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
易制毒,易制爆,剧毒化学品清单.

易制毒化学品清单:第一类1.1-苯基-2-丙酮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胡椒醛4.黄樟素5.黄樟油6.异黄樟素7.N-乙酰邻氨基苯酸8.邻氨基苯甲酸9.麦角酸*10.麦角胺*11.麦角新碱*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第二类1.苯乙酸2.醋酸酐3.三氯甲烷4.乙醚5.哌啶第三类1.甲苯2.丙酮3.甲基乙基酮4.高锰酸钾5.硫酸6.盐酸说明: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易制爆化学品清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注:1、各栏目的含义:“序号”:《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化学品的顺序号。
“品名”:根据《化学命名原则》(1980确定的名称。
“别名”:除“品名”以外的其他名称,包括通用名、俗名等。
“CAS号”: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品的唯一登记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2-2013~GB30000.29.2013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
2、除列明的条目外,无机盐类同时包括无水和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3、混合物之外无含量说明的条目,是指该条目的工业产品或者纯度高于工业产品的化学品。
4、标记“*”的类别,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
剧毒化学品清单: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经《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筛选69 70 71 72 73 74 75 抗霉素 A 镰刀菌酮 X 磷化氢硫代磷酰氯硫酸三乙基锡硫酸铊六氟-2,3-二氯-2-丁烯 (1R,4S,4aS,5R,6R,7S,8S,8aR-1,2,3,4,10,10六氯-1,4,4a,5,6,7,8,8a-八氢-6,7-环氧 -1,4,5,8-二亚甲基萘[含量 2%~90%] (1R,4S,5R,8S-1,2,3,4,10,10-六氯狄氏剂硫酸亚铊 2,3-二氯六氟-2-丁烯磷化三氢;膦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三氯硫磷 1397-94-0 23255-69-8 7803-51-2 3982-91-0 57-52-3 7446-18-6 303-04-8 76 60-57-1 77 -1,4,4a,5,6,7,8,8a-八氢-6,7-环氧-1,4;5,8二亚甲基萘[含量>5%] 异狄氏剂异艾氏剂六氯-六氢-二甲撑萘;艾氏剂全氯环戊二烯液氯;氯气 2-(苯基对氯苯基乙酰茚满-1,3二酮;氯鼠酮氯化磷酸二乙酯氯化高汞;二氯化汞;升汞氰化氯;氯甲腈甲基氯甲醚;氯二甲醚氯碳酸甲酯氯碳酸乙酯乙撑氯醇;氯乙醇乳腈乙醇腈 3691-35-8 814-49-3 7487-94-7 506-77-4 107-30-2 79-22-1 541-41-3 107-07-3 78-97-7 107-16-4 2315-2-8 72-20-8 465-73-6 309-00-2 77-47-4 7782-50-5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挂-5,8-挂二亚甲基萘[含量>10%]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 5,8-桥,挂-二甲撑萘[含量>75%] 六氯环戊二烯氯 2-[(RS-2-(4-氯苯基-2-苯基乙酰基]-2,3-二氢-1,3-茚二酮[含量>4%] 氯代膦酸二乙酯氯化汞氯化氰氯甲基甲醚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酯 2-氯乙醇 2-羟基丙腈羟基乙腈羟间唑啉(盐酸盐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氰胍甲汞氰化镉氰化钾氰化钠氰化氢氰化银钾全氯甲硫醇乳酸苯汞三乙醇铵三氯硝基甲烷三氧化二砷三正丁胺砷化氢双(1-甲基乙基氟磷酸酯双(2-氯乙基甲胺 5-[(双(2-氯乙基氨基]-2,4-(1H,3H嘧啶二酮 O,O-双(4-氯苯基N-(1-亚氨基乙基硫代磷酸胺双(二甲胺基磷酰氟[含量>2%]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3-(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四硝基甲烷四氧化锇 O,O,O',O'-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酯四乙基焦磷酸酯四乙基铅碳酰氯氰甲汞胍 502-39-6 542-83-6 山奈钾山奈无水氢氰酸银氰化钾三氯硫氯甲烷;过氯甲硫醇;四氯硫代碳酰 151-50-8 143-33-9 74-90-8 506-61-6 594-42-3 23319-66-6 氯化苦;硝基三氯甲烷白砒;砒霜;亚砷酸酐三丁胺砷化三氢;胂二异丙基氟磷酸酯;丙氟磷氮芥;双(氯乙基甲胺尿嘧啶芳芥;嘧啶苯芥毒鼠磷甲氟磷二噁英;2,3,7,8-TCDD;四氯二苯二噁英杀鼠醚 1976-6-2 1327-53-3 102-82-9 7784-42-1 55-91-4 51-75-2 66-75-1 4104-14-7 115-26-4 1746-01-65836-29-3 509-14-8 锇酸酐治螟磷特普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光气 20816-12-0 3689-24-5 107-49-3 78-00-2 75-44-5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羰基镍乌头碱五氟化氯五氯苯酚 2,3,4,7,8-五氯二苯并呋喃五氯化锑五羰基铁五氧化二砷戊硼烷硒酸钠 2-硝基-4-甲氧基苯胺 3-[3-(4'-溴联苯-4-基-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 3-[3-(4-溴联苯-4-基-3-羟基-1-苯丙基]-4-羟基香豆素亚砷酸钙亚硒酸氢钠盐酸吐根碱氧化汞一氟乙酸对溴苯胺乙撑亚胺 O-乙基-O-(4-硝基苯基苯基硫代膦酸酯[含量> 15%] O-乙基-S-苯基乙基二硫代膦酸酯[含量>6%] 乙硼烷乙酸汞乙酸甲氧基乙基汞乙酸三甲基锡四羰基镍;四碳酰镍附子精 13463-39-3 302-27-2 13637-63-3 五氯酚 2,3,4,7,8-PCDF 过氯化锑;氯化锑羰基铁砷酸酐;五氧化砷;氧化砷五硼烷 87-86-5 57117-31-4 7647-18-9 13463-40-6 1303-28-2 19624-22-7 13410-01-0 枣红色基 GP 溴鼠灵溴敌隆亚砒酸钙重亚硒酸钠盐酸依米丁一氧化汞;黄降汞;红降汞 96-96-8 56073-10-0 28772-56-7 27152-57-4 7782-82-3 316-42-7 21908-53-2 351-05-3 吖丙啶;1-氮杂环丙烷;氮丙啶苯硫膦地虫硫膦二硼烷乙酸高汞;醋酸汞醋酸甲氧基乙基汞醋酸三甲基锡 151-56-4 2104-64-5 944-22-9 19287-45-7 1600-27-7 151-38-2 1118-14-5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乙酸三乙基锡乙烯砜 N-乙烯基乙撑亚胺 1-异丙基-3-甲基吡唑-5-基 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0%] 异氰酸苯酯异氰酸甲酯三乙基乙酸锡二乙烯砜 N-乙烯基氮丙环异索威苯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 1907-13-7 77-77-0 5628-99-9 119-38-0 103-71-9 624-83-9。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附件1易制爆易制毒危化品目录一、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序号品名别名cas号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1 酸类1.1硝酸7697-37-2氧化性液体,类别31.2发烟硝酸52583-42-3氧化性液体,类别11.3高氯酸[浓度>72%]过氯酸7601-90-3氧化性液体,类别1高氯酸[浓度50%~72%]氧化性液体,类别1高氯酸[浓度≤50%]氧化性液体,类别22 硝酸盐类2.1硝酸钠7631-99-4氧化性固体,类别32.2硝酸钾7757-79-1氧化性固体,类别32.3硝酸铯7789-18-6氧化性固体,类别32.4硝酸镁10377-60-3氧化性固体,类别32.5硝酸钙10124-37-5氧化性固体,类别32.6硝酸锶10042-76-9氧化性固体,类别32.7硝酸钡10022-31-8氧化性固体,类别22.8硝酸镍二硝酸镍13138-45-9氧化性固体,类别22.9硝酸银7761-88-8氧化性固体,类别22.10硝酸锌7779-88-6氧化性固体,类别22.11硝酸铅10099-74-8氧化性固体,类别23 氯酸盐类3.1氯酸钠7775-09-9氧化性固体,类别1氯酸钠溶液氧化性液体,类别3*3.2氯酸钾3811-04-9氧化性固体,类别1氯酸钾溶液氧化性液体,类别3*3.3氯酸铵10192-29-7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4 高氯酸盐类4.1高氯酸锂过氯酸锂7791-03-9氧化性固体,类别24. 2高氯酸钠过氯酸钠7601-89-0氧化性固体,类别14. 3高氯酸钾过氯酸钾7778-74-7氧化性固体,类别14. 4高氯酸铵过氯酸铵7790-98-9爆炸物,1.1项氧化性固体,类别15 重铬酸盐类5. 1重铬酸锂13843-81-7氧化性固体,类别25. 2重铬酸钠红矾钠10588-01-9氧化性固体,类别25. 3重铬酸钾红矾钾7778-50-9氧化性固体,类别25. 4重铬酸铵红矾铵7789-09-5氧化性固体,类别2*6 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类6.1过氧化氢溶液(含量>8%)双氧水7722-84-1(1)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1(2)20%≤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2(3)8%<含量<20%氧化性液体,类别36.2过氧化锂二氧化锂12031-80-0氧化性固体,类别26.3过氧化钠双氧化钠;二氧化钠1313-60-6氧化性固体,类别16.4过氧化钾二氧化钾17014-71-0氧化性固体,类别16.5过氧化镁二氧化镁1335-26-8氧化性液体,类别26.6过氧化钙二氧化钙1305-79-9氧化性固体,类别26.7过氧化锶二氧化锶1314-18-7氧化性固体,类别26.8过氧化钡二氧化钡1304-29-6氧化性固体,类别26.9过氧化锌二氧化锌1314-22-3氧化性固体,类别26.10过氧化脲过氧化氢尿素;过氧化氢脲124-43-6氧化性固体,类别36.11过乙酸[含量≤16%,含水≥39%,含乙酸≥15%,含过氧化氢≤24%,含有稳定剂]过醋酸;过氧乙酸;乙酰过氧化氢79-21-有机过氧化物f型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易燃液体,类别3有机过氧化物,d型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6.12过氧化二异丙苯[52%<含量≤100%]二枯基过氧化物;硫化剂dcp80-43-3有机过氧化物,f型6.13过氧化氢苯甲酰过苯甲酸93-59-4有机过氧化物,c型6.14超氧化钠12034-12-7氧化性固体,类别16.15超氧化钾12030-88-5氧化性固体,类别17 易燃物还原剂类7.1锂金属锂7439-93-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2钠金属钠7440-23-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3钾金属钾7440-09-7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4镁7439-95-4(1)粉末: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2(2)丸状、旋屑或带状:易燃固体,类别27.5镁铝粉镁铝合金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2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6铝粉7429-90-5(1)有涂层:易燃固体,类别1(2)无涂层: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27.7硅铝57485-31-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3硅铝粉7.8硫磺硫7704-34-9易燃固体,类别27.9锌尘7440-66-6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锌粉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锌灰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37.10金属锆7440-67-7易燃固体,类别2金属锆粉锆粉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11六亚甲基四胺六甲撑四胺;乌洛托品100-97-0易燃固体,类别27.121,2-乙二胺1,2-二氨基乙107-15-3易燃液体,类别3烷;乙撑二胺7.13一甲胺[无水]氨基甲烷;甲胺74-89-5易燃气体,类别1一甲胺溶液氨基甲烷溶液;甲胺溶液易燃液体,类别17.14硼氢化锂氢硼化锂16949-15-8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15硼氢化钠氢硼化钠16940-66-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7.16硼氢化钾氢硼化钾13762-51-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8 硝基化合物类8.1硝基甲烷75-52-5易燃液体,类别38.2硝基乙烷79-24-3易燃液体,类别38.32,4-二硝基甲苯121-14-28.42,6-二硝基甲苯606-20-28.51,5-二硝基萘605-71-0易燃固体,类别18.61,8-二硝602-易燃固体,类别1基萘38-08.7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25550-58-7爆炸物,1.1项二硝基苯酚溶液8.82,4-二硝基苯酚[含水≥15%]1-羟基-2,4-二硝基苯51-28-5易燃固体,类别18.92,5-二硝基苯酚[含水≥15%]329-71-5易燃固体,类别18.102,6-二硝基苯酚[含水≥15%]573-56-8易燃固体,类别18.112,4-二硝基苯酚钠1011-73-0爆炸物,1.3项9 其他9.1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硝化棉9004-70-0爆炸物,1.1项硝化纤维素[含氮≤12.6%,含乙醇易燃固体,类别1≥25%]硝化纤维素[含氮≤12.6%]易燃固体,类别1硝化纤维素[含水≥25%]易燃固体,类别1硝化纤维素[含乙醇≥25%]爆炸物,1.3项硝化纤维素[未改型的,或增塑的,含增塑剂<18%]爆炸物,1.1项硝化纤维素溶液[含氮量≤12.6%,含硝化纤维素≤55%]硝化棉溶液易燃液体,类别29.24,6-二硝基-2-氨基苯酚钠苦氨酸钠831-52-7爆炸物,1.3项9.3高锰酸钾过锰酸钾;灰锰氧7722-64-7氧化性固体,类别29.4高锰酸钠过锰酸钠10101-50-5氧化性固体,类别29.5硝酸胍硝酸亚氨脲506-93-4氧化性固体,类别39.6水合肼水合联氨10217-52-49.7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季戊四醇、四羟甲基甲烷115-77-5注:1.各栏目的含义:“序号”:《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化学品的顺序号。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引言危险化学品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的化学物质,因其潜在的危险性而备受关注。
其中,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些化学品在不当使用的情况下可能被用于非法制造毒品。
为了加强对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名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旨在提高公众对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加强对其的监管和防控工作。
背景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可以被用于非法制毒的化学品,包括但不限于易制毒化学品前体、溶剂等。
这些化学品通常具有易获取、剧毒、制毒难度低的特点,成为制毒犯罪的重要物质来源。
为了防止这些化学品滥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我国通过发布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列出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清单,从而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以确保对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
其中,名录中包含了一些常见的易制毒危险化学品,下面列举其中的部分物质:1.乙酸乙酯2.苯3.氯仿4.硫酸5.亚硝酸乙酯6.氰化钠7.醋酸乙酯8.氯化铵9.硫酸亚铁10.亚硝酸钠该名录不仅包含上述部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还包括其他化学品。
这些物质列入名录的原因是其具有易获取、容易制毒、剧毒等特点,因此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名录的管理和控制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制定仅仅是管理和控制的起点,实际上对这些化学品的监管和防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许可制度针对名录中的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部门应建立许可制度。
只有取得相应的许可资格,才能进行购买、储存和使用。
这样可以确保化学品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并有助于监测和控制物质的流动。
严格登记和报告制度所有涉及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严格的登记和报告制度。
相关单位应记录购买、使用和处置这些化学品的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这有助于掌握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
易制毒,易制爆,剧毒化学品清单【范本模板】

易制毒化学品清单:第一类1.1-苯基-2-丙酮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胡椒醛4.黄樟素5.黄樟油6.异黄樟素7。
N-乙酰邻氨基苯酸8.邻氨基苯甲酸9.麦角酸*10.麦角胺*11.麦角新碱*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第二类1.苯乙酸2.醋酸酐3.三氯甲烷4.乙醚5.哌啶第三类1.甲苯2.丙酮3.甲基乙基酮4.高锰酸钾5.硫酸6.盐酸说明: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易制爆化学品清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注: 1、各栏目的含义:“序号”:《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化学品的顺序号。
“品名":根据《化学命名原则》(1980)确定的名称。
“别名”:除“品名"以外的其他名称,包括通用名、俗名等。
“CAS号”: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品的唯一登记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
2-2013~GB30000.29.2013)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
2、除列明的条目外,无机盐类同时包括无水和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3、混合物之外无含量说明的条目,是指该条目的工业产品或者纯度高于工业产品的化学品.4、标记“*”的类别,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
剧毒化学品清单: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经《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筛选)。
2021年我国新列管几种易制化学品

2021年我国新列管几种易制化学品2021年我国新列管几种易制化学品?1.乙酰氯2.苯甲醇3.硝基苯4.苯胺5.甲醛溶液6.硫酸氢钠7.亚硫酸钠8.正丁基锂9. N-乙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硫酸钠以上是2021年新增的10类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具体如下:1.乙酰氯:用于农药、医药及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此物质极度不稳定且具有毒性,与人的皮肤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灼伤甚至致癌,应避免接触;2.苯甲醇:用作有机合成原料。
此物质极度不稳定且具有毒性,操作时应注意通风;3.硝基苯:主要用作炸药和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4.苯胺:用作染料、塑料、树脂、橡胶等的溶剂,并在制造药物中作催化剂。
其蒸气有强烈的刺激味,并伴随着强烈的窒息感;5.甲醛溶液:属高毒性溶剂,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吸入其蒸气或雾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还会损害肝脏,长期使用将导致视力障碍;6.硫酸氢钠:属高毒类化学品,应当尽量避免接触;7.亚硫酸钠:用于工业生产硫酸、漂白粉和制取各种亚硫酸盐。
此物质易燃易爆,应当远离明火、高温、热源,存放于阴凉处,严禁与其他可燃物混装运输;8.正丁基锂:属于高压液相色谱固定相,是有机合成中的常见反应试剂,也可以用来测定硼、硅和磷等元素。
同时,这种物质会带给你刺鼻的臭鸡蛋气味,虽然其本身无毒但挥发到空气中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了,因此需要保持通风良好;9. N-乙基吡咯烷酮:广泛用于医药、香料和香水工业中,还可以做汽油添加剂、过滤器材料等。
不过这种物质易燃易爆,因而必须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一旦发现泄漏,则要迅速撤离现场;10.十二烷基硫酸钠:这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对油污垢清除效果显著。
它还被应用于各种纺织品的清洁去污中,但由于含有较多的铝,若与酸、碱共用会腐蚀设备,所以只适宜处理含少量油渍的污迹。
要求之一: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GB/ T3582)、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自身特点编写安全评价报告。
易制毒化学品名录(2021年版)

哌啶
110-89-4
27
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溴素
溴
7726-95-6
28
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1-苯基-1-丙酮
苯基乙基甲酮、丙酰苯、乙基苯基酮
93-55-0
29第二类易制ຫໍສະໝຸດ 化学品3-氧-2-苯基丁酸甲酯
α-乙酰基苯乙酸甲酯、α-苯乙酰乙酸甲酯、MAPA
16648-44-5
30
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3-氧-2-苯基丁酰胺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胡椒醛
胡椒醛
120-57-0
10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黄樟油
黄樟油
8006-80-2
11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1-苯基-2-丙酮
1-苯基-2-丙酮
103-79-7
12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4676-39-5
13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N-苯乙基-4-哌啶酮
盐酸
盐酸
7647-01-0
39
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苯乙腈
140-29-4
40
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γ-丁内酯
96-48-0
说明:1. 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2. 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3.目前共40种易制毒化学品,其中,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目前共19种,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第二类目前共13种,第三类目前共8种。
苯乙酸
苯乙酸
103-82-2
易制毒-易制爆-剧毒化学品清单

易制毒化学品清单:第一类1.1-苯基-2-丙酮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胡椒醛4.黄樟素5.黄樟油6.异黄樟素7。
N-乙酰邻氨基苯酸8.邻氨基苯甲酸9.麦角酸*10.麦角胺*11.麦角新碱*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第二类1.苯乙酸2.醋酸酐3.三氯甲烷4.乙醚5.哌啶第三类1.甲苯2.丙酮3.甲基乙基酮4.高锰酸钾5.硫酸6.盐酸说明: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易制爆化学品清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注: 1、各栏目的含义:“序号”:《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化学品的顺序号。
“品名":根据《化学命名原则》(1980)确定的名称。
“别名":除“品名”以外的其他名称,包括通用名、俗名等。
“CAS号":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品的唯一登记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2-2013~GB30000。
29.2013)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
2、除列明的条目外,无机盐类同时包括无水和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3、混合物之外无含量说明的条目,是指该条目的工业产品或者纯度高于工业产品的化学品.4、标记“*”的类别,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剧毒化学品清单: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经《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筛选)。
易制毒化学物质名录(2023年版)

易制毒化学物质名录(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物质名录(2023年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准确、明确地列出易制毒化学物质的最新名录,以便相关机构和个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监管和控制。
本名录应在2023年生效,取代之前的版本。
名录
以下是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物质名录(按字母顺序排列):
1.安非他命
2.丙二酸酐
3.古柯碱
4.氢氯酸
5.
6.亚硝酸
请注意,以上仅为名录的一部分,更多易制毒化学物质将根据需要进行添加或调整,以保持名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管和控制
易制毒化学物质的监管和控制是确保社会安全和防止犯罪的关键措施。
国家相关机构应加强与执法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监管和控制措施。
主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加强对易制毒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销售和运输的监管,确保其仅用于合法目的。
2.设立专门的注册系统,对易制毒化学物质的生产商、经销商和使用者进行登记和审查。
3.加强对涉及易制毒化学物质的企业和个人的监测和检查,发现和打击潜在违法行为。
4.提高公众对易制毒化学物质的认知和风险意识,加强教育宣传。
国家应制定详细的法规和政策,为监管和控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
易制毒化学物质的监管和控制是维护社会安全和预防犯罪的重要任务。
名录的制定和更新应基于科学研究和相关数据,确保名录的准确与时效性。
相关机构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确保有效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得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
1.1-苯基-2-丙酮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胡椒醛
4.黄樟素
6.异黄樟素
7. N-乙酰邻氨基苯酸
8.邻氨基苯甲酸
9.麦角酸*
10.麦角胺*
11.麦角新碱*
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
13.羟亚胺
第二类
1.苯乙酸
2.醋酸酐
3.三氯甲烷
4.乙醚
5.哌啶
第三类
1.甲苯
3.甲基乙基酮
4.高锰酸钾
5.硫酸
6.盐酸
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