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工业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染料、医药、橡胶、塑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萘的生产过程需要注意操作规程,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一、工艺步骤:1.原料准备:准备工业萘的原料,包括木质纤维、酸、碱和醇类溶剂。
2.酸解:将木质纤维与酸反应,产生萘醚。
3.碱解:将酸解得到的萘醚与碱进行反应,生成萘醇。
4.萘醇脱水:将萘醇经过蒸馏和脱水处理,得到工业萘。
二、操作规程:1.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操作中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原料和产物,防止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操作环境:操作时要保持通风良好的作业环境,以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
特别是在操作有毒酸和有害溶剂时要格外注意。
3.环境监测:操作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操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4.仪器设备:操作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如酸碱反应采用反应釜,需要定期检查反应釜的密封性和搅拌效果。
5.原料搅拌:酸解和碱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以加速反应速度,并保证反应均匀。
6.温度控制:操作过程中应控制好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反应效果。
特别是在脱水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蒸馏压力,以保证产品的纯度。
7.产物分离:工业萘需要通过蒸馏和过滤等手段进行分离。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产物的污染和损失。
8.废弃物处理:操作结束后,废弃物的处理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
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交由专业的单位进行处理。
三、事故应急预案:1.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并迅速疏散人员。
同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溶剂泄漏事故:如发现溶剂泄漏,应迅速切断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泄漏物的收集和处理。
操作人员应尽可能远离泄漏点,并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3.中毒事故:如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工业萘安全技术说明书

工业萘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萘化学品英文名称: naphthalene中文名称2:并苯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91-20-3分子式: C10H8分子量: 128.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萘含量:纯品CAS No.:91-20-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萘化学品英文名:NaphthaleneCAS号:91-20-3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1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51怀疑会致癌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食入:催吐,洗胃,给服盐类泻剂,忌食油腻。
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6042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4、装车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引起火灾。
5、工业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车上严禁与氧化剂混装。
6、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7、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化工厂精萘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精萘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精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一般规定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 开车前准备2.1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2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2.3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2.4 投萘前必须检查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手推式干粉灭火器是否能用;蒸汽灭火是否能用。
2.5 须检查除尘设备,使其正常运转。
2.6 检查喷淋塔,保证电机正常运转,喷淋水箱水位处于指定范围。
3 操作运行3.1 禁止用铁制工具敲打物料和设备,防止产生静电和火花。
3.2 待物料达到到一半时,必须缓慢开启蒸汽阀,5分钟后在调大蒸汽。
投料过程中必须使物料处于融化状态,随时调节阀门控制蒸汽大小。
3.3 投料3.3.1 先向引风机过滤桶内加水至网板,然后开启引风机,蒸汽阀及槽盖,将工业萘投入熔萘槽内,待全部溶化后关蒸汽阀,槽盖及引风机。
3.3.2 每两天清理除尘器内的工业萘,清理物重新投入熔萘槽中。
3.4 结晶箱操作方法3.4.1 熔萘槽、液萘储罐的物料操作方法——打料前关闭结晶箱底阀和相关各馏分罐阀门,关闭蒸汽阀门,开降温水开始降温,打满后停泵,从77℃开始降温,每小时降温2℃,半小时做一次记录。
——降温到64℃,关闭降温水阀门,开1寸蒸汽管阀门,开始升温,打开箱底阀门和进60-75馏分罐阀门,每小时升温4℃,半小时做一次记录。
——升温到76℃,关60-75馏分罐进料阀门,打开75-80馏分罐进料阀门。
——升温到80℃,关75-80馏分罐进料阀门,打开小80馏分罐进料阀门。
车间搬运运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车间搬运运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搬运运输设备与资质1.搬运设备请选择经过检验合格并经过培训合格的员工操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叉车、起重机械等。
2.搬运设备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操作员应持有相应的证照和资质,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搬运设备。
二、搬运运输操作流程1.在进行任何搬运运输操作之前,操作员应仔细检查搬运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检查搬运物品的重量、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2.将物品摆放在搬运设备上时,应确保其平稳稳固,避免物品滑落或倾斜。
3.在运输途中,操作员应注意平稳行驶,避免急转弯或突然刹车,确保物品的稳定。
4.搬运运输过程中,应确保通行道路的畅通,避免与其他人、车辆相撞,防止事故发生。
三、货物包装及标识1.货物在搬运之前,应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2.对于易碎或危险品,应采取特殊的包装措施,并在包装上正确标识。
3.对于特殊形状或超长货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搬运方式和设备,确保安全运输。
四、人员安全防护1.在搬运运输过程中,操作员应统一穿着劳动防护服,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2.禁止在搬运设备上携带其他人员,保持设备的负载稳定。
3.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身体姿势,避免过度用力或扭伤身体部位。
五、紧急情况处理1.在紧急情况下,如设备故障、物品脱落等,操作员应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并向负责人报告。
2.在发生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救援,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交接班与记录1.操作员在交接班时应将搬运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搬运记录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接班人员进行确认。
2.记录应包括搬运设备的检查、维护情况、搬运物品的重量、数量等,以便日后查看和追溯。
七、常规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搬运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维护人员应及时清洁设备、润滑部件,修理和更换受损或老化部件。
3.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立即报修,并在维修前暂停使用设备。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参加编写人员:王建平贺攀科郑志国审核:薛勤照张建平审定:李元狮工业萘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1.1.1 产品名称:工业萘1.1.2 化学结构:分子式:C10H 81.1.3 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28,密度ρ20=1.145g/cm3,沸点218℃,溶剂(冰点)80.2℃。
1.2产品技术要求、包装运输、贮存期限1.2.1 产品技术要求:工业萘:GB/T6699-1998萘酚油:含萘≤10%洗油:含萘≤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5.0%(M/M);230-270o C,馏出量:≥65%(V/V),水分≤1%(注水分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1.2.2 包装运输固体工业萘用包装袋包装,属危险品,运输须按规定办理手续。
1.3主要用途:萘用作生产苯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高效增塑剂、减水剂、α、β萘酚、合成鞣革制剂等,产品广泛用于颜料、塑料、制药等行业。
2、原辅材料已洗三混油:含酚:≤0.8%含萘:40-50%3、化学反应过程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化学反应过程,无化学反应。
3.2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蒸馏部分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后,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150-200o C进入初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凝冷却器冷却至40±10o C,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酚油打回流控制初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至酚油槽。
初馏塔底部萘洗油由初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初馏加热炉加热至270-290o C左右回到初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初馏塔热量,另一部分进入精馏塔。
工业萘由精馏塔顶采出,塔顶混合油汽经与三混油原料换热后入工业萘汽化冷凝冷却器,冷却至110±10o C自流进工业萘回流槽,一部分作精馏塔顶回流,满流部分入工业萘接受槽,精馏塔底洗油由精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精馏加热炉加热至295—320 o C回到精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精馏塔热量,另一部分经洗油冷却器冷却至50—70 o C入洗油槽。
工业萘操作规程

工业萘蒸馏工、DCS操作规程(修订版)一、工艺制度1.原料槽温度 75—85℃2.洗油槽温度 40—60℃3.原料静止时间>24小时4.原料经过换热器后温度 180—220℃5.初馏塔底循环油温度 240—250℃6.精馏塔底循环油温度 271—278℃7.初馏塔顶油气温度 170—180℃8.精馏塔顶油气温度 215-218℃9.工业萘回流槽温度 100—120℃10.工业萘高置槽温度 80—110℃11.初馏管式炉对流段温度 <500℃12.初馏管式炉辐射段温度 <650℃13.初馏管式炉烟囱温度 <400℃14.精馏管式炉对流段温度 <600℃15.精馏管式炉辐射段温度 <750℃16.精馏管式炉烟囱温度 <400℃17.工业萘汽化冷却器工业萘出口温度 100—120℃18.酚油冷却器油出口温度 20—50℃19.洗油冷却器油出口温度 40-70℃20.初馏塔管式炉油出口温度 249±3℃21.精馏塔管式炉油出口温度 282-287℃22.初馏塔顶部压力≤10kpa23.初馏塔底部压力≤100kpa24.精馏塔顶部压力≤10kpa25.精馏塔底部压力≤100kpa26.已洗三混油含酚≤0.5 含水≤0.5二、开工准备1.检查水、电、汽、仪表空气等是否进入岗位且符合开工要求。
2.检查原料槽、各回流槽的油存量及油温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各回流泵是否完整无缺,转动是否灵活。
4.检查各塔、各炉、燃煤机系统的附属设备是否完整无缺。
5.检查本岗位所有的仪表、温度计、压力表等是否齐全好用。
6.油水分离器检查玻璃管情况。
7.检查所有记录用具是否齐全。
一般情况下,严禁扫汽入塔,特殊情况:如塔身动火,须向塔内通蒸汽时,可以扫汽入塔。
8.扫汽注意事项:(1)扫汽前必须把乏水放尽,将汽套管出口阀打开。
(2)扫汽时走交通管,不得过流量计和精密仪表,不通过窥镜。
9.检查管式炉烟囱翻板、视孔、燃煤机是否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4、装车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引起火灾。
5、工业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车上严禁与氧化剂混装。
6、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7、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