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题【word】无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我们利用经纬网的日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B •进一步认得地球的形状和大小C .认识经纬线的长短及方向的变化D .有利于了解地球的运动2.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 23° N, 114.52° 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100* E甲■丙A・甲地B・乙地 C •丙地 D •丁地3.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乙的经纬度为(60° E, 40° N)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C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D .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B 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
在已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5.关于某地(40° N 90° 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北半球、高纬度南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低纬度6.根据如图地球仪屮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①②处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属于屮纬度地区B.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C•②地属于北温带D•①②两地均位于东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4.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7. 图中表示南纬23.5° ,东经20°的点是()A •甲B •乙C •丙D . T& (2016•广酋)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10.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 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11・下列四点中同时符合西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条件的是( )A • 140° E, 40° NB .150° W, 20°N A •40° N , 60° W C .40° N, 60° E 9.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B .40° S, 60° ED .40° S, 60° W)A ・23・5° NB .23.5° SC ・66・5° ND .66. 5° S T 甲]1 M 1X L lr-ztr*1 P2 C T1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14.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四向东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C. 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15. 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 “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公转D •四季冷暖差异16. 晚上,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说上午好,岀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纬度位置D .海陆位置17. 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A ・顺时针方向B •逆时针方向下列四幅图屮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力向的是(13. C . D .20. 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 )A .方向相同B ・周期相同C. 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 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二、综合题21. 读半球的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0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长度相等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下图所示地球仪,回答2~3题。
2.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的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3.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雅安的经纬度约是()A.30°S,103°EB.30°N,103°WC.30°N,103°ED.30°S,103°W5.雅安位于成都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6.如图所示之日,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8日在海南博鳌(19.14°N,110.58°E)隆重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
根据资料判断,博鳌位于图中()A.甲B.乙C.丙D.丁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
8.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9.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10.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山东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2°N,102.0°E)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单元综合测试题完整版 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单选题1.对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大地如覆盖C.接近正圆的球体D.地方如棋局2.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为5厘米,AB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40千米B.400千米C.4000千米D.4千米3.关于点(10°S,15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4.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5. 下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A.热带B.南温带C.北温带D.北寒带6. 2016年9月23日上午8时,台风“鲇鱼”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4时40分前后,今年第17号台风“鲇鱼”以台风级登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并于当日夜间进入江西南部,尔后减弱消失。
读台风“鲇鱼”行进路线图,判断28日台风登陆点的大致经纬度是()A.(24°N,118°W)B.(24°N,118°E)C.(24°S,118°W)D.(24°S,118°E)7. 今年寒假济南的丽丽和家人去了云南旅游,确定行程时需要参考的地图是()A.云南省旅游景点图B.中国交通图C.山东省导游图D.云南省地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8-9题。
8.图中甲处表示()A.山顶B.山谷C.山脊D.陡崖9.图中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淮北某校的小林同学在不同的节气观察正午自身影长的变化,总结出节气不同,正午的影子也有明显差异。
读图回答下列10-12题。
10.当小林的正午影子最短的时候,这一天是A.冬至B.立春C.夏至D.秋分11.地球从甲节气到乙节气,小林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C.保持不变D.先变短后变长12.不同季节,小林正午影子长度不同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壳运动D.气候变化读图,完成13-14题。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文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错误的是()1.(2)如果给地球做件衣服包裹全身那么所需面料至少要()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D.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D【解析】(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A正确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B正确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C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因此如果给地球做件衣服包裹全身那么所需面料至少要5.1亿平方千米故选B2.在2015年的4月份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假如在一幅1: 5000000的地图上量算出震源地到拉萨的距离约为1厘米请算出震源地到拉萨的实际距离为()A. 100千米B. 50千米C. 50000千米D. 200千米【答案】B【解析】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 500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量算出震源地到拉萨的距离约为1厘米震源地到拉萨的实际距离为50千米3.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答案】B【解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 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B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C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故选B4.(1)人类对地球真实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选项中不能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4.(2)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3)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①昼夜更替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太阳的东升西落④四季冷暖的差异A. 中国古代提出了“盖天说”和“浑天说”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C. 从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D. 地球卫星照片【答案】A【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盖天说”和“浑天说”都不能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 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C【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和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故②④正确故选C5.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是()A. 热带温带寒带形成B. 白天黑夜交替C. 四季轮回D.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答案】B【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6.(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6.(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7.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答案】D【解析】在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江西南昌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冬季B. 南昌昼夜长短有变化C. 南昌正午树影长短有变化D. 哈尔滨黎明时乌鲁木齐还是满天星斗【答案】D【解析】江西南昌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冬季南昌昼夜长短有变化南昌正午树影长短有变化都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ABC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哈尔滨黎明时乌鲁木齐还是满天星斗说明有时差属于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故D 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9.最能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 地形剖面图B. 分层设色地形图C. 等高线地形图D. 地形素描图【答案】A【解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0.(1)写出E、F、G处地形部位名称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10.(2)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__处10.(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__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________千米10.(4)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10.(5)在①处修建水库拦河坝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提示可以从蓄水量、工程量等方面分析)10.(6)判断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___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答案】(1)鞍部, 山谷, 山脊【解析】(1)依据位置图中E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F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G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答案】(2)B, A【解析】(2)图中A、B两处 B为陡崖适合攀岩 A为溪流适合漂流【答案】(3)658, 20【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最高海拔为658米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2×10=20千米【答案】(4)自西向东【解析】(4)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答案】(5)工程量小【解析】(5)图中①位于盆地出口处在①处修建水库拦河坝的有利条件是工程量小省时、省力【答案】(6)C, 水稻【解析】(6)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C坡原因在于C坡等高线稀疏坡缓此地(三明市)位于南方地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11.(1)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11.(2)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地形类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是()A. 400米B. 600米C. 800米D. 1000米【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 A点的海拔是1200米 B点的海拔是6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200米﹣600米=600米【答案】C【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图中E是平原应为绿色12.(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12.(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A、B、C三地中无太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12.(3)地球自转一周时 A、B、C 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 经过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12.(4)今年的元旦节郴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____12.(5)当地球运动到②位置时郴州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___ 此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12.(6)今天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考试此时地球公转运行到了__________(选择填空)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答案】(1)(30°N 100°E), (0° 120°E)【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N 100°E) C点的经纬度位置是(0° 120°E)【答案】(2)东, A【解析】(2)B点的经度位置是120°E 从东西半球看属于东半球 A、B、C三地中无太阳光直射的是位于北温带的A点【答案】(3)C, A【解析】(3)地球自转一周时 A、B、C 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C 经过距离最短的是A【答案】(4)昼短夜长【解析】(4)元旦节时是1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是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并且继续向北运动这时北温带的郴州是昼短夜长【答案】(5)夏至, 极昼【解析】(5)当地球运动到②位置时郴州的节气是夏至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答案】(6)D【解析】(6)当我们大多数学校进行期末考试时是每年的1月前后地球公转的位置是在④→①之间在冬至日与次年春分日之间故选D13.(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 ________ 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________带13.(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13.(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方向13.(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13.(5)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优先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答案】"(1)(33°22′N 118°12E)", 北温【解析】(1)结合图示得知经度越往东越大表明是东经(用E表示)纬度越往北越大表明是北纬(用N表示)由此得知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33°22′N 118°12'E)该区域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北温带范围是23.5°N~66.5°N)【答案】(2)150【解析】(2)结合图示得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煤矿的海拔为250米温泉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50米【答案】(3)4, 西北【解析】(3)比例尺为1∶100000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已知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可知实地距离是4千米在经纬网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答案】(4)丙【解析】(4)在等高线图中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陡崖图示丙村位于陡崖附近【答案】(5)旅游业有温泉等旅游资源(或采矿业有煤炭资源)【解析】(5)根据图例可知乙村周围有煤矿可发展采矿业有温泉可发展旅游业14.(1)山峰、古寺、村庄、湖泊四地中海拔最低的是()14.(2)流速较快的河段位于()14.(3)图示区域地势()14.(4)聚落与湖泊(图上距离约3cm)的实地距离约为()A. 山峰B. 古寺C. 湖泊D. 村庄【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山峰的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古寺的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村庄和湖泊的海拔都低于400米但是湖泊位于上游河段村庄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村庄的海拔应该低于湖泊的海拔高度【答案】D【解析】小河流速快慢与坡度陡缓有关丁河段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流速较快【答案】D【解析】从图例高程表看出图示区域海拔高度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大致自西南向东北流【答案】C【解析】从图中数字式比例尺1 10000得知图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聚落与湖泊(图上距离约3cm)的实地距离约为300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发生月食时,人们看到的月亮图片不可能是()4.若给“地球妈妈”做一件外套,至少需要多少布料?()A.4万平方千米B.6371平方千米C.5.11平方千米D.5.1亿平方千米5.家住北极的“咸蛋超人”有一天想去拜访住在南极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
“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2万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12742千米6.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A.地球B.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D.地球仪7.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研究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B.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位于赤道上C.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地球上并不存在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B,C。
(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①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
我是。
②我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我是。
③人们都说我是两极之间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在地球中实际是不存在的。
我是。
(3)根据描述,请你来判断。
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我是地球的()A.表面积B.赤道半径C.极半径D.最大周长9.观察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一章《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共14小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更好地了解“她”,江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制作了简易地球仪(下图)。
完成1-4题。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推测地球()A.天圆地方B.是正方体C.是个球体D.是静止不动的2.地球仪上的虚线M()A.形状为半圆B.连接南、北极点C.为最长纬线D.指示东西方向3.图中a点的经纬度为()A.(23.5°N,120°E)B.(23.5°S,120°E)C.(23.5°N,120°W)D.(23.5°S,120°W)4.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A.四季变化B.地球自转方向C.五带形成D.昼夜长短变化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工具,直观地表现出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但它又与真实的地球有所不同。
读图完成5-6题。
5.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A.预测某地天气B.寻找各种矿藏C.测量地形高度D.确定位置方向6.下列事物实际分布在地球上的是()A.本初子午线B.大洲与大洋C.赤道D.地轴读经纬网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点的坐标是()A.(25°N,150°E)B.(25°S,150°W)C.(25°S,150°E)D.(25°N,150°W)8.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D.丁点位于甲点的东南方向2023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
读图完成9-11题。
9.以下对厄瓜多尔位置的说法,与事实相吻合的是()A.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B.是一个内陆国C.是一个低纬度国家D.对外交通不便10.厄瓜多尔的城市主要分布在()A.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B.中部高原山地C.东部平原地区D.内陆边疆地区11.中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中国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商品最大可能是()①香蕉,可可、咖啡②海洋鱼虾③汽车、飞机④电脑、机器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含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地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共15小题)读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图。
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完成下面1-2题。
1.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A.圆球B.圆柱体C.圆锥体D.不规则球体2.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列数据能准确无误的说明地球大小的是()①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②赤道周长约4千米③地球表面有七大洲、四大洋④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天宫TV》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的科普短视频栏目。
第六集“从天宫看太空”中,从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欣赏星空和地球,一个湛蓝色的美丽星球通过镜头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清晰可见,美到令人窒息。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从中国空间站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A.天圆地方B.球体C.立方体D.倒扣的锅4.下列地理事物,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A.白云B.陆地C.经纬网D.海洋下图为某地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7题。
5.乙的经纬度是()A.10°N,10°W B.10°S,10°WC.10°N,10°E D.10°S,10°E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的纬线比乙所在的纬线短B.今天(5.15)乙昼长夜短C.丙很可能位于大西洋中D.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7.丁地位于甲地的()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读经线和经度图,完成下列8-11题。
8.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弧线,叫的做经线,经线指示方向()A.东西B.东北西南C.南北D.无法判断9.观察右图判断图中经线①的度数是()A.30°W B.40°W C.30°E D.40°E10.观察图,本初子午线是()A.0°经线B.180°经线C.20°W经线D.160°E经线11.下列关于经线和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自成圆圈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90° D.O°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12-15题。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形状是()A.椭圆B.圆弧C.球体D.方形2.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①地表海洋深度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④陆地平均海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本初子午线是指()A.0°经线B.0°纬线C.60°纬线D.90°经线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经线B.②表示北极点C.③表示纬线D.④表示地轴5.图中a、b、c、d四地,位于热带的是()A.a、b两地B.a、d两地C.b、c两地D.c、d两地6.关于图中四地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a(20°S,30°W)B.b(20°N,90°E)C.c(40°N,150°E)D.d(40°S,120°W)7.关于图中各地相对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A.a地在d地的东北方向B.c地在a地的西南方向C.b地在a地的东南方向D.d地在b地的西北方向8.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A.公园导游图B.城市地形图C.城市政区图D.气候分布图某校七年级(一)班,面向黑板,右侧是教室的前后门。
小强同学用皮尺测得教室长9米、宽7米,用手机指南针测得面对黑板的方向是正东。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教室的前门朝向()A.东方B.西方C.北方D.南方厘米的纸绘制教室平面图,宜选用的比例尺是()10.小强用3021A.1:10B.1:40C.1:200D.1:1 000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信息,根据所学的地图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海陆分布、自转和公转。
在地球仪上能识别经线、纬线、东、
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并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指出五带的界线范围。
2、能正确观察有关图片、示意图和地球仪,想象地球的形状及自转和公转状况。
能用地
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能绘出地球公转示意图。
二、学习要求
1、基本知识:
⑴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
⑵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纬度、经度、本初子午线。
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⑶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的原因。
2、基本能力:
⑴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五带的界线和划分。
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绘制简单地球公转示意图。
⑵学会:用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和地球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实践能力:
⑴搜集有关地球方面的文字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一期简报。
⑵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地球仪。
4、德育要求:
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
三、学习建议
1、希望你准备一个地球仪,以便形象直观地学习有关知识
2、学习时要注意观察地球仪,把学习内容与地球仪联系起来
3、要很好地利用地球公转示意图学好相关知识
四、检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任上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赤道C极圈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4、地球赤道周长约是:()
A 20000千米
B 40000千米
C 60000千米
D 千米
5、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
A. 0O
B. 30O
C. 60O
D. 90O
6、每条经线的形状是:()
A 圆形B半圆形
7、下列热量带中都在低纬度的是:()
A 寒带B温带 C 热带
8、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9、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D以上各带都有
10、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D以上各带都有
11、看图1——1,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图1——1
A.经度20°,纬度20º
B.20ºE,20ºN
C.20ºW,20ºN
D.20ºE,20ºS
(二)、综合题
1.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图1——2)上,完成下列要求:
图1—2
(1)在相应的位置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
(2)在方框里写出四条纬线的名称。
(3)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
地球运动
比较内容
自转 公转 绕转对象
方向
周期
4、 ,回答:
图1——3
(1)图示时间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
N
S 太 阳 B A 光 线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为。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