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ELISA结果影响因素
elisa方法开发成功的标准

elisa方法开发成功的标准成功开发elisa方法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以帮助确定方法是否达到了成功开发的标准。
1. 基准和质量控制:- 说明了方法的基线和可接受的结果范围。
- 确定了正负对照样本,并根据对照样本进行标准化和校准。
- 设定了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并在实验过程中确定了误差控制的步骤。
- 使用适当的控制样本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灵敏度和特异性:- 评估方法对目标分子的检测能力,即灵敏度。
- 确定方法对其他相关分子的特异性。
- 确定方法的检测限制,如最小可检测浓度。
3. 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评估方法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例如重复性和恢复率。
- 确定方法在不同实验者之间的一致性。
- 评估方法在不同批次、不同设备或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
4. 抗干扰性:- 检查方法是否受其他生物分子、化学物质或环境条件的影响。
- 确定方法对干扰物质的选择性和排除措施。
5. 结果解读和分析:- 提供了可靠的结果解读指南,以便正确理解实验数据。
- 确定方法的结果与其他相关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例如PCR和Western blot。
- 将结果与临床数据或其他实验数据相联系。
6. 具有危害和风险的控制:- 评估方法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小化风险。
- 提供了适当的安全操作指南,确保使用方法时不会造成伤害。
7. 文档和记录:- 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南,以便其他实验者复现方法。
- 记录了所有实验数据和结果,以便核查和审查。
- 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记录以支持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8. 简化和高效性:- 提供了简化的实验步骤,降低了操作复杂性。
- 评估方法的快速性,包括操作时间、检测时间和结果分析时间。
总体而言,成功开发elisa方法应该能够准确、可靠地测量目标分子,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并能够被他人复现并得到一致的结果。
同时,方法应该具有较低的干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保证实验者的安全。
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方法

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方法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中固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
ELISA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现象。
现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于下,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关键词】酶联吸附试验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69-021 试剂的因素1.1 试剂的选择试剂的选择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的关键要素。
虽然国家采用批批检定的形式对ELISA试剂严格把关,但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别,要选购知名度相对高、具有“三证”的试剂,不要用无批号的试剂,最好选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剂。
更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和混用不同批号的试剂。
使用质劣的试剂必然导致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因此。
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
1.2 试剂的准备在临床实验室,对试剂的准备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时将试剂从冰箱中拿出来即用,而忽略了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后面时间不够的问题,其直接的后果是对一些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出现假阴性。
因此,在ELISA测定中试剂的准备最为关键的是,将试剂盒先从冰箱中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20~30 min后,再进行测定,使试剂盒在使用前与室温平衡,这样做的目的能使反应微孔内的温度较快地达到所需的温度,以满足后面的测定需求。
2 样本的因素2.1 标本严溶血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易沉淀或附着在聚乙烯孔内不易洗净,残留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的活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严重溶血标本禁用。
2.2 标本的污染菌体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使实验出现非特异性显色。
因此,ELISA检测宜采集新鲜标本,如不能当时测定,5 d之内应4℃保存,1周后检测应低温冻存;同时,收集标本采用无菌试管,可防止标本的污染。
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志明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5期李志明(滨州市中心血站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在检测HIV抗体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
方法从试剂的准备、样品的采集和储存以及仪器和操作等方面分析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起到的影响。
结果做好试剂的选择和准备,规范操作,做好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在ELISA法检测HIV抗体中非常重要。
结论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注意操作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能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ELISA法 HIV抗体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2(b)-0191-02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趋严峻,新发现的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加,艾滋病检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艾滋病初筛试验室检测HIV抗体的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试验诊断方法,其试剂具有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客观等因素,既适用于大规模筛查试验,又可以使用于少量标本的检测等优点。
但ELISA法的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如何消除诸多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长期观察总结,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 试剂的准备《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规定,HIV抗体检测试剂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在有效期内的试剂,其中酶联免疫试剂应批批检合格,推荐使用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
ELISA多为单纯HIV抗体检测试剂,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血液中HIV-1P24抗原和HIV-1/2抗体。
HIV抗原或抗体被包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HIV抗原或抗体,加底物显色,用酶标仪测定结果。
ELISA检测方法

ELISA检测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
该方法利用抗体和酶的相互作用,能够检测和测定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ELISA的原理、步骤、应用以及优缺点。
ELISA的原理主要基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
首先,在固体表面(晶髓酶标板等)上吸附或共价结合抗原,形成抗原固相。
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孔中与固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随后加入特异性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复合物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酶催化底物产生可检测的色变反应,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1.抗原固定:将已知浓度的抗原加入酶标板中,并使其吸附在固体表面,形成抗原固相。
固相吸附通常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实现。
2.试样加入: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中与固定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稀释、加入染色剂等。
3.二抗加入:将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加入酶标板中,与复合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4.清洗:通过洗涤剂将非特异性结合物洗去,以减少干扰。
5.基质加入:加入特定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或ABTS(2,2'-联氨基二(2-甲基丙酰氧)乙烷磺酸铵),酶催化产生彩色反应。
6.反应停止:用酸、碱或金属离子等停止反应,阻断底物的氧化反应,维持产色稳定。
7.反应测定:使用光度计测定产生的色素的吸光度或荧光。
ELISA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ELISA常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从而诊断传染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ELISA可用于测定细胞因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
此外,ELISA也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
1.灵敏度高:ELISA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常常超过其他方法的敏感度。
2.特异性强: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识别,可准确检测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ELISA试验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ELISA试验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吴召坤,巩雪英,刘粉红来源:《兽医导刊》 2016年第8期吴召坤巩雪英刘粉红/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ELISA试验,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兽医实验实常用ELISA试验检测样品的抗原或抗体,ELISA试验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试验中常出现的有显色淡,灵敏度偏低、样品重复试验差异大、假阳性和假阴性等。
这些都会使我们对样品的真实结果做出误判,现就ELISA试验中非正常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讨其解决的办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一、显色淡,灵敏度低1.查看试剂盒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保存温度保存。
试剂盒过期或保存温度过高(正常保存温度2℃~8℃)都会影响显色。
2.试剂盒从2℃~8℃冰箱取出后在室温平衡至少20~30min。
3.温育时间不足或培养箱温度不足37℃,在ELISA试验中一定要注意温育时间和温度的重要性,在温育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打开温箱,僻免温度忽上忽下。
温育时间不足,温度过低都会影响显色。
4.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洗涤方法洗涤,洗涤时加洗涤液不能冲击过大,浸泡时间过长,要按照说明书上要求的洗涤次数洗涤。
5.加样不足,加样时要按照加样量调整好移液器的刻度,使用配套,内壁光滑清洁的吸头,吸头不能交叉使用,同时要对移液器进行校准,僻免加样不足使显色不足。
6.配制洗涤液的水要用纯水机过滤的水,水质应清洁无异常,不能用酸性过大或碱性过大的水,最好用新鲜合格的蒸馏水。
二、样品重复试验差异较大在检测过程中有时同一样品两次检测结果不一样,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两次检测样品数量可能不同,加样时间长短不一,反应时间长短不一,所以重复检测某一样品时,尽量与第一次加样时间一致。
2.加样量不一致,样品稀释倍数要准确,充分混匀,两次加样要使用同一个移液器。
3.温育时间和温度不一致,洗涤及操作人员不一致。
重复检测样品,操作条件,人员等检测过程应与上次保持一致。
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酶联免疫(EliSA)是检验科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之一,其操作方便、简单,不须要特殊设备,使其在各级医院都可应用。
但如果忽视了影响其结果的因素,难免会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因此了解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很必要的。
1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因素实验室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因为我们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张冠李戴,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很重要,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在繁忙工作中有条不紊。
所以人员素质问题对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因素。
2标本处理因素实验室人员收到标本后应:“三查七对”,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和申请单拒收,合格标本及时分离血清,避免溶血。
提取血清时不能混有大量纤维蛋白或细胞成分,对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要妥善保存于4℃冰箱,做好原始记录。
从冰箱取出的标本要预温至室温,对冰冻的样品要融化好,充分混匀再用。
3操作过程的影响因素3.1 操作前应对实验的物理参数有充分的了解,如环境温度(保持在18~25℃),反应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洗涤的次数等,各种条件必须符合要求。
3.2 正确使用加样器,加样器应垂直加入标本或试剂,避免摩擦包被板底部。
加样过程中避免液体外溅,血清残留在反应孔壁上,加样器吸头要一次性使用,加样次序要与说明书一致,否则易发生错误,造成实验重复性差。
3.3 手工洗板加洗液时冲击力不能太大,洗涤次数不超过说明推荐的次数,洗涤液在反应孔内滞留的时间不宜太长。
不要让洗液造成孔间污染,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
3.4 要保证加液量一致,我们在使用时感觉加样器比滴瓶加样准确,滴瓶加液量不准造成显色不一,造成判断错误。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测试题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测试题真题1、多选下述关于质控品和标准品的论述均正确的是()A.质控品具有含量已知或特性(阴、阳性)明确的特点B.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基质最好与实际标本相同C.室内质控物的定(江南博哥)值不必溯源至标准品D.标准品可以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E.理想的标准品应该是纯的正确答案:A, B, D, E2、判断题室内质控时,质控点的选择以需要设置质控的点设置质控物进行质控为原则。
()正确答案:对3、单选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下列质控物最重要的是()A.高值B.中值C.低值D.阴性值E.空白值正确答案:C4、单选关于免疫学测定的质量控制,正确的是()A.定性检测做阴、阳性对照就可以了,不用做室内质控B.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就不必再做室内质控了C.免疫学测定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实验室结果具有可比性D.室间质评成绩合格就不用再做室内质控了E.室间质评的样本要有专人采用特殊试剂来做正确答案:C5、名词解释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正确答案:为一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提供充分可信性所要求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措施。
6、判断题在本实验室同一条件下做0CV及RCV室内质控时,所用的临界值质控血清及检测试剂盒必须是同一含量。
()正确答案:错7、单选室间质评定性测定的靶值应为()A.明确的阴性或阳性B.强阳性C.弱阳性D.参考方法值E.参考实验室均值±2S正确答案:A8、问答题标准品和质控品的不同点是什么?理想的标准品和质控品应具备什么特征?正确答案:标准品即含量确定的处于一定基质中其特性明确的物质,这种物质通常是纯品,可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三个等级。
一级标准品数量有限,可使用10至20年,其为冻干品,内含载体蛋白。
通常国际标准品(international standard,IS)为一级标准品,国家标准品则为二级标准,可溯源至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可用来维持校准。
ELISA常见问题

1、ELISA试验的稳定性问题做ELISA实验时,结果老是重复性不上,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操作方法做出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上午做时其OD在1.5,下午做时就是0.9了,所以都没有办法下结论,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呀?(1)多设平行空孔,请别人代劳,以判断究竟是否操作问题(2)对于活性非常高的包被物和酶标记物,如果第一次选择的范围恰好在其平台位置边缘,那么在重复的时候,每次取样带来的微量误差就很容易导致大的偏差了,特别是线性比较好的原料试剂,这个就很正常了。
建议每次取样的时候只使枪尖一点点位于液面下,以免吸嘴外面沾有少量抗原or抗体or酶而使结果重复不上。
2、酶不稳定,有何高招?(1)保存浓度尽量高些,(2)另外可以添加牛血清白蛋白等蛋白保护剂,以避免其被吸附或沉降以及被蛋白酶所降解。
(3)加入50%甘油-20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还可以加入防腐剂防止长菌(注意不能用叠氮钠,其对HRP活性有很大影响)(5)现在一些公司也有商品化的酶标保护剂供应,可以考虑一下酶类的稳定性与保存方法的很大关系。
干燥的制品一般比较稳定,在低温情况下其活性可在数日甚至数年无明显变化,贮藏要求简单,只要将干燥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内装有干燥剂)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
液态稳定性较差,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不能太稀,必须浓缩到一定浓度才能封装贮藏,样品太稀易降解、变性。
2、一般需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
此外,钙、锌、硼酸等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3、贮藏温度要求低,避免反复冻融。
3、ELISA试验中不加标本的OD值反而高于加人的阴性标本的OD值,是什么原因呀?做夹心法ELISA试验中不加标本的OD值反而高于加人的阴性标本的OD值,是什么原因呀?最大的原因是封闭的效果不好,应该调整封闭液;可以尝试不同的封闭剂(BSA、胶脂奶粉、明胶等)、不同的封闭浓度、时间,试试哪个效果好阴性的里面的其他蛋白起到了封闭的效果4、边缘的阴性OD值老是比中间的偏高,什么原因呢?我做ELISA时,有一段时间在板的最后一条板孔的阴性的OD值经常比在中间的高,有时候高出0.1个OD,导致实验经常重复,但原因也找不到在哪里?这可能是由于ELISA的边缘效应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