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其他简单机械》学案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物理上册《其他简单机械》学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上册《其他简单机械》学案人教新课标学习目标: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本质及其作用。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3、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4、通过科学世界了解轮轴和斜面及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
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问:杠杆可以分成几种?省力杠杆的特点是什么?阅读课本图13.5-1并讨论:要将一袋大米提到二楼,他是向什么方向用力的?为什么胖子能拉上去,但首瘦子不行,这个装置能省力吗?升国旗时,是向哪个方向拉绳子的呢?(二)探究新知阅读教材69-70页相关内容,完成:1、结合图13.5—3,自主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让学生完成以下表格滑轮定义省力情况优点不足实质定滑轮动滑轮2、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组成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并完成想想议议针对训练1:完成课后题第1题4、阅读并思考P71-72页《科学世界》相关内容,组内合作完成《科学世界》内相关问题。
针对训练2: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和斜面?(三)达标训练1、滑轮组是有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使用滑轮组既可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当拉力F将绳子自由端拉下2米时,物体才上升0.5米,由此可知该滑轮组是一个_________.2、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3、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4、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擦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A.120NB.60NC.240ND.30N5、如图所示,工人用扳手拧螺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扳手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B.使用扳手时,手离螺母越近越省力C.使用扳手可以省功D.使用扳手用力拧螺母时,最好戴上手套,避免手受伤6、用右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明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依照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4、了解其它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课前预习案一.预习要求预习课本69页至72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假如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1.什么是定滑轮?你发觉生产生活中哪里有定滑轮?2.什么是动滑轮?你发觉生产生活中哪里有动滑轮?3.阅读课本70页的探究实验: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1)探究目的:(2)探究预备:(3)探究过程:4. 你发觉生产生活中哪里有轮轴?哪里有斜面?.轮轴和斜面各有什么好处?二、预习反思:通过预习,找出哪些问题差不多差不多把握,还存在哪些疑问,写下来作为课上交流、讨论学习的内容.课内探究案★新课引入:打开课本,观看69页图13.5—1,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学生回答,师问: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滑轮等其它简单机械的知识。
★组内交流预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究:知识探究点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1、依照给你的器材:一个滑轮、细线、一个钩码、铁架台,想方法利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2、小组展现组装成果,依照展现成果画出提升钩码装置的两个示意图。
3、确定滑轮的种类。
知识探究点二: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师问:我们前面所学的杠杆,要么省力,要么省距离,那么人们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下面同学们就来通过实验探究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探究呢?学生摸索并回答,师予以补充: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是否省力?动力通过的距离和阻力通过的距离的关系,是否省距离?动力移动的方向与阻力移动的方向的关系,是否改变了力的方向?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师强调:测力计匀速拉动,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时,测力计一定要沿竖直方向拉,不要倾斜。
尽可能选用重的钩码(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3.5 其他简单机械

§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具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分析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
再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组。
了解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常用的简单机械。
看课本图13.5---1中的科学漫画。
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说明: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
这个故事是讽刺两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
那么,到底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教学:⒈定滑轮和动滑轮: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一定注意过红旗在徐徐上升的过程中,旗手是如何拉绳子的?是向下拉绳子的,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会使旗子升上旗杆呢?是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九年级物理上册《其他简单机械》学案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物理上册《其他简单机械》学案人教新标学习目标: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本质及其作用。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3、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4、通过科学世界了解轮轴和斜面及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
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问:杠杆可以分成几种?省力杠杆的特点是什么?阅读本图13-1并讨论:要将一袋大米提到二楼,他是向什么方向用力的?为什么胖子能拉上去,但首瘦子不行,这个装置能省力吗?升国旗时,是向哪个方向拉绳子的呢?(二)探究新知阅读教材69-70页相关内容,完成:1、结合图13—3,自主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让学生完成以下表格滑轮定义省力情况优点不足实质定滑轮动滑轮2、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组成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考并完成想想议议针对训练1:完成后题第1题4、阅读并思考P71-72页《科学世界》相关内容,组内合作完成《科学世界》内相关问题。
针对训练2: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和斜面?(三)达标训练1、滑轮组是有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使用滑轮组既可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当拉力F将绳子自由端拉下2米时,物体才上升0米,由此可知该滑轮组是一个_________2、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3、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4、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擦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A.120NB.60N.240ND.30N、如图所示,工人用扳手拧螺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扳手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B.使用扳手时,手离螺母越近越省力.使用扳手可以省功D.使用扳手用力拧螺母时,最好戴上手套,避免手受伤6、用右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时,重物升高0,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5节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第5节其他简单机械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的特点。
2、了解轮轴和斜面。
个人感悟教学重点滑轮的特点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自主学习】1、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轮子叫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例如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例如________。
4、发明制作的一种方法就是组合法,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_________。
5、轮轴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书上P71页的轮轴中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斜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1、我存在的问题:1、2、3、4、5、62、合作存在的问题:1、2、3、4、5、63、展示成果。
【实验探究】1、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物重拉力物距拉力距定滑轮动滑轮2、结论:定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__动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__3、滑轮组:分析书上P70页图,甲图由______段绳子吊着动滑轮,F=_____G,s=_____h;乙图由______段绳子吊着动滑轮,F=_____G,s=_____h。
九年级物理 13.5其他简单机械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 题其他简单机械课 型 新 授教 学 目 标知识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初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滑轮、斜面和轮轴特点的探究。
教学用具 滑轮组一套、滑轮、钩码、测力计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1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漫画中的情景。
问题:小轮子在图中起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下面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想办法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器材:一个滑轮、细线、一个钩码、铁架台用图形画出你所采取的方法(找两名学生画到黑板上)。
你能找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观察图思考图中发生的事情。
学生分组实验探讨提起钩码的方法并用图形表示。
学生观察图形找不同,在提起钩码时,(1)滑轮的运动状态不同.(2)同学用力的方向不同。
通过故事讽刺不懂科学而闹出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兴趣开始学习滑轮。
让学生从事实及平常观察到的定滑轮、动滑轮,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 1、定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再给同学一个测力计,能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的特性: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特性: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举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
学生继续实验,观察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测力计的示数与所提钩码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举出生产、生活中见到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地方。
会描述、总结事物特征。
能分辨出定滑轮与动滑轮。
通过进一步实验,得到其各自用力的特点。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3.5其他简单机械 (教案)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1 2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⒈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识别;⒉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⒊认识滑轮的实质。
⒋了解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的实质。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课本图13.5-1的漫画,激发学生学习滑轮这种简单机械的兴趣。
问题:为什么胖子能拉住包,瘦子却被包拉上去呢?这里利用到的机械叫做滑轮。
观察课本漫画。
小组间相互展示你所看出的“门道”。
漫画中的滑轮,也像杠杆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本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杠杆之外的简单机械----滑轮、轮轴、斜面。
新课教学(一)定滑轮⒈构造:带有凹槽的轮、转轴、外框;⒉定义: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看课本图,分辨哪个是定滑轮。
⒊定滑轮的特点:演示实验:按课本本节实验要求进行。
参照课本图装置进行。
1FF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⒋定滑轮实质:支点在转轴,力臂为轮子半径的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⒈定义: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
⒉动滑轮的特点:演示实验:参照图进行实验。
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
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
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学案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
3
、在下图中,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
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向下,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请在图中画出绳的绕
答案:D
.F<F<F B.F>F>F C.F F=F D.F=F
图1
答案:C
.(09·新疆)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
,木箱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的力;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成人正常体温约℃,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
F1图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九年
学案补充《其他简单机械》word 学案
【小测】
1.杠杆的平稳条件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2、依照平稳条件能够得出:当L1>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阻力,是
杠杆;当L1<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_阻力,是杠杆;当L1
〓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阻力,是杠杆;
3、假如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N,动力臂是40cm,阻力臂是10cm,杠杆
平稳时,阻力时 N。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明白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3)、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4)、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方法: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难点:滑轮组的特点
活动一、1、想一想:楼梯不够宽,如何样把又重又长的木料运上楼?
做一做:你有哪些方法完成那个任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吗?
活动二、1、使用滑轮时,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的
滑轮称为动滑轮。
2、使用定滑轮时不能但能够;使用动滑轮
时不能但能够。
使用滑轮组即能够,又能
够。
活动三、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在一起叫。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
擦,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确实是。
若吊起动滑
轮的绳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课堂例题】
1、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杠杆,定滑轮实质
是个___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
2、使用定滑轮_______省力,然而能
_________________,给工作带来方便。
3、使用动滑轮能___________,但不能
___________,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
高距离的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
所用拉力F1、F2、F3,下列式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例1
例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2m,
则他至少要用_______N的拉力,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
距离为__________m.
【达标检测】
1、在下图中,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要求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向下,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请在图中画出绳
的绕法。
学情反馈
图1 图 2
2、在图2中,一个站在地面上
.....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
滑轮组的绕线.
3、一根绳子能承担的最大拉力为250N,现用这根绳子来提起900N的物体,
并要求拉力方向向下。
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在图的方框中画出
其装配图。
4、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
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
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 ;
F2=;
F
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中考链接】
9.(09·青岛)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
擦
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
A.120N B.60N C.240N D.30N
答案:B
(09温州)1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答案:D
(09丽水).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
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
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
发觉,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
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
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
..可取
..
的是
A. 与同学分析可能缘故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教学反思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B
(09四川自贡).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答案:B
(09河南)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答案:C
3.(09·聊城)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
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答案:C
6.(09·新疆)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图1
答案:C
25.(09·孝感)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
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A的重力G=100N,重物A上升
速度为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
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0N 0.4m/s B.50N 0.1m/s C.200N 0.4m/s
D.200N 0.1m/s
答案:D
(09江苏).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
力为N,木箱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答案:200 增大
(09·湖北宜昌市)20.物体重1000N,假如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_N的力。
假如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N的力。
(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答案:1000;500
17. (09·天津)物体重l 000 N,假如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假如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
答案:1000;500
15. (09·广东茂名)成人正常体温约℃,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
约kg。
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37;50;大于
(09山东平原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 =G /3的绳子的绕法。
(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32. (09·凉山州)在图中画出拉动汽车时,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
25.(09·广西玉林)如图13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
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假如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觉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运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一个即可)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