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4章2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

小结:
• 一、语用学现象 • 二、语义学和语用学 • 三、什么是语境 • 四、语用学定义
• 预习: • 第二章 指示语及其指示信息
后面附件PPT常用图标,方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生活
图标
图标元素
• 甲:我买的这裙子样式不错吧 • 乙:颜色不错。
• 语用学: • 意会大于言传 •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 课堂讨论:该打不该不打
•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彩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
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 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 •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 •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 hehehehe’——(鲁迅立论)
•
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 (9)丈夫:怎么样
•
妻子:资料都拿去了。
• 语用学研究内容2:
• 对说话人意义的研究离不开语境,否则就 不能恰当地理解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传递 的交际意义。(P9+1)
• 主要结论:
• 简单而言,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说话人 和听话人之间、话语和语境之间的互动关 系。(P9-3)
•
乙:我好久都没踢了。
• (5)甲:下午踢球去吗
•
乙:晚上还在考试。
语用学概论

4. 评价动词 (verbs of judging): criticize, charge, accuse, blame
B. 限定性结构或修饰性词语, 如: another, only, even, either, again
C. 短语或分句,如时间状语从句、比较短语或分句、非真实条件句、非限定 性从句、分裂句、疑问句 D. 汉语的触发语大致相同,如:又,也,再
A. “利益中心”语用原则
说话人(利益最小化)
——
听话人(利益最大化)
B. FTA现象
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原则”但也不能违背“礼貌原则”,使“利益中心”偏向 听话人。使交际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但某些言语行为本身存在潜在的威胁,若 不可避免要使用FTA时,说话人需要努力降低其威胁力度,以让“利益中心偏向 听话人,最大程度地向对方表示礼貌。要降低FTA威胁或伤害面子的力度,说话
A:你把设成桌面啦?! B:不后悔!
第四章
礼貌的 语用研究
4.1 礼貌的界定
1. 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 2. 敬重(通过语法表现出来的)
3. 语体 4. 一种语用现象 重点:不能脱离语境去谈礼貌,语言形式不能孤立地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而是 “语言形式+话语的语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是互为益补的关系,体现在: 1. 言语交际中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又违反合作原则,就是出自礼貌的需要。E.g.: Mr. X i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 2. 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使用反语,让听话人推导出他的语用含意。反语的使用也是出自于恪 守礼貌原则并认为,“如果你必须触犯别人,骑马要做到避免同礼貌原则相悖。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4章-2

• 杨志社会地位低,在别人心目中权势较小 ,他本人对别人要求较高,“轻则痛骂, 重则藤条鞭打”,激化了内部矛盾。有了 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29
• • • • •
(三)留面子的技巧 1、积极礼貌 ①宣称双方共同点。 好主意,我为什么没想到呢?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30
• ②表示双方互相配合 • 如果你不做,我也不做。 • 你那样说的有道理,我再认真想想,我会 告诉你我的决定。
35
小结:
• • • •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 (一)级别性 (二)冲突性 (三)合适性 • • • • 四、面子威胁 (一)面子威胁现象 (二)面子威胁因素 (三)留面子的技巧
36
• 预习: • 第五章 前提关系
37
38
16
四、面子威胁
• (一)面子威胁现象
• (1)正面面子/积极面子(P98-99)
• 甲:看我买的裤子怎么样? • 乙:还不错,挺时髦的。 • 丙:我觉得一般,颜色我不喜欢。
17
• 学生:老师,我的论文写得还好吧? • 老师1:不错,可以发表了。 • 老师2:论文写得一般。
18
•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 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 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 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 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 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 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 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 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23
• (二)面子威胁程度的决定因素
• 1、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 2、相对权势(relative power) • 3、强加的绝对级别(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 • 面子威胁程度: Wx=D + P + Rx
壮族称谓语“哥”的文化内涵

壮族称谓语“哥”的文化内涵作者:李涵旭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3期摘;;要:壮族称谓语“哥”是壮族的特殊文化现象。
在壮族文化中,称谓语“哥”是指称男子的符号。
本文从社交指示、礼貌观和语用含糊视角对壮族称谓语“哥”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壮族称谓语“哥”是敬语,也是社会称谓语,反映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与听话人的社会关系。
同时,壮族称谓语“哥”是一种礼貌现象、含糊现象,还符合利益中心原则。
关键词:壮族;称谓;文化一、引言在对唱山歌或日常会话时,称谓语“哥”是壮文化中指代男子的符号。
称谓“哥”被打上壮族文化的烙印,具有区别其它民族的特征。
学界已意识到壮语称谓“哥”的存在,但学界对于壮语称谓“哥”的文化内涵关注得甚少。
本文将用语用学理论对壮语称谓“哥”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二、社交指示理论视角下对壮族称谓语“哥”的探析何自然,冉永平(2008)在《新编语用学概论》中认为,社交指示语意在适应人际关系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
壮语称谓“哥”体现了壮族男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交指示语。
本文将从敬语和称谓语两个方面来对壮族文化中的“哥”进行探讨。
(一)壮族称谓语“哥”作为敬语的探析敬语是说话人为了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而使用的语言。
在山歌语境中,壮族姑娘称情郎为“哥”。
恩爱的情侣会相互尊重,可见,“哥”是敬语。
1.敬语“哥”在交際中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作为敬语的壮族称谓“哥”在交际中是有积极影响的。
1.愿哥呵,变成玫瑰花,每朵都美,天天抱在身。
(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2.哥等等,等到花落果就成。
(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3.听哥讲得密合,妹真心佩服。
(韦锦飞《果未曾熟也甜》)以上三个例子都节选自壮族情歌。
例1中,壮族姑娘说:“愿哥呵,变成玫瑰花。
”例2中,壮族姑娘说:“哥等等。
”例3中,壮族姑娘说:“听哥讲得密合。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壮族姑娘用敬语“哥”指称情郎,能够拉近双方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能够沟通人际情感,使得情郎对姑娘产生更深的好感,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2)晚上还有考试。
(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一、语用学的起源❑“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
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语用学与语言哲学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
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
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Chapter 4 Cooperative principle陈新仁何自然何伟

Contents
I. Preliminary examples II. Implicature III. H. P. Grice IV.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V. Non-observance of the maxims VI. Propertie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VII. Problems with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9
Example: „Well, honestly, I can‟t tell you a thing, because what was said to me was told me in confidence‟.
20
Another reason frequently given for „opting out‟ is that giving the requested information might hurt a third party or putting them in danger. Example: (The first speaker is a caller to a radio chat show. The second speaker is the host, Nick Ross) Caller:…um I lived in uh a country where people sometimes need to flee that country. Ross: Uh, where was that? Caller: It‟s a country in Asia and I don‟t want to say any more.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1章教材

• 参考书目(二)
• • • • • 《简明语用学教程》 熊学亮 复旦大学 2008 《新编语用学概要》 何兆熊 上海外语教育 2000 《当代语用学》 姜望琪 北京大学 2003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 冉永平 北大 2009 《语用学教程》 索振羽 北京大学 2000
语言学期刊:
期刊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语文 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科学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报 方言 语言研究
主办(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10 古汉语研究
11 语文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六、课程考核模式:
• • • • • (一)平时成绩(30%) 1.学习态度(9分) 2.课堂参与(9分) 3.平时作业(12分) (二)期末考试(70分)
• 结论:语义学关注语言功能性,语用学关注话语 得体性。
三、什么是语境
• 1.语言语境
• ( 1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 这样的诗句真美。” • ( 2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俱乐部欠谁的,账 上有记录的,我们绝对不会赖账,账面上没记录 的我们不理会。” • (3)“象你在家一样好了。”
• (10)甲:还在吃饭啊? • 乙:这么早就在散步? • (11)小文:叔叔好! • 邻居:上学啦。 • (12)A : It is fine today , isn't it ? • B : Yeah , really fine . • 语用学研究内容3: • 人际关系的维护比信息传递更重要。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第6章-2

• 1、直接表示拒绝。
• • • • 儿子:爸,我去踢球啦。 父亲:不行,这么热。 甲:上街买衣服吧,降价了。 乙:我不想买。
• 2、通过反问或批评,表示委婉拒绝。
• • • • 学生:老师,期末考试的复习范围是什么? 老师:上周不是告诉大家了吗? 小刘:小程,把你的磁带借我听听。 小程:上次你都不借给我。
• • • • • •
(二)间接言语行为(p163) 间接表明的言语行为 (我请你把声音调大些) 能不能把声音调大一点呢? 后面听不清楚。 我想到前面去坐。
• • • •
(我建议你们早点回去) 你们早点回去。 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明天我还要上早班。
• • • •
(我警告你山上老虎很凶猛) 山上有凶猛的老虎。 山上的居民吓得都搬下山了。 这座山连武松都不敢上。
• 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 更多地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与所 处的语境来推断。(P167)
• 甲:逛街去吗? • 乙:今天有个朋友要来。
• • • •
男:晚上有时间吗? 女:我还有点儿事。 甲:走,晚上看电影去。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
• 这里少了一个茶杯。 • 这里太冷了。 • 宝宝别哭,阿姨看完电视就给请求或完成请求功能的中心部分。
• • • • •
帮我买本书。 请把录音机的声音开小点。 我想把桌子移到靠墙的地方,但又太重。 帮我抬一下桌子,好吗? 不知道能不能帮我请个假?
• (二)“拒绝”言语行为
• 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所做 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
• • • • • • •
有空到我家坐坐。 Give me a ring soemtime. (告别时的礼貌语,并非真正邀请对方) 这菜做的不错。 (听、说双方其实都明白菜的味道很一般) 洗得真干净!/他真帅! (反语:一点也没有洗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 ③使受话人的想法、希望得以实现。 • 讲得好,我们就这样做。 • 我很同情你,我会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你。
32
• 2、消极礼貌 • ①人称指示语的运用 • 来来,我们继续干活。 • 小朋友,我们不坐在地上。 • 同学们,要记住,我们是大学生,我们的
主要任务是学习。 • 来来,我们吃西湖醋鱼。
23
• (二)面子威胁程度的决定因素
• 1、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 2、相对权势(relative power) • 3、强加的绝对级别(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 • 面子威胁程度:
Wx=D + P + Rx
24
• 老婆,拿一下筷子。 • 老婆,不知道能不能劳你大驾拿一下筷子 • 给我换五块钱硬币,我要乘公交。 • 对不起,能不能给我换五块钱硬币,我乘
33
• ②模糊限制语的运用 • 请在这里等一会儿。/请在这里等。 • 你的衣服有点儿脏了。 /你的衣服脏了。 • 每到排课时,总是有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
要求。 • 一个人在推行计划之前最好让他的同事知
道。/你推行计划之前应该让我们知道。
34
• ③“请”、“劳驾”、“麻烦”等礼貌标记 语的运用。
• 请把门关上。 • 劳驾让一让。 • 麻烦再写一遍。
22
• 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 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 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 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
•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 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 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 吃罢。”
•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 吃了,便起身。”
35
小结:
•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 • (一)级别性 • (二)冲突性 • (三)合适性
• 四、面子威胁 • (一)面子威胁现象 • (二)面子威胁因素 • (三)留面子的技巧
36
• 预习: • 第五章 前提关系
37
38
• 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 我自赏你。”
•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 并不敢怨怅。”
8
• 3、二者关系。
• 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 能不能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 介意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吗? • 可不可以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9
•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 不上。
19
• 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 ,不曾见你这般卖弄!”
• 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 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
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20
• (2)负面面子/消极面子(P98) • 儿子:妈,我想出去玩一会。 • 母亲1:可以,休息休息。 • 母亲2:作业做完再说。
21
• 学生:老师,我想写文学方面的论文。 • 老师1:可以,你自己选择。 • 老师2:你必须写语言方面的论文。
公交没零钱。
25
• 母亲:把衣服拣起来,否则我揍你屁股。 • 女儿:妈妈,你能帮我把衣服拣起来吗? • 领导:Mind if I smoke? • 部下:Excuse me, sir, would it be all
right if I smoke?
26
• 借给我一块钱,我乘公交。 • 借给我五万块钱,我要买房子。 • 麻烦按一下十楼。 • 先生,能不能捎带我一程,我给您点油费
28
• 杨志社会地位低,在别人心目中权势较小 ,他本人对别人要求较高,“轻则痛骂, 重则藤条鞭打”,激化了内部矛盾。有了 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29
• (三)留面子的技巧 • 1、积极礼貌 • ①宣称双方共同点。 • 好主意,我为什么没想到呢? •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30
• ②表示双方互相配合 • 如果你不做,我也不做。 • 你那样说的有道理,我再认真想想,我会
18
•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
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 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 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 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 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 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 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 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第四章 礼貌原则(二)
1
案例:
• 案例: • 《智取生辰纲》(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问题: • 杨志处理人际关系为什么是失败者?
2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
• (一)级别性
• 1、语言手段的礼貌级别。 •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好茶。
3
• 关上窗/把窗关上 • 请关一下窗门好吗? • 你可以关一下窗门吗? • 您不会介意关一下窗门吧? • 起风了。/这风真大!/真冷!
• 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 先走。”
14
• (c)交际场合确定礼貌方式。
• 请允许我介绍史密斯博士。 • 来,见见我的朋友史密斯。 • 张主任,我向你汇报个事。 • 张老师,我向你讲个事。
15
•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他 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 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 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 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 ”
12
• (b)交际对象确定礼貌方式。 • 借给我一块钱。 • 我不知道能不能借给我一块钱。 • 小李,认真读读这篇论文。 • 老师,能不能帮我看看这篇论文?
13
• 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 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
• 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 行,如何?”
• 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 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 歇凉!”
27
•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 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 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
•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 。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 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 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 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 ,直得恁地逞能!
•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 了!”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16
四、面子威胁
• (一)面子威胁现象
• (1)正面面子/积极面子(P98-99)
• 甲:看我买的裤子怎么样? • 乙:还不错,挺时髦的。 • 丙:我觉得一般,颜色我不喜欢。
17
• 学生:老师,我的论文写得还好吧? • 老师1:不错,可以发表了。 • 老师2:论文写得一般。
• 给苹果削削皮。 • 把报纸递给我。 • 看黑板 • “五一”愉快 • 您再休息一会
6
• a.把教室打扫一下。 • b.给我倒杯水。 • c.坐下。 • d.假期愉快。 • e.再吃些菜。
7
• 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 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 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 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 恁地苦!”
• 杨志便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 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 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要处!”
10
• (二)合适性 • (a)交际内容确定礼貌方式。 • 借支笔。 • 把你的车借用一下,明天还。 • 最近来了几位亲戚,家里住不下,要是能
借套房子就好了。
11
•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 不可当。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 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 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杨志喝 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 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 一行十五 人奔土冈子来,歇下担仗,十四人都去松林树下 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 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 众军汉道:“ 你便利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 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杨志无可奈何。
4
• 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 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 ,如今恁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 !”
•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 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 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 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 值得便骂人!”
5
• 2、礼貌原则的礼貌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