本课题报告由行业研究员王宁负责整体分析,行业研究员张波、赵春红、单莲分别执笔。课题组成员张波、赵春红、单莲、王宁一致通过本课题报告结论,无保留意见。 目录 第一章健康服务产业基本概述 1 第一节行业定义与分类 1 一、行业定义 1 二、行业分类 1 三、行业基本模式 2 第二节健康服务业特性分析 3 一、市场规模与潜力 3 二、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4 三、行业盈利性分析 5 四、行业壁垒分析 7 五、地域性特征 7 第三节世界健康服务产业简介 8 一、世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概述 8 二、美国健康服务业 8 三、日本健康服务产业 10 四、英国健康服务产业 11 第四节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简述 12 一、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简述 12

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

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 国内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简析 中国“健康管理”的提出发展至今接近10年,但是健康管理在中国尚为雏形阶段,目前健康体检服务为健康管理中的主导,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讲座为后续的辅助支持服务,而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系统完整的健康管理机构仍未诞生~ 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现况分类分层予以分析: (一)医院服务模式(公立医院开设的体检中心或体检科)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最容易被客户所接受,以及检测设备先进齐全、专业技术水平高、专家资源丰富,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为医院创收的新途径、就医便捷等因素有关。目前现状:以体检为主导,检后就医服务(专家特诊、住院、手术协调等)为辅助,少部分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服务。日前大部分医院体检中心已看准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正在帷幄运筹开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干预技术手段,处于筹划启动服务阶段。 (二)专业体检中心服务模式(民营企业创办的体检中心或门诊部、疗养院)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有利于企业加盟连锁发展、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采集健康数据提供实体平台等因素有关。 目前现状:以健康体检为主导,检后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讲座为辅助,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和维护客户体检的忠诚度,一部分体检中心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专项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深圳民营体检中心:瑞格尔健康管理中心、第一健康医疗、、爱康国宾、慈铭体检,

民营医院类:远东医院(博爱医院集团)、阳光医院集团、仁爱医院集团等都有涉足或者想涉足这方面。 (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公立综合一级医院) 功能设置:预防、保健、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目前现状:主要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中老年人四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进行疾病管理。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如健康知识讲座深入各居委会开展卫生服务义诊活动和疾病咨询服务。 (四)第三方服务模式(公立、民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包括健康技术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服务公司、健康咨询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保健品公司、美容保健中心、养生馆、足疗、按摩中心、健身康体、健康管理、俱乐部等服务公司。 功能设置:以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利用IT技术研发健康管理软件服务工具(健康体检系统管理软件、健康信息档案管理软件、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软件),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为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健康信息数字化管理服务;(例:深圳天方达体检软件、北京博益美华KNY系统、北京易康数字健康) 2、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导:利用现代通信设施,在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健康资讯服务、就医导航服务挂号、预约专家服务;(例:国康网、导医网) 3、健康产品服务为主导:以产品使用服务为核心(保健品、功能食品、美容用品等),为特定人群开展健康咨询与保健指导服务;(传统保健品公司) 4、健康检测服务为主导:亚健康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动脉硬化检测、电子扫描代谢分析系统、人体成分分析、心率变异分析系统-精神压力分析、红外线热成像检测等,进行相关疾病早期预测与分析评估服务;(例:联合基因“易感基因检测”)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 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6565亿美元,占GDP比重17.60%,日本卫生总费用支出5400亿美元,占GDP比重9.20%,德国卫生总费用支出4114亿美元,占GDP比重11.50%,英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321亿美元,占GDP比重9.60%,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3649亿美元,占GDP比重5%。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健康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所谓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立足于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或解决。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它的应用范畴现在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以及肿瘤等。 健康管理可根据个体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人们能够有目的的主动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减少患病机率和降低医疗费用,最终提高生活品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机率的上升,人们对健康维护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康管理模式对提高和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我国居民健康程度分析与结果 2.1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 目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影响人类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2005年全球有4100万余人因疾病死亡,其中59%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70%,每天约有1.3万~1.5万人死于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脂肪肝而导致的肝脏疾病等,现在也把这些疾病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些疾病都是在我们生活改善以后的近几年才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在以前的生活不好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是极其低的,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一些传染性疾病。 笔者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树立健康的管理观念,没有预防保健的意识。在生活物资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许多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可以随便消费,。同时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因此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指导,乱吃乱喝,毫无节制。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油炸、烧烤等味美却含有强烈致癌物的食品,农药残留的食品,加上人为的掺入一些毒害物的加工食品等,这些都是对健康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另外,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人们,尤其是所谓的白领的工作压力骤然增大。心理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却没有适合的调节放松方式,加上过度的饮酒吸烟,更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负担,为慢性疾病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2.2当前人们的健康程度 来自卫生部统计资料:根据全国36个城市的疾病监控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第一位,恶性肿瘤为第二位,特别是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的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已成为易患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特别在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中,北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是76%,上海73.49%,广东74.41%。 2.2.1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水平和变动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7亿多。与2001

世界各国的健康服务产业模式

一、世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概述 健康服务产业的发轫首先源于健康服务理念的提出。1861年英国著名医学专家 Dr.Horace.Dobell首先提出:定期的检查可以预防罹患疾病及死亡,同时强调,对于没有明显病症的市民,如果能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们来进行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调查,对身体器官的状态、机能及体液、分泌物做显微镜检查等,将检查结果以非口头的报告书来通知,并给予必需的建议的话,对于民众的健康是有益的。 具体的健康检查服务则发源于1908年美国士兵体检;1914年,美国保险公司全面引入推行健康检查。此后,1920年明确提出了通过专用固定设施服务健康体检。1949年,美国出现Multiphasi健检;1953年,美国Kaiser.Foundation开展了中老年健检服务;1954年,Kaiser.Permanente首创自动化健检;1970年国际健诊学会 International.Health.Evaluation.Association(IHEA)于美国成立。国际健诊学会(IHEA)分为三个区域: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一个区域,欧洲非洲、中东为一个区域;亚洲和澳洲为一个区域;健康体检与健康服务在全球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推动了产业发展。从1960年到1997年的37年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29(现为30)个会员国平均保健医疗费用占GDP 的比例,从3.9%上升到7.6%,成长了将近一倍;其中以美国的比例最高。2004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健康服务业占整体健康照护产业产值达65%。 目前全球健康服务产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强烈的药物需求。根据WHO的报告,超过65岁以上的全球老年族群,将对全球的处方药市场,带来较年轻病患多出三倍的处方药消费额。推测全球2025年会有近6.9亿的老年族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健康照护不论在药品、医材或是照护服务相关产业的消费量碎随之增加,预估健康照护产业将因二次大战婴儿潮之老年人口增加,促使产业显著的成长。因此专家认为国际健康照护产业将是未来十年的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健康服务产业商也将中国大陆市场纳入发展目标,据了解英国BUPA与日本PL都在酝酿进入中国市场。 二、美国健康服务业 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架构分为:基金、购买者、医疗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四个层面(见下图)。在医疗相关资金来源看,以2000年为例,总投入123239亿美元,其中政府投入占42.4%;个人占21.7%;雇主占35.8%。未来趋势是政府投入比重会下降。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政府占36.4%;个人占19.2%;雇主占14.3%,赔偿计划(属于保险)占8.6%;管理式医疗(属于保险)占16.1%;医疗服务提供者占5.4%。未来趋势是涉及保险部分的风险比重会加大,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风险比重会降低。 图表3 美国医疗卫生体系架构图(图)

当今中国性服务行业应不应该合法化四辩稿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们在这里群枪舌战,不仅仅是为这个逐渐被这个社会边缘化的群体——性服务工作者而战,更是为人的尊严而战。我们无法想象玫瑰色灯光映照下,站在玻璃橱窗前明码标价的少女内心撕裂的痛苦。我们今天可以堂而皇之地打着人权的旗帜为性服务工作者代言,殊不知合法化不仅不能带给她们道德上平等的目光,还仍旧让她们干着出卖尊严换取金钱的事情。性服务工作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法律上平等的地位么,不,她们更想要的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有尊严地活着!要知道,80%的性服务工作者表示想逃离这个行业啊。 是的,今天中国性服务行业乱象丛生,并且也不会在短时期内消灭,所以我们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从业者的权益。对方辩友为我们打造了美好的合法化之路,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我们目前没有能力完成合法化后的医疗、执法、司法等等后续问题,实现合法化。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报道,中国性工作者约有600万,但是我们的警力配置上却远远不够,警力数量与辖区内民众人数总量之比约为万分之13,而以性都文明世界的荷兰,在约高达30%的警力与民众人数之比下,依旧难以保障警力配置,被迫在宣布2018年前关闭一半“红灯区”,我们怎敢保证合法化之路的畅行无阻呢。第二:即使我们有能力合法化,但合法化后带来的种种影响最终将拖垮着这个行业,使问题回到原点。为了行业的健康持续,合法化将必然提高入行门槛,那么那些门槛外身染性病,甚至艾滋的工作者改何去何从。合法化同时也必将带来洗钱,人口贩卖等等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由Sargasso.nl博客和荷通社(ANP)所作的对2007年至2012年间的全球和平指数的分析显示,在过去6年中,荷兰在全球和平指数排行榜上下降了8位。这样的经验教训更应该让我们放下感性的冲动,理智选择。 我们的为每一次报道中性工作者的悲惨现状而心痛,但除了合法化,我们并不无其他办法。我们可以借鉴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香港方面做法,发挥民间组织,妇联的独特优势,以法律形式限制灰色范围,最大程度从身体、心理、再就业上给予帮助,让她们更好回归社会。 最后,我们回归合法化根源这一问题上,从第一次在被提出至今,人权、平等、民主、自由伴随着合法化像我们居高临下的房价一样被人们热议。我们感谢学者专家这种“先天之忧而忧”的悯人情怀以及雷厉风行的国人态度。但合法

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设计方案

健康服务平台实现方案 作者姓名:邱宏军 单位:福建电信 地址:福建省东街7号福建电信IT支撑中心邮编:350001 摘要: 本文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服务处理的思想,将健康服务平台按照:客户接触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接口处理子系统三个系统实现构架层次,并简述了各个逻辑层次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由于篇幅限制没有提供实现细节。 关键词:健康服务平台(HSP)、中间件、分布式处理。 1.概述健康服务平台是一个实现了健康信息采集、疾病风险评估和健康指导干预的全信息化模式的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每一位注册会员都可以拥有免费的个人健康主页,享受包括信息采集、健康测评、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风险因素干预在内的健康服务。 2.)系统设计方案HSP健康服务平台(2.1.系统结构概述 健康服务平台包括:客户接触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接口处. 理子系统。客户接触子系统实现用户的注册、登陆鉴权、信息录入维护、

定制信息推送、服务推介、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测试、养生保健、专栏资讯服务、商城服务、论坛服务、账户充值查询、积中间件结构。分消费及信息查询等功能,拟采用WEBLOGIC信息处理子系统实现信息的存储、分析、抽取、完成客户健康 它的上层是客户接信息的再造计算它是系统的核心处理模块,系统的建模算法从简单到它的下层是接口处理模块,触模块,复杂逐步演进最终实现分布式服务处理阵列(云计算处理)。接口处理子系统实现包括:客服系统接入、业务平台接入、银 联接入、医疗机构接入、会员俱乐部、诊疗传感等接口接入功TUXEDO 消息中间件实现接口功能。能,拟采用统逻辑结构说明2.2.客户接触子系数据总线服信息安全服信息处理子系接口处理子系 健康服务系统逻辑结构图 1 客2.3.户接触子系统架构说明及实现方案客户接触子系统实现用户的注册、登陆鉴权、信息录入维护、、 账户充值查询、积分消费及信息查询等功能,拟采用WEBLOGIC中间件结构。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客户信息管理、预约服务、账户充值、电子支付、账户信息查询、积分消费及信息查询过程。 2.3.1.用户注册、登陆流程 用户注册、登陆:实现用户注册及登陆功能。 2.3.2.客户信息管理流程 客户信息管理:信息录入维护、客户信息查询、密码修改、密码重置。 2.3.3.健康评估

健康管理师职业简介

健康管理师职业简介 职业名称: 健康管理师 职业定义: 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 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 (1)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 (2)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 (3)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 (4)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 (5)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维护; (6)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 (7)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 职业概况: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全面建小康,首先要保健康。人的身体不健康,即使物质财富再丰富,也不能算小康社会。在人口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慢性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

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对健康的维护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防患”。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但传统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健康保障服务需求,为此,健康管理师成为一个独立职业就显得很有必要。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最早在欧美风行,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兴起是由于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寿命延长和各类慢性疾病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而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在中国刚刚起步,是一个朝阳的产业。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健康管理的从业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估计全国在10万人以上,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兴的健康管理行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一支健康管理专业队伍,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服务行业出口贸易利益分析 姓名:王林丽学号:1071806129 班级:财管1071 摘要: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业将逐渐取得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本文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如何构筑国家竞争优势以及从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现行政策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战略思考。 关键字:服务业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中国实现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不断加快,服务出口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服务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总体上中国依然是服务贸易小国,且服务业出口层次低,与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服务进出口贸易在持续稳定增长的同事,内部结构不断变化。作为外贸构成中重要一环的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在这种趋势下,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最终改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因此,从不同角度分析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实现途径及方式,对与制度可持续的适应经济长期增长的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尤为重要。尤其是服务贸易作为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紧密联系的贸易形势,不断扩大和累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对于提升我国以工业制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和通过服务进口的技术外溢不断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中国服务贸易:现实描述 (一)中国服务贸易参与全球化的特征和事实 在全球贸易快速发展和中国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支持下,中国服务贸易克服了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或收入)467亿美元。

健康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1

健康管理的盈利模式初探 所有从事健康管理的公司都看好健康服务巨大的市场,都知道在未来十年,这个市场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美国,健康管理服务业甚至占到GDP的1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然而在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是健康管理业的最大买单者。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国内很多健康管理公司赢利,主要依靠私人或部分企业来买单,消费群体过小制约了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管理研发机构的积极性,也使得从事健康管理产业的企业和单位为了自己的赢利模式做出了各种尝试,从而中国目前市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管理赢利模式。有的是以健康体检为主,有的以网络为主,有的以热线咨询为主,有的以健康评估为主,也有的把体检和网络以及就医服务融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当然这样的大公司是投资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投资,我们探讨的健康管理赢利模式更多是大众化健康管理赢利模式。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角度简单的分析一下目前在我国的健康管理赢利模式。 一、健康管理以健康体检市场为主的赢利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都普遍增强了,对自己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关心,定期对自己的身体作健康体检,已被人们广泛视为有效的保健措施。因而专门针对不同层次体检人群的…健康体检中心?越来越受欢迎。目前的体检市场主要三分天下,为专业化的健康体检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和社区卫生中心占领。相对于各种层次的体检中心,兴起最快的是高端健康体检中心。不同于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的体检,专业的健康体检中心可谓是为体检市场量身定做的。这些健康体检中心有传统的,也有近几年新兴的。以沈阳地区为例,传统的体检中心有沈阳市医大医院、医大二院,陆军总院,省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的传统体检中心,专门负责体检,它主要承担国家规定的招生、征兵、机动车驾驶员等人群的体检,此外还接待一些社会的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健康体检。另一部分是近几年新兴的健康体检中心,如沈阳慈济健康体检中心和沈阳大健康体检中心等,这部分新兴的健康体检中心,定位于中高端消费人群,近年成长很快。它们围绕健康体检拓展服务项目,寻找新的盈利点。如,为亚健康者提供保健调理方案;除了常规检查之外,还有专科检查;有的地方还集查体与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除了专业的体检中心之外,另一部分的体检市场被社区卫生中心,依托社区的方便资源和诊疗服务优势自然最先占领了一些低端健康体检市场。 由于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只是第一步,体检以后发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来解决,广泛的健康体检市场的兴起发展,带动了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由于体检市场发展迅猛,健康体检利润丰厚,但是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很多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也开始出现了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捆绑在一起发展,这样很多健康体检中心为了完善服务,留住客户开始对客户追加健康管理服务,延伸赢利价值连,获取更高利润,如沈阳的大健康,北京的的慈铭,上海的国宾都属于这种赢利模式,但是从健康管理本义出发这些还不是健康管理,而是偏重于体检,但是已经触及到了健康管理,目前也被业内默认为健康管理产业的盈利模式之一。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 一、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本分类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 二、定义和范围 本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借鉴国际分类标准。本分类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卫生核算体系(2011)》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有关

方法,将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确定为与改善人类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等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四、分类结构 本分类将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医疗卫生服务,第二部分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第三部分为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第四部分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前三部分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以维护与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了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各部分内容标有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的对应关系。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 本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可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本分类中的“*”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

健康管理运营

发展历程 1、发达国家 (1)美国 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1929年,由于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医疗赔付费用,美国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司在对教师和工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诊费的同时,也提供进行健康管理的费用,由此产生了健康管理的商业行为。 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尼克松政府更是将健康管理服务推向市场,从而迫使全美保险公司由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向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转变。 1973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 1978 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旨在研究生活方式行为及其对人一生健康、、生命活力、和医疗卫生使用情况的影响。 美国健康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实践证明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明显降低医疗保险的开支。 目前,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近乎完善的市场化医疗保健体制是美国健康管理市场化的必然。尽管美国各州不同程度上都有商业保险必须为健康管理买单的立法,但分工细致的健康保险和独立的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实体,仍需要在立法之外,通过特别的保险项目来兑现健康管理资源。 (2)日本 日本早在1959年就开始针对卫生状况和潜在公共卫生问题实施健康管理。通过“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水平,使国家人口平均寿命从1947年的50岁上升到1992年的男性岁、女性岁。而近年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日本人一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享有健康管理机构及保健医生的长期跟踪服务,包括为家庭建立,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保健所会共同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3)英国

中国各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比较

2012年第2期总第212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国际贸易】 中国各服务行业 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宋丽娜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1) [摘要]通过对1997—2010年我国各服务行业的进出口额、贸易差额和TC 指数的比较,可分为四类 情况:优势扩大的行业、 优势平稳的行业、优劣势不明显的行业和劣势明显的行业。通过数据检验发现,我国咨询服务业优势潜力明显,传统服务行业优势平稳或优劣势不明显,保险服务、专有权利和特许费部门有劣 势不断加大的趋势。 [关键词]服务贸易;TC 指数;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F1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2-0030-03作者简介:宋丽娜(1979-),女,浙江建德人,经济学硕士,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1997—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服务出 口平均增长率为26.9%,进口平均增长率为22.94%,2010年服务业出口总额达1712亿美元,进口总额达1933亿美元。然而在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分析各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力状况,从而把握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对各服务行业贸易竞争优势和劣势加以分析,有利于客观地认识当前我国各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力状况。 一、我国各服务行业出口额、进口额比较服务出口额、进口额是最基本、最直观反映各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指标。进口额反映了进口国消费者对国外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能力,出口额可以反映服务产品对外的供给能力及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然服务出口额越高,证明国际市场对该国服务产品需求越多,该国的服务竞争力越强。同时竞争力强弱是个相对概念,利用比重数据能反映各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地位。 1.出口额分析 我国主要的服务出口集中在旅游、运输、咨询、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行业。2010年旅游服务出口总额为458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26.8%;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为356亿美元,占当年服务出口总额的20.8%;运输服务为106.3亿美元,占比为20%;咨询服务为228亿美元,占比为13.32%;建筑服务为145亿美元,占比为8.4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93亿美元,占比为5.43%。上述六个部门的出口额合计占服务出口总额的94.77%,是我国的主要服务出口部门。但从历年数据看,每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又有所不同。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虽然绝对值在增加,但是占比不断下降,从1997年的49.12%和31.24%降到2010年的26.8%和14.9%;运输行业、建筑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占比缓慢递增,分别从1997年的12.08%、 2.4%、0.34%提高到2010年的19.4%、6.7%、5.24%;咨询行 业增长迅速,占比从1997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15.03%,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因此从出口数据看,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地位正不断削弱,而运输行业、建筑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稳步增长,咨询服务业快速成长。 2.进口额分析 我国服务进口部门有: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咨询、保险、专有权利和特许费。2010年运输服务进口总额为633亿美元,占服务进口总额的32.7%;旅游服务为549亿美元,占比为28.4%;其他商业服务为172亿美元,占比为8.9%;咨询服务为151亿美元,占比为7.8%;保险服务为158亿美元,占比为8.2%;专有权利和特许费为130亿美元,占比为6.7%,以上部门占到我国2010年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92.7%。1997—2010年这六个部门进口额逐年上升,但是进口占比却不尽相同。其中,咨询、保险、专有权利和特许费三个部门的占比分别从1997年的1.54%、 3.45%和1.79%上升到2010年的7.8%、8.2%和6.73%,增长迅速。运输服务则占比稳定, 1997年占比为33.81%,2010年占比为32.7%。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缓慢下降,占比分别从1997年的33.54%和17.33%下降到2010年的28.4%和8.9%,传统服务业的进口需求逐步减弱。 二、我国各服务行业贸易差额比较 差额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大进大出,差额平衡”,表明该行业内需、外需都很强劲;二是 “小进大出,显示为顺差”,说明该服务行业不仅供给本国市场,占有自身内部市场且大量出口,抢占国外市场;三是 “大进小出,显示为逆差”,说明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劣势明显。从我国服务贸易所产生的贸易差额的大小看,主要产生 差额的有七个部门。其中产生贸易顺差的有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咨询和建筑四个部门。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