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论述题

一,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它能够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它能够给人生提供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支撑着人生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逆境中战胜艰难险阻。

二,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1.人生目的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2.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

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

五.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六.论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2.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曾经不辞辛劳地向资本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七,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德治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2.从内容上讲,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凡是法律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为法律制定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次的要求。

3.从作用上讲,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且道德的调节更具广泛性,能够渗透到法律不作为的范围,二者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

八.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2.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扎实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九.简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矛盾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2.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

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成为新的现实。

十.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热爱故土山河、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

十一.简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父亲和睦勤俭持家

十二.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十三.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

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十四.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实际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1.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时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2.在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一个人只有凭着自己的知识、能力、体魄等,为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3.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选择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其次要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最后还必须落实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十五.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

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次的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共同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法治即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又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德治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

神支柱,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补充。

十六,论述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十七.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1.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2.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3.在经济全球化下弘扬爱国主义

4.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十八.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1.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十九.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原则之一。我国的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支持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想得益彰

二十,如果理解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理解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驶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

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二十一.简述宪法的特征

1.宪法规定了最根本的内容(根本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高法)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二十二.联系实际论述追求理想必须艰苦奋斗

1.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吃苦头,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的精神,理想的实现仍然是不可能的。贪图享乐、只知坐享其成的人绝不可能实现某种理想,而且事实上这样的人根本不会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2.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正是在为追求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人的理想和信念经受了考验,得到了磨炼,从而变得更加的坚定了。只有经历了

考验和在逆境中奋斗的人,才知道理想之可贵,才体会到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对于追求理想的人来说,物质上的苦会变成精神上的甜。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革命者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他们在精神上是非常充实而愉快的。因此,为了理想而艰苦奋斗,也是一种充实而愉悦的人生体验。

3.艰苦奋斗不是一种孤立的自我奋斗,而是相互配合、共同奋斗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个人理想,都无疑需要他本人为此而努力奋斗。但即使是个人理想,其实现也往往不是仅凭个人努力就能完成的,而需要他人的帮助和配合,而且,个人理想是以社会理想为背景的,其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因此,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当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在不懈的奋斗中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

二十三.联系实际论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公德作为人们公共生活中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阳的基本道德

二十三,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他的

本质上。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我国法律自然要体现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但我国工人阶段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同时也是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实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这种共同意志,并不是人民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的意志的简单相加(2)这种共同意志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集中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而形成的。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从法律从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又是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冲破了少数人狭隘利益的局限,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这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与法律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也是一致的,因而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起着有效的保障作用。

二十四,如何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过程

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越高远,实现理想就需要越多的时间和奋斗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

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理想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

二十五.简述道德的起源

1.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正是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才产生了道德。

二十六,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容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内容: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二十七,简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1.法治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社会;人治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

的作用

2.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素,而在于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3.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法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二十八.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爱国的理念已经融入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论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在新时期的基本特征。

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与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十九,论述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1.人生有顺境难免有逆境。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境遇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顺境,不是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是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在顺境中不断奋进和成长。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逆境,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闪光点。

三十.简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正确地面对现实,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促进人生认识目的的达到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三十一,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门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