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李晓丹

合集下载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2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2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
2016-04-2915:00
地点:
胃镜室医护办公室
参加人员:
陈贻坤主任医师苏光里主治医师单晨医师
患者姓名:
李大顺性别:男年龄:72门诊号:0873926
诊断
胃窦粘膜隆起(待病理)
反流性食管炎
讨论记录:
单晨医师汇报病史:
患者李大顺,男,72岁,因“过往于我院胃镜检查显示胃窦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狭窄”于2016年3月30日再次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诊断:1、胃窦粘膜隆起(待病理)2、反流性食管炎。根据病人两次前胃镜显示,结果分别为:2015-1-2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狭窄2、胃溃疡穿孔可能3、反流性食管炎;2015-7-17,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狭窄2、胃窦溃疡3、反流性食管炎。
根据患者前两次检查结果显示,病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迁延不愈,治疗不及时,导致狭窄。病人及家属亦决定长期保守治疗。胃窦溃疡两次检查治疗后,溃疡明显愈合,治疗效果显著,但胃窦变形未有明显改善,本次于病人水肿程度减轻后,取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浅表黏膜慢性炎,部分黏膜上皮内瘤变。目前考虑为胃黏膜外肿瘤浸润挤压可能,建议病诊检查,追问患者家属,因患者年龄问题目前仍决定保守治疗。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根据其余诊断依据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记录:单晨
2016-1-2916:00
陈贻坤主任:
大家讨论:1、患者溃疡不愈的病因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狭窄进一步处理方法3、是否与术后用药因素有关4、预后判断,5、个人见解。
苏光里主治医师:
患者因“胃疼1月”于2015年12月25日来我院行胃镜检查因“过往于我院胃镜检查显示胃窦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狭窄”于2016年3月30日再次来我院行胃镜检查。

一次被嫌弃的问诊

一次被嫌弃的问诊

|平行病历|一次被嫌弃的问诊钟惠敏 李晓丹文章编号:2096-5893(2020)01-0049-03在大三学习诊断学课程之初,老师就让我们树立一个很重要的观念——问诊(采集病史)是诊断链条的第1环。

这不仅是诊断疾病的基础,也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最早时机,至关重要。

终于,在实习期间,我有了很多次问诊因为床位紧张,70多岁的样“嗯,是写了,但那是急诊的初诊,不够详细,住院后还要再详细问一遍病史,我们才好做出正确判断。

”我又转向老奶奶:“奶奶,您是肚子哪里痛呀?肚脐眼上面还是下面?”女儿马上替她回答说:“上面痛。

”我说:“哦,确定是上面痛吗?您能指一下痛的位置吗?”老奶奶似乎没听见。

我又接着问:“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呢?比如说,是刺痛还是绞痛,还是钝钝的痛,或者其他什么样的痛?”女儿冲着她的耳朵大声问道:“阿妈,医生问你是什么样的痛。

”老奶奶哼唧着说:“我不知道,就是痛啊。

”老人家半天说不清楚,她女儿更加不耐烦了。

我心里开始打鼓,但是不问也不行,只好硬着头皮再问:“奶奶,您大概痛了多久了?女儿说:“有1个多月了。

哎呀,你们快点吊盐水,问那么多干什么!刚刚急诊都问过了。

你是刚来的吧,怎么那么慢啊!”她把头伸过来看我的胸牌,看清楚后立即很生气地说:“怎么让一个实习生来,我不要实习生,你们给我找个有经验的医生过来,别想把我妈当小白鼠!走走走,你不要问了,去找个老医生过来!”她满脸的嫌弃,还挥手驱赶我。

我一下子愣住了,以前也遇到过不愿意被实习生接诊的患者,但都是比较委婉、小心地流露“小嫌弃”和“小担心”,还比较顾及我的面子。

但是现在,走廊上人来人往,我被一个家属这样大声吼着,实在是下不来台。

她的大嗓门让大家的目光从四面八方聚焦过来。

顿时,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

我强压着委屈,弱弱地分辩:“老医生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呀,我只是问诊,想了解你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GXJK018)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通讯作者:李晓丹邮箱:youyouangel2000@492020年1月 第3卷 第1期 |叙事医学||平行病历|母亲的病情,你怎么能说我拿她当小白鼠呢?你不配合医生,怎么能治好病呢?”老奶奶的女儿更加烦躁了,再次摆摆手用更高的音量说:“我不管,我就不要实习生。

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病例分享

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病例分享

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病例分享病例一:高血压病例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55岁主述症状:头晕、头痛、气促既往病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前被确诊为高血压,但未定期用药。

此外,患者还有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的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测量血压为160/100mmHg,心率为85次/分钟。

头颈部检查正常,心脏听诊有S4杂音,其余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血液检查显示血糖和肾功能异常,尿常规提示蛋白尿。

初步诊断与治疗建议: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

治疗方面,首先建议患者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药物剂量。

进一步推荐患者进行肾脏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扫描,以评估肾脏病变的情况。

患者信息:性别:女年龄:62岁主述症状: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既往病史: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年前曾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未定期用药。

此外,患者还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测量血压为140/90mmHg,心率为75次/分钟。

心脏听诊有室性早搏杂音,其余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心电图显示心电轴左偏、ST段改变以及T波倒置。

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再次发生。

初步诊断与治疗建议: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复发。

治疗方面,建议患者密切监测心电图、定期检查心脏酶谱,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

此外,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遵循医生的给药方案,并定期进行冠脉造影以评估狭窄病变的程度。

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40岁主述症状:咳嗽、发热、胸痛、咳痰既往病史:患者既往无肺炎病史,但有吸烟史。

体格检查:患者体温为38.5摄氏度,心率为95次/分钟。

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其余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胸部X射线显示肺部实变阴影,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增高。

初步诊断与治疗建议: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肺炎。

治疗方面,建议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药物治疗方面,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此外,患者需要休息,适当补充营养,戒烟。

内科医生的病例讨论分享典型病例促进医学交流

内科医生的病例讨论分享典型病例促进医学交流

内科医生的病例讨论分享典型病例促进医学交流(正文部分,请根据标题内容自行适配合适的格式进行书写)在医学领域,病例讨论是内科医生们相互交流经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享典型病例,不仅可以促进医学交流,还能够提高医生们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技能。

下面将以几个典型病例为例,探讨内科医生的病例讨论在医学交流中的重要性。

病例一:高血压患者心脏病例患者是一位50岁的男性,他一直有高血压的病史。

最近几周,他出现了心悸、胸闷等症状。

通过病例讨论,内科医生们意识到这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立即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和心脏超声。

结果显示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和心肌功能不全。

通过讨论,医生们决定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病例二:肺炎患者典型病例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近期出现了咳嗽、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内科医生们通过病例讨论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并迅速安排了肺部X光和痰培养。

结果显示患者患有肺炎,并且培养结果指向了特定的病原体。

讨论后,医生们确定了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且注意到了患者的护理和康复需求。

病例三: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病例一位45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近期出现了视力模糊和下肢麻木的症状。

内科医生们通过病例讨论认识到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他们立即安排了眼科检查和神经学评估。

结果显示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通过讨论,医生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提供了患者教育以改善其疾病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病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内科医生的病例分享对于提高医学水平和促进专业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病例讨论除了帮助医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疾病,还能够加深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并且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时,通过病例讨论,医生们还能够共同分析和解决一些疑难病例,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对医生的个人能力提升有益外,病例讨论还有助于医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医生们可以在讨论中共同探讨治疗策略、预后评估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护士疑难病例讨论分析及总结范文

护士疑难病例讨论分析及总结范文

护士疑难病例讨论分析及总结范文在这个忙碌而又充满挑战的医疗世界里,我们护士就像是那些在黑夜中闪烁着微光的小灯泡,为患者们指引着前行的路。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一个特别的病例——一位名叫小李的患者的故事。

小李,一个30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一次意外摔伤,被紧急送到了我们这里。

他的伤势可不轻,膝盖和脚踝都受了重伤,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看着小李那痛苦的样子,我真是心疼得不得了。

刚开始的时候,小李的情绪非常低落,他害怕、焦虑,甚至有些绝望。

我知道,这时候的安慰和支持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于是,我开始用我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给他讲解病情,让他了解到自己的情况并不糟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也鼓励小李保持乐观的心态,让他知道,虽然现在很痛苦,但这只是暂时的。

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还告诉他,像他这样勇敢坚强的人,一定能战胜病魔,重新站起来!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和小李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每一次换药、每一次复查,我都耐心地陪伴在他身边,解答他的问题,安抚他的情绪。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说:“小李啊,你可真是我们的‘大力士’啊,你看你这么一用力,伤口都变好了!”小李听了,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李的伤势终于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他能够拄着拐杖慢慢地行走了,虽然还有些不稳当,但已经比之前强多了。

看着他逐渐康复的身影,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

这个病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每一个患者,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这个病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护士,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更要有一颗温暖人心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医者仁心”。

我想说,每一位护士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天使。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守护着无数生命的光芒。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医疗环境,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温暖和关爱!。

护理疑难病历讨论

护理疑难病历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时间:2017-11-15 08:30地点:外三科办公室主持人:护士长主题:疑难病例参加人员:N3: 李红媛N2: 黄帅颖、梁秀霞、覃海娟、黄碧梅N1:陆卓玲、李艳、肖丽、黄勤慧、黄玉榕、梁花春、方良娜N0:方良清、韦晓婷护士长:最近我们科收入了一个脑出血术后合并气管切开的病人,病情较危重随时有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为了提高掌握患者发病后的病情观察、急救处理等护理质量,今天我们针对该病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现在请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责任护士汇报病例:1、一般病史:患者姓名:唐家援,性别:男,年龄:44岁,住院号:2、转入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2.脑疝形成?3.肺炎4.两侧胸膜炎5.高血压病?6.2型糖尿病?3、简要病例汇报:①中年男性,44岁。

②患者因"头晕头痛呕吐伴右侧肢体乏力2小时。

" 入院。

入院后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止血、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预防并发症等支持治疗,复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血肿范围较前扩大,少量破入脑室并脑疝形成。

阅片见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已超过30ml左右,血肿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有明确手术指征,将相关病情及风险告知家属,其要求积极手术治疗,遂送手术室开颅行左侧额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减压术+脑脊液漏修补术+颞肌切除减压术+硬膜外引流术,术程顺利,术后送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转入ICU病房后予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等治疗。

经治疗,现患者无发热,无气喘,病情相对平稳,于2017-11-03转入我科治疗。

4、转入查体:36.6℃、R27次/分、P65次/分、BP124/67mmHg,血氧100%。

神清,精神欠佳,查体部分合作。

术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骨窗质地中等。

气切套管在位、通畅,管壁可见少许白色泡沫痰。

切口无渗血、渗液。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均迟钝。

5、既往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内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内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内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一、患者病史及症状描述
患者,男性,65岁,农民。

主述患有持续性咳嗽、气促、胸闷,伴
有咳出白色稀薄痰,已有两周时间。

患者平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慢性疾病,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最近一年体重减轻明显,食欲减退,
乏力。

体格检查:血压160/100 mmHg,心率88次/分,呼吸频率22次/分。

胸部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左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听
诊S1、S2正常,未闻及杂音。

下肢无水肿,肝脾未及明显肿大。

二、辅助检查及诊断
患者经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出现斑片状阴影;胸部CT显示左肺
下叶结节影;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略升高;血生化常规示血糖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胸腔穿刺液检查呈浆液脓性,细胞学示恶性
细胞。

综上资料提示肺癌合并肺炎可能性较大。

三、讨论与诊疗方案
对于患者的病情,应综合考虑下呼吸道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进一步明确病因。

对于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综
合考虑既往疾病史、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同时,应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对恶性肿瘤,需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
治疗方案。

对于症状明显或合并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维持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内科疑似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综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住院医师-医学案例讨论模板

住院医师-医学案例讨论模板

住院医师-医学案例讨论模板案例背景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介绍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
主诉和既往病史等。

主要问题
这里我们将列出患者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通常是患者目前遇
到的临床困扰或症状。

检查和观察结果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列出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的各种检查和观察
的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生命体征等。

专科评估
这里我们将介绍患者在入院后接受的专科评估。

这些评估可能涉及心脏科、内科、外科等不同的专科。

诊断讨论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讨论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我们可以基于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和专科评估来进行讨论。

治疗方案
这里我们将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措施等。

预后和随访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讨论患者的预后和随访计划。

预后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预期结果,随访计划包括定期复诊和监测。

结论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总结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请注意,这个模板是根据一般情况设计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们建议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
"template": "doctor_case_discussion",
"word_count": 8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师引导、启发、提炼、总结
– 教学互动(师-生、生-生)活跃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病例讨论的核心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 是知识的处理与转化。 情境 协作 交流 意义建构
讲座 阅读 视听教学 演示 小组讨论 实践应用 教会他人
知识掌握概率
讨论不仅仅局限于三级学科,增加通科知识;
突出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得当;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适当运用双语教学,体现最新进展,突出人文关怀。
过程:
开场白 实习生汇报病例 讨论 归纳总结
自我介绍 + 病例讨论目的 形式 --直接切入主题 我们今天讨论**病例, 下面由某同学汇报病 情… --制造悬念 --特殊导入 老子《道德经》… 引出病例讨论的目的 通过今天的病例讨论, 我们…
病例讨论的实施*
(一)准备:
病例准备:主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
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
病情 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 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 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 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5% 10% 20% 30% 50%
75%
80%
学习金字塔
病例讨论的组织
每个科室(病区)应每2周组织一次
每次病例讨论的时间通常无硬性规定
–教学比赛:40分钟 记录
–由教学秘书或指定其中一名参加人员完成
–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的姓名及职称 参加人员名单(实习生要求签到) 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及讨论纲要 归档 讨论结束后应收集讨论的病例资料及学生的发言稿作 为教学档案备案
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
履行临床医学院 临床教学职能 解决医学生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师资综合教学能力 的锻炼和提升
是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履 行临床教学职能的重要手段 之一。 是主要针对实习生的一项 重要的临床教学活动。 可作为培养年轻医生的重 要临床教学方法。
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 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病例讨论的原则*
为人师表 内容选择 目标计划
专业造诣,谈吐风度,举止得体 严谨合适,符合大纲,常见多发 明确具体, 针对对象,回馈评估


引导思维
教学互动
巧妙合理,剥丝抽茧,逻辑性强
教师引导,学生投入,热烈活跃


临床指导
归纳启发
严谨缜密脱稿背诵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用专业术语高度 概括病史的能力 教师提问、补充 导入讨论环节
围绕具体的病例进行讨论 设问、反问、讨论、一问 一答、一问多答…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运用已学知识发现、提出、 分析及解决问题 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引导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思路,推动讨论 及时指导,反馈意见
教学病例讨论
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 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达成向教学对象 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 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严格区分病例讨论与其他医疗、教学活动的区别; 明确病例讨论的目标、形式与内涵; 避免成为医疗查房、理论授课、专业讲座、见习示范…
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 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 言概括表达能力。
对主持教师提出专业造 诣和人文素质的双重要求。 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 实践教学能力。
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 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 分析、创新能力。
医院
学生
教师
传统——教师介绍病例,讲授知识为主 理念更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学生的发言是讨论的重点 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临床资料准备: 主持教师提供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 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
暂不提供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
结果);
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
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讨论提纲准备:
讨论目的– 如该患者的诊断。
点评过程 呼应目标 回顾重点 指导自学 小结: 一粒铁屑拯 救的生命 (动脉栓塞) 配合板书、 多媒体、 信息化手段 模型、道具
The End
谢谢!
(二)实施:
要求:
态度端正,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手机静音,讨论过程中勿接、打手机,勿交头接耳; 主持及所有发言均用普通话;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互动完成讨论; 有探讨、议论、争论的氛围,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反问、设问… 根据不同病种的疾病特点设计讨论方式;
主持教师:一般由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较好的副高或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病例选择,临床资料,讨论提纲; 向学生印发相关资料,布置任务; 全面、深入地掌握该病例特点。 实习学生:5-6人,本病区为主,如条件允许,其他实习生、进修生、住
院医师、临床型研究生等可旁听。

提前复习梳理相关病种的理论知识; 熟悉病例相关资料,掌握重点核心内容; 查阅文献,梳理讨论思路,提出问题; 列出讨论提纲,做好发言准备(书写发言稿)。
讨论提纲,如: -- 该患者的病例特点是什么? -- 初步诊断要考虑哪些疾病? -- 诊断依据有哪些?
--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 解读、分析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 -- 通过临床观察和判断,确立最后诊断。
诊 断 思 维 的 建 立 过 程
场地及设施准备:示教室、电脑、投影仪等。 人员准备:
病例讨论规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内科学教研室 李晓丹
病例讨论的分类 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 教学病例讨论的组织
教学病例讨论的原则* 教学病例讨论的实施*
病例讨论的分类
分类:
临床病例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 死亡病例讨论 术前病例讨论 出院病例讨论
教学病例讨论
各种病例讨论过程均具备教学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