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2.2水分子的变化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完美课件

是 原子 。 (,体3)思积考变判大断,气氯球化会钙鼓起来;③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
9会.(使1)气39球0 膨胀起来;⑤NH4NO3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 2(4N)提aO出H猜+C想uSNOa42SNOa24S和OH42+SCOu4(OH)2↓ 14.CD [解析] 该硫实酸验铜溶、液氯总化质铜量均的为起可点溶是性原铜点盐,是铝将能稀与盐硫酸逐铜渐溶加液入发氧生化置铜换中反应;n点,也时可,氧与化氯铜化与铜稀溶盐液酸反恰应好,故完可全将反硫应酸,m铜点溶时液稀换盐成酸氯过化量铜,n溶点 之液后完,成铜上元述素实的验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 时3.A,溶液[解中析溶] 质该是粒氯子化有铜12和个氯质化子氢;该,n粒点子和有m3点个对电应子的层溶;该液粒蒸子发属结于晶金后属得元到素的;该固粒体子都失是去氯2化个铜电,成子分后相达同到;相溶对液稳中定溶结剂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可 用(2)图Ca中C曲O3线+表2H示C。l CaCl2+H2O+CO2↑ [1解.D析][解(1)析浓]硫聚酸氯具乙有烯脱塑水料性是,故一用种小不木可棍降蘸解取塑少料量,所浓以硫在酸长,放时置间一光会照儿下后不,能可分观解察。到小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
活动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
• 根据对下图的理解,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 【解析】 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电解生成氢气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含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会.(使1)气39球0 膨胀起来;⑤NH4NO3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 2(4N)提aO出H猜+C想uSNOa42SNOa24S和OH42+SCOu4(OH)2↓ 14.CD [解析] 该硫实酸验铜溶、液氯总化质铜量均的为起可点溶是性原铜点盐,是铝将能稀与盐硫酸逐铜渐溶加液入发氧生化置铜换中反应;n点,也时可,氧与化氯铜化与铜稀溶盐液酸反恰应好,故完可全将反硫应酸,m铜点溶时液稀换盐成酸氯过化量铜,n溶点 之液后完,成铜上元述素实的验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 时3.A,溶液[解中析溶] 质该是粒氯子化有铜12和个氯质化子氢;该,n粒点子和有m3点个对电应子的层溶;该液粒蒸子发属结于晶金后属得元到素的;该固粒体子都失是去氯2化个铜电,成子分后相达同到;相溶对液稳中定溶结剂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可 用(2)图Ca中C曲O3线+表2H示C。l CaCl2+H2O+CO2↑ [1解.D析][解(1)析浓]硫聚酸氯具乙有烯脱塑水料性是,故一用种小不木可棍降蘸解取塑少料量,所浓以硫在酸长,放时置间一光会照儿下后不,能可分观解察。到小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
活动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
• 根据对下图的理解,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 【解析】 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电解生成氢气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含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水分子的变化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而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 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 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 面有何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如图 3-12 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并在火 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然 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 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这是因为氢气和空 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 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 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上述两个实验表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谢谢观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而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 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 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 面有何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如图 3-12 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并在火 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然 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 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这是因为氢气和空 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 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 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上述两个实验表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谢谢观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课程课件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第二课时)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二、水的合成
2021/1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 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化合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021/11/8
14
探究三: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34页最后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
(5)冰能变成水,水能变成水蒸气 (6)氧 气能够支持燃烧
2021/11/8
17
2.将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镁电解可以得到金属 镁和氯气。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密度 小、硬度小的性质。镁在空气中点燃能与氧 气反应,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 氧化镁。
上述叙述中,描述的是镁的物理性质的 有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硬度小,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活泼性等
2.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 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021/11/8
15
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 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描述镁的化学性质的有 能与氧气反应 。
二、水的合成
2021/1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 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化合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021/11/8
14
探究三: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34页最后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
(5)冰能变成水,水能变成水蒸气 (6)氧 气能够支持燃烧
2021/11/8
17
2.将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镁电解可以得到金属 镁和氯气。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密度 小、硬度小的性质。镁在空气中点燃能与氧 气反应,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 氧化镁。
上述叙述中,描述的是镁的物理性质的 有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硬度小,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活泼性等
2.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 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021/11/8
15
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 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描述镁的化学性质的有 能与氧气反应 。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水的分解)课件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3.(2022·淄博沂源期中)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二氧化碳+水→碳酸 B.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C.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D.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氧化钙 【解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四个反应 中只有 D 属于分解反应。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基础 主干落实 重点 案例探析 素养 分层评价
基础 主干落实
1.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 两个电极都产生气体,两端玻璃管内液面降落,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的 气体体积比大约为_2_∶__1。 (2)气体检验: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让带火星的木条_复__燃__,为_氧__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点__燃__, 产生淡蓝色火焰,为_氢__气__。
4.(202X·菏泽定陶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C ) A.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B.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验证正极上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解析】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水 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极上的气体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5+2 拓展课】 化学小游戏
主题:电解水的微观展示 材料准备:2个大小相同的大黑球(表示氧原子)、4个大小相同的小红球(表示氢 原子) 内容:用以上小球动手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3)结论: ①水通电生成_氢__气__和_氧__气__;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水_____通_电____氢__气__+__氧__气__。 【特别提醒】(1) 水的分解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 比。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分子的变化》精品课件

一、水的分解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一、水的分解
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氢气 +氧气
(H2O
H2
O2)
结论: 水是由氢Biblioteka 两种元素组成的(1)检验氧气的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检验氢气的方法:能被点燃,火焰呈淡 蓝色。
对学: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 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 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D )
加热
加热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文字表达式: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结论:() H2
O2
H2O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AB → A + B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A + B → AB
氢气纯度的检验:用大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 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当没 有听到爆鸣声则说明氢气是纯净的。否则氢 气不纯。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酸性、碱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
思考:
材料1: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 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 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水分子的运动 课件

间隔加大。
槐花桂花香飘万里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我总结:分子的特点
分子很小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水的天然循环
•
阅读课本24-25页一段,回答问题:
1.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 2.水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什么?
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一、水的三态变化
• 活动一:阅读P28-29,回答下列问题
• 1.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 2.你对分子有哪些认识?
• (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
• 3.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中,当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时, 分子之间间隔最大?哪种状态时分子之间间隔最小? • 4.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 5.在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自身是否发生改变? • 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 6.P30在线测试 以水蒸发过程为例说明什么发生了变化。
描述在水结冰、冰融化过程 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 率、间隔、排列方式如何变 化?
我实验:
1.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烧杯的水中,观察现象。
我推理:
• 分子很小
•不断运动且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我实验:
2.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老师演示实验, 我推理
结论: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获得能量,分子
你能揭示生活景象的原因吗?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 _____能量,运动 ______,分子间隔增大 ______; 水结冰 吸收 加快 的过程中,水分子 _____能量,运动 ______,分子间隔 ______;在这些变化过程 失去 减慢 减小
槐花桂花香飘万里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我总结:分子的特点
分子很小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水的天然循环
•
阅读课本24-25页一段,回答问题:
1.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 2.水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什么?
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一、水的三态变化
• 活动一:阅读P28-29,回答下列问题
• 1.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 2.你对分子有哪些认识?
• (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
• 3.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中,当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时, 分子之间间隔最大?哪种状态时分子之间间隔最小? • 4.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 5.在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自身是否发生改变? • 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 6.P30在线测试 以水蒸发过程为例说明什么发生了变化。
描述在水结冰、冰融化过程 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 率、间隔、排列方式如何变 化?
我实验:
1.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烧杯的水中,观察现象。
我推理:
• 分子很小
•不断运动且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我实验:
2.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老师演示实验, 我推理
结论: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获得能量,分子
你能揭示生活景象的原因吗?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 _____能量,运动 ______,分子间隔增大 ______; 水结冰 吸收 加快 的过程中,水分子 _____能量,运动 ______,分子间隔 ______;在这些变化过程 失去 减慢 减小
水分子的变化PPT课件1

•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 分解反应
反应物1种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酸钾+氧气
生成物2 种或2种 以上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 做分解反应。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特点: 一变多 :
表示 AB
A+B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比较
•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6、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比应为1:2,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 大于2:11:2。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
水分子的变化PPT课件

.
16
.
B、蜡烛+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D、氢气+氧气 点燃 水
.
155. 小红通过课本了解到,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 体积比理论上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 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D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 已经成功
.
2
.
活动一、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如果我们在水中通直流电,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火柴、木条、 烧杯、酒精灯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 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 电性。
.
3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 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这是什
么气体 呢?
现象: 两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水电解水电解器火柴木条器火柴木条烧杯酒精灯烧杯酒精灯水水中加入中加入少量少量氢氧化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以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增强导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1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数目和大小不会 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 间隔和排列方式。所 以,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 没变 (“改变” 或“没变”),这种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用一根带火星的 的木条接近正极 管口处,打开活 塞。
现象 正 结论
氧
气体燃烧, 负 生成的气
产生淡蓝色 氢 体是氢气
火焰
,
氢
木条复燃
二 氧 生成的气 一 体是氧气
16
.
B、蜡烛+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D、氢气+氧气 点燃 水
.
155. 小红通过课本了解到,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 体积比理论上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 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D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 已经成功
.
2
.
活动一、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如果我们在水中通直流电,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火柴、木条、 烧杯、酒精灯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 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 电性。
.
3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 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这是什
么气体 呢?
现象: 两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水电解水电解器火柴木条器火柴木条烧杯酒精灯烧杯酒精灯水水中加入中加入少量少量氢氧化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以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增强导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1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数目和大小不会 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 间隔和排列方式。所 以,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 没变 (“改变” 或“没变”),这种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用一根带火星的 的木条接近正极 管口处,打开活 塞。
现象 正 结论
氧
气体燃烧, 负 生成的气
产生淡蓝色 氢 体是氢气
火焰
,
氢
木条复燃
二 氧 生成的气 一 体是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⑴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受热后 减少的更快 ⑵气体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 ⑶氧气变成液氧后化学性质不变 ⑷水的蒸发和电解不同
我学到了…… 我的困惑还有……
希望能与你共同度过一个幸福的 时光,共同成长……
【注意事项】 a、加稀硫酸溶液目的: 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为什么实际实验中,H2体积往往大于O2体积 的2倍?
原因主要有:
① 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②电极材料消耗了部分O2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的现象:
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管内液面下降,负极 产生的气体约为正极的两倍;
液面下降较多(负极产生)的气体点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回顾: 1.净化黄泥水的步骤:
天 然 沉降 过滤 水
吸附 杀菌
自 蒸馏 来 水
蒸 馏 水
除大
小
颜
微
去颗
颗
色生
杂粒
粒
与
物
质不 溶
不 溶
异 味
性
性
杂
杂
质
质
微生 物及 部分 可溶 性杂 质
知识回顾:
水受热沸腾
2.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在加热的条件下,水分子的速
度 加快,分子间的间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由 此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在“水蒸发”和“水电解”的过程中,是什么 原因导致水分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从分子变化角度解释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反应
旧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氢分子分成两个氢原子,氧分子分成两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水分子;
4、注意: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氢气不纯, 点燃发生爆炸(验纯)
氢能源的利用
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氢能源汽车
5、化合反应:
氢气+ O2
H2O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AB
A+B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B
AB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D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 物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水 食盐+水 B、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 催化剂 水+氧气
D、氢气+氧气 点燃 水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 实验方案: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Page 18
三、化学变化的实质: 水通电的微观过程
旧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重新 组合成一个氧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 组合
分子
结合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裂
重新 组合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保持不变的粒 子是 氧原子和 氢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 氧分子和 氢分子。该 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能再分。
燃能燃烧,
氢气
液面下降较少(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水 通电 氧气
氢气
(反应物)(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共同关注化学方法:
两电极处生成的气体经检验:正极的气体 是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的气 体是氢气(H2),可以燃烧,产 生淡蓝色的火焰。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课堂检测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水元素 D.氢原子
2、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事实是( C)
A.闻酒精的气味 B.水受热蒸发
C.电解水
D.塑料受热变软
例2.从下图获得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D)
分裂
重新 组合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 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和数目不变;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 能再分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典例分析】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C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D)
A、把一定量的食盐放入水中溶解,得到食盐水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 E、通过过滤把水中的泥沙除去
阅读教材P34最后一段,认识物质的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 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酸碱性 等)。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种类体积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
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
解反应。
跟踪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
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 燥的烧杯
注意: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二、水的合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氢气燃烧的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 雾 ,烧杯变烫(放热)
2、氢气燃烧的表达式: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点燃
3、氢能源的优点:
H2 + O2
H2O
(1)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产物是水没有污染
隔 变大,水由
态液变为
气态。在这一过中,水分
子 数目和大小 ,不变因而属
于 物变理化。
创设情景:
我们已经知道,水在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 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 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 是否有所不同呢? 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 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这一事实始终没变。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思考:
当氢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后,是否还具有可燃性? 当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后,是否还具有可燃性?
医院里急救病人用的氧气是以液体的状态压缩在钢瓶中 的,这说明氧气变成液态后仍能供给呼吸,如果氧气与 氢气反应生成水了,还能供给呼吸吗?