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

合集下载

北京城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北京城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北京城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刘郁珏;胡非;程雪玲;宋宗朋【摘要】城市下垫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下垫面的特殊复杂性,通量的源汇分布十分不均,导致直接测量以及定量的描述城市中水汽、二氧化碳等通量变得非常困难.涡动观测系统在城市通量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涡动协方差观测系统传感器都架设在一定的高度上,其测量结果只反映特定点下垫面或某部分下垫面的物理过程,不能说明观测结果是否具有下垫面属性的代表性,无法反映观测通量的空间变异性.足迹函数(Footprint)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又称源权重函数,是描述近地面层表面源或汇的空间分布和仪器观测通量值之间关系的函数.本文采用北京325 m气象塔近1年7层涡动协方差观测数据、超声数据,分析了不同风向、不同稳定度、不同高度下足迹函数所表达的通量贡献区域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大气稳定条件下时,通量贡献区范围的大小与主风向无显著差异,而不稳定条件下计算结果与主风向无关.在不同高度下所有稳定条件下通量贡献区范围要大于不稳定条件,中性条件则介于两者之间.8m、16m高度上的观测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城市下垫面通量贡献区,47 m以上能够代表城市下垫面通量贡献区,280 m则已经包含了郊区和城区的权重平均.同一大气稳定度条件下,高度越高通量贡献区范围越大,90%通量贡献区范围与观测高度成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预测没有观测高度或者更高处的通量贡献区范围.【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14(038)006【总页数】11页(P1044-1054)【关键词】通量足迹分析;城市下垫面;涡度测量【作者】刘郁珏;胡非;程雪玲;宋宗朋【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21 引言不同于森林、草地、农田等均一下垫面,城市下垫面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

北京海淀公园绿地二氧化碳通量

北京海淀公园绿地二氧化碳通量

北京海淀公园绿地二氧化碳通量李霞;孙睿;李远;王修信;谢东辉;严晓丹;朱启疆【摘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有着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降尘、减噪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对北京海淀公园2006年5月到2007年3月的CO2通量观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剔除和插补的基础上,通过与温度、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定量研究了海淀公园绿地CO2通量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海淀公园绿地日CO2通量在一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季3-10月份以吸收CO2为主,11月至翌年2月份以释放CO2为主;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为8.7554 tCO2/hm2a,反映了海淀公园绿地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24【总页数】11页(P6715-6725)【关键词】城市绿地;二氧化碳通量;数据插补;生态效益【作者】李霞;孙睿;李远;王修信;谢东辉;严晓丹;朱启疆【作者单位】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广西师范大学,桂林,541004;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观赏旅游文化休息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降尘减噪、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1-3]。

基于Ameriflux通量观测数据的Hi-GLASS潜热通量产品验证

基于Ameriflux通量观测数据的Hi-GLASS潜热通量产品验证

基于Ameriflux通量观测数据的Hi-GLASS潜热通量产品验证范佳慧;姚云军;杨军明;于瑞阳;刘露;张学艺;谢紫菁;宁静【期刊名称】《自然资源遥感》【年(卷),期】2024(36)1【摘要】潜热通量产品的验证与分析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及能量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陆表高分辨率蒸散产品(high resolution global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product,Hi-GLASS ET)融合了5种传统蒸散算法,能够生产出较高精度的陆表潜热通量产品,但目前没有针对此产品的验证研究。

利用Ameriflux通量观测站点的潜热通量观测值与相应的Hi-GLASS陆表潜热通量产品估算值进行对比,获取多组有效验证数据。

验证结果显示,所选站点实际观测值与产品估算值的决定系数(R 2)为0.6,均方根误差(RMSE)为34.4 W/m^(2),平均偏差(Bias)为-13.4 W/m^(2),克林-古普塔效率(Kling-Gupta efficiency,KGE)为0.49,Hi-GLASS潜热通量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算法的拟合结果较好;此外,空间分布也表明Hi-GLASS陆表潜热通量产品符合正常的自然规律。

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仅采用了美国地区18个站点数据对产品进行验证,在其他地区仍需进一步验证。

【总页数】8页(P146-153)【作者】范佳慧;姚云军;杨军明;于瑞阳;刘露;张学艺;谢紫菁;宁静【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相关文献】1.基于通量观测数据的MODIS生产力模型在攀西典型烟田的适用性验证2.基于敦煌戈壁站观测对几套再分析产品夏季地表感热通量的评估3.基于EC观测估算最小冠层阻力分布及其在潜热通量插补中的应用4.基于地面通量观测与MODIS数据估算玉米光能利用率5.2012-2020年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碳水通量关键参数观测数据集——基于长期降水格局控制实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是制定环境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数据的高质量。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并探讨数据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一、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首要环节。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点应能代表监测区域的整体情况。

(2)采样工具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采样器具等。

(3)严格遵循采样操作规范: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量、保护样品免受污染等。

2.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质量。

因此,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择经过验证和公认的分析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2)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监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以提高操作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设立质控样品:在监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质控样品,以验证整个过程的准确性。

(2)并行样品分析:重复进行样品的分析,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

(3)质量控制记录:详细记录所有的质量控制操作和结果,供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价使用。

二、数据质量评价的重要性数据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综合评估。

它具有以下重要性:1. 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质量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只有经过评价的高质量数据才能作为科学分析和研究的依据。

2. 环境问题解决的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解决。

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根据高质量的数据判断环境状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善。

3. 监测方法改进的指导数据质量评价可以发现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导监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直接通量重构法

直接通量重构法

直接通量重构法(原创版)目录1.直接通量重构法的概述2.直接通量重构法的原理3.直接通量重构法的应用领域4.直接通量重构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正文一、直接通量重构法的概述直接通量重构法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科学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研究多尺度、多物理场的复杂系统。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观测数据来重建系统的动态行为,从而揭示其内在机制。

直接通量重构法在许多领域,如气候研究、生态系统模拟、流体力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直接通量重构法的原理直接通量重构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系统的主要特征;然后构建一个数学模型,描述这些特征如何影响系统的动态行为;最后,通过优化算法,确定模型参数,使得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观测数据。

具体来说,直接通量重构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清洗、插补、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

2.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系统的主要特征,如时间尺度、空间分布等。

3.模型构建:根据特征提取的结果,构建一个动态系统模型,描述系统的演化规律。

4.参数优化:通过最小化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模型参数的最佳值。

5.模型检验: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评估其对未知数据的拟合效果。

三、直接通量重构法的应用领域直接通量重构法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1.气候研究:利用直接通量重构法研究地球气候系统的演化,揭示气候变化的内在机制。

2.生态系统模拟:通过直接通量重构法构建生态系统模型,预测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指标。

3.流体力学:应用直接通量重构法研究流体的动力学行为,优化流体力学系统的设计。

四、直接通量重构法的优势与局限性直接通量重构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数据驱动:通过分析观测数据,直接通量重构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行为。

2.适用性广泛: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的复杂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然而,直接通量重构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如果观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或者不足以描述系统的主要特征,直接通量重构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中国通量网

中国通量网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83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22,30900198)。

作者简介:于贵瑞(1957-),辽宁大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E-mail:yugr@ 。

903-917页1引言地球系统已经进入了人类世的新时代(Crut-zen et al,2003;Zalasiewicz et al,2010;Steffen et al,2011),人类以超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姿态,利用和开发着其力所能及的各类资源,影响和干预着支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和环境系统(Vitousek et al,1997;Galloway et al,2004;Raupach et al,2010),并且这种干扰和影响也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增大而与日俱增,已经造成了不可自我恢复或不可逆转的全球规模的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5;Brook et al,2013)。

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资源环境以及地球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IPCC,2007)。

碳循环是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

评估全球、不同区域以及各国陆地碳收支和碳交换通量,既是全球变化成因分析和科学预测的重大科技需求,也是支撑IPCC 全球温室气体管理、国际社会联合减排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需求(于贵瑞,方华军等,2011;Le Quërëet al,2013;Baldocchi et al,2014)。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速率也跃居世界第一,不仅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而且也成为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通量塔通量数据处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量塔通量数据处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量塔通量数据处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通量塔是一种常见的大气观测设备,用于测量不同气体在大气中的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气体量)。

通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于研究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通量塔的基本原理、通量数据采集方法和通量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通量塔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将首先对通量塔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然后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清晰的阅读导向。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介绍通量塔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其次将阐述通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等内容;最后将探讨通量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处理算法、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方面。

在结论部分中,将对全文进行总结,简要回顾通量塔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给出一些结束语,总结全文的核心观点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通量塔通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对通量塔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通量塔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通量塔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通量塔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通量塔的基本原理:通量塔是一种用于测量大气中气体通量的装置,通常用于研究气体交换过程和碳循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浓度的垂直梯度来计算气体的通量。

在大气中,气体通过受控的通量塔进入和离开系统,通过测量进出口的气体浓度差异以及通量塔内部的气体流速,可以计算出气体的通量。

通量塔通常由一个高度较高的气体采集塔和一个气体分析系统组成。

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建设与观测进展

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建设与观测进展
期也只有 1 年左右 。参照我国地面 、 高空气象观测和海洋
温 、湿度探测数据 ,对 比检 验了微波辐射计 的探测数据
其 中,阳江探空站与试验基地的纬度接近 , 直线距离约为 8 m。对比结 果显示 :微波辐射计探测的温度廓线在 日 0k
问与 G S探空 、阳江探 空的数据趋势基本吻合 ,夜间的 P
40 2



象学报 Fra bibliotek2 卷 7
表 2 海上综合观测 平台设备 一览
设备 名称
超 声 风温仪
达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 和 L n b r u eug透镜式天线 ,具有较
产地 ,型 号
美 国 C mp e S 3 a blC AT l 英 国 G lR —0 i 35 l
数量
季 风试验 ”S S X) (C ME 取得 了大量 和多种 的大 气与海 洋观 测资料 ,为认识和 了解南海季风爆发 、维持和变化提供了
基础 [; 0 3 9 2 0 年组织 了外场登 陆台风科 学试验(L E , C AT X)
过程 的研究 , 于揭示 灾害天气的机理 , 对 认识短期气 候异 常的规律 , 改善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有重要 的科 学意
31 定期 设备 维护 、标 定 和更 换 易损 部件 .
在海洋上或海 岸地 区 , 开展外场观测遇到 的首要问题 是: 观测设备受到海盐的腐蚀极为严重。在科学试验基地 的设 备运行过 程中 , 发现许多观测设备的使 用寿命短 、 故 障率高的问题 。如 :Va a MP 5 i l H 4 C温湿度传感器只能 sa 正常使用 6个月左 右 ; 数据采集 电脑等设备 的无故障运行
分 析仪
美Lr0 z 水 茎 国cs 台 化 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能量贮存考虑不充分 能量储存项包括土壤热通量板至地表的土壤热储存,仪器测 量高度至地面的空气和冠层热储存及其它形式的热储存等。
能量储存项(Gsoil,土壤热流板测量通量; Ssoil,土壤热储存; Sair, 空气中能量储 存; Scanopy, 观测中能量热储存) (Oncley et al. 2007)
nS(n) |nCoWC(n)|
二、评价方法
2、湍流能量谱
在近地边界层小尺度湍流是各向同性的,在惯性子区内能量 即不产生也不消耗,对数坐标系下,功率谱应遵循-2/3的规 律向更小的尺度传递;协谱在惯性子区应该符合-4/3定律。
10
-2/3 1
0.1
0.01
u
v
1E-3
w
CO2
H2O
Ts
1E-4
1E-4 1E-3 0.01 0.1
6
2019/8/12
二、评价方法
能量平衡闭合被认为是检验涡动相关测量数据的一个重要 标准 ,FLUXNET许多站点都把能量平衡闭合状况分析作为 一种标准的程序用于通量数据的质量评价。
能量平衡比率EBR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Wilson et al., 2002)
二、评价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地表能量平衡不闭合的现象在 大多数试验中逐渐被发现(Foken and Oncley,1995),即可
导致能量平衡不闭合的原因?
7
2019/8/12
二、评价方法
6、通量贡献源区 什么是足迹 footprint? Footprint:足迹 、印痕、印记、印迹、踪迹? 与实验观测密切相关 观测:原因 结果 足迹:结果原因
足迹可以用来对下垫面的观测区域进行质量评估,以确定观测 到的通量值是否来源于我们所关心的研究区域。
Foken et al., 2004 Rebmann et al., 2005 Mauder and Foken et al., 2004
5
二、评价方法
第一类:可用于研究使用,质量较好; 第二类:在连续通量观测实验中可用; 第三类:只能定性的使用。
二、评价方法
5、能量平衡闭合状况
2019/8/12
利用能量(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之差)大于感热和潜热通量 的和。能量平衡闭合率EBR可以表示为:
EBR
(H LE) (Rn G)
大多数观测结果表明能量平衡闭合率在80%左右(Wilson et al., 2002)。为探究导致能量平衡不闭合的原因,2000年在美国
加州弗雷斯诺附近专门开展一次有关能量平衡闭合的专题试验 (EBEX-2000),一些结果也陆续发表(Oncley et al., 2007; Mauder et al., 2007; Kohsiek et al., 2007)
一般平均周期取30min即可。但有时需要有大于2小时甚至4 小时的涡旋才能得到统计上有意义的结果。而过长的取平均 时间会带来大气非平稳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些涡旋本身就 是静止的,无论多长时间的平均,单点的涡动相关仪均不能 测量到该类涡旋。
三、应用
地面的非均匀性会诱发二次环流(平流)。这种结构常常是 较为稳定的。
二、评价方法
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是指仪器的测量值能在多大程度上 反映实际下垫面的平均或累积的状况。足迹又称为源权重函 数,是描述近地面层表面源或汇的空间分布和仪器观测值之 间关系的函数,与仪器架高、大气状况(稳定度、风速、风 向等)以及下垫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选用Kormann和Meixner的解析函数,建立了单点(涡 动相关仪)的足迹模型 (Korman and Meixner, 2001) :
14
2019/8/12
黑河流域的景观地带性十分明显,从上游到中、下游,以水为 纽带,形成了“冰雪/冻土-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绿洲 -沙漠-戈壁”的多元自然景观。
普通站 下游
超级站
中游 上游
水文气象观测网(红/粉色为现有站点)
15
2019/8/12
数据共享和产出
在“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数字 黑河”上发布中文数据集817个(HiWATER: 390;WATER: 427)、 英文数据集514个(HiWATER: 214;WATER: 300);其中中游试验 数据已在Nature开源期刊Scientific Data发表。为28800多人次提供 164.8TB的数据服务,支持各类科研项目470多个。开创了国内科学数 据共享的新模式,被认为“改变了数据共享的文化”。
偏度(Skewness) 峰度(Kurtosis )
Sk
N i 1
(
xi
x)3
(N 1) 3
Ku
N i 1
(
xi
x)4
(N 1) 4
3
为标准差。Sk>0,峰值左偏;Sk<0,右偏。Ku>0,分布陡峭;Ku<0, 平缓。窗口宽度N根据情况选定。二者的阈值可参考:|SkT| = 3.6,KuT = 10(大的Ku值表示可能有大的异常值)。
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 ()
数字黑河 ()
泛第三极大数据系统 (/)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
英文数据网址 (/hiwater)
四、结论
野外试验前,需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调研。 野外试验时,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和定期作图查看观
测数据质量,现场采集数据查看数据质量,并保留 原始数据,这是保证观测数据质量的前提。 采集后的观测数据需及时查看和处理,后处理时需 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细致处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16
2019/8/12
观测试验的主要成果体现是观测数据 管理部门决策的支撑 学术成果的基础
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观测数据质量的研究。
二、评价方法
偏度与峰度检验 湍流能量谱 湍流的平稳性 湍流发展充分性 能量平衡闭合 通量贡献源区
2
2019/8/12
二、评价方法
1、偏度与峰度检验
湍流具有随机性,湍流脉动量的分布一般正态规律。对湍流 量正态性的检验,即偏度和峰度检验,是一些作者采用的质 量控制方法之一,可检查由仪器或数采仪问题引起的异常记 录(Outliers)。
三、应用
传统的单点时间平均的涡动相关仪不能测 量到的空间存在的大尺度涡旋和二次环流 可能是导致能量平衡不闭合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应用测量尺度更大的通量仪器 (如大孔径闪烁仪)、开展多点矩阵式观 测、机载涡动相关仪等。
13
三、应用
2017年大满超级站通量数据质量
2019/8/12
三、应用
2018年大满超级站通量数据质量
1
10
n
功率谱(u, v, w, CO2,H2O,Ts)
1
0.1
-4/3
0.01
1E-3 1E-4 1E-5
WTs WH2 0.1
1
10
n
协谱(wTs,WCO2,WH2O)
密云站2009年7月7日10:00-14:00共8个30分钟各变量功率谱/协谱的平均值
ChinaFLUX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教程
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
徐自为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8.7
2019/8/12
主要内容
背景 评价方法 应用 结论
1
2019/8/12
一、背景
观测数据的质量保障是观测试验成败的生命线, 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
11
2019/8/12
三、应用
4) 大尺度涡旋与湍流结构影响
单点涡动相关方法不能测到的大尺度涡旋的通量贡献可能
是造成能量闭合问题的主因。陆面景观非均匀性常会诱发此
类涡旋。 利用累积频率分析,即Ogive函数
f0
Ogw,x ( f0 ) Cow,x ( f )df
可以检查涡动相关通量是否已包含主要尺度的涡旋。
潜热通量 30%
潜热通量数据质量
QC=1-3
QC=4-6
41%
QC=7-8
QC=9
从整体数据质量统计来看:密云站可用于一般通量数据分析 约73%(QC=1-6),质量较差数据(较插补值好)约 25%(QC=7-8),质量差数据(QC=9)约2%。(2009 年密云站)
9
三、应用
2、能量平衡闭合 1)仪器偏差 2)能量平衡各项的测量仪器源区不同 3)能量贮存考虑不充分 4)大尺度涡旋与湍流结构影响
Class
0
1
2
Range 0-30 30-100 >100 %
Class
1
2
3
4
5
Range 0-15 16-30 31-75 76-250 >250%
4
2019/8/12
二、评价方法
4、湍流发展的充分性检验
湍流发展的充分性检验(方差相似性规律)可以检验湍流是 否能够很好地发展与形成。湍流充分发展情况下,符合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理论) 。
2019/8/12
三、应用
1)仪器偏差 一般认为,能量平衡方程中净辐射的精度可以满足测量需求, 过去的十几年中,净辐射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土壤 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小项,一般小于净辐射的20%,在 LITFASS 观测实验中,对土壤热通量精度作了检验,表明精度可 在±15%之内(Mauder et al., 2006)。
3
2019/8/12
二、评价方法
低频段斜率不随频率减小明显减小 取平均时间偏短(一般低频端谱值应比谱峰值低一个量
级以上) 谱中包含可疑的峰值或野点
原始资料被电源和仪器噪音污染 高频段斜率大于-2/3
传感器响应劣化,信号被平滑;随机噪音过大 高频段斜率小于-2/3
原始资料含有似野点噪音或量化噪音(A/D转换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