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_教学设计_教案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教案(精选多篇)

欧姆定律教案(精选多篇)

欧姆定律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欧姆定律教案欧姆定律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者的分析】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1.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2.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3.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教具与学具】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

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知道如何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2.能够正确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2.难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电路接线、仪器使用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设备1.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四、教学过程1. 欧姆定律的概念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引出欧姆定律的概念。

2. 欧姆定律的公式在介绍欧姆定律的公式时,先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并阐述欧姆定律的运算法则。

欧姆定律公式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0欧姆电阻的概念,即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没有电阻,如电源的“+”极和“-”极之间的导线。

3. 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结合具体的电路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欧姆定律公式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例如:在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阻为6Ω,求电路中的电流,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I = U / R = 12 / 6 = 2A。

4. 实验示范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运用。

实验步骤如下:1.根据实验规定,搭建好实验电路。

2.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3.记录实验数据。

4.通过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实验结果。

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 实验自主探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解决电路接线、仪器使用等问题,并将实验结果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五、课堂作业1.小组讨论:分析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2.自主练习: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阻和电压。

3.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变电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探究电阻对电路的影响等。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方法。

3.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针对欧姆定律的实验装置:电源、电流计、电压计、电阻箱。

2.教学课件和教材:九年级物理教材相关章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相关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图,提问:“当电流通过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会发生什么变化?”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并解释公式中各个元素的含义。

2.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电路的示范,向学生解释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三、概念讲解与实验(4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欧姆定律的实验。

2.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成员来操作,其他小组成员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数值,并填入实验报告中。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和实验结果。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电路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2.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习题,由学生在课堂上解答。

2.教师带领学生订正答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交流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收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章节,巩固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解答课后习题,巩固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九年级学生,以欧姆定律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欧姆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案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计算方法。

2.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1. 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2. 电路图中元件的识别和分析。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电路图和实物电路。

3. 欧姆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什么联系?”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解释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强调其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公式推导(20分钟)1. 通过PPT展示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的来源。

2. 结合电路图和实物电路,解释公式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际电路测量,展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五、应用练习(10分钟)1. 通过PPT给出实际电路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电路问题,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理论讲解、公式推导、实验演示和应用练习等环节,全面介绍了欧姆定律的概念、公式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电路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六、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电路案例,要求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电路问题,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能够准确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出物理规律。

3.科学探究:经历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严谨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欧姆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I=U/R),并能灵活运用其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欧姆定律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数据准确归纳出欧姆定律,理解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问题,尤其是涉及多个变量变化的情况。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欧姆定律的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

•实验器材(如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用于知识点巩固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讲授法: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的疑问和发现,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化。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调节亮度的台灯,提问学生:“为什么通过调节开关,台灯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出欧姆定律的学习。

•复习旧知:简要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为学习欧姆定律做铺垫。

2. 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即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的:引起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实例。

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二章:电流的概念2.1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大小的电流。

2.2 教学内容: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电流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电流的实例。

讲解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大小的电流。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电流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不同大小的电流的区分能力。

第三章:电压的概念3.1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电压等级。

3.2 教学内容:电压的定义和单位。

电压的表示方法。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电压的实例。

讲解电压的定义和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电压等级。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电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区分能力。

第四章:电阻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材料的电阻。

4.2 教学内容: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电阻的影响因素。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电阻的实例。

讲解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电阻。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电阻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电阻的区分能力。

第五章:欧姆定律的发现5.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5.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5.3 教学活动:讲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3-1第四章第一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1.知道电路结构,理解电动势定义及物理意义;2.知道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会分析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T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相关讨论是本节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基础和关键。

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是本节难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演示实验:问题:依次接通SSSS后,灯1、2、3、4、泡1有什么现象?观察灯泡1在S]闭合、s2闭合时的亮暗变化,积极思考亮暗变化的直接原因?S ]闭合时,灯泡1正常发光,说明:灯泡1两端电压达到或接近灯泡1的额定电压s 2闭合现象:灯泡1变暗当S2、S3、S4闭合时,灯泡1变暗,说明:灯泡1两端电压小于灯泡1的额定电压灯泡1始终接在电源两端,为什么它两端的电压会发生变化呢?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结构,理解电动势定义及物理意义;2.知道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会分析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根据目标,预习本节课内容,新课教学认识闭合电路1:最简单的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i RS i!:2、内电路、外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的计算,学会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了解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兴趣。

2、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实物投影展示上节实验课某小组的实验数据。

师: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从表格的数据中可得出什么实验结论?:(教师展示、学生观察,并引导、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生1:加在一段导体(电阻不变时)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或者: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生2: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或者: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以上的同学归纳都得很好,表达得很准确,如果将上面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欧姆定律,今天这
节课,我们还要学习该定律的应用。

板书: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新课内容
1、明确定律内容
板书:1、欧姆定律的内容——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师:同学们可以根据其文字内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吗?
生:I=U/R ;师:非常正确。

板书: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师:该式子当中各个物理量所使用的单位有无什么要求呢?
生:有!在公式中电阻的单位是“”;电压的单位是“V”。

如果题目中所给出的单位不是以上的单位,必须先进行单位的换算,再代入计算,最后电流的
单位才会是“A”。

师:你的回答很正确,在使用公式时应该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要统一。

板书:3、公式中各量的单位:电阻——;电压——V;电流——A
师:或许有些同学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式子就叫做“欧姆定律”,它原来是这
么的简单,一节课就可以做出来了,真的是这么简单吗?还是让我们一起看看
有关的资料吧。

(播放教学资料,全班学生一起观看)
课件展示:欧姆定律的建立(教师可提前作适当的准备)
师:看了以上的资料后,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1:原来欧姆定律的发现要经历那么多人的努力啊
生2:其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非一下就可以得到的
生3:欧姆这个科学家真的很坚强啊,遇到困难也不放弃;对别人的误解也不
在乎。

生4:欧姆这个科学家很值得我们学习。

……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太对太精彩了,一切伟大科学家的成功所靠的都是一种
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科学家,人类社会的发展才会取得
不断进步的文明成果。

能有现在这么美好的环境和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我们的人类文化继续发展和发扬下去。

2、欧姆定律应用
师:知道了欧姆定律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用来
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该电阻阻值大概是880K,比氖管和人体的电阻大得多,后二者的电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同学们算算,使用试电笔时,流过人体的
电流大概是多少呢?
师:读完题目,你们知道要求什么吗?
生:电流的大小。

师:有什么困难吗?
生:仅知道电阻值,还不知道电压有多大?
师:那你们知道,试电笔要插在那一条电线上,氖管才会发光?
生:应该插在火线上。

师:对,此时的电压是多大?
生:家庭电路中火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师:好,现在你们就开始计算一下,看看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

注意:学生一边开始计算,教师要在黑板上板书示范电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
以及标注和提示解题的规则:
①据题意画图;②在图上标出相关的物理量;③答题时写出:已知和求解过程、结果(其中非国际单位的要先化为国际单位);(也可以将学生的解题过程投
影出来评点;最后将答题的规范投影出来。


例2: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求该
电阻的阻值。

师:这道题可以直接使用欧姆定律来解题吗?
生:不行,题目要求的是电阻,不能直接用公式I=U/R来计算,需要将其变形为R=U/I才行。

师:对,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老师所要求的答题规范进行练习。

(可以请学
生上黑板进行板演;教师随后作点评。

)(板演和点评过程省略)
师:通过以上两题的解答,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生:欧姆定律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只有知道其中的两个,才能够求出第三个。

师:对,而且,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的。

师:若是该成求U和R呢?公式应该作什么变化?
生:U=IR,R=U/I
师:很好!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值了。


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同学们要记住它。

师:至于公式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
体的电流成反比?
生1:好象可以的;
生2:不行,以前学过: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决定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师:看来这为同学的基础知识很牢固啊,讲的很好!我们对物理公式的理解不
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而要考虑其物理意义。

式子R=U/I,只是一个计
算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

师:其实大家只要想想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可明白:当电压为0时,导体的
电阻也会随之为0吗?这么容易就获得“超导体”这是很荒谬的事啊。

生:哦,原来是这样的。

师:同样地,对于式子U=IR,应该怎样理解?你们能够解释一下吗?
生:这个也只是数值关系而已,电压并非与电流、电阻成正比。

其实电压是产
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在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是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的。

师:解释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很清楚了。

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1:知道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还有各变形公式的物理意义。

生2: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建立,懂得使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电学方面的问题。

生3:学会了电学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和要求。

生4:知道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