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课程名称:转基因食品与安全任课老师:任峰姓名:包天墅学号:2009211564初步分析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摘要: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风险;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j。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

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 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

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 a 或更长的时间。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

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学院:姓名:学号:摘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伴随其的争论也一直存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在实际生活中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接受了转基因食品。

但同时还有许多人对其安全性表示怀疑。

本文将简单介绍转基因食品,并讨论其安全性和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一、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

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二)转基因食品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毒性许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营养因子,如蛋白质抑制剂、溶血栓、神经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食品中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效应,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

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发生过量表达,产生各种毒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基因转入的方法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GMO)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包括多向效应。

(二)食品过敏性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

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的蛋白如果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人类的不良反应,即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进行评估。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发展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发展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发展作者:李冰来源:《中国食品》2018年第20期摘要:转基因食品日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便是它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人们对于该类食品的忧虑。

本文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它未来发展会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发展;挑战;关系利用现代转基因技术所研发出来的转基因食品,近年来发展极快,部分商品已经被批准商业化并且进入普通家庭。

面对转基因食品,公众最关心的是其的安全问题。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自转基因农作物开始大规模种植以来,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的争论便始终没有间断。

不论是其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问题,还是其对于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问题,都让公众报以极大的怀疑。

从本质上讲,转基因就是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由于人们无法准确地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究竟能否安全食用,再加上不断有科学家曝出的有关于实验动物在食用了转基因植物后導致的或畸形或致死的新闻,使大众对转基因食品更加怀疑。

二、转基因食品所面临的挑战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了解甚少。

公众不了解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造成伤害,从而人们对于使用转基因食品抱着怀疑甚至否定的心态,自然无法通过消费者增强购买力来推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

由于基因工程中所导入的外源基因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生物,它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过量表达,使得转基因食品产生毒性。

或者是插入片段本身就是过敏源,使得易过敏人群在食用过后产生过敏反应。

诸如此类的危害极大地损害了转基因食品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由此可能会引发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危机。

对生物环境是否造成危害的未知性。

由于很大一部分植物都是异花传粉,人工培育出来的转基因植物可能由于通过昆虫或者随风传粉使得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使原本不该具有外源性状的植物拥有该性状。

并且,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新的未知的病毒或者疾病,从而危害有关作物,造成作物的减产甚至死亡,造成经营者的经济损失。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转基因食品 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转基因食品 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发展前景姜晔55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TECHNOLOGY2010年第10期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生物技术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会给生命科学以及包括食品科学在内的相关学科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作为食品科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生物技术也必将通过食品科学的终端产品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产生深远而广泛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作为现代化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基因工程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发展,其产物──转基因产品已在医药、农业、环保、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催化了这种影响。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在基因克隆技术建立之前,育种学家通过常规育种杂交等方法把某一植物中的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所选用的作物品种中去,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科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用于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例如控制蛋白质含量、抗逆抗病基因,将其连接到一个载体上,然后用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将基因转到植物的细胞中去,再通过细胞的培养等培育出转基因植株。

那么含有转目的基因植株所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就功效来说,目前转基因技术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改善粮油食品的产量、食用品质和加工功能特性,延长果蔬的贮藏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的成分比例和食用品质,改善发酵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提高产量等。

1.转基因植物性食品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食品是1993美国政府批准上市的Calgene 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

1999年,转基因作物已经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中国等12个国家种植,种植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

其中,美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左右,其次是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

油菜、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美国近4000种食品包含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农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增强抗病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耐储藏性能或抵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能力,改良植物性食品的营养品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一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

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

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安全性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Yanhui Zheng,091050210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9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elaborates its potential threats, including our human and the nature.Additional, still lists for year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the dang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Finally, in our country that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afety现在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估计,如果算上人类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深加工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将近70%。

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摘要:转基因食品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近日转基因水稻、玉米等作物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安全证书,这一事件更是加剧了群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疑问又被重新摆上台面。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分类以及其安全性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帮助了解转基因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具有一定的优点的,例如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但是,即便转基因食品的优点非常多,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许多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能产生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和某些营养因子以抵抗细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转基因食品中的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反应,当然如若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目前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这17类转基因生物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卫生部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则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影响范文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影响范文

生产药用蛋白: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生产药用蛋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保护环境: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改变其遗传特性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抗虫性、抗除草剂性等
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02
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03
食品保质期:转基因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食品的腐败率。
04
食品口感: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食品的口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味道。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1
降低生产成本: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食品价格。
标识制度:许多国家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检测技术:通过检测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在转基因食品监管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生产的影响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监管
01
02
03
04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改变其性状和品质的食品。
01
转基因食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口感、保质期等,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抗病性、抗虫性等。
0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来验证。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2010市场营销4班吴柏昌论文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转基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潜在着一些危险。

所以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利弊是正确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了解该技术的利弊关系,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与现状1.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及我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杂交水稻1999年通过了专家鉴定,产品品种及产量成倍增长,转基因食品的研发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现今转基因食品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的一份报告说,1999-2000年度,全世界转基因谷物播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比上年度的3990万公顷增加11%。

而且分布国家增长了1倍多,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已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2000年的13个。

转基因食品的也种类日趋分明,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主要分为抗除草剂转基因、耐除草剂转基因和抗虫性转基因等3大类。

其商业化生产步伐加快,截至2000年10月底,世界各国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有100多个品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番茄等12种作物,用这些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转基因食品达4000余种。

美国市场上的包装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已占60%。

11.2转基因食品的现状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

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

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

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近日转基因水稻、玉米等作物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安全证书,这一事件更是加剧了群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疑问又被重新摆上台面。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分类以及其安全性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帮助了解转基因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具有一定的优点的,例如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但是,即便转基因食品的优点非常多,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
产更厉害。

许多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能产生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和某些营养因子以抵抗细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转基因食品中的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反应,当然如若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目前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这17类转基因生物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卫生部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则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卫生部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二、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转基因食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

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

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
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

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

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第三类,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

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四类,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

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

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

于是,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转入植物,使人们在品尝鲜果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的目的。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国内有些人忧虑地指出,“对转基因食品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其抗癌成份也减少了,抗虫转基因玉米在提高害虫死亡率的同时也影响着益虫的成熟,小动物吃了转基因土豆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那人类会不会在食
用转基因食品之后也产生身体危害呢?”。

欧洲一些国家正是因为转基因食物可能对人体有害而禁止在其在欧洲销售;在美国,经销商被规定转基因食物必须具有标识。

由于转基因食品中有些成分是传统食品中从来没有的。

现代生物技术将其他生物基因转入植物,将病毒、细菌和非食物品种的外源基因,以及标记基因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引入食用作物,都是传统育种技术无法实现的。

再者,现代遗传工程学还比较年青,谁也说不清这些遗传改变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

因此,各国对这类食品的安全检验要求比用传统方法培育生产的更加严格。

截至2013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依据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四、结论
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我觉得凭借我个人的语言力度是无法完全定位的。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得看待这个问题,并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他。

转基因手段是有一定的他存在的优势的,转基因食品也是具有不少优点的。

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优点而忽视了它的缺点,更不能因为他的缺点而完全抹除它的优点。

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应该继续发扬这项技术具有的优点,尽量去除它的缺点,让转基因技术变得更加完善,也让转基因食品变得更加让人信赖。

我们更应该明白,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着的,这项技术在未来也一定会发展的更好更值得相信。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