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化学信息给予专题训练

2011化学信息给予专题训练
2011化学信息给予专题训练

2011化学专题训练------信息给予题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

1、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 、K 2SO 4、K 2CO 3、AgNO 3、BaCl 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 、B 、C 、D 、E ,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将A 和B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称硝酸的沉淀; (2)将C 和D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4)将D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 和C 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由以上实验确定: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

写出D 和E 反应生成的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D 、E 五种溶液,分别是AgNO

3、B a (N O 3)2、HCl 、CaCl 2、Na 2CO 3、溶液,现分别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无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尚未进行实验。 据右图可推出这五种物质分别是: A : ;B : ; C : ;D : ; E : 。

3、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 3+Fe==3FeCl 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滤渣的成分有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流程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月假时间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 、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其中B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 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省略):

NaOH 溶液 盐酸

H

白固I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的主要成分________,

B 的主要成分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 ⑵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B 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⑴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

⑵请写出C 与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A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A 的名称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⑷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躲到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了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MgSO 4和泥沙等多种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⑴操作①能否改用Ba(NO 3)2溶液?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进行操作①后,判断BaCl 2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入Na 2CO 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 2CO 3溶液,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此实验方案还需要完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X 和白色沉淀Ⅰ、Ⅱ都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 是一种能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A 是一种碱。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 I__________ Z__________ ⑵X 跟C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而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D 是食盐的主要成分,B 、E 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物质溶液均为无色。转变⑥为置换反应,其它转变均为复分解反应。根据图示完成: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⑵C 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类物质;

⑶写出下列各转变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在通常情况下X 、Y 为两种气态单质,Z 为固态单质,B 、C 、D 为三种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条件没有注明)。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出两种);C_______ D_______

⑵写出M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完成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A 、B 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C 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这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B_______ 甲_______ ⑵写出甲与A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⑶若要测定B 溶液的酸碱度的大小,应选用______

①pH 试纸 ②石蕊溶液 ③酚酞溶液

12、在A ~F 六种物质中,A 是有些装修材料释放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其溶液可以浸制生物标本,D 、E 为气体,C 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液体,F 为营养物质,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⑵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⑶实现B +

C D +F 的条件是_______, 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包白色粉末是由BaCO 3、Na 2CO 3、Na 2SO 4、CuSO 4、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②在①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⑴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

⑵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 4Cl 、KNO 3、Na 2CO 3、(NH 4)2SO 4、Fe 2O 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如图所示为实验步骤和出现的现象(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为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⑴产生的气体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⑵混合物A 中,肯定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溶液E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是盐酸、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甲乙丙三名同学各用一种试剂都一次性鉴别获得了成功。

计算题专项练习

计算题专项练习 1、质量为2kg 的开水,自然冷却后其温度降低了50℃,求: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c 水=4.2×103焦/(千克.℃),且当时为标准大气压下]。 2、初二某班进行阳光体育锻炼,其中一项体能测试项目是“跳绳”运动。小华同学体重为500牛,他1分钟能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厘米,则每上升一次,他对鞋子做功多少?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3/10,则每上升一次,他做功的功率多大? 3、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已知ρ水=1000kg/m 3,ρ铝=2700kg/m 3,ρ冰=900kg/m 3)求: ①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②如果酒精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求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③将2700克铝块浸没在酒精中,将一块冰块放入水中,质量未 知的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发现两个容器中液面一样高,求 冰块的质量。 4、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小李同学利用高速路旁边的标识测出汽车匀速通过200米所用时间为8秒。汽车在这段路上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图1

5、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1.5×10-3米3的水,容器高为0.1米,如图2(a )所示。另有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8×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A ,如图2(b )所示。 (1)求实心正方体的体积。 (2)如果将正方体A 全部熔化后水面达到最高。求冰块的体积V冰。(ρ冰=900千克/米3) 6、小新和小芳用螺丝刀将如图3(甲)中木板上的骑马钉撬起。小新的器材摆放如图3(乙),小芳的器材摆放如图3(丙)。已知AB 长3厘米,BD 长15厘米,BC 长3厘米,CD 长12 厘米,螺丝刀的重力忽略不计。 (1)若小新用了40牛的力将骑马钉撬起,则小芳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骑马钉撬起? (2)图3(乙)中,小新在撬骑马钉时,0.5秒内在F A (40牛)的方向上移动 了1 图3(甲) 图3(乙) 图3(丙) 7、如图4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积为0.02米2 ,高为0.12米,现盛有0.1米高的水。求:(1)玻璃杯中水的质量。(2)小李同学 把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当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玻璃杯中水恰好 盛满。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放了多大体积的冰块。(ρ冰=0.9×103 千克/米3) 图2 B 图4

2018年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

2018年中考信息给予题透析 专题透析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问题部分的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可以用图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模式: 图1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 (2). 2.计算: (1)lg1000+log342﹣log314﹣log48; (2). 3.(1)解方程:lg(x+1)+lg(x﹣2)=lg4; (2)解不等式:21﹣2x>. 4.(1)计算:2×× (2)计算:2log510+log50.25. 5.计算: (1); (2). 6.求log89×log332﹣log1255的值. 7.(1)计算. (2)若,求的值. 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5+(log32)?(log89)+lg2. 9.计算: (1)lg22+lg5?lg20﹣1;

(2). 10.若lga、lgb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根,求的值. 11.计算(Ⅰ) (Ⅱ). 12.解方程:. 13.计算: (Ⅰ) (Ⅱ). 14.求值:(log62)2+log63×log612. 15.(1)计算 (2)已知,求的值. 16.计算 (Ⅰ); (Ⅱ)0.0081﹣()+??. 17.(Ⅰ)已知全集U={1,2,3,4,5,6},A={1,4,5},B={2,3,5},记M=(?U A)∩B,求集合M,并写出M的所有子集; (Ⅱ)求值:. 18.解方程:log2(4x﹣4)=x+log2(2x+1﹣5) 19.(Ⅰ)计算(lg2)2+lg2?lg50+lg25;

(Ⅱ)已知a=,求÷. 20.求值: (1)lg14﹣+lg7﹣lg18 (2). 21.计算下列各题: (1)(lg5)2+lg2×lg50; (2)已知a﹣a﹣1=1,求的值. 22.(1)计算; (2)关于x的方程3x2﹣10x+k=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3.计算题 (1) (2) 24.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 (2). 25.计算:(1); (2)lg25+lg2×lg50+(lg2)2. 26.已知x+y=12,xy=27且x<y,求的值. 27.(1)计算:;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训练

2010-2011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练习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训练)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和CH3-CH=CH2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的方法是: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D.饱和(NH4)2SO4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5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醇 C、丙烯 D、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是纯净物,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B.塑料、橡胶、纤维是三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 D.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乙醇溶液中,铜片恢复红色且质量与加热前相同。 D.用新制的Cu ( OH )2可用于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苯都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糖类、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只用碳酸钠溶液就可鉴别乙醇、乙酸 D.乙烯、乙醇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退色 C.石油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是目前自然界中氮固定的途径之一B.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但不包括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等 C.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实际是来之于远古时期的生物体湮没地下之后,不断吸收地球内部的能量

专题01 信息给予题

11.(2019·潍坊)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 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2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 La和稀盐酸 B. La2O3和稀盐酸 C. La(OH)3和稀盐酸 D. La(OH)3和氯化钾溶液 【答案】D 【解析】镧的活动性比锌强,所以排在了氢元素的前边,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镧和氢气,故A错;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氧化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镧和水,故B 错;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所以氢氧化镧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镧和水,故C错;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气体生成或水生成,氢氧化镧属于沉淀不溶于水,所以氢氧化镧和氯化钾不反应,故D正确。 7.(2019·金华)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际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60℃时反应时间最短,酶的催化效率最好,当水的温度大于或小于60℃时,反应时间较长,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所以B图符合题意。10.(2019台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I.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有机化学基础练习题

沼涛中学中考期间温习卷有机化学基础(1)1.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A.2-甲基丙烷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D.2;3-二甲基丁烷 2.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超过7个的有 A.已烷B.已烯 C.1;2-二溴丙烷D.乙酸甲酯 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水浴加热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 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4.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醇D.乙酸 5.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3-甲基-1;3-丁二烯 B.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6.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柴油由可由再生资源制得 B .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 .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9.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 10H 18O B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0.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 .能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不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C .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 .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 反应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 .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 .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化学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1、(2011年浙江杭州,21题)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 .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1)2H2O===2H2O+O2↑(2)2Na2 O2+2H20 ==4NaOH十O2↑ (3).2Na2 O2+2CO2== 2Na2CO3+O2(4)2CaO2+2H2O== 2Ca(OH)2+O2↑(5) 2CaO2+2CO2 ==2CaCO3↓+O2 (6)KC1O3不与H2 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氯酸钾 2、(2011年山东烟台,1题)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3、(2011年山东济宁,20题)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实用文档

A.H+Na+0H- NO3- B.Na+ K+ Cl- OH- C.H+K+ CO32-HCO3- D.K+Ba2+Cl-SO42- 4、(2011年安徽,1题)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5、、(2011年四川眉山,13题)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计。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此反应为H2+ 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 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 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 6、(2011年江苏苏州,1题)2011年1月27日上午10 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 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 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实用文档

初一计算题专题训练

(4)?? ? ??-+??? ??-++??? ??-+??? ??-+12738115341251872522

(5)2011 120121....415131412131121-++-+-+-+- (6)|-1|-2÷31+(-2)2 (7)(-2)2-|-7|+3-2×(-2 1 ) (8) 1×231+1÷2 (9)(41-31+2 1 )×72 (10)632-(532+75) (11)2241×4 1 +÷4

(12)(65)×(103×54) (13)[2-(32)÷112 5 ]×683 (14)27 5 185********--+ (15)??????÷-+?21)41167(161598 (16)3+50+22×(-51)-1 (17)[1-(×2 1 )]×[2-(-3)2] (18)-()??? ? ??-?-÷+ 1452528 2 5 (19)4×(-3)2 -5×(-3)+6

(20)(-81)÷2()169 44 1-÷+ (21) ?? ? ??????? ??----215414321 (22)-34÷9 4 49+ ÷(-24) (23)(251 81-)×24-(-3-3)2÷(-6÷3)2 (24)(××4)÷(32 1 4.153??) (25)(32)2×(?121)?(?32)2?2 1 ÷(? (26)(-10)3+[(-4)2-(1-32)×2]; (27)-24×( 3 1 161+?

(27) (28) (28)×1513 9 86.713236.7137?-?+ (29)?3?[?5+(1?×53)÷(?2)] (30)(?8 5 )×(?4)2?×(?5)×(?4)3 (31)???? ??-++??? ??-+34652143 (32)(?2)2?|?6|+2?3×(?3 1 ) (33) ()()2 352948.46.032501-??? ? ??-+??? ??+-+--??? ??--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因此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特征,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 1.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 (3);(4)。 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等,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 2.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和组合(填序号)。 (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 ....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 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填“甲”或“乙”)。 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011化学信息给予专题训练

2011化学专题训练------信息给予题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 1、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 、K 2SO 4、K 2CO 3、AgNO 3、BaCl 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 、B 、C 、D 、E ,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将A 和B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称硝酸的沉淀; (2)将C 和D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4)将D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 和C 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由以上实验确定: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 写出D 和E 反应生成的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D 、E 五种溶液,分别是AgNO 3、B a (N O 3)2、HCl 、CaCl 2、Na 2CO 3、溶液,现分别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无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尚未进行实验。 据右图可推出这五种物质分别是: A : ;B : ; C : ;D : ; E : 。 3、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 3+Fe==3FeCl 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滤渣的成分有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流程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月假时间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 、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其中B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 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省略): NaOH 溶液 盐酸 H 白固I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的主要成分________, B 的主要成分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 ⑵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B 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⑴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 ⑵请写出C 与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A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A 的名称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⑷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躲到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了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MgSO 4和泥沙等多种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⑴操作①能否改用Ba(NO 3)2溶液?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进行操作①后,判断BaCl 2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入Na 2CO 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 2CO 3溶液,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此实验方案还需要完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专项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填空题 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富马酸亚铁又称“富血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下是合成富马酸铁的一种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富马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检验富血铁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5)富马酸为二元羧酸,1mol富马酸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____L CO2(标准状况);富马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同为二元羧酸的还有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 2.Glaser反应是指端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偶联反应,例如: 2R-C≡C-H R-C≡C-C≡C-R+H2 下面是利用Glaser反应制备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D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用1mol E 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____mol 。 (4)芳香化合物F 是C 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3:1,符合条 件的F 有5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各题: 1. 乙烯、乙炔、甲苯、苯乙烯()4种有机物分别在一定条件下与2H 充分反 应。 ①若烃与H 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说明该烃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结构,它是__________. ②若烃与H 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说明该烃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结构,它是__________. ③苯乙烯与H 2完全加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按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可推断, 有如下性质: ①苯基部分可发生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反应; ②-CH=CH 2部分可发生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反应; ③该有机物滴入溴水后生成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滴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后生成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下列七步有关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经略去)中,其中有两步属于取代反应,两步属于消去反应,三步属于加成反应,试回答: 1.反应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序号)属于取代反应.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 3.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分别为: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5.有机物中,有一些分子式符合通式n n C H 如22C H 、66C H 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一信息给予题练习新人教版

题型训练(一) 1.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CO(NH 2)2]是固定和利用CO 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H 3===CO(NH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 .参加反应的CO 2与NH 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 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2CuO +X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 +CO 2=====点燃2MgO +C Ⅱ.H 2+Cl 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NaCl +X↑+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5.氨基钠(NaNH 2)是生产维生素A 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 ℃时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 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NH 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NaNH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 C .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4NH 3=====△4NaNH 2 +H 2↑ 6.模拟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KZ1-1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计算题专题练习

1、一根均匀金属棒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组成此物体的物质密度是多少? 2、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人和装备的总质量是90kg,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0.03m2。当该士兵双脚立正时,求:(1)地面受到的压力F。(2)士兵对地面的压强p。 3、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0.5×105Pa,一辆坦克的质量是25t,它的一 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5 m2,问这辆坦克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4、把体积是0.1dm3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有3/10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1)水对木块的浮力有多大? (2)木块受到的重力有多大? (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4)要想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应施加多大的力?方向如何? 5.“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共需安装钢结构桥面板15块,每块桥面板的质量为390T。2002 年12月2日,卢浦大桥第一块桥面板被专用桥面吊机提高46m后准确地安放在指定位置。求:(1)每块桥面板的重力。(2)每块桥面板所用钢材的体积。(3)吊机将第一块桥面板匀速提 高10m所做的功。(已知钢的密度为7.8×103 kg/m3) 6、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7、小伍同学利用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他所用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造成的小船最大排水体积为100cm3.求: (1)他所用的橡皮泥的重力(g取10N/Kg) (2)他所做的小船能装载的货物最重为多大?

图 9、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6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4A 。求: (1)电源电压; (2)电流表A 的示数; (3)电阻R 2的阻值。 10、如图9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6W ”字样,R 2=3Ω,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 1的阻值 (3)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11、电源电压保持12V 不变,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求:(1)R 1和R 2的阻值; (2)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在1min 内消耗的电能. 12、张可最近注意到家中的灯泡比平常亮,他猜测可能是电压超过了220V 。为了证实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关闭家中其它电器,只开一只“220V100W”的电灯,观察家中标有“3000R /KW·h”的电能表在20min 内转了121转。求:⑴这只电灯的电阻多大?⑵在20min 内这只电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⑶张可家此时的实际电压多少?⑷为了使这只灯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 ,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请你解答: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 ,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 ,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 取10N/kg )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专题 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1.雷阵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少量氧气(O 2 )转化为臭氧(O 3),表示为: 3O 2 2O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 O 2与O 3所含原子数相等 B .O 2 转化为O 3属于物理变化 C .O 2与O 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 .O 2 与O 3都是化合物 2.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 .“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4.过氧化钠(Na 2O 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5.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不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6.2017年4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 2),结构示意图见下方,该电池由锂箔做负极,多孔碳布做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锂-氮电池的反应方程式:6Li+N 2=2Li 3N 。请回答: (1)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____________。 (2)Li 3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锂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它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玻璃纤维是玻璃熔融状态下抽成丝制得,它属于_________(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5)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_______(填一种物理性质即可)。 二、填空题 7.金属钨(W )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FeWO 4)与Na 2CO 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 2WO 4,Na 2WO 4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H 2WO 4,H 2WO 4受热分解生成H 2O 和WO 3。 (1)钨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填选项)。 放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