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中华五岳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南岳衡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西
岳 华
文 化 保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北
岳 恒 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断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旅游服务的争议
争议焦点:能否烘托当地特色、增加吸引力?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天然和开发的争议
争议焦点:是否能接待游客、只要有吸引力?
喜马拉雅山
张家界百龙电梯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结论
1. 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 系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浩瀚的
宇宙
广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演化 蔚蓝的地球
美丽的大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一)—“三才”
• 理念 • 古代哲学家把“天”、“地”、“人”称为“三
才” • “三才”即“天时”、“地利”、“人和” • “三才”和谐是一切成功的关键 • “三才”理念指导农业生产
世界园艺博览会
科 普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自然博物馆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的影响。
监管与评估
03
建立健全自然旅游资源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生物景观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总结词
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资源,这些地方是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 场所。
详细描述
中国拥有超过2000个森林公园和1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 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游客提供了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态旅 游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遗产。
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景观
中国拥有许多适合观赏日出日落的地点 ,如黄山、泰山等名山,以及一些海滨 城市。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 观的日出和日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 神奇魅力。
VS
星空景观
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海拔、光污染较少 的地点,如阿里、那曲等地,拥有极其美 丽的星空。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观赏到 繁星闪烁的壮观景象,领略宇宙的浩瀚和 神秘。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contents
目录
•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 山水景观 • 生物景观 • 气候与天象景观 • 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境内 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 地貌、生物资源和气候现象等自 然资源。
特点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景 观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 高的观赏、休闲和科学考察价值 。
水域景观
水域景观
中国拥有众多美丽的江河、湖泊和瀑布。长江、黄河等大江 大河自西向东穿越中国大地,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河谷风光 。而青海湖、鄱阳湖等湖泊则展现出宁静美丽的湖光山色。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一、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形成的自然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地貌和生态系统通常是由地质作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

自然景观的种类繁多,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沙漠等。

这些景观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探索。

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景观,包括建筑物、人造水域、公园、庙宇等。

这些景观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

人文景观的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等。

这些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是指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动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如狮子、大象、兔子、牛羊等。

植物资源包括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如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的花草以及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这些动植物资源不仅美丽多样,还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者可以通过观赏和体验动植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

四、地质景观地质景观是指地球上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和地质遗迹。

地球上的地壳不断运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和峡谷、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湖等。

这些地质景观不仅具有壮丽的景色,还记录着地球的演化过程,对研究地球科学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域景观水域景观是指地球上的水体景观,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瀑布等。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源泉。

水域景观具有独特的美丽和神秘感,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例如,大海的浩渺壮观、湖泊的宁静祥和、河流的奔流不息、瀑布的水花飞溅,每一种水域景观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感受。

六、名胜古迹名胜古迹是指具有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通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长城、金字塔、巨石阵、博物馆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概述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概述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
※知识拓展:从“3S”到“3N”:
“3S”:阳光sun、海水sea、沙滩sands
“3N”:大自然nature、怀旧nostolgia、天堂nirvana
2、生态旅游的特点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交流体会:
想一想,为什么要提倡发展生态旅游?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3、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交流体会:
想一想,为什么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而接待地则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1、晓东有必要写这封电子邮件吗?为什么?
2、怎么样写,阅信人会更容易接受?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引言
三、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③生态旅游发展所需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缺乏。真正 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很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 杂,而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涉及的调查、评估和保护措施依 赖于生物、地理、气候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参与,我国开展生态 旅游时间较短,生态学和旅游学相对独立,缺乏综合性人才, 不仅体现在经营、开发、管理层面,也体现在宣传和服务层面 。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和必要的仪器,无法进行 环境监测工作。调查显示,目前在已经开展旅游的景区中,仅 有16%的景区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 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
引言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背景
• 国际生态旅游年的设立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地球高峰会议,与会一百余 个国家在会中共同提出《21世纪议程》,其中第十九条特别议程便是 这些国家为观光产业所做的可持续经营的承诺。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 展,降低游憩活动的冲击,保育具有吸引观光利益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鼓励地方居民参与渐渐成为政府及业者经营的方向。 联合国经济暨社会委员会于1998年7月30日的第四十六次大会决 议设定2002年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国际生态旅游年的确定,表明了全 世界各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接受和认可,生态旅游成为获得全球 响应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引言
三、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④生态旅游认证推广不足。中国目前对生态旅游认证基本 上停留在认识阶段,还没有自主的、专门针对生态旅游产品认 证的标准,而且国内旅游经营企业对参与生态旅游产品认证的 重要性认识也不足。迄今为止,全国只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等12家单位注册了“绿色环球21”认证体 系,仅有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和黄龙风景名胜区通过了“绿 色环球21”严格的认证评估,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通过了NEAP的 “高级生态旅游认证”。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摘要: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来分析了解生态旅游的内容和类型。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类型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一宏大课题亟需我国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践工作者在漫长的探索中共竟此业。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开发利用研究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开发利用研究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开发利用研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及旅游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就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休闲娱乐功能、具有观赏性和知识性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自然生态方面的知识。

在生态旅游领域,如何进行资源类型划分,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谈谈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开发利用。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1.自然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的重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自然景观资源的划分上,要从生态环境和人文价值两个方面入手。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川、湖泊、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地理因素,如大西北地区的沙漠、内陆湖泊、荒山等,海南岛则有热带雨林、海滩等。

2.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生态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在土地上留下的各种物质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历史建筑、遗址、民俗文化、节日等。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出旅游项目,可以让游客全面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等。

3.生态资源生态资源包括野生动物资源、珍稀植物资源、生态保护区、地质景观等。

生态资源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关键。

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避免生态环境过度破坏。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独特性和卓越性每种生态旅游资源都应该具有独特性和卓越性。

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就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也无法体现旅游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2.资源防范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资源防范原则。

也就是说,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的破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

3.开发方式的创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运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式。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

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年》。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7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继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2009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3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共计111处(见附录)。

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

其中,国家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
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
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
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
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怒
云南三江并流
二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1. 成因依据; 2. 主导因素依据; 3. 人类利用依据; 4. 保护性依据; 5. 旅游价值依据。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第一级
第二级
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旅
游资源
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人文(人与
自然共同营 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造)生态旅 游资源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 地球的形成
地球形成公认是由太阳星云边 缘的圆环上的物质形成。
地球的圈层变化
❖ 原地球是一个近似均匀的物体,主要由 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 没有明显的分层,后因地球温度变化, 加之重力原因使物质发生分层。
2. 生命的起源及生物圈的形成
3. 人类的出现及演化
(二)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2. 南极地区
3. 山岳冰川
(七)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1.中华五岳: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 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东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五岳之首, 主峰海拔1545米,台阶6600级。古 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 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 章帝、
(1).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南坪县。是白水江上游白河 南岸一条大支沟。海拔在2000米以 上,森林面积占42%,沟内原有九 个藏族村寨,故名九寨沟。原为林 区,在崇山峻岭中,自然风光极其 优美,分布有108个湖泊,各湖之间 多飞瀑,如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 气势磅礴。有大熊猫、金丝猴、扭 角羚等珍贵动物。是大熊猫、金丝 猴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 界自然遗产名录》。
第三级 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旅游资源
海滨、湖泊、温泉、河流生态旅 游资源 田园风光、牧场、渔区、农家生 态旅游资源 中国、西方园林 植物园、天然野生动物园、自然 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旅
游资源
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法律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南极、山岳冰川生态旅游 资源
宗教名山、水源林生态旅游资源
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占我国 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
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
动物种数。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
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
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
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
级保护植物,2003年列入《世界
自然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卧龙、 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 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 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 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 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 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 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 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 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 态区之一。2006年7月作为世界自 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江西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 潭市西南20公里。传说神灵 曾派张陵及弟子来此炼丹。
湖北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 口市境内,属大巴山东段分支, 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修仙得道 飞升之地。
安徽齐云山
安徽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城西15 公里处岩前镇 ,明代嘉靖和万历
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 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 建醮祈祷、完 善道规、修建道院,
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 动中心 。
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 内,相传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
四川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 境内,相传是普贤菩萨道场。
浙江普陀山 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 中的一个小岛 。相传是观音菩 萨道场
西岳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距西安市一 百余公里的华阴市城南,海 拔1997米,以险峻著称。 有五峰,朝阳(东峰)、落雁 (南峰)、莲花(西峰)、五云 (北峰)、玉女(中峰)。因东 南西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 柱峰顶向北倾斜打开了登华 山的道路,所以有“自古华 山一条路”的说法。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 距大同市65公里,主峰海拔 2016.8米,主庙北岳庙,供奉北 岳大帝(恒山神)。
第七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教学内容
1.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 3.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及类型; 难点: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 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 大自然的演化
宇宙的起源学说众说纷纭,有“盖 天说”、“浑天说”、“地心说”、 “日心说”、“星云说”、“大爆 炸说”。
主要分布:南美洲 的亚马逊盆地、非 洲的刚果盆地、东 南亚一些岛屿,往 北可伸人我国西双 版纳与海南岛南部。
(2)亚热带森林:分布在大致23.5°N-40°N、23.5°S-
40°S附近 ,具有热带雨林的一些特点,林冠比较平整, 缺少突出林冠的高大树木;森林内部的附生植物以苔藓植 物为主,而高等附生植物较少;林下出现较多的树蕨和竹 类;大型木质藤本、茎花板根等热带雨林典型的特征则逐 渐减少,森林也逐渐变矮 。
私家园林:追求个性的解 放,寄情;清雅,自然, 随意。
苏州留园
拙政园
2. 西方园林: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法国凡尔赛宫
意大利台地园
(五)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 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
2.野生动物园
肯尼亚国家动物园
3. 世界园艺博览园
4. 自然博物馆
禄丰恐龙博物馆
(六)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1.北极地区
中国南方喀斯特 云南石林
贵州荔波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 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 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 (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 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 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 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 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 2007年6月作为世界自然遗 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安徽九华山:位于安徽省 池州市境内 ,相传地藏菩 萨道场
漓江源头 猫儿山
龙 山
3.
(八)法律保护的生态旅游资源
1.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
深圳红树林
2. 森林公园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3. 风景名胜区
桂林漓江
桂平西山 岳麓山
4. 世界自然遗产:
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
戈壁滩
撒哈拉沙漠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 海滨
三亚
2.湖泊
长白山天池
3. 温泉
黄石公园温泉
4. 河流
长江
(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 田园风光 2. 牧场
云南元阳梯田
3. 渔区
长沙千龙湖全国钓鱼比赛
4. 农家
黄姚古镇
(四)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园林四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 体、植物等。
颐和园
1.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
颐和园
2. 园林绿地的营造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邱园
3. 科普园地的营造
(三) 保护
1. 大自然自己的保护:极地或者路途艰
险,人类难以到达的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
玉龙雪山
布达拉宫
2. 传统文化的保护:宗教
文化以及龙山、神山。
甘孜格聂神山
3. 法律的保护
扎龙丹顶鹤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1.中国园林:不求轴线
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 循,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 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 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 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比私家园 林更肃穆,宏大,比 较注意园林中建筑的 式样和布置得格局; 造园的思想路线:皇 家追求长生不老,国 泰民安(一池三山, 五海)。
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
见自然美的地带; 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从1978年到2003年,全世界共有128个国 家的754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 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 自然双重遗产23处。 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处, 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文化与 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在郑州市九十余公 里,嵩山的主要特点是峻, 所以主峰称峻极峰,山势峻 拔,主峰海拔1440米。
四川鹤鸣山
道 教 名 山
2. 宗教名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鹤鸣山:位于剑阁县城郊 一里外。张陵天师夫妇及弟子见 风景怡人欣然动情,留住鹤鸣 山中,炼丹修道,著书创道, 治病救人,得道成仙,于鹤鸣 山跨鹤仙去,仙鹤长鸣于山中, 山也由此得名。
(3)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和北美洲
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 主 要为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4)寒带森林:是针叶树和落叶树的绿色接壤地带,它
环绕著北半球的一大片土地,范围遍及以前苏联的大部 分土地,北欧和加拿大。它早已被认定为世界上三个最 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