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

合集下载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A.原因B.经过C.结果D.影响2.明朝末年,统治愈加腐朽,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先爆发于( )A.陕西北部B.河南中部C.四川地区D.东北地区3.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①连年发生大旱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④宦官专权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

“闯王”指的是( )A.陈胜B.吴广C.张献忠D.李自成5.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逐渐占领了西北、华北,成为各地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建立起___政权( )A.大顺B.张楚C.西夏D.大元6.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地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洛阳7.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

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A.张献忠B.吴三桂C.努尔哈赤D.皇太极8.清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蒙古族B.党项族C.契丹族D.女真族9.1635年,(____)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次年,改国号后金为清。

( )A.忽必烈B.努尔哈赤C.康熙D.皇太极10.清兵入关的“关”是指( )A.嘉峪关B.玉门关C.函谷关D.山海关11.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是在( )A.16世纪40年代B.16世纪60年代C.17世纪40年代D.17世纪60年代12.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摘自《杨文弱先生集》材料二(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部编(2016)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题和答案

部编(2016)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题和答案

部编(2016)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40分)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府称帝的历史人物是()A赵匡胤B朱元璋C忽必烈D李世民2、明朝进行了抗倭斗争,这里的倭寇主要来自()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日本3、如果要查找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资料,应查阅()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4、“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副对联主要歌颂的应该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班超出使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5、如果要了解有关赤壁之战的故事,可以选择那本小说来阅读()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6、明朝灭亡的标志是()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B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C请君入山海关D清朝迁都北京7、1727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A西域都护B宣政院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8、“明月有情还顾问,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期的一位进士因写下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A设立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9、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A读诗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D《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10、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11、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中,不受法律约束的一项是()A设立锦衣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D八股取士12、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物的是()A西域都护B伊犁将军C军机处D驻藏大臣13、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朝代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成就。

古典小说的创作高峰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清14、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你知道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榜葛剌和红海沿岸15、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A 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B 设置内阁和六部C 设立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16、明清时期,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的有()①郑和②郑成功③戚继光④康熙帝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②③④17、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在()A1683年 B 1663年 C 1684年 D 1664年18、《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分层练习】《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建立》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分层练习】《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建立》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下图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B.定都大都C.建立元朝D.统一蒙古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统一”。

据此回答第2、3题。

2.史书中记载的民族是(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契丹族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西夏、灭女真的是铁木真B.灭女真与北宋的支援密不可分C.灭女真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D.“天下为一”是在1276年4.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A.推行重农政策B.下令合并州县C.重用汉族官吏D.设立驻藏大臣5.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A.南宋B.辽C.金D.西夏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吉思汗是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是公元后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电视剧《成吉思汗》全面介绍了成吉思汗的一生。

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三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

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注重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结合历史的学习,请你判断电视剧《成吉思汗》中可能会出现与成吉思汗有关的哪些史实。

(两例即可)(2)材料二“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能力题一、选择题1.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遭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甚至其大汗也命丧南宋的石炮之下。

高中历史 课后作业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课后作业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课后作业(十)一、选择题1.它随着唐朝的结束,崛起于唐朝版图的北部和东北部,与五代、北宋相始终,成为又一个“北朝”。

“它”是( )A.元朝B.西夏C.金朝D.辽朝[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五代指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五代存在时间从907年至960年。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

统治区域在我国北方地区,D选项符合题意;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A选项不符合题意;在我国西北地区,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B选项不符合题意;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2.下列人物、民族、建立的政权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耶律阿保机契丹族西夏B.元昊党项族辽C.阿骨打女真族金D.铁木真蒙古族元[解析]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应该是辽,A项不符合题意;元昊应该建立的是西夏,B不符合题意;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的是金,C项符合题意;建立元朝的应该是忽必烈,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项。

[答案] C3.“从汉到唐,从宋到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汉到唐,中国是征服异族的;从宋到清,中国是被异族征服的。

”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A.蒙古族B.鲜卑族C.女真族D.契丹族[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今某某某某南),国号“大金”。

金先后灭辽和北宋,这是女真族第一次建立的中原政权。

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族。

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故C项正确。

宋元明清专制下的异同

宋元明清专制下的异同

宋元明清专制下的异同一般人看历史,都倾向于大而化之——比如封建社会的宋元明清都是一回事,顶多就大巫小巫,全都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糙人在治理国家。

目的嘛,当然在于说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然而,这种大而化之的看法,除了将历史化为混沌一片模糊不清外,并不能帮助我们真正鉴古知今使人明智。

比如,有异族统治与本族统治之别的宋元明清实际上就很不一样,值得细加厘清。

不妨先来看异族统治的元朝与清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定都大都(北京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又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的统治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军事化。

成吉思汗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军事制度。

当时的蒙古国是一个军事行政的联合体,建立在军事编制和领户分封的基础之上。

它按照十进制的办法,把蒙古各部牧民统一划分为十户、百户、千户、万户,打破了原来的氏族组织,并相应地设立了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

在这个军事编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领户分封制。

万户长和千户长由成吉思汗直接任命分封。

万户长及千户长按其等级高低,领有一定范围的大小不同的疆域作为封地,并领有封地内数量不等的封户,成为大小领主。

享受领户分封的是宗亲和异姓功臣。

在军事编制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怯薛制度。

铁木真在称汗之后,下令挑选各部贵族子弟及“白身人”(自由民)中“有技能、身体健全者”,组成一支一万人的怯薛。

这支军队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大斡耳朵(殿帐)周围,分为四班,由四个亲信的那可儿任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

这是蒙古军的精锐,也是对地方加强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其次,成吉思汗下令把许多习惯法固定下来,编成法典,称为“大札撒”。

任命他的末弟失吉·忽秃忽为全国最高断事官(蒙语为也可·札鲁花赤)。

广西岑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西岑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西岑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隋朝的统一B. 方便隋炀帝巡游C. 巩固边疆防务D. 加强南北经济交流2.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第四集《无字碑歌》,根据这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A. 《武则天》B. 《汉武大帝》C. 《贞观长歌》D. 《三国演义》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 敦煌莫高窟B. 大昭寺会盟碑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 秦始皇兵马俑遗址4.鉴真和尚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A. 公元6世纪中期B. 公元7世纪中期C. 公元8世纪中期D. 公元9世纪中期5.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说明他()A. 重视教育B. 倡导节俭C. 轻徭薄赋D. 虚心纳谏6.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 留学生B. 遣唐使C. 节度使D. 遣隋使7.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中央帝国,万邦来朝B. 交通发达,通往各国C. 开放政策,吸引外商D. 经济文化,领先世界8.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 岳飞抗金B. 戚继光抗倭C. 文天祥抗元D. 卫青北击匈奴9.“初,蜀民以铁,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A. 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 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D. 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10.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称台湾为()A. 琉球B. 夷洲C. 流求D. 大都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

宣宗成皇帝 嫡福晋钮祜禄氏,追封孝穆温厚 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皇后佟佳 氏,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 皇后 皇后钮祜禄氏,生文宗显皇帝,孝全慈 敬宽仁端?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静皇贵 妃博尔济吉特氏,抚育文宗,孝静康慈懿昭 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文宗显皇帝 嫡福晋萨达克氏,追封孝德温惠 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皇后钮祜 禄氏,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 后 懿皇贵妃叶赫那拉氏,生穆宗毅皇帝,孝 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 兴圣显皇后


穆宗毅皇帝 皇后阿鲁特氏,孝哲嘉顺淑慎贤 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德宗景皇帝 皇后叶赫 那拉氏,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宣统皇帝,2002年清朝后人追尊其为恭宗愍 皇帝 皇后郭博勒氏,孝恪愍皇后 继妻李淑贤, 孝睿愍皇后
帝王世系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承天 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 文定业高皇帝(追尊)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 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1626年~1643年天聪 崇德 昭陵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 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1643年~1661年顺治孝陵

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 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1820 年~1850年道光慕陵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 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830—1861)1850年~1861年咸丰定陵清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 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1861年~ 1875年祺祥 同治惠陵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 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871—1908)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爱新觉 罗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 陵园。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

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

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

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

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

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国土面积:
1300万平方千米
行政机构:
军机处,六部
军事制度:
八旗制度
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国旗:
黄龙旗
重要贡献:
奠定中国版图
国家名称:
清朝
外文名称:
Qing Dynasty
简称:

所属洲:
亚洲首都:北京Fra bibliotek主要城市:
盛京,北京,广州
国歌:
《巩金瓯》
官方语言:
满语,汉语,藏语,蒙语
货币:
乾隆通宝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
努尔哈赤,皇太极等
人口数量:
三亿四千万(1912年)
主要民族:
汉、满、蒙、回、藏等
主要宗教:
喇嘛教,佛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