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奖案例

合集下载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案例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案例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广州增城的案例吧。

你知道广州增城不?这个地方可厉害啦,拿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呢。

增城那有好多荔枝园,漫山遍野的荔枝树,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以前呢,这里的村子可能有点乱糟糟的,房子破破旧旧,道路也不咋好走。

但是人家增城开始搞建设啦。

首先就是把那些老旧的房子进行改造,不是那种大拆大建哦,而是巧妙地保留了原来的岭南建筑风格,像那些镬耳墙、满洲窗啥的,都给保留下来了,在这基础上进行翻新。

然后村子里的道路都修成了那种平整的水泥路或者石板路,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一脚泥了。

还有啊,增城很重视生态保护。

那些河流啊,以前可能有点脏脏的,现在呢,大力整治,河边都种上了花草树木。

居民们可以在河边散步、钓鱼,就像住在一幅画里一样。

而且他们还搞了很多公共活动空间,像小广场啊,老人可以在那下棋、聊天,小孩就在旁边玩耍。

这增城啊,就把居住环境搞得既有传统岭南的韵味,又充满现代的舒适感,所以就获得这个大奖啦。

再来说说厦门的鼓浪屿吧。

鼓浪屿这个地方啊,就像一颗海上明珠。

那里的建筑风格那叫一个丰富多彩,有欧式的洋楼,还有闽南传统的红砖厝。

以前鼓浪屿也面临不少问题,游客太多,环境压力大。

不过人家有办法呢。

他们一方面控制游客数量,不能让鼓浪屿被挤爆了呀。

另一方面,对岛上的建筑进行精心修复。

那些老洋楼,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像是有故事的。

修复的时候可讲究了,按照原来的工艺和材料来,就为了还原老建筑的魅力。

在环境卫生方面也不含糊。

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垃圾分类做得那叫一个好。

而且岛上的绿化也很棒,到处都是绿树成荫。

居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既能享受宁静的生活,又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游客去了也觉得像到了一个世外桃源,所以它也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人居环境奖励方案

人居环境奖励方案

人居环境奖励方案以下是 6 条人居环境奖励方案:1. 嘿,咱们来搞个最美庭院大赛咋样?你想想看,要是你精心打理的庭院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那多牛啊!就像参加选美比赛的公主一样光彩照人!例子:邻居王大爷家的院子就弄得特别漂亮,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要是有这比赛,他肯定能拿奖。

大家都行动起来,让咱们的庭院美出天际,到时候肯定很有成就感,难道不是吗?2. 哇塞,设立一个环保小卫士奖吧!谁能在日常生活中最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等等,谁就是环保小卫士!就像超级英雄守护地球一样守护我们的环境!例子:李大妈平时特别注意节约水电,垃圾也分类得可仔细了。

如果有这个奖,她肯定当之无愧。

你也可以争取呀,让我们为环保出把力,不好吗?3. 来个绿色生活达人奖如何?对于那些坚持绿色出行,每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的人,就该奖励!这就像是在绿色生活的道路上一路飞驰!例子:隔壁的小张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又健康又环保。

如果有这个奖给他,那他肯定特别开心。

我们也一起加入绿色出行的行列,不好吗?4. 搞个社区整洁之星奖呀!看到谁家门口总是干干净净,公共区域也帮忙打扫的,就给他颁奖!那可是像天使一样给大家带来整洁的环境!例子:赵姐就经常主动打扫楼道,多棒啊。

你也可以多多留意身边的卫生,争取拿奖呀,多有意思呢?5. 设立一个创意花园奖吧!谁能把自己家的阳台或者小块空地打造得充满创意,别具一格,就厉害啦!就像在环境中创造了一个梦幻世界!例子:小区里的小刘把阳台布置成了一个微型热带雨林,太有创意了。

你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创意大王呢,不想试试吗?6. 来个邻里和谐奖怎么样?那些和邻居相处特别融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人就该获奖!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整个社区!例子:对门的两口子和大家关系都很好,经常互相分享东西。

要是有这个奖评给他们准没错。

大家都更友善些,我们的社区会更加美好,难道不是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奖励方案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让我们的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案例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案例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案例1.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通过整合资源,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清理垃圾、修缮房屋、改善供水供电等方面。

该项目使得农村村庄环境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农村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改善道路、整治污水、清理垃圾等方面。

该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3. 湖南省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湖南省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清洁水源、改善道路等方面。

该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4. 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四川省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清理垃圾、改善供水供电、整治污水等方面。

该项目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5. 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山东省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整治污水、清理垃圾等方面。

该行动使得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6.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河南省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清洁水源、整治污水等方面。

该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7. 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浙江省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道路、清理垃圾、提供清洁水源等方面。

该行动使得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8. 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安徽省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整治污水、清理垃圾等方面。

该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9. 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江西省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改善道路、整治污水、提供清洁水源等方面。

国内外公共人居环境设计的优秀案例

国内外公共人居环境设计的优秀案例

国内外公共人居环境设计的优秀案例那我先来说几个国外的优秀公共人居环境设计案例哈。

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1. 背景与设计理念。

这地方以前就是个废弃的铁路高架线,就那么荒废着,像个城市的伤疤似的。

后来有一帮超有创意的人,他们就想啊,为啥不把这个破铁路变成一个超级酷的公园呢?于是就有了高线公园的概念。

他们的理念就是在城市的半空中打造一个绿色的、供人休闲放松的线性空间。

2. 设计特色。

这个公园保留了很多原来铁路的元素,像铁轨啊、枕木啥的。

但是在这些旧元素上,又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走在里面,你就感觉像是在一个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大花园里漫步。

而且啊,它沿途还有很多艺术装置、小亭子供人休息,甚至还有一些可以看风景的瞭望台。

你能一边看着纽约的高楼大厦,一边享受着周围的绿色植物带来的清新感。

这里还经常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小型音乐会之类的活动,就像是城市里的一个空中文化乐园。

二、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1. 背景与设计理念。

哥本哈根这城市一直都很注重环保和公共空间的创新。

超级线性公园的想法呢,就是想把不同文化的元素都融合到一个公园里。

这个公园所在的区域是个多元文化社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设计师就想通过这个公园来展示不同文化的魅力,让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2. 设计特色。

这个公园那叫一个五彩斑斓啊!它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各种东西来装点这个公园。

有从摩洛哥运来的喷泉,有来自中国的霓虹灯,还有巴西的马赛克瓷砖啥的。

而且公园里的功能区域也很多样,有儿童游乐区,有健身区,还有供人野餐的草地。

不同的区域用不同颜色和风格的元素来区分,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满惊喜的文化大杂烩。

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到了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国内的优秀案例。

一、成都太古里。

1. 背景与设计理念。

成都啊,是个特别悠闲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太古里的设计就巧妙地把现代商业和传统川西建筑风格融合到了一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以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的示例,仅供参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重要的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一、典型案例
1.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余村通过推进“五化一拆”行动,实现了从“矿山”到“公园”的转变。

这里的村庄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裕,成为了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

2. 安徽省金寨县:金寨县以“生态立县”为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开展“四清四化”行动,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蝶变。

3.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开展“美丽宁德”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经验做法
1. 因地制宜:各地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整治方案。

2. 政府引导: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整治工作。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

3. 村民参与:村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应充分发挥村
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村民参与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

4. 产业支撑:在整治过程中,应注重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庄经济实力。

5. 长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时之举,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得到长期保持。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政府、村民、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乡村环境持续改善。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案例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案例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案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中国许多地方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各地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案例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其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美丽乡村”:以“四美一乡”为总要求,即美丽环境、美好交通、美丽田园、美好生活和美丽乡风,通过建设新农村,打造乡村生态绿地带,增强乡村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将农村旅游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特色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发挥集体经济对“三农问题”的有效缓解作用。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针对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嘉兴市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土地整理和耕地质量提升,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

同时,开展农村土地托管模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村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环保建设:嘉兴市同时加强乡村环保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基金制度,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安全。

并且,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保障农村食品安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总体而言,浙江省嘉兴市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上采取的措施不仅从制度、经济、文化、环保四个方面入手,还注重与城市的互动和融合,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在期待,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乡村,能够在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同时提升的基础上,更加美丽宜居。

乡镇村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乡镇村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乡镇村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行走在大善乡大善村安置区,干净整洁的水泥街道两边是绿意盎然的行道树,不时飘来阵阵浓郁的群众家饭菜香,满眼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摇曳。

近年来,大善乡大善村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决策和部署,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因地制宜整合各项资源,强化保障,注重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认真开展村容村貌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治理,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造整洁、清新、宜居的新村庄。

—1、整合资源,改善村容村貌大善村公共用地少,村里存在许多面积小、脏乱差的音兄地。

近几年通过民主协商向村民借地等形式先后打造了村口景观石、文化广场、小游园等3处微景观和两期的4000多平米的墙体彩绘工程。

微景观成本低、实用性强,不仅改善村容村貌、增加绿化面积,也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大面积墙体彩绘改善裸房裸墙面貌,也增加了文明新风宣传渠道。

坚持“项目为王、结果导向”的理念,积极谋划争取大善乡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项目,该项目于4月21日在大善村开工实施,5月20日完工,历时40天,包含污水治理、坑塘改造、垃圾清运、道路提升等,现已移交村委会投入使用,提升了大善村容村貌。

二、全面动员,营造整治氛围大善村始终坚持“向群众讲、听群众说、带群众干”的工作原则,立足村庄实际,出实招、定良策,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一是向群众讲,浓厚整治氛围。

村委干部、党员主动入户上门摆事实、讲道理、做工作,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发放倡议书,以及微信群、广播喇叭平台发布等形式,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主动参与。

二是听群众说,满足美好愿景。

完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广泛听取老党员、老队长、村民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

聚焦打造“美好大善”愿景,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前后投入400余万元,打造文化广场、小游园等亮点节点。

三是带群众干,凝聚群众合力。

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包组、包路段”的方式,强化网格化管理作用,带动群众拆违建、通沟渠、刷墙绘、铺水泥。

2001-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2001-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江苏省太仓市山东省泰安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8个)1、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建设项目2、上海市浦东新区碧云国际社区建设管理项目3、上海市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4、重庆市园博园建设项目5、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与北部新区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6、河北省邢台市七里河水环境治理暨健身绿道建设项目7、山西省晋中市污水多用途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8、山西省侯马市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9、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爱民佳苑社区项目10、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古城保护与建设项目1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2、辽宁省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13、吉林省通化市暖房子建设工程14、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及实施项目15、江苏省金坛市宜居工程建设项目16、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生态宜居工程建设项目17、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8、浙江省杭州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19、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处理优化管理项目20、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21、浙江省桐庐县县城滨江区块综合改造项目22、安徽省芜湖市老港区环境综合整治暨滨江公园建设项目23、安徽省宣城市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4、安徽省潜山县燕窝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25、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程26、福建省龙岩市莲花山栈道项目27、山东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28、山东省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29、山东省日照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30、山东省荣成市乡村环境清洁行动工程31、河南省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32、湖南省株洲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项目33、广西省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改造城区风貌提升人居环境建设项目34、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及社区建设项目35、云南省昆明市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36、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项目37、青海省西宁市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工程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常熟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9个)1.北京市城乡规划社区参与实践项目2.北京市房山区龙门台整村翻建试点建设项目3.天津市意式和德式风情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项目4.上海市世博会新能源公交车示范应用项目5.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普陀段)两岸人居环境改善项目6.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建设项目7.河北省邯郸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8.河北省三河市泃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9.山西省大同市天然气集中发展利用项目10.山西省长治市澳瑞特小区供热计量改革项目1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旧城改造项目12.江苏省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实践项目13.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14.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5.江苏省苏州市吴忠区旺山村新农村建设项目16.江苏省扬州市城市管理与体制创新项目17.浙江省杭州市区危旧房改善工程18.浙江省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9.浙江省衢州市环护城河城市公园改造工程20.浙江省嘉兴市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工程21.福建省宁德市东侨区环东湖生态景观建设项目22.山东省济南市泉城风貌恢复与保护项目2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村河上游片区旧村改造项目24.山东省临沂市屋顶绿化项目25.山东省德州市太阳能利用项目26.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旧村改造工程27.湖北省鄂州市洋澜湖综合治理项目28.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九湖乡城镇综合治理项目29.湖南省长沙市社区公园建设工程30.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建设项目31.广东省广州市荔枝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2.广东省深圳市建科大楼建筑节能与宣传项目33.四川省安县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34.云南省昆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项目35.云南省昆明市盘龙江整治工程36.云南省丽江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7.云南省易门县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8.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39.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城市供热计量改造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江苏省无锡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苏省吴江市山东省寿光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5个)1、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公园建设项目2、天津市大板楼节能改造工程3、天津市天津大道绿化工程4、天津市梅江风景区工程5、上海市闵行区立体绿化建设和绿色交通项目6、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建设项目7、上海市农村村庄改造项目8、重庆市公园大渡口项目9、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区再生水回用项目10、山西省大同市富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11、山西省临汾市城市公厕项目12、内蒙古自治区美丽草原宜居小镇项目13、辽宁省大连市绿色低碳住宅小区项目14、辽宁省锦州市东湖公园工程项目15、吉林省通化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16、黑龙江省大庆油田乘风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7、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生态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18、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在江苏建筑上的推广应用项目19、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镇保护项目20、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21、江苏省太仓市居民住房改善项目22、浙江省杭州市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23、浙江省奉化市生态滕头和谐家园项目24、安徽省芜湖市保兴垾城市排涝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5、安徽省阜阳市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6、山东省胶南市海之韵住宅小区海水冲厕示范工程27、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8、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城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9、山东省德州市旧城区改造与环境提升项目30、河南省新安县仓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31、湖北省随州市白云湖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2、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再生水、雨水综合利用项目33、四川省长宁县城市绿化项目34、青海省西宁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3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大道景观水系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1个)浙江省安吉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2、北京市门头沟区樱桃沟村新农村建设项目3、天津市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4、天津市海河两岸宜居家园工程项目5、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改善项目6、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宜居城镇建设项目7、重庆市湖广会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8、河北省廊坊市绿色生态走廊建设项目9、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两岸环境整治建设项目10、山西省晋城市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1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弘扬民族文化塑造草原风情城市项目1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3、吉林省长春市棚户区改造工程14、辽宁省铁岭市莲花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5、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古商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江苏省常州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项目17、江苏省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18、安徽省合肥市西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9、浙江省金华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20、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1、福建省南安市西溪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2、河南省嵩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3、湖北省鄂州市居民住房改善项目24、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25、广东省梅州市龙丰垃圾填埋场CDM综合治理项目26、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湿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项目27、广东省惠州市两江四岸人文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8、广西柳州市柳江环境整治项目29、广西北海市银滩改造与生态保护项目30、云南省昆明市莲花池公园环境整治项目31、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工程项目32、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人居环境建设项目33、宁夏中卫市开发保护黄河湿地资源项目34、新疆沙湾县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宝鸡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2个)1、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建设项目2、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片区绿化建设项目3、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村庄整治项目4、上海市闵行区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项目5、天津市桥园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天津市外环线绿化带建设项目7、山西省晋城市城市东、南出入口生态修复工程8、吉林省长白山二道白河生态景观工程9、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环境整治项目10、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建设项目11、山东省莱芜市牟汶河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2、江苏省淮安市中心城区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项目13、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人居环境建设项目14、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5、江西省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16、安徽省芜湖市九莲塘地段棚户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安徽省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18、安徽省池州市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9、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南路综合保护工程20、浙江省杭州市国家高新区(滨江)农村住房改善项目21、河南省新安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2、湖北省咸宁市淦河水环境治理项目23、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水环境治理项目24、湖南省长沙县城市管理与市容环境建设项目25、广东省梅州市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项目26、广东省湛江市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7、广东省中山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项目28、四川省双流县城镇改造综合整治工程29、四川省遂宁市涪江(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武当生态建设项目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南市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生态保护与城区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江苏省昆山市山东省日照市河北省廊坊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6个)1、北京市北二环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上海市杨浦区鞍山四村旧住房改造项目3、上海市宝山区炮台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4、天津市杨柳青民俗文化区保护项目5、重庆市江津区长江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6、辽宁省锦州市小凌河和女儿河(城区段)治理工程7、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曙光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8、浙江省平湖市东湖城市公园改造工程9、浙江省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10、浙江省绍兴市镜湖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11、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区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12、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公园(玉绣河区域)综合整治工程13、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公园改造项目14、山东省寿光市弥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5、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6、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17、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片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18、湖北省潜江市水环境治理项目19、河南省桐柏县城市生态保护工程20、广东省潮州市韩江潮州河段环境整治与滨江景观建设工程2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桃源社区公共管理项目22、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清水河综合整治工程23、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综合改造工程24、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25、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九华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6、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保护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浙江省绍兴市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41个)1、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2、天津市住宅建筑节能项目3、天津市大港区小城镇建设工程4、上海市青浦区青浦新城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5、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6、山西省长治市黑水河综合治理工程7、山西省晋城市市区东西两河综合治理工程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9、吉林省长春市天嘉公园改造工程10、辽宁省沈阳市清福陵、清昭陵保护与管理项目11、辽宁省沈阳市浑河综合整治工程12、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村庄改造项目13、山东省青岛市大村河综合治理工程14、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区生态绿化建设项目15、山东省烟台市滨海路景观建设项目16、山东省日照市海滨生态绿化建设项目17、山东省临沂市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8、山东省荷泽市旧护城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9、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古镇保护工程20、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小城镇建设项目21、安徽省淮北市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2、安徽省黄山市南滨江水景观综合整治项目2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保护工程24、浙江省湖州市村庄整治项目25、福建省莆田市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6、福建省三明市沙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工程27、江西省南昌市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8、江西省景德镇市城市空气综合治理工程29、江西省吉安市城市生态综合改造工程30、河南省济源市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1、河南省固始县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2、湖北省仙桃市仙下河水环境治理工程33、湖北省宜都市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4、湖南省长沙市背街小巷综合改造工程35、湖南省浏阳市城区居民住房改善项目36、广东省广州大学城集约化、节约型教育社区项目37、四川省德阳市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38、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八一镇生态与绿化建设项目39、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湖泊湿地恢复与保护项目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1个)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南中轴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工程2、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3、天津市再生水利用工程4、天津市塘沽区碱渣山治理项目5、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活固废处理项目6、重庆市南岸区长江滨江路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工程7、河北省秦皇岛市大汤河改造工程8、黑龙江省大庆市“利民苑”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工程9、黑龙江省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复兴项目10、黑龙江省伊春市主城区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项目11、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治理项目12、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城市中心段治理工程13、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城区段整治工程14、山东省潍坊市张面河综合整治工程15、山东省蓬莱市水城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16、江苏省吴江市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江苏省南通市濠河综合整治与历史风貌保护工程18、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19、安徽省淮南市毛集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0、安徽省六安市淠河总干渠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1、浙江省台州市永宁公园建设项目22、福建省晋江市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23、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船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4、江西省赣州市古城墙保护工程25、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整治工程26、河南省栾川县城区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项目27、河南省鹤壁市新区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项目28、湖北省黄石市磁湖水环境治理工程29、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0、湖南省常德市城区绿化建设项目3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环城水系公园项目32、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居新村建设工程33、甘肃省阿克塞县红柳湾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34、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海南省海口市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扬州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9个)1、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建设2、天津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3、天津市五大道近代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项目4、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绿化建设5、辽宁省大连市改善城市交通项目6、吉林省通化市浑江综合治理项目7、黑龙江省大庆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8、山西省太原市城西水系综合治理9、江苏省常州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10、江苏省南京市明城墙保护项目11、安徽省合肥市环城水系综合治理12、浙江省绍兴市小舜江区域供水工程13、福建省福州市区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14、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村改社区”综合整治15、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6、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市绿化建设项目17、山东省德州市新湖综合整治18、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滨水地区环境治理19、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东沟岭“棚户区”改造项目20、河南省新县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21、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22、湖南省常德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23、湖南省长沙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24、陕西省宝鸡市区渭河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5、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26、四川省成都市沙河综合治理27、四川省金堂县城市防洪综合整治工程28、西南民族大学生态校园建设项目29、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后藏风情步行街建设项目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7个)1.北京市海淀区元代土城遗址保护2.上海市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工程3.上海市松江区老城保护与新城生态环境建设4.上海市浦东新区张家浜景观河道综合整治5.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保护及污水资源化6.重庆市北碚区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工程7.河北省廊坊市双环绿带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8.河北省沧州市改水降氟工程9.吉林省吉林市“清水绿带”生态工程10.吉林省四平市社区管理及环境综合治理11.江苏省常州市水环境治理工程12.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13.浙江省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14.福建省泉州市名城保护与建设15.河南省偃师市环城绿化及城市绿网建设工程16.河南省洛阳市城市绿化建设工程17.福建省漳州市华元住宅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18.山东省淄博市“还绿于民”工程19.山东省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20.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21.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移民城镇规划建设管理22.广东省江门市蓬江河综合整治23.四川省广元市南河生态环境工程24.海南省三亚市南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25.云南省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保护26.新疆区克拉玛依市生态建设及城市绿化工程27.新疆区奎屯市城市绿化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山东省青岛市福建省厦门市海南省三亚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菖蒲河改造──皇城保护2、北京市北潞春小区环境建设3、上海市多层住宅“平改坡”项目4、天津市河道改造项目5、重庆市大足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环境治理6、重庆市渝北区改善居民住房7、河北省唐山市南部采煤下沉区生态建设项目8、河北省邢台市栾卸村改善农村住房9、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10、辽宁省大连市泡涯住宅区开发建设11、吉林省辽源市城市绿化建设12、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13、江苏省常熟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4、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5、浙江省杭州金都住宅科技成果应用16、浙江省安吉县村镇环境改善17、安徽省芜湖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8、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移民建镇19、福建省漳州市城市垃圾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20、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21、山东省荣成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2、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节水及供水保障23、河南省漯河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4、河南省南阳市官庄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25、湖北省秭归县小城镇建设26、湖南省常德市诗墙及沅江江岸环境改造27、广东省惠州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8、广东省梅州市梅江“一江两岸”改造项目29、广东省深圳市推行物业管理30、广西省北海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31、四川省崇州市滨河路环境综合治理32、陕西省西安市紫薇住宅科技示范小区33、新疆库尔勒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34、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城市绿化建设中国人居环境特别奖(1个)云南省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中国人居环境奖(5个)广东省深圳市辽宁省大连市浙江省杭州市新疆区石河子市广西区南宁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8个)1、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2、天津市——旧城改造3、河北省石家庄市——民心河引水入市工程4、河北省邯郸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5、山西省太原市——汾河环境改造工程6、内蒙古包头市——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7、黑龙江省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8、吉林省长春市——改善城市交通提高绿化水平9、山东省青岛市——东海路香港路环境工程10、山东省威海市——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1、江苏省苏州市——古城保护与更新12、上海市闵行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13、上海市——苏州河、黄浦江污水治理二期工程1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湖治理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5、江西省——第一期移民建镇项目16、福建省厦门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程17、福建省泉州市——市区排洪排涝工程18、河南省濮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园林绿化19、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20、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花园住宅建设和管理21、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2、云南省个旧市——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23、贵州省遵义市——旧城改造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4、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25、四川省泸州市——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6、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小城镇规划建设27、西藏区昌都地区——昌庆街改造项目28、新疆区阿克苏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生态高淳提高人居环境高淳县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溧阳、溧水毗邻,西南面与安徽省的当涂、宣州和郎溪三县(区)接壤。

全县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1个街道)、总人口42.5万。

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

陆路直上宁高高速,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5公里,宁望一级公路、芜太公路直达宁杭高速;水路西进长江黄金水道,东连太湖苏南水网,区位特点十分鲜明。

淳溪镇为高淳县城所在地。

县城依水而建,历史悠久,行政区划面积82.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

近年来,高淳县秉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挖掘历史人文内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面貌持续改善、品位明显提升,打造了固城湖湖滨大道风光带,官溪河-固城湖-石固河-大丰河环城水景观,官溪河、石固河、大丰河三轴风景线以及固城湖、石臼湖、春东湖、濑渚洲公园、宝塔公园、泮池公园、固城湖湿地公园等风景靓点。

一、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形象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固城湖富营养化渐趋严重,水质明显下降,水生态系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主要污染源为:一是工业的点源污染;二是农业的面源污染和湖内水产养殖的二次污染;三是县城和湖泊区域生活污水的污染;四是河、湖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及水草腐烂释放的有机物质,也成为河、湖水体污染的重要补给。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固城湖水资源保护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首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淳县固城湖水资源保护规划纲要及分期治理计划》,并经县人大审议通过,成为江苏省第一部地方性水资源保护的规章。

其次围绕规划纲要的要求,自2005年开始,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并全面组织实施。

(一)实施固城湖水环境治理工程1、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为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为促进社会经济与水资源、水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编制了《南京市高淳县水资源保护规划》,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2、实施固城湖生态清淤固城湖又名小南湖,面积30.9平方公里,是高淳县最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它维持着全县70%以上的人口饮用水和83%的农田灌溉水源,也是高淳县40多万人民的生命之湖。

固城湖作为草型浅水湖泊,湖底沉积物较厚, 主要是粘壤土质淤泥, 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清淤工程通过清挖湖泊底泥,清除沉积物中所含的污染物,减少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对水体的释放。

水草打捞工程通过人工打捞过量水草,防止水草在夏秋高温季节腐烂污染水源地水质。

这两项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对水源地的水质保障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固城湖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确保取水口水质常年维持在饮用水标准,我县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720多万元,清除淤泥42万多方。

2011年继续对固城湖实施清淤,一是对取水口清淤,投资327万元,清淤工程量8.24万方;二是小湖区人工湿地建设,投资413万元,清淤土方13万方。

三是黄丝草打捞,2011年投入188万元,打捞黄丝草3.1万吨。

3、加强污染控制与治理,提高水质质量。

一是环保等部门加强了对固城湖区域内排污口的监管,定期对排污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测,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尤其加大了对化工企业的专项整治力度,关闭76家、搬迁2家、转产4家。

二是控制固城湖纳污总量。

在核定固城湖水域纳污能力的基础上,通知环保部门逐年削减固城湖区域内的排污总量,控制到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

三是加强管理,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首先根据水功能区的要求,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设施进行调水,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湖区水质。

2011年共补充固城湖水量8000万立方米。

(二)、全面整治官溪河整治官溪河东连固城湖,西接运粮河,全长8.7公里,是固城湖主要的入湖河道之一。

由于官溪河及固城湖小湖区各类船只数量较多,情况复杂,水上餐饮和各类水上无证经营等活动造成沿线水域坡岸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固城湖水质和湖滨大道的景观形象,广大市民反映十分强烈,官溪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按照2009年县委、县政府“归类、规范、整治、有序”的整治要求,以及2010年县委吴书记提出的“疏、堵、改、移”的整治目标,由县水务局牵头,10多个相关责任部门协调配合,全力开展对官溪河水域及沿岸环境的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改善了固城湖水质,提升了城市品味,进一步彰显我县的城市特色、生态特色、滨湖特色。

:1、全力推进,合力整治。

按照“归类、规范、整洁、有序”的整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县水务局牵头,10多个相关责任单位相互配合,对官溪河实行了全面整治。

(1)、归类。

从2009年4月至7月,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对分布在小湖区、官溪河水域480多艘船只进行了集中整治,并根据船只的用途,分为住宿船、渔业捕捞船、运输船、经营船,分别迁至固城湖大桥至一字街沿线、原固城湖湖管委以东、襟湖桥以西、永胜闸沿线水域集中停靠。

(2)、规范。

一是对影响市容市貌的船户经营性广告牌进行了全面拆除;二是清除了船户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倒乱撒等现象;三是对住宿船容船貌,实行“船头三包”(包整洁有序、包船周边水面卫生、包涉岸环境);四是禁止水上餐饮和船上水产品交易。

(3)、整洁。

一是对停靠在湖滨大道沿线的140多艘船只进行了美化,使之与湖滨大道风光相适应;二是对永胜闸木材市场进行清理搬迁,三是在襟湖桥至永胜闸段进行了道路绿化;四是清除小湖区暂养网籍、围网,打捞水上漂浮物,做到水面整洁,水质清新。

(4)、有序。

按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由新到旧”的原则,对停靠点船只有序进行排列,实行锚桩固定,编号管理。

2、联合执法,长效管理。

为加强对官溪河水域停靠船只的管理,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高淳县官溪河岸线管理办法》,县固城湖水资源领导小组出台了《高淳县官溪河巡查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

2010年,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长谢跃进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剑波,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亦武,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正兴担任副组长,2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官溪河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策组和联合执法组,具体承担官溪河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有效遏制了水上餐饮和水产品经营行为。

8月30日,成立了官溪河联合执法队,参加的单位有:县水务局、城管局、卫生局、工商局等10多个部门,抽调人员40多人,实行集中办公。

到2010年12月31日,劝阻欲上船餐饮、购买螃蟹的1.8万人次,取缔水上餐饮3户,水产品交易7户。

(二)积极整治脏乱差现象。

对官溪河南北岸迎水坡进行清扫,共清除垃圾1000多吨,对50多艘船容船貌脏乱差船只进行了整治。

在湖滨大道西延工程沿线设置了垃圾箱,对船户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

实施官溪河整治工程,实行船只集中停靠、统一管理、统一美化,形成了与老街、湖滨大道风光相适应的又一条风光带,官溪河城市轴线风景线更加凸现。

二、打造湖滨风光提升城市品味(一)、湖滨大道风光带位于固城湖北岸,石固河西岸,东起芜太公路,西止固城湖南路,与固城湖南路、南漪路、石臼湖南路、丹阳湖南路、北岭路、双高公路、芜太公路相接,全长5320米,宽20米。

湖滨大道风光带在满足城市交通、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对沿湖、沿河的节点赋予了不同的景观内容,成为一条“亲水显绿、自然雅致、功能完备、彰显生态景观”的沿湖风光带,充分展示了美丽的固城湖风光,是市民、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该项目突破了单纯市政道路的定义,在道路沿线加入了景观带的设计理念,如综合性的湖滨广场、娱乐性的游船码头、观赏性的湿地游览区和与道路隔水相望的湖心小岛景观等,周边又配套建设了总面积逾千亩的濑渚洲公园和宝塔公园人居森林等景点。

在湖滨广场设计中,运用现代城市的设计理念,设置了舞台、观景台、水湾、木质亲水栈道等景观,使景观空间布局序列明确,层次丰富,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创造性地体现了湖滨新城风貌的开敞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和宜人尺度空间。

而位于湖滨广场东面的湿地游览区,原先是一片滩涂,现在将其建成湿地区域,起到了美化环境、体现生态特色、增加湖水自净能力的作用。

同步规划建设的位于湖滨大道北侧总占地466亩,以自然湿地为主,集污水净化、市民休闲、防止城区内涝为一体的濑渚洲公园,进一步营造出“城在林中,林在城里,人在林里”的最佳人居环境。

( 二)、湖滨大道西延工程湖滨大道西延工程全长2200米,宽20米,东段与已建成的湖滨大道风光带、固城湖南路相连,南临固城湖,西靠高淳老街,周边环境优越。

该项目建设以生态为主,动静态景观相连接,着力打造自然、雅致且满足功能要求的自然湖滨风光带。

该工程遵循“线性景观带”的设计理念,景观带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内侧为大面积的绿地公园,其间布置点状服务设施,景观为水绿交融的整体开敞空间,护坡以绿化修饰,临水处增加绿化、雕塑及小品设计。

建成的湖滨大道西延工程将和已建成的湖滨大道风光带构成固城湖北岸的绿廊,集城市交通、防洪、景观、旅游、休憩等功能于一体,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湖滨大道风光带增长到7.5公里,延伸至老街地段,从而极大地改善县城的环境质量及旅游形象,是我县生态景观化建设的一大靓点,在彰显县城湖滨特色、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显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高淳新的城市发展竞争力的精妙之作。

(三)实施石固河拓宽工程石固河拓宽工程南起固城湖黄泥闸,北止芜太公路石固桥,全长3500米。

拓宽后的石固河宽度将达到80-140米。

在石固河的东侧,沿河修建双湖路和河城路,双湖路长150 0米宽40米,按城市道路主干道标准建设,河城路全长2.5公里宽20米,按城市道路次干道标准建设,二路相连通至固城湖。

河道与路之间还将做成景观带,有绿化、坡地、休闲设施等,为居民创造一个集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围绕“古镇风貌凸现,生态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最佳的湖滨新区”的发展定位,石固河以西的老城区规划建设以凸现古镇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石固河以东的新区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石固河两岸规划成生态控制区,建设成城市框架的中轴线和生态走廊。

现在,市民从双湖桥开始,沿湖滨大道直接到老街,一路风光就可以尽收眼底。

三、打造园林景观提升城市功能(一)、濑渚洲公园位于高淳县城东南侧固城湖西北岸,北临宝塔路,西临丹阳湖南路,南临建设中的湖滨大道,与南面的固城湖、西面的宝塔公园人居森林相邻,总面积466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