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车门铰链布置设计规范

车门铰链布置设计规范

车门铰链布置设计规范3 要求3.1车门铰链型式铰链有明铰链和暗铰链之分,暗铰链常用,且有内开式和外开式两种(铰链的结构型式很多,主体采用冲压件的较多)运动方式。

3.2车门铰链的固定型式门铰链一般采用螺栓和侧围,门连接紧固;也有采用半焊接,半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或采用全焊接的方式。

由于焊接引起的变形较大,现普遍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

a)螺栓连接门和侧围的方式b)与门焊接,螺栓连接侧围的方式c)采用全焊接的方式3.3车门铰链的布置位置内开式铰链外开式铰链(铰链轴线在分缝线后) (铰链轴线在分缝线前)3.4车门铰链轴线参数内外倾角前后倾角3.4.1 车门内、外倾角铰链轴线在x=0平面上的投影与z 轴之间的夹角。

建议内或内倾角不超过3°; 一般没有外倾角。

3.4.2 车门前、后倾角铰链轴线在y=0平面上的投影与z 轴之间的夹角。

建议前或后倾角不超过3° 3.4.3 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车门铰链自带限位机构,最大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

3.4.4 车门最大开度角车门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的最大开启角度值,开启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

3.4.5 上下门铰链中心的距离上下门铰链中心的距离一般与车门的自重、分缝线的曲率及固定立柱的外形等有关,中心距一般不小于300mm , 推荐330 mm以上3.5 车门运动干涉检查3.5.1铰链必须保证车门从闭合到最大设计开启角度+3°过程中不与车身上任何部位发生干涉;在运动过程中车门与车身之间最小间隙为:设计门缝间隙4mm时,最小间隙为1.8~2.5mm。

最小间隙一般出现在车门刚开启时(3°~8°内)及车门外板最大凸弧面处。

3.5.2前门开启角度一般不小于60°,极限的超程角度为64±3°;后门开启角一般不小于66°,极限的超程角度可达70±3°;车门在打开过程中,不能和铰链本体及铰链本体固定螺栓干涉。

开闭件设计规范

开闭件设计规范

xxxx公司xxxxx开闭件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3-15发布 2015-03-15实施xxxx公司发布前言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

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汽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

为了严格控制本公司汽车车身开闭件设计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汽车白车身开闭件设计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产品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让汽车车身开闭件的设计有据可依。

本标准着重强调的是开闭件设计规则,而各部分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请参考相关国标。

开闭件设计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开闭件的术语、一般轿车的设计规则及其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冲压件车身的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轿车车身》《现代轿车车身设计》3 术语和定义3.1 车门内、外倾角铰链轴线在 x=0 平面上的投影与 z 轴之间的夹角。

3.2 车门前、后倾角铰链轴线在 y=0 平面上的投影与 z 轴之间的夹角。

内外倾角前后倾角3.3 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

3.4 车门最大开度角车门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的最大开启角度值。

3.5 双曲率玻璃指在某两个方向都存在曲率的玻璃,而我们常常所说的双曲率玻璃一般存在于垂直的两个方向,即存在于圆环面上。

3.6 滚压条一种新型的窗框产品,它以滚压工艺为主,产品的特征多数为等截面,以光顺曲线为引导线。

复杂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能固定多根密封条的功能,而且投产滚压生产线相对价格较便宜,因此,这种技术多用于日系车上。

汽车车门铰链知识

汽车车门铰链知识

2018/11/3 0
王斌培训资料
车门铰链的要求3
车门铰链的第二个基本功能是:保证和便于车门的开合。由于汽车的使用有一定 的质保期限,我们不但要求车门铰链在刚出厂是能满足这一功能,在使用过一段 时间以后,或者车门开合一定次数之后仍然能保持这一功能。因此对车门铰链的 第三个要求是: 3.车门铰链要有一定的耐久性。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各功能部件的磨损需 要得到控制。 影响因素:衬套、销轴的耐磨性。
什么是
汽车铰链?
门铰链装置(行标) 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 门铰链(行标,国标) 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
汽车的铰链一般应用在汽车的车门和发动机盖及尾箱盖、油箱盖铰链等。 下面主要介绍汽车车门铰链
2018/11/3 0
安装调整孔安装螺栓为标准件,可以调整车门与 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外观的设计要求,安 装断面如下图:
2018/11/3 0
王斌培训资料
方式二:有工装时, 车门上下铰链与车门同时安装(需使用工装), 主定位孔与辅助定位孔分别位于上下铰链上,如下图所示:
2018/11/3 0
王斌培训资料
车门铰链与车身连接端螺栓也带有定位台阶,不可调整,但是侧围上的铰链安装螺母 板可以进行调解,其螺母板由一个薄板(A)固定,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螺 母板的位置来达到调整车门的目的,螺母板结构如下图:
王斌培训资料
1.旋转开合的门铰链3
欧翼式
2018/11/3 0
王斌培训资料
2. 推拉开合的门铰链
2018/11/3 0
王斌培训资料
几种典型的门铰链
A:分体式门铰链
某公司B11(东方之子)汽车门铰链系统。

汽车铰链设计规范

汽车铰链设计规范

一、车门铰链的功用铰链是车身与车门之间实现联接固定的关键部件,是车门主要承重部件,车门绕铰链轴线转动,实现车门开闭功能。

分类方式加工方式冲压方式冲压铰链具有质量小、成本低等优点,但其缺点主要有制造一致性不易保证,承载能力较铸造铰链弱。

铸造铰链铸造铰链可以将结构做得比较复杂,能够保证良好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

缺点是质量大,成本高。

经销商采用“叠罗汉”展示安全性。

VS VS 铸造铰链感官上比较厚实冲压铰链看起来柔弱一些实际上,由于各部分受力不同,轴销孔的壁厚,轴销的强度更应该受到关注。

分类方式装配方式焊接铰链焊接铰链主要集中在欧美车型上,其特点是连接强度可靠。

由于其产生热变形的缘故,越来越多的欧美车开始放弃这种安装方式。

总装铰链总装铰链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连接车门和车体。

螺栓安装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及应力集中,安装工艺简单,得到广泛的应用。

•车门铰链一般由阴铰链、阳铰链、铰链销和衬套组成。

阴铰链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在车身上,阳铰链则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在车门上。

在阴铰链和阳铰链之间,通过铰链销组合在一起。

铰链销提供铰链乃至整个车门的旋转中心。

由于铰链销在车门运动时,承受的摩擦较大,一般应增加自润滑衬套,以减少铰链销的磨损。

1、车门铰链的组成•铰链属于精密零部件,装配配合方面的要求很高。

因此,对铰链总成中每一个零部件的要求都比较高,这里主要介绍阴阳铰链、铰链销的设计尺寸要求。

•在尺寸方面,需要定义安装孔的位置、大小和相对距离,以及铰链销通过孔的直径和相对位置等。

在公差方面,安装孔的位置公差一般为±0.2mm,孔径应规定+0.2mm的上偏差,下偏差为0,铰链销通过孔径应规定+0.05mm的上偏差,下偏差为0,另外还要规定两个孔之间的同轴度,一般为0.1。

对各孔的内部,还需要有1.6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对阴铰链安装面还要有平面度要求,一般设定为0.1。

•图3为一种阳铰链的设计样图。

在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与阴铰链类似。

车门铰链布置要求规范

车门铰链布置要求规范

实用文档X/XX X X X 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车门铰链布置规范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车门铰链布置 (1)3.1 车门铰链作用 (1)3.2 车门铰链的基本要求 (1)3.3 车门铰链介绍 (1)3.3.1 车门铰链的分类 (1)3.3.2 车门铰链结构优缺点对比 (3)3.3.3 车门铰链的组成 (5)3.3.4 车门铰链的设计配合 (5)3.3.5 车门铰链材料 (7)3.4 车门铰链轴心线的布置 (7)3.4.1 车门铰链布置注意事项 (7)3.4.2 车门铰链布置的前期输入 (9)3.4.3 车门铰链的布置 (9)3.4.4 绘制上下铰链断面 (11)图1 冲压铰链 (2)图2 铸造铰链 (2)图3 型钢铰链 (2)图4 冲压铸造混合铰链 (3)图5 不可拆分式 (3)图6 可拆分式 (3)图7 车门铰链结构 (5)图8 阴铰链尺寸 (6)图9 阳铰链尺寸 (7)图10 销轴尺寸 (7)图11 铰链间距 (8)图12 铰链与车门外板的距离 (8)图13 包边数据 (9)图14 倾角平面 (9)图15 倾角轴线 (10)图16 车门运动分析 (10)图17 轨迹线 (11)图18 上下铰链安装平面 (11)图19 上铰链断面 (12)图20 参考内容 (12)前言本文介绍了车门铰链结构型式、材料选择、设计要点、及其车门铰链布置方法等。

为以后的车门铰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今后的设计开发中还将不断修正和完善。

本标准起草单位: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车门铰链布置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车门铰链的布置方法及其验证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车门铰链布置规范及技术标准

车门铰链布置规范及技术标准
4车门铰链概述……………………………………………………………………1
5车门铰链分类……………………………………………………………………2
6车门铰链选型……………………………………………………………………2
7车门铰链布置与设计……………………………………………………………3
8车门铰链技术标准………………………………………………………………8
3)、轴线前倾角Inclination of axis
铰链轴线在XZ平面上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上铰链在X向上更靠近车头为前倾,相反则为后倾。
4车门铰链概述
车门铰链是连接车门与车身,保证车门按照预定轨迹运动的部件,其一般由阴铰链、阳铰链、旋转轴销以及安装在阳铰链上的村套组成(图 1)。
5车门铰链分类
前后门开启方式有上翻转式、剪刀门式、滑门式、侧开旋转式等,以下主要对侧开旋转式进行阐述。
车门铰链布置规范及技术标准
目 次
前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铰链及轴线初始位置确定后,需要对车门与翼子板、铰链及其安装螺栓进行运动分析。如不满足运动间隙要求,可以调整上下铰链位置、铰链轴线位置及倾角、铰链间距及铰链与A面距离。
三、铰链Z向高度
铰链Z向高度布置一般参考标杆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造型面特性、车门尺寸、CAE分析等因素,进行调整。但上铰链到窗台距离,为保证窗框结构、铰链加强板、窗台加强板及后视镜安装板等零件的设计空间和结构强度,一般D≥80mm(图10)。下铰链安装座到内板下边界距离Q≥120mm(图10)。

(完整版)锁系统设计规范

(完整版)锁系统设计规范

前言本标准是为我公司汽车产品全车锁系统的规范设计而编制的,标准中对设计程序、参数的输入、参照标准、结构设计、技术要求、试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规定,以此作为今后全车锁设计时参考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锁系统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设计的汽车四门锁、背门锁、发动机罩锁等与整车的匹配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11568 汽车罩(盖)锁系统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GB/T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 9800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GB/T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GB/T 19350-200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GB/T 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QC/T 323-2007 汽车门锁和车门保持件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ISO 7637-1 道路车辆-传导和耦合造成的电器干扰第一部分标称电压力12V的客车和轻型商用车辆一电源线引入干扰DIN 50017 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冷凝水试验气候DIN 50021 盐雾试验DIN 53157 油漆硬度测试硬度—摆锤QJ/ZX 01.15 汽车零部件标识、认证标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门锁 door lock锁止车门的机构。

_铰链设计规范

_铰链设计规范

PAGE 6 OF 7
SYSTEM
61C/62C
PART NO:
PART NAME:
构想书编号: XXX-61C/62C
(5) 成本与重量
● 目标成本与重量 目标重量:0.350kg
● 本系统与其它车型竞争对比
COST (₩/VEH) WEIGHT (g/VEH)
XXX 0.35
构想书名称:车门铰链
强度试验 耐久性试验
构想书名称:车门铰链
6、产品展开及适用车型
有些零部件适用所有车型,但有些零部件对同平台的不同车型、同一车型的不同配置需做一些更改 如改动不大,容易表述且能表达清楚,可以在此一并列出。
展开种类及改动部分,可文字或图片说明 A、 B、 C、 D、
A平台配置表
配 XXX 置6L MT
1.6L AT
61c62c5试验项目强度试验耐久性试验6产品展开及适用车型有些零部件适用所有车型但有些零部件对同平台的不同车型同一车型的不同配置需做一些更改如改动不大容易表述且能表达清楚可以在此一并列出
DESIGN CONCEPT DESCRIPTION
PAGE 2 OF 7 PROJECT NO.
SYSTEM
PART NO:
OOOO
OOOO
OOOO
OOOO
● 以后降成本、重量可采取的措施 通用性研究
4、工程注意事项
如: ● 在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检讨项目 ● 采购、运输、仓储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 制造、装配、拆卸过程中需注意、检查事项
设计时应考虑Stand—Off值大小,对侧围断面有所影响。 该值受车门开启角度、铰链轴线影响,更改时必须考虑铰链本身的强度。 另必须考虑在没有车门限位器的情况下车门铰链能有效限位。 制造时需打印识别标识,以便于装配,如左前门上铰链标识为FLU;右后门下铰链标识为RR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门铰链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侧门铰链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9-200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突出物
GB 15086-200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323-2007 汽车门锁和车门保持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侧前门
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前方。

3.2
侧后门
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后方。

3.3
门铰链装置
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

3.4
门铰链
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

3.5
纵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在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并与门铰链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6
横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垂直于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

4 技术要求
4.1 门铰链支架可靠性好,满足重复试验要求,且碰撞或受冲击后不脱落。

4.2 门铰链衬套转动灵活,不滞涩。

4.3两铰链轴的轴线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使车门有自动关闭的趋势,铰链轴线应有一定的内倾角度(一般为0°~3°)和前、后倾角度(一般为0°~2°),但不宜过大(图1为某一款车的倾角设计)。

4.4两铰链的间距应尽量大,一般不小于车门总长度的1/3或不小于300mm,以减小铰链的受力。

4.5 铰链轴线应尽量布置得靠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以减少车门旋转时铰链轴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

4.6铰链要固定牢固,活动件间隙尽量小,避免车门下沉。

图 1
5 车门铰链设计要点
5.1铰链的结构形式
表1 铰链的结构形式
分类结构特点事例图片备注
加工方式冲压
铰链
冲压铰链具有质量小,
低等优点,但其缺点主要
有制造一致性不易保证,
承载能力较铸造铰链弱。

铸造
铰链
铸造铰链可以将结构做
得比较复杂,能够保证良
好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

缺点是质量大,成本高。

续表
分类结构特点事例图片备注
装配方式焊接
铰链
焊接铰链主要集中在欧
美车型上,其特点是连接
强度可靠。

由于其产生热
变形的缘故,越来越多的
欧美车开始放弃这种安
装方式。

总装
铰链
总装铰链采用螺栓安装
的方式连接车门和车体。

螺栓安装可以避免焊接
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及
应力集中,安装工艺简
单,得到广泛应用。

新型铰链(带限位功能的铰链) 该种型式铰链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门铰链座,固定在车身上的门柱铰链座,铰链销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铰链座上设有限位器。

这样可以取消单独的车门限位器以及零部件,整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在进行铰链回轴心线的布置时,应尽量把轴心线布置的靠近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以减少车门旋转时铰链轴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见图2。

在布置铰链回转轴心线时,减小c和b的尺寸,可以减少铰链轴心线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d和e,从而降低车门布置的难度。

考虑其前倾角和内倾角,要保证当车门打开60°时,在离铰链轴线垂直距离为762mm处的门下边缘点升起的高度值,一般为15~30mm。

图2 铰链回转轴心线的布置
5.3铰链干涉分析
为了避免车门在开关过程中车门与铰链发生动态干涉,建议在进行车门系统布置时应满足以下的要求(如图3所示)。

图3 铰链干涉分析
5.4
车门铰链最大开度要比限位器最大开度大5~10°,最大开度一般为68°。

6 评价标准
6.1 CAE分析值
6.2
6.2.1静态纵向负荷试验和静态横向载荷试验
该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1)用螺栓分别把铰链臂、铰链座固定到刚性门和刚性支柱上;
(2)设置刚性门处于无载荷状态;
(3)分别在车门完全开启和完全关闭时,在刚性门的加载方向上从无载荷状态以50N·m的力矩间隔加载到750N·m;
(4)测量在以上每一个间隔载荷时的变形值。

图4 车门下垂试验
车门开启状态载荷考核内容目标值
完全打开
500 N·m 弹性变形目标值mm ≤2.0 塑性变形目标值mm ≤0.3
完全关闭弹性变形目标值mm ≤2.0 塑性变形目标值mm ≤0.3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版本: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