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病例讨论幻灯片课件

病例讨论幻灯片课件
病例介绍
19岁年轻男性,学生,湖南南县人。 主诉:发热、咳嗽7天,呼吸困难2天
7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黄脓痰,有过 1次痰中带血,伴有咽痛,在附近诊所输液治疗“用药不 详”,症状无改善,2天前出现呼吸困难,5月12日到我 院急诊,急诊在行胸CT检查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测血 压60/30mmHg,紫绀,立即升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 助呼吸后意识恢复转入ICU病房。
既往史和个人史
既往体质尚可,无慢性咳嗽和喘息史。2010 年9月因“重症肺炎”在我科住院治疗,病愈 出院。
无烟酒嗜好史,否认吸毒史和冶游史。
入院体格检查
经口气管插管,神智清楚,双肺较多湿啰音, 以右肺为甚,偶闻哮鸣音。心率128次/分,律 齐无杂音。腹(-),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bid
诊治经过
5月16日 患者成功脱机 5月17日 转回普通病房 5月18日 复查肺部CT提示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
影像学资料-2011.5.18
影像学资料-2011.5.18
影像学资料-2011.5.18
影像学资料-2011.5.18
疑问???
为什么半年内2次重症肺炎? 每次治疗大面积病灶在短时间内可迅速吸收? 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 7.41 PCO2 41mmHg PO2 128mmHg BE -3.8mmol/l(机械通气下,FiO2 45%)
心肌酶:肌红蛋白 483.2ng/ml(0-70),余正常 CRP:9.68mg/dl(0-0.3)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影像学资料-2011.5.12
影像学资料-2011.5.12
影像学资料-2011.5.12
影像学资料-2011.5.12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ppt课件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ppt课件

定性诊断: 血管性
初步印象: 鉴别诊断: 诊断计划:
椎基底动脉缺血 出血性或梗死性 TIA或梗死性
18
诊断计划1:
• 急诊头颅CT/MRI
19
入院当天
20
诊断计划2:
• MRI
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入院后次日
22
病因诊断
23
诊断计划3:
• B超 • TCD • 血液
24
入院后第3天
• 血管B超:
初步诊断
定位诊断: 脑干、枕叶 定性诊断: 血管性 初步印象: 椎基底动脉缺血 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16
鉴别诊断
定位诊断: 椎基底动脉系统 定性诊断: 血管性 初步印象: 椎基底动脉缺血 鉴别诊断: 出血或梗死
TIA或梗死
诊疗计划:
17
诊断计划
定位诊断: 椎基底动脉系统
5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 后颅窝
6
上级医生查房的新发现
• 病史:
近5个月曾出现2次双眼黑朦,数分钟后缓解
• 体征:
双眼向右水平凝视时,出现复视, 虚实像水平排列,虚像在外侧
7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 双眼黑朦-------
8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 双眼黑朦----------------
9
定位诊断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
脑血管病的诊断
1
本次病例讨论目的
准确定位诊断 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
2
病例特点
老年男性,急性发病。 主要表现:反复眩晕,左侧偏瘫; 具有多个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本次发病后未作影像检查。
3
讨论内容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初步印象 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2024版例高血压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2024版例高血压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例高血压的病例讨论ppt课件•病例介绍•高血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识别•诊断方法和标准解读目录•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策略•非药物治疗措施推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01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01020304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张三男50岁公司经理主诉与病史主诉间断性头痛、头晕2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未予重视。

1周前症状加重,伴心悸、胸闷,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结果体格检查BP 180/11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肥厚,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窄。

诊断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诊断与治疗方案高血压3级(极高危)。

控制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给予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高血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作用家族聚集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发病率明显升高。

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变异可增加高血压的易感性,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醛固酮合成酶基因等。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高盐、高脂、低钾、低钙饮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

饮食因素缺乏体力活动、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可增加高血压风险。

缺乏运动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使血压升高,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吸烟与饮酒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关系探讨0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SAS 患者夜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01肥胖与超重肥胖和超重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

02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引起血压升高。

病例讨论病毒性脑炎ppt课件

病例讨论病毒性脑炎ppt课件

初始治疗药物分析-营 养神经
醒脑静20ml + NS 2500ml 静脉滴注 qd
病情:患者病毒感染后,有脑实质的损伤,表现为癫痫发作,意识不清,浅 昏迷状态。
药物:醒脑静成分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 活血,开窍醒脑。从西药角度讲,该药物用于早期昏迷病人、感染发热病人, 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抗病毒、醒脑的作用。
用法用量:常用剂量为一次10-20ml静脉滴注,溶于250-500ml葡萄糖或生 理盐水中
给药途径:静脉滴注比肌肉注射疗效好。
初始治疗药物分析-营养神经
注射用乙酰谷酰胺0.5g+果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 qd 注射用奥拉西坦4g+ NS100ml 静脉滴注 qd
药物:乙酰谷酰胺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维持神经应激能力及降低血氨作用,改 善脑功能。奥拉西坦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可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增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制为15%~25%浓度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 用药时间:于30~60分钟内静滴。
用药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NS250ml 静脉滴注 qd
病情:胡言乱语,烦躁,有癫痫发作,且体温升高。 药物:病情加重可酌情使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短期治疗。 用法用量:地塞米松一次5~10mg一日1次,静脉滴注 用药疗程:静脉滴注3~5天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每日60mg清
30% 以上,且在H+/K+-ATP 酶上有3 个结合部位,亲脂性较强,可迅速透过 壁细胞膜而转化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由此产生抑酸作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通常成年人一次3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溶解后,一日2次。 用药时间:推荐静滴时间30分钟,疗程不超过7天。

病例讨论PPT课件

病例讨论PPT课件

181mg/dl 211mg/dl 154 mg病 急性前壁心梗 陈旧下壁心梗
急性左心衰竭 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27
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的病因及主要发病机制 是什么?
28
• a 陈旧心梗+新的心梗(血脂异常加之高 血压的促进,冠脉动粥,粥肿破裂形成继 发血栓),使较大面积心肌坏死
联合用药:
ACEI:抑制心肌重构,阻断RAAS激 活,增加缓激肽
扩血管药:降低前后负荷,扩冠脉
31
治疗
• PTCA: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打通狭窄处 • 溶栓治疗:链激酶,尿激酶 • 吸氧治疗 • 吗啡:镇痛,镇静,降低交感张力,解除肺水肿 • 恢复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
32
速效救心丸:
24
• 有异常。 • 左心衰导致肺淤血,淤血严重后变为水
肿,(肺顺应性降低;支气管粘膜肿胀, 气道内分泌物致气道阻力增大;间质高压 刺激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反射浅快 呼吸),肺功能障碍,血氧饱和度降低, 引起发绀。
25
辅助检查:
胸片:双肺纹理粗,心影
增大,呈靴形
化验室检查:
TG: TC: LDL -C HDL-C
7
心外代偿
• 血流重分布:早期可维持血压 长久后,容易造成肾衰,肝
功能不全 • 红细胞增多:过度后,血流主力增大 • 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8
自出院10年后开始,劳累、活 动后、情绪变化时出现心前区疼痛, 服用速效救心丸1-2分钟后症状能缓 解。每年静点复方丹参2疗程(每次 14天)。
9
患者病情出现了什么 样的变化?
11
该患者最可能的疾患 是什么?
12
• 理由:无明显诱因;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

病例讨论PPT精选课件

病例讨论PPT精选课件
• 全身关节均可能受累,常累及手足小关节、 肩、腕、膝、髋、肘和踝关节。指间关节 受累可引起手风琴样或望远镜样手畸形
• 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关节缘侵蚀,发展 为整个关节面,引起关节间隙增宽,软骨, 软骨下骨吸收
• 很少有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新骨形成
35
临床表现-皮肤病变
• 非对称性的、不连续、质硬、粉红色至棕色或紫 色半球形丘疹和结节,呈“鹅卵石”或“珊瑚珠 状”
• 尿、便常规阴性 • 血白蛋白27.8g/L,转氨酶、胆红素、
肌酐、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均正常 • 血沉15mm/h • PPD阴性 • 抗核抗体(+)1:80s,抗dsDNA及抗
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阴性;RF、抗 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及抗CCP均阴 性
13
辅助检查(2)
• 骨显像:全身大小关节放射性对称性增高 • X线:双腕、膝、踝关节软组织肿胀,双手
病例讨论
1
女性,33岁 主诉:多关节肿痛20个月,皮疹14个月,
憋气20余天
2
现病史(1)
• 入院前1年:双手DIP、PIP、MCP、 双膝和双肩关节肿痛,伴晨僵 (>30min),活动受限
• RF阴性 • 拟诊RA,中药治疗无效
3
现病史(2)
• 关节肿痛1年后, 额部、双耳后皮肤出现 米粒大红色结节
• 本例经泼尼松+CTX+MTX治疗好 转,故胸水可能与MR侵及胸膜有关
• 肺部团块影和支气管隆起结节病理 相似,可能与组织细胞侵润有关
37
病理
• 大量单核组织细胞和吞噬异物多核巨 细胞
• 病变早期多核巨细胞较少而更多是嗜 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随 着病变发展,巨核细胞数量增加
• 免疫化学发现CD68阳性,提示单核 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来源于单核- 巨噬系统

《临床病例讨论》课件

《临床病例讨论》课件
思考治疗策略是否可以优化,如 何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
团队协作
评估团队协作的效率,如何加强 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探讨新技术在病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如基因编 辑、免疫疗法等。
临床试验
提出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的建议,以验证新的治疗 手段和策略。
医学教育
思考如何将此病例用于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医 生的专业水平。
体征
体温36.8℃,呼吸急促,双肺 可闻及哮鸣音。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 胞增高。
病例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
支气管哮喘。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咳嗽、咳痰伴气喘的病史,体查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实验室检查白细 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考虑支气管哮喘可能性大。
02
病例分析
病例病理分析
病例病理类型
治疗阶段
根据治疗方案,实施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 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康复阶段
在治疗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制定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病例治疗效果
治愈
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完 全消失,恢复健康状态。
缓解
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 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需 继续治疗。
无效
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 状无改善或加重,需要调 整治疗方案。
描述病例的症状表现,如疼痛、 肿胀、乏力等,以及症状出现的
时间、程度和变化趋势。
病例体征表现
描述病例的体征表现,如淋巴结肿 大、皮肤改变、器官功能异常等, 以及体征与疾病的关系。
病例并发症
分析病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 染、出血、器官功能衰竭等,以及 并发症对疾病进程和预后的影响。
病例诊断依据

临床医学案例讨论课件

临床医学案例讨论课件

临床医学案例讨论课件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王某性别:男年龄:58岁主诉:胸痛、呼吸困难二、病史1. 现病史患者于近两周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症状,以夜间加重为主。

疼痛性质为压榨样,常伴有胀痛感。

同时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行走时加重。

近期出现胎儿位置变动明显。

2.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肺部疾病等病史。

三、体格检查1. 一般状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正常,面色苍白,伴有轻度烦躁。

2. 生命体征血压:160/100 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频率:26次/分体温:36.8℃皮肤湿冷,四肢端部稍带发绀。

3. 心血管系统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心尖搏动正常,无心包摩擦感。

四、辅助检查1.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4.5×10^12/L白细胞计数:8.5×10^9/L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150×10^9/L其他项目未见明显异常。

2.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电图呈现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

3. 胸部X线片心脏形状正常,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异常。

五、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六、治疗方案1. 给予患者吸氧,维持氧饱和度>95%。

2. 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次0.5mg,必要时可每5分钟重复一次,不超过三次。

3. 静脉滴注阿司匹林,首剂300mg,之后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

4.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在60-70次/分钟。

5. 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七、讨论与总结本次讨论课件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了初步诊断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及早识别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于患者的生存和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通过本案例的讨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认识和处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
学生
教师
5
传统——教师介绍病例,讲授知识为主 理念更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学生的发言是讨论的重点 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 教师引导、启发、提炼、总结 – 教学互动(师-生、生-生)活跃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6
教学病例讨论的核心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掌握概率
认知心理学
讲座
5%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
阅读
10%
是知识的处理与转化。
视听教学
20%
情境 协作 交流 意义建构
演示 小组讨论 实践应用
30% 50% 75%
教会他人
80%
学习金字塔 7
病例讨论的组织
每个科室(病区)应每2周组织一次
每次病例讨论的时间通常无硬性规定
• 教学比赛:40分钟
记录
– 由教学秘书或指定其中一名参加人员完成
– 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的姓名及职称
参加人员名单(实习生要求签到)
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及讨论纲要
归档
讨论结束后应收集讨论的病例资料及学生的发言稿作
为教学档案备案
8
病例讨论的原则*
为人师表 专业造诣,谈吐风度,举止得体 内容选择 严谨合适,符合大纲,常见多发 目标计划 明确具体, 针对对象,回馈评估 引导思维 巧妙合理,剥丝抽茧,逻辑性强 教学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投入,热烈活跃 临床指导 严谨缜密,科学专业,针对性强 归纳启发 高屋建瓴,恰当精炼,引发思考
9
病例讨论的实施*
(一)准备:
病例准备:主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
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
病情
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
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
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
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 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 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 言概括表达能力。
对主持教师提出专业造 诣和人文素质的双重要求。
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 实践教学能力。
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 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 分析、创新能力。
病例讨论规范
1
病例讨论的分类 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 教学病例讨论的组织 教学病例讨论的原则*类
分类:
临床病例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 死亡病例讨论 术前病例讨论 出院病例讨论 教学病例讨论
各种病例讨论过程均具备教学内涵。
3
教学病例讨论
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 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达成向教学对象 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 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人员准备:
主持教师:一般由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较好的副高或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病例选择,临床资料,讨论提纲; 向学生印发相关资料,布置任务; 全面、深入地掌握该病例特点。
实习学生:5-6人,本病区为主,如条件允许,其他实习生、进修生、住
院医师、临床型研究生等可旁听。
提前复习梳理相关病种的理论知识; 熟悉病例相关资料,掌握重点核心内容; 查阅文献,梳理讨论思路,提出问题; 列出讨论提纲,做好发言准备(书写发言稿)。
教师提问、补充
导入讨论环节
围绕具体的病例进行讨论 设问、反问、讨论、一问 一答、一问多答…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运用已学知识发现、提出、 分析及解决问题 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引导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思路,推动讨论 及时指导,反馈意见
点评过程 呼应目标 回顾重点 指导自学
小结: 一粒铁屑拯 救的生命 (动脉栓塞)
11
讨论提纲准备:
讨论目的– 如该患者的诊断。
讨论提纲,如:
-- 该患者的病例特点是什么?
诊 断
-- 初步诊断要考虑哪些疾病?

-- 诊断依据有哪些?
维 的
--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 解读、分析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


-- 通过临床观察和判断,确立最后诊断。

12
场地及设施准备:示教室、电脑、投影仪等。
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10
临床资料准备: 主持教师提供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 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 暂不提供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 结果); 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 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13
(二)实施:
要求:
态度端正,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手机静音,讨论过程中勿接、打手机,勿交头接耳; 主持及所有发言均用普通话;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互动完成讨论; 有探讨、议论、争论的氛围,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反问、设问… 根据不同病种的疾病特点设计讨论方式; 讨论不仅仅局限于三级学科,增加通科知识; 突出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得当;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适当运用双语教学,体现最新进展,突出人文关怀。
严格区分病例讨论与其他医疗、教学活动的区别; 明确病例讨论的目标、形式与内涵; 避免成为医疗查房、理论授课、专业讲座、见习示范…
4
履行临床医学院 临床教学职能
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
解决医学生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师资综合教学能力 的锻炼和提升
是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履 行临床教学职能的重要手段 之一。 是主要针对实习生的一项 重要的临床教学活动。 可作为培养年轻医生的重 要临床教学方法。
14
过程:
开场白
实习生汇报病例
讨论
归纳总结
自我介绍 + 病例讨论目的 形式 --直接切入主题 我们今天讨论**病例,
下面由某同学汇报病 情… --制造悬念 --特殊导入 老子《道德经》…
引出病例讨论的目的 通过今天的病例讨论,
我们…
简明扼要
脱稿背诵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用专业术语高度 概括病史的能力
配合板书、 多媒体、 信息化手段 模型、道具
15
The End 谢谢!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