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最全版)

合集下载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

0.2
24.2%
0.1
0 0
No. at Risk
TAVR 348
AVR
351
6
12
18
Months
298
260
147
252
236
139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
24
67 65 TCT 2011
意义
PARTNER 研究推动TAVR 在全球的发展,同时也 成为指南制定的主要依据
基于PARTNER 研究的结果,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瓣膜管理指南 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瓣膜管理指南 均对TAVR做出了推荐
近年来,国际上已趋向于把该技术称为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 识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发展
1985 年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型术(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BAV)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 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I 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 到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 动脉瓣的置换
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18F经r 导fo管r主2动6m脉m瓣置识换术中国专家共
Edwards Sapien生物瓣规格比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 识
Corvalve生物瓣规格及选择条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 识
Edwards Sapien组成(已通过FDA批准)

《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对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指南、共识进行更新。

为促进心脏瓣膜病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在我国尚无综合的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的情况下,制定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十分必要。

1 检查前准备及图像存储要求检查前准备及图像存储要求包括以下四项:(1)建议检查前记录患者姓名、ID 号、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心脏杂音等信息。

(2)建议使用同步心电图监测。

(3)除测量和频谱图像外,建议均存储动态图像,以DICOM格式存储。

建议正常窦性心律患者存储≥3个心动周期,心房颤动患者存储≥5个心动周期;窦性心律时测量3个心动周期,心房颤动时测量5个心动周期,取均值。

(4)测量参数的参考图像示意:图片上标注为检查时建议测量参数,为检查时可选择测量参数。

2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2.1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风湿性和老年退行性病变。

随着人口老龄化,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在我国逐渐增多。

2.1.1 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的观察与测量参数仔细观察主动脉瓣叶数目(二叶或三叶)钙化程度及分布;建议测量主动脉瓣环、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窦部和升主动脉内径;可选择测量冠状动脉开口位置(高度),同时关注其他瓣膜病变、左心室大小和功能。

多声窗多切面测量跨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平均跨瓣压差,采用连续方程法测量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EOA),见表1。

2.1.2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分级标准及流程(表2、图1)主动脉瓣口面积<1.0cm2,峰值流速≥4.0m/s 或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40mmHg,上述三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均提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2.1.3 特殊情况高压差主动脉瓣狭窄:在高跨瓣血流量情况下,尽管峰值流速≥4.0m/s,平均跨瓣压差≥40mmHg,而主动脉瓣口面积可能≥1.0cm2。

202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CT规范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CT规范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CT规范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摘要CT检查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的术前、术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CT图像可提供主动脉根窦部的详细解剖信息,包括瓣叶类型的评估、内径的准确测量及钙化的程度及分布,这对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CT检查还提供了外周通路血管的评估,便于制定手术入路方案。

该共识旨在为TAVR患者的CT图像标准化评估提供建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将组装完备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替代。

TAVR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取得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目前已成为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TAVR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术中无法对主动脉根窦部直视观察,需要术前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估以指导手术操作,CT检查因其便捷的操作、较高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及多平面重组测量成为目前指南推荐的TAVR术前影像评估金标准[ 9 ],是指导患者筛选、手术策略制定及保证手术效果的核心步骤。

同时CT检查在TAVR术后效果评估及随访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10 ]。

目前TAVR的CT评估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专业影像评估人员不足、图像评估不全面、测量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AVR 技术在全国的普及和发展。

提高影像分析的专业性和准确度,实现TAVR CT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促进TAVR在我国规范、快速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际心血管CT协会及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先后发布了TAVR术前CT评估的专家共识[ 10 , 11 ],但我国在这一领域仍属空白,因此本专家组综合国内影像及心内、心外科专家意见,制定此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EAEASE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新技术中

专家共识EAEASE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新技术中

专家共识EAE/ASE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新技术中应用的建议中文版翻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医学科朱永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王亮, 吴道珠中文版审核: 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Min Pu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Xin ZengJose L. Zamorano, Luigi P. Badano, Charles Bruce, Kwan-Leung Chan, Alexandra Gonc¸alves, Rebecca T. Hahn, Martin G. Keane, Giovanni La Canna, Mark J. Monaghan, Petros Nihoyannopoulos, Frank E. Silvestry,Jean-Louis Vanoverschelde, and Linda D. Gillam,Rochester, Minnesota; Otttawa, Ontario, Canada; Porto, Portugal; New York, New York;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London, United Kingdom; Brussels, Belguim; Morristown, New Jersey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二尖瓣修复和人工瓣膜瓣周漏封堵的开展显著扩大导管技术在瓣膜返流和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超声心动图在确定适于接受这些介入治疗的患者和术中监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它也是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最基本的手段。

对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患者的评估对于超声心动图提出了有异于自身瓣膜或者人工瓣膜病变患者常规评价的要求。

因此欧洲超声心动图学会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联合提出了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新技术中超声心动图应用的推荐意见。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术学会会马小静王伟鹏王晟朱斌刘进〔负责人〕保怡华何绮月宋海涛〔执笔人〕赵晓琴唐红葛亚力魏蔚目录一、引言二、TEE检查前评估三、TEE检查的适应证四、TEE检查的禁忌证五、患者的准备六、TEE探头的安全使用七、TEE检查的操控及术语八、TEE图像的方位和视角九、TEE检查切面的标准化十、TEE-Focus观察与测量的根本内容十一、TEE标准化切面的参数测量十二、TEE-Focus循环病理类型的超声形态特征十三、常见心脏病的超声影像特征十四、小结附件:术中TEE监测记录单一、引言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根本功能,为围手术期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标准化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地监测循环事件,如:骨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的肺动脉栓塞,开颅手术的气体栓塞,胸部创伤的心包压塞等。

在超声循环监测方面常用于:血容量监测,整体和局部左心功能、右心功能评价,监测根本的瓣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成人常见的先心病的形态和功能监测等。

超声心动图监测循环功能的思路是:通过对标准化切面的观察和测量,提取患者的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特征,用病理生理学模型和循证医学证据解释,结合临床经历和诊疗标准用于诊疗决策。

本文针对围手术期TEE监测的一些关健问题,阐述如何采集并使用TEE图像来解决临床问题,重点介绍以诊疗决策为目的的超声循环监测方法,涵盖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

二、TEE检查前评估1、询问症史心血管、肺专科病史,上消化道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

2、查体心、肺专科体征,纽约心功能分级,口、咽部专科体征。

3、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凝血功能、输血免疫全套。

4、评估病情麻醉、外科操作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

5、是否需要行术中TEE检查,是否具备TEE检查的条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中国专家共识本文档旨在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结论:背景导管介入技术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发展。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作为一种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新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修复手术适应症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 严重主动脉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2. 无法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3. 年龄适中、手术风险较低的患者;4. 具备合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

手术操作步骤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麻醉和穿刺: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以经股动脉穿刺的方式进入血管系统。

2. 导管插入和固定:通过向心脏引导导管,将封闭性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瓣位置,并进行固定。

3. 瓣膜放置和张开:解除瓣膜封闭,使其张开以恢复正常流动情况。

4. 导管撤出和止血:完成手术后,将导管从血管中取出,并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2. 在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时,需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进行决策;3.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导管的操控和瓣膜的放置,以确保手术成功;4. 术后应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监测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

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是一种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手术操作过程中仍需谨慎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以上是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手术中国专家共识的完整内容。

>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一般信息,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进行决策。

《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解读

《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解读

•指南与共识•«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解读*唐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已成为有临床症状.但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S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针对即将在国内广泛开展的这项技术.国内心血管超声专家起草了《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TAVR人工瓣膜及路径,TAVR术的主要适应证,TAVR术前超声评估.TAVR术中超声监测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估。

为了让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专家轶识,本丈对专家兵识的要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关键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超声心动图;专家共识;解读【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9.04.002Interpretation of u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in Perioperativeperiod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n expert consensus"TANG H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is an establish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 stenosis who have symptoms and high risk for 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In view of this technolo­gy,which will be widely developed in China,Chinese experts of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 wrote a consensus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AVR.This consensus has recommended in detail the de­vices,approach,indication of TAV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y in pre-procedure evaluation,peri-procedure monitoring and immediate post-procedure evaluation.This document aims to make echocardiographers better understand expert consensus.The main points of expert consensu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Echocardiography;Expert concensus;Inferpretation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有临床症状,但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S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替代治疗方案⑷。

TAVI相关CT成像的专家共识

TAVI相关CT成像的专家共识
➢ >250 HU,50 and 100 ml,4–6 ml/sec ➢ 检查前足量的液体摄入(不亚于静脉输液)—eGFR≥30mL/min/1.73 m2,
检查前静脉水化—严重肾功能损害 ➢ 20G留置针,肘前静脉 ➢ 不推荐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则为禁忌
心脏 CT 平扫
➢ 不是必须 ➢ 主动脉瓣钙化评分与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男性的Agatston评分≥3000,女性≥1600,很可能导致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hypo-attenuated leaflet thickening in both self-expandable (upper row) and balloon-expandable device (lower row)
varying degree of thickening: limited to base, ie. < 25% leaflet involvement (left column) and near complete leaflet involvement, ie. > 75% (right column).
➢ 主动脉瓣与左右股总动脉之间的血管最小直径(MPR,垂直) ➢ 髂股血管钙化的范围和分布(prevent vessel expansion) ➢ 迂曲度(VR):在没有钙化的情况下,髂股动脉迂曲不一定
是股动脉入路的禁忌症 ➢ 确定穿刺点:有无狭窄、钙化及股动脉高位分叉
➢ 胸腹主动脉:升主动脉瘤的存在和升主动脉钙化的程度,以 及异常伸长、迂曲、夹层、动脉瘤和斑块
➢ 其他入路:锁骨下动脉和/或颈动脉、腔静脉 ✓ 锁骨下入路首选左侧入路。 ✓ 经腔静脉入路应报告邻近下腔静脉的主动脉壁有无钙化、钙
化大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最全版)近年来开展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或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1]。

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患病率亦越来越高,该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心动图和CT技术被推荐作为术前评估主动脉瓣根部复杂解剖结构的主要影像学方法,而围术期超声心动图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在介入手术中确定人工瓣膜支架置入位置是否正确,人工瓣膜功能是否良好,而且能在术中及术后即刻监测和评估TAVR相关并发症,为该手术保驾护航。

针对即将在国内广泛开展的这项技术,并鉴于超声心动图在围术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TAVR能顺利开展,我国心血管超声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最新研究进展,根据我国国情起草了《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

目前的指南均强调要顺利完成TAVR手术,必须要多学科的合作团队,其中超声心动图医师在术前筛查、术中监测以及术后即刻评估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作为超声心动图医师必须要熟悉主动脉根部复杂的解剖结构、TAVR手术过程、各种人工瓣膜的特点以及可能在术中任何环节出现的并发症等。

1 TAVR人工瓣膜自2002年Cribier等完成全球首例TAVR以来,该技术经过10余年的迅速发展,现已日趋成熟。

据估计,全球已有约数十万名患者接受TAVR 治疗,而适用于做TAVR的人工瓣膜也各式各样,多达几十种,目前最常见的为自膨瓣和球扩瓣。

自膨瓣主要以CoreValve™瓣膜为代表,球扩瓣以SAPIEN™为代表。

在我国目前上市的有两种瓣膜,一种是Venus-A瓣膜,也是自膨瓣,主要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用于主动脉瓣狭窄为主的患者;另一种是J-Valve™瓣膜,属于球扩瓣,该瓣膜可以用于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亦可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心尖途径置入。

TAVR术中根据主动脉瓣环径以及主动脉根部解剖特点选择人工瓣膜型号,不同厂家推荐适合的尺寸不一样,以自膨瓣(表1)和球扩瓣(表2)为例。

表1自膨瓣CoreValve人工瓣膜型号的选择表2二代(SAPIEN XT)和三代(SAPIEN 3)球扩瓣人工瓣膜型号的选择1.1 经股动脉"逆向"路径根据瓣膜的尺寸,经股动脉植入技术应用内径为22~24F的引导鞘管[2]。

在建立股动脉血管通道后,在快速右心室起搏的同时进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随后,将瓣膜支架套在输送球囊上,在X线透视引导下,应用可手动弯曲的导管,使瓣膜无损伤地顺利通过主动脉弓,并使引导钢丝从自身瓣膜交界的中央通过。

然后在透视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引导下将瓣膜放置在冠状动脉开口水平以下。

一旦到达正确的位置,就在快速右心室起搏下将瓣膜展开。

1.2 经心尖路径这种侵入性稍强的方法需要在左侧胸壁前侧方做小切口,理想条件是在杂交手术室实施。

在局部消毒之前,首先要通过触诊确定心尖的位置,并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证实。

随后,在近左心室心尖部切开心包,再将一根鞘管直接插入左心室腔,然后在透视和TEE的引导下将导引钢丝穿过主动脉瓣。

其后在快速起搏下,进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然后插入26F 鞘管,打开人工瓣膜[2]。

1.3 经升主动脉路径和经锁骨下动脉路径这两种路径相对应用较少,一般用于不能行常规的经股动脉路径和(或)经心尖路径时,例如患者下肢血管解剖条件不佳和(或)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该方法特点是路径短[3],可操作性强,可放置脑保护装置,缺点是创伤相对较大,出血量较多。

经锁骨下动脉路径与经股动脉路径类似,穿刺位置不同,路径相对较短[4]。

2 TAVR术的主要适应证目前指南仍推荐TAVR适用于高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但TAVR的适应证有望逐渐扩大,包括中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5],部分研究发现TAVR亦可应用于二叶式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6,7,8,9]和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10]。

2017年ACC专家共识[1]提出应用胸科医师学会(STS)评分来评估死亡风险,<4%为低风险,4%~8%为中风险,>8%为高风险。

其他可能增加介入风险和影响预后的情况包括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重度二尖瓣反流或狭窄、重度肺高压,这些指标术前筛查均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完成。

对于临床适合行TAVR治疗的患者需要应用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MSCT)或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对外周血管的粗细、弯曲度和钙化等进行评估,以选择经股动脉、经心尖、经升主动脉或经左锁骨下动脉作为介入治疗路径。

3 TAVR术前超声评估术前筛查主要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估瓣膜的结构、功能以及心室的大小和功能,具体见表3。

表3TAVR术前超声评估要点3.1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评估是能否行TAVR的第一步,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评估2017年ASE指南[11]在2009年指南[12]的基础上做了更新。

测量指标主要包括跨主动脉瓣压差、瓣口面积等(表4,表5)。

表4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程度主要指标的优势和局限性表5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分级标准3.1.1 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平均跨瓣压差的测量使用连续多普勒在多个切面测量后取最大值(最大值一般在心尖五腔心、心尖三腔心、胸骨右缘或胸骨上窝切面获得,极少数在剑突下切面或锁骨上窝切面获得),在测量时尽量使跨主动脉瓣口的血流方向和超声声束平行,这样更容易获得最大值。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排列方式不一样则血流方向以及获得最大值的切面亦不一样(图1)。

图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左图为心尖三腔心所测的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及平均跨瓣压差(43 mmHg),右图为胸骨右缘升主动脉长轴切面测得更大的血流速度及平均跨瓣压差(70 mmHg)3.1.2 有效瓣口面积的测量主要根据连续方程计算瓣口面积(证据级别1级):AVA=(CSALVOT×VTILVOT)/VTIAV(CSALVOT:左室流出道面积;VTILVOT: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积分;VTIAV: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积分)或简化的连续方程AVA=(CSALVOT×VLVOT)/VAV(VLVOT: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VAV: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

左室流出道内径(LVOTd)的测量应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局部放大切面,在收缩中期用内缘到内缘的方法从室间隔测到二尖瓣前叶,测量的位置推荐在主动脉瓣环下5~10 mm处(图2),若室间隔基底段肥厚者,LVOTd 的测量位置推荐在主动脉瓣环下1~2 mm处[13]。

左室流出道面积的计算公式:CSALVOT=π×(LVOTd/2)2。

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的测量推荐在心尖五腔心切面或心尖三腔心切面,与LVOTd的测量位置一致,用脉冲多普勒将取样容积放在近主动脉瓣环处获得较平滑的频谱曲线(图3)。

图2胸骨旁左室长轴局部放大切面,在收缩中期用内缘到内缘的方法从室间隔测到二尖瓣前叶(绿色箭头所示),在很多病例中(例如这例患者)主动脉瓣环下1 cm内的左室流出道横切面近似长方形,所以即使在不同部位(三个绿色箭头示)所测得的径线均可使用图3心尖五腔心切面,用脉冲多普勒(PW)将取样容积放在近主动脉瓣环处获得较平滑的频谱曲线,测量左室流出道的速度和速度积分连续方程计算AVA最大的缺陷在于左室流出道的形态默认是圆形,但往往真实的左室流出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左室流出道的面积会被低估,进而有效瓣口面积(EOA)亦会被低估。

通过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 TEE)或MSCT直接测量左室流出道的面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另外可应用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3D TTE)测量每搏量(SV)来计算EOA,公式为EOA=SV/VTIAV[14]。

测量主动脉瓣口的解剖面积可以作为应用多普勒估测有效瓣口面积的替代方法,但解剖面积的直接测量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瓣叶钙化严重时。

如果需要测量推荐应用TEE来测量,尤其是3D TEE(图4),既往研究发现三维超声直接测量主动脉瓣口面积与导管测量和多普勒测得的有效瓣口面积相关性较好[15]。

图4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三维图像导入三维分析软件后,调节矢状面(图A)、冠状面(图B)及横切面(图C),使得图A、B中蓝色线刚好过主动脉瓣口平面,即为三维重建后获得的主动脉瓣口横切面图像(图C),并在收缩中期测量主动脉口的解剖面积(图C)3.1.3 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评估根据2017年ESC/EACTS关于瓣膜病管理指南[16],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定义为:跨主动脉瓣最大速度(Vmax)≥4 m/s,或者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力阶差(mean ΔP)≥40 mmHg,或者AVA<1.0 cm2(<0.6 cm2/m2)。

对于低流速低跨瓣压差低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患者,即AVA<1.0 cm2,Vmax<4 m/s,或者mean ΔP<40 mmHg,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AVA<1.0 cm2同时Vmax≥4 m/s即为重度狭窄。

对于低流速低跨瓣压差正常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患者,即AVA<1.0 cm2,Vmax<4 m/s,或者mean ΔP<40 mmHg,若患者左室壁明显肥厚,左室心腔较小,每搏量(SV)<35 ml/m2,且测量时患者血压正常,亦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对于超声不能判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可结合CT钙化评分进行评估(图5)。

图5低流速、低压差的主动脉瓣狭窄评估方法(AS:主动脉瓣狭窄;SVi:每搏量指数;AVA:主动脉瓣口面积;LVEF:左室射血分数)(引自参考文献[16]) 3.2 主动脉瓣环主动脉根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左室流出道(主要由基底段的室间隔和主动脉瓣下二尖瓣前叶构成)、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冠脉开口,主动脉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

最复杂的解剖结构是主动脉瓣环,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圆环,其实包括三个圆环和一个皇冠状的环。

半月形瓣叶附着点构成了一个皇冠状的环,这个环贯穿了整个主动脉根部(图6)。

除了皇冠状的环,其他三个圆环分别为:a)皇冠底部是由瓣叶附着处最低点所构成的虚拟环,为左室流出道到主动脉根部的入口;b)瓣叶的半月形附着处跨过的环为解剖心室-动脉交界;c)每个瓣叶的最高点附着处构成解剖真实存在的环,即窦管连接处,是主动脉根部的出口。

Ben等[17]曾应用三维超声重建主动脉瓣环的三维解剖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