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最优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合集下载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新增 投 资 , 与之对 应 产 出也 只计 新增 的收益 可 以理 解 为新增 收益抵 消新 增 投资时 , 网密 度为经 济极 限 井
_ ,一
y们 r

井 网密 度 ; 增 利润 达 到最 大 时 , 新 为最 优 经 济井 网密
度。
q { {
/ b

在计算 油藏 收益 时 , 网密度 与油 气产 出之 间的 井
曲线 和^ 分别 为最小 井 网密度 经济极 限点 和最大 井 网密 度经济极 限点 是最 大利润 点 。 ^

价 和财税 政策条 件 下 , 田在 主要 开 采期 内的 总利 润 油
最 大时 的井网密 度 。
老 区井 网加 密 的极 限井 网密 度 和最 优 井 网密 度
是 利用 增 量法 进 行测 算 , 即沉 没加 密前 的 投资 , 只计
有较 强晌 宾 性 . 坩 蕞 方法 使凌 蕞 者最 程度地 避 开 发 投 资 的 且碴 气
关键词 : 老 气 匹 ; 管 牛 : 苎 ; 蕈 育 法 ; } 如 红
中图 分类 号 : l T 3 33
文 献 标识 码 : A
合理加 密井 网 ,是提 高采 收率 的有 效途 径之 一 , 确定 合 理 的井 网密度 是保 证 油 田长期 稳 定 发展 的重
要环 节 。
据现行财税制度, 可分别写出完全收益函数 ∽ 、
完全 投资 函数 l∽ 、 , 完全利 润 函数

l 老 油 田( 油 ) 网 加 密 的 计 算 方 法 稀 井
研 究
11 方 法 原 理 .
[s t 争 ] ( ME ; 3 Ne  ̄ )
I∽ =td , 2  ̄ l; f

三种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三种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 7 )
经济 极限 的单 井控 制可 采储 量等 于开 发评 价期 内的经济 极 限单 井 日产 油 累积产 量 与该期 内的可采
储量 的 3 5q / W T = O 0 6 0T) ( 1 ) () 3 () 4
式 中 : 。S 为井 网 密 度 为 S时 的 现金 流 入 量 , C () ×1 ; 加 密后 的 井 网密度 , k ; 为 开 发 O 元 S为 口/ m。t 期 ,a P i 初 始 油 价 ,元 ・t ; g 为 初 始 气 价 , ;o为 ~ Pi 元 ・ m~; ,, 现 率 ,/; o为 油价 年 增 长率 ,/; i i贴 9 C 6 9 5 C g为 气 价 年 增 长 率 , ; Rp为 生 产 汽 油 比 , 。・ i n t 。 ()为加 密 后 第 t 产 油量 , 0tC 为 到 _; t Qo 年 ×1 ;
+ r 。] ) . rr () 1
所 以有

q一[I+I+I) 1 ) 7 /0 0 6aT( o ( d ( +r ]7 . 350 P O) ] () 2 这个 平 均单 井 日产油 量便 是经 济极 限单井 日产
油量。 式 中 :: 油 时率 ,/; : 油 商 品率 , ; 开 0采 9 a原 6 T:
以经济 极 限的单 井控 制地 质储 量
S ( A)N1 = N/ / () 5
当一个 油 田( 区块 ) 入一 口油 井 的全部 所需 资 投 金 等 于其 产 出 全部 所 得 纯 利润 时 , 田才达 到 收 支 油
相抵的经济极限,
q× 0 3 5 0 a× T ( — O) ( I + I) 1 .6 × × Po = I+ d (
净 现值 就 等 于 现 金 流 入量 减去 现 金 流 出量 , 综 合 () 1 ) 7 一(O 得出 : ÷[(C-P1g R o .C fi o + iC p ( s.C C P1 ) g+ ) ]t o+ ' ( Q) ' = 6 l 1 ) 。+ 0 (f (f’+ 1 1 + ) )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老油田经济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是油田经济与油田效益的基本预算方式,通过对井网密度的计算可以更好的明确油田的采收率,进而掌握油田的经济效益与经济价值。

然而,在现阶段中,我国传统的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际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原计算方法中对于油田的采收率与采出程度差的计算会出现误差,进而影响井网密度计算的准确性,也就无法得出切实符合情况的数据,因此,该技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优化井网密度的重要的手段与途径。

本文着重针对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改进进行探讨分析,改进的计算方法、理论推导以及改进方法的优点以及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的讨论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标签:老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方法改进;实例分析引言在油田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通过井网密度的计算可以为设计工作与开发工作提供依据,基于计算出的井网密度数据可以对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产出与采收效率进行评估,更加直观的了解油田井网的经济效益。

而在传统的井网密度计算的过程中,井网加密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将采收率与最终采收率进行相减,增加可采收的开发井进行对井数与加密井数的预估。

而在现阶段中,笔者主要基于可采储量可以供开发井的开发率数据进行讨论研究,减去现阶段实际需要开发的井数进行对井数的加密调整,现计算改进方法如下。

一、改进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本次改进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谢尔卡乔夫公式以及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结合计算,谢尔卡乔夫公式可以使计算内容涉及到井网密度有机采收率方面的影响,而结合实际的经济效益指标则可以更好计算出油田开发的总投入与经济效益,直观的体现出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及油田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涉及到钻井、采油和地面建设等投资的数据指标,将这些投入数据与积累产量、采收率等通过函数的形式进行表达计算,表现出更加直观的井网函数。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表 # 国内不同类型油田流度 和与之对应的驱油效率和井网指数
类别 流动系数 (.’,$&4# (456 ・ ) 7) 油藏 个数 关系式
式中 " 可通过对分法求解得出。 以上为考虑完全投资和完全收益情况下, 测算的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和最优经济井网密度。 在测算老区 井网加密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和最优经济井网密度 时, 若开发单元井网密度由 "(目前井网密度) 加密到 ’ 则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为 ",
"
! " # $ %
!" ./" ’("/. ’(./’(" 3’(.
#$ 0" #0 #0 .0
!%&’())*+, ’(’’"#-.’’ !%&’()#1+, ’(’’*#-.’’ !%&’(100+ !%&’("""+, ’(’..21-.’’ !%&’(0#+, ’(’#’""-.’’
"
" "
(. ) (0 ) (1 )
%( $(#0/ ; ) #) % $%( ’%( 1 ! #) ) #)
图 ! 为完全收益和完全投资与井网密度的关系 曲线, # ! 和 # ) 分别为最小井网密度经济极限点和最大 井网密度经济极限点, # . 是最大利润点。
图!
收益和投资与井网密度的关系曲线
依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 若要求解经济极限井网 密度, 实际就是求解完全收益函数与完全投资函数的 交点。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应满足利润函数 (% ) 等于零
第 ). 卷 第 ) 期 )44) 年 0 月 文章编号: ()44) ) !44!’.38. 4)’4!.7’4.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蚤- + - - n n

参考文献
表 1 技 术 井 网密度 计 算方 法简 表
序 号

[] l r W C i c l a a s f t e 1 Ke e O. r ia n l i o h l t y s
e f c o w el fe t f l de s ; i 3 捆
。 。 ; 。 . 。 。 。 。 。 。。 。
化 学 工 业
低 渗透 油 藏 合 理井 网密 度 计 算方 法 ①
包 志 晶 ( 庆油 田有限 责任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 院 黑龙 江大 庆 大
13 1 ) 7 6 2
摘 要: 考虑到低渗透 油藏的地 质特点 , 绍 了5 介 种确定技术 井 网密度 的计算方 法, 从经济 角度介 绍 了经济极限 、 经济最 佳和经济合理 井 同 密度 的 计算 方 法 。 理 的 井 冈 密度 既 要 满足 油藏 开 发 需要 的基 本 条 件 , 要 尽 可 能达 到最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据 所 研 究 油 藏 的地 质特 征 综 合 又 根 合确 定。 实例计算结果表 明该 方法合 理实 用。 关键词 : 低渗透油藏 井网密度 井距 计算方法 中图分 类 号 : E 2 T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4 9 X 2 1 ) 1b一 1 0 1 7 —0 8 ( 0 o () 0 1 - 1 o 2
考 虑到 断 块 的 面 积 、 层 物 性 、 层倾 储 地 角 等 因 素 综 合 确 定 xl 断 块 合 理 井 距 为 4 2 0 该 断 块 共 部 署 采油 井6口、 水 井 2 5 m。 注 口 , 过 一 年 多 的注 水 开 发 , 经 目前 已有 4口 油 井 见 到 了注 水 效 果 , 均 单 井 日产 油 从 平

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

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

De e m i a i n o c n m i i i o l te n e st fo l e d t r n to fe o o c l tf r we l m pa t r d n iy o if l i
Z uW ej a( erlu E gneigColg, n te nv ri ,igh u4 42 , hn )YuGa mig Ya e e g e . h nu nP toe m n ier l eYa gz ies yJn z o 3 0 3 C ia, o n , nW i n ,t 1 n e U t f a
r l t n h p b t e n i p ta d o t u ,c mu a ie o lp o u t n o i ge welwi c n mi i ti c lu ae , n h n wel eai s i ew e n u n u p t u lt i r d ci f s l l t e o o c l s ac l td a d t e l o v o n h mi p t r e st e e o o cl t a e d tr n d Co i i gwi c u l a a t i a i l a a c lt d r a o a l c n mi at n d n i t t c n mi mi c n b ee mie . mb n n t a t a t h s r ceh sc l u ae e s n b ee o o c e yoh i h d , t l t o ewel atr e st yd r ai gfr u a w ih g ie i a d g s r d cin i r e l n t i e sd l n n i r h l p t n d n i b e i t m l, h c u d sol n a o u t no d r o ei ae aml s r l g a d mi f t e y v n o p o t mi i i a od t ei v s n a t ee po a in a d d v l p n . v i e t h n me t sei t x lr t n e e o me t w nh o Ke r s e o o cl t w l p t r e st, o u ad r ai n e h n e i rc v r . y wo d : c n mi mi e l at n d n i f r l e v t , n a c do l e o e y i , e y m i o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 考试重点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 考试重点

三级储量:待探明储量(预测);三口井以上发现工业油流,精度>50%。
——进一步勘探的依据。
预测储量(Possible)
是在地震详查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二级储量:基本探明储量(控制);探井、资料井、取心
主要任务:试油、试采,开发试验区,正式开发,开发调整。
试油(概念):在油井完成后(固井、射孔),把某一层的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一般时间较短。
试油资料:1) 产量资料:地下或地面条件下,油、气、水 产量(不同压力下稳定的产量);2) 压力资料:地层静压、流动压力、压力恢复数据、油管压力、套管压力;3) 油气水性质:组分、物理性质、高压物性;4) 边底水能量:试水;5) 地层温度资料。
随地质认识程度增加,储量逐渐落实
未开发探明储量:指已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发方案和进行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0%。
已开发探明储量: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井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人开采的储量。该储量是提供开发分析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各级储量误差对比的标准。
第一部分、油田概况:油田地理;勘探成果及开发准备;
第二部分、油田地质:构造及断裂特征;地层、储层情况;流体分布及性质;油藏类型、地质模型;
第三部分、油田储量评价:开发储量计算及评价;优选开发动用储量;可采储量评价;
第四部分、油藏工程:储层渗流物理特性;开采特征分析;油田开发技术政策;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类型:沉积模型、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

涧峪岔138井区合理井网优化

涧峪岔138井区合理井网优化

涧峪岔138井区合理井网优化【摘要】涧峪岔138井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产量递减,严重制约了该油藏的有效开发。

通过对该区块油藏动态的分析,优化了该区的井网系统。

研究认为:该区井网排距选用150m,井距为480m,其井网密度为14.0口/km2。

【关键词】涧峪岔138井区井网密度水驱控制程度注采井距1 井网密度方法一:标定水驱采收率的井网密度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我国144个油田或开发单元的实际资料,统计出当流度小于5时的最终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经验公式(图1):图1?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图涧峪岔138井区长6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54mD,地层原油粘度为1.48mPa.s,流度为0.3784mD/mPa.S,按注水开发最终采收率为18%计算,井网密度为13.0口/km2。

方法二:极限井网密度根据在开发评价期内单位面积总投资和盈利持平的原理,可得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公式:依据图2可以确定,涧峪岔138井区长6油层极限井网密度在18口/km2。

因此,该区井网密度应控制在13~18口/km2之间。

(式2)根据“加三分差”的原则,即在经济最佳井网密度的基础上,加最佳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差值的三分之一,作为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表达式如下:按上式计算,涧峪岔138井区长6合理井网密度应为14.7口/km2。

图3?不同条件下井距与产量关系曲线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受储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和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影响。

随着渗透率下降,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增大,则需缩小注采井距;但随着渗透率下降,单井产量下降,从效益角度讲,需扩大注采井距。

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注采井距减小,启动压力梯度对井距的影响十分明显。

应力敏感系数越大,介质变形程度越严重,相同产量下注采井距越小(图3)。

2.2 井排距的确定实际油藏的注采井连线为主流线,主流线中点处渗流速度最小,压力梯度亦相应最小,压力梯度为:r—井筒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最优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方法1 综合经济分析法
一、谢尔卡乔夫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公式:
as D R e E E -⋅= (1)
式中:R E —采收率,小数;
D E —驱油效率,小数;
a —系数;
S —井网密度,km2/井;
该公式简化了许多复杂因素,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明
确描述了R E 与S 界限关系,其次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用该公式
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于油藏实际;通过建立井网密度与利润关
系模型确定经济最优井网密度与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方法。

所谓经济最优井网密度,就是在同一条件下,能使油田
最终的利润达到最大时的井网密度。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是指利润为零时对应的井网密度,它
可以作为布井与加密井网时的参考依据。

基于上述原理,结合财税制度,对成本、税金及各项
参数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二、方法推导过程
从企业财务评价静态角度,一个油田最终的总的净利润
可用下式求得:
It Ttax Cte Vit E ---= (2)
P Roc N E Vit R ⋅⋅⋅=
Ct N E Cte R ⋅⋅=
Trs N E Ttax R ⋅⋅=
Iw A S It ⋅⋅=1
式中:Vit —销售收入,万元;
Cte —经营成本与费用,万元;
Ttax —综合税金,万元;
It —总投资,万元;
化简得:
Iw A S Mwe N E E R ⋅⋅-⋅⋅=1
(3) Trs Ct P Roc Mwe --⋅=
式中:E —利润,万元;
R E —采收率,小数;
N —地质储量(动用),万吨;
R o c —原油商品率,小数;
P —原油价格,元/吨;
Trs —综合税金,元/吨;
Ct —单位经营成本与费用,元/吨;
S —井网密度,km2/井;
A —含油面积,km2;
Iw —单井投资,万元;
(一)经济最优井网密度(Sem )的确定
将(1)式代入(3)式得:
Iw A S e Mwe N E E as D ⋅⋅-⋅⋅⋅=-1 (4)
Trs Ct P Roc Mwe --⋅=
(4)式为井网密度(S )关于利润(E )的连续函数,在其
定义域内函数可导,因而当一阶导数为零时,E 有最大值,
于是则有:
Iw A S e Mwe N E a dS dE as D ⋅⋅+⋅⋅⋅⋅-=-21 (5) 令dS
dE =0得: as D e Mwe N E a Iw A S --⋅⋅⋅⋅=⋅⋅2
(6)
Trs Ct P Roc Mwe --⋅= 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Mwe N E a Iw A Ln as Lns D ⋅⋅⋅⋅=-2 (7)
Trs Ct P Roc Mwe --⋅=
(7)式就是最优井网密度的计算过程,当方程右端的各项
参数一定时,得到一个常数,因此用一般选代就可求解,形
式比较简单(式中S 就是Sem )
(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Sez )的确定
将(1)式代入(3)式,令E =0得:
Iw A S e Mwe N E as D ⋅⋅=⋅⋅⋅-1 (8)
Trs Ct P Roc Mwe --⋅=
两边取对数化简:
Mwe N E Iw A Ln as Lns D ⋅⋅⋅=- (9)
Trs Ct P Roc Mwe --⋅=
(9)式为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数学模型,式中S 即为极限井网
密度(Sez ),它的形式与经济最优井网密度模型相似,用一
般选代即可求解。

方法2 净现值法(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净现值法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法,净现值的定义是在给
定的贴现率(或基准折现率)下将油气田开发期内各年的净
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间点(通常为期初)的现值代数和。

其表达式为: 开发期内第t 年单井的原油产量为:
()T R E N Q T r t lim 0= (1)
式中:lim N —单井极限控制储量,万吨/井;
r E —采收率,小数; T R —开发期内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小数;
T —开发期年限;
开发期内单井的销售收入现值为:
()()t T t T r pv i P T R E N R -=+=∑100lim (2)
式中:0P —原油价格,元/吨;
开发期内单井投资现值(设总投资在第零年的一次性投入):
()I I pv = (3)
式中:I —单井投资,万元; 开发期内单井经营成本现值:
()()t T t T r PV i C T R E N C -=+=∑10lim (4)
式中:C —单井年经营成本,元/吨; 开发期内单井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现值:
()()t T t T r PV r i r T R E N R -=+=∑
10lim (5)
式中:r —综合税金,元/吨;
所以:
()()()t T t T r t T t T r t T t T r i r T R E N i C T R E N i P T R E N I NPV -=-=-=∑∑∑+-+-++
-=0lim 0lim 00lim 111
令NPV =0
单井的极限控制储量lim N 为:
()()()⎥⎦⎤⎢⎣⎡+-+--⋅=T T T r i i i r C P R E T
I N 1110lim (6)
单井的极限布井数W lim 为:
lim lim N N
W = (7)
式中:N —地质储量,万吨;
lim W —井数,口;
单井的极限井网密度为:
S W f lim
lim = (8)
式中:S —区块面积,km2;
净现值法(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若考虑产量递减)
净现值法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法,净现值的定义是在给
定的贴现率(或基准折现率)下将油气田开发期内各年的净
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间点(通常为期初)的现值代数和。

其表达式为: 开发期内第t 年单井的原油产量为:
()t t v N Q lim 0= (1)
式中:lim N —单井极限控制储量,万吨/井;
T —开发期年限;
t v —第t 采油速度;
开发期内单井的销售收入现值为:
()()t T
t t pv i P v N R -=+=∑100lim (2)
式中:0P —原油价格,元/吨;
开发期内单井投资现值(设总投资在第零年的一次性投入):
()I I pv = (3)
式中:I —单井投资,万元; 开发期内单井经营成本现值:
()()t T
t t PV i C v N C -=+=∑10lim (4)
式中:C —单井年经营成本,元/吨; 开发期内单井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现值: ()()t T
t t PV r i r v N R -=+=∑10lim (5)
式中:r —综合税金,元/吨; 所以: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i r v N i C v N
i P v N I NPV -=-=-=∑∑∑+-+-++
-=0lim 0lim 00lim 111 令NPV =0
单井的极限控制储量lim N 为:
()∑=-+--=T t t
t i v r C P I
N 00lim )1( (6)
单井的极限布井数W lim 为:
lim lim N N
W = (7)
式中:N —地质储量,万吨; lim W —井数,口;
单井的极限井网密度为:
S W f lim
lim (8) 式中:S —区块面积,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