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

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1.经常打架斗殴。
2.偷窃或抢夺别人的东西。
3.撒谎或欺骗。
4.毁坏公物或他人财物。
5.打砸抢等破坏行为。
6.不守纪律,不遵守规章制度。
7.缺乏自控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8.过度活跃,难以安静下来。
9.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经常拖延。
10.对他人没有同情心或怜悯之心。
E——研究障碍1.对研究缺乏兴趣。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3.记忆力差,研究效果不佳。
4.语言表达能力差,听写、作文等难以完成。
5.阅读能力差,不爱读书或读书速度慢。
6.数学计算能力差,对数字敏感度低。
7.研究方法不当,效率低下。
8.研究态度消极,不愿意接受新知识。
9.对研究内容缺乏理解。
10.缺乏自信心,对研究产生抵触情绪。
F——身体障碍1.视力或听力有障碍。
2.运动协调能力差。
3.体能不佳,容易疲劳。
4.食欲不振或挑食。
5.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或噩梦。
6.容易生病或感冒。
7.对药物过敏。
8.皮肤过敏或出现皮疹。
9.存在过敏性疾病。
10.存在其他身体障碍或疾病。
G——家庭环境不良1.父母关系不和睦或离异。
2.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和互动。
3.家庭经济困难或缺乏物质保障。
4.家庭暴力或虐待。
5.家庭成员有长期慢性病。
6.家庭成员有精神疾病或残疾。
7.家庭成员过于溺爱或过于苛刻。
8.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
9.缺乏安全感或稳定感。
10.家庭环境不稳定或频繁搬家。
本测评量表旨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适应未来社会。
在填写前,请确保将答卷纸正文前有关幼儿的各种概况的项目填好。
共包括7个方面,70个题目,请您认真阅读每一组的每一道题目,然后根据您对孩子的日常观察和了解情况,在答卷纸的相应题号右面,按照“很多”、“较多”、“中等”、“较少”、“没有”五个等级打“√”。
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研究障碍、身体障碍和家庭环境不良是本量表所涉及的7个方面。
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量表评定完成后,请在答卷纸右上角的相应栏目里填上测评时间和测评者姓名。
10岁儿童心理测试题

10岁儿童心理测试题一、自我认知与情感理解1.1 自我形象认知请描述一下你觉得自己最像哪种动物,并解释原因。
1.2 情感表达当你感到开心或者难过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请举例说明你的感受和应对方式。
1.3 同理心发展如果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会如何帮助他/她?请描述一个你帮助别人的经历。
二、社交技能与同伴关系2.1 合作与分享描述一次你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分配任务的?你觉得合作的结果如何?2.2 冲突解决你有没有遇到过和朋友意见不合的情况?当时你是如何处理这种冲突的?请详细说明你的方法和感受。
2.3 友谊的价值你认为一个好朋友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列出至少三项,并解释原因。
三、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3.1 家庭角色认知在你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通常扮演什么角色?请描述一下你和家人之间的互动。
3.2 亲子沟通你通常和父母谈论哪些话题?你认为和父母沟通对你有多重要?3.3 家庭规则与责任你家有哪些家庭规则?你认为自己在家中承担了哪些责任?请举例说明。
四、学习态度与学校适应4.1 学习动机你喜欢学习吗?你认为学习对你有什么重要性?4.2 学校生活适应描述一下你的学校生活。
你最喜欢哪些活动?有没有哪些方面你觉得需要改进?4.3 应对压力在学校或生活中,你遇到过压力吗?你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五、兴趣爱好与创造力发展5.1 兴趣爱好你有哪些兴趣爱好?你是如何发现并培养这些兴趣的?5.2 创造力表现请描述一次你发挥创造力的经历,比如制作手工艺品、编写故事或发明游戏等。
5.3 想象力运用如果你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它会是什么样子的?请尽可能详细地描述。
六、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6.1 道德决策如果你发现朋友作弊,你会怎么做?请解释你的选择及其原因。
6.2 公平正义你认为什么是公平?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
6.3 环境保护意识你认为保护环境重要吗?你有哪些保护环境的行为或想法?七、自我挑战与问题解决7.1 面对困难请描述一次你面对困难并克服的经历。
儿童抑郁症测试题

儿童抑郁症测试题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成年人,也可能发生在儿童身上。
儿童抑郁症一旦被忽视或未及时干预,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抑郁症,本文为您提供了一份简单的儿童抑郁症测试题。
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根据每个问题的描述,选择最符合孩子情况的答案。
答案选项中的A代表“从不”,B代表“有时”,C代表“经常”,D代表“总是”。
希望本测试能对您了解儿童抑郁症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1. 孩子是否越来越常常感到悲伤或沮丧?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2. 孩子是否缺乏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3. 孩子是否经常感到疲倦或精力不济?B. 有时C. 经常D. 总是4. 孩子是否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或缺乏自信?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5. 孩子是否经常对吃饭和睡觉失去兴趣?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6. 孩子是否容易发脾气或情绪波动?A. 从不B. 有时D. 总是7. 孩子是否经常责怪自己或感到内疚?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8. 孩子是否经常集中注意力困难或记忆力下降?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9. 孩子是否经常表现出自闭或回避社交场合?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10. 孩子是否表现出意欲自伤或有自杀的念头?A. 从不B. 有时C. 经常D. 总是以上是儿童抑郁症测试题。
请您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最符合的答案,在测试结束后请将所选答案加起来,查看下方的结果解读。
得分结果解读:- 10-20分:孩子情绪状态正常,请继续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
- 21-30分:孩子情绪有一定波动,建议关注和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
- 31-40分:孩子情绪出现明显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
- 41-50分:孩子情绪明显低落,可能处于抑郁症状态,建议尽快咨询心理专家。
[论述题,10分] 儿童焦虑的特征,预防
![[论述题,10分] 儿童焦虑的特征,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10898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5.png)
儿童焦虑的特征和预防一、儿童焦虑的特征1. 体验情绪波动:儿童焦虑常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例如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
2. 躯体不适:儿童焦虑可能会表现为躯体不适,比如头痛、腹痛等症状。
3. 社交障碍:焦虑的儿童通常会出现社交障碍,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等现象。
4. 对新环境的抗拒:儿童焦虑还会表现为对新环境的抗拒,例如不愿意去学校、拒绝参加新的活动等。
5. 过度的自责和担忧:焦虑的儿童常常会过度自责、过度担忧,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产生怀疑。
6.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的情况。
7. 睡眠障碍:儿童焦虑还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例如入睡困难、夜惊等。
二、预防儿童焦虑的方法1. 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父母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2. 鼓励儿童的自我表达:父母和老师应该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处理能力。
3. 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应该提供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避免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4.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儿童需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这有助于减少焦虑的发生。
5. 教育儿童积极面对问题:父母和老师应该教育儿童积极应对问题,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
6. 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也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儿童存在焦虑问题,父母应该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交流和帮助,及时干预。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儿童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儿童焦虑是一个相对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焦虑的发生并非偶然。
我们需要通过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预防和干预儿童焦虑问题,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对儿童焦虑的特征和预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父母、老师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10岁儿童心理测试题

10岁儿童心理测试题猜一猜,以下是一些心理测试题目,适用于10岁的儿童。
请儿童在思考后,选择答案,并记录下来。
这些问题将帮助我们了解你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问题1: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时,你更倾向于:a) 立即和别人分享b) 寻找静谧的地方自己思考c) 两者都做问题2: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人或者陌生的情境时,你通常会感到:a) 兴奋和好奇b) 害羞和拘谨c) 两者都有问题3:当你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时,你会:a) 希望有人告诉你正确答案b) 接受错误并从中学习c) 两者都有问题4:你更喜欢做什么类型的活动?a) 能够动手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b) 能够大量阅读的活动,如看书、听故事c) 两者都喜欢问题5:假如你得到一个新玩具,你会如何对待它?a) 立刻开始玩,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b) 先仔细观察它,了解它的细节和功能c) 两者都会问题6:当你感到沮丧或者生气时,你通常:a) 喜欢一个人静一会儿,独自思考问题b) 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感受,寻求帮助c) 两者都会问题7:你更偏爱下面哪一项?a) 规划和组织活动b) 创造和发挥想象力c) 两者都喜欢问题8:你更倾向于:a) 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和感受b) 考虑后再说出你的想法和感受c) 两者都有问题9:在学校里,你更擅长哪一科目?a) 数学和科学b) 语言和文学c) 两者都擅长问题10:当你在团队中工作时,你更喜欢:a) 负责一些具体的任务b) 在大家的合作下共同完成目标c) 两者都喜欢问题11:在假期里,你更喜欢:a) 参加各种户外活动b) 在家静静地玩游戏或者阅读c) 两者都喜欢问题12:在面对挑战时,你:a) 自信满满,充满动力b) 略微担心,但仍愿意尝试c) 两者都有统计和解释:看看你给出的答案有多少个是a、b或者c,然后参考以下解释:如果你选择了大部分的a,说明你是一个行动力强,喜欢实践和分享的人。
你可能更喜欢动手解决问题,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
如果你选择了大部分的b,说明你是一个内向、思考深入的人。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0种小朋友常见心理问题(1)小朋友焦急症:焦急症是指一组以恐惊与不安为主旳情绪体验。
多见于女孩。
小朋友焦急症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分离焦急,小朋友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浮现过度焦急;其二是社交焦急,小朋友与陌生人接触式浮现持续旳过度退缩,阻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急,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胆怯也许遇到旳事物或情景。
(2)学习障碍:是学龄前小朋友较常见旳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学习技能忽旳障碍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人浮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旳一组综合症。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小朋友多动症,是小朋友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旳一种问题。
重要特性是明显旳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4) 小朋友抑郁症:小朋友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小朋友时期持续旳心境不快乐,以抑郁情绪为重要特性。
据联合国小朋友基金会报告,小朋友和青少年旳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
患儿体现为对游戏没爱好,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患儿还可体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旳多种活动不感爱好,容易激动,有时浮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5)品行障碍:重要体现为持久旳、严重旳违纪行为,在较大小朋友中很常见,如逃学、盗窃、破坏公物和袭击行为。
(6)小朋友恐惊症:恐惊情绪是小朋友比较常见旳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小朋友在其心理发展旳某个阶段都曾浮现过恐惊反映。
小朋友中最常见旳是胆怯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
(7)小朋友逼迫症:重要体现为反复地、不合理地担忧,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旳危险以得到安心,有逼迫观念和逼迫行为两种类型,常伴有抑郁、焦急。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旳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浮现抽动。
体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或模仿怪相等,并可伴发其他行为障碍,多见于5岁以上旳小朋友,男孩多于女孩。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4%的小学生、29%的初中生、26%的高中生有厌学心理,高中生愿意上大学者100%,但愿意学习者不到10%;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
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
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谐,使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
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据有关资料统计:10%的小学生、28%的初中生、55%的高中生存在着交往上的障碍,缺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情感类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33%的小学生、41%的初中生、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42%的小学生、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在生活适应性方面:相当一部分因娇生惯养致使其依赖性强、不会劳动、不会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三、我国新时期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依赖心理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
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
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儿童心理学33个话题讨论

儿童心理学33个话题讨论一、儿童认知发展。
1. 话题: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有哪些特点?- 解析:- 在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较差,只能看清20 - 30厘米左右的物体,且视觉对比敏感度低。
随着年龄增长,视力逐渐提高,颜色视觉也不断发展,3岁左右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4 - 5岁开始能辨别混合色。
- 在听觉上,胎儿在母体中就有了听觉反应。
新生儿能区分不同的声音频率和强度,对母亲的声音有特殊偏好。
随着成长,儿童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定位能力不断增强。
- 在触觉方面,婴儿通过口腔触觉探索世界,随后手部触觉变得更加敏感。
他们通过触摸物体来感知物体的形状、质地等特性,这对他们认识世界和发展认知能力非常重要。
2. 话题:如何促进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解析:- 提供适宜的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例如,儿童学习时,房间要安静整洁,避免过多的噪音和杂物分散注意力。
- 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或活动形式。
对于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如拼图游戏、搭积木等,让他们在玩乐中集中注意力;对于学龄儿童,生动的讲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
当儿童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喜欢绘画的孩子在画画时能专注较长时间。
- 逐步提高儿童注意力的时间要求。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从短时间的专注任务开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任务的时长。
3. 话题:儿童记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解析:- 0 - 1岁是婴儿记忆的发生期。
新生儿就有了简单的记忆能力,如对喂奶姿势的记忆。
1 - 3个月的婴儿能对熟悉的声音、面孔等有记忆反应。
- 1 - 3岁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优势。
他们对直观、形象、有趣的事物容易记住,记忆的准确性较差,容易受暗示。
- 3 - 6岁儿童的有意记忆逐渐发展,但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记忆容量逐渐增大,能运用简单的记忆策略,如复述,但这种策略的使用还不够熟练。
- 6岁以上儿童的有意记忆迅速发展,能够根据任务要求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如组织、精加工等,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也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
多见于女孩。
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分离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其二是社交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式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遇到的事物或情景。
(2)学习障碍: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学习技能忽的障碍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人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症。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问题。
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4)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
患儿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患儿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动,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5)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较大儿童中很常见,如逃学、偷窃、破坏公物和攻击行为。
(6)儿童恐惧症:恐惧情绪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
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害怕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
(7)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地、不合理地担忧,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常伴有抑郁、焦虑。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
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或模仿怪相等,并可伴发其他行为障碍,多见于5
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造成的原因有过分紧张,也可能因为眼角膜炎、气管炎、脖子扭伤、落枕等未能及时治愈的躯体疾病而导致。
(9)入睡困难: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0)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3.6:1。
它是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涉及儿童的认知功能、社会情感、社会化过程的相互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