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477.1-2017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手持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TD_LTE终端一致性测试认证工作进展

TD_LTE终端一致性测试认证工作进展

1引言随着TD产业链的逐步完善,TD-LTE作为TD-SCDMA演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目前,TD-LTE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已有多家系统厂商的TD-LTE设备和终端公司的TD-LTE 终端进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规模技术试验阶段。

除中国移动外,国外已有多家运营商明确将商用TD-LTE技术,TD-LTE技术的国际化应用趋势日渐明朗。

终端和相关一致性测试仪表目前成为TD-LTE 技术快速商用的瓶颈。

为加快TD-LTE终端技术成熟,促进TD-LTE终端尽快达到商用水平,我国采取了积极推进TD-LTE终端国际认证的策略,并在我国重大专项项目布局中重点向终端/芯片及相关一致性测试仪表研发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提供资金支持。

终端一致性测试是指对整个终端产品的全面设计验证测试,也就是说验证终端产品的设计方案是否能够与相应的技术标准相符合、相一致。

从测试内容上来看,在一致性测试中,与接入技术相关的测试主要包括射频一致性测试、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其它还包括USIM,USAT,业务应用一致性测试等方面。

终端一致性测试是衡量终端产品成熟的重要标志;一致性测试能力是否完善、测试覆盖程度达到何种状态,也是整个通信技术成熟以及产业链健全、完善的一种主要体现。

在3G时代,终端一致性测试已成为代表各种移动通信制式成熟度的标志性权威测试。

目前,我国、欧洲和北美都将一致性测试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之一。

2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工作推进流程终端一致性测试及认证涉及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仪表厂商、第三方认证实验室和国际终端认证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广泛国际合作。

目前,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相关工作与FDD LTE在相同的国际组织中同步推进,其推进流程及相关参与方如图1所示。

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认证工作进展周健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MTNet实验室工程师王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MTNet实验室工程师莫洪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MTNet实验室工程师李传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MTNet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摘要介绍了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及认证国际化流程和我国在推进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相关工作方面的努力。

智能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智能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内部技术规范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基本要求B卓越要求A(环境机械可靠性)目录1手机的检查策略 (6)1.1待测样机的初检 (6)1.2期间检查和结束检查 (6)1.3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检查用例 (7)2待测样机的预处理 (7)2.1预处理的目的 (7)2.2资源要求 (7)2.3预处理的应力 (7)2.4预处理后样本的处理方式 (7)3可靠性测试项目 (7)3.1机械强度可靠性 (8)3.1.1滚筒测试 (8)3.1.2常温受控跌落测试 (10)3.1.3微跌测试 (15)3.1.4低温受控跌落测试 (16)3.1.5硬载重测试 (17)3.1.6软载重测试 (18)3.1.7挤压测试 (18)3.1.8软压测试 (23)3.1.9扭曲测试 (25)3.1.10正弦振动试验(根据客户和产品的需求选择测试) (26)3.1.11随机振动试验 (28)3.1.12工作冲击(根据客户和产品的需求选择测试) (30)3.1.13弹簧锤 (31)3.1.14钢球冲击 (34)3.1.15TP/LENS拉拔力测试 (36)3.1.16胶粘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38)3.1.17按键帽拉拔力测试 (40)3.1.18插孔保护塞抗拉测试 (42)3.1.19按键耐久 (44)3.1.20触摸屏手写耐久测试 (47)3.1.21触摸屏点击耐久测试 (48)3.1.22耳机/数据线/充电器接口插拔耐久测试 (48)3.1.23手机接口(电池,SIM,电池盖,存储卡、保护塞等)耐久性 (51)3.1.24连接器接口强度测试 (52)3.1.25连接器强度耐久测试 (54)3.1.26连接器45度拔出试验 (55)3.1.27Micro-B接口360度旋转测试 (56)3.1.28反插测试 (57)3.1.29指纹模块点击耐久 (64)3.1.30马达寿命测试 (65)3.1.31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66)3.2手机产品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 (68)3.2.1串行测试说明 (68)3.2.2高温工作试验 (70)3.2.3低温工作试验 (71)3.2.4高低温存储试验 (71)3.2.5交变湿热 (72)3.2.6温度冲击 (73)3.2.7防水测试 (73)3.2.8沙尘测试 (78)3.2.9振动沙尘测试 (80)3.2.10金属粉末测试 (81)3.2.11太阳辐射 (82)3.2.12盐雾测试 (83)3.2.13整机耐汗液测试 (85)3.3长期可靠性试验 (87)3.3.1长期可靠性的各阶段的样本数分配以及测试策略 (88)3.3.2长期温度循环 (88)3.3.3长期高温高湿 (89)3.4组合试验 (90)3.4.1机械+气候组合应力试验(研发阶段ORT预测试) (90)3.5不常用的测试方法 (91)3.5.1拉杆式外置天线强度测试 (91)3.5.2吊饰孔拉力测试 (94)3.5.3滑盖耐久测试 (95)3.5.4翻盖耐久测试 (97)3.5.5触摸笔插拔耐久测试 (99)3.5.6触摸笔伸缩耐久测试 (101)3.5.7转轴按压测试(仅测试翻盖手机) (101)4可靠性测试的问题级别 (102)4.1问题级别的分类 (102)4.1.1可靠性测试前 (102)4.1.2可靠性测试后 (102)4.2问题级别附件 (103)4.2.1A标问题级别 (103)4.2.2B标问题级别 (103)5产品各阶段的可靠性测试策略 (103)5.1范围 (103)5.2测试策略 (103)6器件或工艺变更替代可靠性测试策略 (103)6.1范围 (103)6.2测试策略 (103)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手机产品在研发阶段、小批量试制阶段、大批量生产阶段需达到的可靠性验证测试的具体要求与合格判据,并给出了可靠性测试的方法。

进网检验中各个试验室具体测试项目

进网检验中各个试验室具体测试项目

进网检验中各个实验室具体测试项目及入网测试流程一二三目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测试项目(900MHZ、1800MHZ)(送检) (2)泰尔实验室(MT Net专业试用部分)测试项目(送检) (2)泰尔实验室测试项目(传输所)(抽检) (3)四EMC测试项目(抽检) (4)五GSM手机入网流程图 (6)六GSM手机入网检测各部门所需资料说明 (7)一、出型号核准证所需资料及样机 (7)1.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7)2.国家无线电管理局频率规划处 (7)3.业部计量中心电磁兼容研究室(EMC) (7)4.产业部电信传输所检测中心 (8)5.进网受理中心所需资料 (8)七八九CDMA 手机入网流程(目前) (9)CDMA 手机入网各个部门所需资料说明 (10)1.出型号核准证所需资料及样机 (10)1.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10)2.国家无线电管理局频率规划处 (10)3.信息产业部计量中心电磁兼容研究室(EMC) (10)4.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所检测中心 (11)5.信息产业部计量中心(CDG测试): (11)6.进网受理中心所需资料 (11)附件:主要依据规范和说明 (12)2005-11-28KING MEIGSM 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办理进网许可证所涉及的主要测试报告及说明GSM 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在中国获得进网许可证至少需要以下四份主要测试报告:GSM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GSM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MTNet专业网试用报告无线电型号核准报告GSM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进网检验报告(√)注GSM双频GPRS功能数字移动电话机电磁兼容测试报告(包括安全、SAR测试)上述测试报告中的“无线电型号核准报告”是有国家无委的实验室出具的。

MTNet 专业网试用报告是有MTNet 出具,也采用自送样测试。

上述两份报告测试及出具报告/证书周期较常,建议尽可能提前送检。

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概述

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概述

YDB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YDB XXX –201XLTE FDD/TD-LTE/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Test Methord of LTE FDD/TD-LTE/WCDMA/GSM(GPRS)Multimode Single-Standby User Equipment201X –XX –XX 印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目次目次 (I)前言 (II)LTE FDD/TD-LTE/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2)4 LTE FDD/TD-LTE/WCDMA/GSM(GPRS)终端测试方法 (3)4.1 GSM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2 WCDMA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3 LTE FDD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4 TD-LTE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5 WCDMA/GSM双模单待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6 TD-LTE/LTE FDD/WCDMA/GSM(GPRS)多模单待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4)4.6.1 多模单待终端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 (4)4.6.2 协议一致性测试 (6)4.6.3 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 (40)4.6.4 网络兼容性测试 (64)5 环境和可靠性 (105)6 卡接口 (105)7 电磁兼容 (105)8 移动台电气安全性能 (105)9 比吸收率(SAR) (105)10 外观、包装和装配 (105)前言本标准是LTE FDD/ TD-LTE /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a) YDB XXXX-XXXX《LTE FDD/ TD-LTE /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b) YDB XXXX-XXXX《LTE FDD/ TD-LTE /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PCS-9721C_X_说明书_国内中文_国内标准版_X_R1.00_(ZL_PWZD5204.1006)

PCS-9721C_X_说明书_国内中文_国内标准版_X_R1.00_(ZL_PWZD5204.1006)
警示!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可能导致轻微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本条特别适用于对装置的损坏及可能对被保护设备的损 坏。
警告 !
为增强或修改现有功能 ,装置的软硬件均可能升级 ,请确认此版本使用手册和您 购买的产品相 兼容 。
警告 !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 ,这些装置的某些部件可能带有高压 。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 害或设备损坏 。
额定值 在接入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或直流电源回路时,请确认他们符合装置的额定参数。
印刷电路板 在装置带电时 ,不允许插入或拔出印刷电路板,否则可能导致装置不正确动作 。
外部回路 当把装置输出的接点连接到外部回路时 ,须仔细检查所用的外部电源电压 , 以防止所连接的回
路过热。 连接电缆
仔细处理连接的电缆避免施加过大的外力 。
版权声明
说明书版本 R1.0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P/N: ZL_PWZD5204.1006
中国南京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 69 号
Copyright © 201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86-25-87178185,传真:86-25-87178208
我们对本文档及其中的内容具有全部的知识产权。除非特 网址: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
PCS-9721C 配网自动化终端
,因为可能会产生危险的高电压 。
残余电压 在装置电源关闭后 ,直流回路中仍然可能存在危险的电压。这些电压需在数秒钟后才会消失。
警示 !
接地 装置的接地端子必须可靠接地。
运行环境 该装置只允许运行在技术参数所规定的大气环境中 ,而且运行环境不能存在不正常的震动。
1.1 应用 .................................................................................................................................... 1 1.2 特点 .................................................................................................................................... 2 第 2 章 功能介绍 .............................................................................................................................. 5 2.1 测量控制功能...................................................................................................................... 5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7年第10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7年第10号

27
规范 2017-11-15
NB/T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
2018-03-01
28 2017-11-15
29
NB/T32038-2017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规程
2018-03-01
N安全预评价规程
2017-11-15
73 DL/T1743-2017
带电作业用绝缘导线剥皮器
2017-11-15
2018-03-01
74 DL/T1744-20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制备系统选型导则
2017-11-15
2018-03-01
75 DL/T1745-2017
低压电能计量箱技术条件
2017-11-15
2018-03-01
76 变电站端子箱
6
小桐子毛油
NB/T13009-2017
2017-11-15
2018-03-01
7 小桐子精炼油
NB/T13010-2017
2017-11-15
2018-03-01
8 NB/T13011-2017
生物柴油工业名词术语
2017-11-15
2018-03-01
9 NB/T31112-2017
风电场工程招标设计技术规定
2017-11-15
2018-03-01
53 NB/T42136-2017
电网设施金属构件 湿热环境防腐涂层技术要求
2017-11-15
2018-03-01
54 NB/T42137-2017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试验导则
2017-11-15
2018-03-01
55 NB/T42138-2017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统计分类.doc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统计分类.doc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行业 代码
行业名称
3G 及以上智能终端 车联网通讯导航终端 现代社区位置服务终端 智能手机 其它移动智能终端 基于位置信息网络商业消费产品 终端 宽带通信网络商业消费产品终端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服务的商业消 费产品终端 低能耗数据采集终端 移动电子书 移动电视 手机电视 手持平板电脑(指便携、小巧、 可手持使用,以触摸屏作为基本 输入设备的个人电脑) 卫星手持机 便携式多媒体终端 个人导航信息终端 数字化综合应用(3S+C)终端 IP 中断媒体网关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计分类 1 2.高端装备产业统计分类 29 3.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统计分类 56 4.现代海洋产业统计分类 105 5.医养健康产业统计分类 136 6.高端化工产业统计分类 146 7.现代高效农业统计分类 152 8.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分类 154 9.精品旅游产业统计分类 171 10.现代金融服务业统计分类 180
数据保护类设备
密钥管理类设备
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卡
网络与信息安全认证令牌
014 0140
新一代移动通信 光纤宽带运营服务
网络服务
6311* 固定电信服务
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组 网 新一代移动通信接入网建设、组 网
6312*
移动电信服务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名称
说明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名称
说明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行业 代码
行业名称
波长路由方式的密集波分复用 PON 设备 利用照明 LED 的室内可见光接入 设备 近距离无线通信节点设备 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 物联网网关 M2M 网关 车联网网关 RTLS 定位系统 宽带接入设备 骨干网交换设备 骨干网传输设备 有线无线融合传输和分发设备 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 智能家庭多媒体网关(支持媒体 融合业务) 有线无线宽带互联设备 信令网关

轨道检查仪暂行规定_正式征求稿2

轨道检查仪暂行规定_正式征求稿2
ICS 45.120 S 17
S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S 17
TB/T 3147 -××××
代 替 TB/T 3147 - 2007
铁路轨道检查仪
Inspecting Instrument for Static Geom征求意见稿)
2 0 1 0 年 9 月 6 日
2 0 × × - ×× - ××发 布
20 × × - ×× -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前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命名原则 ........................................................................... 1 5 技术要求 ........................................................................... 2 5.1 使用要求 ......................................................................... 2 5.2 总体要求 ......................................................................... 2 5.3 外观要求 ......................................................................... 2 5.4 电源和无线通讯 ................................................................... 2 5.5 软件界面和数据采集处理 ........................................................... 2 5.6 结构参数 ......................................................................... 3 5.7 计量性能指标 ..................................................................... 4 5.8 安全性要求 ....................................................................... 5 5.9 电源适应性 ....................................................................... 5 5.10 示值稳定性 ...................................................................... 5 5.11 标定器 .......................................................................... 5 5.12 线路试验要求 .................................................................... 5 5.13 环境适应性要求 .................................................................. 6 6 试验方法 ........................................................................... 6 6.1 总体和外观检查 ................................................................... 6 6.2 电源、通讯和效率检查 ............................................................. 6 6.3 软件界面和数据采集处理检查 ....................................................... 6 6.4 结构参数检验 ..................................................................... 7 6.5 工作轮质量检验 ................................................................... 7 6.6 计量性能检验 ..................................................................... 7 6.7 安全性指标检验 ................................................................... 8 6.8 电源适应性检验 ................................................................... 8 6.9 示值稳定性检验 ................................................................... 8 6.10 线路试验 ........................................................................ 8 6.11 环境适应性试验 .................................................................. 8 7 检验规则 ........................................................................... 9 8 标志、包装和贮存 ................................................................... 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测量结果数据处理方法和存储要求............ 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线路试验场地及相关要求 ..................................... 12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轨道检查仪检定台的技术要求 ................................. 14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基桩控制网(CPⅢ)布设与复测办法 ........................... 16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CPⅢ控制点高程复测办法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