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油气资源
陕北地区侏罗系古地貌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2及其 上各组 地层 的展 布 和油气 分布 .
() 3 三级古 河
期淋滤、 风化 、 剥蚀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 , 形成水系
广布 、 沟壑纵 横 、 陵起伏 的古地 貌景 观 . 此基 础上 丘 在 沉积 了侏 罗 系下统 的富 县 组和延 安 组地 层 .从侏 罗 纪
河 床 宽 2k 左右 , 度 为 7 2 m, m 长 0k 砂岩 厚度一 般大 于 3 0m,多 分布 在高 地斜 坡 区的残点 之 间低洼地
带 ,流人一 、 二级 古河 , 积砂 层厚 度一般 2 5 沉 0— 0m.
下 统延 安 组延 1 层 和 富县 组 地 层及 砂 层 厚 度分 布 0地 上 , 合分析 同期 沉积 在不 同方 向的厚度 、 性变 化趋 综 岩 势 、 长组顶 部构造 形 态对上 覆地 层 的影 响程度 , 延 恢复 出古 地貌 .由于受 古地 貌 的制约 ,沉 积物 搬运 方式 和 沉积 环境不 同 , 地层厚 度 、 在 岩性 特 征 、 电测 曲线及 沉 积相 序等方 面会 出 现差 异 .鄂尔 多斯 盆地 前侏 罗 纪古 地貌控制 着古 河 的形态 , 控制着 沉 积相带 和储 层分 布 , 摸清 鄂尔 多斯 盆 地前 侏 罗纪古 地 貌特 征和 成 因 ,对 下
维普资讯
第1 6卷第 2期
20 07年 6月
地 质 与 源
GE0L0GY AND RES0URCES
V0 .1 . 1 6 No 2
Jn,20 ue 07
文章编号 :6 1 9 7 2 0 )2— 0 9— 3 17 —14 (07 0 0 9 0
维普资讯
10 0
地
质
与
资 源
陕北地区石油储量计算中扩边问题的思考

陕北地区石油储量计算中扩边问题的思考我国石油资源储藏量非常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高效利用的技术不断成熟,可以断言,在未来的时间里,其必将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因此,科学地保护和利用石油资源,显得格外重要。
1 陕北地区的石油存储状况探究我国陕北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其中石油储藏量占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八成以上。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石油的储量是分等级的,即一个油气田经过初探—详探—开发层层递进的三个阶段,由于每一阶段的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同,所计算出的石油储量的可靠程度也不相同,于是根据探明的程度将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储量是指钻完石油开发井之后,油气可以投入开采的储量。
这要求准确度达到90%以上,可作为油田生产计划及改革调整行为的依据。
二级储量是指在探明资源的油田和气田范围内,探井和资料井都达到规定的密度,并且已经取得了必需的石油、天然气藏地质以及岩心、测井、分层测试和油、气井或井组试生产等资料,而且储量计算中所需要的各项参数指标也非常可靠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石油地质储量。
其要求准确度达到70%以上,可以作为开发设计的依据。
三级储量是指有几口油井可以在一个圈闭内产出工业性石油和天然气流,这时地下情况还不清楚,而且各项参数指标也没有详细的统计,其要求准确度达到50%以上,可以作为生产开发的依据。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陕北地区的石油储藏类型主要有五种:构造圈闭、物性圈闭、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和构造岩性圈闭,而且五种类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比较复杂和多类型的圈闭。
2 含油面积与石油存储量关系分析含油面积是指具有工业油流范围的面积,亦即含油内边界圈闭的面积。
含油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石油储量的多少,因此含油面积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石油的存储量。
实践表明,能够确定含油面积则在日后测算存石油储量时就有了保障。
在长期的实践中,业内人士普遍达成了共识,即用公式n=100hφ(1-sωi)ρ0 /boi,(其中a代表含油面积,h代表厚度,φ代表缝隙度,sωi代表含水饱和度,ρ0代表原有密度,boi代表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来计算石油储量。
陕北绥靖油田延安组延9油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1 中南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与 信 息 物理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8 ;. 色 湖 1 0 32 有 金 属 成矿 预测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国石 油 长庆 油 田公 司采 油 四厂 ) 3中
摘 要 : 合 分 析 了鄂 尔 多斯 盆 地 绥靖 油 田延 安 组延 9油组 油 气成 藏 的 油 源 条 件 、 积 储 层 特 征 , 应 用 印模 法 对 前 综 沉 并
侏 罗纪 古 地 貌进 行 了恢 复 , 讨 了古 地 貌 对 延 9油 组 的 控 制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廷 9油 组 烃 源 岩 为 延 长 组 长 7期 泥 探
石 2 1 年 7月 01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T O E E R L UM O O N N I E R N GE L GY A D E G N E I G
第2 5卷 第 4期
文 章 编 号 :6 3—8 1 (0 1 0 一O 0 17 2 7 2 1 ) 4 0 4—0 3
陕北绥 靖 油 田延 安 组 延 9油 组 油气 成 藏 控 制 因素
岩 ; 究 区发 育的 三 角洲 平 原 分 流 河 道砂 体 为 其 主 要 储 集层 , 物 性 较 好 ; 于 受 古 地 貌 构 造 高部 位 控 制 , 究 目 研 且 由 研 的 层 形 成 鼻 隆 状 构 造 油 气藏 , 藏 模 式 属 它 源 一 双 向 排 烃 一多 期 次 生 成 藏 或 古 生 新 储 一双 向排 烃 一 多期 次 生 成 成
史 德 锋 等 . 北 绥 靖 油 田延 安 组 延 9 组 油 气 成 藏 控 制 因 素 陕 油
陕北西部油田地质及开采技术简介

在 鼻褶带 上
,
往 往 发 育有 由 局 部 砂 体
的 岩 性 差 异 而 形 成 起 伏 不 平 的 较 高点 对 油 的 富 集 起 着 重 要 的控制 作 用 协 靖 边 天 赐 湾 油 区 开 发
证 实了这 一点 三叠 系长
。
:
油 层 属 三 角 洲 分 流 河 道 相 的沉 积 特 征
、
,
i可流 相
紫红
灰 绿 色 泥 岩 与 浅 灰 色 砂 岩 互层
。
底部 为砂 砾 岩
罗 延 组 安
延 1一 3
、
延 4一
6
湖 沼相
深灰
灰黑 色 泥 岩 与 灰 白 色砂 岩 互 层
。
,
系
}
: 』 ,
延 7一 9
500
夹有 煤线
富县 组
J一f
段 五 第
训阵
1长
2 } 长 3
黔薰癖
i可湖 相
。
又
蔽
灰绿 色 泥
,
。
3
.
侏 罗 系 油 田 的分 布 与 印支末 期侵 蚀 面 所支 配 的水 系分 布 运 移通 道 的发育 特 征 和 油 气 运 移方 式等 密 切相 关 河道 砂岩 油 田 的 分 布 与作 为 主 要 运 移 通 道 之 一 的古 河 谷密 切相 关 油 田 主
要 分 布 于 二 三 级 古河 谷 的 旁侧 如定 边 的东 红 庄 河 谷 的两 侧
湖 沼 相 }灰 绿 色 泥 岩 夹 粉 一 细 砂 岩
第
上部 为 中一 祖 粒 砂 岩 夹 灰 绿 色 泥 岩 下 部泥 岩 增 多
,
岌 卜
十戈
迭
陕北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开题报告

陕北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
特征及评价的开题报告
本文选取陕北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储层特征及评价方法。
一、选题背景
陕北瓦窑堡油田位于陕西咸阳市城固县南部,是中国大陆主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油田中主要的油层组,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该储层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储层特征以及评价方法,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现场取心样、岩心观察、测井和地质分析等方法,对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 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2. 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物性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压汞曲线等;
3. 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特征;
4. 对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等。
五、预期成果
1. 对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2. 提出中山川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评价方法,并给出评价结果;
3. 对陕北瓦窑堡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前景

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前景渭北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渭河北岸,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该地区具备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令人期待其油气勘探的前景。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勘探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探讨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前景。
一、地质条件渭北隆起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构造隆起之一,由上古生界至新生界的地层构成。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相丰富,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
渭北隆起主要由含油气的古近系地层和富含油气的三叠系地层组成,其中古近系地层是中国主要的油气产区之一。
此外,渭北地区还具备较高的地热梯度和地热流量,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储集。
二、勘探技术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前景日益被看好。
首先,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使勘探人员能够准确地找到油气的分布和储集条件,提高了勘探的成功率。
其次,地下流体识别技术的引入使得勘探人员能够更好地判断地下流体类型和储集情况,为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勘探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提高勘探效益。
三、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油气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需求量持续增加。
而渭北隆起地区具备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可以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渭北隆起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地质条件优越,勘探技术不断改进,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渭北地区油气勘探的发展。
然而,在进行油气勘探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希望渭北隆起的油气勘探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0段油藏原油特征及其来源

育( 图2 ) 。
2 原 油地化特征
、
研 究 区原 油密 度在 0 . 8 2~ 0 . 8 9 g・ e m- 3 之间, 层位 由下 而上 密 度趋 于 增 大 。长 1 0原 油 为低 密度 、 低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0—1 2
通讯 作者 : 李玉宏 ( 1 9 6 8 一) , 男, 陕西 甘泉人 , 教授级 高工 , 主要从事油气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 1 . 西安地质矿 产研究 所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2 . 延长油 田股份公 司,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3 . 中国石油华北油 田分公 司物探研究 院 , 河北 任丘 0 6 2 5 5 0 )
摘
要: 在 陕 北地 区三 叠 系延 长组 与侏 罗 系延安 组 原 油特征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对 原 油 的类 型进 行 了
第3 3 卷 第1 期
2 0 1 3年 0 1月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 1 . 3 3 N o . 1
J OU R NA L O F X I ’ AN U N I V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C E AN D T E C HN OL O G Y
为什么在陕北黄土高原发现1亿吨大型油田

为什么在陕北黄土高原发现1亿吨大型油田记者获悉,中石油集团2015年5月26日在官网宣布,长庆油田在陕北姬塬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
此油田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黄土高原)致密油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此油田所在的“陕北姬塬”,位于是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姬塬镇附近。
为什么在黄土高原发现个亿吨级大型油田呢?这首先要搞清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盆地关系之谜。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之为乌金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北纬34°~40°,东经103°~114°。
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
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我们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也就是鄂尔多斯盆地地区。
可为什么黄土高原出现在鄂尔多斯盆地却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关于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是“风成说”。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说”无法解释的。
譬如,黄土中粗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粘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这种由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
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象是洪水的杰作。
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没有发现一处黄土层,这难道仅用这里是沉降区黄土被埋在地层下部、河流众多把黄土都冲走了解释得了吗。
地球膨裂说认为,黄土高原是海洋形成的。
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的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40亿年前,由于地球的气温不断下降,岩石圈形成。
39亿年前,地球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绿色高原”—陕北地区
第一节陕北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导语】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都是从什么中提炼出来的吗?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又是从哪里产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高原--陕北地区”来探寻这一神秘的资源!
【正文】
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它——一种叫做油气的资源。
可见,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
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提到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
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油气资源是指已经发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和未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总资源量。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陕北油气资源概述
在陕北这片古老而苍茫的大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为了生活而努力辛苦地劳作着。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在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社会,这里的日子持续贫苦,乃至有旧时文人写下了充满悲悯情怀的《七笔勾》。
不过,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地下几乎全是宝藏!丰厚的煤、油、气、盐资源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眼光,甚至有媒体对这一区域冠以“中国科威特”的美称!
陕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是中国开发的第一块油田。
据国土资源部2003年宣布,鄂尔多斯盆地资源丰富,储量基础雄厚,石油总资源量85.88亿吨t ,天然气总资源量10.7万亿立方米,是我国石油产品增储的主力油气区和
国家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之一。
然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储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陕北地区石油探明储量1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0212.24亿立方米。
陕北油田包括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
这两个油田包括的地域是很大的。
长庆油田包括除陕北地区外还有内蒙,宁夏,甘肃,三省的部分地区,拥有37万平方公里的油气勘探地域。
陕北油气资源的开发历史
陕西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
陕西北部是我国史书记载中最早发现石油的地区,正式文字记载始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所记: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古高奴县在现在的延安东北。
后世各朝代的文献都有陕北石油的相关记载,而近代陕北石油则出现了产业开发的萌芽。
清政府1905年设立“延长石油官厂”,于1907 年在延安东北的延长县打出“延一井”,标志着我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长油矿产生了我国第一任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其到任后通过加深旧的井口和开钻新井,延长油矿原油产量大增,其中1943年原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79吨,对根据地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陕北地区油气资源埋藏丰富,但石油地质情况复杂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油气勘探水平低,没有能力解决低渗透率非均质性等石油开发的关键问题,导致该地区的石油开发成果甚微。
陕北地区石油开发历史悠久,但没有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任何有效改变,也因为地域环境等问题,陕北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
陕西省是中国能源的重要基地。
1970年,在大庆油田等东部油田成功建成后,陕北地区的石油资源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长庆石油会战使陕北石油重新崛起,迅速建成百万吨级的原油生产能力,但之后产量却长期徘徊不前,所开发的主要特征为低渗透率的三低油田,有很多技术难关需要突破经历了漫长的33年后,该地石油开发企业长庆油田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油气并举,2003年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之后的10年产量迅速上升,2012年油气产量超过4500万吨,初步实现“西部大庆”的建设目标。
黄土高原,希望的高原。
随着油气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长庆油田为代表的油田企业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代表的将不再
是贫瘠与无奈,而是欢乐与自豪;信天游唱出的不再是苦涩与苍凉,而是充满希望的追寻与呼唤……
开采、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陕北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造成陕北石油开采人才相当缺乏,陕北现有石油开采方面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人数的 3.2%,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另外,工业建设开采所需资金数目巨大,所以资金的筹措也十分困难。
陕北油田总储量较丰富,但油田的分布相对分散,单井的产量不高,无序开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延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北部,该县从1987年起,进行石油资源开发,但由于经济落后,技术力量单薄等原因,油井开采了约有100多口,但很多都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这样不成规模,没有技术力量的开采,造成了经济效益下降,石油资源严重浪费。
直到现在,仍处于无序开发的状态。
有少数的党员干部直接或变相的参与石油开发和炼制,导致了石油开采管理相当的混乱,这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私人钻井,偷用国家的石油之后用硫酸白土法炼制石油,炼制出的是一种劣质燃油,质量差,不符合标准,极易燃烧和爆炸,更为严重的是,石油本身含有好多有毒物质如: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对水体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由于工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消
费过程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不协调,废弃物的排
放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就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与破坏。
●水体的污染
制约陕北石油工业发展的严重因素之一就是缺水,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又需要大量的水,不仅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量,而且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又大大减少了可利用的水资源,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不仅地表水遭到严重污染,而且由于石油开采过程进行压裂作用,地下水也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由于对地下水的污染,人们饮用后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如:1994年,延安市永坪炼油厂,由于污水处理未达到标准就排放到河流中,在河流下游
的冯家坪、寺村、李家沟等地村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河水进行灌溉,结果农作物全部枯死。
饮用了河水的动物也因此患病,发现河流中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硫酸、硝酸、铅等对农作物危害相当大。
●大气污染
陕北石油开发比较集中,而
且有许多严重污染的工厂建在上
风带或窝风带,由于布局的不合
理,导致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如甲
烷、二氧化氮、乙烯、二氧化硫
等气体,对大气污染严重,有些
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在空气中与水气结合形成酸雨,危害农作物。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据调查陕北地区重污染区中慢性支气管炎、鼻炎、铅中毒的患病率比对照区高0.5至1倍。
个别地区高2至3倍。
●土壤污染
由于在石油利用中会产生很多的
废渣,对这些废渣不合理堆放会造成土
壤污染,这样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土壤
污染后有毒物质则转移到植物体内,在
经过人食用后,在人体内沉积,轻则患
病,重则丧命。
发展前景
根据石油资源开采的现实状况,高效有序的合理开发地区石油资源应做到“统一规划、分区经营、合理开发、法制管理、综合利用”。
陕西虽然早在11年前便提出产业转型的“三个转化”即: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材料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但在散、乱、慢的局面下,至今陕西能源产业仍旧是原料型产品多,高端化工产品少;深度转化差,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及至当前市场需求旺、前景好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芳烃
项目,更是所成者寥寥。
因此,陕西油气产业的发展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活动探究
1.试述陕北油气资源开发在国家能源开发中的地位?
2.讨论陕北石油资源的发展前景?
建议:本节内容应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陕北油气资源概述,可以从概念,油气总量、油气分布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二部分是陕北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可以写近几年的开发情况,油气都用在了哪些方面,另外油气资源推动能源工业的发展,给陕北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部分陕北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污染角度去写;第四部分陕北油气资源开发在国家的地位,陕北以能源工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产业转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