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性质和规模:1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2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品种为TOPIGS父母代种猪或大长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

1、怀孕定位栏:100头母猪,每2周产仔9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66头,需66个定位栏。

2、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4.4头/周+1(后备)=9头,每3头一个栏需3个栏。

3、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分娩栏:4.4×6周=27个

5、保育床:6周×4.4=27个

6、育肥栏:16周/2×9-10=720-800头,即72-80个栏。

产房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个栏圈,1个配种栏;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3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8个单元。

猪舍设计:产房1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8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一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5 ×5 + 3 = 10.5米,栋长31.5米,舍宽6.6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8个栏,栋长3×8 =24米,单列舍宽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

栋长0.65米×33+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4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5 +1 =16米,栋长16×2 =32米,栋宽11米。

猪舍布局示意如下

猪场参考免疫程序

备注:(1)对蓝耳病、链球菌、萎鼻等传染病,各场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增加免疫种类。(2)上表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场可根据情况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操作规范

1目的

对免疫接种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免疫接种的效果,确保猪

只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2范围

适用于猪场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工作。

3职责

按照免疫计划和免疫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4内容

4.1根据免疫程序和需要疫苗的用量,备好疫苗。

4.2免疫前,先把注射器、针头煮沸10min,待凉干后再用。注意事项:煮注射器之前要先将注射器拆开,待水煮沸一段时间后,再将注射器部件放入,这样做可把水中的氧气排除,以预防金属注射器的部件氧化生锈。(可前天晚上准备)

4.3注射之前要检查标签、品名是否和需要注射的疫苗一致,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疫苗瓶口是否密封完好,所用稀释液与疫苗是否一致。明显变质、失效的疫苗不准使用,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4.4接种疫苗所用的注射器应大小适宜,注射小剂量时,不得用大注射器,以保证用量的准确。不论给多少猪只接种,都应注射1头更换1个针头。(肌肉注射用针头的规格和长度

4.5如用铝胶稀释时,要事先把它摇匀,按计算需要免疫的量进行稀释,稀释时要先向瓶内注入一些空气,以免造成抽不出或疫苗洒出。

4.6吸取疫苗时,手不能摸瓶口;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稀释过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一般弱毒苗不得超过2小时,灭活苗不得超过4小时。

4.7按照说明指导,采用正确的给药方式,如口服、肌肉注射或皮下

注射,适量给药,并同时用自喷漆作好标记,避免漏免或重免。口服的要拌料,拌料时一定要混合均匀。

4.8用过的疫苗瓶不能随意抛弃,统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剩余的没起封的疫苗及时收回,时间不得超过4h。

4.9免疫结束后及时填写《免疫记录表》,以便查询,未免疫的要作好标记,及时补上。

4.10两种病毒性疫苗接种时间应间隔5天以上;一般情况下,两种疫苗的免疫时间间隔要在7天以上。

4.11免疫结束后,不能立即用抗生素治疗,一般要间隔7天,用过药的猪只要补免。

4.12疫苗免疫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但病猪不能免疫,待治愈后及时补免。

4.13对免疫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要及时抢救,常用0.1%的盐酸肾上腺素0.8-1ml/头皮下注射。(应急的猪侧卧用脚踩压肚子针头扎神经末梢猪鼻)

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

1、用于预防的药物的添加时间和次数要视实际生产情况具体而定。

2、要严格执行药物的休药期。

3、添加药物时,要注意原有饲料中的药物含量。

药物预防操作规范

1目的

控制猪场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某些疾病发生的机会,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指导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添加不同的药物,采用合理的用药量,达到预防疫病发生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猪场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

3职责

3.1根据猪群的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药物添加计划。

3.2饲养人员应按照药物添加计划和本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4内容

4.1预防项目

4.1.1预防或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4.1.2防治营养性元素引起的群发病、多发病。

4.1.3防止猪只的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

4.2哺乳阶段

4.2.1为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的采食量,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可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ppm+金霉素400ppm。加药时间为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

4.2.2仔猪可在开食料或饮水中添加支原净150 ppm+硫酸粘杆菌素100 ppm,或参照《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添加药物。添加时间为1周。

4.2.3仔猪在4-5日龄常灌服抗球虫药,以避免球虫引起的腹泻。常用药物可参考《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3育成阶段

4.3.1仔猪断奶后应激很大,因此,断奶后常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ppm + 金霉素400 ppm(或再加Vc200ppm)。加药时间为1周,或加药1周,休药1周,再加药1周。后期常发生胸膜肺炎、猪痢疾、断奶后腹泻等,可添加阿莫西林200ppm。加药时间为1周。

4.3.2 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猪只发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再添加支原净100 ppm + 金霉素400 ppm(强力霉素150-200ppm)。加药时间为1周,或加药1周,休药1周,再加药1周。

4.3.3为预防寄生虫感染而添加的药物和次数见《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4育肥阶段

4.4.1育肥阶段猪只抵抗力较强,添加药物较少,常添加土霉素,拌

料200-600ppm,饮水150-300ppm,时间一般为1周。其它药物见《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

4.4.2为预防寄生虫感染而添加的药物和次数见《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5种猪、后备种猪

4.5.1对于妊娠母猪,注意不能用引起母猪流产的药物,如氟苯尼考等。

4.5.2为预防支原体肺炎、痢疾等疾病的发生,为增强种猪的抵抗力,保证种猪的生产成绩稳定,常在后备种猪转入交配舍前用药,常用支原净100 ppm,金霉素400 ppm,时间为1周,其他药物和添加方式见《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还可以在种猪转入交配舍后,喂饮5%的糖盐水,一般每次500ml,2次/天,连用3天。

4.6加药方式和注意事项

4.6.1 猪场预防给药常用饮水和拌料两种方式。

4.6.2 加药饮水之前先断水2h,冬季可适当延长。

4.6.3 拌料加药之前要适当限料,如饲喂正常量的1/2等。

4.6.4加药后,对猪只采食量要适当限制,防止因采食过多而引起中毒。

4.6.5加药后要经常观察猪只采食、饮水状况、精神状况,发现中毒,立即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0.8-1ml/头。或按说明注射该药物的特效解毒药。

综合防疫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管理,指导日常卫生与防疫消毒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确保猪场清洁卫生,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特制订本防疫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猪场内人员。

3职责

猪场内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防疫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落实到位。

4内容

4.1人员管理

4.1.1非本场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本场职工也不得擅自外出,休假人员出场时须持有场长或技术主任所签出门证。

4.1.2各猪场严禁参观学习,确需参观时必须由总经理签字特许,经登记,并按《门卫消毒制度》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参观人员应遵守猪场的一切管理制度,参观时应按指定的路线先小猪后大猪,先健猪后病猪,先种猪后商品猪的顺序进行。

4.1.3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员工家属进入猪场;确需进场时,必须确认其所在当地没有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确认其家里没有养猪;然后经场长签字批准,并按《门卫消毒制度》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进场后要严格遵守猪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场期间不准进入生产区,不准随意进出猪场,一旦出场不得再次进入。

4.1.4进场人员不得携带任何肉类及肉类制品,对于随身所带物品,

小件物品须经紫外线照射消毒20分钟,大件物品须经熏蒸消毒(具体熏蒸消毒方法见《猪舍熏蒸消毒方法》)后方可带入。

4.1.5场内所有人员不准饲养犬、猫及其它动物。

4.1.6 所有进场人员进场后必须在生活区隔离48h,并保证进场前48h 内没有去过屠宰厂、疾病诊断实验室等类似场所。

4.1.7生活区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准进入生产区,确需进入时,须经场长批准,在更衣消毒间经更衣、淋浴、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不准穿工作服随意出入生产区,工作完毕后要把工作靴刷洗干净。

4.1.8处理死猪的工作人员不得再返回猪舍工作,所穿衣、靴须经专门消毒后再用。

4.1.9工程或维修人员要按要求在规定范围、规定时间内工作,不经允许不得到处乱走。

4.1.10各猪舍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相互串舍。

4.2生活区消毒防疫

4.2.1厨房、餐厅

4.2.1.1厨师应保持厨房内干净,整洁。经常清理下水道的污物,垃圾要及时清除。

4.2.1.2工作期间要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勤剪指甲、勤洗手,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4.2.1.3员工就餐时要井然有序,严禁进入厨房操作间。注意勤俭节约,不能乱倒饭菜,残羹要倒在指定的位置。

4.2.1.4饭后要把餐具刷洗干净,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4.2.1.5不准乱拉桌椅,饭后凳子回归原位。值日人员要及时打扫餐厅,擦洗桌子,不能有油污、饭粒等。

4.2.1.6每周一要对厨房进行1次消毒,消毒程序如下表:

4.2.2宿舍

4.2.2.1宿舍内应经常打扫,门窗要经常擦洗,做到地面无纸片、烟头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乱泼污水、乱倒垃圾。垃圾不能存放,要及时清除,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4.2.2.2被褥、衣物要叠放整齐,鞋要经常擦洗,物品要摆放一致。4.2.2.3不能在宿舍墙壁上乱写乱画,乱钉钉子,乱挂衣物。

4.2.2.4经常换洗衣服、鞋袜,勤剪指甲,常晒被褥,保持个人卫生。

4.2.2.5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不能有异味。

4.2.2.6每周一要对宿舍进行一次消毒,消毒采用药物喷洒和紫外线照射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参照厨房、餐厅消毒程序。

4.2.3办公室

4.2.3.1每天对办公室进行打扫、拖洗,檫洗门窗,做到办公桌椅摆放整齐,洁净无灰尘,地面无纸片、烟头等污物。

4.2.3.2每周一要对办公室进行一次消毒,消毒采用药物喷洒和紫外线照射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参照厨房、餐厅消毒程序。

4.2.4门卫

4.2.4.1门卫每天要对大门口、门卫室进行打扫,擦洗大门、门卫室门窗,做到室内外不能有烟头、杂草等杂物,然后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其它新型消毒液配制浓度由兽医确定)对其喷洒消毒。

4.2.4.2门卫负责消毒池、脚踏消毒槽、洗手盆内药液的更换,消毒池、脚踏消毒槽内药液每周周一、周四更换,洗手盆内药液要每天更换。

4.2.4.3要经常刷洗脚踏消毒槽和洗手盆,每次更换消毒池时必须打扫,池内不能有泥土、树叶等杂物;确保放水塞密闭良好,避免漏水。消毒池、消毒槽中的消毒药一般用3%的火碱、0.03%的百毒杀,消毒盆中的消毒药一般用0.5%的过氧乙酸,经常使用一些新型、高效、低毒消毒液,这些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4.2.4.4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猪场,确需进场时,须经场长批准后方可进入。对进场人员要查清是否从疫区来或经过疫区,检查是否携带有肉类及肉类制品,按《人员入场登记表》进行详细登记,并监督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消毒程序如下表:

4.2.4.5车辆的消毒管理

4.2.5更衣消毒间

所有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经更衣消毒间更衣、淋浴、消毒后方可进入。

4.2.

5.1进入消毒间后,把鞋放在淋浴间门口的鞋架上,换上淋浴间专用拖鞋,生活区所穿衣物及物品全部放在生活区衣柜内,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必须带入的情况下,须经场长签字并经消毒后方可带入。

4.2.

5.2人员进行淋浴消毒时,应从头到脚进行冲淋,淋浴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对头发、鼻孔、指甲等易于藏匿灰尘的地方要认真清洗。

4.2.

5.3冲淋完毕,擦干身上的水,换上已消毒过的生产区专用衣帽,把拖鞋放在生产区专用鞋柜上,换上干净胶鞋,经脚踏消毒槽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4.2.

5.4淋浴后要及时将地面上的水拖干,淋浴间产生的垃圾应放入纸篓内,不得到处乱仍。

4.2.6生活区环境消毒

4.2.6.1生活区每周一进行卫生大扫除,划定卫生区,负责到人。做到

道路上无砖头、积水、杂草等,草坪上无垃圾袋、废纸等废弃物,平时注意保持卫生清洁,如有杂物及时清除。

4.2.6.2打扫完毕后,应对整个生活区进行全面消毒,消毒方法如下表:

4.3生产区防疫消毒

4.3.1猪舍外环境消毒

4.3.1.1每月15日,30日(2月份为28日)对生产区进行一次全面大扫除,范围:道路、赶猪道、出猪台、病理解剖间、AI实验室。先将粪便、杂物、污物等打扫干净,然后将粪便拉到粪棚,杂物集中起来进行焚烧。对于病理解剖间,要用清水把血水等污物认真冲洗干净。

4.3.1.2打扫完毕后要对生产区进行全面消毒。

4.3.2猪舍内常规消毒

4.3.2.1人员进出猪舍时必须脚踏消毒槽消毒,在消毒盆中洗手,进分娩舍时还必须更换舍内专用胶鞋。消毒槽内的药液以刚好满过脚面为宜,常用1%的菌毒灭、0.03%的百毒杀等;消毒盆内药物一般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1%-2%的来苏儿;要经常更换消毒药种类,防止耐

药菌株的出现。

4.3.2.2喂料后进行清粪,每天清粪2次;打扫完毕后,猪粪用粪车推到粪棚,不能在猪舍内停留时间过长。

4.3.2.3猪只采食结束后,对舍内净道进行打扫,漏在走道上的料要及时清除,尽量不能有污水,如有要立即打扫干净。

4.3.2.4打扫完毕后要把打扫工具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位置。各舍生产工具、器具只能固定在本舍使用,不能外借。

4.3.2.5猪只转出后,要把栏内粪尿打扫干净,并用水管对空栏、料槽进行冲洗,防止留在料槽内的饲料发霉变质。

4.3.2.6猪只转群后,要立即打扫赶猪道上的粪便,每周一、周四用1%的菌毒灭对赶猪道进行喷雾消毒。装运生猪的车辆走后,立即对出猪台内外进行打扫,消毒。消毒药一般用0.5%的菌毒杀和0.03%的百毒杀,两种消毒药交替使用。

4.3.2.7发现病死猪后,立即转移出猪舍,疑似传染病的要进行解剖。死猪移走后,要对病猪停留过的地方立即进行打扫、冲洗、消毒;使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清洗、浸泡消毒、凉干,以备下次使用。常用的消毒药物有2%的火碱、0.03%的百毒杀等。

4.3.2.9每周一带猪消毒一次,常用消毒药物为0.2%-0.3%的过氧乙酸或1:300的消毒灵。

4.3.2.10猪舍内经常会积存一定量的NH3、H2S等有害气体,所以要经常打开窗户或风机,进行通风换气,有害气体的密度以人在猪舍内不感到刺鼻为宜。

4.3.2.11猪舍内灭蚊蝇工作参见《猪场灭蝇、灭鼠工作规范》。

4.3.3猪舍空圈消毒

4.3.3.1猪舍空圈消毒工作一般要经过清扫—冲洗—干燥—消毒液喷雾消毒—冲洗—干燥—福尔马林熏蒸24小时(根据各场猪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熏蒸消毒)等几个步骤。

4.3.3.2清扫:清洗消毒之前要进行彻底打扫,包括猪栏、走道、食槽等,清理食槽时一定要把食槽内及食槽与地面夹缝中的饲料清理干净;把猪粪、剩余饲料、废弃物清出猪舍,进行发酵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4.3.3.3冲洗:待打扫完毕后再用高压水枪清洗猪舍,范围包括猪栏、墙壁、顶棚、食槽、猪舍地面、消毒槽等,特别是食槽的内外角落,要认真清洗,不能留有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引起蚊蝇孳生;猪舍内所有用具要进行清洗、消毒、凉干;清洗时不要对易损易碎设备及电器设备直接冲洗,防止损坏工具或漏电伤人。

4.3.3.4水洗完毕后要及时打开窗户,进行干燥,防止舍内湿度过大,影响下一步的消毒效果。

4.3.3.5待干燥1-2天后对猪舍内地面、墙壁、猪栏、食槽及猪舍内所有用具用消毒液(如2-3%火碱等)进行喷洒消毒,不能留有死角。保证有效浓度的条件下,药物用量为≥300ml/m2。

4.3.3.6冲洗:消毒后第2天要及时对舍内进行冲洗,以免消毒药物腐蚀猪栏等设备。

4.3.3.7冲洗后及时打开窗户,必要时打开风机,进行通风干燥。

4.3.3.8熏蒸消毒: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方法如下表:

100头母猪猪场设计详细带图纸

100头母猪猪场设计详细带图纸 品种,猪场,母猪 1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 2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品种为 TOPIGS 父母代种猪或大长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 1、 怀孕定位栏:100头母猪,每2周产仔9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 66头,需66个定位栏。 2、 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K4.4头/周+ 1(后备)=9头,每3头一个栏需3个栏。 3、 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 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 分娩栏:4.4 X6周=27个 5、 保育床:6周X 4.4=27个 6、 育肥栏:16 周/2 X9-10=720-800 头,即 72-80 个栏。 产房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个栏圈,1个配种栏; 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3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8个单元。 猪舍设计:产房1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8 X 5 + 3 = 12 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一栋,3个单元,每 个单元1.5 X 5 + 3 = 10.5米,栋长31.5米,舍宽6.6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8个栏,栋长3X 8 =24米,单列舍宽 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栋长0.65米X 33+ 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4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X 5 +1 =16 米,栋长16X2 =32米,栋宽11米。 猪舍布局示意如下 装猪台 粪污区 育肥舍 操育舍 办处区

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要点

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性质和规模:1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2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品种为TOPIGS父母代种猪或大长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 1、怀孕定位栏:100头母猪,每2周产仔9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66头,需66个定位栏。 2、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4.4头/周+1(后备)=9头,每3头一个栏需3个栏。 3、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分娩栏:4.4×6周=27个 5、保育床:6周×4.4=27个 6、育肥栏:16周/2×9-10=720-800头,即72-80个栏。 产房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个栏圈,1个配种栏;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3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8个单元。 猪舍设计:产房1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8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一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5 ×5 + 3 = 10.5米,栋长31.5米,舍宽6.6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8个栏,栋长3×8 =24米,单列舍宽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

栋长0.65米×33+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4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5 +1 =16米,栋长16×2 =32米,栋宽11米。 猪舍布局示意如下

猪场参考免疫程序

备注:(1)对蓝耳病、链球菌、萎鼻等传染病,各场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增加免疫种类。(2)上表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场可根据情况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操作规范 1目的 对免疫接种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免疫接种的效果,确保猪 只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2范围 适用于猪场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工作。 3职责 按照免疫计划和免疫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4内容

养猪场的设计方案

、管路敷设技术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300头母猪猪场的设计方案

300头母猪猪场的设计方案 2011年05月19日来源:猪场动力网我要评论(0)作者:本站编辑整理 发展养猪生产首要的问题就是猪场设计,包括确定饲养规选择建筑场地,进行结构设计、费用预算和施工技术等。 一、生产规模 这里以基础母猪300头为例,介绍猪场生产周转过程。 1.基础母猪300头 2.每周配种16头 3.配种分娩率80% 4.仔猪成活率95% 5.育仔成活率96% 6.育成成活率97% 7.育肥成活率98% 表1-1 52周内各周存栏情况

二、人员配置

1.生产一线人员10人:配种妊娠舍常年存栏种猪250头,配备人员3人;产房存栏母猪50头,配备1.5人;育仔猪700头,配备人员1.5人;育成肥育猪存栏1600头,配备人员2人;饲料加工2人。 2.后勤人员8人;场长1人,技术主管1人,门卫1人,电工1人,财务与对外接待2人,食堂1人,锅炉与绿化1人。 三、生产预测 (一)种猪场 1.基础母猪300头 2.年产仔660窝=2.2×300(分娩指数2.2计算) 3.年产仔6600头=660×10(每窝产活仔数10头) 4.年出栏合格品猪5940=6600×90%(全程成活率90%) 5.年出栏种猪3564头=5940×60%(出种率60%计算) 6.年出栏肉猪2376=5940-3564 7.销售种猪收入:7128000元=2000元×3564头 8.销售肥猪收入:1283040元=6元/千克×90千克×2376头 (二)商品猪场 1.基础母猪300头 2.年产仔660窝=2.2×300(分娩指数2.2计算) 3.年产仔6600头=660×10(每窝产活仔10头) 4.年出栏合格品猪5940头=6600×90%(全程成活率90%) 5.销售肥猪收入:3207600元=90千克×5940头×6元/千克 四、效益测算 (一)种猪场 1.全年产值:8411040元=7128000+1283040 2.生产费用:5714000元 ①饲料费:3000头×2千克×2.1元/千克×365天=4599000元 ②兽药:40元×3000头=120000元

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一、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饲养父母代良种母猪5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 1000?1100 头,工程围包括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和服务性设施等。 二、生产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 1、饲养品种 本项目拟从国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建立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基地。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常年存栏父母代良种母猪 50头,建设商品猪生产线,按配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形成工厂化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常年存栏良种母猪50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000?1100头的生产能力。 3、生产技术特点 (1)苗猪生产控制 本项目实行自繁自养,净化猪群,从种源上保证苗猪安全。 ⑵饲料配置、使用控制 饲料以购买预混料和其他原料,自配为主。 (3)饲养全过程控制 每圈猪的出生时间、生长状况、饲料使用情况、疫情防治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进行科学化管理。养殖场部分环节(产房、保育)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规定。

(4)疫情防治及药品使用控制 猪场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给猪做免疫接种,对发生病情的猪,使用的是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兽药。 4、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5生产流程 配怀舍16周-分娩舍3周-保育舍4周-生长育肥舍16周-出栏上市 (1)流水作业 安全优质商品猪生产,按配种一怀孕一分娩等形成连续运转的生产线,实行流水作 业,周而复始。 (2)提早断奶 出生猪在分娩舍哺乳时间为 3周即21天断奶,如果条件不允许可考虑28天断奶, 然后转入保育舍。由于猪提早断奶,使母猪年产胎数提高到 2.3胎。 (3)全进全出 产和保育阶段,在同一单元或同一组别的猪只均采取2周制全进全出。 (4)集约化饲养 猪只密集饲养,空怀、怀胎和哺乳母猪都采用限位饲养法。由于比较集中地把猪养在一起,因此每头猪所占地面减少,密度加大。实践证明,在工厂化养猪技术管理条件下,限制种猪的活动不会影响其生产力。 6、猪舍型式选择 猪舍的型式主要有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等。舍型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猪 场所在地区的气象因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2018-屠宰场申请书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屠宰场申请书 篇一:定点屠宰申请报告 关于通榆县天兴牧业有限公司建设3万头生猪养殖屠 宰加工(销售)项目申请报告 通榆县商务局: 现将我们公司的自然情况和申请生猪屠宰定点单位的一些情况汇报给县政府, 恳请政府在我公司申请的过程中能给予大力支持。 一、企业自然情况 通榆县天兴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X年5月,为自然人出资的有限公司,是通榆县招商引资企业。公司座落在通榆县鸿兴镇明月村、养殖基地在双岗镇,是 生猪种猪繁育、养殖销售及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冷冻贮藏、速冻食品加工、 熏酱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企业。在201X年—201X年间本公司 以特种野猪养殖为主、201X年公司为将养殖业做大做强,完善产业链条,新建 屠宰厂并向县、省商务部门申请获得畜禽屠宰许可证资质,当时县商务在颁发 资质证时限定屠宰范围为特种野猪。由于我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了 解到通榆县生猪肉市场大部分都是由外地调入这一事实,看好了当地家猪养殖 屠宰加工发展前景。公司开始着手发展良种家猪养殖。这就是申请生猪定点屠 宰的原因。201X年初被评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X年被评定为省级种猪扩繁场。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3894万元、固定资产2070万元、总占地面积38270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其中:祖代种猪繁育场1座,占地面 积18270平方米,建筑物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标准猪舍面积4500多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1座,建筑物总面积2060平方米,其中饲料加工车间700平方米、原材料库和成品库1360平方米,配置饲料生产机组1套,生产能力1500kg/h吨;公司新建生猪屠宰加工厂1座,占地面积 201X0平方米,内部建有屠宰车间、分割车间、食品深加工车间和现代化冷库、速冻隧道。屠宰车间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配置现代化生猪屠宰生产线,日屠宰能力600头。各种配置均通过国家QS认证。

猪场设计案例

1000头祖代种猪场整体设计案例 (2012-03-05 08:33:09) 转载▼ 标签: 种猪 猪场 杂谈 一、设计背景 (1)、在人工授精的条件下,公猪与母猪的饲养数量的比例:1:60-80(按品系及血统来确定实际数量);随着猪群的增大比例可适当增大;(2)、生产及饲养工艺模式: 1、猪场布局实行生产区、职工生活区、办公区三区分离,用围墙隔开;详见办附属平面布局图; 2、猪舍全部为双列式;后备猪、断奶等待配种母猪、公猪、育肥猪采用大栏饲养;妊娠猪单体栏饲养;分娩母猪采用高床产仔;断奶仔猪进行高床网上培育; 3、精液处理室用空调控温,精液处理室内安装壁挂式臭氧机一台用于消毒;育肥舍采用钢柱式敞开,用卷帘;分娩舍、保育舍不安装配套水帘降温,只按风机降温,隔离后备舍、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均采用水帘降温;(原则上水帘均安装在舍的东侧面,风机安装在西侧面);公猪舍、保育舍、分娩舍进行吊顶; 4、生产区采用“多点式生产”;视情况而定,保育下床后的合格后备种猪实行场内饲养,不合格种猪及去势公猪场外育肥;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设计在每一个使用周期内均采用“全进全出”的模式; 5、生产区内的饲料供给方式采用散装饲料塔半自动供料; 6、(建议所有猪场采用沼汽处理);排污特殊好的猪场均不少于以下三粪污处理三道程序:1、过滤池过滤,干粪与污水分离采用厌氧池气处理;2、厌氧处理液经三级沉淀池生物氧化过滤后污水排出;3、污水排出带设立水生植物净化带后排入泄污道;达到生态型排放;详见污水处理设计图; 7、隔离后备舍、配种舍、育肥舍采用檐外集污沟排粪污;妊娠舍采用半漏缝水泥地板(100×68×7㎝)结合舍内贮水式冲刷清污;保育舍用舍内排污沟排污; 8、所有猪舍屋檐口高均达到270㎝、扩大舍内窗户(宽150×高900)为全开式推拉窗户、间隔3米、舍顶每6米增设50×50㎝的通气孔排;猪舍、办公及其它附属建筑屋面全部采用彩钢瓦426(5公分的夹心隔热层); 9、后备舍、配种舍、育肥舍舍内各栏用改为120砖砌水泥抹面墙体(40㎝)与铁制栅栏(50㎝)相结合做隔断; 10、舍外排污管道采用水泥制明沟排污道,沟底为弧形(上面为水泥板纽扣式盖面)、设检查井(排污系统舍外i≤0.5%); 11、母猪洗澡设施安排在后期妊娠舍与分娩舍相连接处的洗澡间进行;

50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50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一、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饲养父母代良种母猪50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0000 ~11000头,工程围包括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和服务性设施等。 二、生产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 1、饲养品种 本项目拟从国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建立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基地。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常年存栏父母代良种母猪500头,建设商品猪生产线,按配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形成工厂化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常年存栏良种母猪500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0000~11000头的生产能力。 3、生产技术特点 (1)苗猪生产控制 本项目实行自繁自养,净化猪群,从种源上保证苗猪安全。 (2)饲料配置、使用控制 饲料以购买预混料和其他原料,自配为主。 (3)饲养全过程控制 每圈猪的出生时间、生长状况、饲料使用情况、疫情防治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进行科学化管理。养殖场部分环节(产房、保育)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规定。 (4)疫情防治及药品使用控制

猪场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给猪做免疫接种,对发生病情的猪,使用的是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兽药。 4、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项目参数项目参数 妊娠期(天)114 公母猪年更新率(%)33 哺乳期(天)21 窝均健壮数(头)9.6 保育期(天)30 成活率(%) 生长育肥期(天)105-115 哺乳猪95 出生-出栏(天)156-166 保育猪98 断奶至受胎(天)7-14 生长育肥猪99 配种分娩率(%)85% 出生-出栏92.2 母猪年产胎次 2.3 出生至目标体重 (kg) 18 初生重 1.2-1.4 生产商品猪数/头/ 年 料肉比21日龄重5-6.5 产出-100kg出栏 2.75 60日龄重20-25 种猪消耗占料比0.55 156-166日龄重100 全群料肉比 3.3 5生产流程 配怀舍16周-分娩舍3周-保育舍4周-生长育肥舍16周-出栏上市 (1)流水作业 安全优质商品猪生产,按配种—怀孕—分娩等形成连续运转的生产线,实行流水作业,周而复始。 (2)提早断奶 出生猪在分娩舍哺乳时间为3周即21天断奶,如果条件不允许可考虑28天断奶,然后转入保育舍。由于猪提早断奶,使母猪年产胎数提高到2.3胎。 (3)全进全出 产和保育阶段,在同一单元或同一组别的猪只均采取2周制全进全出。 (4)集约化饲养 猪只密集饲养,空怀、怀胎和哺乳母猪都采用限位饲养法。由于比较集中地把猪养在一起,因此每头猪所占地面减少,密度加大。实践证明,在工厂化养猪技术管理条件下,限制种猪的活动不会影响其生产力。 6、猪舍型式选择 猪舍的型式主要有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等。舍型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猪场所在地区的气象因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引导、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消费,推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 鼓励和支持屠宰企业为提高肉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达到更高等级的标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分级管理是指依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规定,按照规定程序对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等方面,包括基本要求、设计和环境、设施和设备、屠宰加工、检验检疫、质量控制、运输条件、产品质量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查,以认定其符合相应等级的行业管理活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高到低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 第四条分级管理的范围是依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审查、确定的全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包括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五条商务部统一组织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制定分级管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各地开展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并维护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系统,并具体负责AAAAA和AA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并负责AAA和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第二章组织和程序 第六条商务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成立由屠宰、畜牧兽医、食品安全、环保、建筑、财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负责现场核查。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的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上一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地区回避、交叉评审的原则从商务部统一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 第七条分级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文件审核、现场核查、公示、认定和公告。 第八条生猪屠宰厂(场)取得定点资格一年以上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等级认定申请。

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样本

5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 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 对年产5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 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 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 提供19.8头肉猪, 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 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 24周) 。肉猪屠宰率75%, 胴体瘦肉率65%。猪群存栏: 500头基础母猪: 50头其中: 空怀4头 妊娠36头 哺乳8 头 公猪3 头后备母猪6 头后备公猪1 头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 二、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 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 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产房4周 育仔舍5周 中、大猪舍15周 种猪9-10周 肉猪24周 出栏上市 配种舍4周 妊娠舍12周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批参加配种的母猪10头, 保证每批能有8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 在待产前转入产房。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 在产仔舍内4周, 仔猪平均3.5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 可将仔猪进行合并, 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 仔猪在育仔舍5周。中猪饲养阶段; 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 16周龄) 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大猪饲养阶段; 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 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批可出栏100头猪左右。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10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千克

存栏猪结构标准 妊娠母猪数=386头 临产母猪数=21头 哺乳母猪数=63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 后备母猪数=50头 成年公猪数=10头 后备公猪数=5头 仔猪数=630头 保育猪=800 中大猪=3104 合计:5100头(其中基础母猪为500头) 说明: 1.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 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 4.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 猪数的1/2) 5.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 6.成年公猪数(全人工授精) 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3周×10头/胎 8.保育猪=周断奶数×4周 9.中大猪=周保育成活数×16周

三.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产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 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5头,保证每周能有21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1周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3周,仔猪平均3 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7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 舍4周。 ? 中大猪饲养阶段。7 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养16周,预计体重 可达95公斤左右出栏上市。 四.猪场布局 猪场为三点式布局:配种妊娠及分娩哺乳区;断奶仔猪保育区;肉猪育肥区。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室、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五.猪舍设计 1、 配种妊娠舍 空怀及后备母猪在配种舍大栏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定位栏内饲养。 配种舍1栋(建筑面积约50╳8=400平方米)设大栏20个,妊娠舍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70╳7=490平方米)设定位栏400个。 2、 产仔舍设计 产仔舍共设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60╳8=480平方米),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22个产床,共为132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 3、 断奶仔猪舍的设计 仔猪培育舍共建1栋(建筑面积约90╳8=720平方米),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

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 一、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饲养父母代良种母猪5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000 ~1100头,工程范围包括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和服务性设施等。 二、生产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 1、饲养品种 本项目拟从国内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建立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基地。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常年存栏父母代良种母猪50头,建设商品猪生产线,按配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形成工厂化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常年存栏良种母猪50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000~1100头的生产能力。 3、生产技术特点 (1)苗猪生产控制 本项目实行自繁自养,净化猪群,从种源上保证苗猪安全。 (2)饲料配置、使用控制 饲料以购买预混料和其他原料,自配为主。 (3)饲养全过程控制 每圈猪的出生时间、生长状况、饲料使用情况、疫情防治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进行科学化管理。养殖场部分环节(产房、保育)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规定。 (4)疫情防治及药品使用控制

猪场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给猪做免疫接种,对发生病情的猪,使用的是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兽药。 4、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项目参数项目参数 33 妊娠期(天)114公母猪年更新率 (%) 哺乳期(天)21窝均健壮数(头) 保育期(天)30成活率(%) 生长育肥期(天)105-115哺乳猪95 出生-出栏(天)156-166保育猪98 断奶至受胎(天)7-14生长育肥猪99 配种分娩率(%)85%出生-出栏 母猪年产胎次出生至目标体重 (kg) 18初生重 生产商品猪数/头/ 年 料肉比21日龄重 产出-100kg出栏60日龄重20-25 种猪消耗占料比156-166日龄重100 全群料肉比 5生产流程 配怀舍16周-分娩舍3周-保育舍4周-生长育肥舍16周-出栏上市 (1)流水作业 安全优质商品猪生产,按配种—怀孕—分娩等形成连续运转的生产线,实行流水作业,周而复始。 (2)提早断奶 出生猪在分娩舍哺乳时间为3周即21天断奶,如果条件不允许可考虑28天断奶,然后转入保育舍。由于猪提早断奶,使母猪年产胎数提高到胎。 (3)全进全出 产和保育阶段,在同一单元或同一组别的猪只均采取2周制全进全出。 (4)集约化饲养 猪只密集饲养,空怀、怀胎和哺乳母猪都采用限位饲养法。由于比较集中地把猪养在一起,因此每头猪所占地面减少,密度加大。实践证明,在工厂化养猪技术管理条件下,限制种猪的活动不会影响其生产力。 6、猪舍型式选择 猪舍的型式主要有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等。舍型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猪场所在地区的气象因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生猪定点屠宰场审核换证标准

附件1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审核换证标准 企业名称:(公章)企业地址: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序号审核项目审核内容审核依据审核方式 现场审核结论 符合不符合 1 基本要求必备条件 应有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标志牌、工商营业执照、动物 防疫条件合格证、正式或临时排污许可证。 1.《条例》第六条、第八条 2.《实施办法》第七条、第九 条 现场查验原件 进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持有生猪产地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现场查验 厂(场)设 立 应符合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设置规划要求。 《条例》第五条 查看《设置规 划》相关要求厂址选择 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厂区应远离受污染 的水体,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 的工业企业或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 GB50317-2009《猪屠宰与分 割设计规范》3.1.2 现场查验厂不得建在居民稠密的地区 GB 126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 范》4.1.2 现场查验 水源条件 应当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充足水源,水质符合国 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条例》第八条第(一) 2.《实施办法》第七条(一) 查验半年内《生 产水检验报告》

符合不符合 1 基本要求布局生产区各车间的布局与设施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 卫生要求。厂内清洁区与非清洁区应严格分开。 1.《实施办法》第七条(二) 2.GB50317-2009《猪屠宰 与分割设计规范》3.2.2 现场查验 2 设施要求宰前设施 应有宰前建筑设施包括卸猪站台、赶猪道、验收间、待 宰间、隔离间、兽医工作室与药品间等。其中待宰间面 积不得低于350㎡ GB50317-2009 《猪屠宰与 分割设计规范》4.2.1 、 4.2.5 现场查验屠宰设施 屠宰车间应包括车间内赶猪道、刺杀放血间、烫毛脱毛 剥皮间、胴体加工间、副产品加工间、兽医工作室等, 其屠宰车间建筑面积不得低于420㎡。 GB50317-2009《猪屠宰与分 割设计规范》4.4.1 现场查验应有急宰间、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间等设施《条列》第八条(二)(六)现场查验 清洗、 消毒设施 1.应设热水和冷水洗手设施,并备有洗手剂。 2.车间内应设有工器具、容器和固定设备的清洗、消 毒设施,并应有充足的冷、热水源。 1.《实施办法》第七条(五) 2.GB 12694《肉类加工厂卫 生规范》4.6.4.1 、4.6.4.3 现场查验 3 设备要求生产设备 至少应配备手持式猪电致昏器、猪悬挂输送机、水浸 式烫毛设备、猪脱毛机(三辊式)、猪剥皮机(工艺 需要时)、猪胴体劈半锯及手推式猪胴体输送轨道等 生猪屠宰设备或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 1.《实施办法》第七条 2.SB/T10486-2008 《生猪屠 宰成套设备技术条件》 3.1 现场查验运输工具 生猪和生猪产品应使用不同的运载工具运输;运送片 猪肉,应使用防尘或者设有吊挂设施的专用车辆,不 得敞运。 1.《条列》第八条(二) 2.《实施办法》第二十二 条 现场查验

600头母猪规模猪场预算

600头母猪规模猪场预算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头。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按公母比例1:50,年饲养生产种公猪12头,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4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 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生产标准:550头×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 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 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舍/周 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 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 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 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 10400头×100kg×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2.75kg/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 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 10608×17kg(25kg~8kg)×2.0:1料重比=360吨/年 生产育肥猪料: 10400头/年×75kg(100~25kg)×3.5:1料重比=2730吨/年 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 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 550头母猪×200升/天=110000升水/天=110吨水/天 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 1.母猪定位栏:480个,其中: 怀孕母猪定位栏:288个(12周×24胎/周,从4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1周共计12 周)。 淘汰母猪定位栏:12个(4头/周×3周滞留期) 配种母猪定位栏:180个(2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周怀孕确认,6周×80%分娩率×24胎/周)。 2.后备母猪栏位:16;栏(12周×4头后备母猪/周/3头/栏)。

100头母猪养猪场的设计方案

100头母猪养猪场的设计方案 性质和规模:1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2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品种为TOPIGS父母代种猪或大长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 1、怀孕定位栏:100头母猪,每2周产仔9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66头,需66个定位栏。 2、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4.4头/周+1(后备)=9头,每3头一个栏需3个栏。 3、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分娩栏:4.4×6周=27个 5、保育床:6周×4.4=27个 6、育肥栏:16周/2×9-10=720-800头,即72-80个栏。 产房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 个栏圈,1个配种栏;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3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8 个单元。 猪舍设计:产房1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8 ×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一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5 × 5 + 3 = 10.5米,栋长31.5米,舍宽6.6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8个栏,栋长3×8 =24米,单列舍宽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栋长0.65米×33+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4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5 +1 =16米,栋长16×2 =32米,栋宽11米。 100头基础母猪(祖代)场设计方案与预算 主旨:祖代母猪一个单位(即100头)向社会销售父母代种猪。 一、畜群周转及生产 1、基础母猪100头 ①饲养长白、大白、杜洛克3个品种,生产杜长大配套系,品种结构为:长白母 0 头;大白母 95 头;杜洛克母 5 头。 ②按7胎淘汰,个品种的年龄结构为:1~2胎35%;3~6胎65% 2、配套公猪 ①品种选择:长白公猪、杜洛克公猪。 ②本交:长白公猪 5 头;杜洛克公猪 1 头。 ③人工受精:长白公猪 1 头;杜洛克公猪1 头。 注:可多留1头备用 3、按年产仔2窝计 ①产仔头数:长大二元 1900头/年;杜洛克 100头/年。 ②成活头数:长大二元 1729头/年;杜洛克 91头/年。 ③长大二元母猪:692头/年(80%选种率)。 ④长大二元公猪:阉割育肥。 ⑤出售体重 50kg;出售日龄 112日龄。 ⑥母猪年更新率30%;大白母猪 29头/年,杜洛克母猪1~2头/年;更新来源:外购。 ⑦年出栏育肥猪(100kg):1055头。 二、耗料(总耗料量公斤) 1、种猪年耗料 ①100头祖代基母,每头年耗料1090kg,年总耗料109吨。 ②后备种母猪32头,50kg购入~配种平均耗料260kg,总耗料8320kg。 ③祖代种公猪6头,每头年耗料913kg,总耗料5.5吨。 2、繁育父母代种猪692头,出生~出栏每头耗料107kg,年总耗料74.04吨。 3、育肥猪1055头,100kg出售,每头耗料264kg,年总耗料279吨。 三、硬件装备 1、猪舍

养猪场的设计规划

养猪场的设计规划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 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生产标准:550头×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 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 210×97%(3%保育死亡率) =204头猪出保育舍/周 204×98%(2%育肥死亡率) =200头猪出栏/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 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 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 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 10400头×100kg×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2.75kg/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 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 10608×17kg(25kg~8kg)×2.0:1料重比=360吨/年 生产育肥猪料: 10400头/年×75kg(100~25kg)×3.5:1料重比=2730吨/年 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 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 550头母猪×200升/天=110000升水/天=110吨水/天 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 1.母猪定位栏:480个,其中: 怀孕母猪定位栏:288个(12周×24胎/周,从4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1周共计12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方案规划计划书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 10000 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 年均提供 18 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 600 头,其中 25 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 后备母猪 150 头(分两批饲养,按 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 头× 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 =550 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 头(按公母比例 1:25 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 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 周。 16周怀孕 +4 周哺乳 +6 周保育 +16 周肥 =42 周 4.生殖周期: 16 周怀孕 +4 周哺乳 +1 周配种 +2 周生产无效期 =23 周 全年 52 周/23 周=2.27 胎/ 母猪 / 年 5.生产标准: 550 头× 2.27 胎/ 年=1248 胎/ 年, 24 胎/ 周 24胎 / 周× 9 头断奶猪 / 窝× 97%=210头断奶猪 / 周 210 ×97%(3%保育死亡率) =204 头猪出保育舍 /周 204 ×98%(2%育肥死亡率) =200 头猪出栏 / 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 5.5~5.75 胎, 平均为 5.67 胎。 平均利用年限 =5.67 胎 /2.27 胎 / 年 =2.5年

年更新母猪数 =550 头× 40%(年更新 率)=220 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 =2 年 年更新公猪数 =25 头× 50%(年更新率 )=12头 7.饲料利用 : 按年生产 10400 头商品猪计: 10400 头× 100kg×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 :550 头× 365 天× 2.75kg/ 天=552 吨/ 年, 约 1 吨/ 母猪 / 年 保育猪料 :204 头保育猪 / 周× 52 周/ 年=10608头 10608 ×17kg(25kg~8kg) × 2.0:1 料重比 =360 吨/ 年 生产育肥猪料 : 10400 头/ 年× 75kg(100~25kg) ×3.5:1料重比=2730吨/年 总耗料 =552+360+2730=3642吨, 相当于 6.6 吨 / 母猪 / 年 8.用水量估计机 : 按每头存栏猪每天 20 升水(其中 50%饮用, 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 10 头小猪计)每天200 升水,则: 550 头母猪× 200 升/ 天=110000升水 / 天=110 吨水 / 天 550 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 胎 / 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

10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

商品代猪场设计方案 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110公斤体重的日 龄为173天左右(25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1000头 基础母猪:100头 其中:空怀8头 妊娠72头 哺乳20头 公猪5头 后备母猪12头 后备公猪0.5头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87% 二、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 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2 待产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5头,保证每周能有4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2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3.5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 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2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中猪饲养阶段。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2 大猪饲养阶段。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 周可出栏25头猪左右。 一、猪场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利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进行猪舍布局。猪场生产程序分空怀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 断奶仔猪培育;肉猪饲养四个阶段。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600吨,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 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二、猪舍设计 1、配种妊娠舍(图1、图2) 生产线有100头母猪。空怀、后备、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 配种舍内设配种栏,一个配种栏内养1头公猪,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5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周,确认妊娠后转妊娠舍饲养,对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二情期配种。对连续两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建议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成60厘米夹道,两侧隔栏用直径33毫米钢管组成,高90厘米, 限制母猪饲养,猪栏前设食槽,后部有40厘米宽的横走向漏缝地板,下有粪沟,便于饲养管理,围栏长2.2-2.5 米, 每头猪实占面积1.3平方米。共设单体栏25个,如有需要,也可增加到30个。配种舍和单体式栏的地面应铺设暖气管道,以免由于冬季地面过凉而影响母猪发情。 妊娠母猪栏5头母猪一圈,小群饲养可有一定活动空间,每头妊娠母猪占地面积1.5平方米,栏前设贯通食槽,每头猪占槽0.5米,横栏两侧各设一个饮水器,猪床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妊娠16周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准备产仔。 2、产仔舍设计(图3) 即将产仔的母猪转入产仔设,产仔舍共设2间,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10个产床,共为20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母猪产仔围栏2.1*1.7米,实用面积为3.5平方米,四周围栏高0.5米,围墙用铁皮板式物相隔,并紧靠床面,不用棚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产仔栏内设有钢管拼装成的分娩护仔栏,栏宽0.6米,呈长方形,以限制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踏压仔猪,便于哺乳,栏前有食槽、饮水器供母猪采食和饮水,栏的两侧为仔猪活动区,一侧放有仔猪保温箱和仔猪补料槽,箱上设有采暖用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箱的一侧有仔猪出入口,便于仔猪出入活动。母猪舍内温度要求在16-22C之间,最适哺乳母猪的采食与泌乳,仔猪保温箱是为仔猪前期创造小气候用的,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周要求环境温度在30—32C,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根据舍内外环境气温的变化,可逐渐撤掉保温箱以扩大仔猪的活动范围。 3、断奶仔猪舍的设计(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