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24《“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之五(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仿造课文第4段的写法,练习说(或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积累文中的好词。

三、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

)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历史、回归、现在等的图片或文字)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东方之珠》,学生听或轻轻拍手哼唱。

)1、伴随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东方之珠指哪里?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香港贸易清澈海豚闪耀粤菜佳肴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一应俱全亚太地区(粤菜:广东风味的菜。

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霓虹灯:彩色的灯。

闪耀:闪烁。

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学习第1段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2、交流。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3、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香港为什么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四)、学习2―5段1、整体感知: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板书: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夜景)课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样具体地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呢?2、深入理解,指导朗读:市场①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②课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其余同学补充。

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参考文本)

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参考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参考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学实录 (参考文本)江宁实验小学蒋崇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成的词语,理解"倾听""舒服"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浅水湾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感觉舒服的原因.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教学重点:联系实际,结合课文理解"倾听""舒服"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浅水湾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感觉舒服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说资料.师:今天学习14课(读题):东方之珠.我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注意说明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生1:我知道"东方之珠"是人们对香港称呼.因为香港是亚洲最大的旅游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我是从网上收集到的.生2:香港盛产香叶,被称为香海,香港.这是我从爸爸带回的香港旅游地图上看到的.我还知道香港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四个部分组成.生3:我收集到香港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爸爸告诉我的.生4:****战争时期香港被割让给英国,1997年回归.英国靠侵略统治香港整整150年,这是中国人的耻辱.这是我在图书管里查到的.生5:香港有许多名胜,有万佛寺,太平山顶,香港会展中心,浅水湾,海洋公园,香港公园等.我打电话问去过香港的叔叔得知的.【点评:交流收集,了解到的课外资料,注意应简明扼要.这样旨在让学生对香港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切勿变成繁琐的说话练习.在交流中还要特别注重了解学生资料的来源,以此促进更多的学生以更丰富的途径进行更广泛的课外收集.不为收集而收集,而为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服务.】师:没想到大家收集到这么多资料,有些内容连老师都不太清楚.老师搜集到一段介绍香港的录像资料,想不想看看生齐:想!(欣赏录像,配歌曲《东方之珠》)师:(深情描述)哎呀,同学们,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课文用很简洁的语言对香港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写,让我们到文中去看一看香港.二.读课文.师:先把课后生字词的音读准;接着将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师:读完一遍了,能形容一下你对香港的初步感觉吗生1:我觉得香港非常美丽,迷人.生2:我感觉香港很繁华,很好玩,我都想马上去那里了!师:带着这感觉轻声读课文,看写了香港哪几个地方让人觉得美丽,繁华生1:香港的海洋公园真有意思.生2:香港浅水湾的沙滩真是迷人.生3:香港的街市很繁华.生4:香港有迷人的浅水湾沙滩,好玩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师:这句话跟文中的另一句话说得意思很接近,有谁能迅速找出来生:是课文最后一句: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朱"!师:你找得真快!真想找一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谁愿意(生读第一自然段)师:今天,我们就先到浅水湾的沙滩上走走,看看.去之前,我们先看看与浅水湾沙滩有关的部分生字.(出示生字)(认识生字词)三.聊生字.师:看着这几个生字,你觉得哪个面熟呢在哪里见过也可以说怎么记住.生1:我在墙上看到有一则告示,上面写着:禁止倾倒垃圾.生2:我想到比萨斜塔是倾斜的.师:课文中和"倾"有关的是什么词语生:是"倾听".师:"倾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老师请大家听一种声音,请你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然后你就一定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播放海浪冲刷沙滩的声音,注意音量要低.学生听.)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生1:我听见了飞机飞行时的声音.生2:我听到的是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生3:我好像听到了海滩的声音.……师:看来大家听到的声音各不相同,不过,你听见的是什么声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听的过程中是怎样听的说一说.生1:我刚才是认真听的.生2:我刚才是专心听的.师:其实你们刚才听的过程就叫"倾听",还可以怎样理解这个词生3:"倾听"还可以说是专注地听.生4:还可以说是仔细地听.生5:可以理解成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点评: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从字典中抠出个片言只语,要力求让学生将对词语的理解轻松地,深刻地吸收.与其说上面的这种方法是由老师创设一种情境,学生交流理解,不如说是被老师点燃了学习欲望之火的学生间一段思维的灵动,碰撞与交融.】师:再看看其他几个字,有什么可以说说的.生1:看到"浴"字,我想到"沐浴",就是洗澡的意思.师:你洗完澡会有什么感觉生1:我洗完澡会觉得身上很干净,也觉得很舒服.师:我们待会儿看看课文里的"沐浴"是怎么回事.生2:看到"浴"字,我想到布谷鸟在山谷里洗澡.生3:看到"浴"字,我想到小稻谷需要浇水才能长好.师:你们记住"浴"字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想象力,相信一定记住了这个字.大家看看"舒"字想到什么生:我想到了"舒服"这个词是指人感觉很好的意思.师:哦!那大家读读这个词体会体会.(生读"舒服".)师:好像没怎么体会到嘛!再读一遍.(生再读"舒服".)师:有一点儿了,再来!(生再次读"舒服".)师:嗯,更舒服了!不过,刚才大家只是通过变化读的声音高低来表达.文中的人们在浅水湾的沙滩上是因为什么觉得"舒服"呢认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结合自己体会最深的词语,句子来谈.(生读第二自然段)四.谈理解.生1:我觉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让人舒服.因为那些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沙子踩上去非常舒服.师:你怎么知道那里的沙子是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生1:因为那里阳光和煦,指的就是阳光很充足,很暖和.师:你很会读书,知道联系前后的语句体会意思.生2:作者在沙滩上走着一定觉得很舒服,因为他是在漫步."漫步"指悠闲地走着.师:"漫步"还可以怎么说生3:"漫步"还可以说是在无忧无虑地,心情很放松地散步.生4:我觉得作者在沙滩上是悠闲自得地在走着.师:你们说的都很准确.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生5:我想人们倾听浪涛拍岸的声音,一定很舒服.因为浪涛涌上岸来,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巨大的声音,让人听起来觉得很有气势.生6:我觉得李梦琪说得不恰当.这里的浪不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因为这里"浪平沙细".就是说浪很小,沙滩上的沙也很细,发出的应该是"沙━━沙━━"的声响,很动听.【点评:生6能做到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课文,是她在课堂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同时也是对我们的点醒: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更要注重评价的功效.老师曾表扬生1"你很会读书,知道联系前后的语句体会意思."这是对生1的肯定与鼓励,这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要求与希望.】生7:我同意梁妍说的.我想那声音听起来一定像优美的钢琴曲.师:哦!浪涛拍岸的声音在你听来,竟觉是优美音乐,你真会享受生活!生7:老师,我想通过朗读再来体会这句话.师:可以.(生读这句话.)生8:我觉得"沐浴着轻柔的海风",会让人觉得舒服.因为海风轻轻地吹在人脸上,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着,会觉得很舒服.生9:我觉得那种感觉可以用"陶醉"来形容!生10:人被清新,柔和的海风包裹,像热乎乎的水浸着我们的身体一样,就像在沐浴一样觉得舒服.师:说的好极了!你们看海风也可"沐浴".生11:我还觉得海风会吹去人们身上的灰尘和疲劳,让人舒服.师:为什么生11:因为书上说"每逢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这里".说明人们已经工作,劳累了一个星期了,到这里来放松,休闲.【点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这种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是建立在有了一定类似学习基础和体验的前提之上的.这样可以摈弃部分繁琐的问答过程,节省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无形中便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久而久之,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提升.】师:你读书时很会动脑筋.同学们,人们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会觉得━━生齐:舒服!师:沐浴着轻柔的海风,会觉得━━生齐:舒服!师: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会觉得━━生齐:舒服!师:三种舒服加在一块,那真是━━生齐:舒服极了!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段课问,体会在这沙滩上的感觉.(生练读体会.)(配乐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看图欣赏.)(全体有感情齐读.)五.激想象.师:老师总觉得漫步沙滩,沐浴海风,倾听声音是大人们来到浅水湾的做法.如果你来到这里,会干什么生1:我会立刻冲进大海的怀抱,去游泳,嬉水.生2:我会在沙滩上无拘无束地奔跑,和小朋友追逐,嬉闹.生3:我会躺在细细的沙子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享受那种温暖而舒服的感觉.师:阳光照在身上,给你感觉温暖而舒服,也可用我们刚学过的一个词.生3:叫"沐浴".也叫日光浴.生4:我会在沙滩上挖一坑,躺进去,用沙子将身体盖住,留一个脑袋在外面,看在我眼前来往的人们.师:有点调皮,不过会让人觉得很可爱.生5:我会用手指在沙滩画画,画鱼,海龟,海水冲上来,把画抹平,也好像把我画的鱼,海龟一起带到大海.师:很富有诗意和童话的色彩.……师:同学们,我发现你们在沙滩上的行为好像更有意思.下面,就请大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让大家来分享你在沙滩上的快乐与舒服.【点评:想象的空间属于孩子.在深入理解,体会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想象于孩子,并非脱离文本的轨迹.相反,这样能更好地升华学生对此情其景的感与悟,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这里的沙滩,从多角色去感受这里的舒服!】六.练写话.学生练笔.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东方之珠》的主要内容,了解香港的美景和繁华。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香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2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

2.3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香港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课课题《东方之珠》。

3.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

3.4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4.2 课后阅读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香港的文章或故事,增加对香港的了解。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看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他们对香港美景和文化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6.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关于香港的研究任务,如制作香港旅游景点的介绍卡片,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6.3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旅游网站、新闻报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香港的真实信息和图片,增强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7.2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本地的涉外酒店或购物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2024年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香港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生字词表。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香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香港的名称。

(2)通过地图,简单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香港的美景。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的大意。

3.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1)分组讨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描述的香港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所学的生字词。

(2)强调香港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香港的风景画。

(3)家长协助孩子了解香港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增进对家乡的认识。

2. 拓展作业:(1)让孩子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如图片、地图等。

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东方之珠教案篇一目的要求在朗读和交流中让学生品位本课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位于我国南大门的香港的无穷魅力,知道那里有三大景观,哪三大景观?(指名练说,师板贴)。

真是令人神往啊!2、想去吗?(想)但小朋友们要知道,香港可不是上海、北京,想去就能去的,得先取得一样东西——特别通行证。

我来检查一下,看谁最先拿到这张特别通行证。

(出示通行证)二、学习二——五自然段:1、翻开书79页,看看你最想先去那个地方玩呢?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地方是课文哪一个自然段介绍的。

(生轻声读课文)2、你最喜欢的地方是课文哪一个自然段介绍的?根据学生举手情况安排段落教学。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同学们真的是好有眼力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

行,赶快读读第三自然段吧,想一想,那里为什么会吸引你们这么多小朋友?2、集体交流:(1)那里为什么会吸引你们这么多小朋友?(海豚和海狮的表演)(2)相机填空:“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_。

游客们不时被逗的开怀大笑。

”(3)谁想来读读这句话?读中体会表演精彩、项目多以及观众们的反映。

(4)今天咱们可有眼福了,正好赶上演出,一起去看看吧!(观看海洋公园录像)(5)刚才好多小朋友都笑得特别开心,为什么?(精彩;小动物表演很滑稽)难怪你们会开怀大笑。

(6)正因为这群小精灵精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你们这么多小朋友,还吸引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游客,海洋公园才会被全世界知道,才会这么的……(生接“举世闻名”)3、刚刚的表演那么精彩,书上的描写也很精彩,谁能把它们两个结合起来,给这段表演配音?(重播海洋公园录像,指名配音)4、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海豚和海狮精彩的表演吧!(齐读第三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大家看了一天的表演,可能都累坏了,有那个地方适合咱们休息一下?(浅水湾)请你们把这一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划出你认为特别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要来这儿休息?2、集体交流:你为什么要来这儿休息?(1)第一句教学:①读中谈体会,师点拨:听你读书,我能感受到你划出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对吗?我觉得你读得特别用心,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好这一句。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5篇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5篇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5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分析:《东方之珠》是苏教版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香港的的秀丽风光,赞美了香港的美丽、迷人。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5个自然段,通过对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

__图画美,文字也美,是精读课文的典范。

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倾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香港的美丽、繁华,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感情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感受香港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感情。

解决措施: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香港的美。

2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2、会用“倾听”“闪耀”造句解决措施:熟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模仿文中句子。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交流欣赏,导入新课。

2、声文结合,整体感知。

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4、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5、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

计划学时:第二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音像资料,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导入新课。

有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的教案设计

有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香港的特点和魅力,拓宽视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香港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香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香港的特点和魅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香港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巩固。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大意,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细节,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香港的场景。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背诵课文,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2、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并学习运用这种方式写话。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2.释题。

“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简介香港。

“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美丽,明亮,非常贵重)师: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表示人们对她的珍爱。

)3.感知画面。

看香港的图片: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谈感受。

2、学习生字。

课件出本课生字:浅浴舒服剧精闹店夜串师: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点到的同学大声读出来。

(指名读,全班跟读正确读音)。

生:开火车认读、抢读。

师:(出示本课词语)倾听、聚集、闪耀、璀璨、阳光和煦、碧波荡漾嬉水跳跃、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师:这些词语能读好吗?生:做小老师领读词语。

师:(出示长句)▲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24《“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之五(参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24《“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之五(参考文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感知段落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媒体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读题。

2、引出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悟文激情
(一)、多媒体呈现香港全景录像,引导学生说出内心感受。

(二)、自由朗读2—5段,思考作者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地方?
下设A、B、C、D四块,根据学生的心理趋向,在教学实践中随机确定。

A、学习“沙滩”一段
(1)、个别读、喜欢沙滩的学生一起读。

(2)、多媒体传送轻微的浪涛声,依次呈现沙滩图、文、示范读。

(3)、学生读全段(伴浪声),选喜欢的句子读,说喜欢的原因。

(4)、再读,体会沙滩多层次的美。

B、学习“海洋公园”一节
(1)、个别读、喜欢海洋公园的学生站起来读。

(2)、读重点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动物精彩的表演。

(3)、多媒体呈现动物表演录像,引导学生在观看中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

(4)、再读课文,激发喜欢和自豪之情。

C、学习“繁华的街市”一节
(1)、自由朗读,想象香港的繁华。

(2)、多媒体呈现填空,理解、积累、运用词语。

()的摩天大楼
()的商品
()繁华的街市
()的街道
(3)、用学过的词语说一说
(4)、再读课文,体会香港的繁华景象。

D、学习“香港夜景”一节。

(1)、多媒体呈现夜景录像,说说看到的景象。

(2)、多媒体呈现文字画面,变换排列方式,引读并指导背诵。

①引读,感知语言美。

②利用多媒体对文字重新排列,再引读,体会结构美。

③利用多媒体逐渐隐去三个喻体及全部句子,指导背诵。

④鼓励全体学生背给同桌或自己喜欢的人听。

三、总结课文,拓展知识
1、多媒体展示香港的其他的景色,在欣赏中体会“东方之珠”名称的由来。

四、置作业,练习仿写
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一句话。

(注意加点的词)
1、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2、班队活动课上,摸奖游戏可有趣了。

3、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4、做事非常认真。

利用多媒体“声、光、影、像”于一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信息,把鲜明逼真的立体形象和悦耳动听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香港有身临其竟之感,引发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

使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学语文”不是“仅语文”的理念。

和谐轻微的浪涛声,为学生创设一个幽雅的听觉环境,调动了
学生的听觉感官,以声取人。

学生在倾听的行为中,理解“倾听”。

同时沙滩画面和相关文字的依次呈现,使“听觉情境”迁移至“声像情境”和“语表情境”,使沙滩的美在复合情境中,通过朗读成为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

抓住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在用自己的方式介绍精彩的动物表演之后,将“精彩表演”的静态文字转为动态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兴奋心情,捕捉真实的感受。

这一填空的设计,既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又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运用知识的空间,使同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声像并举的夜景录像,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香港之夜的美丽与辉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见之感,为三个比喻句的教学作了铺垫。

多媒体相继呈现的一般文字画面和重新排列的文字画面,使学生在读中既感知了语言文字类,又领悟了段落的总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并为课后的仿写起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香港的其他美景。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速度快、效率高的听视觉环境,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展了认知的时空广度,体现了现代大语文观。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