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热分析报告案例(ANSYS15.0版)

稳态热分析报告案例(ANSYS15.0版)
稳态热分析报告案例(ANSYS15.0版)

本例题的主要部分为一个圆筒形罐,其上沿径向有一材料一样的接管(如图????所所示),罐内流动着450°F(232°C)的高温流体,接管内流动着100°F(38 °C)的低温流体,两个流体区域由薄壁管隔离。罐的对流换热系数为250Btu/hr-ft2-o F(1420watts/m2-°K),接管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管壁温度而变,它的热物理性能如表???所示。要求计算罐与接管的温度分布。

表????

6.5.1 预处理

Step 1: 确定分析标题

起动ANSYS后,开始一个分析,需要输入一个标题,按下面方法进行操作:

1.选择Utility Menu> File> Change Title,弹出相应对话框

2.输入Steady-state thermal analysis of pipe junction。

3.点击OK。

Step 2: 设置分析单位系统

You need to specify units of measurement for the analysis. For this pipe junction example, measurements use the U. S. Customary system of units

(based on inches). To specify this, type the command /UNITS,BIN in the ANSYS Input window and press ENTER.在分析之前,需要为分析系统设定单位系统,

Step 3: Define the Element Type

The example analysis uses a thermal solid element. To define it, do the following: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The Element Types dialog box appears.

2.Click on Add. The 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dialog box appears.

3.In the list on the left, scroll down and pick (highlight) "Thermal

Solid." In the list on the right, pick "Brick20node 90."

4.Click on OK.

5.Click on Close to close the Element Types dialog box.

Step 4: Define Material Properties

To define material properties for the analysis, perform these steps: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The 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dialog box appears.

2.In the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window, double-click on the

following options: Thermal, Density. A dialog box appears.

3.Enter .285 for DENS (Density), and click on OK. Material Model

Number 1 appears in the Material Models Defined window on the left.

4.In the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window, double-click on the

following options: Conductivity, Isotropic. A dialog box appears.

5.Click on the Add Temperature button four times. Four columns are

added.

6.In the T1 through T5 fields, enter the following temperature values:

70, 200, 300, 400, and 500. Select the row of temperatures by

dragging the cursor across the text fields. Then copy the

temperatures by pressing Ctrl-c.

7.In the KXX (Thermal Conductivity) fields, enter the following

values, in order, for each of the temperatures, then click on OK.

Note that to keep the units consistent, each of the given values of KXX must be divided by 12. You can just input the fractions and have ANSYS perform the calculations.

8.35/12

8.90/12

9.35/12

9.80/12

10.23/12

8.In the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window, double-click on Specific

Heat. A dialog box appears.

9.Click on the Add Temperature button four times. Four columns are

added.

10.With the cursor positioned in the T1 field, paste the five

temperatures by pressing Ctrl-v.

11.In the C (Specific Heat) fields, enter the following values, in

order, for each of the temperatures, then click on OK.

.113

.117

.119

.122

.125

12.Choose menu path Material> New Model, then enter 2 for the new

Material ID. Click on OK. Material Model Number 2 appears in the Material Models Defined window on the left.

13.In the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window, double-click on Convection

or Film Coef. A dialog box appears.

14.Click on the Add Temperature button four times. Four columns are

added.

15.With the cursor positioned in the T1 field, paste the five

temperatures by pressing Ctrl-v.

16.In the HF (Film Coefficient) fields, enter the following values,

in order, for each of the temperatures. To keep the units consistent, each value of HF must be divided by 144. As in step 7, you can input the data as fractions and let ANSYS perform the calculations.

426/144

405/144

352/144

275/144

221/144

17.Click on the Graph button to view a graph of Film Coefficients vs.

temperature, then click on OK.

18.Choose menu path Material> Exit to remove the 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dialog box.

19.Click on SAVE_DB on the ANSYS Toolbar.

Step 5: Define Parameters for Modeling

1.Choose Utility Menu> Parameters> Scalar Parameters. The Scalar

Parameters window appears.

2.In the window's Selection field, enter the values shown below. (Do

not enter the text in parentheses.) Press ENTER after typing in each value. If you make a mistake, simply retype the line containing the error.

RI1=1.3 (Inside radius of the cylindrical tank)

RO1=1.5 (Outside radius of the tank)

Z1=2 (Length of the tank)

RI2=.4 (Inside radius of the pipe)

RO2=.5 (Outside radius of the pipe)

Z2=2 (Length of the pipe)

3.Click on Close to close the window.

Step 6: Create the Tank and Pipe Geometry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Volumes>

Cylinder> By Dimensions. The Create Cylinder by Dimensions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Outer radius" field to RO1, the "Optional inner radius"

field to RI1, the "Z coordinates" fields

to 0 and Z1 respectively, and the "Ending angle" field to 90.

3.Click on OK.

4.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Offset WP by Increments. The

Offset WP dialog box appears.

5.Set the "XY, YZ, ZX Angles" field to 0,-90.

6.Click on OK.

7.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Volumes>

Cylinder> By Dimensions. The Create Cylinder by Dimensions dialog box appears.

8.Set the "Outer radius" field to RO2, the "Optional inner radius"

field to RI2, the "Z coordinates" fields

to 0 and Z2 respectively. Set the "Starting angle" field

to -90 and the "Ending Angle" to 0.

9.Click on OK.

10.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Align WP with> Global

Cartesian.

Step 7: Overlap the Cylinders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Booleans>

Overlap> Volumes. The Overlap Volumes picking menu appears.

2.Click on Pick All.

Step 8: Review the Resulting Model

Before you continue with the analysis, quickly review your model. To do so, follow these steps:

1.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Numbering. The Plot Numbering

Controls dialog box appears.

2.Click the Volume numbers radio button to On, then click on OK.

3.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View Settings> Viewing

Direction. A dialog box appears.

4.Set the "Coords of view point" fields to (-3,-1,1), then click on

OK.

5.Review the resulting model.

6.Click on SAVE_DB on the ANSYS Toolbar.

Step 9: Trim Off Excess Volumes

In this step, delete the overlapping edges of the tank and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pipe.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Delete> Volume and

Below. The Delete Volume and Below picking menu appears.

2.In the picking menu, type 3,4 and press the ENTER key. Then click

on OK in the Delete Volume and Below picking menu.

Step 10: Create Component AREMOTE

In this step, you select the areas at the remote Y and Z edges of the tank and save them as a component called AREMOTE. To do so, perform these tasks:

1.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ntities. The Select Entities

dialog box appears.

2.In the top drop down menu, select Areas. In the second drop down

menu, select By Location. Click on the Z Coordinates radio button.

3.Set the "Min,Max" field to Z1.

4.Click on Apply.

5.Click on the Y Coordinates and Also Sele radio buttons.

6.Set the "Min,Max" field to 0.

7.Click on OK.

8.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Comp/Assembly> Create Component.

The Create Component dialog box appears.

9.Set the "Component name" field to AREMOTE. In the "Component is

made of" menu, select Areas.

10.Click on OK.

Step 11: Overlay Lines on Top of Areas

Do the following:

1.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Numbering. The Plot Numbering

Controls dialog box appears.

2.Click the Area and Line number radio boxes to On and click on OK.

3.Choose Utility Menu> Plot> Areas.

4.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Erase Options.

5.Set "Erase between Plots" radio button to Off.

6.Choose Utility Menu> Plot> Lines.

7.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Erase Options.

8.Set "Erase between Plots" radio button to On.

Step 12: Concatenate Areas and Lines

In this step, you concatenate areas and lines at the remote edges of the tank for mapped meshing. To do so, follow these steps: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Volumes> Mapped>

Concatenate> Areas. The Concatenate Areas picking menu appears.

2.Click on Pick All.

3.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Volumes> Mapped>

Concatenate> Lines. A picking menu appears.

4.Pick (click on) lines 12 and 7 (or enter in the picker).

5.Click on Apply.

6.Pick lines 10 and 5 (or enter in picker).

7.Click on OK.

Step 13: Set Meshing Density Along Lines

1.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Size Cntrls>

ManualSize>Lines> Picked Lines. The Element Size on Picked Lines picking menu appears.

2.Pick lines 6 and 20 (or enter in the picker) .

3.Click on OK. The Element Sizes on Picked Lines dialog box appears.

4.Set the "No. of element divisions" field to 4.

5.Click on OK.

6.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Size Cntrls>

ManualSize> Lines> Picked Lines. A picking menu appears.

7.Pick line 40 (or enter in the picker).

8.Click on OK. The Element Sizes on Picked Lines dialog box appears.

9.Set the "No. of element divisions" field to 6.

10.Click on OK.

Step 14: Mesh the Model

In this sequence of steps, you set the global element size, set mapped meshing, then mesh the volumes.

1.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verything.

2.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Size Cntrls>

ManualSize> Global> Size. The Global Element Sizes dialog box

appears.

3.Set the "Element edge length" field to 0.4 and click on OK.

4.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er Opts. The

Mesher Options dialog box appears.

5.Set the Mesher Type radio button to Mapped and click on OK. The Set

Element Shape dialog box appears.

6.In the 2-D shape key drop down menu, select Quad and click on OK.

7.Click on the SAVE_DB button on the Toolbar.

8.Choose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Volumes> Mapped>

4 to 6 sided. The Mesh Volumes picking menu appears. Click on Pick

All. In the Graphics window, ANSYS builds the meshed model. If a shape testing warning message appears, review it and click Close.

Step 15: Turn Off Numbering and Display Elements

1.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Numbering. The Plot Numbering

Controls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Line, Area, and Volume numbering radio buttons to Off.

3.Click on OK.

Step 16: Define the Solution Type and Options

In this step, you tell ANSYS that you want a steady-state solution that uses a program-chosen Newton-Raphson option.

1.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New Analysis. The New

Analysis dialog box appears.

2.Click on OK to choose the default analysis type (Steady-state).

3.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Analysis Options.

The Static or Steady-State dialog box appears.

4.Click on OK to accept the default (“Program-chosen”) for

"Newton-Raphson option."

Step 17: Set Uniform Starting Temperature

In a thermal analysis, set a starting temperature.

1.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Thermal>

Temperature> Uniform Temp. A dialog box appears.

2.Enter 450 for "Uniform temperature." Click on OK.

Step 18: Apply Convection Loads

This step applies convection loads to the nodes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ank.

1.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Change Active CS to> Global

Cylindrical.

2.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ntities. The Select Entities

dialog box appears.

3.Select Nodes and By Location, and click on the X Coordinates and

From Full radio buttons.

4.Set the "Min,Max" field to RI1 and click on OK.

5.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Thermal>

Convection> On Nodes. The Apply CONV on Nodes picking menu appears.

6.Click on Pick All. The Apply CONV on Nodes dialog box appears.

7.Set the "Film coefficient" field to 250/144.

8.Set the "Bulk temperature" field to 450.

9.Click on OK.

Step 19: Apply Temperature Constraints to AREMOTE Component

1.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Comp/Assembly> Select

Comp/Assembly. A dialog box appears.

2.Click on OK to select component AREMOTE.

3.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ntities. The Select Entities

dialog box appears.

4.Select Nodes and Attached To, and click on the Areas,All radio

button. Click on OK.

5.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Thermal>

Temperature> On Nodes. The Apply TEMP on Nodes picking menu appears.

6.Click on Pick All. A dialog box appears.

7.Set the "Load TEMP value" field to 450.

8.Click on OK.

9.Click on SAVE_DB on the ANSYS Toolbar.

Step 20: Apply Temperature-Dependent Convection

In this step, apply a temperature-dependent convection loa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ipe.

1.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Offset WP by Increments. A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XY,YZ,ZX Angles" field to 0,-90, then click on OK.

3.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s>

Create Local CS> At WP Origin. The Create Local CS at WP Origin dialog box appears.

4.On the "Type of coordinate system" menu, select "Cylindrical 1" and

click on OK.

5.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ntities. The Select Entities

dialog box appears.

6.Select Nodes, and By Location, and click on the X Coordinates radio

button.

7.Set the "Min,Max" field to RI2.

8.Click on OK.

9.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Thermal>

Convection> On Nodes. The Apply CONV on Nodes picking menu appears.

10.Click on Pick All. A dialog box appears.

11.Set the "Film coefficient" field to -2.

12.Set the "Bulk temperature" field to 100.

13.Click on OK.

14.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verything.

15.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Symbols. The Symbols dialog box

appears.

16.On the "Show pres and convect as" menu, select Arrows, then click

on OK.

17.Choose Utility Menu> Plot> Nodes. The display in the Graphics

Window changes to show you a plot of nodes.

Step 21: Reset the Working Plane and Coordinates

1.To reset the working plane and default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Change Active CS to> Global

Cartesian.

2.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Align WP With> Global Cartesian.

Step 22: Set Load Step Options

For this example analysis, you need to specify 50 substeps with automatic time stepping.

1.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Load Step Options> Time/Frequenc>

Time and Substps. The Time and Substep Options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Number of substeps" field to 50.

3.Set "Automatic time stepping" radio button to On.

4.Click on OK.

Step 23: Solve the Model

1.Choose Main Menu> 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The ANSYS program

displays a summary of the solution options in a /STAT command

window.

2.Review the summary.

3.Choose Close to close the /STAT command window.

4.Click on OK in the Solve Current Load Step dialog box.

5.Click Yes in the Verify message window.

6.The solution runs. When the Solution is done! window appears, click

on Close.

Step 24: Review the Nodal Temperature Results

1.Choose Utility Menu> PlotCtrls> Style> Edge Options. The Edge

Options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Element outlines" field to "Edge only" for contour plots

and click on OK.

3.Choose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Contour Plot>

Nodal Solu. The 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 dialog box appears.

4.For "Item to be contoured," pick "DOF solution" from the list on

the left, then pick "Temperature TEMP" from the list on the right.

5.Click on OK. The Graphics window displays a contour plot of the

temperature results.

Step 25: Plot Thermal Flux Vectors

In this step, you plot the thermal flux vector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pipe and tank.

1.Choose Utility Menu> WorkPlane> Change Active CS to> Specified

Coord Sys. A dialog box appears.

2.Set the "Coordinate system number" field to 11.

3.Click on OK.

4.Choose Utility Menu> Select> Entities. The Select Entities

dialog box appears.

5.Select Nodes and By Location, and click the X Coordinates radio

button.

6.Set the "Min,Max" field to RO2.

7.Click on Apply.

8.Select Elements and Attached To, and click the Nodes radio button.

9.Click on Apply.

10.Select Nodes and Attached To, then click on OK.

11.Choose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Vector Plot>

Predefined. A dialog box appears.

12.For "Vector item to be plotted," choose "Flux & gradient" from the

list on the left and choose "Thermal flux TF" from the list on the right.

13.Click on OK. The Graphics Window displays a plot of thermal flux

vectors.

Step 26: Exit from ANSYS

To leave the ANSYS program, click on the QUIT button in the Toolbar. Choose an exit option and click on OK.

经典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经典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四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 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关键是怎么处理。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Spss数据分析报告

2 2 SPSS 期末报告 关于员工受教育程度对其工资水 平的影响统计分析报告 SPSS 统计分析方法 姓汤重阳 号:学 三班所在班级: 目录 一、 数据样本描 述 ..................... 二、 要解决的问题描 述 ..................... 1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1 1.1分类汇总 ............ 1.2个案排秩 ............ 1.3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2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2.1频数分析.…… 2.2描述统计分析 3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2 3.1分布类型检验 3.1.1 正态分布. 3.1.2 二项分布. 课程名称: 名: 人力资源管理 所在专业:

3.1.3 游程检验 (2)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 3.3 卡方检验 (2)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2) 3.4.1 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2) 3.4.2 线性回归模型 (2)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2 三、具体步骤描述 (3)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3 1.1 分类汇总 (3) 1.2 个案排秩 (3)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4) 5 ........................................................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 分2 2.1 频数分析 (5) 2.2 描述统计分析 (6)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7 3.1 分布类型检验 (7) 3.1.1 正态分布 (7) 3.1.2 二项分布 (8) 3.1.3 游程检验 (9)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0) 3.3 卡方检验 (12)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13) 3.4.1 相关分析 (13) 3.4.2 线性回归模型 (15)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16 4.1 信度 (16) 71 ................................................................... 效度4.2 一、数据样本描述 分析数据来自于“微盘一一SPSS数据包data02-01 ”。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11 个变量,分别是: 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 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总体状况,并分析职工受教育程度、起始工资、现工资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VIVO手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走势持续增长,消费者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支出的增长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也正是消费增加助推中国手机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手机生产、出口基地和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外手机品牌将在中国掀起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技术因素:我国国产手机的技术比以往成熟了很多。从一开始人们不愿意购买国产手机,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国产手机没有像三星、苹果那样的技术,在操作系统上可能还不够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产手机,像小米、华为、联想、酷派、OPPO、VIVO 等国产手机技术比较成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社会因素:手机从最初作为人们远距离沟通交流的工具,发展到如今的集娱乐与休闲于一体,升值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消费者不仅注重手机的质量,同时也对手机的外观,质感以及功能提出了公告要求。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品类的创新与升级,而非过去的简单模仿。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是“新”,新产品的优越性越多越明显,能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程度越高,越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手机行业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艾媒咨询《2010-2011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销量约达2.5亿。借此粗略估算,手机行业高需求大。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1、新入者威胁加大,品牌越来越多,国外品牌在中中国市场纷纷投资建厂; 2、现有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外手机凭借质量优势占据大量份额,国产手机价格优势占据半壁江山; 3、替代品威胁增加,山寨机用户市场竞争; 4、消费者掌握信息增多,讨价还价能力增强;

5、核心技术发展使得供应商供货质量提高,讨价还价能力增强。 产品分析 VIVO手机产品有四大类:X系列,Y系列,Xshot系列,Xplay系列。 X系类:X系类产品手机主张极致Hi-Fi,极致纤薄;以X3L,X3V为代表,今年8月份,K歌之王—X5问世。 Y系列:Y系类产品手机主张极速4G,超薄设计,灵动快拍;以Y22L,Y18L为代表,让用户畅享4G网络,体验4G带来的乐趣。 Xshot系列:Xshot系列产品主张Hi-Fi极致拍摄;以Xshot为代表,其摄像头模拟单反,在夜间拍摄效果佳,且具有抓拍的功能。 Xplay系列:Xplay系列产品主张Hi-Fi极致影音和影像;以Xplay3S,Xplay为代表,其播放视频效果好。 竞争对手分析 消费者心中手机排序 由图表可知,在消费者心中,认为苹果手机是最佳的,第二是三星,相对于国产手机而言,小米,华为,魅族都在VIVO之上,可见VIVO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小米、华为、魅族和OPPO。 小米手机: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旗下的一个智能手机系列,此系列的手机搭载小米公司研发的MIUI手机操作系统。小米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每款产品成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小米营销的成功让众多国产手机模仿的对象。 华为:华为是中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于1987年注册成立。华为是世界500强企业,其手机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华为模仿小米营销推出荣耀系列;其P7手机,简介,轻薄的一款商务手机,深受男士的喜爱,冲击高端手机市场。 魅族:魅族(MEIZU)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是国内知名的智能手机厂商,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家国产手机十大品牌之一,多媒体终端行业知名品牌,以

VIVO手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走势持续增长,消费者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支出的增长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也正是消费增加助推中国手机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手机生产、出口基地和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外手机品牌将在中国掀起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技术因素:我国国产手机的技术比以往成熟了很多。从一开始人们不愿意购买国产手机,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国产手机没有像三星、苹果那样的技术,在操作系统上可能还不够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产手机,像小米、华为、联想、酷派、OPPO、VIVO等国产手机技术比较成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社会因素:手机从最初作为人们远距离沟通交流的工具,发展到如今的集娱乐与休闲于一体,升值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消费者不仅注重手机的质量,同时也对手机的外观,质感以及功能提出了公告要求。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品类的创新与升级,而非过去的简单模仿。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是“新”,新产品的优越性越多越明显,能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程度越高,越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手机行业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艾媒咨询《2010-2011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销量约达2.5亿。借此粗略估算,手机行业高需求大。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1、新入者威胁加大,品牌越来越多,国外品牌在中中国市场纷纷投资建厂;

2、现有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外手机凭借质量优势占据大量份额,国产手机价格优势占据半壁江山; 3、替代品威胁增加,山寨机用户市场竞争; 4、消费者掌握信息增多,讨价还价能力增强; 5、核心技术发展使得供应商供货质量提高,讨价还价能力增强。 产品分析 VIVO手机产品有四大类:X系列,Y系列,Xshot系列,Xplay系列。 X系类:X系类产品手机主张极致Hi-Fi,极致纤薄;以X3L,X3V为代表,今年8月份,K歌之王—X5问世。 Y系列:Y系类产品手机主张极速4G,超薄设计,灵动快拍;以Y22L,Y18L 为代表,让用户畅享4G网络,体验4G带来的乐趣。 Xshot系列:Xshot系列产品主张Hi-Fi极致拍摄;以Xshot为代表,其摄像头模拟单反,在夜间拍摄效果佳,且具有抓拍的功能。 Xplay系列:Xplay系列产品主张Hi-Fi极致影音和影像;以Xplay3S,Xplay为代表,其播放视频效果好。 竞争对手分析 消费者心中手机排序

人际交往案例分析

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心理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二、分析问题解决方案: (1)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2)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 1.认清嫉妒的危害 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并耽误了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

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又继续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础”——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开阔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正如我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也不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抑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产生的有效办法之一。 5.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

经典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四个经典得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 小贾就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与,不喜争执,与同事得关系处得都比较好。但就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得小李老就是处处与她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她合作得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精品文档,您值得期待 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得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就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得,忍一忍就算了。但就是,瞧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与小李成了绝对得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得事情就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得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她得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就是让小贾有所警觉得,应该留心就是不就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就是,小贾只就是一味得忍让,这个忍让不就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得应该就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就是不就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她对自己得态度变得这么恶劣,她应该主动及时与小李进行一个真诚得沟通,比如问问小李就是不就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她难堪了之类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得,可能她们之间得误会与矛盾在比较浅得时候就会通过及时得沟通而消失了。 但就是结果就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得时候,她选择了告状。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关键就是怎么处理。但就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得错误,那就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得调节作用,她得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得矛盾。正确得做法就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得疙瘩解开,加强员工得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得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得误会与矛盾。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变量,分别是:年龄,为三类变量;性别,为二类变量(0代表女,1代表男);收入,为一类变量;旅游花费,为一类变量;通道,为二类变量(0代表没走通道,1代表走通道);旅游的积极性,为三类变量(0代表积极性差,1代表积极性一般,2代表积极性比较好,3代表积极性好 4代表积极性非常好);额外收入,一类变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地区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地区359个人旅游基本状 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旅游的积极性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男女职工数量、不同积极性况的基本分布。 首先,对该地区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198名女性,161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4.8%和55.2%,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女性略多于男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旅游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是否进通道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没走通道的占81.6%,占绝大多数。 上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359个人中,对与旅游积极性差的组频数最高的,为171 人数的47.6%,其次为积极性一般和比较好的,占比例都为22.0%,积性为好的和非常好的比例比较低,分别为24人和6人,占总体的比例为6.7%和1.7%。 2、探索性数据分析 (1)交叉分析。 通过频数分析能够掌握单个变量的数据分布情况,但是在实际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单个变量的分布特征,还要分析多个变量不同取值下的分布,掌握多个变量的联合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就本数据而言,需要了解现工资与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起始工资、本单位工作经历、以前工作经历、职务等级的交叉分析。现以现工资与职务等级的列联表分析为例,读取数据(下面数据分析表为截取的一部分): Count

人际沟通案例

人际沟通经典案例分析(第二期) 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 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关键是怎么处理。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误会和矛盾。 案例二: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晚上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非常高兴,马上询问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 晚上,大姐打电话来询问我最近的情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是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 同样是对于一条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确差别很大。二姐从小就喜欢狗,所以一听到狗,在她的脑海中肯定会描绘出一幅一条可爱的小狗的影像。而大姐的反应却是关心狗是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在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副“肮脏凶恶的狗”的影像。 案例点评: 看来,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对它的概念与理解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与沟通当中也是同样的。 当你说出一句话来,你自己认为可能已经表达清楚了你的意思,但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反映,对其的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可以理解为相反的意思。这将大大影响我们沟通的效率与效果。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years)N Valid 474474Missing 00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1、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 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2、 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 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 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Gender Frequency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Female 21645.645.645.6 Male 258 54.4 54.4 100.0 Total 474100.0100.0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5.6%和54.4%,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Valid Cumulative

小米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小米公司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移动通讯业发展迅速,手机已渐渐普及。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9.2726亿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面对容量巨大且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环境,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的一个品牌,异军突起。但小米公司和国内外的手机产业相比也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本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它的营销策略、品牌定位战略、公司现状、手机市场环境分析、竞争格局、发展建议做了基本分析。结合小米公司的发展现状,对小米手机这一小米公司旗下的主要产品如何进行全球性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或者写下面这个(我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消费者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提高,时间缩短,在很多消费群体中,“玩手机”已经不是一种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娱乐。消费者也追求更加时尚、简约实用、性价比高手机,小米手机正是迎合了这些要求。) 关键词:小米手机高端智能消费发展 案例概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20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目前小米手机累计销售量352万台。6月26日,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雷军宣布,小米公司已完成新一轮2.16亿美元融资,此轮融资小米公司估值达到40亿美元,投资方均为国际顶级投资公司。 案例分析 (行业背景)2010年,智能手机成为整个业界关注的焦点。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普通手机销量为3.147亿部,同比增长17%,而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8.7%,达5430万部。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6165万部,同比增长50%。预计2010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将突破1.5亿。据测算,智能手机将以每年50%的速度提升。这意味着到2014年,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终端,届时将全面进进手机智能时代。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经典实用)

一、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之一——被拒绝的计划(人际沟通) 下面的谈话发生在一家大公司的两名员工之间。阅读完后,请你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刘伟(刘):昨天与毛石农(注:公司市场部经理)的会谈怎样? 赵国栋(赵):嗯——啊——这不是很重要。 刘:看起来你心情很不好 赵:是的。这次会谈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让我说,我希望将这件事忘了。 刘: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赵:对极了,对那家伙抱希望简直不可能。我认为上交的计划是非常清楚而周到的,但他全盘否定了。 刘:你说他一点都不接受。 赵:对。 刘:老赵,我们以前见过你的工作,你总是一流的。我很难想象你的计划被毛石农否决。他怎么说的? 赵:他说不现实,很难实施…… 刘:真的吗? 赵:真的,当他这么说时,我觉得他实在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恼怒,因为我认为我的计划很好,要知道,我对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花了巨大精力。 刘:我能肯定。 赵:对我真是一个打击 刘:我敢打赌,遇到这种事,我也会沮丧的。 赵:毛石农肯定有些什么事要反对我 刘:尽管你对这些计划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不能分辨毛石农的行为到底是反对你,还是反对你的计划,对吗? 赵:对,你又能怎样分辨呢? 刘: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惑与迷惑,你感到毛石农的行为是不合情理的。 赵:我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当然。如果他说你的计划不切实际,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是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的?这也许太笼统了。他是否提了一些具体的事件?你有没有要他指出问题或要他将反对的原因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赵:好主意,但你知道——受到拒绝,我是多么失望,简直就像在云里雾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是的,那是一次不成功的经历。你是那么的自尊,以至于想通过尽快放弃计划来挽回留下的一点自尊。 赵:对极了,我只想在我说出令人后悔的话之前,尽快逃离那里。 刘:然而,在你的思想背后,你也许想着毛石农并不会仅仅因为不喜欢你本人而让公司去冒险。但是……计划是好的!这其中的矛盾很难处理,对吗? 赵:完全这样,我知道应该让他说出更多的想法,但我站在那里是像个木偶。但你现在又能做什么呢,事情已经弄成这样了。 刘:老赵,我不认为全失败了。我的意思是你告诉我的,——他讲的与你讲的——我认为这还不是结论,也许他未理解计划,也许这天本该他休假。谁知道?有很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寒假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报告——基于外部环境和竞争战略的分析 课程名:企业战略管理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1301班 姓名:易凯 学号: 130604013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为发烧而生”为产品理念。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 一、问题概述 1.小米公司面对的外部环境是怎样的? 2.小米公司面对复杂环境应采取怎样不同的竞争战略? 3.小米公司在执行相应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总体环境分析 图1:PESTEL分析法 1.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政治法律因素是指在某一领域,不同组织和利益集团相互竞争,争夺注意力,控制某些资源,寻求监督法律法规的权利,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间以及各种公司和当地政府间如何相互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 (1)支持政策化 围绕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工信部从2010年开始组织编制了多项

涉及行业发展的规划纲要。包括“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宽带网络发展规划,下一步结合各相关规划实施和落实,工信部将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资源共享化 从国际上看,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电信行业已经引入了多元化的资源共享,包括地下管线、长途线路、接入网、基站铁塔等设备。而随着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的下发,我国电信行业的资源开放已经开始实施。在基础资源共享政策支持下,小米公司发展所依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有了保障,这对小米而言是一大利好。 (3)监管平衡化 通过电信重组和电信牌照的发放,政府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加大电信行业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保护行业内合理竞争,抑制过度竞争,通过号码可携带等措施,解决由于政策环境失衡、市场规模失衡、资本市场失衡、监管失衡、技术失衡等原因导致的运营商不均衡的问题,保证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和有序。同时,随着《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电信法》等相关法律的正式实施,政府主管部门力图营造一个透明、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将逐步透明化。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平衡健康的发展环境。 2.经济因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8.7亿元。近五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超过7%的高增长率,而且预计未来中国国民经济仍会持续稳定发展。现阶段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政府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经济结构问题、环境及能源问题使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总之,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存在,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关键要素,国内投资和消费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国民经济的高速稳定运行将继续推动移动。 3.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社会文化因素与社会态度和价值取向有关。由于态度和价值观是构建社会的基石,因此,它是推动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条件和其他变化的动力。 (1)手机概念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软件硬件同步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报告.doc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报告——扁鹊见蔡桓公 一、案例简介 (一)案例概况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叫扁鹊。有一次,扁鹊谒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他看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国君,你的皮肤有病,不治怕是要加重了。”蔡桓公笑着说:“我没有任何病。”扁鹊告辞后,蔡桓公对他的臣下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便显示自己有本事。”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前来拜见蔡桓公,他仔细看看蔡桓公的脸色说:“国君,你的病已到了皮肉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见他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的话,气得没有理他。扁鹊走后,桓公还没有消气。 又过了十多天后,扁鹊又来朝见桓公,神色凝重地说:“国君,你的病已入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桓公气得叫人把他轰走了。 再过十几天,蔡桓公出宫巡视,扁鹊远远地望见桓公,转身就走。桓公很奇怪,派人去追问。扁鹊叹息说:“皮肤上的病,用药物敖贴就可以治好;皮肉之间的病,用针灸可以治好;在肠胃之间,服用汤药就可以治好;但是病入骨髓,那么生命已掌握在司命之神的手里了,医生是无能为力了。如今国君的病已深入骨髓,所以我不敢去谒了。”蔡桓公听后仍不相信。 五天之后,桓公遍身疼痛,连忙派人去请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往秦国躲起来了。不久,蔡桓公便病死了。 (二)选择此案例原因 《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众所周知。扁鹊看出蔡桓公有病,并劝其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导致错过了治疗期而病死,一直以来我们对扁鹊看病一说的结论都集中在蔡桓公讳疾忌医,不肯听劝的角度。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扁鹊对蔡桓公的死也负有责任,他作为一位医者,在与患者蔡恒公进行沟通时,并没有做到有效沟通,与蔡恒公四次觐见的沟通都以失败告终。纵然医术高明,如果缺乏良好沟通,还是没有办法医治好患者,从扁鹊四次劝桓公失败的教训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医务人员掌握沟通技巧的必要性,扁鹊在医患沟通中的失败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二、分析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扁鹊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去想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没有去分析沟通对象的特点,适时地引导对方去做出合理的决定。另一方面,扁鹊也并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话,没有给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下面我们就从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方面来分析扁鹊在此次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沟通 1、没有选择易于接受的提问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医务人员提问应有针对性,让患者易于接受,以利于进一步的诊治。扁鹊见到桓公不是先旁敲侧击的询问,而是近似诅咒式的说桓公有病,不治就会严重,最终落得适得其反的结果。患者对医生这种过分关心疾病,而很少关心患者的现象是很反感的。

SPSS买房数据分析实施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双语)》 实验报告 题目:关于“某地区买房数据”的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1204100215 专业:统计学 院系:统计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0日

摘要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某地区买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均值,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四大类型的数据分析。其中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作了频数分析,探索分析,交叉分析,得出了该地区中年龄段在25~45居多,就业大多在国企,文化程度高中和大学所占比重大;大学学历的现居住面积较大,其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均值均大于其他三种学历的居住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的单样本T检验的出了的结论是人均居住面积与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现居住面积和人居住面积的双变量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回归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现居住面积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且和满意度是显著相关的。

目录 一、数据简要 (3) 二、数据分析 (3) (一)描述分析性统计, (3) 1,就业状况的频数分析 (3) 2,文化程度的频数分析 (3) 3,现居住面积及人均居住面积的描述性分析 (3) 4,居住面积和文化程度的探索分析 (3) 5,文化程度与年收入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3) (二)均值比较 (3) 1,人均现住面积和年龄段的描述统计 (3) 2,人均居住面积的单样本T检验 (3) 3,现居住面积的独立样本T检验 (3) (三)相关分析 (3) 1,现居住面积和人居住面积的双变量的相关分析 (3) 2,人均居住面积,现居住面,居住类型的偏相关分析 (3) (四)回归分析 (3) 三、小结 (3)

一、数据简要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年某地719个人买房情况统计表,一共有11个变量,其中现居住面积与人均居住面积为scale变量,其余9个变量为nonscale变量,依次为年龄段,文化程度,从业状况,家庭类型,家庭年收入,住房满意度,卖掉现房,购买户型,是否贷款。

小米手机 STP案例分析

小米手机 STP案例分析 一、小米公司及小米手机简介 小米科技(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 、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基于CM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Android四核手机小米手机等。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小米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每款产品成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采用线上销售模式,目前,采用高通骁龙600四核的小米手机2S已在其官网进行销售,售价1999元;小米手机2A,搭载搭载高通骁龙S4 Pro双核1.7GHz,超越大多数四核手机性能,售价1499元;小米手机2,四核1.5GHz,官网售价1949元。 二、小米手机的STP分析 1、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的标准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里因素、行为因素。小米手机目前已经在大陆和港台地区销售,有多家运营商给予支持,小米手机因其价格低廉,适合中国地区,按照地理因素市场细分小米手机市场可以分为大陆市场、港台市场。而小米作为一款智能手机,我们也可以用人口因素和行为因素做标准来进行市场细分: (1)商务型: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45之间的职场用户。群体特点是拥有稳定的收入,具备对各价位智能手机的购买能力。他们是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处于企业的中上层,日常工作繁忙。所以,首先,他们对手机通话及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及质量有要求;其次,手机也承载了其大部分的重要数据,所以,对安全性保密性要求高;最后,他们需要随时随地处理各种文件,对手机办公的依赖程度高。所以商务型手机应该帮助用户既能实现快速而顺畅的沟通,又能高效地完成商务活动。 (2)娱乐型:以学生群体和年轻的上班族为主。群体特点是年龄相对于商务型较下,经济能力较弱。他们使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用了,录音,照相,摄像,游戏,上网等等功能更为他们所青睐,他们推崇时尚,重视手机的娱乐性。所以他们对手机的要求主要是:价格合理,设计时尚,功能多样,娱乐性强。 (3)开发型:手机市场中比例较小的消费者群体,年龄主要是20-30之间,IT相关行业工作者或手机发烧友。这类消费者的特点是,对手机有极大的探索热情,会使用手机绝大部分功能,尽可能地开发自己手机的潜力,包括为开源的手机系统写软件。

经典人际交往案例

案例一:人际交往受挫大一新生欲退学 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退学。“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小蕾的班主任说,听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小蕾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是: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老师们也描述说,当小蕾讲到这一点时,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 点评: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了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小蕾主要由于在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环境中遇到了挫折,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对同学比较敏感和多疑,心里感到紧张和不安,进而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产生心理压力。遂产生退学想法。 案例二:为什么周围的人都讨厌我 蔡某,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主诉为“我入学已一年半了,但和同学关系总是处不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喜欢我,讨厌我。有的人一见到我就掉头走开;有的人还在背后嘀嘀咕咕议论我。为此,我心理很烦,不知道周围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我?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呢?“ 点评:小蔡的苦恼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同学关系处不好,不为别人接纳,认为大家都不喜欢自己,为此心烦。一方面她有与同学处好关系,被他人信任和尊重,让别人喜欢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因此,建议她学习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知识,同时要冷静地从自己的为人态度、性格特征、思想方法等方面找找原因,也可态度诚恳地主动找几个同学聊聊,请他们帮自己找找原因。 案例三:我和室友关系处得很糟糕 我是一名女生,今年20岁。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也没什么朋友。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补习了一年。考入大学后,班主任安排我当寝室长,我也想好好与寝室同学相处。但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真的无法和室友们相处,我习惯早睡,她们却喜欢聊到深夜;我比较爱干净,她们却喜欢乱丢乱搭,把寝室搞得乱七八糟。我以寝室长的身份给她们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她们不但不听,反而恶言相骂。就这样我与室友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执,我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她们并不理睬,几乎没人跟我说话。现在我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点评:该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由于性格内向只顾学习而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来到大学后过上了集体生活,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生活节奏无法与室友保持同拍,产生一定差距,需要大家一起慢慢磨合。而在磨合的过程中,她因为担任寝室长,可能没有较好地遵循人际交往的“平等”、“尊重”以及“宽容”等原则,致使沟通受阻、误会加深,甚至发生人际冲突,受到孤立,导致人际关系僵化。 案例四:我们真回不到以前了吗 我叫李强(化名),有件事困扰我已经大半年了,我怎么也想不通。我们宿舍有八个兄弟,大家关系都不错,我跟王风走得更近一些。王风电脑玩儿得好,有时饭都顾不上吃,更别提学习了。我就常催他按时去吃饭,考试前他也总找我帮他复习功课。 大二的一次考试前,我正焦头烂额地在自习室复习,突然收到王风的短信:“你在哪儿?” 我知道他又找我帮他考前突击复习。当时我真是自顾不暇,于是就回复他:“现在特忙,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发完这个短信后,我压根儿没当回事,继续复习。晚上回到宿舍后,我依然像往常一样和大家有说有笑。可当我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案例简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案例简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杨瑞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广州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杨瑞最终选定了东莞市的一家研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他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杨瑞加入她将是人力资源部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很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杨瑞就陷入了困境中。 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其中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尤其是老板给杨瑞安排了他的大儿子做杨瑞的临时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杨瑞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杨瑞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杨瑞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杨,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实验室里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杨瑞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家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 “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 “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报告上。 杨瑞此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 果然,杨瑞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杨瑞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和上级沟通还是干脆放弃这份工作,另找一个发展空间。 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