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485总线结构的气象通量观测系统
具有RS485通信功能的8路温度检测仪软件设计毕业设计

具有RS485通信功能的8路温度检测仪软件设计毕业设计摘要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生产过程需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为了满足对温度采集和测量要求,实现对各个支路温度的检测,本系统就是采用了AT89S52为主控的8路温度检测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多个点的温度检测和数值显示并且具有RS-485通信功能。
该系统包括的模块主要有温度的采集,单片机的控制,AD转换,温度值的显示,RS-485通信。
它主要使用的是热敏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检测,并通过AD转换对采集到的数值进行转换,随后将温度显示在液晶屏上,并对温度设置上下阈值来实现温度报警功能。
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整体结构,接着分硬件、软件两部分对整个系统进行阐述,其中软件部分详细描述。
最后是系统的调试与分析,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AT89S52, RS-485,AD转换, PT100温度传感器ABSTRACT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rameter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technological, there is the need of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in the productive proces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and measurement to detect eight-channel`s temperature, so we will design a simply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which focus on the AT89S52.This system can detect the temperature, display the values of number with RS-485 communication function. This system includes the collection of temperature, the control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D conversion, display the temperature value and RS-485 communication. It detect temperature and transfer the temperature which is mainly use a PT100 temperature sensor. Then display the temperature o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et up the top and the bottom temperature value. If the temperature doesn`t reach the range of the top and bottom ,the system will give an alarm.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massiv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Then 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 the whole system hard ware and software are described, the software part will give a detail description. Finally there is a need to debug and analyze the system to testify the system.KEY WORDS:AT89S52, RS-485 communication, AD conversion,Pt100 temperature sensor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3)1.1基本原理 (3)1.1.1传感器部分 (3)1.1.2 主控制部分 (4)1.1.3 AD转换模块 (4)1.1.3.1 ADC0809简介 (4)1.1.3.2 ADC0809原理 (5)1.1.4 485通信模块 (6)1.2系统方案 (6)1.2.1系统的整体结构 (6)1.2.2 软件介绍 (7)1.3 章节安排 (8)第2章硬件设计 (9)2.1 总体设计 (9)2.2 系统主要器件的介绍 (10)2.2.1 单片机AT89S52 (10)2.2.2 A/D转换芯片 (11)2.2.3 温度传感器 (12)2.2.4 显示LCD 1602 (12)2.2.5 MAX485芯片 (12)2.3 总体电路图 (13)第3章软件设计 (15)3.1 主程序的设计 (15)3.2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17)3.3 LCD温度显示程序设计 (19)3.4 报警子程序设计 (22)3.5 按键设置程序设计 (22)3.6 RS-485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24)第4章调试与仿真 (26)4.1 软件仿真 (26)4.1.1 建立程序文件 (26)4.1.2 加载目标代码文件 (29)4.1.3 进行调试与仿真 (29)4.2 硬件调试 (31)4.3 产生的问题与分析 (33)第5章结论与展望 (34)5.1 结论 (34)5.2 展望 (34)参考文献 (35)附录系统程序 (38)前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温度对工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传感器也有着飞速的发展,来适应这种对温度的检测要求。
能见度观测规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透射式能见度观测
Vaisala LT31
透射能见度仪测定气象光 学视程是根据准直光束的 散射和吸收导致光的损失 的原理,所以它与气象光 学视程的定义密切相关。
优点:不用对大气作任何假 设以探测大气透过率或 消光系数,其采样体积 大,测量精度高。
过气象观测员培训的年青飞行员组成的小组的平均对比率阈 值是0.033。 Sheppard(1983)曾指出当把Middleton 的数据在对数坐标上 绘出时结果表明与高斯分布吻合得很好。若Middleton 的数 据代表正常的观测条件,则白天能见度的估计将比MOR 约平 均高出14%,其标准偏差为MOR 的20%。 这些计算与WMO 第一次能见度测量相互比对(WMO,1990b) 的结果非常一致。后者发现在白天,观测者对能见度的估计 值比MOR 的仪器测量值高出大约15%。在观测员和仪器之间的 差异大约是MOR 测量值的30%。若为高斯分布,相应的标准偏 差为2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一、能见度相关定义
四个光度测定量标准定义
光通量(Luminous flux)(符号:F(或φ)) 是由辐射通量导出的量,按其对国际照明委员会(ICI)标 准光度观测仪的作用确定的辐射量。单位:lm(流明) 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符号:I) 每单位立体角中的光通量。单位:cd(坎德拉)或lm sr-1(流明
ln0.05 P a lnT
a:透射表的基线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基于IEEE488.2的测量仪器控制系统的开发

21 0 0年 2月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01
J OURNAL 0F W UHAN UNI RS TY C ENCE VE I OF S 1 AND NGI E NG E NE RI
基 于 I E 4 82的测量 仪 器控 制 系统 的开 发 E E 8.
12 S P 命 令 . C I
1 引言
为 了满足测 量控 制系统 的要 求 ,建立基 于 G I PB 和 SP C I的测 试 系统 的平 台 ,实现 了对智 能仪 器 的 远 程通信 。 本文 以 P C机和 A in34 1 get 40A为硬 件平 l 台 , 过 VS — O 技术 开发控 制系 统 , 通 IA C M 总结 出一 套对 智能 仪器通 信 的控制方 法 ,便 于移植 到多 种工 作平 台 。
结构的命令集 ,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 睦的通用仪器
模 型 ,采用 面 向信号 的测 量 ;它 的助记 符产生 规则 简单 、明确 ,且易 于记忆 。 】 S P是 以 A CI 符组成 的标 准仪 器命令 语言 , CI S I字 可 以用 于任何 一种标 准接 口 , G I V IR 22 如 PB, X , S3 ,
果表 明能满足 测量 系统 的要求 。 关键 词 :I E 4 82 IA— OM ;Agln 34 1 E E 8 .;V S C i t 4 0 A;S P e CI
中圈 分类 号 :T 3 61 P 1.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5 6 (0 00 -0 4 -0 09 102 1) 1 0 8 3
US B, L AN。
IE E E国际组 织在 17 年对 HP 司开发 的 G I 95 公 PB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高军丽;王宝珠【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现代化》【年(卷),期】2012(0)3【摘要】Based on advantages of RS-485 bus, such as simple design, convenient control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low cost,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instrument is design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instrume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testing result shows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collect data from different instrument nodes.%根据RS-485总线硬件设计简单、控制方便,满足高精度和低成本的工业测控系统要求的优点,采用RS-485总线作为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设计智能分布式仪表测控系统,给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多节点仪表的数据采集以及对各个终端节点的有效控制.【总页数】4页(P151-154)【作者】高军丽;王宝珠【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河北邢台054000;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天津300401;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天津3004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测控系统 [J], 李圣明;曹玉强;孙清2.基于RS-485总线的计算机分布式测控系统 [J], 修智宏;杨美健3.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测控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 [J], 李正军4.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起爆系统设计 [J], 王静雅;李黎明;任西;尹国福5.基于RS-485总线与无线射频的智能供暖通讯系统的设计 [J], 张生磊;王磊;代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Rs485的分布式整流桥测试系统

羹鬻
壤子 耩攀
基 于 Rs 4 8 5的 分 布 式 整 流 桥 测 试 系 统
谢军芳 ( 石家庄铁道学院 电气分院河北 石家庄050043)
[ 摘要] 针对目前硅桥式整流器测试设备中功能单一,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以Pc 机为主机,分布在现场的各个单片机系统为下位机的主从式结构。单
片机主 要完成整流桥 参数的测试和 分选, Pc机实现数据的显示、统计、存储、打印等功能,上下位机之间采用RS一4 85总线进行通信。测试系统的主机通信软件是
当被测整流桥到位后,机械装置给单片机一个信号,表示被测器件已 准备好。单片机测试系统开始测试。对每个二极管测试结果可能是下面的
三种情况之一:断路、短路、正常。如果整流桥中任一只二极管出现断路 或短路,则测试结束;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则系统再依次测试反向漏
电流I R,正向电压uF等参数。其中有一个参数不合格将结束该器件的测
计算机,no.2,pp.34—35,2005. [ 4] 郭 爱文.王 静,“基于 VB的分布 式监控系 统通信设 计,”计算 机与现代
基于RS-485总线远程多点分布式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图 1 原 理 图
视 化 程 序 设计 语 言 , 简单 易行 , 吸 收 了 面 向 对 象 程 序 设 计 的 既 又 新 思 维 , 其 功 能 更 加 加 强 , 发 周 期短 。 使 开 Vs a B sc . 制 实 时 动 态 血线 , i l a i60绘 u 方法 有 以下 几 种 : 1使 用 Pcue o ) i rB x控 件 , 合 Ln t 结 ie方 法绘 制 。将 串 口或 是 其他 仪 器 中监 测 到 的 数 据 送 往 Pcue o ,而 曲线 的绘 制 一 般 i rB x t
D 1 B 0在 使 用 中不 需 要 任何 外 围 元 件 , 部 传 感 元 件 及 转 换 S 2 8 全
2 使用 Wid ws AP 的 Ln T 0 Pcre o ) no I i o 在 it B x上绘 制 。 e u
优 点 速度 较 快 。
3 使用 Wid w P 的 L e o 在内存 中绘 制 , ) n o sA I i T0 上 2页 )
黑 军
‘L. I ‘ 上jI - L jI L
.
;
[ ] 振 海 . 通 MA L 7编 程 与 数 据 库 应 用 [ . 京 : 子 工 业 出 版 6董 精 T AB M] 北 电
社 ,0 7 2 0
回
. 屯 ;
. . I.| ‘ 址 ; 1L.t L
冷 雪锋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 3 6 ) 1 14
摘 要
设 计 了一 种 基 于 R 一 8 S 4 5总线 远程 多点 分布 式 温度 监控 系统 , 系统通 过 在 环 境现 场 放 置 多 个 D 1 B 0数 字 温度 传 感 该 S8 2
RS485总线简介

RS485总线简介1.1 RS485 总线简介RS-485 标准是由两个行业协会共同制订和开发的,即EIA—电子工业协会和TIA—通讯工业协会。
EIA 曾经在它所有标准前面加上RS 前缀英文Rcommended standard 的缩写,因此许多工程师一直延用这种名称。
1.2 RS485 总线应用场合RS-485 总线作为一种多点差分数据传输的电气规范,已成为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通信接口之一。
这种通信接口允许在简单的一对双绞线上进行多点双向通信,它所具有的噪声抑制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可靠性是其他标准无法比拟的。
正因为此,许多不同领域都采用RS-485 作为数据传输链路。
例如:汽车电子、电信设备局域网、智能楼宇等都经常可以见到具有RS-485 接口电路的设备。
这项标准得到广泛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通用性RS-485 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如MODBUS协议。
1.3 RS485 总线电气性能RS485 总线电气性能见表0.1:表0.1 RS485 总线电气性能性能指标RS485总线工作模式差分传输(平衡传输)允许的收发器数目32(受芯片驱动能力限制)最大电缆长度4000英尺(1219米)最高数据速率10Mbps最小驱动输出电压范围±1.5V最大驱动输出电压范围±5V最大输出短路电流250mA最大输入电流 1.0mA/12Vin-0.8mA/-7Vin驱动器输出阻抗54欧输入端电容≤50pF接收器输入灵敏度±200mV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12k接收器输入电压范围-7V~+12V接收器输出逻辑高>200mV接收器输出逻辑低<200mV1.4 RS485 总线缺点● RS485 总线的通讯容量较少,理论上最多仅容许接入32 个设备,不适于以楼宇为结点的多用户容量要求。
● RS485 总线的通讯速率低,常用波特率为9600bps。
单片机总线技术结合Modbus-RTU协议的智能仪表通讯

单片机总线技术结合Modbus-RTU协议的智能仪表通讯魏东;潘瑞锋;王克成【摘要】为了克服传统仪表通讯技术传输距离短、实时性差、容错率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和Modbus-RTU协议的智能仪表通讯解决方案。
阐述了Modbus-RTU协议的基本规范,对通信数据的接收、解析、校验、打包、发送等原理进行详细地分析,并对其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协议测试软件ModScan32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实践证明,采用MSP430系列单片机开发的现场总线技术以其低功耗、可靠、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智能仪表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instrument,such as short distance,poor real-time and little fault tolerance,a schem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which is based on MSP430F149 MCU and Modbus-RTU protocol.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modbus-RTU protocol is expounded in detail,and the principles about data frames which include receiv-ing,analysis,verification,packing and sending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cheme are also presented. The feasi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design are verified by pro-tocol testing software ModScan32.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field bus technology based on MSP430 series MCU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domain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system on account of its low-en-ergy,reliable,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期刊名称】《辽宁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32-35,57)【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仪表通讯;Modbus-RTU协议;现场总线技术【作者】魏东;潘瑞锋;王克成【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随着 3C(Computer,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技术迅速发展,传统仪表采用的通讯技术在远距离、高实时性、容错率等方面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春 气 象仪 器 研 究 所 , 春 1 0 1 ;. 国联 通 长 春 市分 公 司 , 春 1 0 3 ) 1长 长 3022 中 长 3 0 2
摘 要 : 介绍 了一 种基 于 RS4 5总线 的 气 象通 量 观 测 系统 , -8 阐述 了其 整体 结 构 、 件 设 计 以 硬 及 系统软 件 的开发 和 实现 。该 系统具 有灵 活性 强、 应 性广 、 展 性 好 等特 点 , 广 泛应 用 于 适 扩 可 农业、 业、 林 草原 、 交通 、 空等 气象观 测 。 航
境等 。 在国内, 自动 气 象 观 测 系统 技 术 水 平 仍 较 落 后 , 统 产 品基 本 保持 单 一 用 途 , 可预 设 项 目。 系 不 若想 满足 需求 , 要 进 行 复 杂 的完 善 过 程 和 测试 需
气象 观测 体 系 , 现高 时空分 辨力 、 实 全方 位 和高精
i t o c sis ov r l s r t r ha dwa e d sgn a s f wa e de l m e .Thi s t m i o g n r du e t e a l t uc u e, r r e i nd o t r veop nt s ys e s f hi h fe b lt e e i e a lxi iiy, xt nsv ppl a iiy a o x nsbiiy, i b lt nd go d e pa i lt whih c n be wi l e n m e e r l ia c c a dey us d i t o o og c l obs r a i ora iulu e, o e t y, r s l nd, r fi n v a i t . e v ton f grc t r f r s r g a sa t a fc a d a i ton e c Ke r s: y wo d RS一 5 bu me e r o c lfux; s r a i n s s e 48 s; t o ol gia l ob e v to y t m
第 1期
21 0 1年 3月
气 象 水 文 海 洋 仪 器
M e e r l ial H yd ol c la a i ns r e t t o 0og c , r ogia nd M rne I t um n s
N0 .1
M ar 2 1 l 0 1 .
基 于 RS4 5总 线 结构 的气 象通 量 观测 系统 一8
度观 测L 。总线 结构 的气 象通 量 观测 系统 以其灵 1 ] 活性 强 、 应 性 广 、 适 扩展 性 好 等 特点 , 以替 代原 用
气象 观测 站设 备 , 而 逐步构 成 国家气 候监 测 网 、 从 国家天气 观测 网、 国家 专 业 气 象观 测 网和 区域气 象观 测 网 , 以满 足气 象业 务发 展 的需求 。
测量 更 多 的变 量 , 还可 预设 可选 项 目, 增加 资料传
输 次数 , 用 新 的数 据 格 式 等 。如 芬 兰 V i l 使 as a a 公 司生产 的 自动气 象观 测 系统 , 除上述 特 点外 , 还 配有 备用 电源 、 安装 架 中 留有 空 隙 、 备份 的通信 有
T in Ya , a n Zha g Zhi i n , inb n q a g LiX a ong
( .C a gc u Mee r lg c l n tu n sa c I siu e 1 h n hn to oo ia I sr me t Ree rh ntt t ,Ch n h n 3 0 2;2 a gc u 1 0 1 .Ch n c u a c o C ia a g h n Br n h f h n
关 键词 : S 8 R 4 5总 线 ; 象 通 量 ; 测 系 统 气 观 中图分 类号 : TH7 5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0 9 2 1 ) 10 9 —4 1 0 —0 X( 0 1 0 —0 60
M e e r l g c lfu b e v to y t m a e n RS 4 5 b s t o o o i a l x o s r a i n s s e b s d o - 8 u
旨在 按照集 约 化 和一 站 多 能 的原 则 , 提 高 观测 在
质 量 基 础上 , 步建 立 天 基 、 逐 空基 、 地基 相 结 合 的 自动 化遥 感 、 遥测 一 体 化 、 代化 、 体 化 的综 合 现 立
接 口、 备份 的资 料处 理能 力 , 有灵 活 的软件 环 有 具
0 引 言
根据 国际气象 仪器 发展 趋势 和未来 的产业化 前景 , 以及 “ 中国气 象事业 发 展 战 略研究 ”和 气象 事业 发展 “ 一五” 划 ( 0 6 0 0年 ) 十 规 2 0 —2 1 的要 求 ,
目前 在 国外 , 达 国 家 的 自动 气 象 观 测 系统 发 已经 基本 实现 模块 化 c r Chan hun 13 032 gc 0 )
Ab t a t Ba e o R S 48 b sr c : s d n 一 5 us,t s a r r s nt a hi p pe p e e s m e e r l gia fu o s r a i n ys e a t o o o c l l x b e v to s t m nd
收 稿 日期 : 0 00 — 1 2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